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山羊愛石山,綿羊愛草山——各有所好
【第2句】:【石臼里的泥鰍——無路鉆】(歇)比喻人陷入困境,逃脫不了。
【第3句】:【十日灘頭坐,一日行九灘】(諺)行船遇到逆風大浪,只好長時間在灘頭困守;一旦風順浪平,即可揚帆遠航。比喻機會不來,只好坐等;機會一來,便可大顯身手。
【第4句】:【寧作治世犬,莫作亂離人】(諺)治世:沒有動亂的太平盛世。亂離:兵荒馬亂的動蕩時局。寧可在太平年間做狗,也不要在動亂年間做人。指動亂年間人們苦不堪言。 也作寧做太平狗,莫做亂世人。 寧作太平犬,毋為亂世人。
【第5句】:【無記名投票】現在,我國選舉制度規定采用無記名投票方式進行選舉。本來是將寫好的選票輕輕放入投票箱內,為什么非要“投票”呢?原來,“無記名投票”是舶來品,出自意大利語“球”。公元五世紀,古希臘、羅馬在選舉時,人們用“球”代替選票進行投票。投票時選民將小球投入一個特別的箱內,并事先約定球分兩色,白色表示同意,黑色表示反對。 1884年后,美國也采取這種投票方式,但并不限于小球,有時也用蠶豆或玉米粒代替。這種選舉方式,自然要投。后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無記名投票。如今又產生了電子表決器,仍舊叫投票表決。
【第6句】:衙門前的石獅子——張牙舞爪不咬人
【第7句】:【正月可栽大樹】(諺)農歷正月,土地剮開始解凍,此時栽大樹,成活率最高。
【第8句】:【抓條岔道跑到底】(慣)比喻堅持走錯誤的道路而不悔改。
【第9句】:【老天爺餓不死瞎家雀】(諺)家雀:麻雀。比喻生活能力再差的人,也總會設法活下去。 也作老天爺餓不死沒眼的家雀。 老天爺餓不死瞎眼雀。
【第10句】:【不蒸包子蒸(爭)口氣】(慣)蒸口氣:諧“爭口氣”。爭氣:要強,
【第11句】:【把好心眼掛在鼻子上——專為別人看】(歇)指假裝出一副好心腸,在人前顯示。
【第12句】:【剃頭擔子——一頭熱】(歇)剃頭擔子:理發匠流動著做生意用的擔子,一頭放板凳和理發工具,另一頭是燒熱水用的小火爐。指當事雙方一方熱情,一方冷淡。 也作剃頭挑子——一頭熱。 剃頭匠的挑子——一頭熱。
【第13句】:【天打五雷轟】(慣)五雷:金雷指刀砍死,木雷指棍打死,水雷指水淹死,火雷指火燒死,土雷指墻倒壓死。舊指上天用劈雷擊死人間罪大惡極者。后指罪孽者受到最嚴厲的懲處。常用作發誓或詛咒。 也作天打雷劈五雷轟。 天打五雷劈。
【第14句】:【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釋義:借指人多的地方,什么樣的人都有。例句:“真是樹林子大,什么鳥都有,居然有人誣告盧華。”
【第15句】:【墻上的泥坯——去了一層又一層】(歇)泥坯:抹在建筑物表面的泥層,掉了一層可以再涂一層,舊時歧視婦女,把妻子比作“泥坯”。 指妻子死了一個又再娶一個。
【第16句】:【黑云壓城城欲摧】釋義:摧:毀壞。比喻大兵壓境,局勢十分嚴重。這是李賀《雁門太守行》詩句。例句:逸敏生就一副倔犟的性子,對于爸爸的遭遇,她義憤填膺。但在這黑云壓城城欲摧的危急關頭,這位沒有經過人世波折的姑娘,顯得一籌莫展,焦急異常。
【第17句】:【忘在腦后】(慣)指把事情忘光了。 也作忘在脖子后頭。 忘到脖子后頭。 忘到脊梁后頭。
【第18句】:八竿子搭不著的親戚——遠著哩
【第19句】:【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釋義:吃過騙子的虧,不再相信別人的花言巧語。例句:那些妖怪聞此言,魂飛魄散,就在水中跪拜道:“望老爺方便方便!我等有眼無珠,誤捉了你師父……”八戒搖手道:“莫說這話!俗語說得好:‘曾著賣糖君子哄,到今不信口甜人。’是便筑一耙,各人走路!”
