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當知一切宗教,各有其長處,皆能令人向善。彼等有信仰之誠,是吾所敬;彼等有求真之心,尤吾所愛。但惜其不如佛法廣大精微,真究竟耳。(民國)弘一《佛法大意》
【第2句】:【禪心佛語】火是由心里生的,人心一動就生火。一著急,火往上升;一動念,火向外散。若能定住心,火自然下降。不守本分的人,額外的貪求,火就妄動。若能把心放下,不替人著急,就不起火,該有多么輕快。
【第3句】:【禪語人生】許多人能在逆境中忍辱負重、刻苦自勵,卻未必能處順境。“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言行舉止失了分寸,災難禍害很快就會隨之而至。失意時要忍,事事順利、飛黃騰達時也要修“忍辱”行。
【第4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日出日落,并無新事。我們每個人每天都重復著昨日的生活,重復著并不陌生的歡欣或煩惱。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弗洛伊德說,潛意識指導著人們的行動,所以重要的是行為后的動機。這日子看似重復而單調,其實背后的心理卻玄機涌動、耐人尋思。
【第5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活不只是一趟挫折的適應課,也是在煩惱當中突圍的實踐課,在困惑中解脫,在糾纏中放下,生命的方向也就在內心的清涼成為了生命的光明,這注定是一場風雨兼程,不管順境與逆境,實質都一樣,方向只有一個,思考生命,俗稱歸元無二路。
【第6句】:對待妄念,我們要記住兩個詞:一個是“不忘”,另一個為“不起”。不忘“見宗自相光明”,不起“遮遣、成立、取舍”等心,這是最重要的。這樣,妄念突起時,不壓制它、不隨它跑,不產生任何愛憎、取舍之心,才能感悟到自在人生。
【第7句】:生死幻滅,須臾無常,衍生了多少悲歡離合。擁擠的街道,匆忙的人群,與你擦肩而過的緣分,與你錯位的生命軌跡,造就了世間的悲苦。多少人苦苦哀求,不想離開心中所愛;多少人幾乎成魔,因為不得不舍下自己的擁有。一幕幕悲劇,化作了枷鎖,囚禁著人們,使人們無從掙脫。
【第8句】:禪是一粒果,一粒多情的果;禪是一畝田,一畝豐饒的田;禪是一道門,一道空靈的門;禪是一潭水,洗凈塵世的沙;禪是一味藥,療治心里的苦;禪是一盞燈,點亮前行的路;禪是一輪月,灑滿芳草天涯;禪是一片天,禪是一片地,禪是春和秋,禪是嫩綠的芽;禪是你和我,禪是我和你,禪是冬和夏,禪是一枝花。
【第9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最大最靜的禪房,不在古剎,也不在寺廟,而在人的心中。多想開心的事,多看養眼的人,多聽異己的音,多行安然的路,多幫無助的人,多干積德的活,禪道自然清新,心房必然寬敞。人的生命,在呼吸間;人的快樂,在禪心內。
【第10句】:【晚安禪語】人的一生就如四季。十八歲以前猶如人生的春天,是個播種的季節。十八歲到二十五歲就像人生的夏季,是個開花結果的季節。二十五歲到四十五歲便是人生的秋季,是個收獲的季節。四十五以后就是人生的冬季,智慧如雪,是個生命厚積薄發的季節。每個季節都有各自的快樂和幸福。
【第11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人生在世,不能沒有欲望,就像大海不能不漲潮一樣,這是一種自然規律。假如世人都沒有欲望,就會對什么事情都不感興趣,就會缺少熱情、缺少投入、缺少追求,那將是多么蒼白的生活畫卷。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把握住自己的欲望尺度。漲潮也有落潮時,不讓欲望泛濫成災,才是可取之舉。
【第12句】:我們總是帶著一副面具,去面對不同的人,真實而誠懇的內心被我們裹得嚴嚴實實,用同一句話應付著許許多多的人,亦或者用許許多多的話應付著同一個人。我們要真誠的面對自己,沒有欺騙,沒有虛偽。任憑自己的想象,或回憶曾經,或期待明天,或編織一個美麗的夢。
