小學寫作,只要是寫一個人,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爸爸,把媽媽置于千里之外,只記得她的壞,她的嘮叨。現在,我上初中了,對媽媽的印象依舊如此。
早上,天剛蒙蒙亮,媽媽就開始催我了:“宛霖,快起來,要遲到了!”雖然只是輕輕地叫,但在我耳朵里卻是比打雷還要來的響。因為媽媽把我的美夢弄沒了,我便從一起床就對媽媽冷眼相看,心里還不停地罵著:“憑什么,自已可躺在床上盡情地享受著時間老人的關照,卻把我從床上趕起,是不是怕我搶了她的地盤?好不容易我可以離開這個令人悶得慌的家了。才剛開門,媽媽又在我的視線里出現了:“你的茶帶了嗎?課本帶齊了嗎?吃飽了沒?雞蛋可一定要吃,現在,你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天那,這日子什么時候是個頭啊?我受不了了!我一邊飛快的穿鞋子,一邊草草地回答:“帶了,帶了,帶了。媽,別嘮叨了!行不?我真受不了了!”為了應付,我花了好幾分鐘做無用功,結果還是遲到了。來到教室,迎來了同學們異樣的目光,我感到自已好沒面子,恨不得找個地洞鉆進去。坐到位子上,我的心里還在咒罵著媽媽:“都是因為你,不然我也不會遲到,真是討厭!”
過了幾天,媽媽好象變了一個人,說話也不再嘮叨了,早上也不再催我了,上學前也不再叮囑了,媽媽變了,我的心里怪怪的,很不是滋味。在這一天,我忽然明白了媽媽的嘮叨對我有多么的重要。
沒有了媽媽的嘮叨,就像汽車沒有了汽油,花兒沒有了陽光,魚兒沒有了氧氣。媽媽的嘮叨沒有了,我的生活像是沒有了原動力,沒有了方向,沒有了陽光。離開了媽媽的嘮叨,我的生活經帶出錯,不是頭昏眼花,就是上課遲到,就是忘帶課本,啊!原來媽媽的嘮叨對我是多么重要。
雖然,媽媽的嘮叨又在我的耳邊響起,雖然,有時我也會厭倦媽媽的嘮叨,但只要一想起媽媽嘮叨的背后是盛滿著對我的愛,我就會覺得自已好幸福,好幸福!望著媽媽那日漸增多的白發,我讀出了那是媽媽對我的操心,望著媽媽那爬滿額頭的皺紋,我讀出了那是媽媽對我的操勞。啊,媽媽!
媽媽的嘮叨就像一束陽光,溫暖了我,就像一陣雨露,滋潤了我,就像一本書,點撥了我。媽媽的嘮叨……
上一篇:秋季運動會引發的思考
下一篇:二、那些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