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游后的感想(800字)
不容忘卻的史實南京大屠殺指1937至1945年中國抗日戰爭期間,中華民國在南京保衛戰中失利、首都南京于1937年12月13日淪陷后,日軍于南京及附近地區進行長達數月的大規模屠殺。
其中日軍戰爭罪行包括搶掠、強奸、對大量平民及戰俘進行屠殺等。
屠殺的規模、死傷人數等沒有世界共同認可的數字,但一般認為死亡人數超過30萬。
日本侵略者攻占南京,對無辜居民和已放下武器的中國士兵進行了長達6個多星期的血腥大屠殺,昔日繁華的六朝古都頓時變成了人間地獄
讓我們翻開歷史,定格在那不堪回首的一頁上吧。
1937年“七?七事變”,全面抗戰爆發。
國民政府軍在凇滬會戰中失敗后,日軍占領上海,接著兵分三路進攻南京。
國民黨政府宣布遷都重慶,由唐生智部率5萬人留守保衛南京。
12月12日,日軍在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師團師團長谷壽夫的指揮下侵占雨花臺、紫金山、突入中華門。
唐生智以戰局難以挽回為由,為保存實力以圖再戰,下令放棄南京。
12月13日上午,日軍第
【第6句】:第4師團首先從中華門侵入城內,接著光華門、中山門、和平門也相繼被日軍攻入,并且占領了國民政府。
午后2時,日本海軍第11支隊溯江而上,抵達下關;下午4時,日軍國崎支隊沿長江北岸攻占浦口,南京淪陷了,南京城空前的劫難降臨了
12月15日,日軍將2000多手無寸鐵的中國人押至漢中門外,把他們捆綁后用機槍射殺,再用木柴、汽油焚燒。
當晚,又將1300人按每100人為一組射殺,并且在魚雷營屠殺9000余人,后又在下關寶塔橋一帶屠殺了3萬多人。
12月16日,日軍在中山碼頭前屠殺了5000余人,后將尸體推入江中。
12月17日,日軍又將3000余人押至煤炭港下游江邊集體射殺,在放生寺、慈幼庵將避難的400多人集體槍殺。
12月18日,日軍在下關草鞋峽集體屠殺57400人;在下關南通路北邊的麥地里槍殺300余人;在大方巷難民區槍殺4000余人,單是投入江中的尸體就有3萬5千多具。
12月20日,日軍在燕子磯江邊,集體屠殺5萬余人,在魚雷營屠殺3萬余人,在鳳臺鄉、花神廟屠殺7000余人……這一連串血淋淋的數字是多么的觸目驚心
就連當時駐南京的法西斯德國代表在向其政府的報告中寫道:“他們(日軍)是獸類的集團,屠殺、劫掠、縱火……甚至以殺人競賽的方式對南京城血洗,他們是一架正在開動的獸性機器。
”據戰后國際法庭認定,日軍侵入南京后,一個半月內,被集體屠殺的中國人達19萬以上,被零散屠殺的中國人超過15萬,總計30萬人以上。
焚毀全城三分之一的街道和建筑物,制造了震驚中外、慘絕人寰的世紀大慘案
然而,長期以來,日本國內的右翼勢力從未對他們的侵略行徑進行過認真的反思,肆意美化那場給全亞洲人民帶來災難的戰爭。
近年來,由于經濟的衰退,日本一些不安分的右翼勢力甚至企盼“重顯戰前雄風”來擺脫經濟困境。
日本文部省在審定中、小學歷史課本時,公然篡改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歷史,把當年日軍對南京人民的大屠殺說成是“由于中國軍隊的激烈抵抗”造成的。
事實上,松井石根在日軍進入南京前就命令其部隊“發揚日本武威,懾服中國。
”妄圖以恐怖的手段,使中國民眾畏懼、屈服,以實現其滅亡中國的罪惡目的。
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8年浴血奮戰,終于贏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
1946年,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開始審判包括松井石根在內的日本甲級戰犯28人。
松井石根和谷壽夫先后被判處死刑,這是侵略者應得的下場,他們的罪行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日本文部省妄圖為這樣的大屠殺翻案,中國人民和全世界愛好和平的人民一定決不容許
北京開幕式的作文
成都是一個環境優美,氣候宜人的現代化城市。
平津紀念戰役館感想八百字,一定要八百字
蘇教版語文1-6年級知識集錦一年級(上冊)紅日東升 秋高氣爽 窗明幾凈 書聲瑯瑯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七八座,八九十枝花 。
題目不詳,一作 《一去二三里》,一作《山村詠懷》 —— 邵雍 (北宋) 古朗月行(節選)小時不識月, 呼作白玉盤。
又疑瑤臺鏡, 飛在青云端。
—— 李白(唐)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
