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計算機教案4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計算機教案4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計算機教案 篇1
一,教學目標
1.會用計算器求數的立方根.
2.通過用計算器求立方根,培養學生的類比思想,提高運算能力;
3.利用計算器求立方根,使學生進一步領會數學的轉化思想;
4.通過利用計算器求值體驗現代科技產品迅速、精確的功能,激發學習、探索知識的興趣。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程序
教學難點:準確的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立方根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
四.教學手段
計算器,實物投影儀
五.教學過程
前面我們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現在我們回憶一下計算器的使用方法.如何利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平方根?操作步驟?
練習:求下列各數的平方根:
(1)13; (2)23.45
在初一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平方或立方的方法?(由學生回答操作過程,并對比兩者的差別與聯系)
對于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平方根的方法我們已經熟悉了,那么如何用計算器器其一個數的立方根?與求平方根有何區別和練習?
對于求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操作過程基本相同,主要差別是在開方的次數上,因此要注意其立方根時開方數是3。
例1.用計算器求
分析:求解時要用到 上方的鍵 ,因此要用到“2F”功能鍵轉換。
解:用計算器求 的步驟如下:
=5
小結:從這道題刻一個觀察出用計算器求立方根和平方根十分類似,區別是在倒數第二步的按鍵將 改為改為 ,只是次數不同。
例2.用計算器求
解:用計算器求 的步驟如下:
≈12.26
小結:由于計算器的結果較精確小數的位數較多,在遇到開方開不盡的情況下,如無特殊說明,計算結果一律保留四個有效數字。
練習:求下列各式的值
(1) ; (2) ; (3) ; (4)
(5) (6) (7)
(8) (9) (10)
例3.求下列各式中x的值(精確到0.01)
(1)
解:
用計算器求 的值:
(2)
解:
用計算器求 的值:
六.總結
今天學習了用計算器求一個數的立方根,求立方根的方法與平方根的方法類似,但要注意開方次數。做題要細心仔細,嚴格按照步驟操作。
七.作業
A組1、2、3
八.板書
計算機教案 篇2
一、組織教學
點名,清點人數,安定課堂秩序
二、復習舊課
計算機的發展;計算機的應用
三、講授新課
(一)計算機系統結構(五大部件)
1.計算器:計算機中進行算術運算和邏輯運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協調計算機各部件自動、連續執行各條指令 3.存儲器:用來保存各類程序和數據信息
4.輸入設備:用于從外界將數據、命令輸入到計算機的內存供計算機處理
5.輸出設備:用于將計算機處理后的結果信息,轉換成處界能夠識別和使用的數字、文字等信息。 (二)計算機工作原理馮·諾依曼原理
(三)微型計算機的主要性能指標
1.字長:計算機運算部件一次能處理的二進制數據的位數2.速度
3.存儲系統容量
存儲容量以字節為單位,1個字節由8位二進制位組成 位(Bit) 字節(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問:1MB容量能存儲多少漢字? 4.可靠性 5.可維護性 6.性能價格比
(四)計算機的軟、硬件系統 1.計算機的硬件系統 (1)中央處理器(CPU)
包括運算器和控制器兩面大部件,是計算機的核心部件 (2)存儲器1)內存儲器
RAM:隨機存儲器ROM:只計存儲器
2)外存儲器:磁盤、光盤、磁帶等 (3)輸入設備:鍵盤、鼠標、掃描儀、光筆等 (4)輸出設備
顯示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 液晶顯示器(LCD)打印機
(5)總線:指系統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2.計算機的軟件系統 (1)系統軟件 (2)應用軟件
(五)計算機的基本配置和常見的外部設備
四、鞏固新課:
1.計算機的五大部件 2.計算機的工作原理 3.計算機的軟硬件系統
五、布置作業:
計算機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簡要的介紹了從電子計算機的發明到多媒體的運用的基本情況,展示了電子計算機的飛速發展和燦爛前景。
教學目標:
