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的我們面對眼前的黑暗,我們有何感想
同意“青春路同行”。
突然就上了社會,突然就老了,突然就必須做出選擇,突然在昨天信誓旦旦深情歌唱《開始懂了》《膽小鬼》。
。
,今天就突然在結束大學畢業和招聘會上擁擠了一兩年后發現自己不再唱歌不再聽歌,只在和至親好友KTV時點上一首《愛不留》給自己,緬懷曾經的歲月,然后出了每小時五十的KTV歌城以后,看看高聳的水泥街巷,在一片污濁冷漠中開始目前的工作或者找工作,在戀人的已趨于平淡的短信或電話里,說上一兩句話。
我們都像背了厚厚的殼的蝸牛、真的好累、但是我們別無選擇的。
真的。
現在的年輕人壓力都大,談婚論嫁父輩親戚都有期望,社會上各種道貌岸然追名逐利的噱頭吸引著我們,我們自己有沒有穩定的事業基礎,沒有目標,有時又失落的厲害。
。
。
這樣的情況下,很容易用戀愛來緩解壓力,碰見一見鐘情的,就覺得風雨同舟了,前途光明了,整個人也開朗快樂自信了,其實這些都是治標不治本。
總要有擔當角色步入正軌的時候,比如你們談的戀愛,要結婚啊,這個時侯,許多以前不曾發現的矛盾和壓力就會找上你了。
。
。
你才發現自己不成熟,自已一無所有很自卑,自己的問題還是沒有因戀愛而解決,在快樂一陣之后,戀愛的結果會給你帶來了許多附加的壓力和問題。
然后再加上經濟不景氣,你養不活自己,你被社會上宣傳的各種噱頭弄得又羨慕又嫉妒,完了自卑一把。
再看看身邊的戀人,覺得他(她)哪里都不好,自己所有的苦都是他(她)造成的,為了“解決”問題,吵架,將積怨,對所有自己受到的積攢下來的委屈借此發泄出來,然后分手。
。
。
好像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我自己也不例外。
。
。
大家有什么方法呢 我們缺乏健康的精神娛樂,也缺乏方法,也缺乏制度和技巧。
大家似乎都是《皇帝的新衣》里面的臣民,唯獨缺了那個說真話的小男孩。
可是生活還在繼續,我們需要找到痛并快樂著的方法,勸慰我們的靈魂,安放我們的青春。
首先是靠自己吧
80后創業經歷和感悟范文
草根創業故事之王東。
2024年11月初,北京,秋老虎余威不減。
此時剛剛去職百度的宮穎欣,在投資人的撮合下,飛赴上海,與找鋼網創始人王東有了初次會面。
“鋼鐵?不懂,跨度挺大。
王東和找鋼?了解很少。
他是怎樣一個人?”飛行途中,宮穎欣滿腦子就是這樣幾個問題。
出發前,宮穎欣知道的僅僅是,徐小平做出投資找鋼網這一決定只用了不到40分鐘,徐認定B2B電商將是未來創投熱點。
因此前工作關系,宮穎欣接觸過很多政府官員。
她發現,對于B2B電商發展趨勢的判斷,相關政府官員們有著與徐小平頗為接近的觀點。
這是宮穎欣對找鋼網產生興趣的起點。
王東辦公室很大,至少30平方米。
室內有一個大魚缸,王另養了幾只鸚鵡。
宮穎欣開門即見茶臺。
茶臺裝修精致,風格非常契合鋼貿商定位。
在宮穎欣的印象中,當天的王東,一件休閑T恤,一條休閑褲,一雙涼鞋,皮膚很白,憨憨的,胖胖的。
宮對《創業家》記者稱,她曾研究過面相,覺得他鼻子長得不錯。
面相當中,鼻子地位最高,代表一個人的財運。
王東希望宮穎欣能夠加入團隊并負責找鋼網市場。
“沒記錯的話,當時公司研發部門有10幾人。
除研發、財務外,HR、PR、市場等部門全都沒有。
他自己就是一個PR。
”宮穎欣笑稱。
王東雖理工科出身(王先后畢業于四川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并獲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但文字功底出色。
王的文章散見于光明日報等媒體,文風豪放且互聯網化,常有“碉堡”一類網絡熱詞閃現。
PR僅靠個人顯然不夠。
隨著找鋼網業務規模的日漸壯大,尤其是平臺日交易量已突破了40000噸,公司亟需組建PR部門。
聊了大概2個多小時,宮穎欣回京。
剛下飛機,她就收到了王東親自發來的offer。
