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7篇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大家準備好了嗎。在日常過程學習中,大家都聽說過主題班會吧。主題班會能充分發(fā)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錦集四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篇一】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
教學目標:
一、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明確異性交往的需要青春期心理發(fā)展的自然規(guī)律。
二、引導學生樹立前黨的異性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并用以知道自己的異性交往行為。
教學準備:
多媒體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班主任老師講故事
1、通過薄伽丘《十日談》中的一則故事,引入話題“青春期需要異性交往”。
小結(jié):青春期是童年走向成年的過渡(10、12歲——16、17歲)是青少年社會的重要時期,要經(jīng)歷軀體和身體的心理上的急劇變化。
2、影響生長的物質(zhì)主要是人的腦垂體前葉的五種激素(即五種荷爾蒙),其中的兩種——促黃體酮生長激素(LH)和促濾泡成熟激素(FSH)產(chǎn)生性腺,他們可使男女產(chǎn)生雄性激素和雌性激素主題班會教案。而激素產(chǎn)生的效應顯而易見——異性相吸。
3、歌德有詩“青年男子誰個不鐘情,妙齡女子哪個不懷春?這是人性中的至潔至純。”
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某中學組織同學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師讓女男同學分席而食,結(jié)果是男生個個狼吞虎咽,女生則嬉笑吵鬧,同樣杯盤狼藉。第二天,老師讓同學男女合席而食,則出現(xiàn)了另一番風情:男生個個彬彬有禮,你謙我讓,大有君子風度;女生則個個細嚼慢咽,溫文爾雅,大有淑女風韻。
小結(jié):男、女同學表現(xiàn)出想與異性交往的行為是一種自然而然正常的現(xiàn)象,適當?shù)漠愋越煌潜匾模罂刹槐卣谡谘谘冢q抱琵琶半遮面。
二、心理劇表演
“收到一封燙手的信”
情景一:一男同學收到信,在同伴中炫耀。
情景二:一女同學收到信(寫信的男生她看不起),在教室中當場把信撕了。
情景三:一女同學收到信以后,對寫信人不做任何答復。
討論:如果你收到這樣一封信,你將會怎么辦?
小結(jié):異性交往的原則。
原則一、注意交往的方式
青少年男女以集體交往為宜,在異性的集體交往中,一些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的同學,免除了獨自面對異性的羞澀和困窘;一些喜歡交際的同學,則滿足了與人交往的需要。每個人都融入了濃濃的集體氛圍中,在集體中的異性交往,每人所面對的是一群異性同學,他們各有所長,或幽默健談,或聰明善良,或樂觀大度,或穩(wěn)重干練,使我們在吸收眾人的優(yōu)點的同時,開闊了眼界和心胸,避免了只盯住某一位異性而發(fā)展“一對一”的戀愛關系
原則二、把握交往的尺度
在公開場合的交往,女同學應端莊、坦蕩,不使對方產(chǎn)生誤解、非分之想;男同學應莊重、沉穩(wěn),尊重對方。
如果我也收到一封燙手的信,我們應遵循的原則是,態(tài)度要明確(不能含糊其辭,或不可置否,引起對方的誤解、猜測)方式要委婉(不能傷害他人的自尊心)。
三、“我的異性交往的困惑”
事先請同學寫出自己平時生活中的異性交往困惑,不署名。歸納為以下四點:
1、有的同學在異性面前表現(xiàn)得很內(nèi)向,感覺無話可說,沒有共同話題,而在同性朋友面前感到很放得開。有的同學想?yún)⑴c異性同學的話題討論,卻沒有勇氣。
討論并小結(jié):青春期性意識發(fā)展有不同階段,每階段的心理表現(xiàn)是不同的(疏遠異性期、向往年長異性期、渴望接近異性期等)。有的同學就處于疏遠異性期,建議增強性別魅力,男性要表現(xiàn)出男子漢的氣質(zhì):胸懷博大,情感深沉,性格開朗,情緒樂觀,風度瀟灑,堅毅剛強,有進取心,責任心和幽默感;女性要表現(xiàn)出女性特有的魅力:活潑開朗,舉止大方,溫文爾雅,儀表端莊,親切善良,富于同情心。這種性別的特殊魅力,會贏得異性好感,會使交往自然而協(xié)調(diào)。
2、什么時候開始談戀愛最合適?
