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第一次當美發店長開會的發言稿
尊敬的領導 親愛的們:大家好是xx-x,參加了2024年1月人評會并通,很榮幸評為“優秀主管”,能夠給予我這份殊榮,我感到很榮幸。
心中除了喜悅,更多的是感動。
在此我要特別感謝陳剛店長和陸紅秀經理對我的培養和期望,還要感謝我的團隊和店內各位領導對我的支持和幫助,自己的付出與表現已經被得到最大的認可,我會更加努力。
自進xx工作至今已有10年的時間,我并沒有為公司做出了不起的貢獻,也沒取得特別值得炫耀的業績,我只是在我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履行著自己的職責,盡自己最大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做為店內招商部主管,我自認為我還存在很多欠缺,與公司的要求和領導的期望還有一定的差距,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學習和提高。
被評為優管,我覺得自己的肩上又增添了一份壓力,因而,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隨著陳剛店長正確的指引下和陸紅秀經理細心的教導下更加勤奮、更加努力,盡我所能,為xx天山店貢獻一份力量。
也希望各位領導和同事們繼續幫助我、支持我,在此我謝謝大家!我認為做好一家店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家店的管理層,一個優秀的店肯定有一個優秀的管理層-,一個優秀的管理層必定有一支優秀的團隊,店長就是一家店的靈魂,經理就是身體,主管領班就是手和腳,缺一不可。
大家都團結一致奔著目標一起努力,為了天山店的銷售更上一層樓。
新的一年到了,希望大家能大展拳腳,把工作做得更好。
因為我們天山店團隊是最成功的,也是最好的,我相信現在我們大家都奔著這樣的一個目標去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天山店現取得的成績,是大家辛勤工作、努力拼搏、無私奉獻的結果,功勞是屬于在座的每位員工的。
我相信在天山店各位領導的正確帶領下,在我們每位員工團結一心,努力奮斗下,我們天山店將會取得更加輝煌的業績。
希望我們xx的每一位員工都像天空中的星斗一樣互相照耀、互相幫助、團結一心,干好我們的工作。
借用陳剛店長開會時經常說的一句話“歷史只是一種參考,并不能預見未來。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我要更加任重道遠。
繼續為天山店盡一份綿力。
這次能被評為優秀主管,我想這既是公司對我工作的肯定,也是對今后工作做得更好的一種鼓勵。
我也堅信,今后的工作一定會做得更好。
過去的榮譽已成為過去,xx天山店現面臨的形勢充滿激烈的挑戰和競爭,附近商圈日趨成熟,競爭對手日漸增多,我們要配合好店長和店經理的工作,并不斷加強個人修養,自我加強學習,努力提高工作業務水平,揚長避短,發奮工作,力求把工作做好的更好,樹立良好個人形象,盡我所能為公司多增加一份力量。
同事們,我們要力爭成為公司的驕傲,相信公司的未來將更加燦爛輝煌!天山店的未來由我們大家攜手共同創造。
在此新年將至,我在這里這里恭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大家好,我最近寫了一些文章,生活感悟或者隨筆之類的,我想問一下山東省內或者其他地方有這種適合我投稿
純文學、散文、故事類雜志報刊投稿郵箱大全,粘貼至此,希望方便各位文友默認分類 2010-05-04 09:05:27 閱讀40 評論1 字號:大中小 純文學類、散文、故事類雜志報刊
【第1句】:,投稿郵箱: swtd1@
【第2句】:,天津,創刊于1980年1月,是我國第一家專發散文作品的純文學刊物。
成為一份高雅純凈,獨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賈平凹、趙麗宏、詹克明、李漢榮等在內的大批優秀散文作家及作品,發行量一直居全國同類刊物之冠,影響遍及海內外華人世界。
曾獲首屆中國期刊獎、第二屆全國百種重點社科期刊。
投稿郵箱:sanwenyuekan@
【第3句】:,郵箱:swbjzzs@
【第4句】:,郵箱:zhonghuasanwen@
【第5句】:,郵箱:master@
【第6句】:都市美文,郵箱: dlhy2002@
【第7句】:,河北,我國惟一刊登雜文、隨筆、小品、漫畫、諷刺小小說、雜文學術文章,轉載其他報刊雜文精品,海內外公開發行的雜文類綜合性雜志。
電子信箱:zw_yk@
【第8句】:,新雜文月刊是首都新近創刊的一本高品位雜文刊物。
現特向各路雜文好手征稿。
我的原則是:好的文章我會給你一個好的交代,當然是指經濟上的回報。
本刊拒絕一稿多投,全力打擊抄襲之作,希望各路好手尊重人格,文格。
本人善待每一篇來稿,三天里會給你一個初步答復。
約稿編輯:周寒民 電子信箱: xinzawen@
【第9句】:雜文報zawenbao1@校園內外,郵箱:zawenbao@ 隨筆版 李曉娜:zawenbao4@
【第10句】:北京,電子信箱:lintong2008@
【第11句】:《春 風》(月) 長春市,郵箱:cfwxyk@
【第12句】:《伯樂》大型民刊,北京,長期征集詩歌散文小說等,策劃出版圖書。
電子信箱:DFBOLE@1
【第63句】:COM
【第13句】:《青年文學》,堅持展示全國青年作家最新創作成果的辦刊宗旨,大力扶植有創作實力和前景的青年文學新人(A版);立足校園,反映青少年的生存狀態、生活感悟和情感世界,面對真實,關注成長,為全國大中學生提供一個溝通、交流和理解的文學平臺。
(B版)(青春校園)。
投稿郵箱:qnwxxby@ qnwxxy@ qnwxxy@
【第14句】:《迷你小說》,郵箱:minixiaoshuo@
【第15句】:《短篇小說》吉林市, shortstory01@
【第16句】:《鐘 山》,雙月刊:大型綜合類純文學雜志,投稿信箱:zhongshanzazhi@vip.