七九河開,八九燕來。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一年級(下冊)歡聲雷動 欣喜若狂 載歌載舞 燈火輝煌 春暖花開 春色滿園春光明媚 春意盎然 精衛填海 愚公移山 百折不回 勇往直前 骨肉之情 痛癢相關 情深似海 恩重如山 循序漸進 由淺入深 日積月累 溫故知新 漫山遍野 綠葉成陰 天長日久 樹大根深人無遠慮 必有近憂 有備無患 防患未然 臨危不懼 多謀善斷 從容不迫 方寸不亂
【第1句】: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
——高鼎(清)
【第2句】: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第3句】:玉不琢,不成器。
人不學,不知義。
——選自《三字經》
【第4句】: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駱賓王(唐)
【第5句】:困難像彈簧,看你強不強。
你強它就弱,你弱它就強。
【第6句】: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范仲淹(北宋)
【第7句】:朝霞不出門,晚霞行千里。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第8句】:鋤禾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唐)
【第9句】:憫農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棵籽。
四海無閑田, 農夫尤餓死。
——李紳(唐)
【第10句】:詠華山 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
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
——寇準(北宋)二年級(上冊)金風送爽 雁過留聲 秋色宜人 天朗氣清 日月如梭 光陰似箭寒來暑往 星移物換 風吹草動 雨過天晴 瓜熟蒂落 水到渠成 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學無止境 一往無前 滴水成冰 地凍天寒鵝毛大雪 雪兆豐年 勤能補拙 笨鳥先飛 人一己百 奮起直追寧折不彎 義正辭嚴 威武不屈 大義凜然 火樹銀花 數不勝數 燈火通明 觀者如堵
【第1句】:靜夜思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李白(唐)
【第2句】:蠶吐絲,蜂釀蜜。
人不學,不如物。
——選自《三字經》
【第3句】: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選自《老子》
【第4句】: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莎士比亞
【第5句】:存心要干兇惡殘酷的壞事情,那是很容易找到借口的。
——伊索
【第6句】:長歌行 (節選)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漢樂府民歌
【第7句】:登鸛雀樓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王之渙(唐)
【第8句】:青松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陳毅
【第9句】: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10句】:春聯 春回大地 福滿人間 松竹梅歲寒三友 桃李杏春風一家二年級(下冊)張燈結彩 歡聚一堂 普天同慶 喜氣洋洋 百花盛開 爭奇斗艷五彩繽紛 色色俱全 跋山涉水 餐風飲露 水送山迎 賞心悅目 舐犢之愛 烏鳥私情 天倫之樂 其樂無窮 摩拳擦掌 生龍活虎身強力壯 銅筋鐵骨 莘莘學子 立雪求道 春風化雨 孺子可教感人肺腑 可歌可泣 艱苦卓絕 驚天動地 披星戴月 流星趕月眾星捧月 烘云托月
【第1句】: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杜甫(唐)
【第2句】:春曉 春 眠 不 覺 曉, 處 處 聞 啼 鳥。
夜 來 風 雨 聲, 花 落 知 多 少。
——孟浩然(唐)
【第3句】: 12生肖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龍 巳蛇 午馬 未羊 申猴 酉雞 戌狗 亥豬
【第4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第5句】:江南好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白居易(唐)三年級(上冊)大雨滂沱 夕陽西下 一帆風順 草長鶯飛 連綿不斷 湖光山色根深固本 澆樹澆根 根深葉茂 葉落歸根 高堂廣廈 玉宇瓊樓錯落有致 曲徑通幽 千巖競秀 萬壑爭流 目不暇接 美不勝收雛鷹展翅 老馬識途 魚貫而入 傾巢而出 雞飛狗跳 狼奔豕突群龍無首 狡兔三窟 忍辱負重 以屈求伸 發奮圖強 救亡圖存臥薪嘗膽 催人奮進 羽翼豐滿 報仇雪恨 大街小巷 人頭攢動風馳電掣 車水馬龍 華燈初上 流光溢彩 美輪美奐 巧奪天工和風細雨 春風化雨 呼風喚雨 櫛風沐雨 未風先雨 見風是雨凄風苦雨 暴風驟雨 戎馬一生 身經百戰 刮骨療毒 傳為美談約法三章 秋毫無犯 運籌帷幄 好謀善斷 學海無涯 書山有路九牛一毛 滄海一粟 孜孜以求 全力以赴 百尺竿頭 更進一步