【第13句】:走過,經過,嘗過,還是平淡最美;聽過,看過,想過,還是簡單最好。平平靜靜,安安穩穩,體會著生活的善良淳樸;簡簡單單,勤勤懇懇,感受著人生的真實美好。生活可以復雜,可以簡單,看你擁有怎樣的心態,簡單就真實,平淡就淡然。沒有虛偽,不戴面具;不去張揚,甘愿淡泊,真心、真情、真實。
【第14句】:【心靈禪語】采一縷陽光,溫暖自己;掬一捧清泉,滋潤自己;拂一袖花香,芬芳自己;看一夕霞光,絢麗自己。用一種好心情,活一回自己的美麗人生。
【第15句】:只會創造的人或只會享受的人,都不是健全的正常的生活。既懂創造、又懂享受,自食其力,不損人利己,也不損己利人。這樣的人雖然平淡,卻擁有平淡中的快樂??梢哉f,這樣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人。
【第16句】:【禪心佛語】多為別人想,多辦高明事,“禮讓三分”能確?!鞍踩保M量去理解別人,而不用責罵的方式,要壓制以我為中心的傾向,種什么因,收什么果,多替對方著想,不要固執己見。
【第17句】:【心靈禪雨】快樂的人生,不在山珍海味,在清與淡雅;快樂的人生,不在盲目追求,在真誠相待;快樂的人生,不在別人的施舍,在自己爭??;快樂的人生,不在遙遠的未來,在當下獲得。心若誠懇,則光明出現;心若善良,則道德顯著;人若真誠,則信用自來;人若實在,則緣分必到。
【第18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生活是一份參與,一份快樂。生活本沒有那么多的負累,是我們自己強加給自己的,不要為自己的煩惱尋找任何的理由,如果說有理由也是自己的無知、狹隘、偏執和短見。把生活簡單些,讓快樂充滿人間,讓幸福伴我們走過這短短的歲月。
【第19句】:【禪心佛語】莫用金錢界定生活貧富,勿以環境衡量工作優劣??鞓范嘣诮洕?,充實常于忙碌中。眼界開闊了,計較的也就少了;胸襟博大了,容納的也就多了。身外的繁華,雖炫麗奪目,終是流水東逝,與心境無關;精神的豐盈,不在與人高低,唯有修煉內心,方能直面困苦、勇對挫敗。沒誰十全十美,日有所進就好。
【第20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活這一場,讓我們對人生心存感激,學會把所有的煩惱付與流云,今生來此,也不是找那個鼻青臉腫的糾纏,懂幾分珍惜和感激,做好一份心理準備,修復所有被煩惱損壞的美好。
【第21句】:【禪語人生】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為了私欲拼命,最后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沮喪,得到了又覺得辛酸,甚至會感覺并沒有想象中那樣開心。而不計得失的付出,在做事的過程中沒有貪心的拖累會很輕松,收獲了快樂和充實。因為不計得失,不管最終得到什么,在付出過程中就已經你就已經得到了和寶貴的東西—福報。
【第22句】:【禪語感悟人生的文案】幸福人生是生命之樹成長的過程,每一次挫折都是豐富的養分,坦坦蕩蕩的經歷,明明白白的度過,隨之就會有挺拔的氣質、無畏的勇氣、不屈的個性和堅強的斗志;幸福人生是生命之火燃燒的過程,經歷過的每一次喜悅都是蓬勃的火苗,淡然自若而處之,平和安靜的忘卻。
【第23句】:【佛曰靜心禪語】做人要當提起時提起,當放下時放下。功名富貴放不下,生命就在功名富貴里耗費;悲歡離合放不下,生命就在悲歡離合里掙扎;放不下金錢,放不下名位,放不下人情,生命就在金錢、名位、人情里打滾。
【第24句】:【禪心佛語】每個宗教之所以被公認為宗教,本質上就是教導不自私,而教導無我或不自私是相當重要的事,偏偏它的信徒卻對這種道理毫無興趣。
【第25句】:恒榮法師:正確的理解看破,看破不是一種消極,而是一種肚量,更是一種積極?;钜换卣鎸嵉淖约?,不妄語,不虛行。不要奢望人間沒有風波,也不要奢望心頭沒有煩惱,追隨那種向善的力量,錘煉自己人格的升華,困惑也許還在,不做命運的瞎漢。
