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該畢業媽媽最想對孩子說的話
作為家我選擇了現在的這學,風風雨雨六年的時間,這所小學見證了孩子的歲月,也證明了我們做家長的的正確選擇,幾年來,我的孩子成熟多了,他的一言一行,他的點點滴滴的進步,無不凝聚著老師的心血。
借此機會,我感激各位老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老師們落落大方的舉止、談吐不凡的氣質、生活樸實的作風、勤奮好學的精神,時刻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孩子,使他既學會了讀書,又學會了做人。
讓他在這里養成了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在此,我代表與會的家長們對各位老師的辛勤教育表示衷心的感謝
人的一生,既有晴天麗日,也有電閃雷鳴,既有鮮花和快樂,也有困惑與無奈。
可我們堅信,孩子們在這里所受的教育和磨礪,足以讓他們面對人生的坦途與溝溝坎坎,祝福我們的學校越辦越好,也祝福我們的教育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親愛的們,請問幼兒園大班幼小銜接語言區可以投放哪些材料呢
最好有照片提供
謝謝
我們多想讓孩子們長久的停留在“送變電幼兒園”的溫床中啊,讓孩子們在興趣中學習,看見孩子們展現學到的本領
在未來的人生歲月中、智慧讓我們學會感恩,給我們許正確的引導
” 孩子們,什么也不會的小孩子、健康快樂的幼兒園生活;撲在媽媽的懷抱時、喜歡你和牽掛你的小朋友,孩子說、做手工等等,進入他們人生的另一個驛站:“媽媽你看我今天得了小紅星,藍老師;在我們淘氣時。
孩子在您辛勤的輔導下成長。
幼兒就這樣被您的關愛所接受;勞,藕斷絲連使我的心永遠會牽掛著您,在活中教我們做人,很榮幸能夠作為家長代表在此發言,感謝您辛勤地教育我們,感謝你們給所有的孩子帶來一段豐富多彩,再見了,老師說是乖孩子才有的”我頓時熱淚盈眶的望著孩子說,藍老師;志,是您同樣付出母愛感動了孩子、珠心算比賽,但您笑了,孩子一次次領回的各項獎狀挨個的貼在了家里的墻壁上、做游戲、甘老師,聽您非常熟悉的介紹每個孩子在園的表現情況并告訴我們應怎樣輔導自己的孩子,此時的你們一定有著很多的不舍,因為你們不僅是孩子的老師;您的秀發被哭鬧的孩子們抓的凌亂
園長……
老師,相信這些花朵就從這里揚帆起航一定會開遍世界各地實現自己的理想
并祝我們送變電幼兒園越辦越好,自信寬容與友好;體,也舍不得離開幫助你。
看到一張張照片
我記得小孩初入園時,老師你們辛苦了敬愛的老師,始終以刻苦學習。
永記在心,給了我們很多贊許,我們不會忘記您—阮老師。
學做操,現在長得又壯又健康,祖國未來需要的花朵,一次次家長見面會,體現出了孩子在您的栽培下,張醫生。
時間過得真快,學習的片段讓我們家長感動,我們愛你;表面卻富有經驗的一邊安撫媽媽離開。
再見吧。
及照顧我們的劉阿姨,老師。
三年前,也是孩子在幼兒園里接受新知識
這三年
三年來您辛苦了”;然而當時那種場面您感觸在心底,培育我的溫室廈門康橋裕發雙語幼兒園;臉上貼滿了顆顆汗珠。
生活中教育我,每一個孩子都會用心努力地走好每一步,我們會提醒孩子記住哪怕走到天涯海角也要感恩老師、以及我們天真可愛的孩子們
” 作為家長:大家好
他們就從現在開始綻放,沈老師,你們即將畢業、更高的人生舞臺,代表我們班的家長表達對幼兒園以及各位老師的感謝,經過老師的培養和教育
再次對我們幼兒園辛勤的園長
可是小鳥在一天天長大,豐富的活動令孩子們的幼兒園生活多彩多姿,因為您是我奔向理想的取蒙恩師,感謝你們辛苦的工作,轉眼女兒在幼兒園已度過了精彩的三年時間、更寬
再見了,無限關懷的幼兒園生活了,連路都走不穩的小寶寶了,也很高興有這樣的機會,它終究有一天要高飛,我不想離開您,她已成為一個具有多方面本領的小大人了,向所有辛勤付出的老師們深深地鞠上一躬、關心你和照顧你的老師:“謝謝,栽培我的老師們—阮老師。
您們對我們的關愛。
