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多少人參加
第五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佳作獎入展公示名單(共198人,含獲獎名單) 北京(7人) 方 放 李 明 梁文斌 劉建豐 王饒杰肖春光 徐右冰 黑龍江(4人) 金澤珊 劉秉祥 欒金廣 鄭長華 吉林(2人) 黃有為 王鐵成 遼寧(20人) 叢 建 馮 巖 蘭德軍 李書強 李 洋劉長龍 劉宏衛 劉令詩 劉晏君 馬豐軍 孫萬民 王 宏 王軍軒 王 勤 王鐵偉 辛 宏 許 彪 張福有 張實惠 張 威 。
。
。
。
。
。
。
。
。
。
。
2024年對聯中國最佳作獎名單
2024<對聯中國>最佳作品獎揭曉榜敬老孝親有感哺以恩深,教以恩深,深感可歌尤可敬;愛而意切,孝而意切,切知宜早不宜遲。
(安徽\\\/陳自如)圓夢中國·文明北京征聯藉千年底蘊,放飛夢想;倚八字箴言,振奮精神。
(北京\\\/齊 楠)愛我三沙數千年典籍嵯峨,憶漢帝開疆、唐使觀星、宋師巡域、元賢測土、明宦下洋、清督分州,尤記史鐫二戰,公告宣言鎮惡,遂許主權碑矗主權邦,怎奈今朝變幻多端,因之怒指周遭狼子,貪欲何時滅
幾萬里煙波浩渺,看旗擎群島、船行良港、網撒環礁、漁打黃巖、風回散嶼、濤驚奇石,更欣市設三沙,丹心赤膽揚威,方贏中國海縈中國夢,唯期合族團圓一統,由是歡呼寰宇龍人,凱歌此地旋
(福建\\\/陳坤玉)題贊濟南的冬天 山顯溫晴,喜冬日暖搖籃,雪松妝護士,猶欣羞澀花衣露粉膚。
奇美矣
難怪濟南稱寶地; 水呈透亮,賞浮萍蒸熱氣,垂柳照嬌容,最羨空靈晶體蘊團影。
奧妙哉
但祈華北駐長春。
(福建\\\/劉樂賀)母親節題聯孕我以生,教我以初,冷暖系悲歡,幾十年春暉未報,愧令高堂勞記省;在家惟孝,離家惟念,鄉關常矚望,三千里佳節遙祈,再憑片語祝康寧。
(廣東\\\/趙秀敏) 題節日放煙花璀璨夜空誰寫意
風流時代我開花。
(廣西\\\/覃志強)商業街一街錦繡,千商云涌,送往迎來人似海;滿目琳瑯,百貨風行,鑲金裹玉貨如山。
(貴州\\\/咸豐收)賞江南野趣問山間野瀑,江畔桃花,誰和漁歌驚白鷺;邀竹頂殘霞,堰前粉蝶,我歇牧笛喚黃牛。
(河北\\\/徐其芳)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免發賀卡,拒收年歷,倡導節約垂典范;廣送春聯,欣納紅福,杜絕浪費樹新風(河北\\\/劉進星)題蘇軾品端莊而生文氣,壯寫三槐蔭庭,兩賦寄情,文樹八家千載幟;性豪放以鑄詞魂,長吟赤壁懷古,密州出獵,詞開一派萬年標。
(河南\\\/孟凡國) 題湖北省楹聯博物館南郡生輝,博匯佳聯藏一館;楚源流韻,物開盛景覽千秋。
(湖北\\\/張德明)題我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號載機成功航母啟程,拒伺虎,射天狼,靖九州華夏;雄鷹展翅,帶吳鉤,挾越劍,巡萬里關山。
(湖北\\\/毛先武)題湖南懷化洪江古商城溯千載時光而上,若遇古人,問財富如何聚起,再如何散去;攜四方山色而來,似翻新史,看繁華怎樣衰微,又怎樣重生。
(湖南\\\/鄒宗德)題最美鄉村醫師周月華、艾起伉儷深情融背上,多年茹苦含辛,歲月留痕,不棄不離真典范;大愛溢胸中,廿載扶傷救死,山川作證,同心同德美鴛鴦。
(湖南\\\/王行健)題瀏陽河畔高坪鄉油菜花節問誰家富裕,如此奢華,十里黃花線毯,鋪于戶外
看我處清幽,這般秀麗,一條碧玉絲綢,繞在鄉間
(湖南\\\/凌炳怡)題環保聯空氣云:毒霧還增,我必高燒以歿;森林道:光頭再剃,吾將悲憤而終。