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下列詞語:媒體、誕生、迅猛、埃尼阿克。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培養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初步了解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的關系,感悟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的趨勢。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培養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難點:
要求學生查找有關資料,培養合作學習意識。
教學構想:
教學本課可讓學生用較快的速度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然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帶領學生參觀多媒體設備,并請電教老師為學生講解、演示。
教學準備:
投影儀、投影片、電子計算機。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內容,要求學生反復讀,一邊讀一邊思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讀,基本理解課文講的幾個要點。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讀書興趣。
1、同學們,有人說“學會英語和電腦,是進入21世紀的通行證”,新世紀已經來到了,你了解電子計算機嗎?你知道多媒體嗎?讓我們來學習課文《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
2、板書課題。
二、自讀課文。
1、練習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在文中批注,哪些內容是你原先知道的,哪些內容是通過學習本課知道的。
3、把你感興趣或不懂的地方提出來。
三、指名朗讀課文。
1、指名朗讀課文。
2、同學互相指正字音,識記生字。
3、出示“史密森博物館”“埃尼阿克”等較拗口的專有名詞讓學生讀熟。
四、再讀課文。
1、分小組朗讀課文。思考:
(1)課文介紹了有關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2)什么是多媒體?
(3)電子計算機和多媒體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
2、在課文中畫一畫,注一注。
3、同學之間討論交流。有什么疑問可以提出來討論。
五、釋疑、交流。
1、課文介紹了有關計算機的哪些知識?
(1)世界上第一臺電子計算機是1946年誕生的埃尼阿克。
(2)短短幾十年繁衍了好幾代。
(3)和人腦一樣,把外界傳來的信息進行迅速的判斷和處理,稱為“電腦”。
2、練習說話:電子計算機之所以被稱為電腦,是因為……
3、什么是媒體?什么是多媒體?你能舉例說明嗎?
出示投影:
(1)媒體就是 ,像電話能 ,電報能 , 能 , 能 ,……我們都叫它媒體或媒介物。(請學生充分地運用舉例子的方法說明。)
(2)多媒體就是 ,它的功能非常豐富,既能像 ,又能像 ,還能像 ,……真是“十八般武藝精通”。
4、哪一段集中寫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
(1)指名讀課文。
(2)電腦和多媒體有什么關系?(電腦是多媒體,是信息處理系統的“司令部”。)
5、學習課文第五段:
(1)其實現在很多電腦本身就裝備了多媒體系統,我們就稱它為多媒體電腦。根據你的了解,能說說多媒體電腦的功能嗎?
(2)多媒體電腦的這些功能擬嘗試過嗎?效果怎樣?(暢所欲言)
六、帶領學生去微機室感受多媒體的奇妙。
作業設計:
查找有關多媒體的資料,以便和同學交流。
板書設計:
8、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計算機 判斷、處理信息 ――司令部
多媒體 傳送信息―――設備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交流資料,啟發學生想象計算機會有哪些發展。
學生學習過程:
一、交流認識。
1、請舉例說明電腦和多媒體的關系。
2、邊演示邊介紹你的電腦有哪些功能。(越多越好)
二、延伸激情。
大家想像一下: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會“神”到什么程度呢?或者說你想發明什么樣的計算機呢?用上“過去……現在(將來)……既能……又能……還能……”說話。
三、理清課文脈絡,總結寫法。
1、快速瀏覽課文,看課文可以分成幾部分?為什么這樣分?給每一部分加上合適的小標題。全文可以分為三部分:(1)“電腦”發展史。(2)多媒體功能豐富。(3)多媒體電腦越來越神奇。
