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當行腳的時候行腳,當隱藏的時候隱藏。心如明鏡,物來則映,物去不留。如鳥過白云,魚躍水面,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的事物所煩惱,才能持得安然自在。
【第2句】:喧囂紛繁的塵世培育了我們僵直麻木的神經(jīng)和黯然失落的靈魂,我們在利益的怪圈里墮落,在誘惑的光環(huán)下迷離;我們可以容忍心靈的缺失,卻難以擱置身外的物欲。還是多涉獵精神食糧吧,腳步走不到的地方,知識可以瞬間涉足;還是多站在歷史的光輝里深思吧,眼光看不到的禁區(qū),思想可以悄然抵達。
【第3句】:人生中,快樂帶給我們愉悅,痛苦帶給我們回味。真正的快樂,我們很難記起,但痛苦卻往往難以忘卻。既然痛苦不可避免,我們又人們無法抗拒,為什么不學會面帶微笑迎對痛苦的來臨呢?
【第4句】:云何菩薩不戀財利?菩薩摩訶薩若得財物,不作我所,不謂是財,不作積聚,于時節(jié)中回施之者,供養(yǎng)父母及諸識親、諸眷屬等,于時節(jié)中復須自用。得此財時不生染著,不得財時亦不周悼,亦不渴仰。于施主邊不起惡心,不取過失。于如法財,與眾共得。《大乘寶云經(jīng)》卷六
【第5句】:快樂不是由外到內(nèi)流進來的,而是由內(nèi)到外溢出來的。向內(nèi)心之外尋找快樂,只會南轅北轍,遠走越遠。真正的快樂只有在人的心靈里才能發(fā)現(xiàn),我們每個人的快樂、煩惱和痛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情的觀念和態(tài)度??鞓凡辉趧e處,它就在你的心里。你想做一個快樂的人,你就是一個快樂的人!
【第6句】:【禪心佛語】精進以持戒為第一,疾病以減食為湯藥,煩惱以忍辱為第一,是非以不辨為湯藥,執(zhí)事以盡心為有功,長幼以慈和為進德,因果以明白為無過,待客以至誠為供養(yǎng),凡事以預立為不勞,處眾以謙恭為有禮,遇險以不亂為定力,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第7句】:生命的意義在于歡喜、平等、寬容,沒有誰能脫離世界而生存,保持內(nèi)心的安靜,認識人生的客觀,在生活的高低起伏里保持一份愉快,排除了內(nèi)心煩惱,云去月現(xiàn),自然而然,老話這么說,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第8句】:【禪語人生】有的人總想占便宜,也占到便宜了,其實這是自己的因緣福報。因果是不虛的,該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該是你的就不是你的;該得到的一定會得到,不該得到的不會得到。有些人修法也想走捷徑,占便宜,想一步登天,這種心態(tài)是錯誤的。修行、成就都不離因果,因緣到了,資糧圓滿了,自然就會見性成佛。
【第9句】:人生不過是一場匆忙走過世間的過客生涯,我們就如一粒塵埃飄落到人間,在這個世界上不過是滄海一粟;生命對于我們來說,看似是漫長的,如果融進歷史,生命只是一個瞬間;或許你已經(jīng)明白,不屬于你的東西,要學會盡早地放棄,這是一種生活謀略,更是一種人生智慧。
【第10句】:【禪語人生】悟妄歸真的智力越強,向上歸真的力道就越強,迷真逐妄的力道就越弱,兩股力量互為消長的過程,就是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深到極至處,破和合識,逼使阿賴耶識的不生滅體離開生滅相,當下不動法身自然顯現(xiàn),即是開悟。也就是照見五蘊皆空時。
【第11句】:人生路上,世事紛擾,以怨對怨,無疑是逆風揚塵,于他不利,于已有惱。若以慈悲處事,于他無害,于己無傷,一顆慈悲心足以平息人世的風波浪涌,消弭人心的隔閡怨愆,善待他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善待自我。