(湖南\\\/王維良)秋日婁東宴集序梁苑馬枚,當桂冪香熏,杯浮蟾影千秋會;蘭亭王謝,也碑鐫序遠,心契犀靈萬里情。
(江蘇\\\/王詩森)晨起題壬辰舊作《浣溪沙 花蓮記夢》后夢魂反側藕花間,是無情歲月,化有情蝴蝶;曉日洗梳江閣上,正轉目塵城,還垂目漚波。
(江蘇\\\/周黎霞)題毒品危害自好奇,緣欲念,安知今日神仙明日鬼;本驅痛,現送亡,須記吸時容易戒時難。
(江蘇\\\/于洪珍)南新安鐵門杯鐵豐辣椒遠觀噴火,近看非花,椒紅葉綠朝天笑;性可驅寒,身能耐旱,皮辣心甜遍地榮。
(江西\\\/李子民)遼南國際蘋果節琳瑯滿目,玉果飄香,展漫山秋色,攜萬縷陽光,笑迎四海五洲客;喜悅盈懷,金風送爽,蕩復水歡歌,呈千杯佳釀,盛獻三農十月情。
(遼寧\\\/伊輝旭) 贊宇航員王亞平遙空授課,始見嫦娥俊采;落地出艙,重觀巾幗芳姿。
(寧夏\\\/王文華)春 聯昂首揚鬃,駿馬舞東風,追求夢想;斗寒傲雪,紅梅開大地,實現復興。
(山東\\\/邵子勤)題萊州云峰山牌坊云拜碑林,日慕書山,海拔非高堪仰止;峰尊北魏,名齊東岳,天行猶健待開來。
(山東\\\/賀宗儀)題江西圖坪道教叢林對聯休說斷井殘垣,想當年群玉山頭,瑤臺月下,盡是神仙洞府; 放眼吳天楚水,看此處云浮鶴嶺,江繞箕峰,依然世外桃源。
(山西\\\/朱天運)賀村人八十大壽辰八十年雨雨風風,耕耘也苦,收獲也豐,枝繁葉茂春秋永;一家子和和睦睦,清酒滿杯,蟠桃滿樹,兒孝媳賢福壽長。
(陜西\\\/趙拴柱)追夢聯 遠帆揚起,鼓足勁風,同登全面小康岸; 新頁翻開,蘸濃彩墨,巧繪九州大有天。
(上海\\\/顏寶林) 題岳麓山澍雨晚來,紅楓怒放一山火;蟾光初照,銀槳徐搖萬點星。
(新疆\\\/趙援北) 題長江出海口滄海長風作序,撰春秋今古;大江澄練為弦,彈天地乾坤。
(浙江\\\/袁志鵬) 詠攝影師搶到生活一瞬;留存藝術百年。
(黑龍江\\\/溫尚勤)
還有幾天教師節
距離最近的、至今(2024年12月4日)依然有可能來到的中國教師節,是2024年9月10日。
還有整整280天
找幾篇名人立志故事(1000字左右)
紹興傳統文化 越劇
【越劇】紹興地方劇種。
發源于嵊縣(今嵊州市)農村,因嵊縣歸屬紹興府,故早期稱紹興戲。
起源于落地唱書的農村民間小調,稱為小歌班,只用尺板、篤鼓伴奏,繼而逐步增添絲弦和打擊樂器,由鼓板指揮,演出時的篤之聲不絕,俗稱的篤班。
20世紀20年代,以紹興文戲進入上海,30年代后期改稱越劇。
在唱腔、表演、音樂和劇目等方面進行探索和改革,成為全國性一大劇種。
它善于表現細膩的思想感情,劇目以愛情和家庭題材為多。
不少著名越劇演員,按各自嗓音特點,創造了各具特色的流派,并為青年演員繼承發揚。
胡琴板式多樣,有慢板、中板、快板、清板、倒板以及十字調、呤嗄調、哭調等,唱腔清麗柔和,委婉動聽,富于抒情。
? 紹劇
【紹劇】又稱紹興大班、紹興亂彈。
興起于清康熙、乾隆年間,早期多演出于水鄉山村的廟宇舞臺,20世紀30年代進滬,50年代定名為紹劇。
樂器以板胡、笛、斗子為主,音樂與唱腔激昂高亢、粗獷豪放,善于表現慷慨悲壯的感情。
主要唱腔為二凡和三五七。
二凡有倒板、浪板、慢板、流水、快板五種板式。
三五七同徽劇的吹腔、高撥子旋律相接近,因其唱句三字、五字、七字組成而得名,行腔委婉,富于抒情。
劇目大多取材于歷史題材或演義小說,約有300多個,1949年后經整理和新編的劇目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于謙》、《龍虎斗》、《壽堂》、《大禹治水》及反映紹興農村斗爭的現代劇《血淚蕩》等。
