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念佛往生、傳承大法,是真正的報佛恩、報師恩、報父母恩、報眾生恩。
【第2句】:【禪語人生】心中有善念,吉神隨之來;心中有惡念,惡鬼隨之來。明白這一點便可以差使鬼神。
【第3句】:【禪心佛語】錢財之物,生不可帶,死不可取。財不可積,要散,愈散愈多,愈多愈散,決定不能積,久積成病、成惡。
【第4句】:一切眾生皆有念心、慧心、發(fā)心、勤精進心、信心、定心。如是等法雖念念生滅,猶故相似相續(xù)不斷,故名修道?!洞蟀隳鶚劷?jīng)》卷二十九,獅子吼菩薩品
【第5句】:【禪心佛語】設若只因小過,就將他人剔除,則無需多久,即無人能與你相處,因為和睦來自寬恕。
【第6句】:【圣經(jīng)文案】237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0)
【第7句】:【禪語人生】幸福人生由眾多的因素構(gòu)成,中國古代有五福之說:即長壽、富貴、康寧、好德、善終等,做為幸福人生而言,這些因素都是不可缺少的。
【第8句】:【禪心佛語】盲目地尊重不合時宜的傳統(tǒng),認同那些已經(jīng)毫無意義的種種制度、習俗或法律規(guī)章乃至宗教儀式,將比不尊重傳統(tǒng)者,造成更大的危害。
【第9句】:【禪心佛語】講理定律:人不講理,是一個缺點;人硬講理,是一個盲點。
【第10句】:誠是發(fā)自內(nèi)心、自動自發(fā)的精神。若有這分自動自發(fā)的精神,人生再辛勞都不會覺得苦。
【第11句】:“你的心態(tài)就是你真正的主人,要么你去駕馭生命,要么是生命駕馭你。你的心態(tài)決定誰是坐騎,誰是騎師。
【第12句】:先知法住,后知涅槃。《雜阿含經(jīng)》卷十四,第347經(jīng),《中阿含經(jīng)》卷二
【第13句】:【佛心禪語】佛陀聽完阿難的解釋,微笑了一下,說:“阿難,你說得不錯,這就是我要對大家講的。”
【第14句】:【禪語人生】信徒似乎有所悟,便常來向心明禪師求經(jīng)問道,開悟心中千千結(jié)。
【第15句】:【禪語人生】學佛第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第16句】:【佛心禪語】多少人要離開這個世間都會說出同一句話:「這世界真是「無奈與凄涼」。」
【第17句】:【禪語人生】一個人往往有力不從心的時候,有脆弱無助的時刻,有沮喪、懊惱,有失望、痛苦。這時候你必須對自己說,你不必這樣,你要開心啊。
【第18句】:【佛語悟道】一、日常飲食要知足、節(jié)約;二、對于學習和自己的職業(yè)不要懈??;三、應當先積蓄一些錢,以備家中經(jīng)濟匱乏時用。
【第19句】:【圣經(jīng)文案】59你們要嘗嘗主恩的滋味,便知道他是美善,投靠他的人有福了!(詩34:8)
【第20句】:【佛心禪語】“無食無穿為何因?前世不舍半分文”,受窮的都是不肯幫助別人,最后一輩子不如一輩子,一代不如一代,一世不如一世,越來越貧窮。
【第21句】:【禪心佛語】僅僅懷才是不可能遇到知音,還必須具備謙虛謹慎、忍耐奉獻、敬上愛下等等,單憑一個才字是無法具足因緣條件的。
【第22句】:生活中的智慧可以被寫成書,但你不能簡單地照著書上寫的智慧去生活,因為生活只能是鮮活而靈動的,同樣,你也必須保持靈活而敏感的心。
【第23句】:延參法師:人生的那些是與不是,不是讓誰疲倦或者癡迷,用你的心態(tài)去活過生活的那些咯咯噔噔。不是,多反思自己的不是;是,自己活過才是。
【第24句】: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虛空界,法界一相,無所不遍?!堵鈳熇П矍Ю彺蠼掏踅?jīng)》卷八
【第25句】:深觀察十緣生句,當于真言行通達作證。云何為十?謂如幻、陽焰、夢影、干闥婆城、響、水月、浮泡、虛空華、旋火輪。《大日經(jīng)》卷一,住心品
【第26句】:一個人懶惰,虛度時光,最終一事無成,都是自己原諒自己的惡、安慰自己的失、欺騙自己的心造成的。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路,無需過多的去苛求,只要你邁步,那么路也就會在你腳下延伸;只要你揚帆,你就會八面來風;不要懼怕風雨磨難,走過去,其實都是云淡風輕。
