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有感800字
清明在即,心情就難以平靜了。
或許這清明節是個有靈性的日子,讓人們有復雜的心緒,或讓你在抑郁中沉默,或讓你在暢然中釋懷。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晚唐杜牧的一首絕律,道盡千思萬緒。
雨浥輕塵,空野一新,本是一樣景致,卻能生出別樣感喟。
或是失意過客,剪不斷離亂愁緒,頹萎凄迷,于郊野清寂之地,借酒一醉,茫然不知歸宿;或是曠達之人,禁不住煙雨迷蒙的浸潤,縱放心懷,于杏花掩映中,醉舞春風,渾然不知歸路。
無情落雨流辛淚,有志凌風蕩樂魂。
繼承先烈遺志共筑中國夢作文. 400字
“燕子來時春社,梨花落后清明。
”踏著追尋“中國夢”的步伐,又迎一年清明時。
在春意盎然的清明時節,紅花崗區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教育為宗旨,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以“我們的節日·清明”為主題,以感恩清明、綠色清明、人文清明為主線,通過開展“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傳承民俗風·歌頌中國夢”等一系列活動,引導全區人民全面唱響建成小康社會,奮力實現“中國夢”時代主旋律。
感恩清明——憶先烈·承遺志“清明春草綠,明志慰英靈。
”淅瀝的春雨如泣如訴,恰如對英烈的思念。
4月3日,在遵義市紅花崗區紅軍烈士陵園,由中共貴州省委宣傳部、貴州省文明辦主辦,中共遵義市委宣傳部、遵義市文明辦、中共紅花崗區委宣傳部、紅花崗區文明辦承辦的“我們的節日·清明——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活動隆重舉行。
清明時分的紅軍烈士陵園氣氛莊嚴肅穆,陵園四周有序擺滿社會各界敬獻的花圈、花籃。
前來參加此次祭奠活動的有黨政機關領導干部、志愿者代表、群眾代表、學生代表……,大家表情嚴肅認真。
一段革命舞蹈《殘陽如血》拉開祭奠活動帷幕,祭紅儀式程序緊湊,秩序井然,莊嚴肅穆,大家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凝神佇立在烈士紀念碑前默哀致敬,深切緬懷為革命事業和民族解放事業而英勇獻身的革命先烈。
祭紅儀式過后,唱紅、頌紅文藝表演也相繼拉開序幕,表演緊緊圍繞“繼承先烈志·圓我中國夢”主題,令在場人員熱血沸騰,情緒高漲。
稚嫩童聲獻辭《紅軍山上的豐碑》感心動耳、蕩氣回腸;情景劇《烈士墓前》情深意長、令人動容;中華傳統經典傳唱《尚讀》悠揚婉轉、沁人心脾;成人宣誓儀式慷慨激昂、催人奮進。
“前進,前進,向前進,排山倒海不可阻擋;前進,前進,向前進,走向復興創造輝煌。
”當陵園上空響起齊唱《走向復興》的歌聲時,整個英烈祭奠活動掀起高潮。
此時,每個人的臉上都寫滿剛毅與堅強,心中激蕩著熾熱的愛國之情,更加堅定信心,負重圖強,憧憬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用祭紅、唱紅、頌紅的方式緬懷革命先烈,追憶先烈的豐功偉績,充分展示了紅花崗兒女對革命先烈的崇敬、追思和緬懷,以及繼承革命傳統,以紅軍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為激勵,推動紅花崗區“全力追趕,力爭超越,努力實現兩個率先”目標的堅定決心。
綠色清明——寄追思·彰文明據統計,我國每年在清明節期間用于祭祀焚燒的紙張就達千噸以上,“白色浪費”觸目驚心,造成的環境污染更是背離傳統文化、褻瀆先人、毒化社會風氣,與現代社會文明背道而馳。
思親莫讓煙塵擾,鮮花一束慰英靈。
紅花崗區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多彩貴州·文明紅花崗”行動開展,積極倡導廣大市民登錄中央文明網、央視網、中國未成年人網、校外教育網、未來網、中國家庭教育網等網站“網上祭英烈”鏈接,在網上敬獻鮮花祭拜,撰寫感言體會,表達對先烈的感恩和敬仰,進一步樹立文明祭祀新理念、新風尚,過一個節儉環保、綠色低碳的清明節。
在學校,利用計算機網絡課、班會課、活動課等時間,以“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為主題,組織廣大青少年登陸中央文明網“網上祭英烈”專題頁面,以網上祭奠、網上獻花、網上留言等形式,祭奠先烈,緬懷仁者,感恩志士,追思民族氣節,增強愛黨愛國意識,激發愛黨愛國情感。
通過“網上祭英烈”活動,引導和號召廣大青少年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立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學習、成長成材。
在社區,通過遠程教育平臺,組織社區黨員和普通居民參與以“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為主題的網上祭奠活動。
隨著清明將至,連日來,居民絡繹不絕,社區還特意安排網絡技術人員對居民進行解疑、協助和指導。