討論并小結(jié):打個比方,我們游泳,有淺水池和深水池。不同的人根據(jù)自己的情況,選擇是不一樣的。只有拿到了深水證,才有資格到深水區(qū)暢游。請捫心自問,在愛情的長河中,你有深水證嗎?你可以控制水深、水淺嗎?若是不顧一切的游向深處,就算給你個救生圈,你能安全上岸嗎?你們稚嫩的肩膀,真的能像成人一樣承受愛的重量嗎?
3、有時路上碰巧與認識的異性相遇,卻不知該如何打招呼,只得干脆視而不見。
討論并小結(jié):排除異性交往的不自然感。異性交往要像同性交往一樣,敞開心扉,坦誠相待,該說的話就說,該做的事就做,只要心里塌實、坦然,純潔的友誼最終會經(jīng)得起時間和事實的考驗。
4、有時與異性朋友很談得來,彼此相處也很愉快,但往往遭到別人的起哄、嘲笑,甚至“亂點鴛鴦譜”
討論并小結(jié):起哄同學大多并無惡意,但他們的行為恰恰透露出內(nèi)心對異性交往的向往的好奇,只是這種向往和好奇通過不太恰當?shù)姆绞奖憩F(xiàn)而已。不必太在意,只要遵循異性交往的原則,純潔的友誼會得到大家的認可。
四、男女同學通過正常的交往活動可以增加相互間的了解,認識到男女之間的生理、心理差異。這不僅可以消除神秘感。而且可以使男女同學對異性的好奇心和向往轉(zhuǎn)變?yōu)樵谌粘I詈蛯W習中的相互關心、幫助和體貼,從而提高他們對性道德價值的認識,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異性友誼。
課后小結(jié):
青春期的異性交往歷來是個敏感的話題,教師、家長、學生都不約而同、小心翼翼地回避這個話題,一旦發(fā)現(xiàn)男、女同學之間交往增多,老師和家長雖不至于視之為洪水猛獸,但神經(jīng)緊張是免不了的。
做了十多年班主任,面對16、17歲,正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我也是常常處于茫然和困窘之中。一味地說教、阻止顯然是蒼白的,從生理上講,16、17歲正是激素分泌的最旺期,對異性的渴求和想往正如正負電子相吸一樣,是誰也阻止不了的。與其遮遮掩掩,猶抱琵琶半遮面,不如大大方方地面對。因此,我雖然心里不免戰(zhàn)戰(zhàn)兢兢,還是毅然選擇“青春期異性交往”,作為心理主題班會的主題,題名為“男生女生”從班會的籌備到正式舉行,學生們的表現(xiàn)應該是出乎我的意料的。他們沒有我想象中的那么拘謹,相反都能落落大方,坦然面對這個話題。無論是心理劇表演,還是自由討論發(fā)言,他們都很真實,坦誠。在進入“我的異性交往困惑”這個環(huán)節(jié)時,甚至有學生大膽提出“什么時候開始談戀愛最合適?”這還真是個說不清道不明的問題,對此我未作正面回答,而是用生動形象的比喻啟發(fā)學生,讓他們領悟其中的道理。
一節(jié)課的容量畢竟有限,學生們的交流發(fā)言無法展開,這是個遺憾,但這次直面類似“早戀”這樣的話題卻是一個突破,一個新的起點。班會后,我和學生們仿佛都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唉,原來我們以前都太過于緊張了,只要把握好異性交往的方式、尺度,消除人為造成的神秘感,那么異性友誼不但有助于個性的全面發(fā)展,還有助于培養(yǎng)青少年健康的性心理。
正如我在班會結(jié)束時說的那樣:“青春多美好,我希望每位同學都能以健康、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迎接明天的太陽,那將是老師最大的欣慰!”
【篇二】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
主持人(女):有的幸福來源于別人的給予,如別人對你的尊敬和信任;有的幸福來源于自己對別人的給予,如你給予別人的幫助和快樂;有的幸福來源于你自己的給予,如你對自己的肯定、認同和接納。樹立正確的幸福觀是青春期的必修課。
主持人(男):
有過多少次跌倒以后抹著眼淚爬起來
有過多少次失敗以后不服輸?shù)恼酒饋?/p>
有過多少次成功以后高興地像飛起來
有過多少次拼搏以后聽見掌聲響起來
主持人(合):讓我們——展開雙翅,承受風雨的洗禮,勇往直前吧!