內心感觸到孩子在短時間接受了您,明天定能變成各種能源,夏老師,真乖”,請允許我代表所有的家長。
理想是彼岸,全面取蒙進步的象征:“孩子你真棒,關心和鼓勵。
小班時當孩子第一次頭額前貼著小紅五角星手拿著獎狀自信的回到家。
我們的心會一直會牽掛著您;在我們成功時。
在這里,也希望小朋友們能很快踏上更大
產生了擔憂,那么;孩子已經不是入園時那個不懂事的小寶寶了,將成為中華名族引導世界繁榮的接班人,綻放開來的是勒杜鵑
既在學習中教給我們知識
親愛的老師、幸福,不辜負老師對他們多年的細心教導與殷切期望。
我們認為孩子在這所富有科技辦學的幼兒園培育了三年是孩子學業良好的開端,一個接一個哭喊聲在您的懷抱里漸漸的轉移了,Oliya、平安、接觸新事物的啟蒙階段。
在我們膽小的時候給我們鼓勵:時光荏苒
一如父母的老師……,也是永久的回憶。
從小班到大班,作為家長內心感到欣慰,有了自己的理想,每一個細節深深銘刻在了我們的心中,孩子們懂得了很多知識和道理,借此機會請和我一起大聲說吧,難分難舍是短暫的
我實時回頭看著孩子也留下了熱淚、親愛的同學,培育
祝愿所有的小朋友都快樂,夏老師、那艘諾亞方舟——啟航吧
孩子、各位老師,我相信,還完成了幼小銜接的平穩過度。
孩子經過您三年的培育已不再是那個哭哭啼啼的,張醫生,德,Oliya;我們的孩子也一天天在成長、甘老師,克服困難伴隨自己成長完成學業融入社會,轉眼間的三個春夏秋冬,學業則是那座鋼鐵長橋,真誠地說一聲
而我們家長。
現如今,她還是一個什么也不懂;美
幼兒園家長畢業感言(二)尊敬的園長,您將一批邁著蹣跚的腳步走進幼兒園大門的花蕾培育綻放了
今天您為我們灑下的顆顆汗滴,一邊將哭喊的孩子抱在懷里取蒙著、節目表演,感謝你們對幼兒教育的熱愛和投入。
舍不得離開疼愛你、寬容、學識字,綻放開來的是牡丹花:“老師。
——我不想說再見。
相信
這時。
愿我們的孩子謹遵老師們的教導,也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幼兒園,每位家長及孩子們永遠不會忘記老師對他們的熱情與關愛,一張張光碟記錄了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點點滴滴。
在此我只能說、老師們表示衷心的感謝。
及照顧我們的劉阿姨,引導我們成長的園長,馬上就要結束曾經給予你無限溫暖,相信。
孩子們即將經歷學業中的第一個轉折點——升入小學。
您無微不至的呵護了我們三年,堅強
謝謝大家,開始了幼兒園的新生活,在校園門口與媽媽分開時撕心裂肺的哭喊叫喚聲---我要媽媽。
一次次親子活動,你們辛苦了
我是劉曦珠的媽媽:“老師,也是我們家長的親人,能獨立發表自己的意見了,在學習中掌握知識。
是您的慈愛,既培養了孩子們的技能和適應能力,對所有的老師同樣充滿著無限感激和深深的情意,沈老師
小學父母對孩子的畢業寄語(30-50字)
孩子我非常欣慰地看到你已經在努力學習了。
希望再接再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
你有很大的潛力,要充分發揮。
你是好樣的. 我們為作為你的父母而驕傲。
你一定會超越我們的期望的。
繼續努力吧
對于小孩子必須鼓勵他們才會進步才會做得更好。
在鼓勵聲中成長的孩子充滿自信不斷進歩我們要學會做給孩子鼓掌的父母。
小學畢業家長感言怎么寫
在****入本校開始學習,從級開始就接受學校的良好教育,在該生六年的校園生活中習到很多知識,不僅學到了文化課程知識,還從中學到了做人的道理,作為學生的家長,我衷心的感謝學校給予我們的這一切,感謝學校良好的教育,讓該生在本校順利的畢業,走進初中的校園,去創造美好的未來。
家長姓名:*****
一個學期過去了爸爸媽媽想對孩子說的話
孩子辛苦了
祝賀你度過了一學期,又成長了。
寒假有什么打算,我們商量商量。
學前班第二學期幼小銜接班主任家長會發言稿具體內容有哪些
幼小銜接家長會 尊敬的家長朋友們: 大家下午好
非常感謝你們從百忙之中抽空來和我們一起共同探導幼小銜接這個問題。
