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老師家長會發言稿
各位家長,大家上午好
很高興和大家見面,也很期待跟大家交流。
\ 我想咱們家長參加這次會議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有這么兩個,一是了解自己孩子入學以來的在校表現,再就是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作為數學老師,接下來我主要就孩子的數學學習情況跟各位家長說一說。
\ 在數學學習方面,我們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幾個特點:\ 也許是我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種營養也跟上了,我們的學生越來越聰明了。
我們的孩子接受外界事物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多。
當然優勢可見,不足也顯而易見。
比如習慣養成比較差,認字比較少,家庭作業與課堂作業在質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
\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八個年頭,同時也是第四次帶一年級數學了。
可以說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一年級數學的教學經驗了。
說句實在話,有好習慣比有好成績更重要。
好成績是暫時的,而學習習慣一旦養成,那將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尤其是一年級,正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我們現在多花點精力放在孩子的習慣養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幾年級,需要我們操心的地方會越來越少。
也就是說,我們現在操心正是為了今后不操心。
\ 我想第位家長都有一個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然而愿望的實現,單靠學校一方面的努力是遠遠不夠的,孩子的教育離不開我們老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
孩子的成長和成功離不開家長的關注,學校教育的成功離不開家庭的配合。
\ 下面請允許我冒昧地給咱們家長提幾點要求(要是針對作業方面)。
\ 一、監督孩子做作業\ 家長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1句】:監督孩子按時完成作業。
建議每位家長為自己的孩子設立一個專門記作業的小本子,確保孩子能準確地記下每天的作業。
【第2句】:監督孩子專心完成作業。
杜絕孩子邊看電視或邊吃東西邊寫作業。
【第3句】:監督孩子認真書寫作業。
幫助孩子正確對待家庭作業。
\ 二、檢查孩子每天的家庭作業\ 建議每位家長每天能拿出二分鐘時間來檢查一下孩子的作業,這樣做不僅能讓孩子感受到你作為家長對孩子的關注,也有助于咱們家長及時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
\ 三、幫助孩子認字\ 認字少,讀不懂題目要求,對于剛入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是面臨的最大的困難。
認字就成了我們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么我們作家長的如何來幫助孩子認字呢
一是咱們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多關注一些自己不認識的新字,再就是讓孩子自己去讀題,碰到孩子不認識的字時再以字為單位教給孩子認讀。
這樣長期下去,讀的多了,自然認識的字就多了。
\ 四、月考后及時簽字\ 學校每月都會定期考試,而且都會讓孩子拿回家讓家長簽字。
當然簽字不是目的。
簽字主要是讓家長能準確地了解孩子的學習情況,及時發現其不足,更有助于我們家校配合。
\ 總之,我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孩子能擁有一個美好的明天。
今天我先說這么多,今后還會和大家常交流。