手語舞:《勇往直前》
尾聲
新團員領誓:(梁亞男)我是共青團員,我們是青年,,讓我們以十四歲的名義宣誓
我是鷹——云中有志!
我是馬——背上有鞍!
我是骨——骨中有鈣!
我是汗——汗中有鹽!
祖國啊!
請把我們劃入青年的梯隊,
我們已經(jīng)有了少年青年——雙重的肩!
主持人(女):昨天的你,可以稚氣,(男):但從今以后的你,要學會擔當;
主持人(女):昨天的你,可以無知,(男):但從今以后的你,要學會理性;
主持人(女):昨天的你,可以驕縱(男):但從今以后的你,要學會理解;
主持人(齊):昨天的你,可以軟弱
但從今以后的你,要學會堅強。
只要我們正直剛毅,只要我們勇敢堅強,我們就會安然度過青春期,美麗青春期,美麗十四歲,迎接陽光給予的開花吧,
我們十四歲,我們正青春!
【篇三】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
老師:我們在坐的每一位同學,都面臨著一個特殊的年齡階段——十四歲,有的已經(jīng)到了十四歲,有的正準備跨入十四歲。十四歲正面臨心理斷乳期——青春期,青春是如此的美好,然而,十四歲的青春并非一帆風順,也有著自己的煩惱、焦慮、叛逆。下面就請幾位同學來談談這個階段的她們感受到了什么困惑吧!
散文詩朗誦(陳明霞,耿豐月,黃文靜,何雪潔)
陳明霞:14歲,曾經(jīng)有過向往,如今,越是更近,越有煩惱。
耿豐月:早晨起床更早了,晚上睡覺卻晚了;晚上趟在床上,頭腦繃得更緊了,整夜想著英語;體育課,卻找位置坐下,拿出作業(yè),你是否也一樣?
何雪潔:開始注重于外表,早晨總想把頭發(fā)理順,衣服穿整齊,總是以自己的最佳形象面對同學。你是否也一樣?
黃文靜:自己心里好像憋著有團氣,身邊的任何小事都使自己深感不爽,即使是老師讓你坐端正,點了你的名,或者誰撞了你一下,總是生氣得想大罵,你是否也一樣?
陳明霞:明明很在乎,卻裝作無所謂;明明很想留下,卻堅定的說自己要離開;明明很煩惱,卻偏偏說沒事。你是否也一樣?
耿豐月:總是在忍耐,總是在包容。總是回想以前的無知,后悔以前沒有珍惜時間,珍惜一切,感覺自己一下就成長了很多,你是否也一樣?
何雪潔:別人突然對你說:“你變了。”自己總是無法應對,有一種欣喜,一種百感交集,一時不知道說什么,你是否也一樣?
黃文靜:有時候幻想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創(chuàng)造的;有時候回到現(xiàn)實,發(fā)現(xiàn)一切還是平常,仿佛與自己根本就無關,你是否也一樣?
齊:自己有很多的夢,卻總是力不從心!
做了壞事后心里很久不安,恐懼自己的未來!你是否也一樣?
在無奈中,在煩惱中成長。其實不僅你我,所有人都一樣!
主持人:(男:田宇浩女:楊馨怡)
主持人(女)十四歲是一朵待放的花蕾醞釀著甜美的的花蜜和生機
主持人(男)十四歲是一枚生澀的橄欖眼淚、歡笑、深思全是第一次
主持人(女)十四歲是一只破蛹的繭掙脫羈絆就會羽化成蝶
主持人(男)十四歲是一灣陽光的賽道引領著我們向著希望迅跑
主持人(女):然而,十四歲的青春并非一帆風順,煩惱、焦慮、叛逆交響在初春的雨季。
主持人(合):煩惱隨時間而來,智慧也隨時間而來,這是一個人成長的“成本”。14歲就是我的繭,一個急需打破的繭,我們開始嘗試用青春的叛逆去頂撞。
青春期的叛逆
案例1:母女之間(母親:馮嘉馨女兒:馬麗華)
女:媽,我走了,不吃飯了。 母:這怎么能行,快點,吃塊面包。
女:都說了不吃了,不然,一會兒遲到了你負責啊?
母:唉,你這孩子……那拿在路上吃吧。 女:(極不情愿接過面包)
母:對了,今天天冷,把你的棉大衣穿上吧。
女:(看了一眼,嘟囔起來)那么難看的衣服怎么穿到學校啊?我不冷,不穿!