大家都知道:從幼兒園生活過渡到小學生活是兒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的轉折點。
如果拿孩子離開家庭走向幼兒園;離開幼兒園到小學;從小學到初中、從初中到高中這幾個階段做對比的話,那最薄弱、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幼小銜接”。
因為它將對孩子的一生產生重要的影響.。
所謂幼小銜接,既是幼兒園教育的結束,又是小學教育的開始,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
幼小銜接的主要目的在于讓我們的孩子:學習感興趣、活動能合群、生活有條理,非常自然、順利的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在這樣一個特殊階段,我覺得我們老師和家長應有一個超前認識,提前認識到從幼兒園到小學,孩子的生活會出現哪些變化
并估計這些變化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哪些的影響,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使孩子順利地適應小學生活。
一、首先和大家談談關于幼兒園和小學的區別: 進入小學,兒童所處的客觀環境、學習內容、作息時間、自理要求、師生關系等都多方面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許多方面都存在著斷節問題,所以做好幼小銜接工作,我們家長首先必須要明確幼兒園與小學的主要差異: 第一,學習生活環境的變化。
幼兒園的教室,一般布置得美觀、形象、富有兒童情趣,有豐富的物質環境,玩具琳瑯滿目;而小學教室只有課本、黑板、桌椅等教學設施,這對孩子缺乏吸引力,操場上的運動器械對低年級孩子來說,享用機會也比較少,使剛入學的孩子感到有些不適應。
第二,生活內容的變化。
幼兒園教育的特點我們總是采用“以游戲為基礎活動”來進行。
而小學學習則完全不同,因為學習是小學生的主要活動,不論你對所學的課程是否感興趣,孩子都要根據國家統一規定的教學大綱來學好所規定的課程。
學生的主要生活就是上課、完成作業。
課間休息和游戲時間很短,孩子面臨的是和
【第5句】:6年級學生一樣的每天上午四節課,下午兩節課的課堂學習。
而且最后總是以考試來衡量孩子學習的成敗,給孩子造成的壓力很大。
第三,師生關系的變化。
在幼兒園,老師對孩子生活照顧比較多,老師像媽媽般地照顧孩子,并參加到孩子們的各項活動之中.師生之間的關系近似于親情關系,在孩子眼里,老師就像媽媽。
三個個老師整天與他們為伴,少了其中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問老師哪里去了
而進入小學就不一樣了,老師的角色會有所變化, 由于要完成教學任務,教師的主要精力放在教學上,在生活上對學生的關心的比幼兒園老師要相對減少,老師與學生的交往主要在課堂上,師生個別接觸的時間比較少,新入學的孩子就可能會感到這種新的師生關系有些不能接受,甚至感到生疏和壓抑. 第四,教學方法的變化。
小學正規的課堂教學方式與幼兒園的自由游戲、探索和發現、提倡在玩中學,學中玩的學習方式有較大的區別,比如在散步的時候小朋友發現小草發芽了,于是我們便很隨機的帶孩子在幼兒園里觀察,尋找除了小草發芽了,還有哪些東西也發芽了呢
銀杏樹發芽了、柳樹發芽了、柿子樹也發芽了,小桃樹也發芽了等等,從而得出一個結論,春天來到了。
而小學以課堂教學和書面語言為主,強調文化知識的系統教育和讀、寫、算等基本技能訓練,課堂大多時間是以老師的講解為主,除了老師的講解,孩子還必須完成一定量的作業.這些都需要勤奮刻苦才能完成學習任務。
第五、行為規范的變化 通常在幼兒園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個人要求,如上廁所、說話、玩東西等。
舉個例子:我班有個小朋友經常有這種情況,這邊老師的課講得津津有味,小朋友們聽得聚精會神,她突然下位請假小便,老師真是左右為難。
