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花詩
煙花,是一種美麗而神秘的存在。每逢佳節或慶典,都會有人點燃煙花,讓它在空中飛舞,綻放出五彩繽紛的花火。這時候人們就會感嘆:這真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然而,在詩歌中,煙花更是被賦予了深刻的內涵。比如唐代李商隱《夜泊牛渚懷古》中寫道:“綠水青山任君看,樓高不見章臺干。雨后共垂秋千去,人間只此幾許閑。”這里的“雨后共垂秋千去”,便暗含了夜晚中點燃的煙花。
宋代蘇軾也曾在《望江南》中寫到:“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鄉里十年窗下草,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這首詩描寫了江南水鄉美景和壯志豪情,而其中的“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則是對煙花美景的一種比喻。
除了詩歌,煙花在文學作品中也常常出現。例如《紅樓夢》中,“元宵節”一章中寫到:這時候,“皆放花燭。尋聲而去,則是簇擁著一個個少年兒女,在那里看舞獅子,打夜功,扭秧歌,吹嗩吶,彈鋏琴。”這里的“花燭”便是指點亮的各種煙花。
總之,在文學藝術中,煙花不僅僅是一種場景或物品,更多地是一種象征、隱喻或寓意。無論我們身處何地、時代如何變遷,都能通過閱讀和欣賞這些經典作品來感受到那份美好和神秘。
上一篇:滿詩句(二十四節氣小滿詩句)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