也希望大家能給我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小學數學趣味活動家長心得體會
通過趣味活動讓作為家長的我受益匪淺,而且讓我深入思考了今后如何教育孩子。
一:和孩子多溝通、多交流,全心去愛我們的孩子,和孩子交朋友,在教育孩子的同時與他共同成長。
今后,我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與孩子聊聊天,哪怕只是短短的十分鐘,我會問問她今天在學校的情況,有沒有不開心,和同學有沒有鬧別扭等等。
。
。
總之,關心孩子,理解孩子,尊重孩子,解決觀念的問題。
二:要關心孩子的學習,家庭里營造學習氛圍,而不是比娛樂室還熱鬧,不是打麻將就是搞朋友聚會,不是電視開得音響極大,就是家庭成員三天兩頭吵鬧,這樣的家庭,孩子沒有心情,也沒有心思學習。
為人父母,要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庭要保證絕對安靜,讓孩子能安心、凈心。
總之,如付校長和班主任所說的,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氛圍。
三:不做“嘮叨”家長,不做代理家長,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行為意識。
四:最重要的一點,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
【第1句】:孩子的生活習慣。
①我們的孩子應該早睡早起,生活有規律。
孩子晚上睡覺晚了,在課堂上就會精神不好,甚至出現打瞌睡的情況。
②我們應該好好抓抓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
一年級孩子,自理能力還是比較弱的,孩子自己整理書包,準備明天要帶的學習用具。
美術課上要帶老師布置的美術用品,上體育時要穿運動鞋,運動褲。
習慣需要一個由扶到放的過程,需要我們家長耐心指導、配合。
③孩子的吃飯的習慣。
學校要求孩子上學是時間是7:30—7:50,我們還是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在家里吃好早點,這樣也更利于孩子的身體健康,另外也比較安全。
晚飯時我們會讓孩子養成不挑食,不浪費糧食的好習慣。
【第2句】:孩子的學習方面。
①寫的習慣。
我家孩子的寫字姿勢要是太對,我在旁邊看著就時時喊:背要直起來,頭要抬一點,抓筆的姿勢對了嗎。
所以說我們家長要注意孩子的寫字姿勢,寫作業時監督孩子按正確的執筆姿勢和坐姿寫字,嚴格按照一寸、一尺、一拳頭的標準要求他們。
家長可以觀察孩子們的寫字姿勢,這不僅不利于孩子手的發育,也不利于眼睛的保護。
②聽的習慣。
對孩子來說,怎樣把話聽明白,說清楚是十分重要的。
在家時我就發現孩子說話可以,讓她聽你講話就會只管自己做自己的事,而不去聽別人說。
這就需要我們在于孩子交談時要注意自己的說話與聽話的方式,給孩子樹個好榜樣。
傾聽的習慣需要家長和老師共同去培養,家長在家里可以通過給孩子講講故事,讀讀新聞,讓孩子漸漸學會去傾聽。
③讀的習慣。
一年級的拼語就是以讀、說為主要,即讓孩子增強記憶,又鍛煉的膽量,從而愛上這個陌生的語言。
在讀書以前,我家孩子沒有具體接觸拼音,半個多月時間學好拼音,對于剛剛接觸拼音的孩子來說比較難的,所以也是一定多多讀,多多練。
其實就是熟能生巧,只要每天堅持讀,孩子的拼音就不怕學不好了。
孩子入學雖然半個多月,但我翻開她的課本、作業本都能看到老師用鼓勵學生小笑臉、小紅旗、小紅花,老師們真誠地欣賞和鼓勵每一位孩子,這就是可貴的“師愛”
通過這段時間的接觸,我最欣賞的是老師們并不是一味的只強調學習的重要性,還教給了我們家長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
我很慶幸為孩子選擇了一所能讓他快樂學習的學校,所謂“親其師才能信其道”,也慶幸孩子遇到了幾位既有豐富教學經驗又有育人智慧的好老師。
孩子成長過程就是一個從無知到能知的過程,需要老師全面輔導,家長耐心引導,才會健康茁壯成長。
相信從今天開始,我們不但是一位稱職的家長,還會是一位優秀的家長。
我們愿意與學校老師攜手,讓孩子們度過愉快的一年級。
看到一篇文章寫得非常好:(1) 好父母都是學出來的.(2) 好孩子都是教出來的.(3) 好習慣都是養出來的.(4) 好成績都是幫出來的.(5) 好溝通都是聽出來的.(6)好成就都是化出來的.我會好好和老師你一起培養好孩子的。
我還有一個很深的感受,那就是我再次感受到教育方法對孩子來說也至關重要。
