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獲,漢語詞匯,讀音shōu huò,意思是指取得成熟的農作物,比喻心得、成績、戰果,出自《資治通鑒·漢章帝章和元年》、《田家雜興次儲光羲韻》、《誰是最可愛的人·冬天和春天》等。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國機長體驗與收獲集合4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篇一】中國機長體驗與收獲
今天,我看了一部電影,電影的名字叫《中國機長》。
在四川早上五六點鐘,劉長健已經梳理好,他低頭輕輕吻了睡夢中的女兒,并說到,爸爸今天會回來陪你過生日的。劉長健是一名機長,今天他要開重慶飛往拉薩的飛機,這本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但是,開往飛機的路上有重大云團的阻擋,所以為這個故事增添了一份驚險。
故事剛剛開始,和普通的故事一樣。剛開始,飛機自動駕駛,劉機長和助理們聊天,乘務員和空姐們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這架航班叫做U38633.正在劉長健最開心的時候,飛機上有一個破裂的小口子,劉長健瞪大了眼睛,接著玻璃像剛剛破殼的小雞一樣,越破越大。最后半個玻璃只破的一塊也不剩,把劉機長的一個助理給吸走了半個身子,機長的另外一個助理正在休息。劉長健不但要抓住助理不讓他飛出去,還要開飛機,所以困難可想而知。
路上,他們拉響了警報,所有人都戴上了面罩。劉長健看見了他團黑云,他知道,要想拯救自己和這架飛機上的119名乘客,只能沖進那一團黑云。那團黑云很可怕,還時時打著閃電,劉長健咬了咬牙,用力一搬,狠心的加快了速度。剛剛進入黑云飛機上就停電了,每個人的物件也都掉了出來,砸在了人們身上,巨大的冰雹噼里啪啦的砸在了飛機上,很多人都驚恐萬分,覺得自己都不能活著出去了。但是劉長健依然保持著鎮定,思緒冷靜的開著。
最后他們終于見到了太陽,終于在黑暗中走出了一條道路,他們暫時降落在了重慶機場。通過努力,他們平安降落了。所有人都為機長大聲歡呼。
劉長健回家也為自己的女兒過了生日。
這個電影告訴我們,在危機時保持鎮定與思考,就可以創造奇跡!
【篇二】中國機長體驗與收獲
今年的國慶檔,將是主旋律影片的天下。其中最具競爭力的影片,無疑是即將上映的《中國機長》《攀登者》和《我和我的祖國》。三部影片均在近日開啟了大規模宣傳,《中國機長》、《我和我的祖國》、《攀登者》均被寄予厚望,以上影片也都開啟了預售,總預售票房已過億。
9月21日,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率領導演劉偉強,演員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等《中國機長》主創人員,在成都進行全國首場路演。作為20xx年國慶檔種子選手、博納影業“中國驕傲三部曲”的壓軸之作,《中國機長》備受關注。
據了解,《中國機長》根據20xx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跡。
對于這一部集結了21家出品公司的影片,于冬有很大信心。他說,這部電影成為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很有信心”。
于冬:我對《中國機長》成為今年國慶檔冠軍很有信心
深諳主旋律商業大片的博納影業,曾憑借11.88億元票房的《湄公河行動》(20xx年)、12.74億元的《無雙》(20xx年),兩度奪得國慶檔票房冠軍。即將于9月30日上映的《中國機長》是博納影業“中國驕傲三部曲”的壓軸之作,對于該片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甚為重視,親自帶隊為影片宣發。
路演現場,于冬笑言道,“在成都有一種‘回家’的心態,因為十個多月前我們就在這里采訪,走進川航,走進英雄機組,走進原形,和他們近距離的接觸。”陷入深深地回憶當中,于冬滿是感慨,“奇跡般生還,讓我們作為電影人都特別激動。我希望用電影鏡頭再現當時的場景。”
對于《中國機長》最終呈現出來的效果,于冬很滿意,他說“看完片我很激動。這是目前這類題材中國電影的最高水平,我挺滿意的。我覺得這部電影也會成為今年國慶檔(票房)冠軍,我很有信心。”