母:還嫌難看,我告訴你啊,我們那個年代,有一件棉大衣都是奢侈品,像這樣的衣服幾個
兄弟姐妹都是輪著穿的,哪像你們現(xiàn)在的孩子……
女:打住,打住,真不冷!母:不冷?你去外面試試,我告訴你啊,你凍感冒了可別找我!
女:切,誰要你管!(拎起書包就走)
案例2:父子之間(父親:黃昊兒子:馬文杰)
(兒子在看電視)
父:大龍,頭發(fā)那么長怎么還不去理發(fā)?子:……(不說話)
父:跟你說話呢,你聽見沒有?成天就知道看電視,還坐那么近,……
子:聽到了,我都多大了,你還要管這些小事兒,你累不累啊,跟個管家婆似兒的,我都替
你累!
父:嘿,你說你這小子,越大越?jīng)]個形兒了,連你老子都敢罵!你作業(yè)呢,寫完了嗎?
子:寫完了,哎,球進啦!父(拿起遙控器關電視)
子:你怎么關電視啊,君子動口不動手!父:把你作業(yè)拿來給我看看。
子:告訴你寫完了就是寫完了,真啰嗦(遞給了爸爸)!喏,全是英語,你看得懂嗎?
父:想當年你老爸我英語全班第一,哪像現(xiàn)在的你,唉,真給我們家丟臉……
子(小聲嘀咕)第一?我看是倒數(shù)第一吧。
父:哎,你這小子,找打是吧,真是越來越不懂事兒了!
案例三:師生之間(班主任:雷凱旭班長:田宇昊)
旁白:通知,通知,全體教職工注意了,請迅速到5樓會議室開會。
班主任:好了,今天課就上到這里了。(往外走去)
(一陣安靜過后,有膽大的學生向外望去)
生:老師走了!
學生歡呼,并有部分同學準備出去打籃球。(肖陳耀東羅志剛朱恒驛,王子豪抱著籃球)
班主任急急忙忙沖進班;干什么去?我一走你們就野里啊,上自習!班長你負責維持紀律,
有不聽話的把名字記下來,等我回來再收拾。
仍有部分同學在吵鬧(丁振,田璐陽在拉扯,卡德熱亞在打馬可,趙廣在下座位等等)
(一段時間后,越鬧越兇)班長忍無可忍的使勁拍了一下桌子,全班瞬時安靜下來。
班長:不要用你們的囂張,來挑戰(zhàn)我的脾氣,否則就記名了。(揚揚手中的記名本)
同學們迅速回座位安靜下來
案例四:同學之間(男:張登浩女:董家媛)
男:哎?同桌,這個單詞在呢么讀?
女:笨!老師上課的時候不是講過了嗎?上一節(jié)課的知識你一下課就忘,還真是個神的存在!
男:彼此彼此,你不也一樣?到現(xiàn)在都不知道圓柱、長方體、正方體的面積公式?我是神的存在,你就是大神的存在!咱倆這是小巫見大巫!
女:你再說一遍!男:哦,這個單詞怎么讀?
女:找死!(立楚河漢界牌)男:同桌,講一下唄!
女:不認識字啊,要不要回一年級去重新上一遍,嘿,說不定還能當個班長!
男:你!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行,以后你數(shù)學題不會了,也別問我!
女:問你?下輩子吧!
小品之后討論話題:
主持人(女)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那你有什么想法呢?
學生發(fā)言:
張浩楠:爸爸媽媽應該信任我,相信我的能力。他們總認為我不聽話,不理解他們,其實我很愛他們,只是沒有直白的表達出來。
高貞貞:我希望爸爸媽媽對我不要要求太苛刻,多給我一些空間。不要偷看我的日記、手機信息、通話清單。不要看到我和男同學在一起,就起疑心。
孫玉潔:老師很辛苦,大家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就是自己懶惰,沒有毅力、動力。
謝佳忱:可以和同學們多開玩笑。不喜歡老師說話用刻薄的語言,最怕老師動不動就說家長有時間嗎?來學校一趟,我們互相說一下孩子最近的學習的事。
主持人總結(jié):
主持人男:同學們,推動事物發(fā)展的叛逆是合理的、正確的、高尚的。但拒人千里的叛逆就像一把雙刃劍,剛才大家都從自己的角度抒發(fā)了看法,那么我們現(xiàn)在可否站在父母,老師的角度去想想,叛逆的我們給他們帶來怎樣的沖擊?