可以說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
以上是我的心得,以后還應該多創設這樣的機會,讓我們的孩子會更出色。
再次感謝校長和老師對我們的孩子的關心。
我數學考了100分 老師叫家長寫感言(簡短)
這次成績挺好的,不過不能因此而驕傲,下次應再接再厲,我會繼續監督他(她),盡力使成績一直這樣保持上等,以后孩子的學習還望老師多多費心
數學考試后家長感言
給大家推薦一篇:各位家長:大家好
今天,你們帶著對孩子成長的殷切關懷,對我們工作的極大支持,來參加六(1)班家長會。
對大家的到來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個班學生我已經帶了兩年多了,我深知這些學生畢業成績的優劣,直接向社會反映我校辦學策略和辦學效果的高低,因此從開始我就緊抓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和學習成績的提高,目的也是為了我們的孩子能具備高水平和高素質。
從接這個班時,我就有這樣的愿望:希望在我的努力下學生的成績都能在原有基礎上進步,大家知道,只有自覺的學習+科學的學習方法+端正的學習態度,才能取得優異的成績.所以我首先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自覺性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經過努力,學生的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很快,絕大多數同學能自覺的學習,形成了你追我趕的學習勢頭,這是我最希望的,也應該是家長最滿意的方面。
由于各種原因,我們和大多數家長交流溝通很不容易。
今天大家到來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了解自己孩子在學校的各方面的真實表現,以便后期的管理和教育。
下面,我結合數學學習,同各位家長交流自己的一下學生在數學學習方面的具體情況一、首先,我簡單分析一下這次期中考試情況:全班35人,滿分106,三個:袁夢茹,徐建,魏仔仲。
第二名鄧佳成105,最后一步計算出現了錯誤,很遺憾。
100分以上共7人,85分以上共20人。
但全班數學不及格人數達到7人,遠遠超出預料。
成績明顯出現了兩極分化。
這是因為,六年級數學知識更抽象,綜合性更強,難度更大。
有些孩子一時難以適應,再加上沒有良好的數學學習方法,所以我們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
為此,對家長的一些建議
【第1句】: 多給孩子一點信心,做孩子成長的強有力的后盾。
由于孩子的個體差異,免不了成績有好有壞,如果你的孩子貪玩,不認真學習,導致成績差,應該進行適當的批評,但是孩子確實努力了,成績還不理想,應該給他信心,千萬不要潑冷水,更不應該放棄,比如王英,張欣嬌,鄧佳成,田靜文,赫媛等同學,他們在數學學習方面比較踏實好學好問,這次雖然沒考好,但他們已經很明顯感到不好意思,他們需要的是鼓勵,需要的是信心。
“皮格瑪利翁效應”留給我們這樣一個啟示:贊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種能量,它能改變人的行為,當一個獲得另一個人的信任、贊美時,他便感覺獲得了社會支持,從而增強了自我價值,變得自信、自尊,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并盡力達到對方的期待,以避免對方失望,從而維持這種社會支持的連續性。
所以,家長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并寄予希望。
【第2句】: 依然做好督促檢查孩子作業的工作,請每天檢查孩子的作業完成情況。
留意他作業中體現出來的學習動態,特別是他的學習習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我要求學生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必須及時改正,希望各位家長配合老師做一些工作:檢查一下你的孩子的家庭作業,看錯題是否改正,如沒有的話,督促他改錯。
給大家講一個好辦法,如果能把孩子出錯的題目另外抄寫下來,對錯題進行階段性的整理練習,這樣效果會更好,進步會更快。
【第3句】: 有個別學生表現不是令人很滿意,具體表現在,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脫節。
