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黑紗】中國人治喪,兒女后輩只穿孝不戴黑色,農(nóng)村現(xiàn)在也如此。后來,西風(fēng)東漸,才開始戴黑紗,也只限于城市和公職人員。那么,戴黑紗從何說起呢?它源自歐洲。在古代歐洲,如果一個貴族死了,他的仆役都要為他穿黑色喪服致哀。英國仆役在購不起喪服的情況下,首倡用一塊黑紗佩戴在左臂上表示致哀。就這樣,節(jié)儉易行的佩戴黑紗的喪禮在全世界廣泛流行。
【第2句】:前一段時間,我們這兒老是陰雨不斷,姥姥說:“老天爺把下雨當(dāng)生意做了。”(河南·禹州)
【第3句】:星期天,我和姐姐都在外婆家玩。我倆因為一件小事爭吵起來,我就不再理姐姐了。外婆看到這種情況,關(guān)心地詢問我是為什么。我說:“姐姐老愛說我的過錯。”外婆聽后,笑著說:“說話,說話,說過就‘化’了。你小小年紀,怎么還記仇呢?”(四川·廣元)
【第4句】:開水鍋里加涼水——下子冷靜下來
【第5句】:【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釋義:比喻小人愈是殷勤,君子愈應(yīng)留神遠避。例句:“南京人家掘得一石,上有字可考云:‘豬拾柴,狗燒火,野狐掃地請客坐。’不知是何等語也。”
【第6句】:船進斷頭浜——進退兩難
【第7句】:【樹無土不活】釋義:比喻什么人也不能脫離人民百姓。例句:宋蚺不服氣地說:“我不懂,你懂。你就是忘記了一句老話:‘樹無土不活。你這棵大樹本事再大,沒有土——百姓不服,你就生不了根。”
【第8句】:【少吃咸魚少口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省得麻煩。周立 波《山鄉(xiāng)巨變》:“我勸你少吃咸魚少口干,不要探這些匡殼 子事了,伢子也大了,再過幾年,他接得腳了,我們怕什么?”
【第9句】:【公不離婆,秤不離砣】見“秤不離砣,公不離婆”。
【第10句】:玻璃瓶里插蠟燭——心里亮;肚里明
【第11句】:老鼠爬燈臺——好上難下
【第12句】:我做作業(yè)的時候,本來要答周長是多少,可最后忘答了。媽媽檢查完作業(yè)后,說:“看來,周長是沒跟你拜年哪!”(江西·臨川)
【第13句】:【大師傅】常言說,工廠里師傅多,醫(yī)院里大夫多,學(xué)校里老師多。那么,怎么師傅當(dāng)中還有一個“大師傅”呢?而且是做飯的?這里面有一則民間故事。古時候有個皇上,一次來到修建宮殿的工地上,就讓各工匠文案自己的本領(lǐng),誰的本領(lǐng)大就封誰為師傅。眾工匠都不服氣,搶著去表白自己的功勞。皇上干脆把他們都封為師傅。工地上給工匠們做飯的是一對姐妹,二人見工匠們都有了封號,便也湊過來討封。沒想到,那些被封為師傅的工匠們說:“做飯的算什么行當(dāng)?”姐姐很生氣,就決定餓他們一次。眾工匠干完活,都跑到飯棚里去吃飯,卻見灶房里沒動煙火,就來責(zé)問姐妹倆。姐姐說:“做飯的不算個行當(dāng),那你們就自己做吧!”眾工匠向皇上報告此事。皇上問:“那做飯的到底算不算個行當(dāng)?”這些能工巧匠餓得肚子咕咕叫,連忙答道:“做飯算行當(dāng),太算行當(dāng)了!” 于是,皇上叫人把姐妹倆找來,準備封她們?yōu)閹煾怠=憬銛[擺手,指著工匠們對皇上說:“他們都是師傅,卻做不了飯;給我的封號,得比他們大!” 皇上說:“那就封你為大師傅吧。”姐姐樂了,指著幫著自己做菜的妹妹,問:“她呢?”皇上順口說:“你是大師傅,那她就是二師傅吧。”妹妹一聽,也很高興。就這樣,做飯的就被稱為大師傅,幫廚的就被稱為二師傅了。
【第14句】:【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做事盡主觀努力,成不成還要看客 觀條件。茅盾《子夜》:“我們那五百萬算來還可以賺進十二 三萬,不過剩下的約五百萬就沒有把握。謀事在人,成事在 天。”
【第15句】:【又是饅頭,又是錘子】(慣)比喻軟硬兼施。
【第16句】:【雞毛炒鴨蛋——各自打散】(歇)本指雞毛和鴨蛋炒不成一塊兒,轉(zhuǎn)喻人彼此無法湊合,還是散伙為好。
【第17句】:對著舞臺找對象——相情愿
【第18句】:【既尊孔子,又拜活佛】(慣)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創(chuàng)始人,被封建統(tǒng)治者尊為圣人。活佛:藏傳佛教中的高僧。比喻用意不專,對幾方面都應(yīng)付,都不信任。
【第19句】:【槽里無食豬拱豬】(諺)喂豬的食槽里要是沒了食物,豬就會用嘴互相拱咬。比喻經(jīng)濟拮據(jù)之時,容易彼此抱怨或爭吵。