【第17句】:《山 花》,主辦單位:貴州省作家協會,文學半月刊,欄目:“其人其文”、“小說場”、“文本內外”、“起跑線”、“都市鏡像”、“散文隨筆”、“詩人自選”、“大視野”、“批語立場”、“視覺人文”等。
投稿郵箱:shanhuagz@vip. shanhuagz@ shanHuaGZ@ shanhua2@
【第18句】:《長江文藝》,主辦單位:湖北省作家協會,投稿郵箱:cjwy1949@
【第19句】:《收 獲》,投稿郵箱:eharvest@sh
【第20句】:《三 月》,郵箱:pdsxincheng@
【第21句】:《金沙江文藝》,郵箱:cxjsjwy@
【第22句】:《大家》雙月期刊,昆明市,郵箱:djmag@ MasterMAG@
【第23句】:《啄木鳥》,北京市,郵箱: zmn@,網 址
【第24句】:《天涯》,海南省海口市,E-mail tyzzz@ 網 址
【第25句】:《北京文學》,月刊社,投稿郵箱:bjwx1@ 網址 · 2010-5-22 19:46 · 回復
【第60句】:1
【第61句】:2
【第40句】:*2樓
【第26句】:《福建文學》,欄目有“小說世界”、“散文長廊”、“游心走筆”、“初出茅廬”、“藝苑擷英”等。
投稿郵箱 fj-wenxue@
【第27句】:《十 月》,北京,大型綜合性文學雙月刊,著重刊登內容堅實、風格多樣的中篇小說和品位高雅、文筆優美的散文,同時也發表優秀的長、短篇小說、詩歌、報告文學。
對廣大讀者所關注的熱點題材的作品優先刊登。
投稿郵箱:shiy@ 網址:
【第28句】:《百花園》--小小說世界,鄭州半月刊,1000-2000字為宜。
投稿郵箱:xxs2003@vip. 論壇:
【第29句】:《小小說讀者》,鄭州市,電子信箱:jian888@ wujunhua1962@ 在線征稿論壇:
【第30句】:《天池小小說》,曉泉向雜志社推薦稿件的說明: 一、曉泉向雜志社選送小小說稿件時間:1期送稿時間為2007年2月8日;2期送稿時間為2007年2月15日;3期送稿時間為2007年3月15日;4期送稿時間為2007年4月1日。
二、選稿事項的說明:
【第1句】:小小說來稿請發在“小小說作家網吉林版”上;網址: 。
【第2句】:凡來稿,曉泉于五日內初審通過與否或提出修改意見;對于通過初審的稿件,一般會寫出“推薦語”。
【第3句】:來稿需注明“原創首發”;字數1800字以內。
【第4句】:曉泉推崇現實關照、人文情懷的厚重之作;各種題材的作品(包括官場小小說)都是我所歡迎的,當然了,視角獨特、確有新意的更好。
本人會盡速公示初審、終審結果。
曉泉電子郵箱:xiaoquan0518@ QQ:498676212 梁曉泉 2007—1—29 ybtianchi@
【第31句】:《少年文藝》,上海,以發表反映當代少年兒童生活的小說、散文、詩歌、報告文學等純文學作品為特色,發現和培養文學新人,被譽為“作家的搖籃”,并通過寫作函授班和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加強文學刊物和讀者的聯系,深受讀者和老師家長的好評。
投稿郵箱:shsnwy@
【第32句】:《少年文藝》,投稿郵箱:snwy@ ,SNWY@ shaonian1976@
【第33句】:《兒童文學》,北京市朝陽區左家莊北里5號樓《兒童文學》編輯部“小說擂臺賽”;Email:84514228@, hcqbook@。
五、截稿時間:2007年8月31日。
【第34句】:《南方文學》,投稿信箱:nfwx@
【第35句】:《收獲》,上海市,巴金主編,堅持純文學立場,風格質樸清雅,是中國當代文學的代表性雜志。
主要欄目有“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好說歹說”、“鞍與筆”、“舊城迷藏”、“集外遺文”等。
投稿郵箱:eharvest@sh