2、電子計算機那么神奇,但作者介紹的卻淺顯易懂,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用了很多我們熟知的事物來說明,這是一種很有用的說明方法,我們今后可以在自己的習作重運用。
作業設計:
1、根據你的想象,寫一寫十年、二十年后的電子計算機。
2、收看中央電視二臺的“互聯時代”。
板書設計:
“電腦”發展史
8、電子計算機與多媒體 多媒體功能豐富
多媒體電腦越來越神奇
課后反思:
計算機教案 篇4
(1)了解計算機組成各部分的名稱和作用。
(2)知道什么是計算機軟件,了解計算機軟件的作用。 (3)了解計算機處理信息的過程。
建議1課時。
(1)計算機是由特定功能的各種設備組合在一起的一個整體。 (2)計算機硬件和軟件的概念。
(1)在講授計算機硬件時建議采用直觀教學法,教師通過展示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讓學生體驗到計算機是由中央處理器(CPU)、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等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 (2)通過觀看錄像片(介紹計算機基本組成)讓學生體驗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 (3)教師還可以在計算機教室中實際地拆裝計算機,讓學生感受計算機的基本組成。如果學校條件許可還可以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下(在切斷電源的條件下),由學生拆裝計算機,親身體驗,了解計算機的各組成部分。 值得提請老師注意的是,學生分小組拆裝計算機后,必須經計算機教師檢查合格,各接插件均符合要求后才可以通電開機。 在說明計算機的基本組成時,可以分兩個方面來說。一個是從外觀上看,計算機由主機箱、鍵盤和顯示器組成;二是從邏輯組成來看,即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在教學過程中要講述清楚。 (4)講授計算機軟件時,我們可以結合通過計算機處理相關工作的實例,直觀地進行教學。 (5)通過教學讓學生知道,如果計算機僅有硬件,沒有軟件是沒有辦法進行工作的;計算機再怎么聰明,沒有人編寫系統軟件或應用軟件,它也沒有辦法進行處理。
一、計算機的硬件和軟件
現代的計算機面對用戶的不再是簡單的、由電子線路組成的機器,而是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組成的計算機系統。
1.硬件
計算機硬件從外觀上看主要有主機箱、鍵盤和顯示器;從邏輯功能上看,可以分為控制器、運算器、存儲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個部分,一般地又把運算器和控制器合稱為中央處理器。判斷一臺計算機的性能主要看兩個指標,第一是CPU的型號與主頻,第二是總線類型。
打開計算機主機箱,里面有一塊印刷電路板,這就是計算機的主機板(簡稱主板),一般地,計算機的重要控件都做在計算機的主板上。主板的類型和品種很多,從類型上來說,它們都是以CPU來分類的,CPU芯片在主板上是可以插拔的。主板上還許多部件,如ROM、RAM、總線槽、插座、電池等。
(1)CPU
CPU是中央處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英文縮寫,它是計算機的運算控制中心,是計算機中集成度最高、最貴重的一塊芯片。它是由幾千~幾千萬個晶體管組成的超大規模的集成電路芯片。計算機所有數據的加工處理都是在CPU中完成的。CPU還負責發出控制信號,使計算機的各個部件協調一致地工作。
(2)存儲器
①內部存儲器
內部存儲器簡稱為內存,計算機要執行的程序、要處理的信息和數據,都必須先存入內存,才能由CPU取出進行處理。
內存一般可以分為隨機讀寫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種。
ROM中存儲的數據只能讀出,而用一般的方法不能寫入。它的最大優點是它保存的數據在斷電后不會丟失,因此用來保存計算機經常使用且固定不變的程序和數據。ROM中保存的最重要的程序是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這是一個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管理的程序。
RAM中存儲的數據可以隨時取出來(稱為讀出),也可以隨時存入新數據(稱為寫入)或對原來的數據進行修改。RAM的缺點是斷電以后所存儲的所有數據都將丟失。
充當內存的集成電路芯片是做在一小條印刷電路板上的,稱為內存條。內存條可以很方便地插在主板上,其容量有8MB、16MB、32MB、64MB、128MB、256MB等。在選擇內存條時,要考慮容量稍大一些的,但不要插滿槽口,為今后的升級及內存的擴充留有余地。
上一篇:關于人生莫懼少年窮閱讀答案
下一篇:自信,其實需要一個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