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腳上的泡兒——自己走出來的
【第2句】:【江深還有個底,海大還有個邊】釋義:比喻總有盡頭。例句:她也不敢再問,自己坐在一邊直打唉聲:“江深還有個底,海大還有個邊,唉,這可得什么年月才是個頭啊!”
【第3句】:【二八月,亂穿衣】農(nóng)歷二、八月氣溫發(fā)生變化,正是換衣 季節(jié)。也指過渡時期,情況復雜。《中國教育報》( 1993,7, 4):“現(xiàn)在的社會如二八月亂穿衣,可是青少年們沒有那么 高的辨別力呀!”
【第4句】:【早晨起來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諺)在每天早上安排一天大事時,首先考慮的是吃飯問題。指吃飯問題是民生壓倒一切的重大問題,每一天都必須認真對待。
【第5句】:【拉饑荒】(慣)比喻欠債。 也作“拉虧空”。
【第6句】:昨天我做了兩件好事,老師表揚了我。媽媽對我說:“今后還要努力,像雷鋒叔叔那樣,‘出差一千里,好事一火車’!”(陜西·岐山)
【第7句】:口袋里裝釘子一個個想出頭
【第8句】:【見縫子就鉆】(慣)比喻利用一切可乘之機進行鉆營活動。 也作“見縫兒就鉆,見洞兒就入”。
【第9句】:【菜刀不快怨灶王】(慣)比喻自己做不好事情卻埋怨別人。
【第10句】:【橫草不拈,豎草不動】(慣)拈:取,拿。形容非常懶惰,什么也不干。也形容嬌生慣養(yǎng),什么也干不了。 也作橫草不拈,豎草不抬。 橫草不動,豎草不拿。
【第11句】:【鴨子浮水——面上不動暗里在動】(歇)浮水:在水里游。指表面上不露聲色,卻在暗中行動。
【第12句】:【年三十放炮仗——響到一塊兒】(歇)響:諧“想”。指彼此或眾人所想的都一個樣。
【第13句】:驢糞蛋滾白糖——表面甜
【第14句】:吳三桂引清兵——吃里爬外
【第15句】:夢中吞象——野心勃勃;野心太大
【第16句】:趕腳的騎驢——圖個眼前快活:一時的快活
【第17句】:【刀快不怕脖子粗】(諺)只要砍刀鋒利,哪怕脖子再粗也能砍斷。比喻只要具有無堅不摧的力量,就不怕敵手強硬,不怕困難重重。
【第18句】:【有死罪,沒餓罪】(諺)在法律條文上,有判人死罪的,但沒有判人餓罪的。指即使是犯了死罪的人,也不能不讓他吃飯。
【第19句】:耕者離開牧者,耕者要凍死;牧者離開耕者,牧者要餓死。
【第20句】:【扼死在搖籃里】原指殺害幼兒,借指扼殺新生事物。余 杰《火與冰》:“無數(shù)有文學天賦的孩子被扼殺在搖籃中,從 而終身與文學絕緣。”
【第21句】:【借酒澆愁愁更愁】(諺)澆:澆滅。要用飲酒來消愁只能更加憂愁。
【第22句】:地球安把——大梨一個(大梨:吹牛或指吹牛的人)
【第23句】:【放冷箭】釋義:比喻乘人不備,暗中耍手段加害于人。例句:自己做了一世人,又怎么樣呢?未曾“跳到半天空么?沒有放冷箭么?”
【第24句】:三歲小孩貼對聯(lián)——不知上下
【第25句】:裁衣不用剪刀——胡扯
【第26句】:【 戴著有色眼鏡看人】看待他人有成見。葉辛《蹉跎歲月》: “他們不喜歡戴著有色眼鏡看人。”
【第27句】:【水流萬轉(zhuǎn),終歸大海】釋義:比喻遲早歸到某處去或要走某一條路。例句:這條江,水流萬轉(zhuǎn),終歸大海。你看,這條江浩浩蕩蕩,但它是由上百條河,上千條溪澗,上萬孔山泉匯流成的!