【第37句】:《打工族》,是《佛山文藝》的姐妹刊,春搖滾 dxz@;實力派文本 www@;新民間 ldw@; 編讀往來ldw@;生為女子ldw@;組合小說zy@;風味吧dxz@;散文www@;(打工族)組合小說 scy@;眾生一族 scy@;紀實故事 scy@;散文ldw@;龍門陣(故事)scy@;搖滾歲月dxz@;麗人物語 lj@;小小說 zy@;詩歌 dxz@;感性日記 lj@。
【第38句】:《當代文學選萃》,每月1日公開發行,以培養作者為己任,始終堅持刊登業余作者的原創文學作品,歡迎廣大作者投寄原創小小說、短篇小說、散文(詩)、詩歌(詞)、隨筆、雜文、評論、兒童及民間文學作品等,一經發表,即寄樣刊與稿費。
來稿請發郵箱ddwxxc@
【第39句】:《南方文壇》,廣西,投稿郵箱:nfwt@
【第40句】:《中國校園文學》,投稿郵箱:zgxywx@
【第41句】:《通俗小說報》, 投稿郵箱:way617@
【第42句】:《山西文學》主辦:山西省作家協會,太原市,月刊,投稿郵箱:SXWX2002@
【第43句】:《小說月報》天津市,主辦:百花文藝出版社,投稿郵箱:xiaoshuoyuebao@
【第44句】:《小說月報原創版》,投稿郵箱:xiaoshuoyuebao@
【第45句】:《作 品》,廣州市,主要版面及欄目:眾說紛紜、文學院在線、小說、散文隨筆、柔性的力量,詩歌。
郵箱:gzzp2001@
【第46句】:《三月風》,北京市,主要版面及欄目:世紀隨筆、文藝沙龍、財富、感悟生命、生活采珍、心靈獨語。
投稿郵箱:syf3388@vip.,
【第47句】:《意林》, 郵箱 liushijia02@。
【第48句】:《長江文藝》,郵箱: · 2010-5-22 19:46 · 回復 采納一下吧,謝謝……
《你是人間四月天》詩歌內容,詩歌創作背景。
這篇文章對你應該所幫助的,呵呵
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創作與演奏 摘要:雖然浪漫主義時期的舒伯特、舒曼、肖邦、李斯特、門德爾松等作曲家的創作側重點不盡相同,但他們作品中所體現的浪漫主義精神、典型的創作手法卻具有某種共同性,充分地體現了浪漫主義音樂的總體風格。
這一時期鋼琴演奏技巧發展與作曲技術改進之間相輔相成、互為要求,形成了鋼琴音樂藝術發展的最大動力。
充斥在浪漫主義時期的技術為上的風尚也產生過很大的負面影響,但從鋼琴藝術歷史演進看,技術因素的強化,卻促使鋼琴制造者對近代鋼琴從多方面不斷地改進,為后來鋼琴音樂表現的飛躍奠定了基礎 隨著西方音樂史上浪漫樂派的形成,鋼琴音樂也 進入了其鼎盛的發展時期。
影響鋼琴藝術發展的因素 來自不同的方面,首先是樂器制作工藝獲得了較大改 進,制作技術越來越規范,并逐漸趨于完善。
從# 世 紀初開始,各國鋼琴制造家對近代槌擊鋼琴進行了重 要改進,如以鑄鐵張弦支架替換了原來的木質支架, 機件變為復式杠桿裝置,槌頭上包裹的鳧皮由絨氈所 取代,琴弦加長并交叉排列,音域也擴大到七個半八 度等等,致使鋼琴音樂的表現力大大提高和加強。
并 且涌現出了大批專門制造音樂會演奏用琴的鋼琴制 造商,如格拉夫、施特頓希爾、布羅德伍德、伯森多幅、 普萊耶爾、埃拉爾、斯坦威等,致使歐洲人的音樂生活 中,鋼琴的地位日益見長,獨奏音樂會頻繁舉行,社會 文化生活中,對鋼琴人才的需求也與日俱增,因而,涌 現出了大量的以鋼琴演奏為生的藝術家,成為浪漫主 義音樂發展的一大亮點。
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鋼琴 演奏技術也得到迅速提高和發展,并逐漸形成了以炫 技為導向的多種演奏風格派別,預示著$% 世紀以此 為特性的演奏流派紛呈局面的到來。
從文化思想發展史來看,浪漫主義風潮形成于法 國大革命后,復辟與反復辟長期較量的這一動蕩變亂 的緊張歲月中,它所力求表達的是躁動不安的個人主 觀感情,所創造的藝術形象是感情熱烈、桀驁不馴的, 其中心精神理念是情感至上。
雖然這一時期,每一位 作曲家的創作側重點不盡相同,但他們作品中所能體 現出的浪漫主義情懷、典型的創作手法卻有其共同 性,充分體現了浪漫主義音樂藝術的總體風格。
崇尚浪漫主義理念的音樂家們,非常注重塑造具 有個性的音樂形象,張揚個性成為一種時尚。