《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曾被搬上銀幕,獲中國第二屆電影百花獎最佳戲曲片獎,拷貝發行到70多個國家或地區。
? 紹興蓮花落
【紹興蓮花落】紹興說唱藝術。
始于清末。
早期一人唱說,旁有一二人幫和,活躍于小鎮茶店或農村廟會。
初演唱恭喜發財、吉祥如意之套辭,后漸形成有故事情節的節詩。
20年代中期,始用四胡伴奏,形成傳承至今的基本調。
唱詞以紹興方言土語為主,故事鋪敘中隨口增減,即興性、隨意性大。
傳統書目有《鬧稽山》、《游江南》、《珍珠塔》、《何文秀》等。
1949年后有《血淚蕩》、《回娘家》等。
《回娘家》和《瘋姑娘》在國內獲獎。
藝人多由愛好者從他業轉入。
著名藝人有唐藏臣、王金夫等。
后涌現了胡兆海、倪齊全等藝術家。
? 社戲
【社戲】舊時紹興城鄉春秋兩季祭祀社神所演的戲,用以酬神祈福。
一般在廟臺或草臺(廟外空地搭建的臺)或河臺(臺搭建于河上)演出。
演社戲的大多是紹劇戲班。
一說社為劃分地域的名稱,社中演戲稱社戲。
魯迅有《社戲》一文,描寫了清末紹興鄉間演社戲的情形。
? 目蓮戲
【目蓮戲】社戲為酬神,目蓮戲則求鬼。
舊時,紹興民間為祈安,以中元節(農歷七月半)為鬼節,目蓮戲演出多在中元節前后舉行。
戲班稱目蓮班,為半職業性,演員平時多為道士或漁夫、農夫。
唱腔屬越中調腔一系,但較粗疏不甚規范。
目蓮戲取材于《目蓮救母》故事。
開演前有起殤一場,謂請鬼觀劇。
演出時,按例于臺上懸無常、牛頭馬面的頭套,音樂陰森悲涼,少有婦孺觀看。
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知府李享特曾以禁演目蓮戲為十禁之一,但相沿成習,未能止。
1949年后,除1956年前良目蓮班應邀赴滬參加魯迅逝世20周年紀念演出外,目蓮戲在民間逐漸消失。
? 迎神賽會
【迎神賽會】舊時,廟、祠遍設,繁衍出各類廟會。
為祈福消災,一般廟會僅祭祀及演社戲酬神。
同時把神像抬出廟外巡行的,稱迎神賽會。
除旱災求雨外,均在菩薩生辰進行。
迎神賽會,設會首,以廟產收入及向商號民眾募資充作經費,并有各村坊明確分工的會貨(如儀仗的校會、放火銃的銃會),配備一套人員、道具和服飾,屆時召之即來。
凡神巡行經過的村坊,均在路邊搭供棚,專人恭候并供奉香燭福禮。
除陸會外,還有水會,往往出動數十條大船。
此俗延續至50年代初。
? 紹興師爺
【紹興師爺】始于明而盛于清,有無紹不成衙之說。
明代已有不少越人學律作幕。
清雍、乾二朝,紹興師爺已成為一個地域性、專業性極強的幕僚群體。
紹興師爺有刑名師爺、書啟師爺和掛號師爺、證比師爺等分工。
在督、撫級的大衙門中,還有起草奏折、奏疏的折奏師爺。
歷來對紹興師爺毀譽不一,貶者認為紹興師爺奸刁乖巧,心胸狹窄,口不饒人,筆如刀劍,往往置人于死地。
褒者則認為他們精明能干,嫉惡如仇,不畏權貴,有正義感。
? 吃講茶
【吃講茶】舊時,紹興的茶店既是市民吃茶聽說唱的娛樂場所,又是民間交流信息的地方。
民諺官府衙門八字開,有理無錢莫進來。
街坊或鄉間里閭發生糾紛,當事人往往恪守良民不進衙門,好人不打官司的信條,寧愿到茶店里去私下解決,謂之吃講茶。
這樣,茶店又成了評論民事、調解民間糾紛的處所。
茶店在靠近門口處,放兩張拼在一起的桌子,俗稱馬頭桌。
地方上有聲望、為百姓信服、說話算數的人才有資格坐馬頭桌。
雙方發生爭執,就約定時間去茶店,按茶客人數,不論認識與否,均沏上一碗出泡茶。
然后由雙方依次向茶客陳述糾紛的前因后果和各自的觀點、態度,讓茶客分析評議,發表意見。
不管意見是否一致,最后由坐馬頭桌的人,根據各方的意見,憑自己的主見,作出結論,并相約成俗地由過錯方支付在場茶客的茶資。