【第20句】:【井淘三遍吃甜水,人從三師武藝高】(諺)三:多的約數。指井多淘上幾遍,就能吃上甜水;人多向幾位師傅學習,就能博取眾長,學到高超的技藝。
【第21句】:【用時不當】當時不用該用時沒有,有了又不一定用得上。 言外之意:還是有準備的好。成語:備而不用。孫犁《風云 初記》:“用時不當,當時不用,多學一樁本領,又不擔什么沉 重。”
【第22句】:【天上掉餡餅】(慣)比喻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或好處。也比喻不可能實現的好事。
【第23句】:【有板有眼】“有板有眼”指做事穩妥、不毛糙、按部就班地進行。它源于戲曲中的音樂節拍。明王驥德《曲辭》中說:“凡蓋曲,句有長短,字有多寡,調有緊慢,一視以板眼為節制,故謂之板眼。” “板”就是板式。戲曲唱腔音樂中的板式結構,可分為板式變化體和曲牌連套體兩大類。在板式變化體的結構中,大都有慢板、快板、二八板、流水板、散板等板類。在各類板式中,強拍為“板”,弱拍為“眼”,板式的強弱關系就是“板眼”。其中,節拍為2/4的叫“一板一眼”,節拍為3/4的叫“一板兩眼”,節拍為4/4的叫“一板三眼”。如果演唱者節奏感差,強弱不分明,不是搶板,就是滑板,即掉板。所以將“有板有眼”一詞指的唱腔合乎節拍,引申為言語行事有節奏、有條理,合規矩。
【第24句】:狗尿苔打鹵——天生不是個好蘑菇
【第25句】:谷子地里長玉茭[玉米]——突出
【第26句】:拿著草帽當鍋蓋——盡是出氣眼;亂扣
【第27句】:士氣不可辱,民意不可欺。
【第28句】:【親戚不共財,共財再不來】(諺)指親戚間不可在錢財上糾纏不清,不然就會破壞彼此之間的關系。
【第29句】:【把死人說活了】善于說話。死人,也說:木頭人。馬烽 《劉胡蘭傳》:“咳,你這兩片嘴呀!真能把死人說活。”
【第30句】:鼻孔里長瘤子——氣不順
【第31句】:【九牛去得一毛】(慣)形容損失非常少或所占比例極小。 也作“九牛身上拔一根毛”。
【第32句】:熟透了的大麥一夠頭了
【第33句】:【大人不記小人過】指身份高的人肚量要大。相關的:大 人不和小人爭。老舍《四世同堂》:“她居然停止了挑戰,她 的理由是:大人不和小人爭!她是所長,也就是大人!” 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平息糾紛,或調和矛盾,和稀泥。成 語:息事寧人。老舍《四世同堂》:“他很會說話,遇到住戶們 打架拌嘴,他能一面挖苦,一面恫嚇,而把大事化小,小事化 無。”
【第34句】:我家的鞋子東一只西一只,橫七豎八放了一地。媽媽看見了說:“咱家的鞋子開會了。”(山東·菏澤)
【第35句】:李大叔在院中責備女兒,正好被剛過門的兒媳婦聽見了。兒媳婦誤以為是說她的,一賭氣騎著車子回了娘家。李大叔說:“這真是打馬騾子驚啊!”(山西·屯留)
【第36句】:腳扎刀子一離心遠著哩
【第37句】:【君子成人之美】謂應幫助別人,成全別人。臺灣瓊瑤《月 朦朧鳥朦朧》:“又覺得自己做得好漂亮,好大方,好有風 度——君子成人之美!”