【第12句】:【佛心佛語】佛曰:1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笑著面對,不去埋怨。然,隨心,隨性,隨緣。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13句】:【佛心禪語】“遇水舍己,而成茶飲,是為布施;葉蘊茶香,猶如戒香,是為持戒;忍蒸炒酵,受擠壓揉,是為忍辱;除懶去惰,醒神益思,是為精進;和敬清寂,茶味一如,是為禪定;行方便法,濟人無數(shù),是為智慧?!彪y怪禪師眼里的茶,會和佛教里的菩薩一樣,在世間做著“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的事業(yè)。
【第14句】: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子女能在社會上從事好的行業(yè)。如果為人子女的,能夠事業(yè)有成、安分守己、利益社會,實至名歸地得到贊揚,就是使父母最滿足的孝養(yǎng)。
【第15句】:【心靈禪文案】我們老得太快,卻聰明得太遲。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有許多事,在你還不懂得珍惜之前,已成舊事;有許多人,在你還來不及用心之前,已成舊人。不管你是否察覺,生命都一直在前進。人生不售來回票,失去的便永遠不再有。
【第16句】:【禪心佛語】當時并未答應為我在必要時,設法解決困難。。去(一九七二)年夏天。又一次地向坂本先生提到這個難題。他告訴我。要是他還活著的話,他會給我設法每年六十到八十萬日元。他的目的,不一定是助我個人,而是希望衰微沒落甚至即將滅絕的中國佛教,再度復興起來。
【第17句】:【佛心禪語中的人生智慧】以淡然的心態(tài)看世界,人生才會多些快樂。天使之所以會飛,因為把世界看得很輕。人生苦非苦,樂非樂,一念苦,一念樂,看重則苦,看輕則樂。人生最悲哀的,并不是昨天失去的太多,而是沉浸于昨天的悲哀之中。不要過份在意一些人,如果有人問起,就說忘了。不解釋,不悲傷。
【第18句】:不管你站在哪里,走向何方,都不要把遇到的問題太復雜化,命運不會虧欠誰,苦的嘗多了,才知道甜的味道,感慨是沒有用的,與其原地抱怨,不如艱難前行,哪怕稍有挪動,山重鏈接水復,柳暗鋪墊花明。生活不會太糟糕,曲直皆是經(jīng)歷,好壞都有風景,只要光陰不虛擲,天在頭上更深遠,路在腳下愈寬闊。
【第19句】:【心靈禪語】用微笑去面對生活,用真情去書寫人生。欣賞別人是一種境界;善待別人是一種胸懷;人的一生中除了遇到開心快樂的事,也是會遇到傷心難過的事。當你換一種思想,你也許就能找回最簡單的快樂。
【第20句】:【禪心佛語】你咋氣我,我不生氣,你咋論是非我不聽,到處是是非,不聽自然無,碰到呲牙咧嘴的一點兒不害怕這叫真功夫。深深知道“見怪不怪,其怪自敗”,真功夫無處不在,心外求法一概不聽。
【第21句】:【禪心佛語】六和文化:低調(diào)的人,舉千鈞若扛一羽,擁萬物若攜微毫,懷天下若捧一芥。思無邪,意無狂,行無燥;眉波不涌,吐納恒常。低調(diào)的人,一輩子像喝茶,水是沸的,心是靜的。一幾、一壺、一幽居,淺斟慢品,視塵世浮華如水霧,繚繞飄散。低調(diào)生活,是一種無限的優(yōu)雅。
【第22句】:佛言:我曾于此不說一字,汝亦不聞。。甚深般若波羅蜜多文字言說皆遠離故,由于此中說者、聽者及能解者皆不可得?!洞蟀闳艚?jīng)》卷八十一,諸天子品
【第23句】:雖舍小雜樂,當?shù)们鍍舸髽罚簧犷嵉固撜N樂,得實樂;舍系縛樂,得解脫樂;舍獨善樂,得共一切眾生善樂。(古印度)龍樹《大智度論》卷八十五
【第24句】:不管你喜歡不喜歡,許多事你必須去做;不管你愿意不愿,許多話你必須去說;不管你為不為難,許多人你必須去交。這是生活的常態(tài),人生的必經(jīng),以什么樣的心境去對待,你得到的就是什么樣的心境。我選擇樂觀地面對,你呢?