此俗今已不存。
? 烏大網
【烏大網】舊時,紹興境內可放養魚類的蕩面達4000余公頃,約700多個漁區,俗稱漁蕩。
掌管漁蕩的人稱漁大司。
他們長期從事漁業,富有經驗并掌握養殖不同魚種技術。
漁蕩養魚大致在初春放入魚苗,到冬至以后,魚一般都長到二三斤,上年漏網的可長到六七斤。
為供應過年市場,各漁蕩要進行一次大圍捕,俗稱牽烏大網。
烏大網即沉底大網。
圍捕時,駕船布網,兩端各有10多個漁工牽網,并有幾個穩篤公潛入水底排除障礙物。
當漁大司下令起網時,兩端漁工用力牽拉,提魚入網。
這樣一次能捕魚萬斤左右。
穩篤公還是寒冬臘月下水捕魚能手。
他們裹著破棉襖,劃只半扇烏篷小船,船頭生盆火,鍋中燒著熱水,邊劃船,邊注視河岸邊和橋洞下,發現目標甩掉棉襖,赤身躍入水中,捉到魚后,拋入艙內,抓住船舷翻身而上,用熱水擦身,穿上衣褲,喝幾口燒酒驅寒。
從他們身上體現了越人善舟楫習水性的特點。
? 糾會
【糾會】也稱兜會,是紹興民間自發的帶有互助性的金融交往行為。
民間碰到婚喪大事或一時經濟窘迫,便邀集親朋好友、鄰里街坊集資興會。
它有三種形式:一叫搖會,除發起者外,按月搖一次,搖著的人就進會,收取除自己以外所有人的會腳子錢。
二稱坐會,由首位邀請的形式一次性商定每月進會人,并按月收齊會腳子錢。
三叫單倒會,即單為幫助解決困難者糾集的會,也是窮人幫窮人的互助會。
? 堂眾田
【堂眾田】是紹興一種有益于族人的習俗。
紹興的一些大姓大族,往往以姓成村,聚族而居。
全族共有的田產,有祭田(祠堂田)、義田、學田等,俗稱堂眾田。
祭田收益用于宗族祭祀和按房分祚肉,義田收益用于救濟族中鰥寡孤獨貧困者,學田收益用于族人讀書求學。
有的大族把部分學田劃給讀書人家種,免繳租谷,待入仕后歸還;有的規定族中子弟從進學起,一切費用由學田支付,但取得功名做官后,要買若干畝學田給族里;有的實行獎學金制度,童生院試會試給考費二十千文,還有規定給考中者的獎勵,中舉人給旗匾費錢四十千文。
中進士給六十千文等等。
? 修橋鋪路造涼亭
【修橋鋪路造涼亭】歷來是紹興民間的公益活動,一旦發起便會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湖長達7里的避塘,以及青甸湖、瓜渚湖、洞盤江、豬頭江這些大江大河的避塘,就是民間出資建造的。
此舉為行船遇到大風大浪時提供躲避之處。
鄉間道路上,建有不少為行人歇腳的涼亭,乃至數以千計的石橋,也往往是民間集資或募捐興建的。
村與村之間的道路,經常有人維修。
這些都是傳統公德的體現。
? 育嬰堂
【育嬰堂】由慈善會社設立的育嬰機構,專門收養被棄或家族無力撫養的嬰兒。
自清末起,專門組建了董事會,所需經費除慈善社團、各業公會、善心人士捐助外,靠歷來捐助給育嬰堂的田畝收租所得,最盛時有堂田1000多畝,撫養著300多個嬰兒。
從育嬰堂成長的孩子累計上萬。
同時,無兒無女的家庭也可上育嬰堂領養嬰兒。
? 凌霄社
【凌霄社】一種自發組織的施醫、施藥的民間慈善機構。
1928年紹興熱心慈善事業的士紳和箔業同仁捐助重金,把位于紹興城內府山北麓的道觀改建為凌霄社,得到紹興名中醫的贊助,并由錢業、箔業的樂善好施的善男信女集資采購藥材,起了施醫局。
當時中醫藥會規定,紹興名醫都要在凌霄社輪值義務門診,車馬費自理。
如不輪值,會遭到醫務界的鄙視和唾棄。
故自成立起到1949年前,越中名醫,每旬總有半天在凌霄社輪值義診。
并設中藥房,藥材齊全,貧民百姓生病,常常可得到凌霄社施醫、施藥的幫助。
1949年后,凌霄社不再進行慈善活動,改建、擴建為紹興飯店的一部分。
? 書法節