【第28句】:【蠓蟲飛過都有影】釋義:蠓蟲:蠓科的昆蟲,比蚊子小,能叮咬人、畜,傳染疾病。比喻人經(jīng)過某處或做什么事情,總會留下形跡。例句:“蠓蟲飛過都有影,何況是常常圣旨來到,能夠瞞住誰?”
【第29句】:【 北風也有轉(zhuǎn)南時】情況會有變化,會好轉(zhuǎn)。類似的:既吹 一日南風,必還一日北風。京劇《鎖麟囊》:“富貴不能永保, 北風也有轉(zhuǎn)南時。”
【第30句】:【騎驢看唱本——走著瞧】(歇)唱本:記錄曲藝或戲曲唱詞的小冊子。本指邊走邊看唱本,轉(zhuǎn)指事情結局如何,等著看以后的發(fā)展變化。 也作騎在毛驢上看唱本——走著瞧。 騎著毛驢看書——走著瞧。
【第31句】:叔叔要進城去做生意,爺爺不放心,再三叮嚀叔叔:“多做生意少占本兒,一年多打幾個滾兒;三分毛利吃飽飯,七分毛利餓死人。”(山西·平陸)
【第32句】:賣了褲子買鐲子——窮講究
【第33句】:【萬變不離其宗】(慣)宗:宗旨。 指形式上千變?nèi)f化,本質(zhì)卻沒有變。
【第34句】:【拳頭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馬】(慣)形容人剛強有力,光明磊落。 也作拳頭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馬。 拳頭上立得人,臂膊上走得馬。 拳頭上站得住人,胳臂上跑得了馬。
【第35句】:千根木頭隨船走。
【第36句】:靈堂上唱大戲——有哭有樂
【第37句】:【石油】說起“石油”,有說是外來詞,有說是國產(chǎn)詞匯,其實,它的名字源于中國,大規(guī)模開采始于國外。大規(guī)模開采石油是在工業(yè)革命時期,蒸汽機時代用煤不用油,內(nèi)燃機時代才開始大規(guī)模用油。優(yōu)質(zhì)的石油產(chǎn)品,發(fā)達的石油工業(yè),歐美應執(zhí)牛耳,中東國家為產(chǎn)油龍頭。新中國成立后,雖先建有玉門油田,但直到六十年代初,才在大慶開出大油田,從此摘掉了貧油國的帽子。這似乎說明國外的石油先于中國。不是!“石油”不僅是地道的中文,而且,石油在一千年前已被中國人發(fā)現(xiàn),在外同人尚無認識時,國人開始了使用。“石油”足鼎鼎大名的沈括定名的。他于1080年在延州(今陜西延安)任官,他見很多人在泉邊用小罐裝盛流出的黝黑油狀物,據(jù)說可以點燈。沈括也裝了些帶回家去。他在黑油中放條燈芯,果然可像豆油一樣點燈照明用。它燒出的黑煙,凝聚成黑灰,還是最好的寫字之墨。沈括給它起名“石油”,還做了首石油贊美詩:“二郎山下雪紛紛,旋卓穹廬學塞人。化盡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落揚塵。”“石油”一詞,被三百多年前清初的《康熙字典》收進。早在宋朝中國已經(jīng)有了石油,石油的發(fā)現(xiàn)是中國人的驕傲,現(xiàn)在,中國正向石油強國發(fā)展。
【第38句】:媽媽給我一塊錢買火柴,回家后,媽媽問剩下的錢呢?我說:“買糖了。”媽媽說:“真是猴子嘴里倒不出棗。”(山東·昌樂)
【第39句】:媽媽一邊忙著干家務,一邊說:“我這是腳篩羅,手和面,胳膊肘子帶搗蒜,眼里還得瞅著雞下蛋。彬彬,快來幫幫我!”(甘肅·平?jīng)觯?/p>
【第40句】:【兩斗皆仇,兩和皆友】(諺)雙方互相爭斗,便成了不解的仇家;雙方互相體諒,便成了相好的朋友。 指人際間的關系,應當是化敵為友,增強友誼。
【第41句】:【咬人的狗兒不露齒】(諺)真正下口咬人的狗不齜牙咧嘴,也不汪汪亂叫。比喻實干的人并不聲張。 也比喻狠毒的人表面不露形跡,只在暗中做事。 也作咬人的狗不齜牙。 咬人的狗暗下口。 咬人的狗不叫,汪汪叫的狗不咬人。
【第42句】:逼上梁山——橫豎一拼