“我們同生于76年,王東天秤座,我水瓶座,都是風向星座,很搭;找鋼干的事兒有希望,前方一片荒地,未來一點點開拓。
”宮穎欣稱。
爽快加入。
宮穎欣入職找鋼網時,王東已基本扛過了創業以來最為苦悶的一段日子。
如今模式跑通了,訂單量蹭蹭地往上漲。
這一成績已超出王東預想。
事實上,2024年,當王東拿到1000萬元投資做鋼鐵生意時,他自己心里并沒有底,不知是對是錯。
他先是搭建了一個撮合交易的平臺,但環節很復雜,比價、議價、尋價、鎖貨等中間環節多達13個,而且每一環節還能細分。
圍繞這一平臺,買家為能找到合適貨源,動輒要打10多個電話,來回比價、尋價,而最后鎖貨流程更為復雜。
平臺上線第一天,即2024年5月3日,交易量僅177噸。
彼時,客戶常抱怨稱,委托你們找貨,還不如自己找,你找的又貴、效率又低。
這些話深深刺痛了王東。
他壓力很大,害怕走錯方向。
王東消解郁悶的方式是,打游戲、下圍棋、睡覺。
據稱他倒頭僅兩三分鐘就能睡著。
王東是電子競技高手。
曾經的WCG(World Cyber Games,即世界電子競技大賽)總決賽冠軍李曉峰是他的好兄弟。
上世紀90年代,王東也玩星際爭霸,曾經在上海組過一個隊,最好成績是全國亞軍。
創業初期,每遇壓力,王東就去玩DOTA,司職輔助,包雞包眼。
后王東多次建議宮穎欣等人稱,應該多讓孩子玩游戲,因為這有助于孩子策略觀的養成。
乘勢業務擴張 乘勢業務擴張很快迎來了轉機。
2024年6月,找鋼網日交易量已突破1000噸。
他不斷地優化每個環節,甚至替代某個環節,直到精簡為3個——提交需求、提交訂單、付款。
1000噸這一數字,讓王東吃了定心丸。
此后,即便外界再有質疑,哪怕質疑來自從業10余年的資深人士,他也已不再為之所動。
在他看來,這一方向基本正確。
接下來便是數字的飛速飆升:8月6日,找鋼網日交易額突破1000萬元;9月25日,日交易量突破7000噸,當月交易額破
【第3句】:5億元;12月17日,日交易量126
【第84句】:332噸。
業務模式也從單一撮合開始向直營擴展。
2024年
【第2句】:3月份,隨著找鋼網體量的日趨龐大,一些小鋼廠開始繞過代理商,直接聯系王東。
最先找上門來的兩家,一為江蘇華偉,一為徐州金虹。
江蘇華偉是一個三線鋼廠,后其上海代理商破產,為能繼續在上海鋪貨,該公司看中了找鋼網。
王東借此將業務模式成功擴至自營。
當然,在此過程中,鋼廠收益更大。
以江蘇華偉為例,2024年初,它在上海的月交易量約為4000-5000噸,三線廠商價格,后交易量穩定在約12000噸,二線廠商價格。
在撮合流量的帶動下,自營業務增長很快。
2024年3月12日,找鋼網日交易額已達3300萬元。
自營業務達到一定規模后,2024年下半年,找鋼網推出了開放平臺pop。
自營大代理商陸續進來。
2024年,找鋼網自營、開放兩項業務共實現交易額27億元,占比各為50%左右。
至此,找鋼網主營業務已擴充為三塊:撮合、自營和開放平臺。
撮合相當于淘寶,自營相當于京東,而開放平臺學的是天貓。
一路走來,找鋼網的宣傳口號也已多次變化。
最早時,口號的大意為“幫您找華東最便宜的鋼材”,然后是“幫您找最便宜的鋼材”,現在成了“鋼鐵全產業鏈電商”。
宮穎欣提供的一張公司員工早期名片顯示的則是,“華東最大的鋼材現貨網絡分銷中心”。
口號變化的背后是找鋼網業務范圍的快速擴大。
2024年,找鋼網業務僅限于上海。
2024年,業務已覆蓋華東大部,南京、杭州、寧波、無錫等地分公司先后建立。
戰略再縱深 王東的找鋼網戰略布局遠不止于此。
2024年初,王東提出了三大戰略:全國化、在線化、一體化。
先是一體化。
鋼鐵本地屬性很強,銷售半徑在500公里內比較劃算,超過后運輸成本就會高,比如柳鋼、酒鋼都是區域性強的鋼廠。
找鋼網的全國化是從2024年開始的。
找鋼網先是在沿江、沿海布局分公司,然后逐步將其擴展至全國。
華南、華東是找鋼網大本營。
到2024年初,找鋼網分公司已近20個。
分公司的職能是做交易。
每個地區貨種不同,價格有差異。
分公司了解當地情況后,與當地鋼廠、鋼貿商合作,在當地進行方圓500公里的交易。
在線化即在線商城。
