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春風拂拂花正飛,紅霞碧靄籠高低。越山日暮少林客,應聽子規深夜啼。——《明覺禪師文案》
【第2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眼中有色,心中無色,才能坦然面對世間的各種誘惑。
【第3句】:【名利皆是身外物,富貴浮云難久長】1.世事無常難周全,以平常心做人。2.健康知足是最大的財富。3.貪心是取禍之道。4.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心安是最大的財富。
【第4句】:【禪心佛語】佛是什么?就是覺性。覺悟以后,你就是佛。覺性在哪里?就在我們心中。
【第5句】:【禪心佛語】明了降落傘。雨驟,打不濕鴨子的翅膀;狂風,吹不滅螢火的燈光。人最理智的時候,往往是別無選擇的時候。
【第6句】:【禪心佛語】人的一生很短,人各有所愛,人各有所求,人各有所志,人各有各的生活小天地和各有各的生命軌道。
【第7句】:【佛心禪語】“欲”常帶給我們很多的煩惱和困擾;就像加了蜜的毒藥,雖然喝起來很甜,卻會慢慢腐蝕人的臟腑,讓人苦不堪言啊。
【第8句】:世無無因之果,亦無無果之因,喻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印光大法師
【第9句】:【圣經文案】190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里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癥。(太9:35)
【第10句】:把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情上,就是為封閉的心胸打開了一扇門,忘卻那些煩惱才會投入到正常的生活中。
【第11句】:【禪心佛語】睡覺是最好的解脫,睡著了,不悲不氣不孤單,什么都煩惱都沒有。
【第12句】:外星球來的人才叫外來人口,咱人類本來就在同一星球上,哪里有什么里外?
【第13句】:【禪語人生】一個人的欲望如果只是追求金錢和權勢,他就永遠不能滿足,也便永遠不能快樂。
【第14句】:心如蓮花,生長在低凹的水池中,它就鮮艷;折放在高高的山頭,它便風干枯萎。
【第15句】:【禪心佛語】壞的生活不在于別人的罪惡,而在于我們的心情變得惡劣。
【第16句】:瓶、衣、車乘等,名言所分別,色相雖可說,體性無所有。世間眾色法,但相無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無實事。《大乘密嚴經》卷下,阿賴耶微密品
【第17句】:【禪心佛語】千萬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找借口。對自己嚴格一點兒,時間長了,自律便成為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你的人格和智慧也因此變得更加完美。
【第18句】:善于結緣,左右逢源人生最可貴的一件事就是“結緣”。結緣好比播種,哪有不播種就能白白得到果實的呢?
【第19句】:【佛心禪語】追憶曾經我們在人生旅途有過無數次的跌倒而又爬起,偶爾的成功,有時會使我們忘乎所以,有些失去至今難以忘卻而深埋心底。
【第20句】:【禪語悟道】慈悲和智慧是佛教的唯一真理,猶如鳳凰的翅膀,缺一不可。如同鳳凰的翅膀既是左右,又是一體一般,慈悲和智慧既是兩面,又是一體。
【第21句】:一生處在底層,默默地支撐起上層的風光。熬出能見度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被拋棄的時候,這,或許就是根的宿命。
【第22句】:【佛心禪語】最大的浪費是我們不認識自己的智慧,不明白自己擁有全宇宙的力量。
【第23句】:【禪語悟道】財物布施并不只是送施財物,而且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放下對物質的貪執,才是真正的財物布施。噶舉祖師岡波巴大師說:“不執一物,比供施所有財物殊勝。”
【第24句】:佛弟子敬仰佛陀,應將佛圣化而非神化。圣人是真實的存在者,是真實出入世間來教育眾生的人。所以說,佛陀不是神,而是超凡入圣的大覺者。
【第25句】:【禪心佛語】三心二意無定性,四處徘徊不專精,盡管條條道路通長安,卻永遠無法到達終點。
【第26句】:當你需要幫助時,平時種下的“因”便會和你因緣際會,產生相應的果報。
【第27句】:【佛心禪語】忍需要理智,更需要肚量。世上沒有不能忍之事,只有不想忍之事。
【第28句】:【佛心禪語】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愛心、毅力,投入為人群付出,是菩薩心也是菩薩行。
【第29句】:籬菊數莖隨上下,無心整理任他黃;后先不與時花競,自吐霜中一段香。(誦帚禪師)
【第30句】:【禪語人生】無情歲月增中減,有味詩書苦后甜。歲月無情,詩書有味。工作之余,茶余飯后,多讀幾本好書,多結一些善緣,多交幾位好友,讓生活更高雅,更充實,更幸福。
【第31句】:其實,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如能發現自身的本性,自然擁有平等心,也就不會有你我高下之分。
【第32句】:蘊體無常,因果展轉,生起不絕,而言斷滅,不應道理。(古印度)彌勒《瑜伽師地論》卷七
【第33句】:【禪語人生】惜力慎言,心領神會;惜財愛物,法界悠悲;惜福發心,同伴慈悲。
【第34句】:我們已經擁有了許多別人沒有的東西,我們已經站在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幸福人群里,我們有什么理由抖擻出這些個本算不上什么煩惱的事情來折磨自己呢?
