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生活的那些苦惱,不是生活本身的代價,更不是生活的諷刺和傷害,恰恰是一種人生的建議,讓內心不再懦弱,讓生活的方向不淹沒在那些是是非非當中,更清晰、更明朗。
【第2句】:【死亡新生】人活著與死亡只是肉體的異化,死亡的實質是靈魂的新生。
【第3句】:佛陀是出世的大圣人,為眾生示現人間,以凡夫的形態進取圣賢的果位,出家修行而成就;并指引眾生,轉沉迷為覺悟,向光明大道邁進。
【第4句】:【禪心佛語】承擔也是快樂的,只有會承擔的生命,才能演奏出天籟妙音。
【第5句】:精神的空虛用物質永遠也填不滿。精神的空虛一定要用精神的能源、精神的食糧,用智慧、用慈悲、用奉獻的精神來填補。
【第6句】:【禪語人生】這世間最簡單的道理:和氣,路路通;嫉妒,腦袋疼。天空雁來,浮云散去。
【第7句】:【佛心禪語】做一個有良知的人,活著才會淡然無悔。做一個善良之人,活著才會從容。珍惜人生,珍惜光陰。珍惜生命的每時每刻。
【第8句】:生命之間需要對話,但不一定需要語言,和自然握手,和天地擁抱,隨處結祥云。
【第9句】:【禪語人生】有些人不見再見總要見,有些故事縱然再艱難,也要讓生命的信念去面對和化解,成為一種云淡風輕的自然而然。
【第10句】:【禪心佛語】當禪修達到一定階段,身心會獲得一種純然的喜樂,是任何世間快樂都無法比擬的。
【第11句】:無有如欲火,無有如恚毒,無有如癡網,無有如陰苦。如實知此已,涅槃第一樂。《舍利弗阿毗曇論》卷十五引佛言
【第12句】:人固有陋習,改了就是好同志。一時改不了也情有可原,只要不停其改就成。
【第13句】:菩薩于一切法住無分別,能滿六度。《大般若經》卷二十二,教授教誡品
【第14句】:開口動舌無益于人,戒之莫言;舉心動念無益于人,戒之莫起;舉足動步無益于人,戒之莫行。
【第15句】:【禪語人生】我們永遠不要放棄增長智慧,它是帶領我們脫離黑暗的善知識。
【第16句】:【禪心佛語】從責任上要強化,從感情上要淡化,這才能夠提得起、放得下。
【第17句】:【禪語人生】我在苦惱中常常想,說真實自然須有極大的勇氣的;假如沒有這勇氣,而茍安于虛偽,那也便是不能開辟新的生路的人。
【第18句】:【禪心佛語】對于“至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要成圣成賢,佛教認為成佛是至善,道家則覺得要虛靜無為、返璞歸真。
【第19句】:【禪語人生】夕陽西下的時候,行者肩扛著滿滿的一袋水果,步履蹣跚、汗流浹背地走到禪師面前。
【第20句】:【禪心佛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我們的工作、生活中,過失是很難避免的事,關鍵要學會正確對待過失,開動腦筋思考過失,從過失中得到啟迪。
【第21句】:【精短禪語】試著做一個溫柔的人,平和而感恩的對待這個世界,不是為了求得萬人愛慕,而是讓你自己,可以在面對生之孤獨時,巧妙而安穩的漫步這一生。
【第22句】:【知足詩】無憂無慮又無求,何必斤斤計小籌?明月清風隨意取,青山綠水任遨游。知足勝過長生藥,克己樂為孺子牛,切莫得隴猶望蜀,神怡夢穩慢白頭。
【第23句】:冥冥之中的一切,就在這瞬間注定。所以,漫漫紅塵,我必定飽嘗抵死泅渡的一路酸楚,凄凄獨吟相思碎孤心,隱隱繞禪香的離殤,苦苦追找那遙遠記憶里綠色婆娑的身影。
【第24句】:【禪心佛語】如果一個人能將他的財富存在腦袋里,就沒有人能將它偷走。
【第25句】:【禪語人生】因為你的與眾不同,因為你的特別,有時候你得習慣孤獨。
【第26句】:【禪語人生】遇到的人,善待,不管能不能再見。經歷的事,盡心,不管是不是成功。
【第27句】:【圣經文案】438“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后2:13)
【第28句】:人生就是這樣,來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須隨緣不變,不變隨緣。抵制各種各樣的誘惑,保持一種禪定的境界,才能心性安寧,遠離煩惱,從而實現寧靜的自我。