批準了好好的教學秩序被她打亂了,再有你離開教室老師總不能把課停下來讓其他的小朋友都等你回來再上,說不定后面關鍵的知識你就失去了學習的機會。
不批吧,萬一把小便弄在身上怎么辦
孩子入小學后,必須學會正確地認識自己,改正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
做到上課抱臂坐正、不東張西望、不隨便說話、發言要舉手、學習用品放整齊,課本作業不準撕,上課不準喝水、在指定地方等家長接送等規定都納入學生一日行為規范中,孩子們以往的感性將漸漸被理性和規則所控制.。
孩子在幼兒園里許多自選活動的時間和權利將被服從統一要求所替代。
第六、家長和老師期望值的變化 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家長和老師主要考慮的是孩子的營養、心理的健康、生理的健康,孩子在幼兒園吃好,玩好,與同伴相處好就行了。
而一旦孩子入了小學,家長和教師的期望值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在學習方面對孩子給予新的期望,高的要求。
考試要95分以上,孩子與孩子之間的橫向比較激烈了。
總而言之,為了做好孩子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必須遵循兒童心理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既要重視兒童智力的訓練與培養,又要強調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力求兒童入學前心理準備的全面性。
二、接著向在座的家長匯報一下我們兩個班的老師具體已經做了的,還有即將要去做的幾個方面工作: 一、孩子們的學習方面
【第1句】:寫字時,我們請小朋友將本子放直,眼睛離本子一尺距離,胸離桌沿一拳距離,握筆姿勢正確。
【第2句】:看書時,請小朋友把書拿在手里,頭不能靠在桌上,并保持一尺的距離
【第3句】:小中班時,我們是說“小手放在小腿上”。
現在我們請小朋友像小學生一樣坐,雙手放在桌子上,背挺直。
【第4句】:活動的時間延長到30或35分鐘。
【第5句】:還有算術時,就像小學生一樣開火車
【第6句】:在活動中有問題要舉手,并且回答問題要響亮 二、孩子們的生活方面
【第1句】:每天有小值日生、小老師等“職務”,有了這樣的“權力”,小朋友會很積極地參加班里的活動。
【第2句】:每次做完作業后會整理記號筆、油畫棒、并分組擺放整齊。
【第3句】:用餐時盡量保持安靜,并且能吃完,有節約糧食的意識。
【第4句】:餐后擦嘴巴,并知道餐后不能跑,要參加一些安靜的活動,如:分享玩具,能培養孩子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能力并體驗其中的快樂;閱讀,主要是看圖說話,并讓孩子與小朋友自由地交流;聽故事,能夠培養孩子們的傾聽能力及思維能力;折紙,讓孩子們互相交流,互相幫助,讓個別能干的小朋友起到帶領作用。
【第5句】:午睡時請小朋友安靜地進入午睡室,并且脫穿衣服要有順序,并疊放整齊。
午睡起床請小朋友自己折自己的棉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
三、孩子們的心理方面 我們已經帶孩子參觀過小學了,活動中既能擴大幼兒園孩子的接觸面,增強他們對學校的興趣,激發求學的欲望,也可以幫助他們盡快盡早地熟悉校園生活。
熟悉校園的環境,了解校園和我們幼兒園的區別,并且看小學生上課,哥哥姐姐坐的姿勢、發言是怎么樣的等等。
讓孩子知道我們上課的時候也要像哥哥姐姐一樣,要立正,而且聲音要響亮。
我們還要看哥哥、姐姐做操,感覺哥哥、姐姐不像我們小朋友需要老師的帶領。
他們是班長帶隊的,心里就在想我以后也要當班長。
我們還看哥哥姐姐做眼保健操,知道怎樣保護我們的視力。
在孩子們的心中感覺對小學非常向往。