【第35句】:【佛心禪語】愛可以擴展,愛可以延伸¨¨故大愛可以無過;愛要銘刻愛要珍藏¨¨故真愛永恒。
【第36句】:【禪心佛語】佛說:毀滅人只要一句話,培植一個人卻要千句話,請你多口下留情。
【第37句】:【佛心禪語】※有欲望就有失望,有盼望就有絕望。欲望越大失望越大,盼望越大絕望越大。
【第38句】:同樣是一輪明月,有些地方卻看不到,為什么呢?因為月亮被烏云遮蔽了。
【第39句】:【佛心禪語】信徒心想,禪師的修養果然非比尋常,不會惱羞成怒,但是他笑什么呢,始終不解其意,便問道:“大師,您又笑何物?”
【第40句】:善良到底是什么?在狡詐者的眼中,善良是一種幼稚,善良是一種愚笨,善良是一種毫無回報的付出,善良是被諷刺、被挖苦、被譏笑的落荒者。
【第41句】:【一句禪語一種人生】能用心,道理就在眼前;不用心,真理遠在天邊。
【第42句】:【禪心佛語】好高是貪,怕壞是粘;好好是孽,嫌不好是缺德;不盡職是丟天命。
【第43句】:多聞圣弟子離綺語,斷綺語,時說,真說,法說,義說,止息說,樂止息說。事順時得宜,善教善訶,彼于綺語,凈除其心。《中阿含經》卷三,《伽彌你經》
【第44句】:世間人只要與有名望的人交上朋友,拉上關系,便覺得自豪;我加了阿彌陀佛的盟,與觀音、勢至合作共事,參與菩薩海眾功德分紅,怎么不歡喜自豪。
【第45句】:【佛心禪語】被抓不可怕,挨餓不可怕,最可怕的是沒有了骨氣,成了一條搖尾乞憐的狗。
【第46句】:【禪心佛語】生活中,既要追求事業、物質和權利,也要注意內在心靈的成長與提升,才能保持生活的平衡、滿足和愉悅。
【第47句】:【禪語人生】給自己一個方向,哪怕不能天荒地老。給自己一個信仰,何懼一路慌張。只要心有所向,萬事皆無法阻擋。
【第48句】:【禪心佛語】絕對不要把知識與智慧混為一談,知識可以幫助你謀生,智慧可以令你不枉此生。
【第49句】:【禪心佛語】若自己過度執著時,即使遇到了真理,也聽不到它所帶給你的啟示。
【第50句】:【禪語人生】我們的生命本來是沒有苦的,但是我們有了迷惑,生起了貪瞋癡,結果就因而受苦。
【第51句】:【禪語人生】我們內心面對外在事物所起的反應,是由我們過去的知識、經驗、心理結構決定的。
【第52句】:【禪心佛語】感謝打擊我的人,感謝非難我的人;他們給了我磨練的機會,讓我活得更升華、更超越。
【第53句】:【禪心佛語】沒有依靠,感覺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有很多自己想的東西無法實現。
【第54句】:每人每天多說一句好話,多做一件好事,所有小小的好,就會成為一個大大的好。(當代)圣嚴《108自在語》
【第55句】:普天之下沒有我不能原諒的人。我們要發這樣的愿心,對任何外來的評論予以“善解”,不要當作諷刺而耿耿于懷。
【第56句】:以三事教化:一者神通,二者知他心,三者說法。《摩訶般若經》卷二十六,六喻品
【第57句】:【禪心佛語】誠正是指潔白、清凈、光明,而且能帶給我們安祥,也就是一種心地的光明。
【第58句】:若不受諸法,我當得涅槃,若人如是者,還為受所縛。(古印度)龍樹《中論·觀縛解品》
【第59句】:【圣經文案】418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作。(腓4:13)
【第60句】:行少欲者,心則坦然,無所憂畏;觸事有余,常無不足。(《佛遺教經》)
【第61句】:【禪心佛語】大多時候標榜自己說話直的人,只是不愿花心思考慮對方的感受而已。
【第62句】:【禪心佛語】人生當中,唯有信仰、滿足、歡喜、慚愧、結緣、平安、健康、智慧等,才是真正的財富,才能讓我們的心靈感到踏實與充足。
【第63句】:【禪心佛語】明白你沒有朋友的原因了嗎?那就是比朋友更重要的,還有自尊和自我。
【第64句】:【蓮公凈語】果報相尋事可哀,誰從因地識輪回,漫天劫火炎炎里,都自殺生一念來。
【第65句】:【禪心佛語】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一口吃不成胖子,與其被多個任務所牽絆,不如集中力量做好其中一兩個。越集中精力,就越能遠離浮躁和壓力。
【第66句】: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釋迦牟尼佛付法偈《五燈會元》卷一
【第67句】:【圣經文案】184因為你們怎樣論斷人,也必怎樣被論斷;你們用什么量器量給人,也必用什么量器量給你們。(太7:2)
【第68句】:【禪心佛語】特色的社會,特色的教育,斷送信仰,太悲哀。絕對經典。
【第69句】:我們若有純良的種子,一定要把握因緣時機種入土中,并且給予充足的陽光、水分、土壤和空氣,才能順利成長。
【第70句】:盡管發大愿、立大志,卻不實踐力行,則永遠無法達成理想。是故“愿”與“力”要互相配合,相輔相成,理想與事實方能圓融一致。