就浪漫 主義音樂作品中的諸多音樂技術環節而言,雖說抒情 性是其鋼琴音樂創作的一個重要特征,但最明顯的創 作建樹卻是在和聲變化與音響色彩布局的追求上。
譬 如,變化音和聲、近關系轉調、復雜化和弦運用等等, 其目的是力圖模糊大小調體系的調性輪廓,是和聲進 行變成了一種表現的工具,而不僅僅是音樂結構的組 成部份。
在作品體裁上,最突出的現象是鋼琴小品成 為浪漫派作曲家抒發情感、捕捉瞬間情緒體驗最拿手 的表現形式,是# 世紀最富有特性的音樂體裁之 一。
浪漫主義作曲家把大量的精力都投放到了對鋼 琴音樂潛力的挖掘上,極大地提高了鋼琴音樂的表現 力。
這一時期鋼琴音樂的真正奠基人是奧地利作曲家 舒伯特,他的作品深受其藝術歌曲的影響,不僅表現 在旋律的純聲樂性上,而且在鋼琴音樂的情感內容 及主題形象上都與其藝術歌曲相關聯。
如同人們所 說:“舒伯特的藝術歌曲使詩變成音樂,他的鋼琴曲 又使音樂變成詩。
而他用以表現鋼琴音樂詩性的一 個重要手法就是運用大小調交替的調式和頻繁變換 的調性。
”# $ %整體來看,舒伯特的鋼琴作品可分為兩大 類:奏鳴曲和小品。
其鋼琴奏鳴曲雖繼承了維也納古 典樂派的傳統,但更具有抒情性,充滿著幻想與詩意 的浪漫主義氣息。
其鋼琴小品,即八首即興曲和瞬間 音樂,則充分展現了舒伯特旋律、和聲色彩變化方面 的才華,并成為后世浪漫派音樂家創作鋼琴小品的 楷模,開創了鋼琴音樂創作的新領域。
受舒伯特影響最深,并直接從其作品精神中得 益的是門德爾松。
門德爾松的&’ 首《無詞歌》在世界 鋼琴文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
從這些作品中,反映出 的是門德爾松鋼琴音樂的室內性風格特點,旋律優 雅流暢,和聲質樸純真,從不追求浮華的炫技效果, 也少有深刻的戲劇性和激動人心的內心表白,整體 上以音樂語言的諧和均衡、清新淡雅見長,其中那些 富于歌唱性旋律的作品給人的印象最深。
真正讓鋼琴音樂燃燒著浪漫主義熱情,洋溢著 興奮激昂情緒的是德國作曲家舒曼。
由于早年與其 師之女克拉拉之間戀愛的失敗,加之對當時音樂界 陳腐、保守、庸俗的市儈風氣的不滿,使他形成了易 于沉思幻想和激動熱情的雙重性格,切幾乎貫穿在 他所有的鋼琴音樂中。
可以說,舒曼大多數的鋼琴作 品都是他前半生內心生活的寫照,帶有某種自傳的 性質。
舒曼在標題性的套曲形式上有較大創造,他是 第一個將獨立的鋼琴小品貫穿成不可分割的藝術整 體———套曲的作曲家,代表作有《狂歡節》、《蝴蝶》 等。
他的鋼琴音樂作品中的“標題性”提示,往往是通 過內容的進行,用來更深刻地表現細致入微的情感 體驗的重要手段。
折射出的是音樂中的詩意和文學 意味,而不是簡單地運用情節性的標題進行提示, 《童年情景》中的“標題性”提示幾乎就具有這樣的意 義。
被譽為“鋼琴詩人”的波蘭作曲家、鋼琴家肖邦, 把他的全部生涯都奉獻給了鋼琴創作,這在鋼琴音 樂史上是獨一無二的。
他創造了典型的浪漫主義的 鋼琴音樂語言,他對新的音響色彩的探索開辟了新 的音樂表現天地,創作中大量半音的運用動搖了由 維也納古典樂派確立的自然音調性體系,而拿波里 六和弦、屬七、減七、屬九和弦的層出不窮使用,則大 大地強化了和聲色彩的功能。
不僅如此,他還對旋 律、織體、裝飾音等各方面進行革新,以利于音樂表現 的需要。
肖邦的鋼琴作品所涉獵的體裁范圍無人能 及,瑪祖卡、敘事曲、諧謔曲、奏鳴曲、夜曲、圓舞曲、練 習曲、回旋曲、協奏曲、前奏曲等,從不同的側邊真實 地記載了作曲家由祖國命運危機、社會環境變遷和個 人經歷的波折,所引發的一系列復雜的情感體驗。
除 了浪漫主義激情外,他的創作和演奏風格中還保留著 一種含蓄內在、均衡典雅的古典精神氣質。
如果說肖邦發掘了鋼琴內在的表現潛力,那么與 其同時代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李斯特則弘揚了鋼 琴藝術的外在表現力。
其鋼琴演奏風格直接繼承和 發展了克列門蒂、貝多芬的動力性風格,技術輝煌,激 情四溢,在鋼琴上追求宏偉的交響性音響。
他的鋼琴 作品大都是外向性的,音樂感情熾熱,旋律帶有朗誦 調性質,不少作品冠以與文學、繪畫、雕塑有關的標 題。