【第20句】:前幾天學(xué)校進行了一次考試,我的成績不錯。回家后,媽媽夸獎我說:“你可真是磚頭砌墻,后來居上。看你每天努力學(xué)習(xí),還真有效。這叫‘一天學(xué)一招,十天成一套’!”聽著這話,我的心里樂開了花。(廣東·龍門)
【第21句】:叔叔不小心把手機丟了,天天愁眉苦臉。爺爺安慰他說:“天有陰有晴,事有敗有成,人有禍有福,有什么可發(fā)愁的?”(廣東·龍門)
【第22句】:【硬碰硬】(慣)1指以強硬的手段對付強硬手段。2指以強制的方法進行。
【第23句】:【 山高遮不住太陽】指真實情況掩蓋不住,或超越不過。 馬烽西戎《呂梁英雄傳》:“不怕,有理不在高言,山高遮不住 太陽。”
【第24句】:賣肉的殺羊——內(nèi)行
【第25句】:蚯蚓釣鯉魚——以小引大
【第26句】:【瓜無個個圓,人無樣樣全】釋義:比喻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例句:只是,正像人們常言說的那樣:瓜無個個圓,人無樣樣全。老成厚道的農(nóng)村實干家羅祖華,對于為人處世方面的學(xué)問簡直少得可憐。
【第27句】:【城門失火,殃及池魚】(諺)殃:災(zāi)禍。池魚:一說是人名,池仲魚,因靠城門居住,城門失火時被燒死:一說是護城河里的魚,因救火汲干了護城河,魚皆干死。比喻無辜受到連累。 也作“城門失火池魚喪”。
【第28句】:丫環(huán)抱著元寶睡一守財奴
【第29句】:【行家眼,如夾剪】(諺)夾剪:像剪刀形狀的夾取物件的工具。指行家觀察事物的眼力非常敏銳而準確。
【第30句】:【公人見錢,蒼蠅見血】(諺)指公人貪財如命,見到錢財,就如同蒼蠅見到血一樣。
【第31句】:【十年九不遇】(慣)形容非常少見,難得碰到。
【第32句】:【拿蘆席比天,小鬼比神仙】(慣)形容兩者差距太大。
【第33句】:【拉屎攥拳——暗里使勁】(歇)攥:握。指悄悄地下功夫。
【第34句】:【打倒不如就倒】(諺)指與其被人打倒,還不如自己順勢倒下。借指凡事要順應(yīng)形勢,靈活通變,不必自討苦吃。
【第35句】:【按牛頭吃不得草】(諺)指牛不想吃草時,硬按住它的頭角讓它吃也沒用。比喻做事貴在順理成章、情通理順,專靠強迫命令是行不通的。
【第36句】:【狗肉不上席】這是統(tǒng)行于民間的俗語,現(xiàn)在常用來形容某人素質(zhì)差難以扶持,不堪任用。也有的把拿不出手的東西用此話作比。其實,狗肉是美食,在先秦不僅可以上席,還曾把狗肉列為祭祀大禮的專用品,在周朝,那時狗肉是周天子專用食品,貴重如金,官員都沒有資格享用這種美味。佛教傳人后,佛學(xué)典籍認為狗是不潔動物,禁止徒眾食用,由此影響到信奉佛教的皇帝。南朝宋、梁的皇帝幾乎都是佛教的鐵桿信徒,他們曾多次頒布禁食狗肉的詔令。唐高祖李淵、女皇武則天都先后頒布《禁屠詔令》,嚴厲禁止宰殺狗羊。南宋王栐《燕翼貽謀錄》載:屠殺狗,吃狗肉都要處以斬刑。到滿族貴族入主中原以后,這類規(guī)定也沒有放松,不僅不能吃狗肉,連狗皮帽子都不能戴。在歷史上禁吃狗肉的規(guī)定延續(xù)如此之久,對于狗肉不能上桌,發(fā)揮了持久有力的巨大作用。實際上,不是狗肉不能上席,而是不敢上席。
【第37句】:【平安就是福】(諺)指生活中平平安安,無病無痛無禍殃,這就是一種福氣。 也作“平安是福”。
【第38句】:【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釋義:明知不是伴侶,因事情急迫,只得暫且跟隨。例句:到得草堂之上,分付殺羊備酒,與劉大娘子成親。……正是:明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隨。
【第39句】:老師常用“大樹成林不怕風(fēng),十根細線擰成繩”這句話來教育我們要搞好團結(jié)。(河北·撫寧)
【第40句】:【趕鴨子上架】(慣)鴨子本不會爬高,卻硬趕著它向高高的架子上爬。比喻強逼別人做力所不能及的事。 也作打鴨子上架。 拿鴨子上架。
【第41句】:【時辰】“時辰”是什么意思,是中國古人的計時單位。原來,古人把一晝夜分為12等份,每一等份稱為一個時辰,共有12個時辰。12時辰用地支12個代號表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時辰簡稱子時或子牌,相當(dāng)于今23點到第二天凌晨1點整。余類推,也就是一個時辰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2個小時。
【第42句】:【天狗吃不了日頭】釋義:迷信認為,日、月之蝕是天狗吃了太陽和月亮。比喻事情不會變壞,不用擔(dān)心。例句:天狗吃不了日頭,你就把心放在肚里吧!