【書法節】紹興向稱文化之邦,東晉王羲之邀名士雅集蘭亭,飲酒賦詩,揮毫作書,賦修禊之迷信習俗以新意,越中文人紛紛仿效,相沿成習。
蘭亭遂以書法圣地名揚海內外。
1984年1月22日,紹興市人大一屆八次常委會作出決定,每年農歷三月初三,為紹興市書法節。
嗣后,每年此日,紹興蘭亭書會會員及海內外書家名流,必集于蘭亭或王羲之故居戒珠寺,懷古續勝,紀念書圣,切磋書藝,舉書展。
? 王星記紙扇
【王星記紙扇】紹興制扇歷史久遠,至明代,紹興制扇工藝已甚精致,以密節細竹為柄,糊以白紙,堪作書畫。
清光緒元年(1875),紹興柯橋的王星齋及妻陳英設立工場,在傳統制扇工藝基礎上,改革創新,使紙扇一躍成為朝廷貢品,并在杭州、上海、香港設門市部。
王星記的扇,以毛全本及全棕最佳。
毛全本用竹筋細勻的毛竹做扇骨。
全棕則采用產自云、貴的實心棕竹,加工成扇骨。
黑紙扇面,要經過70多道工序,用純桑皮紙做材料,兩面涂刷幾層高山柿漆,使紙扇雨淋不透,日曬不翹,既能生風,又可蔽日、遮雨,有一把紙扇半把傘之稱。
扇面繪上人物山水,再加金銀鑲貼,更是錦上添花,產品遠銷日本、東南亞和港澳地區。
? 金不換毛筆
【金不換毛筆】早年紹興卜鶴汀筆莊生產的小楷毛筆中的精品。
筆莊開設于清同治四年(1865),以老板姓名為店名。
前店后坊,制筆工兼任店員,卜鶴汀本人也是善制筆者。
從原暢銷的本京水毛筆,經改良提高后,改名為金不換。
柔剛適度,開筆后墨酣飽,書寫流暢,外形美觀。
魯迅幾乎一生都用此筆。
為滿足消費者對金不換的需求,魯迅紀念館特監制金不換,在館內購物部銷售。
? 紹興花邊
【紹興花邊】用細紗編織而成。
原名萬里斯,源于意大利威尼斯。
清末傳入紹興,逐漸成為農村婦女的一種家庭副業,是融國外工藝與中國民族文化于一體的手工藝品。
1949年,成立花邊社(后易名花邊廠),主產品有萬縷絲花邊、辮子萬縷絲、鑲邊大套、錠織花邊、機織網扣花邊等。
萬縷絲和鑲邊大套先后在國內獲獎。
出口歐美、日本、港澳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也有少量內銷。
? 紹興烏氈帽
【紹興烏氈帽】紹興民間常用帽。
以羊毛制成,前后經30多道工序,內外烏黑,故名。
圓頂,卷邊,前側可折成畚斗形,冬可保暖,夏能遮陽,除酷暑炎日外,四季可用,田頭勞作,雨水不透,堅固耐用,經濟實惠,為農民和工匠樂于購用。
1966年后,紹興民間戴烏氈帽之俗漸少,氈帽廠店停業。
為滿足旅游者和老農之需,目前仍有少量生產作坊。
? 紹興絲綢
【紹興絲綢】紹興是中國較早養蠶、繅絲、織綢的地方之一。
約6000多年前,寧紹平原已有原始的養蠶紡織。
春秋末越國推行勸農桑政策,絲織業首次繁榮。
兩晉、南朝時,絲織技術進一步提高,產品列為貢品。
至隋唐,一度成為南方絲織中心。
隨著北方優良蠶種和絲織技術的傳入,質量提高,品種增加,列入貢品的有綾、羅、綢、紗等10多種,羅最著名。
宋代,紹興絲綢品種之多居全國之冠,產量為同類州府之首。
明清時期,浙西北絲綢業崛起,才有所衰落。
20世紀20年代,采用鐵機拉機,又有所回升。
1949年后,尤其是改革開放后,紹興絲織業獲空前發展。
合成纖維、絲綢服裝、絲針織品等相繼出現,形成門類齊全、規模宏大的絲織工業體系。
? 紹興錫箔
【紹興錫箔】俗稱?箔。
據傳始于明初洪武年間,先由罪人制造。
故舊時箔鋪門前均系木柵,上釘竹片,并串有鐵鏈,形同牢門。
后逐漸成為紹興民間的一大產業。
箔業發展甚快,至民國時期,紹興城內幾乎半數人從事此業,故有錫半城之稱。
1949年后,城內箔莊、箔坊相繼停業。
1979年,為適應外貿需要,復建紹興箔莊。