【第1句】:山行 遠上寒山石徑斜, 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 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唐)
【第2句】:楓橋夜泊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張繼(唐)
【第3句】:夜書所見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葉紹翁(宋)
【第4句】: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今人勝古人。
若使年華虛度過,到老空留后悔心。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冰生于水而寒于水,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古今賢文 . 勸學篇(上)》
【第5句】: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
【第6句】: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鄭燮(清)
【第7句】:身怕不動,腦怕不用。
手越用越巧,腦越用越靈。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
三心二意,一事無成。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自身。
熟能生巧,業精于勤。
——《古今賢文 . 勸學篇(下)》
【第8句】: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唐)
【第9句】:梅花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南宋 )三年級 (下冊)氣象萬千 風云變幻 奇峰異嶺 若隱若現 騰云駕霧 飄飄欲仙 白云蒼狗 瞬息萬變 有利可圖 有機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終 有口難言 有恃無恐 有求必應 有志竟成 風華正茂 出類拔萃 才思敏捷 后生可畏 文思如泉 手不停揮 筆下生花 力透紙背精妙絕倫 爐火純青 活靈活現 栩栩如生 夢筆生花 渾然天成 斗酒百篇 鬼斧神工 沙漠之舟 自強不息 忍辱負重 始終如一 飛沙走石 志在千里 義無反顧 堅定不移 坐觀成敗 按兵不動 操之過急 輕舉妄動 興風作浪 蠢蠢欲動 雷厲風行 聞風而動波濤浩渺 一碧萬頃 游人如織 談笑風生 一帆風順 風平浪靜 鷗水相依 海波不驚 揠苗助長 杯弓蛇影 螳螂捕蟬 鷸蚌相爭 鄭人買履 葉公好龍 狐假虎威 黔驢技窮
【第1句】:遼吉黑蒙 冀晉陜寧 魯皖蘇浙 渝滬津京 豫鄂湘贛 臺閩滇瓊 川黔粵桂 甘新藏青 港澳回歸 舉國歡慶
【第2句】:夏日田園雜興(其七)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范成大(宋)
【第3句】: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 杜牧(唐)
【第4句】:望廬山瀑布 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李白(唐)
【第5句】: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杜甫(唐)
【第6句】:滁州西澗 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林鳴。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 韋應物(唐)
【第7句】: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樹木成陰,空氣清新。
綠了大地,潤了人心。
功在當代,造福子孫。
山上樹木光,山下走泥漿。
治山治水不栽樹,有土有水保不住。
植樹造林鎮風沙,遍地都是好莊稼。
——《古今賢文 .環保篇》
【第6句】:明日歌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
朝看東流水,暮看日西墜。
百年明日能幾何
