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一
1、充分體驗游戲帶來的快樂,寓運動教育于游戲鍛煉之中。
2、學會與同伴合作鍛煉身體,培養戰勝困難的意志力。
2墊子(長2米寬1米5,成人拇指厚度墊子)
墊上活動(身體控制)
一、幼兒排成兩路縱隊,沿著長8米,寬4米的墊子站立
1、依次正面俯臥倒地(教師幫助)
要求:幼兒以雙臂彎曲,收腹,略屈膝后著地,緩沖。
2、正面依次俯臥倒地(獨立)
要求:幼兒以自己選擇的安全的姿態緩沖著地
3、正面倒地(集體)
幼兒聽信號一起倒地(墊子)
要求:幼兒以較快姿態著地,雙手前伸收臀收頸緩沖著地。
二、墊子游戲:幼兒用各種姿勢通過墊子(身控良好狀態下的位移)
幼兒用規定姿勢通過墊子
幼兒用與眾不容的姿勢通過墊子(上肢、下肢、方位組合)
幼兒接伴直身滾的姿勢通過墊子
三、墊子游戲:過浮橋(位移和平衡)
幼兒在許多教師舉起的墊子上方以自選的動作通過墊子
幼兒在墊子上方以奔跑狀態通過墊子。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二
1、幼兒喜歡參與游戲,情緒積極愉快。
2、幼兒通過游戲培養抑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訓練反應的靈敏性。
3、幼兒能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教學準備:“熊”頭飾一只,圈劃幼兒教學范圍和“熊家”
1、導入教學。
教師:“如果你突然遇到一頭大狗熊,你該怎么樣,它才不會吃你?”幼兒討論提出意見。
2、設置情境,觀察討論熊的習性。
(1)請另一位老師扮成熊,聽到主班老師說“哎呀!瞧,我們班來了一只大狗熊!你們快用你剛才的辦法試試看,看它會不會吃你!”就出現。
幼兒嘗試自己的辦法,熊將出聲的,動的幼兒抓走。
教師請沒被抓走的幼兒介紹自己的方法:沒有動,沒有出聲音等。
(2)教師引導幼兒了解熊的習性:
“熊”介紹自己的特點:“人們都叫我?黑瞎子?,沒錯,我的眼睛不好,但是我的`耳朵可靈了!一點點聲音我都能聽見!”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熊的時候該怎么辦:看到了熊不要動,不要說話,就不會被熊吃了。
3、學習兒歌《熊來啦》。
(1)教師:“我這兒有一首兒歌,只要你會念這首兒歌就不會被熊抓走了,像不想聽聽?”
(2)教師念兒歌,幼兒以集體,分男女的形式學習兒歌。
4、第二次游戲。
教師:“如果熊再來,我們怕不怕?我們就一邊念兒歌,一邊用兒歌里的方法,就不會被熊抓走了!”
教師:“哎呀!熊來啦!”
熊出現,教師和幼兒一起念兒歌玩游戲。
5、商定游戲玩法和規則。
和幼兒一起討論“熊沒來的時候我們干什么?”“熊什么時候出來?”“什么時候念兒歌?”“什么時候不動了”“什么時候游戲結束?”“熊的家在哪里?”等問題。
教師總結幼兒的討論結果。
6、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1)請一位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2)請若干幼兒扮熊進行游戲。
7、教師小結,評價,表揚按規則進行游戲的幼兒。
8、幼兒“熊走”進教室。
附:兒歌《熊來啦》
熊來啦!熊來啦!聞聞你來聞聞他。
別動別笑別說話,別被狗熊抓回家。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三
1.鼓勵幼兒不怕冷地,勇敢的參加體育活動。
2.聽信號進行走、跑、跳的`動作練習,發展幼兒靈活的反應能力。
檢查幼兒的穿戴
1.幼兒分散在場地上,自由做走跑跳及其他練習動作,并聽老師數1~10,當數到10的時候教師喊:“結冰”,全體幼兒就不動了。
2.老師說:“冰化了”幼兒散開繼續自由做動作,如此重復游戲。
3.幼兒熟悉游戲后,教師可改變口令,如“兩人結冰”“三人結冰”等,幼兒必須兩人或三人身體的某一部分接觸,表示凍結在一起了。
規則:
老師說結冰時,幼兒必須停止各種動作,原地不動,誰動了,暫停游戲一次。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四
1.幼兒用的紙板。
2.熱身音樂和結束放松音樂。
一.準備活動:師幼共同做熱身紙板操。
師幼每人一個紙板,引導幼兒隨音樂一起做操,活動身體各關節。
二.指導幼兒玩紙板。
(1)請幼兒自由紙板。
請幼兒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玩紙板的?并演示玩法。引導幼兒觀察紙板的不同玩法,相互學習
(2)鼓勵幼兒探索紙板的多種玩法。(1.滾:將紙板向前推出去再撿回來。2.跳紙板:將紙板平放在地上,從紙板上跳進跳出。3.飛盤。4.當方向盤開汽車。5、頭頂、腿夾紙板等)教師引導幼兒探索玩法;師幼一起玩紙板。
(3)引導幼兒合作玩紙板。我們的紙板放在一起能怎樣玩?(可以擺造型跳遠、鋪石子路、當障礙物等)。
三.搭橋過河游戲。
玩法:各組幼兒利用手中的紙板當石頭踩著過河,幼兒在起點先后要用紙板在河里搭一座石橋,規則是不能腳踩到水里搭橋,要利用幼兒合作傳遞的方法來搭橋。致使本小組所有幼兒都能踩著紙板過河。
四、放音樂做放松運動。
本活動采用廢舊物硬紙板剪的圓形紙板作為游戲的`材料,讓幼兒在自主、自由活動中探索其多種玩法,幼兒對活動非常感興趣,特別是玩飛盤和開汽車玩法,幼兒玩得特別開心,都能積極投入到游戲中。