產品除少量內銷外,多由香港轉銷日本、新加坡和美國等。
? 越瓷
【越瓷】紹興是中國青瓷的發源地,成熟于東漢,興盛于唐。
唐宋時期,越瓷品類豐富,制作精湛,有類玉、類冰之譽。
唐朝將大批越瓷從明州(今寧波)港運銷亞、非、歐20多個國家或地區,開辟了海上陶瓷之路。
北宋中期漸趨衰落。
1949年后,越瓷又重放異彩。
1954年投產的紹興瓷廠,繼承傳統瓷藝,研究試制成功了500多個花式品種,年產量5000萬件左右,暢銷國內,遠銷30多個國家或地區。
1980年試制成功的變色釉瓷器,能變幻14種顏色,1981年獲全國輕工業重大科技成果獎。
? 紹興老酒
【紹興老酒】中國名酒中最古老的黃酒品種,距今已有2500年歷史,以其貯存愈久而愈佳,故名老酒。
舊時有人在男孩出生時將酒藏于地下,待男孩中狀元時取出飲用,稱狀元紅。
也有在女孩出生時將酒藏于地下,待女孩成人出嫁時取出飲用,稱女兒紅。
取料精良,工藝精湛,水質獨特,明、清時已遠銷海外,馳譽東南亞。
20世紀內多次在國際、國內獲獎。
1988年起,紹興加飯、花雕被定為國宴用酒。
代表品種有元紅、加飯、善釀、香雪4種。
目前,紹興釀酒企業已組成集團公司,除內銷外,已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約占全國黃酒出口量的70%。
1990~1996年間,紹興曾舉4屆黃酒節。
?如果有幫到您請給予好評謝謝拉#^_^#祝您愉快
以“贊美”寫一篇話題作文
音樂來源于靈感 超級紅星--一個使人充滿夢想的舞臺,是多少青年不可磨滅的愿望.幸運的是,一些嗓音較好的歌手在平時或一些比賽中被哪家唱片公司挖掘并包裝,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偶像.然而絕大多數的什么天王,巨星,都有著一些詞作家和曲作家為他們作詞作曲.隨后唱別人的”勞動成果”而走紅,到各地宣傳并立刻出唱片.可是,雖然這些個性被一些瘋狂熱情的歌迷所癡迷,但我并不看好他們,更不喜歡聽他們的歌.我喜歡臺灣的小天王--周杰倫. 一些不喜歡他的Fans總是批評的稱道:周杰倫的歌太快,聽不懂唱的是什么,看歌詞也跟不上,聽著太累......可我認為,好歌不在歌詞,好的旋律才是好歌的基礎. 我崇拜周杰倫的原因并不要是長的帥,會打籃球,會耍棍,還會彈鋼琴,吉他敲架子鼓.而是他的音樂來自自己的獨創. 在他的音樂中,巧妙地把中國的古典音樂和西歐的輕搖滾融合在一起,雖快而又有重節奏,處處是高潮.在他全新打造的新專輯<<七里香>>中的第二主打歌<<我的地盤>>最受我喜歡.前奏用小提琴拉出了婉轉優美的旋律,好似走近了大自然之中,心如潭水.緊接著一小段Rab節奏烘托出了旋律的高潮,這時音樂好似一場盛大的晚會,頗有氣勢.在歌曲中間,周杰倫還不忘拿出看家本領--繞舌.三四句話便一口氣說出來,又有節奏感又順口.可以說,這首富有極強的節奏感.聽完,給我的感覺是動感十足,他的唱功和繞舌技術真是無與倫比.更聰明的是,周杰倫把每句話都加了兒話音,唱出來即新穎又舒服.這首歌又是他自己創作的一首巨作. 一些喜歡周杰倫的歌迷會發現,<<七里香>>這張專輯十首歌的作曲由他一人包辦,銷量三天五百萬張.一些媒體批評他的歌一種調,可他卻借此為靈感又創作一首歌<<同一種調調>>.而且他還把一次頒獎過程寫入了歌詞,受大家的好評.由此,他接連獲最佳創作獎,他說:只有自己的音樂才會得到靈感,我的靈感是用不完的...... 由此,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做事不要光靠別人,送大家一句話:靠山山倒,靠人人倒,靠自己最好!