在網絡技術人員的指導下,居民通過網上的一鞠躬、獻一束花、發表一篇感言,表達了自己對已故親人和革命先烈的緬懷之情和崇敬之意。
在社會,宣傳、文化、團委等部門積極發動和組織廣大網民、志愿者進行網上祭奠,發表祭奠感言等,用文明、環保新型祭奠方式表達對先人的懷念之情。
“網上祭英烈”活動既有創意,又富深意,貼近時代,貼近網民,盡管是虛擬的空間,但是人們能將真情流露出來,傳遞出去,就可以達到自我精神的激勵與安慰,引得社會各界以及廣大網民、志愿者踴躍參與。
截至目前,全區已有20多萬人次參加了“網上祭英烈·追尋中國夢”活動,獻花、留言達30多萬條,目前活動仍在如火如荼進行中。
人文清明——傳文化·揚精神清明節凝聚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
思念墻、追思卡、經典誦讀、放飛心愿風箏、民俗文化表演和民間藝術展示……我們欣喜地看到,清明節的傳統文化,正通過這種貼近生活、貼近時代、貼近群眾的方式在紅花崗區廣泛傳承和創新。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又是一年清明節,天沉沉,雨蒙蒙,飄落發絲間晶瑩的水珠”……清明前夕,紅花崗區各中小學、幼兒園以“傳承民俗風·歌頌中國夢”為主題,開展了“清明經典集中誦讀”活動。
古典詩詞的委婉意蘊、現代詩歌的磅礴大氣,真切表達廣大青少年對先輩的緬懷和追思之情,進一步感悟節日的文化內涵,領略傳統文化的魅力。
城區各大市民廣場競相上演各種清明民俗活動,市民通過放風箏,將自己對已故親人和革命先烈的哀思書寫到風箏的翼面上,放飛風箏,放飛思念,抒發情感;賞析清明節詩文祭文,引導市民群眾慎終懷遠、緬懷先輩的高尚情結;插柳戴柳,以此祈盼家人健康、平安吉祥。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清明節同樣是親近自然、感物惜春的時刻。
廣大市民群眾紛紛在清明時節走出家門,賞心悅目于花開滿枝、絢爛翻騰之間,流連忘返在花團錦簇、生趣活潑之中,盡情領略尋春、訪春、踏青、游園的無限樂趣。
這些活動不拘一格、層次多樣,使清明成為一個更充實、更鮮明的綜合體,賦予了清明節更多的人文情懷,揉入了普通市民群眾對故人、對先烈的種種情思。
據不完全統計,清明節期間有近10萬市民參與到了各種民俗活動。
清明節是中國民眾共享的文化,是中華民族的集體記憶。
弘揚清明文化,傳承民族精神,可以增加民眾的文化認同意識,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精神財富。
關于清明節緬懷先祖的感悟50字
嚴冬已被春風趕跑,不知不覺到了清明——一個悼念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
清明節的前一天,我們戴著紅領巾,排著整齊的隊伍,前往烈士陵園掃墓。
一路上,鮮艷的少先隊隊旗隨風飄動。
一到烈士陵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雄偉的革命烈士紀念碑,上面寫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幾個金光閃閃的大字。
在悲壯的樂曲聲中,宣誓儀式開始了。
我們先默哀三分鐘,向烈士們表達我沉痛而崇敬的心情。
然后,學校大隊委員和學生代表站到紀念碑前宣誓:“革命烈士為我們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的幸福而戰斗,我們長大后,一定要報答他們。
”聽了這番話,我在心里暗想:長大后,我也要做一個像烈士們一樣對國家有用的人。
接著,我們就到了革命烈士館,大家把親手做的小白花獻給了烈士們,這白花是這樣的純潔,象征著革命烈士崇高的精神。
在烈士館里,我看見烈士們的遺物,有烈士們在戰場上穿的衣服、烈士們寫過的書信……看著這些,聽著老師的講解,我似乎回到了那個戰火連天的年代,在危難面前,視死如歸、堅強挺立的身影,看到了他們臉上從容而鎮定的笑容,聽到了他們為了革命勝利,甘愿獻出生命的豪言壯語。
是啊!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生命的延續;正是因為有了他們,才有了生活的安寧。
掃墓活動結束了,我心情無比沉重,思緒萬千。
抬頭望望天空,它昏暗而陰沉,也在訴說著內心的悲哀。
回望烈士陵園,在蒼松翠柏的掩映下,它顯得格外莊嚴肅穆。
我在心里默默地對先烈們說:你們的鮮血是不會白流的,我們一定會實現你們的遺愿,讓愛國樂章延續,直到永遠……
紀念烈士的祝福語怎么寫
清明寄語大全
【第1句】:為了祖國的安定、強盛,為了世界的和平,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好好學習,好好鍛煉,長大以后也要像你們那樣報效我們的祖國
【第2句】:一杯酒,一束花,代表著我們對革命先烈的無盡哀思;你們為了新中國的成立拋頭顱、灑熱血;你們為了中華民族的崛起獻出了生命;沒有你們,就沒有我們美好的生活;你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第3句】:在今天,當我回顧我們中國的同胞們,經過八年浴血奮戰,最終獲得勝利時,我的心是多么為祖國而自豪。
因為你們——先烈們,不惜一切代價,為祖國而付出。
