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橘子洲的感悟
端午節這天,夏風格外的輕柔清爽。
一清早,我就來到了橘子洲。
這不是橘子成熟的季節,自然也就沒有桔子的影子和清芬。
有的只是橘樹滿身的翡翠和搖曳在風里的多姿多情。
這時,我抱著小孫女楚楚在綠意氤氳的樹木、竹林、花間穿行。
當然,小孫女并不知道這個綠島的神圣、深邃、秀美、熾情;這片時空的蓬勃、律動、經典、遙遠。
但她卻在甜美地吸吮著陽光的嫵媚,清風的溫馨,游人的歡暢,還有彩蝶翔舞和柳絮翻飛的輕盈。
橘子洲,我不知道已經來過多少次,每次來的原因和理由都不同,但每次的感悟和心情卻總是那樣油然而生無限感慨和百般敬仰與依戀。
而今天,我透過小孫女燦爛而粉紅的笑,我似乎第一次把它的容顏、神韻、風姿領略得更加清晰、流暢。
眼前的如茵芳草、蔥蘢樹木、詩意奇石、幽雅修篁、繞湖漣漪、陳色古閣、風華碑亭,無不激情飛揚、靈氣浩然。
這一切都極其自然而親切地被岳麓山高揚的紫霧,愛晚亭流瀉的泉響,岳麓書院飄出的書韻,乃至古城天心閣上的霞光,湘江波濤上的帆影簇擁成一腔豪情、一顆文魂和一輪艷陽。
而現在矗立島之東南面位置的青年毛澤東的藝術雕像仍未改日出韶山時的風流和噴薄的神采,依然放射著耀天暖地、滋潤萬物的萬丈霞暉。
此刻,我匆匆走回崢嶸歲月和歷史長廊,去傾聽湘鄉東山學校和湖南第一師范早晨那聲聲清脆的鐘鳴。
那是怎樣吞吐煙波和撕碎心靈的悲壯時日;那是如何欲穿蒼茫、叩問大地的沉重朝夕;那是斷然拋棄功名、愛戀的風險選擇;那是多么肝膽如焚、書劍在胸的青春年華。
這個時刻,這群青年來到橘子洲。
我敢料定當時的橘子洲肯定搖晃過,湘江浪肯定在急促地呼吸過,古城的石巷也肯定顫抖過。
這實際上是文化號角被吹響,是精神的旗幟被高擎,是力量的驚雷在滾動,更是光明、自由在呼喚。
正因為如此,100年后的青年毛澤東又走回他曾經擊水放歌的沙洲,再一次用青春的微笑和飄灑夢想長發的衷腸來慰藉鄉親的懷念。
我當然知道,就是因了這楚人與故土的秉性,一股擔當民族興亡的沉浮勇氣,才在洶涌的濤頭鑄就絕世詞響。
問天也罷,問地也罷,問賈傅,問范公,問蒼鷹,問紅楓,毛澤東沒有月迷津渡,霧失樓臺的惆悵,只有坦蕩淋漓,視萬戶侯為糞土的激奮心瀾。
我知道,楚楚的媽媽在她朦朧嬰兒心靈上,已用從多方面獲得的智慧鑰匙去開啟她認識世界的窗戶。
我應該告訴她,這個巨人也是一個在平常的農家出生成長的孩子,只是因為他自己在迷茫中找到了路,找到了燈火,找到了曙光,他的眼睛才變得如此智慧明亮;他的鼻子才顯得高峻雅秀;他的耳朵才如城似宮;他的嘴唇才抿得溫厚滋潤;他的肩膀才巍峨寬闊;頭發才像自己的書法遒勁飄逸。
他的整個音容都像他的詩詞、文章、演講那樣凝重、浪漫、奔騰、壯烈、豪邁
是的,這個青年很普通、很瀟灑、很時尚、很溫情、很篤意,因此他會永遠屹立在陽光、風雨、冰雪、清風中微笑、思索和遙望。
是的,他的心中血脈里會永遠澎湃古老中華民族燦爛文明和三湘山水與韶山鄉情的浩氣血液和天上黃河流成的洶涌乳汁。
人如山水,山水如人。
思想、情感、意志、夢想、哲學、宗教、生理、藝術會在某個時刻、地點、環境中集結;會在某種緣分、相知、默契中涅槃;會在某次顛簸、斷裂、縫合中升華。
這便是天地人結合和釀制的千古絕戀和世紀轟響;這便是藝術精魂共山河生輝的真實寫照;這也是水滴石穿、金石為開的現實啟迪;這更是從容攀登、眾山俯首的生動證明。
我在對楚楚說,這不是石頭的雕塑,不是作秀時代的偶像,也不是神,而他是中華文化養育的瀟湘之子,因之,他更不是雕塑家黎明和他的藝術團隊的奇思夢想和藝術癡情所致,而是他們從青年毛澤東的一張舊照片上看到了這個瀟湘之子,大地之子,炎黃之子在深刻的理性思考后綻放詩意的一笑。
而這笑容收攏之后,他的前額便呈現一片豐厚宏大的思想原野,雙目放射的穿越歲月的亮光,神靈似地梳理著藝術家們的復雜思緒,掃蕩著藝術家心中的郁結。
頓時,讓藝術家們領悟和辨析了這個青年學子的寬闊胸懷和壯麗展望。
藝術家們這才懂得,走回橘子洲的青年毛澤東,就是要用自己心中的氣韻裝點宇宙和大地之間的美麗精神世界。
然后,他要讓滔滔北去的湘江,永遠喚回洞庭湖和長江逝去的青春波浪。