具體表現在,對孩子學習和思想動態不能夠很好的了解,而缺乏正確的引導和教育。
希望家長平時和孩子多談心,多交流,你的孩子在想什么,最喜歡做什么,數學上還有什么問題,針對孩子學習情況,應及時和老師聯系,及時溝通。
可以發短信,打電話,也可以來學校面談。
這樣老師也好對癥下藥。
【第4句】:見到不少家長,都說,“把孩子交給你們,我們就放心了”,聽到這些話,我們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感到肩上的責任沉甸甸的,畢竟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作為家長一對一的教育要比我們面對幾十個孩子的教育效果更好。
步入六年級,許多家長認為孩子已長大了,由原先的“扶”逐漸“放”,這是正確的。
但“放”不是完全的放手,而是有“放”也有“收”,對于依賴性較強的學生還需不斷叮嚀,針對學生的特點進行引導。
我們的晚上家庭作業一般都是對當天知識的鞏固,有個別同學有未完成作業第二天早上補或抄襲的情況,有的同學說是無人輔導。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還有的家長反映,在家也想輔導孩子,但總怕在家講解的方法和老師講解的方法不同,其實,這是大可不必擔心的,你只需認真地看一看我們的教材,讓孩子將他會的知識或方法講給你聽,這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復習鞏固了知識點,就不會發生這種問題了。
二、六年級是小學階段的最后一年,在這段時間內,你們的孩子將面臨著畢業前的沖刺,所以各位家長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是十分重要的。
【第1句】:明確畢業考試的重要性: 作為家長,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畢業考試對你的孩子的重要性。
近來你們也要在孩子的耳邊灌輸這樣的思想,:在小學里辛苦地學習了六年,多少風風雨雨,嚴寒酷暑,現在到了最后收獲的季節,要讓他們明白畢業考試是對他們六年學習情況的總結,也是孩子能否進入重點中學的依據。
這一個句號是否能夠劃得圓滿,關鍵還在這一年的努力。
【第2句】:畢業考試關系著你的孩子將來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習的興趣。
如果你的孩子以一個較好的成績步入初中,我想他一定會充滿信心,對以后的學習生活勢必也會抱著樂觀的、向上的態度;因為態度決定一切。
【第3句】:畢業考試成績是你孩子走入初中給中學老師留下的第一印象,多多少少會影響初中老師對你的孩子的判斷,以及將采取的一些策略。
所以也可以這么說,小學畢業既是一個學習階段的結束,也是一個學習階段的開始。
請記住,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說這么多,目的是為了讓各位家長對孩子的畢業考試重視起來。
三、各位家長,你的孩子在小學的學習還有一學期多的時間,如果你們能積極地配合,再加上孩子和老師的共同努力,我相信你的孩子在數學學習方面進步很快,畢業考試中能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
我的發言完了,再次感謝大家,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
月考數學考了九十四分,老師要求寫感言(家長的)我初一,該怎么寫
尊敬的各位家長們: 你們好
借此機會,我想就“如何配合學校的教學,有效地指導孩子的學習”這個話題和家長朋友們做一個溝通。
圍繞這個話題,我想從這兩個方面談談: 一、如何指導自己的孩子家庭學習 作為一個三年級學生的知識知識基礎和理解水平,我覺得家長朋友在指導孩子的學習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1句】: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 一個好的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用,我便有這樣一個體會:一個好習慣一旦養成,長大后便會一直堅持下去。
做為父母要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
【第1句】:專心致志。