我們的民族,我的祖國是多么偉大。
中國在各位領導以及在黨的帶領下,真正成為了東方的一條龍。
【第4句】:向先烈學習,向先烈致敬
您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勿忘國恥,愛我中華
【第5句】:英烈忠義傳萬代,后輩敬仰永記心,革命精神不敢忘,振國興邦抒豪情。
【第6句】:勿忘歷史、勿忘英烈,奮發圖強,揚我中華
向所有英烈致敬
【第7句】:我感謝您們,我尊敬您們
【第8句】:不忘國恥
我們應踩著英烈們的足跡抵御外辱,奮勇前行
【第9句】:你們的英名永垂不朽,你們的精神萬古長青
向你們致敬
2024下半年教師資格證統考大備戰中學教師資格考試 小學教師資格考試 幼兒教師資格考試 教師資格證面試向你們學習
【第10句】:又是一年清明節,在這個日子中,總有些人讓我們難以忘懷。
曾經為我們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們,我們向你致敬。
【第11句】: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
懷想我們的英烈,拋去家庭和個人的一切,把寶貴的生命無私地獻給了祖國和人民,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安康的生活。
我們永遠懷念你們
【第12句】:沒有你們的犧牲與付出,哪有我們今天的幸福與快樂,我深深地懷念你們
【第13句】:勿忘歷史、勿忘英烈,奮發
【第14句】: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第15句】:立足根本,穩步發展,以強大的實力祭奠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先烈們。
【第16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莫忘先烈功勛
【第17句】:文明從我做起----網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第18句】:立德立志,快樂成長,緬懷先烈,做美德少年,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第19句】:敬愛的革命烈士們,是你們用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崇拜你,我尊重你,請你們放心,我們會挑起建設祖國的重任,一步一步向前進,努力的學習,完成你們未了的心愿。
【第20句】:烈士們,在您們艱苦的奮斗之下,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
今天的美好生活是靠你們的鮮血換來的,我們現在要好好學習,將來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才,為國家做貢獻,你們雖然犧牲了,但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第21句】:英雄啊,獻一束黃菊,寄托對英雄先烈的哀思,希望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
【第22句】:向所有為中華民族繁榮富強做出偉大貢獻的先烈們致敬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第23句】:網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拋忠骨,民族復興中國夢
【第24句】: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莫忘先烈功勛
【第25句】:立德立志,快樂成長,緬懷先烈,做美德少年,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
【第26句】:向為國捐軀的烈士們致敬,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
【第27句】:向為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而甘愿拋頭顱、灑熱血、慷慨赴死的革命先烈致以崇高的敬意
【第28句】:先烈熱血不能白流,革命遺志當代代相傳。
人人實干敬業,祖國早日騰飛
【第29句】:擁有今天的幸福,不能忘記昨天的苦難,永遠祭奠為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奉獻一切的先烈們。
【第30句】: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第31句】:立足根本,穩步發展,以強大的實力祭奠為我們創造美好生活的先烈們。
【第32句】:為了偉大的中國夢,你們付出了太多,甚至是生命,向你們致敬。
【第33句】:我要感謝那些犧牲的戰士們,他們為了我們而戰斗,才丟掉生命。
要是沒有了他們,也就沒有了我們現在的美好生活。
【第34句】: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每一天,好好學習,好好鍛煉,長大以后也要像那些烈士一樣報效我們的祖國