這就像在淘寶上買東西,無需人工干預,網上下單、網上結算。
目前此模式訂單在總業務量中的占比為70%-80%。
在線化對系統提出了高要求。
2024年,王東開始重視交易系統的打造。
為此,找鋼網引入大量技術人員,開發交易系統。
目前找鋼網已有技術人員300多位,產品經理幾十位,每1-2天完成一個插件。
關于一體化戰略的推出,宮穎欣記得,當時公司約七位核心成員在一個封閉的會議室里專門開過會。
此七人,包括三位創始人,宮穎欣,一位秘書,幾位交易中心負責人。
當天王東很激動,聲音不高,但語速很快。
會上,他展示了幾張圖,稱要組建物流、金融事業部,延伸已有的倉儲、加工服務,目標即打造找鋼網為全產業鏈電商。
作為鋼材交易的一方,買家偶有缺錢時刻,周轉到位一般在7天以內,而且可能只缺10幾萬元。
這時,銀行不借,因為數額太小,擔保公司也不借,因為要借至少得借1個月。
2024年4月初,找鋼網與京東合作,試水金融服務。
找鋼網提供的這種智能金融服務確有很大需求,用戶黏度借此已獲大幅提升。
2024年9月,王東開始做倉庫、加工、物流。
傳統倉庫滿足不了電商高智能化需求,王東就自己租倉庫,自己設計管理軟件。
鋼鐵是個很特殊的行業,買家要交出庫費,所以周轉率越高,掙的錢越多。
加工環節的毛利率也很高,可達50%-60%。
服務挺簡單,比如拉直、開平、剪切等。
設備簡易,王東就自己干。
因客戶有用車需求,找鋼網特設物流事業部。
鑒于絕大多數客戶沒有車,需在社會上找大貨車,找鋼網模仿易道用車、滴滴打車等,開發了一個找車平臺。
現在,找鋼網已著手“煤鋼聯動”。
鋼廠普遍很窮,很多還不起煤炭供應商的原料成本。
后者拉著找鋼網與鋼廠簽了個三方協議:煤炭供應商給鋼廠供原料,鋼廠生產鋼材給王東,王東賣掉后把錢再給鋼廠,鋼廠再還錢給煤炭供應商。
2024年,在鋼材之外,王東已開始嘗試鋁材業務。
目前找鋼網業務量已高居業界首位,日交易額已達60000噸,遠超第二名,第三名幾可忽略不計。
2024年,王東的營收目標是,直營1500萬噸,約400億元,撮合交易3500萬噸,約900億元。
向祖國匯報讀完之感想
光輝的足跡 60年,光輝歲月彈指揮間,60年,中華大地滄桑巨變。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看青藏高原脈動的祖國;看黃土高坡起伏的祖國;看千帆競發,百舸爭流的祖國;看群峰騰躍,平原奔馳的祖國。
沿著黃河與長江的源頭,漂流而下,過壺口,闖關東,走三峽,奔大海。
在河西走廊,華北平原,我看祖國的富饒與遼闊,看祖國千里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國的崇高與巍峨,看祖國繁榮的霓虹燈日夜閃爍,燦若銀河……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飽經戰爭滄桑與落后苦難的中國人民終于重新站起來了
中國像一只巨龍,以一個大國的身份重新屹立于世界東方
那時的中國,民生凋敝。
曾經的民不聊生,曾經的滿野戰亂,曾經的東亞病夫,都已成了過去。
如今這片熱土早已是天翻地覆、龍騰虎躍
正是這千千萬萬的赤子,才撐起了我們民族的脊梁,祖國的希望;正是他們,才使得中國人民共和國的國歌響徹神州,那么氣勢磅礴,那么雄壯嘹亮。
彈指揮間、滄桑巨變。
60年前,開啟了中國歷史的新紀元。
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億萬人民艱苦創業,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歷程中,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實現著強國富民、民族復興的百年夢想。
當今之中國,到處充滿勃勃生機,各項事業蒸蒸日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改革開放,使中國一步步走向繁榮昌盛,華夏兒女們安居樂業。