【第26句】:【禪語人生】洗澡時,用心觀想: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加持過的甘露水,這水淋去所有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眾生萬種塵勞,心得清凈,消除病痛、煩惱、離苦得樂,成就佛道。大小便時,這樣觀想:盡虛空遍法界所有眾生的諸種惡習種子,惡業煩惱全隨之排除,所有眾生悉同受樂,永離諸苦,成就佛道。
【第27句】:【心靈禪語】人生不要被過去控制,決定你前行的,是當下;人生不要被別人控制,決定你命運的,是自己;人生不要被金錢控制,決定你幸福的,是知足;人生不要被仇恨控制,決定你快樂的,是寬恕;人生不要被表象控制,決定你成熟的,是看破。
【第28句】:【靜心禪語解煩惱】當你回歸內心的安寧,不再計較得失,不再挑剔別人,不再搬弄是非,便安住在圓滿中,當下即是歸處。人的幸福感是自己給的,內心滿足即圓滿;若內心永遠不知足,欲壑難填,就很難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謂圓滿不是沒苦樂,而是苦樂隨喜,悲喜隨緣,皆是回歸的風景。
【第29句】:至于現代人,離佛世已兩千多年,時空遷流,大家都生活在勞心、勞力中,隨著體力與精神的付出,應增加營養的分量。何況在家居士過的是緊張忙碌的生活,消耗許多熱量,就維持體力而言,不宜執著于過午不食。
【第30句】:【禪心佛語】凡事不可強出風頭,不要過于引人注目,否則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沒有人喜歡別人對他指手畫腳,要善于藏而不露,靜待時機。
【第31句】:控制好自己的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心情,雖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心情好,一切都好;心情差,一切都亂套。有的人輸了,常常不是輸給了他人,而是輸給了自己的心情。壞心情,貶低了自己的形象,降低了自己的能力,攪亂了自己的思維,影響了自己的信心,從而輸給了自己。
【第32句】:【佛心禪語】【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如果習慣于從負面來看待事情,心里就會一直積累消極的情緒,久而久之心中的包袱就很沉重,對未來也會失去希望。要慢慢走出這種習慣,凡事多看好的一面,多去觀察、體會身邊人的優點、長處,學會感恩。
【第33句】:【禪語人生】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老子曾問弟子們在他口中看到了什么,沒有一個弟子答對。于是老子說:滿齒不存,舌頭猶在。意思是:牙齒雖硬,但壽命不長;舌頭雖軟,但生命力頑強。做人也一樣。雪松彎腰釋重,才能重新挺立。彎曲,并不是低頭或失敗,而是一種彈性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生活的藝術。
【第34句】:語言反映一個人的文化素養。在很多的場合,可以看到一些素質不高.的人說話出口傷人。對方若是老實人,必定被氣得掉眼淚,若遇到厲害人,雙方就不可避免地吵架、動手了。
【第35句】:【佛心禪語】做人最大的無能,就是什么都知道,但卻都做不到。做人最大的禍端,就是話太多,且說話不經過大腦。做人最大的麻煩,就是什么都想要,不懂得如何抉擇。所以說,做人要成功,就要對自己狠。想要人緣好,就得少說話。想要沒煩惱,就得知足常樂。
【第36句】:鷹,不需鼓掌,也在飛翔。小草,沒人心疼,也在成長。深山的野花,沒人欣賞,也在芬芳。做事不需人人都理解,只需盡心盡力,做人不需人人都喜歡,只需坦坦蕩蕩。堅持,注定有孤獨彷徨,質疑嘲笑,也都無妨。就算遍體鱗傷,也要撐起堅強,其實一世并不長,既然來了,就要活得漂亮!