太陽慢慢地向中天移去,江風也緩緩地穿梭在洲上的絡繹不絕的人流笑語里。
橘子洲此刻在悠悠回旋著美好的憶念,生活的斑斕,渴望的甜蜜和夢幻的絢麗。
這些留在曲徑上的細微足印,親密低語,還有照相機鏡頭前的虔誠面容,都在傾訴對一個遠去老鄉的深情感激和問候。
如果要說自然之美、人倫之美、藝術之美是釀造冶鑄人間天堂和美好人性的神靈,而我要說,不是神靈,而是上帝的愿景和本來的福祉在支配這個可知而未知的世界。
上帝呵你就是祖國,就是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和生生息息的黎民百姓。
到橘子洲來吧
來品讀一下湖湘文化和現代文化之積淀相融而鍛造的天地之道,平民之心,江河之膽,自然之靈,文化之根吧
充滿陽光、綠色、夢幻的橘子洲呵
勃發鮮活、雄奇、眷戀的橘子洲呵
從名勝古跡橘子洲頭中體會英雄的偉大作文或感悟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我獨自一人站在今日的橘子洲頭,站在一群意氣風發的青年們所站過的地方,迎著微風,任由發絲拍打著我的臉頰,重溫當時的豪情壯志。
故鄉長沙是江南水巷石橋,小河人家,塔影鐘聲,深井落花,青瓦白墻上,潮綠苔蘚連片生長,古樸而悠長的小巷里,斑駁的青石板路紋理可見,精巧的橋面堅忍而蒼老,默默依戀著婀娜而過的端端身影。
這就是我小時對江南的美麗印象。
我最初以為溫柔、溫婉的江南只會出一些精通琴棋書畫、端莊嫻雅而又弱不禁風的淑女,還是性格文靜、手無縛雞之力的儒雅書生。
然而當我小心翼翼地翻到歷史的那一頁起,一切都改變了“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道出了湖湘兒女的心聲,淑女和書生們在國家遇到危急的時候,文靜的外表下面有一顆顆愛國之心,他們懷抱一個保家衛國的理想,始終堅持自己共產主義的偉大信仰,為了祖國和民族的自由和安康,他們選擇了忠誠,赤膽忠心,不為利益所惑,不懼流血犧牲,努力奮斗者,挽救國家和民族于危難之中,撕去了文靜的外表,實現了更華麗的蛻變。
或許在外國的侵略者的眼中,中國是富饒的,中國又是脆弱的。
在他們統治天下的野心之路下,中國只是路途中一個小小的石頭。
不,他們忽視了一個決定成敗的關鍵因素,那就是頑強,內心堅韌的中國人,團結一心的中華民族是不會被打倒。
“為什么我的眼里常常飽含淚水,是因為我對這片土地愛得深沉”,我們中華民族對于祖國的土地包含著熱愛,更看成是自己的生命一樣。
我們的今天,繁榮而強盛的祖國。
是一代代共產黨員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
多少革命先烈為了革命事業,赴湯蹈火,以身殉國,克服了一個又一個艱難險阻,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偉大勝利,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我們今天的國家的繁榮富強。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
這些豪情萬丈的文字包含了中華兒女的驕傲和自豪。
湘江北去,橘洲影。
崢嶸歲月,風姿揚想到這里,我深深地往湘江方向鞠了一躬,這個動作,飽含著我對前赴后繼,死而后已的革命烈士深深地感激和敬仰。
抬起頭的那一刻,耳邊似乎傳來了一聲新中國建國時莊嚴而又肅穆的號角。
橘子洲頭400字作文
橘子洲頭坐落在湖南長沙市湘的中央,就像一幅美麗的圖畫,桃李爭春,橙黃橘綠 。
去年暑假,我和家人一起來橘子洲頭游玩,欣賞美麗的自然風光。
我們沿著河道漫步,之見清澈的江水從東緩緩流過,山、水、洲、城融為一體,山和城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幅流動的畫。
洲上栽種了各種各樣的樹,臘梅花含苞待放,桂花樹依然飄著桂花香,松樹昂首挺立......我們邊走邊欣賞橘子洲頭上的風光,橘子洲頭真美呀
我仿佛仙境一般。