【第25句】:你生活的起點并不是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最后你能到達哪里。心是身體最忠實的奴仆,盡管身體穿著華貴保暖的衣裳,心一恐懼,再保暖的衣裳也禁不住身體發(fā)抖;盡管眼前擺著美好的食物,心一警戒,再美好的食物也咽不下喉嚨;盡管旅舍陳設豪奢,心一憂急,再氣派的床褥也筑不成夢鄉(xiāng)。
【第26句】:【佛說】除非海枯石爛,蒼海變桑田。是我求佛祖,來世把我變成一只填海的燕,歷經(jīng)千辛直到把大海填滿,換你我今生的緣。以佛安排了今生的相見,讓我與你盡這一段未了的前緣。盡,則曲終人散。
【第27句】:一張布,做成衣褲時我們不會充滿恭敬,重要場合莊嚴敬禮,它沒有超越的精神生命。佛菩薩造像雖是材料造成,包含了無比的慈悲、莊嚴、清凈。禮拜佛陀,實際上禮拜的是自己心靈的莊嚴。
【第28句】:【禪心佛語】如果你希望一切,都能變得更加美好,就從改變自己開始。的確,也許我們能洞察別人善惡,但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把他人的惡行當成一種教誡,善行當成一種教育,這樣就不會看到別人的缺點而心生不快。對善惡的辨別,并不是讓我們有機會譏笑別人,而是讓我們懂得奉和止的標準。
【第29句】:【心靈禪語】生活中總會有傷害你的人,千萬別生氣,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常感到世態(tài)炎涼,經(jīng)常被人利用又被踐踏,常有人粉面含春威不露,討好你又出賣你。所以,記住這句話:無論飛蛾撲火的熱情,還是隔岸觀火的冷落,都把它當做是生活中的一種體驗。別憋氣,開心生活才是王道。
【第30句】:【一日禪語】人生也像坐火車一樣,過去的景色那樣美,讓你流連不舍,可是你總是需要前進,會離開,然后你告訴自己,沒關(guān)系,我以后一定還會再來看,可其實,往往你再也不會回去。流逝的時間,退后的風景,邂逅的人,終究是漸行漸遠。
【第31句】:《水懺》云:“九孔常流不凈物?!苯】禃r如此,更何況病弱或死亡的時候;然而,人們常為了這不凈的身體,費心裝飾,甚至造諸惡業(yè),淫欲也是起因于對身體的貪迷。如能在貪心惡念一動時,即以“世間一切皆不凈”的不凈觀來對治,則可防止貪念無明叢生。
【第32句】:【放下感情的禪語】人生許多時候,既要面對選擇,又要面對原諒,去選擇生命遵循寬容的方式,拋開那些自我的束縛,有時候放下可能要承擔一定的痛苦,但終究是遵循了生命最自然的方式,解脫和從容。
【第33句】:【禪語人生】我們之所以不能放下,是放不下利害得失。總是希望未來按照我們的標準來實現(xiàn)。你越在意,可能它越不會來,擔憂和等待反而是障礙。放下這些,無所求地,沒有期待地,只管努力去做。從當下開始不斷地準備,最后它就來了,不期而至。這就是無為法——只問耕耘不問收獲。
【第34句】:【佛心禪語】能讓你強大的,不是堅持,而是放下;能讓你淡泊的,不是得到,而是失卻;能讓你登高的,不是他人的肩膀,而是內(nèi)心的學識;能讓你站立的,不是卑微的茍活,而是不屈的抗爭;能讓你重生的,不是等待住事的結(jié)束,而是勇敢地和它說再見;能讓你終生追逐的,不是遠方的目標,而是不死的信念。
【第35句】:【禪心佛語】感謝紅塵的紛繁喧囂,讓我們明白真正的寧靜在心底的深處;感謝俗世的曲折坎坷,讓我們擁有了堅強向上的精神;感謝曾經(jīng)的聚散離合,讓我們懂得珍惜生命里每一次花開花謝月圓月缺;感謝曾經(jīng)的悲喜愁苦,讓我們把生活咀嚼出酸甜苦辣、咸淡濃烈的種種滋味;感謝青山綠水,讓我們享受了風花雪月。
【第36句】:【禪心佛語】東邊有路,西邊有路,心窄無路;名也一回,利也一回,有去無回;醒時一笑,夢時一笑,開口長笑;歲月無情,山水無情,無數(shù)無情。人生路上,誰也難免聽幾句傷心話,順風順耳過去吧。人世間,散散步,散散心,也就是了。多想也無用呢。
【第37句】:【禪心佛語】人活著,其實就是一種心態(tài),你若覺得快樂,幸福無處不在;你為自己悲鳴,世界必將灰暗。是非常有,不聽當無;禍福相依,順其自然。多行善,福必近;多為惡,禍難遠。不奢求,心易安;不冒進,則身全。心小不容螻蟻,胸闊能納百川。順境淡然,逆境泰然。不自重者取辱,不自足者博學,不自滿者受益。