王景群的主要作品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
閑靜少言,不慕榮利。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簟瓢屢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忘懷得失,以此自終。
贊曰:“黔婁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
葛天氏之民歟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萬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陽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懲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謀曰:“吾與汝畢力平險,指通豫南,達于漢陰,可乎
”雜然相許。
其妻獻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雜曰:“投諸渤海之尾,隱土之北。
”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扣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鄰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遺男,始齔,跳往助之。
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殘年馀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長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孫。
子子孫孫,無窮匱也。
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應。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誠,命夸娥氏二子負二山,一厝朔東,一厝朔南。
自此,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列子·湯問篇》)《桃花源記》 陶淵明(南北朝)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灑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灑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此。
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
后遂無問津者。
蘭亭集序 (晉)王羲之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
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
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晤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雖取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
悲夫
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出師表 諸葛亮臣亮言: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治;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依、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得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穆,優劣得所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
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亮死節之臣也,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來,夙夜憂慮,恐付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甲兵已足,當獎帥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依、允等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復之言,則責攸之、依、允等之咎,以彰其慢。
陛下亦宜自謀,以諮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
臣不勝受恩感激
今當遠離,臨表涕泣,不知所云。
后出師表諸葛亮先帝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
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臣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臣非不自惜也:顧王業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難以奉先帝之遺意。
而議者謂為非計。
今賊適疲于西,又務于東,兵法“乘勞”:此進趨之時也。
謹陳其事如左:高帝明并日月,謀臣淵深,然涉險被創,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謀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長策取勝,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
劉繇、王朗,各據州郡,論安言計,動引圣人,群疑滿腹,眾難塞胸;今歲不戰,明年不征,使孫策坐大,遂并江東:此臣之未解二也。
曹操智計,殊絕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孫、吳,然困于南陽,險于烏巢,危于祁連,逼于黎陽,幾敗北山,殆死潼關,然后偽定一時耳;況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弩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
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驅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叢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
——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今民窮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則住與行,勞費正等;而不及今圖之,欲以一州之地,與賊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難平者,事也。
昔先帝敗軍于楚,當此時,曹操拊手,謂天下已定。
——然后先帝東連吳、越,西取巴、蜀,舉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計,而漢事將成也。
——然后吳更違盟,關羽毀敗,秭歸蹉跌,曹丕稱帝:凡事如是,難可逆見。
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至于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藤王閣序 (唐)王勃南昌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雄州霧列,俊采星馳,臺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
都督閻公之雅望,
【上“戶夂”下“木”】戟遙臨;宇文新州之懿范,
【衤詹】帷暫駐。
十旬休假,勝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滿座。
騰蛟起鳳,孟學士之詞宗;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家君作宰,路出名區;童子何知,躬逢勝餞。
時維九月,序屬三秋。
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
儼驂
【馬非】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
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
層臺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回;桂殿蘭宮,列岡巒之體勢。
披繡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盱其駭矚。
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軸。
虹銷雨霽,彩徹區明。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遙襟俯暢,逸興遄飛。
爽籟發而清風生,纖歌凝而白云遏。
睢園綠竹,氣凌彭澤之樽;鄴水朱華,光照臨川之筆。
四美具,二難并。
窮睇眄于中天,極娛游于暇日。
天高地迥,覺宇宙之無窮;興盡悲來,識盈虛之有數。
望長安于日下,指吳會于云間。
地勢極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遠。
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
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懷帝閽而不見,奉宣室以何年
嗟乎
時運不濟,命運多舛。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屈賈誼于長沙,非無圣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
所賴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酌貪泉而覺爽,處涸轍以猶歡。
北海雖賒,扶搖可接;東隅已逝,桑榆非晚。
孟嘗高潔,空懷報國之心;阮藉猖狂,豈效窮途之哭
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
無路請纓,等終軍之弱冠;有懷投筆,慕宗愨之長風。
舍簪笏于百齡,奉晨昏于萬里。