97年香港回歸,99年澳門回歸;1998年面對南方歷史罕見的特大洪水,2003年面對讓人聞風喪膽的非典疫情,2008年面對十幾個省份百年不遇的冰雪災害,面對讓人措手不及大地震。
中華兒女沒有氣餒,我們眾志成城,手挽手將一個個磨難踩在腳下。
2008年,神舟七號載人航天衛星發射升空,炎黃子孫的千年的奔月夢現實了
中國航天人在摸索中讓祖國一躍成為航天科技強國
2008年,北京奧運會鑄造輝煌
我們的體育健兒一舉奪得51枚金牌,100枚獎牌。
取得位具金牌榜第一的驕人成績。
2009年,我們偉大的祖國迎來了她的60歲生日。
60年的風雨無阻,60年的滄桑巨變,我們的祖國必將繼續書寫不朽的傳奇。
回首這60年。
這就是我們,一個不屈的民族
回首這60年。
這就是我們,一個騰飛的民族
80后與90后之間的區別
拜托了各位 謝謝
70年代出生的人,父母漸次步入古稀之年,他們的身體健康開始成為你們關心的話題。
也就在短短的幾年間,你們能夠明顯感覺到他們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身體上的部件頻頻出現問題,吃藥、看病、住院,這些曾經難得一見的事開始成為日常習見。
陪伴了你們幾十年的父母,終歸要先你們離去,是否想過怎樣接受那一天的到來
多關心他們吧,趁他們還在世,多盡盡做兒女的孝心,以免將來留作終身遺憾。
70年代出生的人,求學結婚生子,差不多也完成了做人的全部任務。
接下來,撫育教育孩子,看著他們一天天長大,每年都有新的變化,樂趣是無窮的,因為你們對孩子的希望還在,就像曾經你們的父母寄希望于你們一樣。
這其中,你們或許也體驗到了孩子是前生的債,再怎么委屈艱難甚或厭惡,你都難以逃脫償還欠債的責任以及那份負債的心理。
心甘情愿為他們付出,早晚他們是你生命的延續。
那些結婚多年無子的70年代生人,我不知道你們怎樣合理化這個過程,該抱養的保養,該計劃的計劃,沒有孩子預示著晚年的凄涼。
即使現在覺著輕松許多,夫妻倆恩恩愛愛足夠,可是這樣的輕松是顯失遠見的輕松,你與愛人幾十年后的將來不可能同時離去,那時,留下孤單的你,舉目無親,作何感想
80后的年紀,到2008年,最大的28歲,最小的18歲。
根據心理學家的人生八階段學說,18-30歲,正值“練習愛”的人生階段,需要解決的主要矛盾是“親密”與“孤獨”的矛盾。
也就是說,在這個年齡段上,我們必然遇到愛,經受它的考驗和磨練,從一個人的小小世界里探出頭來,學會用愛把自己和他人黏起來——為愛受挫和犯錯,都是這個年齡必然會面臨的問題。
“”、“愛為什么那么快就消失不見”、“愛難道就是相互傷害”、“愛情真是脆弱的東西”、“我失戀后不再相信愛情”……這些因受挫而帶來的傷心,雖然令人心碎,卻也讓我們變成大人。
我們都是在學會喪失后,才變成大人的。
等到我們說“分手”時,不再畏懼失戀,我們的愛恐怕就練成了。
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有感
[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有感]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by mentally disabledperson“天涯”上有一個帖子,從2007年7月到現在不斷有網友跟帖,點擊了26萬多次,回復了近3000次,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有感。
這個帖子是“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網友的跟帖可被劃分為若干(情緒)類型。
我這樣做事希望借此能讓自己把問題看的更深入、全面、準確些。
但我感覺不適合將這個分過類的跟帖結果發在自己的博客上(事實上,我也沒時間將全部帖子看完)。
我想,既然現在還沒有一份權威的報告描述80后人群的生活狀態(“天涯”上的網友群可能無法代表整個80后;而且除了那些上了大學的,那些沒有上大學的80后們的生活狀態究竟如何