有的孩子入學之后,由于自學能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而家長應嚴格要求并經常提醒孩子在上課時,一定要用心聽講,聚精會神,不要作小動作,更不要說話影響別人聽課。
回到家時要給孩子創造一個適合孩子學習的環境,讓孩子養成放學及時做作業,按規定時間完成作業之后再做其它事情的好習慣。
【第2句】:獨立思考。
父母對孩子不能解決的問題要采取誘導的方式引導孩子思考問題,重要的不是教會孩子一道題怎樣解決,而是要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
【第3句】:認真細致。
孩子的作業一定要在規定時間內去完成,而有不能草率馬虎。
這就要求內容正確、書寫工整、按時完成等方面。
作業格式訓練也是學習習慣培養的一方面。
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包括作業做起后勤于檢查的習慣,每天晚上能自己整理好第二天的學習用具等多方面。
[小學教學設計網--網址:XXJXSJ.CN更多教學資源]
【第2句】:重視孩子計算能力的培養 數學計算包括口算、估算.計算是數學的基礎,孩子必須學好,并能夠達到熟練計算的程度,正確率達90—95%。
由于孩子的基礎不同,不同孩子的計算熟練程度和速度也就存在一定差異,要縮小這一差異,僅靠每天一節數學課練習是不客觀的,因此還需要各位家長做有心之人,多進行這方面的練習。
同時要留心孩子計算錯誤的原因,是粗心還是計算方法存在問題。
【第3句】:依據生活理解數學,讓孩子在游戲中成長 生活中的數學是新課標小學數學的特點。
課本中許多題目就是來源于生活。
如果孩子們平時缺乏生活中的經驗積累,學習的效率就會下降,學數學也會感到枯燥。
面對孩子對解決數學問題的疑惑,你們不要覺得孩子們數學能力差。
這時往往是在理解中出了問題,各位家長可以聯系家庭實際,給孩子們結合生活實際理解數學題。
在理解的時候,家長要有意識地讓孩子把思考的過程用語言表達出來,比如,在和孩子交談時,家長多聽少說;有時還有意向孩子“請教”,孩子會特別興奮。
【第4句】:讓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悅 俗話”數子千過,莫如夸子一長”,每個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師和家長肯定和贊賞。
與其說“你不要這樣做”還不如“你那樣能夠做更好”;與其讓孩子在沒完沒了的批評中糾纏與做過的錯事,還不如讓適時的表揚給孩子的每次進步都鼓掌喝彩
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別害怕出錯,家長更應盡量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他的欣賞。
有進步
繼續努力!沒關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
不要吝嗇真心的表揚。
【第5句】:注重孩子學習過程,正視孩子考試成績 有些孩子在學習前可能就已學會了課本的知識,掌握一些簡單的運算,這樣在老師講這部分內容時,孩子看上去豪不費力就懂了,但事實并不完全如此,有些孩子可能并非建立起有效的學習方法,并非真正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當他們面對新內容,特別是思維含量較高的問題時,孩子就會感到困難,因此常會出現這樣的狀況:家長在家看孩子的計算很熟練,就以為孩子的數學學得很好,但真正考查或解決實際問題時,孩子往往有些不適應。
或者說不能如家長之意。
這就需要我們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關注孩子的學習內容,關注孩子的數學思維方法,因為數學并不僅僅是單純的計算。
同時,在評價孩子的學習成績時,不要只看分數,“唯分數是問”, 90分與100分的孩子的數學能力究竟相差多少,孩子有失誤,是純粹的粗心,還是思考問題的方式有問題。
是臨考心理欠佳,還是其它的原因等等。
要“多向比較”,關鍵看孩子有沒有進步。
如果成績不夠理想,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這樣會更有利于孩子將來的學習,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二、針對學生下在的學習情況,提幾點建議
【第1句】:重視孩子的口算和估算,這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能力。