不一會就來到了青年毛澤東的巨型塑像,雕像是用花崗巖雕成的,高32米,長83米,寬41米,總面積3500平方米。
通過逼真細膩的表情,我好想看見了一個在橘子洲頭沉思的毛澤東。
雕塑表現出青年毛澤東的“心憂天下青年毛澤東閑暇之余愛與同學有人在岳麓山上愛晚亭中縱論天下事,也愛獨自坐在橘子洲頭彭捧讀史書,長民為紀念毛主席而建造了這座雕塑。
我們該走了,可我還沉迷在橘子洲頭,我不禁感到一點留念。
啊,橘子洲頭是全長沙人民的驕傲
橘子洲頭游記。
,可謂長沙的必游景點之一。
中學語文教科書中關于——開篇有云:“獨立寒秋,,,看萬山紅遍,,漫江碧透,。
”的壯美景象。
今日到來,也算是趕上了初秋時節,而“”這個帶有趣意,又讓人略感費解的稱謂,第一次清晰而具體地呈現在我的眼前——原來是,一片狹長筆直的小沙洲,遠遠望不到盡頭。
順著跨江大橋而下,登上這座小島便顯得容易許多。
但也恰恰是基于這一便捷,“”的景象便隨著那個消逝的時代離我們越來越遠。
取而代之的,是不少自駕游的人們,直接把座駕開上小島。
雖則交通便利,但全然換作另一番景致了。
橘洲上,不時泛起一浪又一浪的甜香氣息,尋著那氣味兒望去,竟是成行栽種的,且株株都長得枝繁葉茂,這無疑是熱情的橘洲送給每一位客人的見面禮,讓人備感欣喜。
橘洲的東頭,是一片,大門緊鎖,室內也空無一物,因此鮮有人跡。
但隔岸的天際卻彰顯出長沙的大都市氣魄。
一幢幢高樓廣廈拔地而起,好似劍指蒼穹一般巍然挺立,盤踞在湘江江畔,不甚壯觀。
橘洲的西頭,一路上都是芳草連天之象,以梧桐和橘樹尤多,每當江風襲過,樹葉便輕搖慢舞,沙沙作響。
這時候,若是攜手伴侶,無所事事地徒步林間,則是最愜意的享受,而幸福,無非就是這滿眼的綠意,滿面的微風,滿天的閑暇,和滿心的愛。
橘洲長約5公里,步行環島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
好在島上有電瓶車代步,令游覽頓顯輕松。
橘洲西向的頂端,是橘洲乃至長沙的地標——頭像。
所以,這里游人如織,紛紛立身象前拍照留念,作為造訪長沙的見證。
石象異常高大,迎風紛飛的發絲,炯炯有神的目光,若有所思的神情,把青年時代的毛澤東那股書生意氣,揮斥方遒的氣質刻畫得入木三分。
似乎佇立一旁,輕輕把雙眼合上,便可聽見“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激昂發問
而今身處衣食無憂的之境的普羅大眾,所關注的東西則顯得狹隘而實際得多。
橘子洲頭的歷史淵源
橘子洲觀后感 站在橘子洲頭,湘江之水滾滾南來,被橘子洲一分為二向北流淌而去,東岸是長沙市區,高樓鱗次櫛比,一派現代化大都市的景象,西岸是層巒疊翠的岳麓山,夕陽掛在山頂,把眼前的一切都染成了金黃的顏色。
站在這里,你會感到大自然的悠久和偉人的情懷,也能感到世事的滄桑和時光的易逝。
再見了,美麗的湘江,再見了,美麗的橘子洲,有機會我會再來的
微作文橘子洲描寫200字
人們都說長沙是一座山水洲城 的城市,這個州就是橘子洲頭。
它像一顆閃閃發光的珍珠,靜靜的躺在我們的母親河----湘江的懷抱里,吸引著人們的目光。
周末的一天,爸爸帶我去了橘子洲頭游玩,剛下車,我遠遠的就看見一排排高大的柚子樹,金黃的柚子像一個個小燈籠,似乎在歡迎人們的到來。
在柚子樹的邊上,有一片橘子樹,大大小小的橘子掛滿了樹枝,一陣微風吹過,你會聞到一股淡淡的清香,使人禁不住想摘點下來吃。
在樹林外的草地上有一個亭子,還有座白色的小橋,上面刻著精美的圖案,聽導游阿姨說:“這是個很浪漫的地方,很適合拍婚紗照呢
”。
橘子洲頭里面還有個沙雕公園,人們用沙子雕出獅子,城堡和各種圖案,小朋友也可以在那盡情的玩耍……玩累了,我躺在柔軟的草地上,曬著暖暖的太陽。
心想:橘子洲頭真是一個風景優美的好地方,我會常來的
毛澤東詩詞《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是在那年那月什么背景下寫的?請名人回答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