請君聽我《明日歌》。
——錢鶴灘(清)四年級(上冊)文思敏捷 聰明過人 青出于藍 一鳴驚人 桃李爭妍 后繼有人 十年樹木 百年樹人 以身許國 碧血丹心 疾惡如仇 大義滅親 敢怒敢言 憂國憂民 橫眉冷對 浩氣長存 湖光山色 人間天堂 明月清風 桂子飄香 水光接天 相得益彰 江山如畫 魚米之鄉 混沌不分 昏天黑地 大刀闊斧 開天辟地 與日俱增 頂天立地 變化萬端 改天換地 學富五車 滿腹經綸 學貫中西 博古通今 功成名就 著作等身 溫文爾雅 文質彬彬 肝膽相照 開誠相見 同舟共濟 心照不宣 志同道合 親密無間 榮辱與共 唇亡齒寒 春滿人間 欣欣向榮 千帆競發 萬馬奔騰 六畜興旺 五谷豐登 國泰民安 人壽年豐
【第1句】: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色, 白銀盤里一青螺。
——劉禹錫(唐)
【第2句】: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李白(唐)
【第3句】:風 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
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李嶠(唐)
【第4句】:人生自古誰無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
《過零丁洋》——文天祥 (宋)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顧憲成 (明)
【第5句】: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劉向 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
——高爾基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
——魯迅
【第6句】:歇后語 竹籃打水——一場空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小蔥拌豆腐——一青(清)二白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 孔夫子搬家——盡是書 (輸) 丈二的和尚——摸不著頭腦 外甥打燈籠——照(舅)舊
【第7句】:人無信不立 言必信,行必果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火心要空,人心要實 黃金失去可再得,名譽失去難挽回
【第8句】:對聯:山河增秀色 大地沐春暉 神州有天皆麗日 祖國無處不春風 春雨洗塵埃一片清新好風景 東風送和煦千株紅艷最芬芳
【第9句】:元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入屠蘇。
千門萬戶曈曈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王安石(北宋)
【第10句】: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柳宗元(唐)四年級(下冊)
【第1句】:景色秀麗:春深似海 風月無邊 世外桃源 山外有山(除外)飛瀑流泉 古木參天 詩情畫意 蔚為壯觀
【第2句】:學習本領不扎實:淺嘗輒止 囫圇吞棗 浮光掠影 不甚了了
【第3句】:關于勤奮:天道酬勤 熟能生巧 尋根問底 無所不曉 秉燭夜讀
【第4句】:評價諸葛亮一生的成語:初出茅廬 才華橫溢 料事如神 膽大心細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獨木難支 回天無力
【第5句】:鼓聲大振 喊聲大舉 天摧地塌 岳撼山崩 ——選自“關云長溫酒斬華雄”
【第6句】:贊揚護士的:白衣天使(除外)玉潔冰清 救死扶傷 處變不驚 萬眾一心 眾志成城 含辛茹苦 舍生忘死
【第7句】:倦鳥知還 成群結隊 一唱一和 呼朋引類 歡呼雀躍 如癡如醉 夜深人靜 昏昏欲睡
【第8句】:欲言又止 吞吞吐吐 閃爍其詞 支支吾吾 口若懸河 妙語連珠 談笑風生 眉飛色舞
【第9句】:繼往開來 革故鼎新 一衣帶水 以德為鄰 唯才是舉 知人善任 科教興國 與時俱進
【第1句】:真知 真知不像嘩啦啦的小溪,俯身就能將溪水捧起;真知不像紅艷艷的桃李,舉手就可摘下它的果實。
它像美玉,深藏在巖芯,它像原油,奔涌在地底。
只有用“探索”這部鉆機,才能探知它的秘密……
【第2句】:三國故事:空城計 苦肉計 夜走麥城 刮骨療毒 過五關,斬六將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第3句】:做人的道理、學習的道理:為人子,方少時。
親師友,習禮儀。
香九齡,能溫席。
孝于親,所當執。
融四歲,能讓梨。
悌于長,宜先知。
——摘自《三字經》
【第4句】:人心齊,泰山移。
獨腳難行,孤掌難鳴。