【第37句】:【禪心佛語】人生,看透不如看淡。不要刻意的模仿別人,做為這個世界上的匆匆行者,每一段人生,都賦予我們對生命的不同理解,也許我們走的并不完美,但也在努力綻放,也許會有迷失,但不要抱怨,沒有路可以重走,沒有人可以重來。
【第38句】:智慧是生命的橋梁。生命之所以能夠煥發光彩,是因為有了智慧。智慧不是簡單的聰明,它是人生經驗的積累,是學習和踐行的果實。人生只要擁有了智慧,就像黑夜有了月光,就像航船有了指南針。要勤于積累你的智慧,善于運用你的智慧。每當人生面臨絕路,只有智慧之橋能將你安然引渡到希望的彼岸。
【第39句】:【佛心禪語】回來以后,小和尚把這件有趣的事告訴了方丈。于是方丈問他:“你跟師弟們講道理,他們聽不明白,你就會發脾氣。可是小強聽不明白,你為什么反而覺的有趣?”
【第40句】:【不知足歌】終日奔忙只為饑,才得溫飽又思衣;衣食兩般皆足夠,房中缺少美嬌妻;娶了嬌妻并美妾,又無田產作根基;置下良田千萬頃,因無官職怕人欺;三品四品還嫌小,青樹林四品仍覺低;一日當朝為宰相,又想帝王做一回;做得君王猶不足,還把長生不老期;欲壑未滿夢未醒,一棺長蓋抱憾歸!
【第41句】:當我們擁有很多錢財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使用、面對的方法,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懂得感恩之人變得更加珍惜,并善用它來做更多的好事,其結果是良性循環;私欲膨脹之人變得更加貪婪,并利用它來做更多的壞事,其結果是惡性循環。
【第42句】:那些細微的讓人分不清楚的花種,實際上內在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想種出什么顏色的花,關鍵并不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地澆水和施肥,而是完全取決于你播撒什么樣子的種子。
【第43句】:【禪語人生】學佛不是我要比誰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學佛不是要發現外在有一個神,而是發現自己的自心本性,學佛不是茫目追隨,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價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無分毫傷害的心,一種利他的心。
【第44句】:【禪心佛語】世界上的事情本來是平等的,一切都是平等的,差別只是它的相,平等是它的性。我們要離相而證性,這樣得到的受用才是究竟的。
【第45句】:始學工巧業,方便集財物,得彼財物已,當應作四分:一分自食用,二分營生業,余一分藏密,以擬于貧乏。《雜阿含經》卷四十八,第1283經
【第46句】:簡單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智慧。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隨隨便便擁有的。它尊崇樸素、理智、從容、克制、淡定和謙卑。它是上天賦予地球每一個生命的能力,但卻不是每一個生命都能真正地把握住它。
【第47句】:若觀無相法,無相即為相。若言修無相,即非修無相。若舍諸貪著,名之為無相。取是舍貪相,則為無解脫。(古印度)龍樹《十住毗婆沙論》卷四
【第48句】:【佛說放下的禪語】這個世界是干凈還是臟,并不取決于眼睛,而是取決于想法,心有多凈,世界就有多凈。這個世界是簡單還是復雜,常常不取決于世界本身,而是取決于你和它相處的方法,你用復雜的辦法對付它,它會呈現出無比的復雜;你用簡單的辦法和它相處,它就回饋出奇的簡單。
【第49句】:有些話,不可輕與人言,雄辯不絕者銀,韜光養晦者金;有些事,不可貿然疾行,常立人前遭人妒,木秀于林風必摧;有些不平,不可忿而宣泄,萬相叢生成世態,隱忍決絕能制人;有些微利,不可隨意伸手,得是一種短暫,失是一種境界;有些平凡,不可丟而棄之,因為淡所以久遠,因為靜能成永恒。
上一篇:星云大師文案順其自然-心靈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