【第43句】:山鷹的眼睛——尖銳
【第44句】:【長嫂為母】(諺)排行最大的嫂子,就像母親一般。指尊敬長嫂,要和尊敬母親相同。
【第45句】:【怪人者不知情,知情者不怪人】(諺)指嗔怪別人,往往是由于不了解情由;一旦了解了事實真相,消除了誤會,自然就不會再嗔怪人。
【第46句】:【鋼刀雖快,不斬?zé)o罪之人】釋義:指國法不會亂殺沒有犯罪的人。例句:高祖日:“卿莫非官小職低,棄卻寡人?豈不聞鋼刀雖快,不斬?zé)o罪之人?”
【第47句】:【茅廁越掏越臭】見“毛坑越掏越臭”。
【第48句】:我的鄰居有位老奶奶,年近六十,兩個兒子均已成家,弟兄兩人常因為嫌老人偏這家向那家而吵鬧不休。熱心的媽媽常去勸和兄弟倆:“天下老人偏小的,不偏小的偏好的。”(河南·林州)
【第49句】:一天,我正在做作業(yè),爸爸在看電視,我說:“把電視關(guān)了吧。”爸爸說:“不行。”這話被正在做飯的媽媽聽到了,她說:“做大不正,教壞子孫。”(江西·上饒)
【第50句】:【墻上掛草薦——不像畫】(歇)草薦:鋪床用的草墊子。畫:諧“話”。指說話、辦事不合情理或不像樣。
【第51句】:【 不打不相識/不打不成交】經(jīng)過斗爭而后認識,和好。錢 鐘書《圍城》:“咱們不打不相識,以后相處的日子正長,要好 好交個朋友。”
【第52句】:【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佛、法(佛經(jīng))、僧(弟子),為佛 教三寶。三寶殿,佛廟,謂聚會的人目的一致,都是自己 人。汪幸福《浪跡臺灣島》:“進了三寶殿,都是燒香人,莫說 那些話。”
【第53句】:一個翠鳥一個畫眉——難得同心
【第54句】:【沒水不煞火】(諺)指只有用水才能撲滅火。泛指要想制服一種暴力,就必須動用它的克星。也指離了金錢就辦不成事。
【第55句】:【病老虎的爪子還能搭死健牛呢】釋義:比喻任何時候不能小看、輕視強大者。例句:哦,哦,老弟,八路總歸是八路,莫看他們?nèi)松伲质莻枺±匣⒌淖ψ舆€能搭死健牛呢!