水漲船高,柴多火旺。
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
一塊磚頭砌不成墻,一根木頭蓋不成房。
一根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
一根竹竿容易彎,三根麻繩難扯斷。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古今賢文?合作篇(上)》
【第5句】:小池(楊萬里)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第6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王勃 《滕王閣序》
【第7句】:芳草青青,踏之何忍。
【第8句】: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遠水難救近火,遠親不如近鄰。
美不美,故鄉水。
親不親,故鄉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酒肉親。
豆角開花藤牽藤,朋友相處心連心。
——《古今賢文?合作篇(下)》第九冊
【第1句】:題秋江獨釣圖: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清代—王士禛
【第2句】: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周瑜打黃蓋——一個愿打,一個愿挨 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鐵杵磨成針——功到自然成
【第3句】:觀察的名言: 觀察,觀察,再觀察。
——巴甫洛夫 一切推理都必須從觀察與實驗中得來。
——伽利略 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
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蘇霍姆林斯基
【第4句】: 成語故事補充:自相矛盾 濫竽充數 畫龍點睛 畫蛇添足 負荊請罪 愚公移山 臥薪嘗膽 聞雞起舞 懸梁刺股 老馬識途 鑿壁借光
【第5句】:跟戲曲有關的諺語: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要練驚人藝,須下苦功夫。
若要戲路通,全靠幼時功。
藝多不壓身,藝高幼時功 百日笛子千日簫,小小胡琴拉斷腰。
【第6句】:請君入甕 唇亡齒寒 退避三舍 指鹿為馬 圍魏救趙
【第7句】:刻舟求劍 守株待兔 螳臂當車 濫竽充數 掩耳盜鈴 買櫝還珠 東施效顰 邯鄲學步
【第8句】:生活中不能沒有綠色
知識就是力量。
水,生命之源。
【第9句】: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朝代歌
【第10句】:哀鴻遍野 妻離子散 逆來順受 官逼民反 忍無可忍 逼上梁山 劫富濟貧 鋌而走險 兵來將擋 水來土掩 替天行道 志存高遠
【第11句】:水滸故事:《武松打虎》《楊志賣刀》《魯智深倒拔垂楊柳》《林沖雪夜上梁山》
【第12句】:說名道姓:査任盛單 華樂仇燕 和強蓋解 於寧應干 過區翟樸 佘冼曾菅 夏侯諸葛 歐陽上官 尉遲司馬 端木呼延 東方皇甫 令狐軒轅第十冊
【第1句】:有關看的詞語:左顧右盼 東張西望 高瞻遠矚 睹物思人 一覽無余 面面相覷 虎視眈眈 登高眺遠
【第2句】:儀態風貌:風流瀟灑 氣宇軒昂 溫文爾雅 儀態萬方 神采奕奕 滿面紅光 威風凜凜 相貌堂堂 風度翩翩 落落大方 處之泰然 習以為常
【第3句】:令出如山 振臂一呼 浩浩蕩蕩 絡繹于途 驚濤駭浪 水土不服 講和通好 觀風問俗 奇珍異寶 互通有無 五湖四海 心悅誠服
【第4句】:桃紅柳綠 芳草如茵 驕陽似火 大雨傾盆 金風送爽 萬里無云 風雪交加 寒氣襲人(春夏秋冬)歲月如流 一刻千金 一元復始 萬象更新
【第5句】:頭頭是道 娓娓而談 信口開河 夸夸其談 理直氣壯 侃侃而談 胡編亂造 無稽之談 海闊天空 無所不談 拾人牙慧 老生常談
【第6句】:對稱的古都—北京音樂之都—維也納. 花城—法國巴黎 霧城—英國首都倫敦 佛教之都—曼谷 沙漠古都—開羅 綠色首都—莫斯科 獅城—新加坡 水城—威尼斯 日光城—中國拉薩 春城—中國昆明
【第7句】:清平樂 六盤山 (1935年10月 毛澤東) 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
不到長城非好漢,屈指行程二萬。
六盤山上高峰,紅旗漫卷西風。
今日長纓在手,何時縛住蒼龍
【第8句】:《上下五千年》 大禹治水 越王勾踐臥薪嘗膽 李廣射虎 司馬遷發憤寫《史記》 劉備三顧茅廬 鄭和七下西洋 林則徐虎門銷煙
【第9句】:節約用水:成語:滴水成河 積水成淵 細水長流 飲水思源 公益廣告:水是生命的源泉,農業的命脈,工業的血液。
要像愛護眼睛一樣珍惜水資源。