【第38句】:狗見了主人——搖頭擺尾
【第39句】:醬油店里打架——爭風吃醋
【第40句】:姐姐就要去東山參加學校組織的軍訓了。頭天晚上,一家人都在為她的遠行做準備。她的同學見了說:“這就叫一個殺豬的,三十二個拉腿的。”(山西·太原)
【第41句】:大爺比太爺——只差一點
【第42句】:【 疾風知勁草】刮大風,可以看出草長得是否壯實。比喻 在困難中可以看出人的品質。張恨水《啼笑因緣》:“古人 說: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所以必定要到為難的時候, 才看得出好人來的。”
【第43句】:【東廟里燒香,西廟里許愿】(慣)許愿:迷信的人祈求神佛保佑時許下某種酬謝。比喻到處許愿,求人幫助。 也作東廟里拜佛,西廟里燒香。 東廟里打齋,西寺里修供。 打齋:念經做法事。修供:向神佛敬獻供品。
【第44句】:谷糠蒸窩頭——捏不攏;難捏合
【第45句】:飛機上擺手——高招
【第46句】:【留尾巴】(慣)比喻事情沒有徹底得到解決,還留有問題。
【第47句】:城樓上的衛兵——高守(手)
【第48句】:【村里夫妻,步步相隨】(諺)農家夫妻,一同在家,一同下地,總是廝守在一起。指村里的夫妻沒有別離之苦,終生相伴。
【第49句】:表妹愛挑食,姥姥批評她:“你呀,想吃桃,嫌有毛;想吃杏,嫌杏酸;想吃魚,魚有刺;想吃瓜,瓜有籽;想吃紅薯,又嫌面。世上沒有你能吃的了。”(河北·邢臺)
【第50句】:為鼓勵我堅持練字,奶奶說:“練字不能怕麻煩。字怕習,馬怕騎,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繡花針。再說,不怕慢,就怕站,堅持練下去總會有收獲的!”(內蒙古·開魯)
【第51句】:【駱駝下騾子——怪種】(歇)下:動物生產。本指怪異的變種,轉指不肖的子孫。含責罵意。
【第52句】:【山里說話有鳥聽,屋里說話有鼠聽】(諺)在山里說話,緊防鳥兒聽去;在屋里說話,緊防老鼠聽去。 指人們說話,尤其是秘密的話,要緊防有人竊聽。
【第53句】:【掌刀把子】(慣)比喻掌握權力。
【第54句】:鐵不冶煉不成鋼,人不運動不健康。
【第55句】:舅舅全家來我家做客。媽媽問舅舅:“你的兩個寶貝兒子誰的成績好些?”舅舅笑著說:“他們是老鼠騎水牛——大的沒有小的能。”(湖南·沅江)
【第56句】:電線桿子剔牙——大老粗
【第57句】:漚爛的花生——不是好仁(人);沒有好仁(人)
【第58句】:我是女孩,當班長,愛管事,樂于助人,老師、同學都喜歡我,可有個老婆婆說女孩管事惹是非。老師說:“結果的樹遭石打,做工的人被釘扎。但是,只要方向是對的,不要管別人說什么。”(山東·昌樂)
【第59句】:【漏碗也能盛滿水】謂雖有欠缺,也能夠發展起來。底子 差也能好起來。高曉聲《水車流》:“唉,能不反復就好。這 樣的光景,只要太太平平過三年五年,漏碗也能盛滿水。怎 不叫人動心啊!”
【第60句】:【 成由勤儉敗】由奢要成功必須勤奮節儉,奢侈浪費則導 致失敗。電臺廣播:“俗話說,成由勤儉敗由奢。盲目追求 高消費,不僅不能給自己帶來歡樂,反造成精神負擔,這不 是過日子的辦法。”
【第61句】:【進了仙觀,忘了舊廟】(慣)比喻人生活環境好了,就忘了過去。
【第62句】:白漆燈籠——空白
【第63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經過長期的考驗,才能看出好 壞。浩然《艷陽天》:“我知道你上了人家的當,聽了別人的 話兒,這會兒我的心意你不能一下子弄明白。我也不用多 說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吧。”
【第64句】:【眼經不如手經,手經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過;用手經過,不如反反復復習練。指學習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65句】:【既尊孔子,又拜活佛】(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被封建統治者尊為圣人。活佛:藏傳佛教中的高僧。比喻用意不專,對幾方面都應付,都不信任。
【第66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釋義:拈(nian):揀起。形容人懶怕動。例句:馮金保又說大姐成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偷米換燒餅吃。
【第67句】:【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諺)舊指凡事以少管為好,沾手就不免要惹麻煩。 也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少一事不如沒一事”。
【第68句】:【灶膛里掄錘——砸鍋】(歇)本指把鍋打破,轉喻把事情辦糟了。
【第69句】:【 無馬狗拉犁/無牛馬耕田】借指替代,或不得已求其次。 相關的:有牛使牛,沒牛使犢。周立波《山鄉巨變》:“不要譏 笑吧,我做得什么隊長啊!還不是無牛牛了馬耕田。”
【第70句】:嬸子蓋了五間房,今天粉墻壁,明天糊頂棚。我問:“收拾這么漂亮干啥啊?”嬸子說:“還不是為了娶你嫂子。”鄰居嘆氣說:“真是喜鵲嘴痛,鵓鴣受用。”(河北·滄州)
【第71句】:狗打哈欠——不喘人氣;出出臭氣;妄張臭嘴;一張臭口
【第72句】:【 好肉上生蛆】清白受辱。柳青《創業史》:“我郭振山沒對 她改霞說過一句生寶本人的壞話。她改霞不能在我的好肉 上生蛆!”