而他對于大量半音、增減和弦,甚至是全音音階 的運用,更是成為了印象主義風格的先聲。
除此之 外,李斯特還在《( 小調奏鳴曲》中成功地運用了“主 題變奏”的手法,使音樂本身的展開更富有邏輯性。
正當李斯特在浪漫主義的潮流中推波助瀾時,出 現了一位要恢復古典主義精神和傳統的反潮流人物 ———勃拉姆斯。
秉承德奧文化氣質的勃拉姆斯,其音 樂創造較之同時代人的要深刻嚴肅、富于理性。
在他 的某些作品中,特別是最后幾年的創作,有一種個人 精神傾訴的趨向,可看作馬勒音樂創作的先行。
某些 地方如同肖邦一樣,他把自己的感情深深地隱藏在抽 象的標題背后,與同時代音樂風尚相比,勃拉姆斯對 于賦格曲、奏鳴曲、變奏曲等古典形式所具有的興趣 要強烈得多。
他的演奏風格是厚實的,他是繼貝多芬 之后$) 世紀最重要的鍵盤作曲家。
他的音樂有著德 國北部的嚴肅性,充滿了技巧上的困難。
上述我們所介紹的作曲家基本上也都是本時期 優秀的鋼琴演奏家,這是這一時期音樂發展的一大特 點。
鋼琴演奏技巧發展與作曲技術改進之間相輔相 成、互為要求,形成了鋼琴音樂藝術發展的最大動 力。
其實,早在$) 世紀頭*+ 年就已表現出鋼琴家對 于演奏技巧訓練的重視,如克拉莫、胡梅爾、費爾德、 車爾尼、莫舍列斯等,他們仿效,·-·.·巴赫建立 鍵盤演奏理論體系的做法,紛紛編寫各種類型的練習 曲,試圖建立各自演奏技術訓練的體系,致使鋼琴演 奏技術訓練開始走向規范化的道路。
應該說李斯特是鋼琴演奏史上的重量級人物,過 去,除了貝多芬,所有的鋼琴家都是雙手緊貼鍵盤進 行彈奏,而李斯特一反常規,把手臂高高舉起,頭發往 后一甩,使鋼琴發出了巨大的轟鳴,迸發出興奮的感 情色彩。
而他早年受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啟發,推 出的大量的雙音、八度音階、大跳八度和弦、快速輪 指、滑奏等高難度技術,使得鋼琴獲得了前所未有的 風馳電掣般的音響效果。
但李斯特對演奏時力量的控 制也是很有講究的,如同哈萊寫到的一樣:“他在演奏 時顯示出的力量是我從來未聽見過的,但既不顯得粗 糙,又不是過度響亮。
”# $ %他的這一做法,極大地影響 了當時整個歐洲鋼琴界的演奏風格,涌現出了諸如 “琶音大師”泰爾伯格、“八度大王”德雷肖克等炫技演 奏家,他們的炫技作品也如雨后春筍般地層出不窮。
另外,李斯特根據交響曲、管風琴曲、歌劇片斷和流行 歌曲所作的集大成般的“釋意演奏”# %,一方面顯示了 鋼琴這件萬能樂器的神奇魔力,另一方面則體現了李 斯特對原作品和鋼琴音響極強的領悟力。
就像門德爾 松所描述的那樣:“我從來未見過任何一個像他那樣 連指尖都流露出音樂感悟力的演奏者。
”# & % ’()—’(*) 年間,占主流的是炫技大師和沙龍 鋼琴家,但其中也存在著一小群與之相抗衡的鋼琴 家。
他們反對嘩眾取寵的炫技,認為這只會使鋼琴演 奏藝術走上死胡同,其中就有肖邦、門德爾松、克拉 拉+舒曼等。
肖邦是繼莫扎特之后又一位追求典雅風格和高 尚趣味的鋼琴演奏家。
他的手指觸鍵技術極其精湛, 對于音樂的細膩變化、踏板的色彩性運用、弱音區聲 音的探索和鋼琴內在表現力的發掘都達到了前所未 有的高度。
他的演奏方法中最有特征性的是散板節 奏,那里面含有精妙的韻律擺動,洋溢著絕對的情感 表現,其創作、演奏中的詩意追求由此而體現。
而門德 爾松則是偉大藝術作品的宣傳者,他從不演奏五花八 門的炫技樂曲,只是演奏先輩和同輩大師的杰作。
作 曲家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也為鋼琴演奏藝術做 出了杰出的貢獻,她不僅演奏她丈夫的大量作品,而 且廣泛宣傳巴赫、莫扎特、貝多芬、肖邦、勃拉姆斯等 大師的杰作,其演奏風格一反當時流行的炫技、做作 和夸張,在音樂表現追求上顯示出理性的節制和高雅 的趣味。
隨著浪漫主義音樂的發展,以炫技大師為代表的 鋼琴家與以偉大藝術品的宣傳者為代表的鋼琴家之 間逐漸出現分野。
曾經輝煌一時的炫技大師們,落得 了一個演奏藝術價值不高的尷尬境地,但如果站在歷 史的角度上辯證地來看,他們并非是無所作為的,最 起碼對于提高鋼琴藝術地位,促進鋼琴技術進步,其 貢獻仍可說是巨大的。