【第28句】:【禪心佛語】母親知道自己的兒子回來了,急忙抓起衣服披在身上,燈也來不及點著就去開門,慌忙中鞋子都穿反了。年輕人看到母親狼狽的樣子,不禁熱淚盈眶,立刻覺悟了。
【第29句】:因此欲望是美麗、是咖啡、也是可卡因,它使你心力憔悴,難以安寧。精彩和無奈、陽光與黑暗永遠是一對雙胞胎。只有曠達、寧靜、淡泊地對待,才能給心靈一絲慰藉。
【第30句】:【禪心佛語】如果不把自己內(nèi)心的我執(zhí)三毒倒掉,善知識現(xiàn)前,對你是沒有用的。
【第31句】:【禪語人生】學會觀察,因為大千世界無奇不有,只有眼觀其變,才能明辯是非。
【第32句】:【禪心佛語】什么叫做緣起無自性?緣起就是世間都是條件所構(gòu)成的,沒有永恒性、沒有長久性。
【第33句】:每一次的夜晚都是一次輪回,每一次的睡眠都是一次死亡,我們應該觀按住當下,少評論、多觀己。
【第34句】:【禪心佛語】命運的風景也就是一回恍然大悟,佛法就在這活潑潑的生活。
【第35句】:【禪心佛語】佛陀教導我們要用覺-定-慧去知道并看見我們心中生起的東西,所以我們必須時時刻刻都保持覺-定-慧,不讓魔鬼有機可乘。
【第36句】:【佛心禪語】不蹈無人之室,不入有事之門,不進藏物之所,非但避禍,亦以遠禍。
【第37句】:向前走的愛,向后退的愛,真正的愛不是強加的,也不應執(zhí)著,而應該以善的力量付出愛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幸福。
【第38句】:于甚深法,隨己所取,執(zhí)著妄說,違背正法,習諸外道腐敗種子,設在余方,應為除滅,彼腐敗者,一切天人,應共摧伏。《大寶積經(jīng)》卷一一九,勝鬘夫人會
【第39句】:【禪心佛語】大師聽了汗如雨下,羞愧萬分。從此,他不再幫人看任何風水,一心專注于自身的修行。因為他終于明白,比法更大的是因果,比風水更大的,是一個人的善心。
【第40句】:有行無愿,其行必孤;有愿無行,其行必虛。行愿相從,自他兼利。(五代)延壽《萬善同歸集》卷四
【第41句】:無所求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積極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不求將來是否會有好的成果。只問耕耘不問收獲,就是無所求。
【第42句】:“步步踏著”,這四個字平實淡然,卻有著重大的意義。人走路時都是一步一步向前走的,腳下踩得很實在,心無二念,才是修行之道。
【第43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幸福感卻越來越少,就是因為欲壑難填,永不知足。
【第44句】:天若有情天亦老,人能無私人自明。野花不種年年有,煩惱無根日日生。好翻舌頭多惹事,好說謊話落罵名。是非只為多開口,煩惱皆因巧弄舌。
【第45句】:【禪語人生】修行不能離群索居、閉門造車,而應該將自己的修行與救度眾生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不為自己求安樂,但愿眾生得離苦”,與一切眾生同憂同樂。
【第46句】:【禪心佛語】如果在心里建立起佛陀,那么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切事物,視一切事物與我們并沒有什么差異。
【第47句】:【禪心佛語】你要想:我掙這個錢,要找到它的意義,幫助很多人做善事啊。這才是生活的意義,生命的意義。
【第48句】:【佛心禪語】萬事皆有緣,人生當隨緣。隨緣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憂,不躁進,不強求。以佛心保持平和,能處變不驚,并能體會到生活之樂之關。
【第49句】:不能頓盡者,塵緣之累;不可暫忘者,出世之心。待無累而修行,何如藉修行而脫累。且塵勞逼迫,正可警悟苦空,磨礱性情。(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50句】:經(jīng)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為迷悟在人,損益由己??谡b心行,即是轉(zhuǎn)經(jīng),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jīng)轉(zhuǎn)。——《壇經(jīng)·機緣第七》