【第73句】:老鼠嫁女遇老貓——先喜后憂
【第74句】:【 好漢不吃眼前虧】情況不利,不必硬拼。好漢,也說:光 棍。浩然《山水情》:“他懂得光棍不吃眼前虧的策略,更明 白胳膊扭不過大腿的正理明言。”
【第75句】:【哈巴狗】“哈巴狗”是人類最忠實的朋友,它乖巧、玲利又聽話,能通人性,深受人們的喜愛。正因如此,有時把巴結上司的人稱為“哈巴狗”,頗為恰當和形象。那么哈巴狗的故鄉在哪里呢?它產自東羅馬,唐代中國史料稱其為“拂菻”。據《舊唐書·高昌傳》載:“武德七年(624年),高昌王麴文泰獻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長尺余,性甚慧,能曳馬銜燭,云本出拂菻國。中國有拂菻狗,自此始也。”文中這種聰慧的“拂菻狗”屬于尖嘴絲毛犬,曾經是希臘妓女和羅馬主婦的寵物,而高昌所獻這對“拂菻狗”則成為中國“哈巴狗”的小祖宗。從唐朝起,國內逐漸有人豢養“哈巴狗”,最初一兩百年間,這種時髦而且昂貴的寵物,只限于宮廷喂養。大約在唐朝后期,哈巴狗開始流人民間,隨著哈巴狗一窩一窩地成倍繁殖,后來也進入尋常百姓家。
【第76句】:【鍋不熱,餅不靠】對人不熱情,團結不了人。陳登科《移 山記》:“鍋不熱,餅不靠,父不疼,子不孝。”
【第77句】:老公雞叼骨頭——惹狗生氣
【第78句】:【但得方便地,何處不為人】(諺)只要有對人行方便的條件和環境,就要努力做出有益于人們的事情。 指人要有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精神。
【第79句】:【燈謎】燈謎來自猜謎,相傳兩千多年前,就有了猜謎這種活動,那時叫“瘐辭”,也就是隱語的意思,民間俗稱“謎”。那么,猜謎怎么和燈謎聯系上了呢?據傳,在很早的時候,有一個姓胡的財主,家財萬貫,橫行鄉里,看人行事,皮笑肉不笑,人們都叫他“笑面虎”。這笑面虎對人的衣帽穿戴最是看重,只要是比自己穿得好的,他拼命巴結;對那些粗衣爛衫的窮人,他則恨之入骨。那年春節將臨,胡家門前一前一后來了兩個人,前邊的人叫李才,后邊的人叫王少。李才衣帽整齊華麗,王少穿得破破爛爛。家丁見李才,忙回房稟報,笑面虎慌忙迎出門來,一見客人衣帽華麗,就滿臉堆笑恭敬相讓。李才說:“要借銀十兩。”笑面虎忙取來銀兩,李才接過銀兩揚長而去。笑面虎還沒回過神來,王少忙上前作揖道:“老爺,我借點糧。”笑面虎瞟了一眼,見是衣著破爛的王少,就暴跳如雷地罵道:“你這小子,給我滾!”王少還沒來得及辯駁,就被家丁趕出了大門。王少越想越生氣,猛然心生一計,要斗斗這個“笑面虎”。轉眼春節已過,元宵將臨,各家各戶都忙著做花燈,王少也做了一個。到了元宵節的晚上,各家各戶門前都掛上了各式各樣的花燈,王少也挑著自己的花燈上了街,只見這花燈扎得又大又亮,更為特別的是上面還題著一首詩。王少來到笑面虎門前,把花燈挑得高高的,引得好多人圍著看。笑面虎正在門前觀燈,一見此情,也擠到花燈前,花燈上題著四句詩,他命身后的財房先生念給他聽:尖尖身細白如銀,論秤沒有半毫分。眼睛長到屁股上,光認衣服不認人。笑面虎一聽,只氣得哇哇大叫:“好小子,膽敢罵老爺!”就要命家丁來搶花燈。王少忙挑起花燈笑嘻嘻地說:“老爺,咋見得是罵你呢?”王少又朗聲念了一遍,笑面虎恨聲說道:“這不是罵我是罵誰?”王少仍笑嘻嘻地說:“噢,老爺是犯了猜疑,我這四句詩是個謎,謎底是個‘針’字,你想想是不是?”笑面虎一想,可不是,只氣得干瞪眼,沒啥可說,轉身狼狽地溜走了。周圍的人都樂得哈哈大笑。這事越傳越遠,第二年燈節,不少人都將謎語寫在花燈上,供觀燈的人猜測取樂,所以就叫“燈謎”。以后相沿成習,每逢元宵燈節各地都舉行燈謎活動,一直傳劍現在。
【第80句】:【打強心劑】(慣)強心劑:能使心臟肌肉收縮力量增加、心臟搏動次數減慢,從而改善血液循環的藥物。比喻采取措施使處于困境中的人或集體振作精神,產生擺脫困境的動力。 也作“打強心針”。
【第81句】:【出污泥而不染】釋義:比喻人從污穢的環境中出來,卻能保持純潔的品質,不沾染壞習氣。 “污”又作“淤”。例句:田月軒立刻尊敬地說:“對。這就是叔的可貴之處。‘漸于蘭則芳,漸于鮑則臭’,叔久居鮑魚之肆,尚能分別香臭,出污泥而不染,難得呀!”