在搭橋游戲開始,幼兒不能想出合作搭橋的方法,表現出困難。這與中班幼兒年齡特點有關,在合作經驗方面尚少,這樣的活動設計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具有挑戰性,能引起幼兒積極探索,想辦法怎樣才能搭一座橋,紙板不夠,應該怎么辦?符合綱要教育內容選擇應遵循的原則,既適合幼兒現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教師的巧妙引導下,幼兒能完成游戲。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五
針對中班幼兒的走步技能進行訓練,鞏固基本動作和運動能力。選擇在大森林里闖關取寶的體育游戲來引起學前兒童的.興趣,培養兒童的心里意志品質。
1、鞏固幼兒的走步技能,如聽信號有節奏地走,聽信號變換速度走步,在物與物之間走等,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大膽、堅韌、進取的良好品質。
經驗準備:通過走步的訓練,初步學會聽信號進行走步。
物質準備:大紙盒和小紙盒若干、平衡木。教師用大紙盒做“山洞”小紙盒擺“石頭陣”平衡木搭的“小橋”等設置“尋寶”路線。
(一)準備活動:熱身操。愉悅身心,舒展肢體,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活動一開始,我通過引導語“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去大森林里尋找寶藏,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熱熱身”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自然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進行熱身運動。
(二)活動一:通過場景的變化,鞏固聽信號有節奏地走,聽信號變換速度,方向走步,在物與物之間走的能力。
教師引導語:“現在我們來到了大森林里,小朋友要穿過山洞,越過石頭陣,走過小橋才能尋找到寶藏。讓我們先練習一下怎樣通過這些關卡。”幼兒在路線中自由選擇不同場地進行嘗試練習。在幼兒練習過程中,教師巡回觀察與指導,要特別注意幼兒的安全,讓幼兒從同一方向進行活動,避免相撞。
(三)活動二:通過游戲《闖關取寶》鞏固已有的走步動作經驗,達到鍛煉的目的。
在這一環節中,我將鞏固幼兒在前面練習中掌握的動作技法,并利用所學的動作方法完成一定的目標,進一步提高鍛煉身心的效果。
游戲開始前先向幼兒說明規則:“在大森林里會有大灰狼出沒,當大灰狼出現時,老師會吹響哨子,提醒小朋友們加快腳步,不然就會被大灰狼抓住。在尋寶的過程中,小朋友要注意安全,從同一方向行進,不能推擠別的小朋友。
在尋寶過程中共有穿山洞,石頭陣,過獨木橋三關。幼兒成功穿越后,我會發給幼兒一張貼片,代表尋寶成功。幼兒熟悉路線后,逐漸增加難度,比如運用肢體動作來給幼兒增加難度。在增加難度的基礎上重復進行兩次游戲。同時注意難度增加后個別能力較弱幼兒的活動情況,適當進行鼓勵和幫助。
(四)結束部分:舒展身心,放松精神,教師點評,結束活動。
在這一環節我通過簡單的點評活動重點情況來表揚幼兒的勇敢和大膽,組織放松游戲,最后請幼兒協助教師一起收拾場地,結束活動。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六
1、學會助跑跨跳的動作,發展身體動作的協調性、靈敏性。
2、能自覺遵守教學規則,積極參與游戲教學。
準備與幼兒人數相等的頭飾、球及紙棒(紙棒分為紅、綠兩種)以備游戲使用。
一、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一)老師扮演猴王,帶領幼兒共同探索紙棒的多種玩法。孩子們跟著“猴王”一起來做多種熱身動作。組織幼兒把紙棒連成兩行,擺成“小河”。跟著“猴王”跨過“小河”到“河對岸”摘果子(可選擇不同的路徑),摘得果子原路返回,游戲結束。
(二)不論選擇哪個路徑,都要將這個路徑上的'“小河”跨越而過。
(三)幼兒要按順序進行游戲,不能爭搶。
(四)必須動作正確地助跑跨跳。
(五)每次只能摘1個果子。
二、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一)路徑設置:
第1組:輪胎架起竹梯、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50厘米)、一堆果子。
第2組:走木樁、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60厘米)、一堆果子。
第3組:輪胎堆成的小山、用紙棒擺放一條“小河”(70厘米)、一堆果子。
(二)教師在游戲過程中注意觀察孩子動作的完成質量,可根據孩子的實際水平隨時調整“小河”的寬度。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七