【第51句】:【禪心佛語】佛禪乃佛之心(意)教乃佛之聲(口)戒乃佛之形(身)。
【第52句】:【禪心佛語】生命是第一位的。我們很難想象,不會善待生命的人,他是永遠不懂得時間所蘊涵著的巨大的財富。
【第53句】:【禪心佛語】忍受令人生氣的事是忍辱;受到別人的褒揚而不驕傲自滿,也是忍辱之一,卻要難得多。
【第54句】:【國學經(jīng)典《論語》】《論語》作為一部涉及人類生活諸多方面的儒家經(jīng)典著作,許多篇章談到做人的問題,這對當代人具有借鑒意義。
【第55句】:人要學習各種謀生技能,一生至少要擁有三張執(zhí)照。(當代)星云《人間佛教的戒定慧》
【第56句】:【禪心佛語】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認、敢于面對、敢于擔當。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為: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
【第57句】:【禪心佛語】人怎么迷呢?因方而迷,分辨四方才迷惑。你不執(zhí)著四方的因緣,就不迷惑了。
【第58句】:緣起緣滅,好壞得失,都是生命的常態(tài),這一切都會過去。所以,無論順逆,都應以心靈的常態(tài)對待生活。
【第59句】:【佛語悟道】圣人通過陳述幸福來說服人們做好事,通過指出禍患防止人們做壞事。卑鄙的人卻告訴人們做好事沒有什么好處所以不要做,做壞事沒有傷害所以就不要改邪歸正。
【第60句】:【圣經(jīng)文案】286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后是希利尼人。(羅1:16)
【第61句】:世間無常,國土危脆,人生何必錙銖計較?其實,心安即是福,當下能做即是福,眼前歡喜即是福。
【第62句】:【禪心佛語】任何想法在剛剛誕生、尚未付諸于現(xiàn)實的時候,都是一個夢。
【第63句】:走在佛堂里,看罪惡與善良不過是一顆心的距離,不對,還有思想,看開,看透,淡定,放下。紅塵遠遠,心凈,禪明,點亮一盞慈悲燈,取暖灑人間。
【第64句】:打坐,除調(diào)身外,還需注意呼吸氣息。由粗轉(zhuǎn)細,由細入微;即使把燭火拿到鼻前,火蕊也不會擺動,這就是調(diào)息盡致的功夫。
【第65句】:一切法,即是一切有情心。有情心煩惱種性,即是菩提性,即是本性真凈,即是四智菩提。《曼殊師利千臂千缽大教王經(jīng)》卷二
【第66句】:【禪心佛語】記憶零落的恨,像被刀子劃過叻的魚鱗,囿些還畱在身體仩,囿些是掉在叻水里叻,講水一攪,囿幾片還會翻騰,閃爍,然而中間混著血絲。
【第67句】:【禪心佛語】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行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第68句】:【佛心禪語】佛陀的真理,點燃著人們內(nèi)心的智慧明燈,照亮了無明的輪回。
【第69句】:【禪心佛語】沒有什么事情有象熱忱這般具有傳染性,它能感動頑石,它是真誠的精髓。
【第70句】:每天一百次的自語,看似簡單,但是仍然沒有幾個人能堅持下來,由此不難看出,堅持不懈是多么困難的事情。
【第71句】: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水落現(xiàn)石頭,日久見人心。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第72句】:【禪心佛語】每天看點文學名著:寂寞是心靈的慎獨,若開放在高山之巔上的雪蓮花,美麗、靜肅。在獨處的歲月流中,悄然綻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間,孤寂,傲然。
【第73句】:【禪心佛語】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jīng),亦不免生死輪回,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第74句】:【禪心佛語】俗話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可俗話又說:開弓沒有回頭箭。