【第29句】:【圣經文案】230耶穌說:“手扶著犁向后看的,不配進神的國。”(路9:62)
【第30句】:菩薩的道路遙遠漫長,須生生世世倒駕慈航、來回娑婆世界救度眾生,發揮這分駱駝般忍辱負重的耐力。
【第31句】:誰是佛,誰不是佛,不能只從外表判定。穿百衲衣者,不一定是真和尚。不穿百衲衣者也未必就不是真覺者。同樣,誰是對,誰是錯,也不能僅憑一面之詞。
【第32句】:【禪心佛語】孔子曰:“祭神如神在。”神明有沒有來應供,那是另外一個問題。從有為道無為,從有相到無相,從生滅到無生滅,那是解脫的問題了。
【第33句】:【禪心佛語】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懷,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第34句】:【禪心佛語】努力地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
【第35句】:人生如夢,這場夢不論是美夢、噩夢,我們都是這場夢的主人,可以選擇在美夢里不迷失,陷入噩夢時保有醒覺的能力。一海濤法師
【第36句】:【禪心佛語】每天醒來都要比前一天更強大,直視自己的畏懼,擦干自己的淚水。
【第37句】:【禪心佛語】每個人的性格中,都有某些無法讓人接受的部分,再美好的人也一樣。所以不要苛求別人,也不要埋怨自己。
【第38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句話不可說,一是非親見親聞不可說;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說;三是無意義之言不可說。人不能為說話而說話,不能為活著而活著。
【第39句】:先益后損,則恩反為仇,前功盡棄。先松后緊,則管束不下,反招怨怒。
【第40句】:【禪心佛語】凡事心存誠懇,而不虛情假意。凡事心存恭敬,而不藐視他人。
【第41句】:【禪心佛語】當我們不了解一件事情的真相,我們最好采取尊重的態度,否則會更顯我們的無知。
【第42句】:【禪心佛語】你的身體不屬于你自己,是屬于上師三寶的,屬于眾生的,是普渡眾生的工具,是用來成辦眾生利益的,所以要珍惜。
【第43句】:【佛語摘抄精選】日儒日佛日百家,心則一,其跡甚異,夫一焉者,其皆欲人為善者也。(《輔教篇·廣原教》)
【第44句】:終日吃飯,未曾咬著一粒米。終日行,未曾踏著一片地。與幺時,無人我等相,終日不離一切事,不被諸境惑,方名自在人。(唐)希運《黃檗山斷際禪師傳心法要》
【第45句】:邪見者,起邪志、邪語、邪業、邪命、邪方便、邪念、邪定。是向邪者,違于法,不樂于法。《雜阿含經》卷二十八,第787經
【第46句】:【禪心佛語】說真話最大的好處,就在于你不用總惦記著自己上次那話是怎么說的。
【第47句】:如何頓悟自心,不從人得者,未心不由積累辛苦中來,如萬里還家,入門一步,慶快平生,回視向之跋涉艱難,閑關險阻,依稀仿佛如夢中事然。——《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48句】:心可則為欲,何必獨五欲。速可絕五欲,是乃為勇士。《法句經》卷下,愛欲品
【第49句】: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有失望。如果能了解一切都是無常,就不會攀緣執著;如果不攀緣執著,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正見》
【第50句】:三千世界,掠影浮光,我們看到的就只是一粒微塵、一瓢秋水、一彎清月。
【第51句】:【佛心禪語】不管遇到了什么煩心事,都不要自己為難自己;無論今天發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應該感到悲傷。記住一句話:越努力,越幸運。