【第56句】:【急出來的主意,逼出來的禍】(諺)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應(yīng)急的辦法,在被逼到走投無路時容易發(fā)生禍端。
【第57句】:【六月六,貓兒狗兒同洗浴】(諺)六月六:農(nóng)歷六月初六。舊時民間習(xí)俗,每逢六月六,要給貓狗洗浴,謂此時洗浴,可免生跳蚤和虱子。 也作六月六,貓狗浴。 六月六,家家貓犬水中浴。
【第58句】:小濤的爸爸從外地回來,發(fā)現(xiàn)小濤的學(xué)習(xí)成績下降了,就埋怨小濤媽媽對兒子抓得不緊。小濤媽媽說:“你也別亂怪人,又不能一天到晚把他拴在褲帶上,有時候也怪他自己。”(江蘇·鹽城)
【第59句】:近日商店來了一車化肥,一夜之間分了個精光。某人問隔壁鄰居:“昨夜分化肥,你也得了一包吧?”那位鄰居說:“老鼠夜間行竊,與人何干?”(甘肅·臨洮)
【第60句】:花果山上的孫猴子一稱王稱霸
【第61句】:【春己卯風(fēng)樹頭空,夏己卯風(fēng)禾頭空,秋己卯風(fēng)水里空,冬己卯風(fēng)欄里空】釋義:春季己卯日起風(fēng),樹上無花葉;夏季己卯日起風(fēng),不結(jié)禾實;秋季己卯日起風(fēng),水中無魚蝦;冬季己卯日起風(fēng),欄里無六畜。謂四季己卯日起風(fēng),預(yù)兆無所收獲。例句:春己卯風(fēng)樹頭空,夏己卯風(fēng)禾頭空,秋己卯風(fēng)水里空,冬已卯風(fēng)欄里空,古人總結(jié)的自然規(guī)律,我們一定要繼承和發(fā)揚。
【第62句】:【話是開心的鑰匙】釋義:說話能打開人的心扉。例句:“人常說:話是開心的鑰匙,只要打通大家的思想,事情就會好辦得多。”
【第63句】:【 人窮志不窮】不怕貧窮.要有志氣。《燕山夜話》:“他們 堅定不移地表現(xiàn)了崇高的氣節(jié),真是像俗諺說的,‘人窮志 不窮’,不能不叫人肅然起敬。”
【第64句】:【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釋義:容:打扮。士人為深知自己、賞識自己的人效命,女子為喜歡自己的人打扮。例句:此后,只有清風(fēng)明月來作伴了,有個不孤單、寂寞的么?“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這怡紅院還為誰涂紅抹翠呢?
【第65句】:【攪成一鍋粥】(慣)1比喻把事情搞糟搞亂,鬧得無法收拾。2指許多事情攪在一起,理不出頭緒。
【第66句】:過了冬至種小麥——趕不上節(jié)氣
【第67句】:【財大通神,勢大壓人】(諺)錢財多了,可以買通神仙;權(quán)勢大了,可以壓眾。舊指錢多勢大,權(quán)錢結(jié)合,天大的事也能辦成。
【第68句】:【人無再少年,花有重開日】見“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第69句】:竹籃子打水——場空
【第70句】:【小家碧玉】金枝玉葉、大家閨秀、小家碧玉都是形容女子的詞。不過,她們的出身不同,差別可謂三級跳。金枝玉葉一般指皇族之女,大家閨秀指官宦巨富之女,小家碧玉指平民百姓之女。而小家碧玉又特指小戶人家年輕美貌的女子。那么,小家碧玉是從何說起呢?小家碧玉源自晉朝孫綽的《情人碧玉歌》:“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貴德。感郎意氣重,遂得結(jié)金蘭。”詩中的“碧玉”是一個女子的名字。此后,“小家碧玉”即成為小戶人家年輕美貌女兒的代稱。她們一般生長在平民家庭,容貌俏麗,性情或溫柔或活潑,但因從小家貧失學(xué),又不與外界接觸,所以不會附庸風(fēng)雅,但對一些家務(wù)女紅往往比較精通。小家碧玉雖不及大家閨秀學(xué)問深,懂禮儀,但絕不比大家閨秀品行差,且更具心靈手巧的優(yōu)勢。
【第71句】:【踩著別人腳印走】模仿或?qū)W習(xí)。成語:步人后塵。劉紹 棠《蒲柳人家》:“所以我想讓滿子今年趕快上學(xué),踩著他姑 父的腳印步步高升。”
【第72句】: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第73句】:【走后門】(慣)比喻利用私人關(guān)系或行賄等不正當(dāng)手段達到個人目的。
【第74句】:【雞蛋里尋骨頭】(慣)比喻故意挑刺、找毛病。 也作雞蛋里挑骨頭。 雞蛋里找骨頭。
【第75句】:二嫂老是愛說別人的閑話,整天這家富那家窮的,媽媽笑著說:“她呀,是嘴上長眼兒,沒有不放風(fēng)的時候。”(河北·張家口)
【第76句】:閻王的客堂——死去活來
【第77句】:大佛爺數(shù)念珠——心里有數(shù)
【第78句】:兩個人打架,一個眼看就贏,卻撒手走開了。旁邊一個人說:“這叫宰相肚子闊,可以跑駱駝;大人不計小人過。”(山東·乳山)