特別是學生在計算乘法時,口算能力強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計算速度;在計算除法時,估算能力強可以幫助學生很快地試商。
【第2句】:每天擠一點時間看一看孩子的學習,督促孩子把家庭作業做起,并力爭做對、做好。
如果條件許可,可對有一定思維難度的題目,讓孩子說說“是怎么想的,為什么這么想”,這樣引導學生小結思維方法,提高思維水平。
(不提倡“超前”把課本的作業做了。
現在有的孩子提前把老師沒有上的做了,而當天老師布置的很少能做得很好的,相反錯得很多。
各位家長,“父母是孩子一生的老師”, 您對孩子的關注直接關系到孩子的未來。
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走到一起來了。
為了我們美好的理想,我們必須一起努力,來實現這個理想.我愿意從一點一滴做起,和各位家長一道共同教育好你的子女,我們的學生。
我相信,你們的到來,將會使孩子們的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
高一家長會上學生代表發言講些自己的學習心得體會,考第一的方法等。
簡短一些,急求啊
平時上課認真聽講,不懂的題目多問老師,回家后多專研,對待作業認真等等
數學考試后的總結感想一篇 500字
緊張的考試結束,我在此對這次考的情況進行一下總結。
首先我對這次月考的成績表示比較滿意,滿意在基本發揮出我掌握知識的水平,不滿意在有些錯誤根本是不應該錯的。
比如做作業時出現過的差錯,過后沒有認真復習,同樣的錯誤又再一此出現,有一些完全是粗心造成的,使那本該屬于我的分數離我而去。
我哭泣著;后悔著,可那些分數卻對我不泄。
對于我如此的白癡行為,丟掉的分數仿佛在幸災樂禍。
算了,不說這些令人煩惱的一面了,說說這次能考得不錯的原因。
這次語文我考得還可以,99分,我挺滿意的。
數學是我最喜歡的科目。
它不需要用大量時間來背東西,而且會使我們的腦筋變得非常靈活,這正是我喜歡數學的原因。
這次月考我對數學的成績不太滿意,應該考得再好一些。
“數學這東西,就是要多做題,各種類型的題都見過了,還怕什么!”這句從我媽嘴里說出的,總在我耳邊回旋的,永不變更的話,聽起來還真有一些道理。
以上就是我對這次考的總結,在以后的考中,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
爭取取得更優異的成績。
如何上好小學數學課心得體會論文
怎樣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0推薦很多家長都強烈意識到,自信積極的心理素質對孩子非常重要。
但到底怎樣做才能讓孩子變得自信
變得積極呢
這個問題不僅是家長們關心的,而且也是心理學家們想知道的。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卡爾·羅杰斯介紹過這樣一個有趣的心理學試驗,它對我們培養孩子積極自信的心理素質,也許會有一些啟發。
話說美國一家研究機構的專家們,他們想通過實驗的方法找到怎樣使消極、被動、甚至自卑的人變得積極主動并且自信的方法。
為做這樣一個實驗,首先他們得找到人群中屬于那些不自信、不積極的人們。
想來想去再三權衡之后,專家們最終確定把那些身體健全的街頭流浪漢們作為了研究和實驗的對象。
因為這些人恐怕是世上最不積極,最不自信的人群了。
實驗的方法是把這些人組織起來,隨機分成幾個小組,讓他們干一些相同難度的手工活。
研究人員們則對每一組都采用不同的激勵方法來激發他們的干勁,并且在暗中觀察和記錄被研究者們的狀態和心態。
當然在做實驗之前,專家們先假想了很多管用的方法,比如用樹立榜樣的法;用多鼓勵、多表揚的方法等等。
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出現了一些令專家們非常尷尬和不解現象,那些被表揚和鼓勵最頻繁的小組,也成了退出實驗人數最多的組。
換句話說,那些流浪漢寧愿回到街上去,也不愿意留下來參與“時時受表揚的實驗”。
那些被“經常要求向榜樣學習”的小組,也是退出人員較多的組。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多多地表揚他們難道不好嗎
給他們樹立學習和效仿的榜樣為什么不起作用
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研究發現,當外界提出的技能要求超過實驗者的實際能力后,再多的表揚和期許都難激以發他們的工作熱情。
相反,他們會把那些不切合實際的要求和鼓勵視為精神負擔。