【第43句】:【墻上掛竹簾——沒門兒】(歇)門:本指門戶.轉(zhuǎn)指門路、辦法。指事情根本辦不到或行不通。 也作“墻上掛簾——沒門”。
【第44句】:【鬼也怕惡人】(諺)惡人:兇狠惡毒、天不怕地不怕的愣漢。指惡人誰也招惹不起。
【第45句】:【揀日不如撞日】(諺)撞日:碰巧遇上吉日。指與其挑個好日子辦事,不如現(xiàn)在就辦。
【第46句】:【人無前后眼,禍害一千年】(諺)前后眼:既能看清過去,也能遠瞻未來。指人處事待人如果只顧眼前,沒有遠見,就會造成無窮無盡的后患。
【第47句】:【一個要補鍋,一個鍋要補】指互相需要,正合適。電視黃 梅戲《天仙配》:“正好,一個要補鍋,一個鍋要補,爹爹正要 雇一個長工。”
【第48句】:【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諺)人為了錢財不惜搭上性命,鳥為了食物不惜遭到捕殺。舊指人生在世就是為了錢財。 也作人為財,鳥為食。 人為名利死,鳥為覓食亡。 鳥為食死,人為財亡。
【第49句】:【轎上來,馬上去】(慣)形容講究排場、闊氣。
【第50句】:【石灰布袋——到處留跡】(歇)本指石灰布袋放到哪里都會留下痕跡,轉(zhuǎn)喻人不管走到哪里,都留下行跡。多指留下劣跡。 也作“石灰布袋——處處有跡”。
【第51句】:【 頭上生瘡,腳下流膿】形容人壞透了。劉云若《小揚州 志》:“你不用打趣我,像你這頭頂生瘡,腳下流膿,壞透了的 東西,我們的事你還不明白?”
【第52句】:【盲人敲鼓——瞎打一氣】(歇)打:本指敲打,轉(zhuǎn)指打仗。指打仗沒有明確目標,亂打一通。
【第53句】:不到黃河心不甘——死心塌地
【第54句】:拿了秤桿忘秤砣——不知輕重
【第55句】:【真理越辯越明】(諺)指真理不怕辯論,越辯論越明白清楚。
【第56句】:【雞不啼,狗不叫】(慣)形容沒有生機或沒有動靜。
【第57句】:【榜眼】“榜眼”指古代科舉考試殿試第二名。它為什么叫“榜眼”,又產(chǎn)生于何時? “榜眼”的稱呼在北宋才開始出現(xiàn)。北宋年間的殿試規(guī)則是,進士一甲只欽點三人,并規(guī)定第一名稱狀元,第二、三名為榜眼。第二、三名之所以同為榜眼,是因為填進士榜時,第一名狀元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進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體的眼部地位;參見皇帝時,第一名狀元在前面正中,第二、三名分立狀元身后的左右位置,也如同身體的兩只眼睛,故以榜眼稱呼第二,三名進士。到北宋后期,為對殿試中的第二、三名進士有所區(qū)別,人們便只以第二名為榜眼,第三名則稱之為“探花”。“榜眼”則成為第二名進士的專稱。
【第58句】:【 好話說盡,壞事做絕】說話騙人,行動害人,壞透了。申躍 中《掛紅燈》:“你謊話說盡,壞事做絕,我跟你姓武的勢不兩 立,水火不相容。”
【第59句】:【吃軟不吃硬軟】指友好商量的方式;硬,指威脅、強迫的 方式。意即可以商量,不能強迫。類似的:吃順不吃嗆。反 義說:吃硬不吃軟。西戎《糾紛》:“他這人就是這路脾氣,愛 吃順氣丸,爭吵起來,吃軟不吃硬。”
【第60句】:【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釋義:比喻不甘心失敗。例句:“敵人是‘癩蛤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死’,我們一定要百倍提高警惕。”
【第61句】:吃了抄手(餛飩)吃餛飩——碼事
【第62句】:黃山哥沒征得父母的同意,就獨自進城打工去了,奶奶去寬慰發(fā)愁的黃山娘:“山高擋不住南飛雁,墻高擋不住北面風。你就讓他闖闖吧!”(陜西·永壽)
【第63句】:屋里風箏——高飛有限