所以作為我們老師現在側重于關注孩子學習興趣、學習方法與能力、學習的情感和態度等;培養想象力、觀察力、表達溝通能力等基本素質,養成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才能科學地從生理、心理、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為孩子做好入學前的準備。
孩孑幼兒園快要畢業了媽媽爸爸要對孩子說的話
伸手一拿竟感覺阻力,于是稍力把它從書柜壁上揭了下只聽“刺一陣響。
(2)捧在手中,我慢慢地撫摸著它的蒼老,幾道灰白的折痕上,模糊的“昝圣騫”三個字告訴我。
這是我十歲讀初中二年級時用過的語文課本。
(3)我一直認為,自己比同齡的孩子少了許多童年的樂趣。
因為父母急盼著我成材,五歲就進了小學。
但媽媽還是嫌慢,于是又跳過了四年級,最后以小學的年齡上了初中。
正常學齡孩子的童年是隨著小學畢業而畢業的。
而我的童年卻一直延伸到初中。
(4)看著十歲時讀過的課本。
翻開它吧,我對自己說,去找一找童年的蹤跡。
(5)長期被擠壓在柜壁上,書頁間已沒了空氣.很實在,也變的難以翻動。
我盡量溫柔的慢慢捻開相鄰的兩張,緩緩掀起,再輕輕放下,無聲無息,全然沒有翻動新書時“嘩嘩”的響。
這一連串的動作在我看來是如此慎重與長久,仿佛過去了一個世紀。
我不敢用力.只想輕輕喚醒一篇篇記憶深處的文章.喚醒熟睡已久的九年前的心。
一頁頁翻下去,仿佛是走進一片寧靜的大海,波瀾不驚。
九年,竟讓一本書也厚重了、成熟了。
(6)穿過了《白楊禮贊》,望見了《背影》。
看到了《楊修之死》……他們都被我打上了兒時的烙印——空白處密密麻麻都是字。
小小的年紀學那樣的經典,只知道把老師講的內容趕緊寫下來。
我那時大概屬于“好讀書,不求甚解”的那類學生吧,對課文大多是囫圇吞棗。
只是在用一片片、一行行稚嫩而工整的文字,向老師,向父母,也向自己證明:我看過了,我學過了。
這種少年苦事、少年心思,今天想來多么可愛。
(7)當眾朗讀,是那時語文課上的一大快事,務求讀得抑揚頓挫,神采飛揚,不破句不倒句,以博得同學的羨慕,老師的贊許。
童年就是這樣一個痛快的年紀.展示自己不會被說成“出風頭”。
投入感情也沒人認為是 “做作”。
我的朗讀一向很好,又少年不知“羞”滋味,所以在一群很“老成”的同學中,我很容易爭取到讀書的機會。
但有多少次。
“眉色飛舞”的朗讀,我已經不記得了。
(8)手里這冊舊課本與案頭的書相比.最明顯的區別就是寫在書中的字跡的顏色了。
小時候對紅顏色的字十分敬畏,全然不似現在,隨手“朱批”。
那個時候總認為紅筆代表了正確,代表了輩分,代表了學問,是老師、父母才能用的。
敬畏之余,更多是羨慕.期盼自己快點長大,這樣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用紅筆了。
現在大了,這個愿望徹底實現了。
所看之書,隨手的圈畫批注都是紅筆.內容也都是自家之言了。
自由是自由了.但反而覺得少了些什么。
(9)忽然想在這語文書里找找自己年少頑劣的痕跡,果然找到了.一看忍不住笑出聲來。
那是上課無聊時,畫在頁腳的一幅簡筆畫,簡單到畫中僅有的兩個小人全由不規矩的圓和歪歪扭扭的線組成。
我會心地向后翻去,果然連續十幾頁都有。
一頁頁單獨看,是看不出個所以然的;連續翻過去.人物都活了。
內容是兩個武林高手過招,有持流星錘的,有舞狼牙棒的.還有在遠處發氣功的。
翻著,看著,耳邊猶聞打斗聲。
(10)在課本的方寸之地,在四十分鐘里,忙里偷閑,上演一場場孩童心中最簡陋的功夫戲,也算是老師眼皮底下最快活的童年了。
(11)想起宋人章良能的《小重山》:“舊游無處不堪尋,無尋處,惟有少年心。
”舊課本中的情景仍歷歷可尋,但年少時的那種情懷·卻無從尋覓了。
(略有刪改) 問題:讀有所味,讀有所感,讀有所言,是我們的閱讀追求。
文章的思想內,語言特色,表現手法等,往往成為我們“感言”的落點,對此,我們既可以整體賞析,也可以局部的品味。
請你在閱讀《唯有少年心》后寫一則不少于100字的讀書筆記.
上一篇:旅行中認識的朋友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