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著力增強廣大黨員“四個意識”和“四個自信”,自覺投身“四個偉大”實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四個自信的演講稿【匯編三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第一篇: 四個自信的演講稿
20xx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的關鍵之年。在1月25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了黨員干部要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四個意識”集中體現了根本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場、政治要求,是檢驗黨員干部政治素養的基本標準,增強“四個意識”,更是做好一個合格黨員的重要前提。我們應當注重從思想上建黨,不斷提高黨性修養,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每個黨員干部都應該把“四個意識”落到實處,體現在生活、工作的各方面,貫穿在黨性鍛煉的過程中。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是每個黨員的基本責任和義務。
“四個自信”是一個相對獨立又相輔相成的有機統一體,是黨領導人民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走向勝利的精神支撐,堅定“四個自信”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動力。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這“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從而成為了激發“四個自信”的力量源泉。“四個自信”不光要扎根在全體黨員干部心里,更要普及到全體人民的意識中,使“四個自信”成為全國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礎和普遍價值共識,堅定不移地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
“兩個維護”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我們應當明白,做到“兩個維護”——堅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的核心、全黨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所系,是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最根本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一個黨員,要從戰略高度上深刻領會“兩個維護”的重要性,從而提高“兩個維護”的自覺性。
從根本上來說,每個黨員干部都是社會主義的宣傳員。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過程中,要善于宣傳,成為網絡上和生活中的引導者,積極糾正偏激言論、引導正常輿論走向。把“四個意識”、“四個自信”、“兩個維護”等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傳播到群眾中去,創造和諧穩定的團結氛圍!
第二篇: 四個自信的演講稿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xx周年大會上提出了“四個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個自信之間是怎么樣的關系?作為根本根基的文化自信其真正的內涵又是什么呢?給我們帶來哪些指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去自學,去探索。
一、四個自信之間的關系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歷史主體與客體、目的與手段是辯證統一的,統一于歷史實踐。因此,我們可以說,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都源于當代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其中,文化自信是自信之根,理論自信是自信之魂,制度自信是自信之本,道路自信是自信之用。
二、文化自信是基礎和源泉
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根之血脈,文化自信是民族自信之源。它不僅滲透于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之中,更是這三個自信的根基,而且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具有深厚而長遠的滲透力與持續影響力?!拔覀冋f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持久的力量。”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支撐與心理基石,構成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的精神基因,也是一切自信的源泉和根基。對傳統文化的自信,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自信,其實質與核心是主體自信。也源于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是民族情感與心理的精神積淀。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來源于對五千年文明史的精神反思,來源于對中華民族最深層精神追求的堅定信念,來源于對革命文化的充分肯定,來源于對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高度認同,是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奮斗精神的歷史積淀與思想升華。文化自信體現了中華民族的自我肯定、中國人民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自我價值認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對文化生命力的堅定信念及其對文化自主精神的自覺堅守。
文化自信,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先進性的自信。堅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發黨和人民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歷史自豪感。
三、文化自信的真正內涵
孔孟之道、老莊思想、諸子百家,都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更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基礎。這個文化基礎在農耕文明中發生和發展,適合于家天下的政治治理,適合農耕社會,適合氏族群體。進入現代以來,面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只能被動挨打,毫無還手之力。
文化自信,弘揚傳統文化是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而代表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體現中華傳統文明精華的,本人認為就是毛澤東思想。
自1840年以后,中國遭受了巨大的毀滅性打擊,中華文明也踐踏在西方列強的鐵蹄之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毛澤東思想的指引下,中華國運重啟于帝國主義的凌辱之下,民族復興于受盡苦難的血泊之中,中國傳統文化得以延續不絕。
毛澤東思想,把馬列主義中國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形成了近代中國文化的巔峰,也扭轉了中華民族羸弱的國運。老子的“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在社會主義的實踐下得到了實現;孔子的“仁”,在為人民服務旗幟下得到了最廣泛的實踐。國家的統一,人民的團結,是保證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基本條件。既不忘傳統文化之根,又重視傳統文化的發展,這樣才有文化自信,才會有其他三個自信,才會有生命力!
中國民主建國會自1945年成立,至今已經歷了70多個春秋。在各個歷史時期,同中國共產黨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并逐步形成獨特的,鮮明的黨派文化和內涵。并匯聚成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民建會員不僅要學習和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要學習中共黨史黨章,更要學習民建會史會章。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
第三篇: 四個自信的演講稿
強化“四個意識”,即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四個意識是一個有機整體,強化政治意識,要求我們堅定理想信念,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通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強化大局意識,要求我們正確處理全局與局部的關系,時刻不要忘記整體利益;強調核心意識要求我們在工作中抓住重點問題,時刻不要忘記黨和人民的需求;強化看齊意識,要求我們在實踐中要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任何時候都不能偏離正確方向。
“兩個維護”,自覺維護習近平總書記的核心地位,維護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確保全黨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確保我們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堅強領導力量的必然要求。
堅持實踐實干實效,把強化“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作為加強政治建設的主題主線。在現實工作和生活中,我們要嚴格遵守黨章黨規黨紀,認真學習黨章,自覺遵守黨章,堅決維護黨章,要始終把黨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用入黨誓詞約束自己,嚴格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時刻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工作放到大局中去思考,做到正確認識大局、自覺服從大局、堅定維護大局。思想上認同核心,政治上圍繞核心,組織上服從核心,行動上維護核心。加強自我檢視,不斷校正坐標,樹立共產黨員的先鋒形象。要自覺守紀律、講規矩,重大問題請示報告,重要情況及時反映,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做一個對黨、國家和人民有用的合格黨員。
上一篇:成長禮給孩子的一封信【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