不過,充斥在浪漫主義時期的技術為上的風尚也 產生過很大的負面影響,由于過份強調發展演奏技 術,并急于求成,也貽誤了許多年少的學琴者。
譬如, 當時曾風行過一套用于輔助手指訓練的方法,狂熱的 舒曼就因此而練廢了手指頭。
不可否認,這個時代由 于過多地著眼于鋼琴演奏技巧,在演奏觀念上顯露出 了對于炫耀技巧的廣泛興趣,從而擠兌和降低了對于 音樂作品的內在藝術質量的追求,使得鋼琴藝術的發 展充滿著浮燥的氣息。
藝術評價急功近利,過分強調 鋼琴演奏技術進步,的確是這個時代的不足,我們應 該清晰地看到這一點。
但是,從鋼琴藝術歷史演進來 看,這種對技術因素的強化,卻醞釀了鋼琴演奏史上 的一個轉折性變化,促使鋼琴制造者對近代鋼琴從多 方面不斷地改進,為后來鋼琴音樂表現的飛躍奠定了 基礎。
藝術和技術之間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的,好的藝術 需要良好的技術作支撐,反之,好的技術又會對藝術 表現提出新的要求。
浪漫主義作為人類音樂歷史的一 個斷面,作為鋼琴藝術發展的一個階段,自有其輝煌 的一面,也有其不足的地方,只有從整體上對其進行 全面觀察,才可能對浪漫主義鋼琴藝術發展有一個較 為客觀的認識和評價,也才可能更準確地看到浪漫主 義鋼琴音樂的歷史性貢獻之所在。
參考文獻: #’ % 楊民望, 西方音樂史上的幾個主要流派# -% , 音樂藝 術. ’\\\/(* 0& 1, #$ % # 美% 彼得·庫珀, 鋼琴作品的黃金時代# -% , 音樂譯 文. ’\\\/() 02 1, # % # 美% 勛伯格, 世界著名鋼琴流派的演奏風格# -% , 鋼 琴藝術. ’\\\/\\\/ 0 ’ 1, #& % 徐元勇, 鋼琴音樂簡史# -%, 音樂天地. ’\\\/\\\/ 0$ 1, 貝多芬、肖邦、李斯特、舒曼:人們可能說本專輯收錄的這四位作曲家作品,正是阿勞音樂里的四大基石。
可是立即又馬上會有許多其它作曲家的名字浮上來,例如舒伯特和莫扎特……等。
總之,阿勞確實是個興趣廣博和感悟力強的鋼琴家。
這樣廣的音樂涉獵,多少讓樂評家分析起來覺得頭痛,可是一個客觀判斷的耳朵還是可以區分出不同作曲家在阿勞藝術中的不同份量。
貝多芬在阿勞的演奏曲目中占有特別的一席之地。
我從一九五零年代中期就開始聽阿勞的演奏會,我不認為他有任何一場音樂會讓這位作曲巨匠缺席。
我用「巨匠」一詞是別有深意的,因為這正是阿勞用來形容貝多芬的用語,他認為沒有任何其它音樂家能與貝多芬等量齊觀。
貝多芬象征看人類的抗爭與超脫,代表不斷「重生」與「新生」。
阿勞在他的《華德斯坦》奏鳴曲中所想表達的正是這些涵意。
拉丁國家人們稱呼這部奏鳴曲為「破曉」(L’Aurore),但這個「破曉」并非代表一日之晨,而是一整年的起始。
阿勞曾一再重復說明老克萊巴如何找到這部作曲的正確涵意:根據1967年12月號《鋼琴》(Clavier)雜志上艾爾德(Dean Elder)的記載,阿勞說:「E.克萊巴告訴我,這部作品所描寫就像春日開始之際,大自然蘇醒之時。
演奏時必須宛如不經意地踏下踏辮,彈奏得愈輕愈好。
第一樂章起首部份也得彈奏得像春草嫩芽鉆出大地…老實說,我們平常聽到的演奏基本上都是錯誤的。
」 在阿勞眼中,「平常人演奏的第一樂章比正確速度快了三倍」。
說實在,阿勞演奏的這個樂章確實是個大驚奇,他的速度比一般人沉穩(比貝多芬學生徹爾尼所建議的速度還慢),在樂曲開始處也顯得極富神秘感。
另一個特色是速度充滿彈性,但并不是說采取夸大的對比,而E大調段落強烈呈現出演奏者個人的意念傾向。
不管什么情況下,阿勞都力主鋼琴家應該自行安排貝多芬作品中的脈動感,所持證據得自貝多芬同時期人物所留下的蛛絲馬跡。
另一方面他以鋼琴家的角度來看,認為每個樂章確實都有戲劇性的成份在。
從序奏到終樂章輪旋曲,阿勞認為這是貝多芬作品中最深刻的一部,并用演奏來證明自己的論點。
貝多芬對此曲動態對比的標注極其大幅度,阿勞不回避用言語解說他的認知:「就像太空漫游一樣」。