【第38句】:【佛系禪語】南懷瑾說"送人一斗米是恩人,送人一擔米是仇人"是指:幫朋友的忙,應在困難中救濟他一下,他會永遠感激,但幫助太多了,他就永不滿足了…付出了很大的恩惠,最終反對自己的經(jīng)常是那些得過你恩惠的人...一個人的失敗,往往失敗在最信任、最親近的人身上。
【第39句】:【禪心佛語】看起來幸福的人,心里也有難言的苦;時常微笑的人,心里也有無聲的淚;炫耀生活的人,可能遠沒表面那么風光。一個人的幸福,只有自己懂得生活的快樂。所以,不要跟自己過不去,不要糾結(jié)于別人的評說,照自己舒服的感覺生活。幸福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你的幸福,不在別人眼里,而在自己心里。
【第40句】:【禪心佛語】那個時候天寧寺佛學院管理很嚴格,所以也就培養(yǎng)了很多人才,現(xiàn)在國內(nèi)外很多大和尚都是天寧寺出來的。嚴格好,嚴了就不能出錯,出錯了呵責你,就打耳光,回來了堂師還要打你。在外面受了處分,回來了還要打。
【第41句】:我們應該突破狹窄的范圍,將愛推廣出去,普及整個社會人群。一個人若時常抱著感恩的心,好好思考日常生活的來源,就能體悟到:沒有一個人,可單憑自己的力量生活在世間。我們要靠社會一切眾生的幫助,才能維持生活;既然如此,我們應該“取之于社會,用之于社會”,多去付出,不斷地彼此感恩。
【第42句】:【禪心佛語】誰好誰不好,自己找煩惱。自己沒煩惱,一切都好了。學佛而能以般若智慧求覺悟,即是從生活禪進入禪生活的過程;學佛而能以慈悲精神度眾生,即是從禪生活回到生活禪的過程。
【第43句】:【晚安禪語】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以“惡”的眼光看世界,世界無處不是破殘的;以“善”眼光看世界,世界總有可愛處。土壤雖臟,能生萬物。大海隨渾,能容萬物。
【第44句】:家庭成員必須要懂得跳探戈,彼此禮讓進步;要知道交換立場,彼此體貼關(guān)懷;要常常贊美、鼓勵,彼此扶持慰勉;要學習幽默風趣,營造溫馨氣氛。(當代)星云《佛光山開周年年鑒》,第455頁
【第45句】:【禪語禪語的微博】生活其實很簡單,就在當下;修行其實也很簡單,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體現(xiàn)修行,修行中時時處于生活。生活的不如意,就是修行上的一點點精進,一分分增上。處處圓融,隨緣自在,自在隨緣,這就是生活,這就是修行。
【第46句】:【禪語人生】以感恩的心面對世界,以包容的心和諧自他,以分享的心回報社會,以結(jié)緣的心成就事業(yè)。人總是在克服一個一個困難的前提下才能夠有所收獲、有所成功。只有迎難而上、知難而進,這才是應有的精神。
【第47句】:【佛心禪語】樹,在秋天放下了落葉,心很疼,可是整個冬天,它讓心在平靜中積蓄力量。春天一到,芳華依然。只要生命還握在手心,人生就沒有絕望。一時的成敗得失對于一生來說,不過來了一場小感冒。心若累了,讓它休息,靈魂的修復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星云大師
【第48句】:【一心一禪】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亂一切亂,心安一切安;一切為心造,無心自解脫。曰: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奪。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言面對,不去埋怨。然,隨心,隨性,隨緣。
【第49句】:愛有兩種:迷戀與慈悲。迷戀的對立面是憎恨,多數(shù)人就陷在這個循環(huán)里。慈悲的背面是寬容,一個佛是慈悲的,但他更是寬容的。遵循自然起伏變化規(guī)律,合拍自然生存節(jié)奏,順遂緣分而安樂,你才能尋求到屬于自己生活的真正幸??鞓贰?/p>
上一篇:一日一禪語-佛家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