反觀影片的拍攝過程,從20xx年7月備案到20xx年3月殺青,《中國機長》締造的“中國速度”,備受外界關注。對此,于冬認為《中國機長》能夠快速完成,得益于社會各界、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我們拍備降時的跑道,正是在最忙春運期間的成都雙流機場。”在事發地點的真實還原,才能讓影片更加真實、動人。
“所以一定要跑成都的跑道,為此相關部門專門調來當時已經修復了但還不能投入飛行使用的原機給我們拍攝。包括地勤保障、救護車、救火以及警力的配合。這些都給了我們極大的支持和便利。”
令人意外的是,于冬并未回避《中國機場》制作時間緊迫的問題。在趕時間的情況下,為了保證影片后期特效制作精良、讓觀眾有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們去找《薩利機長》劇組成員,用他的一部分特效來服務我們的電影。”
值得注意的是,據悅幕中國電影觀察報道,此前,于冬曾對“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票房進行過預測,“《烈火英雄》破30億,三部曲票房預計突破60億,另外有一部掉隊我都不好意思叫三部曲。”
不過,率先在暑期檔開畫的《烈火英雄》,累計票房為16.86億元,只完成了于冬目標票房的一半。而9月20日上映的《決勝時刻》,處于暑期檔和國慶檔“夾層地帶”,于冬對該片的票房預測是6億~8億元。
因此,票房重任已然落在了《中國機長》的肩上,每經記者粗略估計,該片至少要取得35億元以上的票房成績,才能達成于冬對“中國驕傲三部曲”破60億元票房目標的希冀。值得注意的是,為了保證《中國機長》的票房,博納除作為主出品方外,還聯合了另外4家主出品公司和17家聯合出品公司。
主演之一張涵予對即將上映的《中國機長》也很有信心,他在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笑言:“《中國機長》上映后,我演的電影的票房就會達到100億了。”
全體主創談創作:還原飛機遇險力求真實
“這個電影其實很難拍的,今年1月份開拍,是很緊張的創作。”在采訪中,于冬直言。但好在大部分主創人員都與博納有過多年合作,“打過大仗”。于冬說,《中國機長》集結了拍過大片的所有班底,“袁泉拍過《大上海》,張天愛是《建軍大業》宋美齡的扮演者”,因此能夠默契配合,最終拍出這部“靈魂出竅的創作”。
接受每經記者采訪時,張涵予、袁泉、杜江等在內的主創演員,提及最多的一個詞是“真實”。因為影片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且影片制作時,事件過去還不足一年,影片的制作更考驗水平。
“如果這個電影刻意煽情,無限夸大,觀眾一定是不認可的,所以我們盡量克制,讓觀眾相信每一個細節,真實地還原整個35分鐘的(遇險)過程。”扮演機長的張涵予說。為此,張涵予在拍攝過程中與“英雄機長”劉傳建有過細致的溝通。
一個細節是,當飛機玻璃破裂后,機長心里在想什么?劉傳建告訴張涵予,自己當時只有一個想法,就是這架飛機不能失態,一定要保證正常、平穩飛行,在最短的時間里平穩下降。“我就揣摩,飛機遇到這種狀態時,還要保證飛機不失態,那就需要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臨危不亂。”張涵予說,拍攝過程中,經常和劉傳建微信溝通,“他每次都非常快地回復我”。
實際上,每個主演背后都有一個真實的人物原型,而為了演好角色,主演和原型都下了不少功夫。
飾演乘務長畢男的袁泉,背后的人物原型就是川航3U8633航班機組乘務長畢楠。袁泉透露,畢楠是一個非常率真、豪爽的成都姑娘,“我特別敬佩她在這個事件當中呈現出來的專業、嚴謹、沉穩的態度。對于我這個角色個體的那些想不清楚的地方,我都會給她發微信、打電話,她也給了我很大的支持。”
對于與角色原型的溝通,杜江感觸更為深刻。他飾演的第二機長梁棟,原型是川航3U8633航班第二機長梁鵬。杜江在與梁鵬交流之前,還擔心詢問事件細節會不會有些殘忍。“他心態特別好,我還沒怎么問,他就全說了。”
“事件發生后,梁鵬沖進駕駛艙的時候帶著一種什么樣的心情,尤其是看到機長和副駕駛沒有戴氧氣面罩的兩個背影在操作飛機的時候,他心里有一種非常可怕的假想,就是機長和副駕駛都不在了,他想的是怎么接管飛機。他一五一十地全部講出來了,幫助我們來還原這個故事。”杜江說。
扮演副駕駛的歐豪也說,和角色原型有過許多探討。“我和原型在飛機上有過一次探討,他告訴我,當時(上半身被吸出機艙外)覺得自己已經快不行了,有一點絕望的感覺。但就在極限的那一刻,他覺得一定要活著回去,幫助機長順利地把飛機開回去。”
【篇三】中國機長體驗與收獲
古往今來,中國不知出了多少力挽狂瀾的人才,挽救了許許多多人的生命。在《中國機長》里面,機長劉長健和全體機組人員就是值得我們稱贊的人!