【第64句】:【舉白旗】在現(xiàn)代戰(zhàn)爭中,舉白旗表示投降,已是國際慣例。它源自古代戰(zhàn)爭。在戰(zhàn)爭中使用白旗始于遠古,但當時白色旗幟代表要求進行談判先休戰(zhàn),而不表示投降。當交戰(zhàn)的一方打出白旗時,對方便知道另一方要求談判,于是下令停止一切進攻活動。持白旗的一方則派出軍使、號手、旗手和翻譯到對方指揮都會明談判條件和意圖。軍使從展示白旗始到再回到本方為止享有不可侵犯的權利。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逐漸把在戰(zhàn)爭中打出白旗轉(zhuǎn)認為是投降,后來打白旗就成了投降的標志,一直沿用到今天。
【第65句】:鬼作老巫婆——自作自受
【第66句】:【掉進悶葫蘆里】見“跌進悶葫蘆里”。
【第67句】:【 以不變應萬變】謂拿定主意,沉著應付。臺灣《吳濁流小 說選》:“思源的意思是,這個時候討論這些,實在無濟于事, 應該等到接受后再計議,此際最好是冷靜,以不變應萬變?yōu)?上策。”
【第68句】:公安局長蹲監(jiān)獄——以身試法
【第69句】:【此處不留人,自有留人處】一處待不下去,可以到別處去, 不在乎。人,也說:爺。臺灣瓊瑤《窗外》:“走就走吧,此地 不留人,自有留人處!又何必一定待在這個學校!”
【第70句】:【狗改不了吃屎】(諺)狗生來就吃慣了人的糞便,這是改變不了的。 比喻壞人總要做壞事,什么時候都改變不了他為非作惡的本性。
【第71句】:【閉著眼睛說瞎話】(慣)指不顧事實地胡說。 也作“閉著眼睛胡說”。
【第72句】:【臺上一分鐘,臺下三年功】(諺)舞臺上一分鐘的精湛表演,是臺下長期苦練基本功的結果。指沒有長期的刻苦磨煉,就不會有成功的表演。也泛指本領是從艱苦訓練中得來的。 也作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臺下苦練十年功,臺上表演三分鐘。
【第73句】:【腳后跟拴繩子——拉倒】(歇)本指一拉就摔倒,轉(zhuǎn)指算了、作罷。
【第74句】:看了干遍沒改樣——成不變
【第75句】:【老和尚念經(jīng)——過一天算一天】(歇)指得過且過,敷衍地過日子。
【第76句】:媽媽去買豬肉,賣肉的人給媽媽稱了一塊很瘦的五花肉。回到家里,奶奶一看就知道是母豬肉,她嘟囔著說:“賣肉的人沒良心,買肉的人沒眼睛。”(廣西·柳州)
【第77句】:【財大通神,勢大壓人】(諺)錢財多了,可以買通神仙;權勢大了,可以壓眾。舊指錢多勢大,權錢結合,天大的事也能辦成。
【第78句】:【糞堆上長出靈芝草】(慣)比喻條件、環(huán)境差的地方出了優(yōu)秀的人才。
【第79句】:老鷹綁在鱉腿上——縱然有翅也難飛
【第80句】:放學回到家,我掏出書和本子寫作業(yè)。可是,怎么也找不到鋼筆,急得我亂轉(zhuǎn)。奶奶在一旁笑著說:“當官的把印都弄丟了,還中哩?”(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81句】:【沒頭蒼蠅,亂鉆】形容人沒有主意,忙亂。臺灣朱秀娟 《女強人》:“她已找到了她努力的方向,不致再像個沒頭蒼 蠅似的到處亂竄了。”
【第82句】:王叔又和賭友們玩了一夜的牌,回家后還找借口為自己開脫,氣得王嬸直嚷嚷:“你屁股上沒屎,狗咋光跟你?”(河南·新野)
【第83句】:表弟參加“少兒寫作培訓班”才幾天,就不愿去了。姨媽對他說:“困難好比一座山,膽小永遠站山底,膽大就能上山巔,可別在半山腰停下來。”(寧夏·固原)
【第84句】:家雀進籠子一有翅難飛
【第85句】:關云長失荊州——大意
【第86句】:【此亦是一非,彼亦是一非】釋義:這個也不對,那個也不對。例句:鱷魚頭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此亦是一非,彼亦是一非;你能說哪一個完全對?”