隱約間我還記得在中考之前,學校為了升學率甚至動員一些人放棄中考;他們的狀態如何
),那么,我們實際上是不知道真實的、全面的情況究竟如何的,讀后感《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有感》。
主貼是夸大了問題的嚴重性、亦或是低估了
曾經聽電臺節目上說(大意):歐洲某國有一個墓碑,上面的文字吸引了很多政要、名人參觀,上面寫著“年輕的時候,我想改變世界,但是我沒能做到;中年的時候,我想改變國家,我也沒能做到;老年的時候我僅想改變我的家庭,但這也做不到。
現在我即將離開這個世界,我想,如果我當初先改變自己,或許我能將自己的家庭變得更好,也許之后我能為我的國家做些事情,甚至能為世界做些貢獻,誰知道呢。
”我也能夠理解一個人找不到適合的、甚至可以謀生的工作時的心理狀態,甚至感受過那種由外部壓力轉化而成的異化的、扭曲的心理狀態,痛恨“富人”、自怨自艾、害怕見到熟人、看不得別人幸福...但是,如果自身不做出飛躍終究無法拯救自己。
如果自己生活不如意,從改變、提升自己開始...而且,在一生中始終要這樣做。
環境差——可以改造它(前提是有能力),改造不了——可以逃離它(前提是有能力,才能找到更好的環境),逃離不了——那就適應它吧(然而,也許在一個不甚理想的環境中得過且過也是需要一定能力的,維護好上下級的關系...工作中不用出彩、但也要能過得去...)。
注:我不是特意以“80后”做文章,因為這些感想是在讀了那篇帖子之后得到的,所以總繞不開這些字眼。
我也痛恨有些人不了解全面的情況、動不動就拿*0后說事,站在“審判者”的立場上歸納總結。
PS:Emule(veryCD )上可以下載到“天石工作室”的系列作品,代表著一些有學歷的80后的觀點。
〔讀后感:看天涯上的一個帖子《生活壓力擋住夢想,80后一代正在絕望》有感〕隨文贈言:
【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農夫不會剝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長成種粒;單身漢不會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會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
電影80后觀后感
從人人網網友那邊看到了推薦的日志后,看看海報覺得女主角長的還行,于是我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看了這部電影。
電影以和明遠兩位主人翁的成長歷程作為題材進行描述,從他們的青梅竹馬到不辭而別,再到高中成為同班同學,接著是相戀,大學異地戀,然后分分合合,最后。
期間還穿插著一些親情、家庭的矛盾,導演刻意安排了兩位主人翁都出自不太。
個人覺得這部電影取名《80后》未免言過其實了,至少它應該代表不了85后吧。
當然80后畢竟是10年的代名詞,僅僅把在兩個81年出生的主人翁身上難免在表達上有所缺失。
可惜就算從80至85年的80后來看,電影的表達也很片面。
電影所反映的80后只是城市戶口的80后,我姑姑就是81年的,她和她同齡的
【第5句】:6個孩子根本都沒有上過多少學,我想他們看了那些主人翁在高中早戀,拉手的場景應該也沒有多少感覺吧。
電影中還專門穿插了一些80后“特有”的經歷: 玩陀螺,可惜啊,我小時候的伙伴們玩的是打彈珠、飛飛機、、跳皮筋等等,好像沒有玩過陀螺。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曾聽說過當時全國尤其是京城歡慶的場面很隆重,只可惜那時候我才初一,對這類國家大事還不太有想法。
2003年,先生去世,那時候我面臨中考,而且還沒怎么看過電影,所以對他也是知之甚少啊。
唯一有點感觸的就是非典了,雖然我家鄉那邊沒有什么疫情,但是大家緊張防范的氣氛卻也很濃,對于電影中反映的隔離、對發燒者的恐懼等現象,我們還是可以理解的。
還有,97年的高中學生,就已經大大方方的眉目傳情了