”這是毛主席青年時期在湖南第一師范學習時寫下的詩句。
很多人也是通過這首詞知道了橘子洲。
這個暑假爸爸媽媽帶我著我也游覽了湘江中的橘子洲。
站在江邊看橘子洲像一艘艦艇停泊在江中。
如果從岳麓山上往下看,它又如一根長帶,漂浮在湘江上。
汽車開進了橘子洲公園,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毛主席頭像。
那是毛主席32歲時的面貌,這也正是他在這里學習,和同學議論國事的時候。
并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沁園春·長沙》再往前走就有很多桔園。
據說,哪些桔子非常美味、可口。
這也是橘子洲名稱的來歷。
最后,我們來到洲的盡頭,看見了湘江的滾滾波濤。
在藍天白云的映襯下,我就像站在一艘航行的船上。
我沒有看到“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
”的景象。
但是,我看到了湘江兩岸的高樓大廈,一片繁榮。
我還在欣賞著江邊美景。
爸爸媽媽說,我們要去月亮書院和愛晚亭了。
于是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橘子洲。
《守望橘子洲》讀后感怎么寫
讀的基本思路如下:(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
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年代,以及或原文的內容概要。
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并為后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系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
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
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
“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
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采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
這部分就是議論文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
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系實際。
一篇好的讀后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
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于聯系實際。
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
聯系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系、前后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后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于靈活掌握。
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后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
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