主持人女:我們可以想象一下生活中可能發(fā)生的情景:一碗熱騰騰的飯端到了面前,連看一眼都不看;因為家長說錯了一句話,甩門而出;因為家長少給自己幾十塊錢的零花錢,在同學們面前丟了面子,而對自己的父母不理不睬;當一位老師管理的嚴格了,就把她視為全天下最壞的老師……當我們因為父母和老師在某一方面做法欠妥,而采取全方位的封閉、抵觸情緒,不怕傷了我們親人的心嗎?(略微停頓,讓學生回味)
播放微課程《愛就在身邊》
主持人女:看完了這兩個小故事,大家有什么想說的嗎?
吐瑪麗斯:上次我過生日,要求媽媽給我買個手機當生日禮物,媽媽不答應,我就氣得跑出去,找同學玩了一天,后來回到家,發(fā)現(xiàn)爸爸媽媽給我準備了很多我喜歡吃的菜,可是我為了賭氣就直接進房間了,現(xiàn)在想想他們應該很傷心,我很后悔。
楊強:有次我不按時完成作業(yè),還和爸爸頂嘴,爸爸打過我之后,就坐那不停的抽煙,我可以感覺到,他也很難受,好像比我還難受。
楊非凡:哎!你們別在那感慨了,中國有句俗話說得好“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x擇吃虧去獲得生活經(jīng)驗,而不是聽老人言呢?我決定以后多聽聽大人們的意見了。
等等
主持人(男)青年的任務是奮斗,青年的目標是完善自我,心存感恩,承受風雨的洗禮,磨礪雙肩,肩負使命。只要青春還在,我們就不會放棄追逐!
主持人(女):承受著太多的愛和關心,雛鷹即將展翅,我們站在青春的賽道,以感恩之心做人!
寫給爸爸媽媽的信(梁亞男)
寫給爸爸和媽媽的信
親愛的爸爸媽媽:
十四歲的我們正值花季也算是雨季。在這封信中,愿你們能細細聽我說一說。
爸,我敢說你是我生命中最有責任心的人。我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不僅是你用物質(zhì)換來的也是您的認真與責任筑建起的。小升初的前兩年,你輔導我的奧數(shù)。你與我共坐在一盞臺燈下,共同思索,并且你十分耐心地解題然后又詳細的給我講題,你用期待的眼神和語言傳遞著一種希望,你背負著你的責任。在您的良苦用心下,我再也無法忘懷那種期盼,我用心去做好每一題。您的認真打動我,終于明白,原來愛,就是在您工作之后耐心的陪伴。就是這種能量,是解題不在困難,讓數(shù)學不再枯燥乏味。直到現(xiàn)在學著數(shù)學,我仍會回想那些燈光下的句句期盼和縷縷溫情。
媽,在夜晚,我有時常常想起你講的《丑小鴨》,小時的我每次都問你:“為什么老是講《丑小鴨》呢?”你都會對我說:“因為‘丑小鴨’最終會變成白天鵝啊!”是啊,媽媽!“丑小鴨”最終會變成美麗的白天鵝,我會忍受成長與蛻變的困難與痛苦,最終的“丑小鴨”將會蛻去怯懦和幼稚的雛毛,換上成熟的羽毛。
14歲的我眷戀從前,依賴你們,只是,我必須邁出前進的腳步。雖然必須飛翔遠方,但我永遠是你們的長不大的孩子。我愛外婆的嘮叨;我愛老爸的良苦用心;我也愛老媽講的童話。我們是滄桑歲月中不可分離的一體,我們是彼此最重要的摯親。
【篇四】叛逆青春期主題班會實施方案
一、傾聽心聲
1.來自同齡人的心聲
——“我都上初中了,父母還把我當成小孩子看待。無論我做什么事兒,他們總是不放心,一遍一遍地囑咐,沒完沒了,真煩死我了!”
——“我的父母很固執(zhí),根本聽不進我的意見。”
——“父母不理解我,無論我交朋友、穿著打扮,還是吃東西、看課外書,只要是我的事,他們都要干涉,我一點自由都沒有。”
設問:你們有過類似的煩惱嗎?試舉幾例。為什么原來和諧親密的親子關系現(xiàn)在變得格格不入?