【第35句】:我們要向這些先烈們學習
【第36句】:所有革命的戰士,你們不惜一切的代價,為祖國奉獻了自己的生命。
你們是我們的榜樣,我們要向你們學習。
我們要向你們學習愛祖國,愛人民,不放棄的精神。
我們會好好學習,不辜負你們的希望。
都是你們讓祖國有了今天的樣子,都是你們讓祖國如此美麗,都是你們讓我們如此幸福,我們不會辜負你們的希望
【第37句】:每到清明,大家都要掃墓,以祭奠親人,可我們也要悼念那些為新中國獻出寶貴生命的革命烈士。
他們的生命雖然消逝了,可是,他們用自己的鮮血為我們創造了今天美好的生活。
我們永遠懷念他們。
【第38句】:紅領巾是五星紅旗的一角,是無數先烈用鮮血換來的,我們要熱愛她,我們要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向革命先烈學習,熱愛祖國,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
【第39句】:繼承先烈遺志,奉獻自己一切
向烈士們致敬
你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的象征。
我們帶著夢想展翅,懷著向往奮飛,爭做文明學生,創建文明校園。
【第40句】:向烈士們致敬
你們為了能讓我們過上幸福快樂的生活,甘愿犧牲自己寶貴的生命來換取。
在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來懷念他們,祭奠這些革命先烈們。
他們的精神將鞭策我們更加努力學習。
【第41句】:清明時節掃墓,不要忘記那些為新中國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烈,是他們用自己的生命鋪就了中華強國之路,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
【第42句】:對革命先烈的寄語: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您們用生命換來的,雖然您們已經不在了,但是您們永遠活在我們心中,我要向您們學習,愛祖國、愛家園,爭做好學生。
【第43句】:清明節到了,想起為國犧牲的董存瑞、劉胡蘭等先烈們,是他們用鮮血換來了我們美好的今天
作為小學生的我們應該為先烈們做些什么呢
對,好好學習,挑起建設祖國的重擔,為了祖國更加美好的明天奮斗、努力
先輩們,您們安息吧
【第44句】:有無數的革命先烈用他們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我們今天的美好生活,象董存瑞、黃繼光、劉胡蘭等等。
在一年一度的清明節來臨之際,讓我們來懷念他們,祭奠這些革命先烈們。
他們的精神將鞭策我們更加努力學習
【第45句】:中華大地,無數革命先烈,仁人之士,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解放和國家的富強,在戰場上,英勇戰斗,直到流盡最后一滴血,永遠長眠在我們腳下的這片熱土上。
【第46句】:英雄,是不會倒下的,他永遠在我們心中,他們永遠是我們
清明節的作文400字
【又是一年清明節】“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又一個清明節到了,天空應時的下起了雨。
雨后的空氣變得清新,變得有些凄涼,更讓這個特別的節日顯示出特有的韻味。
清明,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一到,氣溫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故有“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
可見這個節氣與農業生產有著密切的關系。
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
清明節是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2006年5月20日,該民俗節日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
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
其習俗由來已久。
在清明節,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習俗。
前幾天,爸爸去給爺爺奶奶掃墓。
看到墓地的景象,真是令人感到驚嘆
隨處可見一堆堆燒過的紙的廢墟,空中飄著燒過的灰,味道還很嗆鼻子。
我覺得這種燒紙的行為是不對的,不僅浪費了資源,還污染了環境。
我們應該停止這種行為,大家可以給死去的人送上一束鮮花,表示我們真誠的哀思。
這才是最文明、最正確的行為。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望著人民英雄紀念碑,腦海中浮現一幕幕烈士們為保衛祖國而犧牲的場景。
黃繼光爬著沖向火力點,身上的血都流盡了,他是靠什么力量堅定的站起來,用自己的胸膛擋住敵人的槍口。