【第75句】:【禪語人生】真正的修行不僅僅是念佛,最重要的還在于生活當中的修行。
【第76句】:人心如一面鏡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塵世懵懂,浮塵所染而面目全非。
【第77句】:要學得“平常心”。一個人若有平常心,則無論遇到任何環(huán)境及挫折,都能真正安然自在。了解世間的形象本就如此,自然不會害怕惶恐或憂愁苦惱。
【第78句】:【禪心佛語】當憐憫轉(zhuǎn)為慈悲,當世情轉(zhuǎn)為智慧,當一顆心與佛法澄然相映時,這蜉蝣過客般的人生,這感恩回饋的人生,才有了意義。
【第79句】:【禪心佛語】懶云:心本來就空,不需要你另外空,只要不計較,不興風作浪,自然陽光明媚。所以,萬法本閑,唯人自鬧。
【第80句】:【禪語人生】修行不在表面,就在心上,每個起心動念都是修行,真正有修行,誰也障礙不了你。
【第81句】:【禪語人生】修行是完善自己,寬容別人。人生因為有殘缺,所以修行。人生的痛苦一部分在于自己的缺點,一部分在于看不慣別人。
【第8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非常容易去否定、排斥生命中最重要、最有價值的東西。
【第83句】:【禪心佛語】人生三修煉:看得透想得開,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虧是福。
【第84句】:做一個好人,當真是不容易:一個好人,在家里不僅要扮演仁孝的兒女角色,還要扮演慈祥的父母角色。
【第85句】:人生要接受很多的教訓才能學到更多的經(jīng)驗。長輩的教誨有時雖然逆耳,但卻有助于我們的成長。重要的是學會積極調(diào)整自己的心態(tài),從山重水復中找到自己的柳暗花明。
【第86句】:【佛心禪語】不愿說理是固執(zhí),不會說理是愚者,不敢說理是奴隸,不肯說理是無知。
【第87句】:快樂地過就是快樂的一天,郁悶地過就是郁悶的一天。一天的心情怎樣,生活如何,往往取決于自己。
【第88句】:【禪心佛語】如果有兩種選擇:一是一流的團隊,三流的執(zhí)行能力;二是三流的團隊,一流的執(zhí)行能力。我情愿選擇后者。
【第89句】:【禪心佛語】讓圈寺占廟的牟利者無財可斂,讓寺院早日解開生存瓶頸的頭條鎖鏈。
【第90句】:有一乘道,凈眾生,離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雜阿含經(jīng)》卷十九,第535經(jīng)
【第91句】:【禪心佛語】人生也許會經(jīng)過隧道,但不要被隧道一時的黑暗所挫敗,因為我們總會和光明相遇。
【第92句】:是非場中賣虞賣呆賣疾,恩怨人中少事少非少心。用智慧探索人生,每一天都是開端,每一分鐘都是起點。
【第93句】:而非“我像誰”。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也都是自己過的,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別人,因為那樣我們會迷失了自己。
【第94句】:轉(zhuǎn)過身,走自己的路,想自己的事,寫自己的文字,過自己愿意過的生活。因為有些存在我們無法改變,但我們至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情,我的心情我做主。
【第95句】:【經(jīng)典佛語】“覺悟人生,奉獻人生”,要不離覺悟來講奉獻,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會偏于一面。
【第96句】:若人人都能敬重對方如佛菩薩,則家庭上下和睦,繼之擴展到親戚朋友,普及社會大眾皆有相同的心念——自信信人,不迷信盲從,則社會就能祥和安樂。
【第97句】:清慎勤三宇銘心,唯恐清而不明,慎而不決,勤而不能持久;情理法一官在手,須知情有可原,理有可恕,法有可以變通。
【第98句】:【禪心佛語】佛說:萬發(fā)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第99句】:【禪語人生】無論你的心跡藏得有多深,只要存在,別人就可以探察到。只有心無外物,才能讓人無所察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