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
他日趨庭,叨陪鯉對;今晨捧袂,喜托龍門。
楊意不逢,撫凌云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
鳴呼
勝地不常,盛筵難再。
蘭亭已矣,梓澤丘墟。
臨別贈言,幸承恩于偉餞;登高作賦,是所望于群公。
敢竭鄙誠,恭疏短引。
一言均賦,四韻俱成。
請灑潘江,各傾陸海云爾: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云,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閑云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愛 蓮 說 (宋)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
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噫
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原文據清儀封張伯行正誼堂木刻《周濂溪先生全集》卷之八)醉翁亭記 歐陽修環滁皆山也。
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
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泄出于兩峰之間者,釀泉也。
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誰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誰
太守自謂也。
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
野芳發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至于負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游也。
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坐起而喧嘩者,眾賓歡也。
蒼然白發,頹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
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
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
醉能同其樂,醒能述其文者,太守也。
太守謂誰
廬陵歐陽修也。
前赤壁賦 蘇軾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
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
白露橫江,水光接天。
縱一葦之所如,凌萬頃之茫然。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而不知其所止;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于是飲酒樂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于懷,望美人兮天一方。
”客有吹洞蕭者,倚歌而和之,其聲嗚嗚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余音裊裊,不絕如縷;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嫠婦。
蘇子愀然,正襟危坐,而問客曰:“何為其然也
”客曰:“月明星稀,烏鵲南飛,此非曹孟德之詩乎
西望夏口,東望武昌。
山川相繆,郁乎蒼蒼;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方其破荊州,下江陵,順流而東也,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況吾與子,漁樵于江渚之上,侶魚蝦而友糜鹿,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寄蜉蝣與天地,渺滄海之一粟。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于悲風。
”蘇子曰:“客亦知夫水與月乎
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消長也。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
而又何羨乎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茍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取之無禁,用之不竭。
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而吾與子之所共適。
”客喜而笑,洗盞更酌,肴核既盡,杯盤狼藉。
相與枕藉乎舟中,不知東方之既白。
后赤壁賦蘇軾是歲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將歸于臨皋。
二客從予過黃泥之坂。
霜露既降,木葉盡脫,人影在地,仰見明月,顧而樂之,行歌相答。
已而嘆曰:“有客無酒,有酒無肴,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客曰:“今者薄暮,舉網得魚,巨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
顧安所得酒乎
”歸而謀諸婦。
婦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
”于是攜酒與魚,復游于赤壁之下。
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予乃攝衣而上,履讒①巖,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龍,攀棲鶻之危巢,俯馮夷之幽宮。
蓋二客不能從焉。
劃然長嘯,草木震動,山鳴谷應,風起水涌。
予亦悄然而悲,肅然而恐,凜乎其不可留也。
反而登舟,放乎中流,聽其所止而休焉。
時夜將半,四顧寂寥。
適有孤鶴,橫江東來。
翅如車輪,玄裳縞衣,戛然長鳴,掠予舟而西也。
須臾客去,予亦就睡。
夢一道士,羽衣蹁躚,過臨皋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樂乎
”問其姓名,俯而不答。
“嗚呼
噫嘻
我知之矣。
疇昔之夜,飛鳴而過我者,非子也邪
”道士顧笑,予亦驚寤。
開戶視之,不見其處。
【注①:“讒”應為“山”旁。
】歸去來辭 陶淵明歸去來兮
田園將蕪胡不歸
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
舟搖搖以輕殤,風飄飄而吹衣。
問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栽欣載奔。
童仆歡迎,稚子候門。
三徑就荒,松菊尤存。
攜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壺觴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顏。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園日涉以成趣,門雖設而常關。
策扶老以流憩,時翹首而遐觀。
云無心以出〔山由〕,鳥倦飛而知還。
景翳翳以將入,撫孤松而盤桓。
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游。
世與我而相遺,復駕言兮焉求
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
農人告余以春兮,將有事乎西疇。
或命巾車,或〔木卓〕孤舟。
既窈窕以尋壑,亦崎嶇而經丘。
木欣欣以向榮,泉涓涓而始流。
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
寓形宇內復幾時
何不委心任去留
胡為惶惶欲何之
富貴非吾愿,帝鄉不可期。
懷良辰以孤往,或執杖而耘耔。
登東坳以舒嘯,臨清流而賦詩。
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
陳情表 李密臣密言:“臣以險釁,夙遭閔兇。
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
臣少多疾病。
九歲不行。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外無期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
煢煢孑立,形影相吊。
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待湯藥,未嘗廢離。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榮,舉臣秀才。
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
詔書特下,拜臣郎中。
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猥以微賤,當待東宮,非臣隕首所能上報。
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
詔書切峻,責臣逋慢。
郡縣逼迫,催臣上道。
州司臨門,急于星火。
臣欲奉詔奔馳,則以劉病日篤;欲茍順私情,則告訴不許。
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
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郎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
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
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
但以劉日薄西山,氣息奄奄,人命危淺,朝不慮夕。
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
祖母無臣,無以終余年。
母孫二人,更相為命。
是以區區不能廢遠。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以臣盡節于陛下之日長,報劉之日短也。
烏鳥私情,愿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鑒。
愿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
庶劉僥幸,卒保余年。
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