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院實踐心得體會
敬老院活動總結為了積極響應黨校開展的“發揮先鋒作用,為黨旗添光彩”——主題實踐活動的號召,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化學化工與食品安全學院組織本次預備黨員舉行了一次參觀老年公寓的活動。
4月25日,我們前往陽光老年公寓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
包括集體購買慰問品,以及向負責人員詢問地點、安排訪問時間等等。
13點,參加本次預備黨員學習的三十幾位同學到校門口集合。
初春的正午,陽光明媚,天朗氣清,到處充滿了春天的活潑氣息。
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里格外清爽。
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公交車前往陽光老年公寓。
經過了四十多分鐘的車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老年公寓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和二樓。
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
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
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
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隨后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
中學生在養老院實踐的活動感想收獲
中學生個人獨立實踐記錄: 學生姓名:z 地點 :養老院 組織者己 證明人: 蓋章: 時間: 年 月 日個人主要活動內容簡述 : 總在電視里和其它媒介中聽說過養老院,卻是從沒機會親身去過,于是我就把本次寒假社會實踐的目標定在了養老院。
在那里我們和老人們玩得很開心,看到老人們幸福的笑臉,我也便心安了...在那里我把自己都會的本領一一給老人們展現了出來,為了逗他們開心,我還唱起了歌,但我是天生的跑調天后,也因此老人們還更開心了呢
為他們擦擦桌子,掃掃地啊,整整衣服,聊聊天,散散步。
將快樂的心態法則傳授給他們,讓他們也能像我一樣天天開心。
活動目的: 目的是為了給他們送去自己的祝福,陪他們度過快樂的一天,能讓老人們感到自己雖然到了敬老院里,可是還有許都像我們這樣的人在關心著他們,其實他們并不孤獨。
個人活動體會·感想·收獲 : 這次社會實踐給了我一次很好的社會生活體驗機會,讓我看到了孤寡老人的孤獨和社會對他們照顧的不夠。
增強了我的社會責任感,身為一個高中生不僅要有努力學習,好好工作的決心孤更要有為社會,為祖國分擔壓力的行為。
同時這次社會實踐也讓我品嘗到了幫助別人所獲得的樂趣。
通過此次活動,我們捎去的不僅是一份關懷,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與使命。
關愛老人健康,然后收獲生命深處的一份寧靜。
構建和諧社會,我想孝應該是最重要的,因為它是最原始的道德傳統。
這次活動也讓我加深了對孝的認識,對尊老的認識,它讓我看到了二十一世紀對接班人的素質要求,我對社會實踐活動也有了進一步地了解,是啊,我們應該將其所學融入到實踐中,這樣才有意義啊,才能真正成為一個社會人那。
敬老院活動心得1000字
尊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新世紀的大學生,更有責任和義務發揚這一美德。
為了提高和培養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社會公德意識,了解老人生活的同時帶給他們歡樂,為他們晚年孤寂的精神世界獻上一份關愛,我們寢室的于2011年5月4日,去了長沙市雨花區社會福利中心。
這是我們這學期第一次去敬老院,所以心里激動的同時在想著該怎樣和老人們交流、該為老人做什么呢。
來到敬老院看到的硬件設施還是很完善的,住的條件也還可以呢,有老年人活動的地方,也有老年人網吧。
當我看到這一切的時候我就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奶奶。
我很小的時候爺爺就去世了,奶奶和叔叔住在內地所以沒有和老年人交流的經驗。
所以當我來到敬老院看到爺爺奶奶們,就想起了遠在家鄉的奶奶。
一時間我們不太知道該怎么跟他們交流,一位在敬老院實習的社工系的學長,就叫我們就問一些“身體還好么”“平時都會有什么活動啊
”“這一輩子有什么驕傲的事”之類的話,敬老院給人的感覺氣氛很溫馨。
我們幾個人來到一個病房里,,看見一個爺爺正在看電視,病房環境很好,很干凈。
有獨立的衛生間,空調,電視。
我們問“爺爺,怎么稱呼您”他很熱情的告訴我們他的年齡和姓氏,那位唐爺爺也開始問我們家是哪兒的啊
是哪個學校的啊
后來,爺爺要出去走走,我們就帶著爺爺在院里散步。
唐爺爺給我們講了很多,包括他以前的工作,去過那些地方,喜歡的電視劇,看來爺爺很健談呢,聊著聊著我們問爺爺以前都喜歡什么活動啊,爺爺就說打乒乓球,爺爺真的很可愛,很親切。
在活動圓滿完成之后,回顧整個活動過程,我們感慨良多。
在長沙這樣的城市養老機構的硬件設施一般都還很不錯,關鍵的是軟件方面做的還不不足,與發達國家相比較我們的差距還很大。
其實老年人在硬件設施方面的要求不是很高,反而在軟件精神方面的要求越來越高了,這一點也可以從官方的統計數字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社會,社會的養老鴨梨越來越大,然而中國的年輕一代對于老年人的關照也慢慢的淡化了,這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值得大家思考。
當然尊老敬老一直以來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然而,在今天這個物質愈加豐富的時代里,中年一代的人們卻工作日益繁忙,無暇顧及到身邊的父母。