【第71句】:【禪心佛語】什么是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不良的言行,不良的嗜好,不良的習慣,讓自己身上多一些陽光的、正能量的東西。
【第72句】:若一念心起,則有善惡二業,有天堂地獄。若一念心不起,即無善惡二業,亦無天堂地獄。——《達摩大師悟性論》
【第73句】:【佛心禪語】做人不可讓貪欲堵塞自己的心智,蒙蔽住自己的眼睛。物欲太強會讓人的靈魂變態,變得永不知足以致精神上永無寧靜永無快樂。
【第74句】:【禪心佛語】當時很多人看到老和尚盤腿端坐在舍利里面,其中一顆甚至連他那長眉毛也看得清清楚楚。那顆舍利現在還藏在舍利塔里。
【第75句】:【佛家禪語】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76句】:【佛心禪語】做人要懂得報四恩:一報萬物養育之恩;二報父母扶養照顧之恩;三報恩師提升智能之恩;四報夫妻互相照顧之恩。
【第77句】:【禪心佛語】世人誤將假我當真我,以無常當永恒,不知有生必有死,有聚必有散的緣起性空的道理,所以活得很累。
【第78句】:學佛須修養內性,凈化心靈;服務人群而心無所求,常能用心專一,無有間歇。
【第79句】:隨時莫起趨時念,脫俗休存矯俗心。重義忘利乃君子,損人利己是小人。道吾惡者不應怒,道吾善者不足親。林中哪有無彎樹,世上哪有完善人。
【第80句】:【禪語人生】我生命里的溫暖就那么多,我全部給了你,但是你離開了我,你叫我以后怎么再對別人笑。
【第81句】:【禪心佛語】脫虛妄纏縛,破生死巢窟,第一要根器猛利軒豁,次辦長久不退之心。
【第82句】:【佛心禪語】做人處事四要:一要法情重于人情;二要清淡重于攀緣;三要化他重于被化;四要有道重于有財。
【第83句】:【禪心佛語】釣魚,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弈棋,清興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第84句】:【禪語人生】有才而性緩,定屬大才;有勇而氣和,斯為大勇;有謀而不露,必是大謀;有志而情安,是為大志。胸懷激雷而面似平湖者,方是大才大勇大謀大志之人。
【第85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能在這個問題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當,然后念茲在茲地保任,人生的問題就解決了。
【第86句】:人命只在呼吸間,如能抱著過“秒關”的心態,就會愛惜生命、珍惜人生。
【第87句】:【禪心佛語】當你懂得關心你周遭的人事物時,別人也同樣的會給與回報。
【第88句】:又有人說:智慧或愚癡,的確也很難下定論;但是卻也可以觀察此人平時所喜好親近的人、事、物,以作為評論的依據。
【第89句】:【禪心佛語】成功得意之時,朋友認識了你;遭貶落難之時,你認識了朋友。
【第90句】:【禪語人生】用平常心來生活,用慚愧心來待人,心來處事,用菩提心契佛心。多講點笑話,以幽默的態度處事,這樣子日子會好過點。
【第91句】:如果我們能把握到每一刻的當下,且保持覺醒、珍惜擁有,并以感恩之心去善待周圍的一切的話,幸福在我們的身邊,快樂在我們的心間,成就在我們的掌中。
【第92句】:【禪心佛語】等心塵的習氣積累厚實的時侯,才知道了失去的總是所得珍貴的明凈:無塵無染之心。
【第93句】:看世界不光要用眼睛,還要用心。失去欣賞能力的人是可悲的,他的心已經變得衰老。
【第94句】:【圣經文案】214王要回答說:“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作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作在我身上了。”(太25:40)
【第95句】:【禪語人生】無論過去多少惡業,只要我們在現世不斷增長善業,惡消善長,自會感到未來的樂報。
【第96句】:正如小馬過河,要真正知道小河的深度只需自己親自去試試。有些事情,只是想并沒有用,只有親身經歷了,才知道是不是正確的。
【第97句】:【佛心禪語】莫輕視小錢,積少成多能大用;勿養成揮霍,固本樸實顧元氣。
【第98句】:言身瘡者,為財物故,不憚劬勞,四方役身,疾急忽務,違于戒律。《大乘寶云經》卷六
【第99句】:莫生氣,因為生氣傷身又傷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要學會控制,否則,有些過分的語言和行為會誤事,更會傷人。穩定情緒,解脫自己,乃當務之急!
上一篇:雷鋒日獻血活動總結四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