乘務員、工作人員、機長認真的檢查完飛機后,在確保飛機一切正常時,才讓119位乘客登上四川飛往拉薩的8633飛機。大家放好行李,系上安全帶,飛機就飛上了藍藍的天空。
飛機飛到了8000多米后,開始自動平行駕駛。在飛到青藏高原白皚皚的山脈上空時,“咔嚓”一聲,擋風玻璃立馬變成了一塊蜘蛛網,接著玻璃完全破碎,風猛烈地往機艙里灌,副駕駛的上半身被吹出了窗外,更何況這是在8000多米高的青藏高原上。零下30度的溫度早已使人凍僵,駕駛飛機的劉長健機長一邊要控制飛機的行駛,一邊還要抓住副駕駛。風無情地吹進了后艙,頓時,紙張飛舞,乘務員接二連三地倒了下去,裝著酒水的車子也不淡定了。可是劉長建機長卻沒有害怕,他反而更加冷靜,沉著。他決定將飛機返回成都。但可氣的是,一個外國人望著飛機窗外,站起來大聲對旅客們說:“飛機掉頭了,出事了。”
人們恐懼驚慌,小孩子哭了起來。一位中年大叔生氣了:“哭什么,叫他別哭,煩不煩!”他推著裝酒水的車子往前撞,大聲嚷嚷著,要去見機長。乘務長立即阻止,并說:“給你飛機你會開嗎?我們日復一日的訓練,就是為了在飛機上確保你們的人生安全,請你們相信我們,我們都是女兒,兒子,母親,父親,誰都不想死去,”他含著淚說。人們又平靜了,剛才那個瞎嚷嚷的人又回到了座位上,乘務長叫大家帶好氧氣罩,系好安全帶。
塔臺,成都相關人員以及其他人的心都被揪了起來。飛機再一次遇上氣流后,飛機左搖右晃,以至于行李箱都從上面掉了下來,砸傷了人們。
在電閃雷鳴的云層之中,我們的好機長太聰明了,他等云團裂開一條縫之后,駕駛飛機從縫隙中沖了出去,最后他居然成功了,挽救了100多人的生命。人們都歡呼、跳躍起來。飛機在02號飛跑道上降落,可是都快到跑道盡頭了,飛機還沒停下來,原來是后推壞了。就在這生死關頭,后推終于有用了,三位機長控制住飛機后,才迫使飛機停了下來。
醫生抬著擔架去搶救傷員,乘客們都下了飛機。這次沒導致機毀人亡的事故發生,都是因為他——劉長健高超的技駕駛技術。
全體機組人員都是好樣的!可乘客中也有一些素質差的人。這世界上有很多自私自利只為自己著想的人,他們絲毫不知自己的做法不正確,只會一味的錯下去。
看完電影后上大巴車回學校時,我班同學一窩蜂似的往車上沖,兩條隊伍立刻分散開來,可同學們都還沒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幸虧老師及時距離發現、制止,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這不就印證了上面所說的素質嗎。看完這部電影后,我受益匪淺。“敬畏生命,敬畏職責,敬畏規章,”這句話深深印在我的腦海里,要是人人都學習他們,那么這個世界將會更加美好!
【篇四】中國機長體驗與收獲
一個溫馨的問候,幾句調皮的搭訕,一段沉痛的過去,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個驕奢的內心,一個純潔的心靈,一個懵懂的女孩,一個經驗豐富的機長,冥冥之中將這一群人捆綁在了一起,經歷了一場生死輪回。
《中國機長》講述的是:一個美好的清晨,嘻嘻哈哈的歡聲笑語中夾雜著緊張的氣氛,一個名叫8633的航班從重慶飛往了拉薩,飛機上的一切跟往常一模一樣,大家都處于放松的狀態中。突然,飛機的前擋風玻璃破裂,副駕駛員被半截身體被吸到外面,裸露在空中,整個飛機瞬間的變得混亂不堪,女孩的哭聲,少女的抱怨,男人的憤怒,所有人的恐懼,可是這里有五名肩負神圣職責的乘務人員,他們迅速維護機艙秩序,幫助乘客帶好氧氣罩,安撫大家的情緒,雖然自己的內心也是無比恐懼,但是他們依然選擇堅信機長,依然堅守自己的職責。機長劉長健以其高超的技術成功的穿越了幾乎不可能的穿越的云層,挽救了一百多名乘客的性命。最終使得8633次航班成功降落。
8633次航班的成功降落確實是航空史上一次值得銘記的事件,象征著我國航空駕駛技術的飛速發展,卻也警示著我們每一名航空人應該嚴格要求自己,精準無誤的完成我們的每一項工作。
在8633次航班從失聯到安全降落的過程中,指揮部門迅速做出反應,安防人員,醫務人員等嚴陣以待,乘務人員積極維護秩序,機長及駕駛員在人類的體能邊緣掙扎著等等一系列的配合才完成這一艱巨的任務。
在災難面前我們人類表現的那么脆弱,卻又是那么的強大。每一個人都肩負著家庭的責任,每一個崗位都肩負著國家的使命,所以請珍愛生命,敬畏崗位。
下一篇:關于創新創業項目計劃書【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