針對中班幼兒的走步技能進行訓練,鞏固基本動作和運動能力。選擇在大森林里闖關取寶的體育游戲來引起學前兒童的興趣,培養兒童的心里意志品質。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的走步技能,如聽信號有節奏地走,聽信號變換速度走步,在物與物之間走等,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大膽、堅韌、進取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通過走步的訓練,初步學會聽信號進行走步。
物質準備:大紙盒和小紙盒若干、平衡木。教師用大紙盒做“山洞”小紙盒擺“石頭陣”平衡木搭的“小橋”等設置“尋寶”路線。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熱身操。愉悅身心,舒展肢體,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活動一開始,我通過引導語“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去大森林里尋找寶藏,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熱熱身”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自然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進行熱身運動。
中班游戲教案:網小魚
1、發展幼兒動作的靈敏性和反應能力,學會躲閃。
2、培養幼兒合作能力
1、小魚頭飾若干,魚網頭飾兩個。
2、用一個呼啦圈放到地上做小桶。
3、音樂cd《很多小魚游來了》
一、將全班幼兒分成兩部份,兩個幼兒做魚網,其余的幼兒做成群結隊的小魚。做網的兩名幼兒雙手相握,舉過頭頂,然后分開成魚網狀,做小魚的幼兒排成一字隊形,等待穿越。
二、游戲開始,全體幼兒念童謠:“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很多小魚游來了,游來了,快快捉住!”,扮做魚兒的幼兒低頭彎腰快速從魚網下部通過,扮魚網的兩名幼兒聽到“捉住”二字后,趕緊把魚網放下,捉住沒來得及通過的幼兒,把魚兒網住,放到桶里,沒有捉到的魚兒繼續參加游戲。當捉到3-5條小魚時,讓捉到的小魚集體表演一個節目。
三、第二次游戲讓幼兒換角色進行。
很多幼兒都能順利完成任務,教師要隨時提示扮魚網的兩名幼兒不要提早放下魚網,當聽到“捉住”兩字時,迅速將魚網放下。扮小魚的幼兒要首尾相接,魚貫而進。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八
針對中班幼兒的走步技能進行訓練,鞏固基本動作和運動能力。選擇在大森林里闖關取寶的體育游戲來引起學前兒童的興趣,培養兒童的心里意志品質。活動目標:
1.鞏固幼兒的走步技能,如聽信號有節奏地走,聽信號變換速度走步,在物與物之間走等,提高動作的靈敏性和協調性。
2.培養幼兒勇敢、大膽、堅韌、進取的良好品質。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通過走步的訓練,初步學會聽信號進行走步。
物質準備:大紙盒和小紙盒若干、平衡木。教師用大紙盒做“山洞”小紙盒擺“石頭陣”平衡木搭的“小橋”等設置“尋寶”路線。
活動過程:
(一)準備活動:熱身操。愉悅身心,舒展肢體,為下面的活動做鋪墊。活動一開始,我通過引導語“今天老師將和大家一起去大森林里尋找寶藏,在這之前,讓我們先一起來熱熱身”導入,創設情境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從而使幼兒自然的投入到活動中。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進行熱身運動。
2、引導幼兒討論出:青蛙要跳過河。
3、教師規范的示范跳河的.動作,幼兒認真觀察。
4、請一個幼兒出來嘗試跳遠
5、教師講解跳遠的基本要領,即預備、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步驟。重點講解屈腿降重心的要領。
6、幼兒按順序進行跳遠。
注意事項:
(1)不要連續跳;
(2)不能用跑、跨;
(3)要求雙腿并攏跳;
(4)要跳過河的對岸才能算過河。
7、幼兒練習跳遠,教師個別指導。
三、結束部分
1、帶領幼兒做放松運動。
2、請幼兒有序地回教室,喝水、擦汗。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九
1、練習快速跑、鉆的動作技能,鍛煉反應能力。
2、能三人合作進行游戲,發展幼兒合作能力。
3、喜歡參與跑跳教學,增強自我保護意識。
兔子頭飾若干、大灰狼頭飾3個。
1、玩游戲“小兔跳跳跳”,做好熱身運動
教師扮演兔媽媽,幼兒扮演小兔子,大家一起在“草地”上做游戲,通過跳、轉身、原地跑等動作教學身體的各個部分。
2、設置情境“大灰狼來了”,引導幼兒探索“不被大灰狼捉住”的方法。如:快速反應,在跑的時候要快速閃身躲避、提前拐彎跑或是迅速改變方向等。
3、介紹游戲的玩法及規則,師幼共同游戲“沒有窩的小兔”。
玩法:
幼兒扮小兔子,選出一名幼兒扮沒有窩的`小兔,教師或1名幼兒扮大灰狼。其余幼兒按3(也可4、5)人為一組,2人拉手圍成窩,1人當窩中的小兔。游戲開始,大灰狼捉沒有窩的小兔,這只小兔子為了自救,可以向任意一個窩里跑。這時窩里原有的1只小兔要馬上向外跑,尋找下一個窩自救。大灰狼繼續追逃跑的兔子,如果被大灰狼捕到的兔子,兩人就互換角色。