狼牙山五壯士為了祖國,而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跳下了懸崖。
還有我們身邊最近的劉英俊,他勇攔驚馬的故事令同學們為之動容。
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烈士們用生命換來的,他們的事跡,令人留念;令人悲嘆;令人振奮。
又是一年清明節,我們不忘自己已故的家人,不忘那些為了今天而奮斗的英雄們。
也讓我們延續他們勇敢、愛國的精神。
讓中國這個古老的傳統節日——清明。
永不停歇,永垂不朽。
中華傳統節日綜合實踐活動教案
《中國的傳統節日》綜合活動活動設計背景: 中華民族五的傳統文化源遠流博大精深。
豐富的民族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悠久的傳統文化,每個節日都有它的歷史淵源、美妙傳說、獨特的情趣、豐厚的底蘊。
隨著時代的飛速發展,人們受西方文化的浸潤,更注重西方的洋節,尤其是小學生在社會的影響下,知道西方的許多節日,對中國傳統節日知道的卻寥寥無幾。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組課文是圍繞著“中華民風民俗”這一專題編寫的。
在本組教學中選擇了四篇課文,從不同角度介紹了各具特色的民風民俗,反映了中華文化的博大。
在學習本組課文后,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加深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了解,體驗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的豐富,結合本單元教學的重點我設計了《走進中國傳統節日》這一綜合實踐活動。
主要通過傳統節日這個窗口,學習、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同時與我校的《利用傳統節日開展班級文化活動的研究》課題接軌,挖掘語文教材中的資源,體現在學科教學中滲透、運用中國的傳統文化,在學生的靈魂深處,夯筑起民族文化殿堂的基礎。
活動設計目標:
【第1句】:通過活動讓學生了解我國的幾大傳統節日,知道人們在過傳統節日時各地的風俗。
【第2句】:通過搜集、交流、匯報傳統節日的資料,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通過誦讀有關傳統節日的詩歌等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第3句】:通過活動,培養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熱愛之情,弘揚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活動準備: 活動前布置學生搜集有關民族傳統節日傳說及習俗的資料;教師搜集相關的資料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
活動過程:一、創設活動情境: 師:春節,是我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古老傳統節日。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民族過春節,都有著自己獨具特色的風俗習慣。
在人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北京的春節》一課中老舍先生是怎樣描述北京過春節的情景
生:這篇文章先介紹了北京的春節從臘月初旬就開始做好過春節的充分準備了:人們熬臘八粥、泡臘八蒜、購買年貨、過小年……。
緊接著,詳細描述過春節的三次高潮,即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鞭炮聲日夜不絕、吃團圓飯、守歲;初一男人們外出拜年,女人們在家接待客人,小孩逛廟會;十五觀花燈、放鞭炮、吃元宵。
最后寫正月十九春節結束。
師:那么在我國的其他地方是怎樣過春節的呢
同學們想不想去看看
(播放課件:快樂春節回味)。
生:描繪看到的情景和知道的春節習俗。
師:春節是我國最盛大、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中國的傳統節日還有許多,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去感受中國傳統節日的風情吧。
(設計意圖:回顧學過的課文,回味北京春節的風俗,過渡到其它地區、民族的春節熱鬧、盛大的場面。
通過課件演示,播放人們喜聞樂見的歡度春節的畫面,學生觀看了春節中包餃子、貼春聯、放鞭炮、看春節聯歡會、拜年等活動,對春節進行品味,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活動,創設快樂、和諧、寬松的課堂氛圍,為活動的探究創設了情境。
)二、探究活動主題(一)、傳統節日知多少
【第1句】:師:悠悠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長河,創造了舉世矚目、燦爛古老的東方文化,也形成了許多各具中國特色的傳統節日。