假如人類不珍惜水源,地球上最后一滴水將是人的眼淚。
第十一冊
【第1句】:俗語:五岳歸來不看山,黃上歸來不看岳。
上有天堂,下有蘇杭。
桂林山水甲天下,陽朔山水甲桂林。
華山自古一條道。
東北有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
雁門關外有人家,早穿皮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
【第2句】:戲曲成語:生旦凈丑 喜聞樂見 粉墨登場 鑼鼓喧天 唱念做打 有板有眼 余音繚繞 字正腔圓 惟妙惟肖 活靈活現 感人肺腑 動人心弦
【第3句】:《大風歌》(西漢 劉邦)大風起兮云飛揚, 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4句】:古今賢文(讀書篇)欲知天下事,須讀古今書。
學了就用處處行,光學不用等于零。
不能則學,不知則問;讀書全在自用心,老師不過引路人。
好曲不厭百回唱,好書不厭百回讀。
讀書貴能疑,疑能得教益。
默讀便于思索,朗讀便于記憶。
初讀好書如獲良友;重讀好書如逢故知。
處處留心皆學問,三人同行有我師。
【第5句】:魯迅讀書名言: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書,即課外的書,不要只將課內的書抱住。
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有限,枯燥了。
必須和社會現實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用自己的眼睛去讀世間這一部活書。
【第6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第十二冊
【第1句】:寒冬臘月 北國風光 風刀霜劍 塞外邊疆 漫天飛舞 紛紛揚揚 銀裝素裹 雪照云光 狂風暴雪 雪上加霜 風卷殘云 神清氣爽 2 、夏日絕句 李清照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第3句】:齊天大圣 大鬧天宮 不避艱險 西天取經 騰云駕霧 來去無蹤 千變萬化 大顯神通 明察秋毫 火眼金睛 除惡務盡 天下太平
【第4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近水識魚性,近山識鳥音。
欲知山中事,須問打柴人。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
多看事實,少聽虛言。
滿招損,謙受益。
知過必改,聞過則喜。
戶樞不蠹,流水不腐。
從善如流,疾惡如仇。
鐘不敲不響,話不說不明。
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古今賢文 真理篇》
【第5句】:水滴石穿 一心一意 感激涕零 百感交集 深思熟慮 匪夷所思 時光荏苒 白駒過隙 鑒往知來 莫衷一是 迷途知返 恍如隔世
【第6句】: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李賀 《馬詩》
【第7句】: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三人行,必有我師也焉。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第8句】:學而不厭 苦心孤詣 聞過則喜 見賢思齊 有教無類 不偏不倚 誨人不倦 樂此不疲 托物言志 喻之以理 逝者如斯 川流不息
【第9句】:一至十二冊良好的學習習慣(一)保護正確的讀寫姿勢 愛惜學習用品(二)樂于傾聽,勇于發言 認真寫鉛筆字(三)勤于朗讀背誦 樂于課外閱讀(四)勤查字典 主動識字(五)認真寫鋼筆字 認真寫毛筆字(六)自主預習復習 認真完成作業(七)讀書有選擇 留心觀察事物(八)堅持寫日記 愛護圖書(九)讀書做筆記 隨時使用工具書(十)自主修改作文 多種渠道學語文(十一)不懂就問 勤于收集資料(十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在實踐中學會運用
【第10句】:古今賢文(志向篇)山立在地上,人立在志上。
月缺不改光,劍折不改鋼。
鳥要緊的是翅膀,人要緊的是理想。
胸無理想,枉活一世。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虎瘦雄心在,人窮志不窮。
立下凌云志,敢去摘星星。
有志周行天下,無志寸步難行。
天下無難事,只要肯攀登。
年怕中秋月怕半,男兒立志在少年。
船大不怕浪高,志大不怕艱險。
沒有爬不過的山,沒有闖不過的險灘。
見異思遷,土堆難翻;專心致志,高峰能攀。
無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長志。
實踐是實現理想的階梯,知識是實現理想的翅膀。
不學楊柳隨風擺,要學青松立山岡。
30天環游中國的主要內容?求!