【第79句】:【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諺)好藥入口很苦,但有利于治病;忠誠的勸告聽起來刺耳,但有利于行為。指直言忠告是有益的,但不容易被人接受。 也作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藥苦口利于病。 苦藥利病,苦口利用。
【第80句】:【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道墻】釋義:朋友越多越好,冤家越少越好。例句:“……俗話道:‘多個朋友多條路,多個冤家多道墻。’我們做人心胸總要豁達。”
【第81句】:【打破鐵飯碗】改變職業(yè)的終身制。相關(guān)的:吃大鍋飯。 古華《相思樹女子客家》:“店主和店員之間,要簽訂工作合 同,半年一訂,實行招聘制,打破鐵飯碗。”
【第82句】:【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蚍蜉,螞蟻。比喻做事不自量 力。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近有文僧,勾結(jié)小報,竟也作 文奚落先生以自鳴得意,真可謂‘小人不欲成人之美’,而且 ‘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了。”
【第83句】:【發(fā)國難財】(慣)指趁國家陷入危難而大發(fā)其財。
【第84句】:馬食槽不許驢插嘴一獨吞
【第85句】:【煮熟了的鴨子又飛了】謂得而復(fù)失,在接近成功時失敗。 煮熟,也說:到嘴。類似的:煮熟了的雞爬起來跑了。成語: 失之交臂。清代《兒女英雄傳》:“別的都是小事,老爺那個 天性,倘然這一翻臉,要眼睜睜兒的把只煮熟了的鴨子給鬧 飛了,那個怎么好?”
【第86句】:戲臺上的夫妻——會兒的事
【第87句】:【先給杠子,后給麩子】(慣)麩子:小麥、大麥等磨成面過篩后剩下的麥皮和碎屑。比喻對人又打又拉。
【第88句】:【上馬金,下馬銀】(慣)上馬給金子,下馬給銀子。1形容招待非常熱情或待遇十分優(yōu)厚。2形容家境很富有。 也作上馬一提金,下馬一提銀。 上馬一錠金,下馬一錠銀。 上馬提金,下馬提銀。
【第89句】:【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釋義: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例句:俗話說:“出門觀天色,進門看臉色。”牛茂盛看著曹老三一家人的舉動,捉摸到有不測的風(fēng)云。
【第90句】:小霞后天就要到縣城參加歌詠比賽了,可她仍像沒事似的。她媽媽對老師說:“別看她這幾天表面上挺悠閑的,心里可又是鑼又是鼓的,在暗暗用勁呢!”(山東·平度)
【第91句】:【把火往懷里扒】(慣)扒(ba):撥動。比喻引火燒身,自招禍患。
【第92句】:土地爺掏耳朵——崴泥
【第93句】:有人做事只圖自己方便,卻給別人帶來麻煩,叔叔說這些人是“側(cè)著身子放屁——只顧自己順氣兒”。(陜西·子洲)
【第94句】:【讓人家當(dāng)槍使】被人利用來攻擊別人。賈平凹《廢都》: “你是他的朋友,你給他說,別讓人當(dāng)槍使,有三十年河?xùn)|, 也有三十年河西。”
【第95句】:【烈火煉真金】(諺)指真的金子不怕烈火煉,只有在烈火之中才能識別出真金來。比喻經(jīng)受嚴峻的斗爭考驗青樹林文案館網(wǎng),才能見出意志堅強的人。 也作“烈火識真金,百煉才成鋼”。
【第96句】:【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個小陽春】釋義:指北方一些地區(qū),十月里天氣還像春天一樣溫暖。例句:俗話說:“八月暖,九月溫,十月還有個小陽春”,可在北方,時進初冬,能吃上這又甜又酸的大柿子,也真算得上新鮮物了。
【第97句】:【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謂有些見識,略知一二。后句 或說:也聽過豬叫。類似的:沒吃過雞蛋,也聽過雞打鳴。 清代《紅樓夢》:“誰都是在行的?孩子們這么大了,沒吃過 豬肉,也見過豬跑。”
【第98句】:頭上點燈——唯我高明
【第99句】:【國手】“國手”指精通某種技能在國內(nèi)數(shù)第一流的人,也特指人選國家隊的體育選手。不過,足球運動員又稱之為“國腳”。有許多人認為“國手”是現(xiàn)代詞匯,其實古已有之。國手源于古代的一句諺語,本意是指善于下棋的人。有古代諺語為證:“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意思是再聰明的人,再善于算計的人,也有算不到的地方,國家的一流棋手還有輸棋的時候,意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其中“圍手”就是指的善于棋弈的大家。后泛指國人中的佼佼者,指才能、技藝出類拔萃的人。如中國派出參加世界中學(xué)生奧林匹克數(shù)學(xué)競賽的選手也稱國手。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