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的、漫長的、帶有濃厚中國文化韻味的節日。
大家所知道的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有哪些
說說這些傳統節日的時間。
(中國的傳統節日一般以農歷計算。
)生:說出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知道的傳統節日,教師適時小結。
)
【第2句】:(出示課件):下面的節日哪些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春 節( ) 端午節( ) 勞動節( ) 兒童節( )元宵節( )植樹節( )國慶節( )中秋節( )圣誕節( )重陽節( )母親節( )清明節( )(通過選擇學生,學生明確了哪些節日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
【第3句】:(出示課件):請你將中國的傳統節日按時間排排隊。
師:小結,出示表格: 節日日期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農歷正月初一正月十五4月5日左右五月初五八月十五九月初九(設計意圖:這一環節的設計活動,不僅讓學生在交流中獲得了新知,知道了中國的傳統節日及時間,而且使學生明確了中國的傳統節日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國歷史文化長期的積淀。
)(二)、節日習俗大放送 師:同學們每個節日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
課前,你們搜集了哪些傳統節日的習俗
簡單地說說這些節日的風俗習慣。
【第1句】:小組內交流搜集的資料。
【第2句】:匯報學習的成果(師適機點撥): 生:我們搜集了關于端午節來歷的資料。
傳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詩人屈原的。
在中國歷史上,屈原是一位深受人民景仰和熱愛的詩人。
據說他因自己的見解得不到國王的理解,憂國憂民投入汨羅江中而死。
屈原死后,漁夫們劃起船只,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尸體。
人們扔下飯團和肉,希望魚不要吃他的尸體。
從此,在端午節那天,人們就通過賽龍舟,吃粽子來紀念屈原。
生:關于端午節的另一個傳說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的伍子胥。
當時,吳國有人讒言陷害伍子胥,吳王夫差聽信奸臣所言,賜伍子胥自殺,伍子胥視死如歸。
他死后,尸體于五月五日投入江中,因此相傳端午節也是為了紀念伍子胥之死。
生:關于端午節還有一個傳說,就是為了紀念東漢孝女曹娥。
傳說曹蛾的父親溺江而亡,多日不見尸體,年僅十四歲的曹蛾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尸首,就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后曹蛾抱著父親的尸體浮出水面,被傳為佳話。
生:端午節這天有很多習俗,比如劃龍舟、吃粽子、懸艾草、吃雞蛋等。
端午節流行廣泛,不僅在漢族地區流行,而且在少數民族地區也相當活躍,如壯族、傣族、白族…… 生:我們還搜集了一首贊揚屈原的歌謠,如:“端午節,吃粽子;配香囊,賽龍舟;悼屈原、頌屈原,愛國詩人不平凡;一心為國為民想,疾惡如仇立場堅。
” 師:關于端午節的起源,說法有很多,各地都是根據自己的歷史文化,對它作了自己的解釋。
其中紀念屈原是端午節來源的最為流行的一種說法。
知道屈原的故事嗎
(播放屈原投汨羅江的課件)(我們課外可以找些他的作品來讀一讀。
)(設計意圖:通過匯報交流,讓學生更多地了解端午節的來歷,知道端午節的習俗。
了解詩人屈原,對屈原那種心憂天下,忠貞不渝的愛國主義精神肅然起敬。
) 生:我們小組搜集的是關于中秋節的資料。
中秋夜這天人們吃月餅,代表團圓。
月餅又叫宮餅、月團、豐收餅、團圓餅等。
傳說,月餅是為了紀念古代奔月的嫦娥仙子。
人們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融為一體。
中秋之夜,遙望像玉盤似的明月,思念著遠方的親人。
師:我們學過哪些望月思鄉的古詩
生: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 生:我們小組匯報的是重陽節。
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老年節。
重陽節早在戰國時就已經形成,到了唐代,重陽節被正式定為民間的節日,后來在重陽節這天又有賞菊花、吃年糕的習俗,古代還有插茱萸的習俗。
我們學過王維寫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望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 生:我們小組匯報的是清明節。