【第87句】:【桃李滿天下】釋義:桃李:比喻所栽培的優(yōu)秀人才。比喻教育培養(yǎng)的學生多,遍布各地。例句:伍老,你是桃李滿天下,對革命有貢獻的人哪。
【第88句】:【 千揀萬揀,揀個破燈】盞過于挑剔,最后挑選了一個最差 的。或說:東揀西揀,揀了個漏油燈盞。陳殘云《香飄四 季》:“好好一門親事,棄了不要,卻自家把頭撞到南墻上。 正是千揀萬揀,揀來個破燈盞。”
【第89句】:蜘蛛做房子——牽線
【第90句】:【一步高,一步低】見“高一腳,低一腳”。
【第91句】:半夜吃小魚——摸不著頭腦;首尾分不清;囫圇吞
【第92句】:【舊瓶裝新酒】多指新內(nèi)容利用舊形式。魯迅《準風月 談》:“近來有一句常談,是‘舊瓶不能裝新酒’。這其實是不 確的。舊瓶可以裝新酒,新瓶也可以裝舊酒。”
【第93句】:一天一宿變兩回——朝令夕改
【第94句】:【爬得高,跌得重】釋義:官職攀得越高,招來的災禍越大。例句:爬得高,跌得重。心越狠,命越窮。人心不知足,得隴又望蜀。
【第95句】:吃罷中飯睡一覺,健健康康活到老。
【第96句】:【坐山觀虎斗】“坐山觀虎斗”比喻暫不介入各方間的爭斗,伺機從中漁利。它源自《史記·張儀列傳》:“莊子欲刺虎,館豎子止之,口:‘兩虎方且食牛,食甘必爭,爭則必斗,斗則大者傷,小者死,從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 意思是莊子看見兩只老虎在吃一頭牛,欲行刺老虎。館豎子見狀,制止了莊子的行動,并對莊子說:“兩只老虎jF在吃牛,吃完了牛必然相爭,兩虎相斗,結果是大虎傷,小虎亡。這時,你再去刺殺受傷的大虎,就容易得多了,可以一舉兩得。” 莊子聽了館豎子的話,覺得有道理,在一旁靜觀其變。不一會兒,兩只老虎果然爭斗起來,大虎受傷,小虎當場斃命。莊子把受傷的虎很輕松地刺殺了。
【第97句】:【頭發(fā)不剪,總要長的】(諺)比喻事情發(fā)生了,要及時解決,不然會發(fā)展到不可收拾。
【第98句】:【屬長生果的——表是一把柴,瓤是一包油】(歇)長生果:即落花生,外表是殼,可當柴火燒,花生仁可以榨油。比喻人外表不起眼,實際上很優(yōu)秀。
【第99句】:【不敢越雷池一步】(慣)雷池:古雷水自今湖北省黃梅縣界東流,經(jīng)今安徽省宿松縣,至望江縣東南,水積成池,稱雷池。語本晉·庾亮《報溫嶠書》:“吾憂西陲,過于歷陽,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意思是勸溫嶠坐鎮(zhèn)原防,不要越過雷池向東。指不敢超越一定的界線或范圍。
上一篇:夜的憂傷的文案-憂傷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