【第82句】:生氣催人老,笑笑變年少。
【第83句】:【貴易交,富易妻】(諺)易:更換。 舊指人有權有勢了,就會拋棄患難時的朋友,另交新貴;有錢有業了,就會拋棄窮困時的妻子,另娶新人。 也作“富易交,貴易妻”。
【第84句】:【吃啞巴虧】(慣)指受了損失不便聲張或無法申訴。
【第85句】:【放響炮】(慣)比喻明確地作出某種承諾。
【第86句】:屁股袋上裝黃連——苦在后頭
【第87句】:田鼠走親戚——土來(里)土氣
【第88句】:【動肝火】(慣)指發脾氣。
【第89句】:【想起一陣風,過后一邊扔】做事考慮不周,一哄而起,又不 能堅持。《北京日報》(1989,11,3):“倘想起一陣風,過后一 邊扔,盡管你今天‘拔’了‘蘿卜’,人家也會改日再種上‘蘿 卜’,那就與‘割韭菜’一般無二了。”
【第90句】:【割不斷的親,打不斷的鄰】見“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
【第91句】:我們老師最痛恨那些不孝敬老人的人。他常說:“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一個人連老人都不孝敬,就枉披一張人皮了!”(陜西·旬陽)
【第92句】:【海外赤子】“海外赤子”即我們海外華人,僑胞,他們都是炎黃子孫,他們的根都在華夏。把他們稱為“赤子”,正是對祖國母親而言。 “赤子”一詞本指嬰兒,源自孔穎達疏:“子生赤色,故言赤子。”后來將赤子一詞引申為子民百姓。最早見于《漢書·龔遂傳》:“故使陛下赤子,簽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 直到唐朝才有了“海外赤子”的雛形。唐貞觀年間,唐太宗殿試射箭比賽,太宗對大臣說:“王者視四海為一家,封域之內,皆朕赤子……”后來便從中引出“海內赤子”一語。而“海外赤子”則是從“海內赤子”轉換而來的。后來“海外赤子”被海外僑胞用以表達他們熱愛祖國、向往祖國的赤誠之心。
【第93句】:【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釋義:在天氣最冷和最熱的時候進行鍛煉。例句:早先在院子里芭蕉葉上練字,后來砌了一堵磚壁粉墻,常在上面練習草字。冬練三九,夏練三伏,幾年一過,自成~體,果真是“飛鳥出林,驚蛇入草”。
【第94句】:【近人不說遠話】釋義:給親近人說話不用繞彎子。例句:“咱們是近人不說遠話,沖著孩子們,你也別跟彎彎繞這群家伙們跑了。”
【第95句】:清早起來,外邊的霧很大,天空像被一張濃濃的網罩住似的。奶奶以為要變天了,讓我加一件衣服,爺爺卻笑著說:“下霧是晴天,不用問神仙。”(河南·正陽)
【第96句】:【珍饈百昧,一飽便休】(諺)珍饈(xiu):珍美的食物。指再好的美食,也不過是吃飽肚子就算了。勸人不必貪求美食的常語。
【第97句】:【打橫炮】(慣)比喻橫加干涉,制造麻煩。
【第98句】:便桶底滲出水來——下流
【第99句】:【蟬曳殘聲過別枝】蟬飛走時伴著叫聲。比喻急忙離開,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幾塊錢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納了就蟬曳殘聲過別枝。”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