那些要求退出實驗的人們認為,與其辜負別人對自己的美好期望,不如干脆退出,這樣心理還好受一些。
同樣,當自己的能力無法做到的時候,榜樣的出現的是導致忌妒、無奈心理的產生。
心理學家們還觀察發現,當這些人真有進步的時候,他們會對別人的贊揚有善意地回應。
而當自己并無實質進步,卻頻繁受到稱贊、夸獎后,他們反而會出現出窘迫和不自在的表情。
把這個現象聯系到我們平時教育孩子,很多家長以為只要我們頻繁地夸獎孩子,就會使孩子變得自信,變得學習主動。
殊不知,那些脫離實際的廉價夸贊,其實起不到增強孩子自信心的作用,相反,會使孩子背上沉重的精神負擔。
同樣,當孩子的實際能力還差的很遠的時候,家長盲目地要求他向學校或班級最優秀的孩子學習、向電視上報道的天才少年看齊,這不僅不能使孩子感到鼓舞,反而會使孩子感覺自己更無能、從而變得更氣餒。
不勞心理學家們費神研究,細想一下這其實是非常淺顯的常識。
各位家長可以身臨其境地設想,假如你們的孩子對你們說:“爸爸媽媽,我相信只要你們努力工作,就一定能夠超過李嘉誠成為億萬富翁、就一定能當上總理或省長,因為你們是天下最棒的父母
”如果孩子們的這些鼓勵和夸獎,對我們成為億萬富翁和省長幫助不大的話,家長對孩子說的那些輕飄飄的稱贊話,又會對他們有多大的作用呢
那么,到底怎樣做才能使孩子變得自信和主動呢
讓我們再看看這次實驗接下來的結果。
經過專家們的不斷調整和總結,最后發現,最能夠使這群沒有上進心的家伙們不斷進步的方法,是根據他們的能力變化,不斷提供與其能力相對應的不同難度的工作。
比如,干好一些很簡單的事情后,再給些稍微復雜點的工作。
等他們把這些稍復雜的事情再干熟練以后,就再給他們更難點的事情干,總之,根據他們的實際狀況,及時調整他們的工作內容,讓這些人有時時進步的空間,并且不論他們進步的速度是快還是慢,組織者都對他們保持了足夠的耐心。
這樣一來,那些被測試的人就會因為自己明顯感受到了自己的進步,而愿意繼續干下去,甚至喜歡上這種“讓自己不斷有長勁的差使”。
當這種進步持續的久了,被測試的人在這方面就逐漸表現出強烈的自信心來。
研究人員因此得出這樣幾個結論來,首先,絕大多數人都有尋求進步的強烈愿望,并且大家心里都很清楚什么是好、什么是壞。
在這方面過多的講解和強調往往都是多余的,甚至是適得其反的;其次,人的自信是建立在不斷進步基礎之上的,沒有實質進步的人,很難建立起真實持久的自信;人必須通過大量的實踐才能積累到經驗并取得進步,在這個過程中,如果人能夠獲得寬松和理解的對待,并且能及時獲得與其能力相應的實踐機會,那對他取得持續的進步會有很大的幫助。
這個研究結果對家長教育孩子有什么啟發呢
我們是不是也能得出這樣一些結論:孩子們其實也都有尋求進步的強烈愿望。
成為學習成績拔尖,又多才多藝的學生;成為讓老師夸獎、同學羨慕的人應該是每一個孩子心底的強烈愿望。
孩子們不能成為最好的原因不是因為他們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壞,是因為他們暫時的、實際的能力還達不到造成的。
家長對他們的教育重點要放在提高能力的訓練上,而不是反反復復地告訴他們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或者總是質問他們“為什么不學好
”還有就是,我們要明白孩子持久真實的自信,源于他的不斷進步中。
也就是說,不論每個人的水平高低,只要他處在不斷進步當中就會自信,一旦停止進步,自信心也就隨之消失。
孩子雖然對某一項技能或者某一些事情做的很好了,但總維持在過去的水平上,總是重復以前的技能,這也不能讓他們從中獲得持久的自信。
讓孩子始終處在不斷進步過程中,是他們獲得自信的根本方法。
孩子的自信不是憑空產生的,是要有技能做后盾,是要進行大量地實踐。
單靠廉價的表揚和稱贊是不能讓孩子擁有自信的。
用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對教育孩子這件事來說,學習和實踐就像是飯,稱贊和表揚就像是鹽。
有飯無鹽不好吃,有鹽無飯沒法吃。
最后,在孩子學習和實踐的過程中,在尋求進步的進程當中,大人們要做的事情是根據他們的實際情況,給孩子提出有針對性的要求,并提供充沛的實踐機會,且保持足夠的耐心。
這個道理我們中國的大教育家孔子其實早就提出了,他稱其為“因材施教”。
讓孩子不斷進步就像讓他們爬樓梯一樣,家長要注意的是,既不要讓樓梯跨度太大,以至于孩子感覺爬樓太辛苦太吃力,進而不愿意爬了;也不要太矮,讓孩子感覺沒長勁,缺乏挑戰性。
怎樣才能做到“拿捏有度,快慢有序。
”這是特別需要家長們經常費腦筋思考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