阿勞深信,詮釋音樂的依據得自對樂譜細節的深度理解,這是詮釋音樂的出發點,但很多鋼琴家都只停留在觀察樂曲表面的層次,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時常聽到人們抱怨青年音樂家的演奏總是聽來一個樣兒。
如果要我挑這段輪回曲最值得贊許的一段,我會選出一大段「找回家路」(Donald Tovey所說)的樂段(第221-312小節),這個段落由五個八度音引導出來,雙手一起彈奏,暗示一種沮喪絕望的感情。
前三個和聲是響亮而堅定的,但按著卻漸弱下來,最后柔和的結束,這段介于第二大段和輪回曲主題間的音樂,通常并不吸引一般鋼琴家興趣,而阿勞卻在此表現出孤獨被棄的滄桑感,而只消強調了三個音符。
阿勞演奏本曲比布蘭德爾足足長了兩分鐘,看來,阿勞對貝多芬標注的速度似不是那么忠實。
阿勞在《皇帝》鋼琴協奏曲里也放了很多個人傾向,他沒有像皇帝一樣威風堂堂,而是和樂團作出融合一氣的整體感。
值得注意的是,他用了較多的極弱音,表情極其優美而色彩豐富。
這并不是錄音效果所致。
因為即使在現場演奏,阿勞也同樣作出這種大幅度感情和韻味。
再一次,阿勞帶給人們一種熟悉作品的特異詮釋。
有趣的是,一般人也許沒注意,許多優秀的貝多芬演奏者也同時是優秀的李斯特演奏者。
您會想到布蘭德爾、肯普夫和李希特……沒錯,這些鋼琴家,當然也包括阿勞,他們在李斯特的大量作品上都做出頂尖的表現。
阿勞把李斯特的角色與舒曼、蕭邦、白遼土、華格納和拉威爾歸在一起,阿勞認為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是「史上最偉大的鋼琴作品之一」。
這是一部「高度集中,沒有一個多余音符,沒有任何地方是為鋼琴技巧表現,一切都是為了戲劇性」(節自 Robert J. Silverman所作訪談,The Piano Quarterly冬季號1982-83)。
所謂的「戲劇性」是指《浮士德》傳奇,這是阿勞對樂譜內涵洞悉后的體認,更有趣的是,其實所有李斯特的弟子都接受李斯特與《浮士德》傳奇確有特殊關聯的觀念。
標題音樂被大多數現代樂迷當成是落伍過時的東西,真是令人遺憾!其實這種內部精神聯系所帶來的邏輯性和特殊情境,對演奏者詮釋來說,是非常有用的泉源。
在阿勞的詮釋觀點中,他并非描述葛麗卿(Gretchen,《浮士德》中的女主角),而是描述「葛麗卿心中的感情世界」。
阿勞說:「我不會只描述角色的外表形象」。
無庸贅言,阿勞這部作品的詮釋可說出類拔粹,快板部份充滿動感和震撼性的低音,慢板部份也不顯松散,而是貫串著出色節奏韻律和色調。
好的貝多芬演奏者可以專長李斯特,但優秀的李斯特演奏者卻未必長于肖邦。
布蘭德爾盡量避免彈肖邦,肯普夫開始彈肖邦作品時顯然犯了大忌。
李希特則小心處理兩位極不同典型鋼琴家音樂間的橋梁-音色以及他們對鍵盤的處理概念。
我想,阿勞也是采取這種做法。
不過盡管如此,欣賞阿勞的肖邦并不是件簡單。
Decca本來想在五零年代為阿勞錄肖邦作品全集,結果反應惡劣,以致他們不得不取消計劃。
阿勞早期的肖邦演奏說實在有時真的不算是第一流,1960年阿勞錄的F小調幻想曲并沒有1977年的飛利浦版(本片收錄者)那么出色。
1960年版太拐彎抹角,后來的新版本則顯得直接得多。
在李斯特的作品中,阿勞投以無拘無束的激情,在貝多芬里,無論在樂句中寄以多深的感情,速度方面阿勞仍是保有一定的節制。
舒曼則相當不同,他的思想有部份得自霍洛維茲的說法:「舒曼的音樂永遠不曾是安靜的,就算在最抒情的段落,底下仍是暗潮洶涌。
」這里所說的「暗潮洶涌」無疑表現在舒曼《幻想曲》Op.17的前兩個樂段里,同時也有證據顯示出現在最后一段,如果我們仔細審視原譜當可辨識這點。
阿勞的演奏頗重視這個暗潮及低音聲部,并忠實清晰地表現其內在精神。
本片收錄的四位作曲家,首先是非常有利于藉彼此差異來觀察阿勞的不同風貌。
第二個特殊點是,我確信您一定可以發現和其它鋼琴家比起來,阿勞的詮釋永遠獨樹一格,即便是那些人們最熟悉的曲目。
浪漫主義時期的鋼琴音樂創作與演奏
普希金的優美短詩加賞析