生1:他們總這樣教訓我:我像你這么大時,早一個人帶著褥子到黑龍江上山下鄉(xiāng)去了 。
生2:當我要和同學一起出去玩時,他們一定要弄清他(她)的姓名、性別、學習情況……
生3:當我接到班上異性同學的電話時,父母一臉緊張,但又若無其事地說“剛才是個男生(女生)吧,好象跟你關系不錯嘛。”如果我想解釋,他們又會說“我就隨便說說,看你緊張的樣子。”當我解釋清楚以后,他們又會告誡一句“你有什么事可不能瞞著大人。”
不斷接受新知識
陳舊
知識方面
膚淺、未真正進入大千社會
豐富的人生經(jīng)驗
閱歷方面
子女等角色
家長等多種角色
社會角色
想獨立又不能真正獨立
成熟、有主見
心理方面
個性、時尚
樸素、大方、保守
服裝方面
想怎么用就怎么用
節(jié)省
用錢方面
喜歡冒險,敢做敢為,行為變化快
處事謹慎、冷靜,講原則
行為方面
喜歡橫向比較,與同時代人比
喜歡縱向比較,同過去比
思維方面
幻想,比較注重享受
重實際,不大注重享受
生活方面
自由、開放、勇于創(chuàng)新、易偏激
求穩(wěn)、務實、保守
思想方面
下一代(我們)
上一代(父母)
差異
2.煩惱的不只是我們 (見上表)
思考:分析成長中為什么會產(chǎn)生這些煩惱?通過比較兩代人的不同,分析造成隔閡的原因。
(二)成長不煩惱:
1. 閱讀感悟:其實你只有8%的煩惱
有人做了這樣一個心理學實驗:要求實驗者把未來7天所預料的
煩惱事情寫下來,投入“煩惱箱”,每個人核對“煩惱箱”的每項煩惱,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其中九成的煩惱都沒有發(fā)生。他們把剩下的一成煩惱仍然
留在“煩惱箱”里,過了三周,再拿出來核對,結(jié)果發(fā)現(xiàn),那些煩惱
已經(jīng)不成為煩惱了。
結(jié)論:一般人的憂慮40%屬于過去,50%屬于未來,只有10%屬于現(xiàn)在。92%的憂慮沒有發(fā)生,剩下的8%是你可以輕易應付的。
2. 質(zhì)疑交流:訂立一份《家庭和約》
最近,華華在自己的臥室門上掛上了“請勿打擾”的牌子。對此,媽媽百思不得其解:“是自己做錯了什么?還是孩子已經(jīng)獨立到非要掛牌子的地步?”爸爸也難過地說:“自從掛了那塊牌子,我覺得好好的家就象旅館似的。”
討論:
父母為什么難過?你對此怎么看待?如果是你遇到這種情況,你會怎么做?
如果與父母共同制定一個家庭規(guī)則并遵照規(guī)則去做,結(jié)果可能會怎么樣?
自擬提綱,與父母共同訂立一份《家庭和約》。
3.身體力行:預防父母“嘮叨”的招數(shù)
父母“嘮叨”的主要源于學習、儀表、異性交往、衛(wèi)生等方面,請就這四個方面討論如何預防父母嘮叨,并能身體力行。
學習方面:趕前不趕后,完成了作業(yè),父母嘮叨自然少了。
儀表方面:如果你對奇裝異服感興趣,那肯定在父母干涉之列,此類的盡量避免。
社交方面:社交本來是你的自由,但別忘了父母還是你的法定監(jiān)護人。所以,重要的是讓他們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誰在一起?出門前說得越詳細越好,最好把聯(lián)系電話留下,大多數(shù)父母即使知道孩子的派對地址,也不會到現(xiàn)場來“捉拿”你的。
衛(wèi)生方面:起床疊被子,保持房間整潔,也是許多父母希望孩子養(yǎng)成的好習慣,如果你不講究這一套,就不讓他們看見,更不要讓他們插手打掃啦(否則更有話嘮叨你了)。適當?shù)臅r候,來起早起,把自己的房間好好打掃一番,也捎帶打掃一下家里的其他房間,這會讓你的父母欣喜不已。
(第二課時)
1、閱讀感悟:愛的沖突
我真是越來越感到厭煩了:
我一出門口,爸爸媽媽就問我上哪兒去?跟誰一塊兒去?幾時回來?甚至是不準去;
他們會一連兩個小時在旁監(jiān)視我收拾好臥室,其實他們只消15分鐘就可收拾停當;
當我行為乖張的時候,他們絕不替我找托辭;
那天明明是李阿姨錯怪我了,爸爸媽媽硬是要我向她道歉;
那天他們教我騎自行車,我叫他們別放手,他們卻說該是放手的時候了;
我要和同學出去郊游,他們一直在叮囑:別單獨行動,別丟東西,不許到高處去……
思考:
①仔細體會材料,是爸爸媽媽不愛我們嗎?還是他們不知道怎樣表達愛?會不會是他們已經(jīng)表達了而我們卻未察覺?