所表現的是81年的主人翁在過著85后甚至90后的生活,導演之所以將電影題材定為愛情片,也是為了讓我們這些比較小的80后能稍微有點共鳴吧。
只是電影取名《80后》卻也顯得不太合適了,難免有賺票房的嫌疑。
如果讓我拍一部以《80后》為名的電影,我可能會選擇從“分化”的角度去表現。
所謂的分化是指,農村一部分80后沒有能讀大學,出去打工了,而另一部分則繼續讀大學了。
后來的劇情則會在兩種不同“80后”的生活片段之間徘徊,當然如何將兩種片段銜接,我暫時沒想好,不然我就去拍電影了。
然而,事實上我的“分化”理論也是有一些依據的,因為我是89年的,我的同齡伙伴還存在一些分化現象。
但是我們村里的90后已經不再那么分化了,就算成績差,考不上高中,家里也會花錢買。
大家想看還是可以看的,不過想從中回憶自己生活經歷的80后不能抱過高的期望啊。
誰能幫我寫一篇關于教師職業的五四青年節的感想
五四青年節感想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學校舉行升旗儀式。
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在國旗下的講話,讓我驚訝不已。
這個小女孩,聲音清脆,語調舒緩,很有感情。
雖然我離她較遠,看不到她,但是從她的演講中,我們能判斷出她的素質和能力。
她的演講是那么投入,一個六年級的小孩子,對90年前的那段歷史體會的是那樣深刻,讓我震撼。
不是她的語言,不是她的表演,而是她的那份真情。
突然,這個女孩的聲音變了,變得不再清脆,而是低沉憂傷,當她講到祖國那段苦難歷史時,她禁不住哽咽了起來,幾乎泣不成聲,這是我不曾料到的,也是所有師生不曾預料到的。
這時,大家都驚呆了,對孩子的投入不理解嗎
她怎么會哭呢
她為什么就哭了呢
這不是孩子的天真表演,而是她對祖國深深的理解,對那段歷史的痛苦咀嚼。
實際上,很多人已經麻木了,對自己的國家麻木了,對五四運動那段歷史已經模糊了。
現在的孩子,特別是青年們,喜歡浪漫,喜歡游戲,喜歡快樂,喜歡自我陶醉,對歷史已經漠不關心。
學生們有的很實際,有的很空虛,誰會關心看起來和自己無關的事情
忙學業的,兩耳不聞窗外事;忙找工作的,任爾東西南北風;忙掙錢的,眼里只剩下錢了;忙著玩游戲發短信上網聊天的,更是不把歷史放在心上。
稍微成熟一點的,都不在乎歷史。
而這個天真單純的六年級小同學,還沒有掙錢的意識,也沒有找工作的煩惱,也沒有其他的想法,她純潔的心靈是那么美好。
如果每一個當代青年的心都象這位孩子一樣那么圣潔,該有多好呀
這是不可能的
坐在教室里讀書的,都在為自己的前途和命運而努力,都想著以后能由一個如意的工作,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很難聽到象周恩來年輕時的那種執著和崇高(“為中華之崛起讀書”)的聲音了。
人們變得很實際,很勢力。
不是什么幾十后的問題,而是社會就是一個大染缸,誰也別想清凈。
有很多好事者,喜歡以年代來劃分人群,什么70后,80后,90后。
有的人直接以此為標簽,說什么幾十后的人,就怎么樣。
我反對這樣的分法,更不喜歡把相關的人群標簽化。
應該承認,現在的青年所面對的社會和90年前已經大不一樣了。
但是,只要有重大的問題,他們麻木的心靈會很快復蘇。
所以,不要怕,不要擔心,不要恐懼。
實際上,當時參加五四運動的那些熱血青年,也是在一定的形勢下逼出來的。
應該承認,大多數人,在關鍵時刻,會找到感覺的。
過去很多人擔心現在的青年人不吃苦,不愛國,去年的奧運圣火在海外的傳遞,廣大青年的熱情不是就來了嗎
去年的
【第5句】:12汶川大地震,青年的熱情不是很高漲嗎
平時忙工作,忙自己的事情,這應該理解。
不要看到一個極其偶然的個案,就大驚小怪,就杞人憂天。
相信青年吧
平時麻木,不代表關鍵時刻麻木。
只要關鍵時刻不麻木,就很好了
看人,就看關鍵時刻
上一篇:大學新學期感言250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