規則:
要按游戲口令開始逃跑和抓捕,大灰狼捉小白兔的時候拍到就算抓到。
教師要及時提醒幼兒遵守游戲規則,及時表揚、鼓勵會合作的幼兒。
4、分組合作,幼兒自由游戲,教師根據幼兒的身體狀況和情緒反應隨時調整教學量,并提醒幼兒教學過程中注意安全。
5、播放舒緩輕音樂《幸福時光》,教師和幼兒一起隨音樂做放松運動。
體育中班戶外游戲教案篇十
幼兒非常喜歡跑,跳。這個游戲主要強化幼兒的跑,平衡和躲避能力。使幼兒能夠快速反應,并對此作出相應的躲避。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1.培養幼兒的跑,跳,平衡和躲避能力。
2.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讓幼兒樂于參與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4.鍛煉平衡能力及快速反應能力。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1.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2.材料準備:小積木塊若干、狼的頭飾三個、音樂
3.場地布置:
(一)調動幼兒的前期經驗,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1.引出游戲主角
2.教師說明游戲的規則,并和一名幼兒演示游戲的玩法。
游戲規則:請出三名幼兒一名扮演大灰狼,兩名扮演木頭人,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趕緊說“木頭人”并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3.全體幼兒初步嘗試游戲,音樂一響大灰狼就出來覓食,抓到的幼兒要到狼堡站著,沒抓到的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二)嘗試游戲新玩法,發展能力,體驗樂趣
1、第一次游戲:初步嘗試、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
玩法:媽媽帶領幼兒來到布滿木塊的大森林里面,老師扮演大灰狼抓幼兒,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幼兒趕緊跑到森林里踩一塊木塊或拿起一塊木塊并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懂得快速進入大森林踩木塊或拿木塊。
評價重點:是否能初步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小結:被抓的幼兒要遵守游戲規則呆在狼堡里,為什么有的被抓,有的沒有被抓到?請一兩個沒有被抓的幼兒談談自己如何沒被抓。
2、第二次游戲:進一步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
玩法: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扮演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按游戲規則玩游戲。
評價標準:大灰狼能否迅速觀察幼兒,把目標放在反應慢的幼兒上,而不是胡亂抓,幼兒又能否及時做出反應。
3.第三次游戲:進一步了解游戲新玩法和規則
玩法:媽媽帶領幼兒來到布滿木塊的大森林里面,老師扮演大灰狼抓幼兒,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幼兒必須跑到大森林踩一塊木塊并且還要拿起一塊木塊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指導重點:按游戲規則玩游戲。
評價標準:大灰狼能否迅速觀察幼兒,把目標放在反應慢的幼兒上,而不是胡亂抓,幼兒又能否及時做出反應。
4.第四次游戲:嘗試合作游戲。
玩法:老師和一名幼兒同時扮演大灰狼抓幼兒,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即幼兒可以在跑的過程中相互幫忙以最快的速度踩到拿到木塊。
評價標準:能否做到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5.第五次游戲:嘗試自主游戲。
玩法:請兩名幼兒當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嘗試自主進行游戲。
評價標準:能否自主地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小結:幼兒相互合作捕獲了不少食物,進一步強調合作游戲的樂趣。
(三)活動結束:
師:今天很多小朋友反應都特別靈敏,沒有輕易被大灰狼抓到,而大灰狼們也表現的很勇猛,想辦法捕獲到了這么多食物。今天的游戲就到這,我們下次再玩,當然老師也很希望你們能在家里與家人分享這個游戲,跟他們一起玩這個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