所以,現在的社會有了很多內心孤獨無依的老人。
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和青年志愿者就非常有義務來擔起這個社會責任,繼續發揚這個延綿千年的傳統美德。
我們可以通過自己的一份努力,給老人帶去關愛、歡樂和溫暖,樹立榜樣,營造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良好風尚,培養和提升公民的社會公德意識。
對此,我們感到很光榮,很自豪。
我們希望通過我們的實際行動,傳遞愛的接力棒,給老人們帶去物質支持和精神關懷,引起社會各界對老年人群體更多的關注。
當志愿者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400字
去敬老院后的心會 星期天的早上,我們在主教們前集合完就帶著期待,帶著激動的心情一起坐公友善敬老院。
水泥地經過昨天大風大雨的清洗,路邊的落葉和被風吹落的殘枝還沒有被收拾干凈。
沿著僻靜的小道,小道旁邊稀稀拉拉的幾間的小店,有賣早餐的,店里還有兩三個成年人在排著隊;有賣生活用品的,店主真在拉起卷門兒;還有一戶人家穿著睡衣,手里拿著掃把清掃面前的落葉。
到達友善敬老院,迎面而來的是2棟3層樓的,長著青苔的居民樓,外面的鐵鋁大棚下有七八張桌子。
在桌子旁邊坐著今天的主角——敬愛的老人們,在他們的臉上那溝溝壑壑,凹凸不平的褶皺寫著歲月的痕跡。
有一些老人們尚且還能自己扶著棍子自己走,但是有一些情況不樂觀,要坐著輪椅,被別人推著才能移動。
看著老人們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不管是什么原因讓老人們在最需要親人的溫暖的,卻在這個冷清的敬老院里,都讓我們身為人子孫的后輩們感到現實的殘酷。
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給老人們表演節目,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
他們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
一個人的一份微弱的力量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溫暖也好,讓老人們感受到短暫的歡樂也罷,我們都應該堅持一直志愿下去,雖然力量微弱,但是,如果我們大家一起,把力量加起來,那愛的力量就不可估量了。
最后希望天下所以的老人們都能快樂,健康。
求一篇800字的寒假實踐活動總結,關于去敬老院關愛老人的,個人總結和感悟,不是小組的,謝謝
今天從敬老院回來,回想一天的經歷,有很多感慨。
雖然沒有給老人們什么有價值東西,但是我相信我的祝福也會給他們帶去一份溫暖. 今天我們早上
【第7句】:30去到老人院幫手了擦窗戶和老人們聊天,然后我們又幫他們打掃衛生,雖然室內老人們已經打掃的干干凈凈,但是我們為了現出自己的愛心主動地幫助他們,問寒問暖,老人們十分感 動。
這次敬老院的經歷是我想到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如果我們把更多的微不足道集結起來,那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力量。
希望我們不要忘記這些生活在角落里的老人,希望更多的人可以去關注一下他們。
我們也都是有父母的人,總有一天我們也都會老去。
試想一下如果我們老了,身邊沒有兒女會是什么樣的心情。
一下,也許更多的人可以體會到那些老人的悲涼了。
希望大家可以去關心一下那些老人,只要一聲問候,一點關心足矣。
去敬老院的心得體會50字左右。
【第1句】:千萬不要變老。
【第2句】:年輕時,盡量多生孝順的小孩,盡力老有所依。
【第3句】:年輕時,努力的去賺錢,力爭老有所養。
【第4句】:要多去敬老院,一可以關愛老人,二可讓自己更有動力。
敬老院的心得體會
今天早晨,我去了敬老院,為老人服務。
那是一個陽光十分燦爛、活力充沛的早晨。
一路上,我既開心又緊張,開心的是,我能幫助老人了,緊張的是,我是第一次到敬老院為老人服務,不知道干點什么是才好。
所以,我問媽媽:“媽媽,我去敬老院干些什么事呢
”“可以干好多事情呢”媽媽回答說“比如,個老人捶背、陪老人聊天、跟老人講故事......”“哇
我可以干真么多事情呀
”我說。
車開了半個小時,我們就到了敬老院大門前。
一下車,我就看見許多布滿皺紋的臉。
有的在綠樹成蔭的地方乘涼;有的在繁花似錦的地方聊天;還有的在五顏六色的房子里看電視。
我們分配了一下每個人的“作戰任務”,然后,我們就開始“作戰”了。
我負責陪老人聊天。
剛開始聊的時候,我有點緊張,后來,我慢慢的適應了,就放開了聊。
從和老人的談話中,我知道了,大部分老人都是兒女送來的,并且,我從他們的眼神中看見了孤獨的心。
等我們要走的時候,老人的眼睛中翻涌著淚花,不舍得我們走。
我們雖然幫不過來世界怎么多老人,但是,我們可以關心我們的長輩,不讓他們孤獨。
去敬老院打掃衛生的活動感想
愛是承諾,愛是責任,愛是力量,愛是精神。
為了進一步繼承和發揚“關愛老人”的光榮傳統,發揮時代先鋒作用,積極倡導關愛他人、奉獻社會的道德風尚,增強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發揚互助友愛精神。
2008年3月22日星期六上午,益陽市六中初中部團委、政教處組織全校學生會、團委、后備干部以及青年志愿者一行70余人到敬老院開展“慰問孤寡老人”的主題教育活動,為老人們送去了生活用卷紙、水果、麥片等捐贈物資。
通過節目匯演、打掃衛生、慰問交流、寫新聞報道稿或活動感想等四項主體活動,提高了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進而影響帶動家庭、學校、社區的文明建設,促進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活躍了團的生活,調動了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增強了團的凝聚力,培養了團隊精神,不斷增強了政治意識、組織意識、模范意識,增強了作為先進青年,特別是共青團員的光榮感、責任感和使命感。
上一篇:全國優秀教師獲獎感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