【第52句】:不求鎖定結局,只求曾經努力;不求事事順意,只求心情美麗;不求左右別人,只求善待自己;不求馬到成功,只求堅定不移。
【第53句】:【佛心禪語】※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處都是好處,這才是解脫。
【第54句】:菩薩摩訶薩行般若波羅蜜,無有一心一行空過,不向薩婆若者。《勝天王般若經》卷六,平等品
【第55句】:【禪心佛語】事情所表現的具體性后果,都是由某種看不到的力量所產生的。在我們聽到槍聲以前,子彈早已發射出去了。決定性的事情,乃完成于思想之中。
【第56句】:【禪語人生】心志要高,心氣要平,眼光要遠,定位要準。如果你想夢想成真,那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趕快從夢中醒來。
【第57句】:【禪心佛語】同樣的,在行善時,也要時時覺照到可能生起的不正念、不正心態,當有所明察時,也要設法調整。
【第58句】:【禪心佛語】今生今世修行的努力一定不會白費,只有精進修行的人才能不懼死亡,才能得到解脫的安樂。
【第59句】:【禪心佛語】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你自己的相續中也能產生這些功德。你喜歡,你相信,你想得到,這就是信心。
【第60句】:【禪心佛語】人生如果沒有目標,那么生活也只不過是繞圈圈而已,人生的真正起點應該是設定目標的那一刻。
【第61句】:【禪心佛語】為什么總是離別之后才懂得珍惜,因為人無完人,金無足赤。擁有一顆寬容的心,善待別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第62句】:【禪語人生】相對于宇宙,地球是一粒微塵;相對于地球,人是一粒微塵。
【第63句】:【圣經文案】127耶和華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塞55:8)
【第64句】:生命非常短暫,所以要加緊腳步,快速前進,不可拖泥帶水,切勿前腳已經落地了,后腳還不肯放開。一證嚴法師
【第65句】:【禪心佛語】高官不如高知,高知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不怕待遇低,就怕命歸西,不怕掙錢少,就怕走得早。
【第66句】:【禪心佛語】若覺無心,即無一切煩惱生死涅盤。是故如來為有心者說有生死。菩提對煩惱得名,涅盤對生死得名,此皆對治之法。【第12句】:當知有心,即一切有,無心一切無。
【第67句】:【禪心佛語】放下一切包袱,用空靈的心走路,我們的步伐就會輕松。佛法說“一念清凈”也類似于現代人說的:“要時刻讓自己的心清零”。
【第68句】:【禪心佛語】往事如煙,拈一段舊事,品自己可笑。捫心自問,尋來去得失,看哪個無知。
【第69句】:【佛家禪語】見人有錯,要“尊重的提醒”;受人指正,應“感恩的接受”。
【第70句】:希望這本書,能帶你認識因果,尋找心想事成改變命運的法則。從當下我們的起心動念開始,改變自己,找到真正的幸福快樂,帶你回家,我們將無比感恩。
【第71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有他的路,每條路都是正確的。現在有近60億人,就有60億條正確的路。人的不幸在于他們不想走自己的路,而總是想走別人的路。
【第72句】:良藥:學佛者應遵行佛的教法——發大乘心,實行菩薩為眾生服務的精神。
【第73句】:【禪心佛語】人要成功一定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當你學會放棄的時候,你才開始進步。
【第74句】:【禪心佛語】教育:在所有的禮物中,真理的播送最珍貴。在所有的味道中,真理的味道是最短。在所有的快樂中,真理的喜悅最大。拔除貪欲,便可以征服所有的苦惱。
【第75句】:【禪心佛語】每個人在一生中都有很多美好的夢想,但真正能實現的卻寥寥無幾,很多時候我們不是沒有時間,也不是沒有能力,而是缺乏行動。