清明節也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到4月6日之間。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也是重要的祭祀節日。
每年清明節,人們都要掃墓、上墳來祭祀死去的人。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生:我們小組搜集了少數民族過春節時的一些習俗。
藏族過春節時,人們穿最漂亮的衣服,戴最珍貴的首飾,藏話叫“薩舉”。
藏歷正月初三,拉薩人成群結伴,來到東郊的寶瓶山和西郊的藥王山,掛彩幡、祭祀山神和水神。
藏歷正月初五,舉行隆重的開犁禮。
蒙古族歷來崇尚白色,所以將農歷正月稱為“白月”,把過年節稱為作“白節”。
蒙古族過年的準備工作從農歷臘月二十三即開始。
除了掃除、沐浴、布置蒙古包外,還要人著新裝,馬佩紅纓和新鞍。
要把放有哈達的整只牛、羊獻給至親厚友。
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團圓。
初一凌晨先向長者敬辭歲酒,再向同輩敬酒,恭賀新年吉祥如意。
初一給長輩拜年一定要在上午。
白族從除夕開始互拜、贈送禮品。
子夜過后,男女青年爭先挑水,以示勤勞。
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祝愿日子比蜜甜。
早飯后,孩子們由成人帶領到親友家給長輩拜年。
耍龍燈、舞獅子、打霸王鞭是節日不可缺少的活動。
師:(小結)中國傳統的節日習俗還有很多,它們是中國悠久歷史中的一束奇葩。
(出示課件播放元宵節、重陽節、中秋節的故事。
)(設計意圖:師生資料交流分享,加深對傳統節日習俗的了解。
學生在主題實踐中感悟傳統節日、享受實踐中的快樂,感受中國文化的傳統底蘊。
在小組學習、匯報成果、教師小結的學習方式中,創建了生生合作、師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臺,體現了構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和師生平等的教學理念,激發了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情,增強了民族自豪感,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
)(三)、繼承中國傳統文化 師:同學們現在我們國家非常重視保護傳統節日這種非物質文化,制定出臺了弘揚非物質文化的政策。
同學們想弘揚中國的傳統文化,你現在想做些什么
生:辦小報、設計廣告語、畫宣傳畫、編詩歌、進行詩歌朗誦等。
師:課后同學們可以組成小組,用你喜歡的方式來為弘揚中國文化盡自己的一點微薄之力。
(設計意圖:通過活動激發學生的愛國之情,產生保護、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欲望。
相信從這次活動開始,孩子們會加入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行動中來。
) 三、總結活動成果 中國的傳統節日越來越被人們的關注,傳統節日中的習俗也越來越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談談這節課你的收獲和感受。
(出示課件)在我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聽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想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走進中國的傳統節日時,我想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通過總結活動成果,學生心靈產生震撼,情感得到升華,完成本節課的活動目標。
) 師:傳統節日的風俗就像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種子,它將會在人們心中生根、發展,代代相傳。
活動簡析: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凝結著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
我設計的《走進中國傳統文化》這一專題活動,在主題探究中通過“傳統節日知多少”、“節日習俗大放送”、“繼承中國傳統文化”三個活動環節的設計,讓學生了解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增強他們保護和弘揚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意識,提升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上一篇:親子閱讀家長感言和寄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