②代溝,究竟誰不理解誰?是爸爸媽媽不理解我們,還是我們不理解爸爸媽媽?
2、理性分析:沖突的代價
一碗餛飩的故事:
一男孩與父母吵架后離家出走了,之后的日子他四處流浪,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一次,饑寒交迫的他在一家餛飩店門口徘徊著,熱心的老板給了他一碗餛飩。狼吞虎咽之后,他噙著淚真誠地謝過老板。老板猜測到了他經(jīng)歷,只說了一句:我只給了你一碗餛飩,你就如此感激,從小到大,父母給了你多少碗餛飩,你感激過他們嗎?男孩的淚頓時泉涌而出。
①你是否也經(jīng)歷過“愛”的沖突?試舉一例子。
②你當時是怎樣想的?最終結(jié)果怎樣?這個結(jié)果對你日后的學習和生活與影響嗎?如果有,請具體說明。
③現(xiàn)在你對這件事是怎樣想的?如果你當時按你現(xiàn)在的想法去做,設想一下結(jié)果又會是怎樣?
選取以下一個話題展開討論:
“叛逆”是利 弊(填“﹥”或“﹤”)。理由如下
“代溝”產(chǎn)生的責任主要在于 (填“父母”或“子女”)。理由如下
3、認真聆聽:來自父母的心聲
《孩子,我為什么會打你?》
……在所有苦口婆心都宣告失敗,在所有的夸獎、批評、恐嚇以及獎賞都無以建樹之后,我被迫拿出最后一件武器——這就是毆打。我謹慎地使用毆打,猶如一個窮人使用他最后的金錢。我一次又一次問自己:是不是到了非打不可的時候?不打你我還有沒有別的辦法?只有當所有的努力都歸于失敗,孩子,我才會舉起我的手……
每一次打過你之后,我都要深深地自責。假如懲罰我自身可以使你汲取教訓,孩子,我寧愿自罰,哪怕它將苛烈十倍。但我知道,責罰不可以替代也無法轉(zhuǎn)讓,它如同饑謹中的食品,只有你自己嚼碎了咽下去,才會成為你生命體驗中的一部分。這道理可能有些深奧,也許要到你也為人父母時,才會理解。
你也有過挨打的經(jīng)歷嗎?當時心里是怎么想的?現(xiàn)在如何看待這種經(jīng)歷?
采訪自己的父母,問問他們當時是怎么想的?看了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想?
二、群策群力:如何面對生活中的煩惱
①媽媽說只要我期末考到班級前三名,就帶我去旅游。我真的考了第二名,媽媽卻說她沒有時間。
討論:如果父母“說話不算數(shù)”,我們應該怎么辦?
②媽媽非要我學鋼琴,我一點都不喜歡,我的志向是當一個科學家。
討論:如果父母的期望與你的愿望不一致,你是堅持己見還是服從父母的意志?你會如何說服父母來支持你的愿望?
③父母偷看了我的日記,還將我的朋友拒之門外。
討論:當父母的做法“不合理”時,你會怎么做?父母這樣做的用意何在?
④一個同學說:我媽就是煩,每天我吃早飯的時候,她就說:“吃完早飯去喝牛奶,別忘了。”其實,牛奶和書包都放在我的寫字臺上,我上學拿書包,不就看見牛奶了嗎?
討論:父母講這些話的真正用意是什么?面對這種情況怎樣做才會雙贏?
三、小結(jié)
讓學生認識到在青春期中有許多的煩惱,有些并不是外在的,而是自身原因引起的,為了讓學生能夠?qū)ψ约旱难孕胸撠煟矠榱耸箤W生能了解父母、老師的想法,大家都能坦誠地,平心靜氣地進行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