【第76句】:紫霄峰上黑云叆叇,鄱陽湖里白浪滔天。一氣無作而作,萬法不然而然。更若擬誼思量,迢迢十萬八千。——《黃龍慧南禪師文案》
【第77句】:【圣經文案】424以后我們這活著還存留的人必和他們一同被提到云里,在空中與主相遇。這樣,我們就要和主永遠同在。(帖前4:17)
【第78句】:【禪心佛語】生活中,快樂甜甜,也不乏痛苦連連。快樂時無需大喜大樂,因為快樂的長度并不長;痛苦時亦無須大悲大痛,因為痛苦的長度也不長。
【第79句】:一個內心憂郁又孤寂的人面對打擊,似乎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在反擊中保護自尊。
【第80句】:要談情,就必須談長情——覺悟的情;要說愛,就必須說大愛——解脫的愛。
【第81句】:【禪心佛語】所謂無上正等正覺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靜心是也。
【第82句】:希望不是妄想,也不是奢望,而是對未知的欣喜渴盼,對人生的不息熱情。
【第83句】:【禪語人生】只要一個人找不到自己的缺點,他永遠都無法完美起來。對人來說,沒有比知道自己的短處更有益的事了。
【第84句】: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即放下心中的妄想、分別、執著,就能成佛。
【第85句】:【佛心禪語】把握好情緒人開心的時候,體內就會發生奇妙的變化,從而獲得陣陣新的動力和力量。
【第86句】:【禪心佛語】對一個人好不難,難的是始終如一的好;陪伴一段路很簡單,相守一生情不容易。
【第87句】:十不善業道,上者地獄因,中者畜生因,下者餓鬼因。《華嚴經》卷三十五,十地品
【第88句】:欲修佛法,當勤精進。。所以者何?是身無常,無有決定壞敗之相,不得久住,終歸磨滅,未得法利,恐中壞故。《大寶積經》卷一一二,普明菩薩會
【第89句】:【禪語人生】在社會上,使人際關系趨于和諧有序,有效免除暴力和沖突的產生。
【第90句】:【禪心佛語】能一鼓作氣,通過考驗,我們的人生才能從突破創新中獲得無限的意義。
【第91句】:【禪語人生】許嘉璐先生曾指出:現在的問題是雅文化衰落,同時又孤芳自賞,我們的俗文化大部分是舶來品,不是根植于本土,很難提升,俗文化和雅文化斷絕了。
【第92句】:【佛心禪語】不執迷科學,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聞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與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第93句】:水中鹽味,色里膠青,體之有據,取之無形。用時密密,寂處惺惺。是諸佛之本覺,乃眾生之妙靈。——《宏智禪師廣錄》
【第94句】:成功乃依靠堅忍的心志,長期奮斗而得;并非僅憑一股血氣、一時沖勁所得來。所以大家必須腳踏實地,專心一志精進向前,不可臨陣退縮、徘徊不定。
【第95句】:伎樂放逸,惡習日增。《法句經》卷下,廣衍品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淫于女色,是為最吉祥。《法句經》卷下,吉祥品
【第96句】:依托眾緣,速謝滅已,續和合生,故名緣起。(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十
【第97句】:【佛心禪語】·佛光菜根譚·投人才能深入,付出才能杰出,平凡才能不凡,磨煉才能熟練。
【第98句】:【禪心佛語】所謂鬼是指那些說壞話、做惡事的人,即使是和尚或沙彌也一樣,如果他們不遵守或不認識正法及戒律,他們也一樣可以叫做鬼。
【第99句】:【禪語人生】無論你們是高矮胖瘦貧富,你們是怎樣的人并不重要,如果你希望生活得有成就感,希望生活得充實,有一樣必不可少的東西,那就是激情。
上一篇:每日一禪修心文案-佛家經典禪語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