賞析普希金名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普希金的詩篇很多,但最容易記,最能喚起人回憶與共鳴的是一首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該詩選自《普希金詩集》,寫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
那時俄國革命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
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希望與斗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詩中闡明了這樣一種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當生活欺騙了你時,不要悲傷,不要心急;在苦惱之時要善于忍耐,一切都會過去,未來是幸福、美好的。
生活中不可能沒有痛苦與悲傷,歡樂不會永遠被憂傷所掩蓋,快樂的日子終會到來。
第二節,詩人表達了心兒永遠向著未來的積極人生態度,并告訴人們,當越過艱難困苦之后再回首那段往事時,那過去的一切便會變得美好起來。
這是詩人人生經驗的總結,也是生活的真諦。
這首詩沒有什么形象可言,短短八句,都是勸告的口吻——按常理這是詩歌創作要盡力避免的,但這首詩卻以說理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原因在于詩人以平等的娓娓的語氣寫來,語調親密和婉,熱誠坦率,似。
乎詩人在與你交談;詩句清新流暢,熱烈深沉,有豐富的人情味和哲理意味,從中可以讓人感受到詩人真誠博大的情懷和堅強樂觀的思想情緒。
這首詩問世后,許多人把它記在自己的筆記本上,成為激勵自己前進的座右銘。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郁,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將會到來心兒憧憬著未來現在卻總是令人悲哀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會過去而那逝去了的,將重新變為可愛這首詩肯定是普希金的瞬間之作,靈光一閃。
最早讀這首詩還是少年時代,感受還不怎么深,對人生,對世界,只是覺得這詩很美,蒙著一層淡淡的憂傷,音節鏗鏘,富于韻律,令人向往。
但當時覺得整首詩味道有點怪,似乎太消沉,對“憂郁”這樣的詞不理解,總覺得太灰暗。
經歷了很多年,才覺得這詩深刻。
原因是“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幸,古往今來,誰不曾被生活蒙蔽過呢
認識生活是那么容易嗎
而人是個永遠的矛盾體,社會人生又常常是另一個迷。
歷盡創傷,傷痕累累……謎底揭開,我們看見了世界的真相。
少年時在一張寄自蘇聯的明信片后面,看過用俄文寫的這首詩。
那張有海藍色風景的明信片從此一直藏在我記憶深處。
我愛原蘇聯,愛那慷慨遼闊的國度,愛那最初發現新生活的熠熠輝光
今天萬事紛飛,事物自相矛盾。
早年讀普希金,記得他曾哀嘆:在他還沒降生,那些美麗的城堡和風景就早屬別人占領
多少年過去了,連我“新中國接班人”這一代也已快要老去,生活欺騙了我們
生活沒有欺騙我們
這一首詩有很多譯本,有戈寶權的,查良錚的,還有,我個人比較喜歡戈寶權的早期翻譯。
但以上引自我的小學記憶,不一定太準,可我還是懷戀最初印記。
1980年左右的文學“沙龍”歲月,我數次在女詩友的筆記本上看到,和朗誦會上聽到這首詩,“沙龍”參加的人不多,少則三五個,多則七八個,很隨便的場合,覺得這首詩似乎適合一切情境:單獨,人眾,快樂時,憂傷時……它是寫愛情的嗎
似乎是。
又似乎不全是。
一首詩適應的越廣泛,它的反響效果越大,反之亦然。
從具象過渡到非具象,從單一事物過渡到宇宙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