目錄一次“不走路的旅行”第1天:祖國的心臟——北京市古老的盧溝橋雄偉的天安門世界上最大的皇宮舉世罕見的皇家園林八達嶺·十三陵大學城·科學城長安街和二環路第2天:首都的門戶——天津市昨天的畸形城長蘆鹽和“紅三角”渤海灣邊的明珠從“貼餑餑熬魚”說起偉大的引灤入津工程京東第一山第3天:燕趙古地——河北省燕趙故地話滄桑巍巍太行,綿綿燕山一片“芭蕉葉”天下第一關避暑山莊烏金墨玉第4天:中州原野——河南省古代文明的搖籃黃河的變遷九朝古都“東京汴梁”中岳名勝綠滿豫東第5天:古代歷史的博物館——陜西省眾多的歷史遺跡千年古都世界奇跡——秦始皇陵兵馬俑革命圣地延安陜西“小江南”巍峨秦嶺·崢嶸華山第6天:煤炭之鄉——山西省堯、舜、禹的遺跡云岡石窟北岳恒山·五臺山煤海第7天:撒滿珍珠的草原——內蒙古自治區美麗富饒的大草原那達慕盛會成吉思汗陵青色的城草原鋼城金色的大興安嶺第8天:全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遼寧省“龍興重地”重工業之城鋼都和煤都美麗富饒的遼東東北的海上大門第9天:東北平原的中心——吉林省汽車城江城吉林海蘭江畔人參的傳說天池·飛瀑·溫泉第10天:金雞之首——黑龍江省漠河一瞥“北大倉”大慶綺麗的自然風光冰城哈爾濱白山黑水慰忠魂第11天: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兩個大盆地烏魯木齊“火州”吐魯番天山牧場邊城喀什第12天:石窟之鄉——甘肅省河西走廊崖洞中的文化藝術寶庫金城蘭州峽谷明珠第13天:賀蘭山下——寧夏回族自治區古城銀川塞上江南紅黃藍白黑“寶疙瘩”沙漠明珠第14天:以湖泊得名的省——青海省沿著唐蕃古道尋訪美麗的青海湖長江和黃河的發源地萬寶山和聚寶盆第15天:世界屋脊——西藏自治區山的世界金色的飄帶藏北“三寶”和藏東林海“日光城”藏漢團結的象征愛國反帝的城堡第16天:多民族的樂園——云南省美麗的春城石林奇觀大理風光玉龍雪山和虎跳峽迷人的西雙版納天然火山博物館鄭和、聶耳的故鄉第17天:一塊待雕的寶石——貴州省黃果樹瀑布歷史名城遵義烏江和“烏金”茅臺酒之鄉梵凈山歡樂的苗嶺第18天:天府之國——四川省偉大的水利工程眾多的名人故址山城重慶鋼鐵新城攀枝花熊貓和恐龍的故鄉峨眉山和九寨溝長江三峽第19天:全國水陸交通的樞紐——湖北省萬里長江第一壩武漢三鎮新城十堰迷人的神農架屈原故里三顧茅廬的地方第20天:革命家的搖籃——湖南省長沙洞庭湖和岳陽樓屈原自沉之地巨大的國家森林公園南岳衡山湘西新貌第21天:井岡山下的紅土地——江西省從南昌到瑞金長江的天然水庫迷人的廬山瓷都景德鎮第22天:江淮之間的好地方——安徽省大澤鄉和鳳陽巢湖糧倉淮河的變遷祁紅·屯綠·文房三寶九華山—黃山風景區第23天:齊魯故地——山東省孔孟故里東岳和泉城勝利油田魯西南湖群半島上的兩顆明珠第24天:江淮之尾——江蘇省六朝故都園林之城富饒美麗的太湖古老的大運河巨大的排灌工程第25天:我國最大的工商業中心——上海市光榮的城市黃浦江上南京路豫園·大世界·過江隧道金山和寶山衛星城第26天:絲綢之鄉——浙江省“天堂”西湖一條多名字的江海寧觀潮東海魚庫三座名山紹興和寧波第27天:海峽西岸的山鄉——福建省多山的省武夷勝景古老的泉州港華僑博物院第28天:我國的第一大島——臺灣省高山和高山族富饒的寶島阿里山和日月潭臺北古城臺南第29天:祖國的南大門——廣東省光榮的土地繁榮的羊城西湖水桂林山珠江糧倉特區深圳僑鄉·體育之鄉第30天:我國最年輕的省——海南省海口市綠色寶庫五指山天涯海角南海諸島第31天:美麗富饒的壯鄉——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灣畔的明珠壯鄉歌圩桂林山水革命的土地從靈渠到紅水河結尾
上一篇:個性座右銘 勵志 另類的座右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