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 送別千古名句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
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6。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7。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第2句】: 關于送別的詩句千古名句
【第1句】: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2句】: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第3句】: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第4句】: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第5句】:輪臺東門送君去, 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第6句】: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第7句】: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第8句】:又送王孫去, 萋萋滿別情。 李白:《送友人》
【第9句】: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第10句】: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柳永:《雨霖鈴》
【第11句】: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李白:《送友人》
【第12句】:仍憐故鄉水, 萬里送行舟。 李白:《渡荊門送別》
【第13句】: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李叔同:《送別》
【第14句】: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 歐陽修.《踏莎行》
【第15句】: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篙街行。陳亮《水調歌頭》
【第16句】:書成誰與,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張元干《賀新郎》
【第17句】: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 蘇 軾 《水龍吟》
【第3句】: 送別詩千古名句
【第1句】:《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唐代: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譯文:老朋友向我頻頻揮手,告別了黃鶴樓,在這柳絮如煙、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去揚州遠游。友人的孤船帆影漸漸地遠去,消失在碧空的盡頭,只看見一線長江,向邈遠的天際奔流。
【第2句】:《離思五首·其四》唐代:元稹
原文: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曾經到臨過滄海,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若除了巫山,別處的云便不稱其為云。倉促地由花叢中走過,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的清心寡欲,一半是因為曾經擁有過的你。
【第3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代:王勃
原文: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第4句】:《渭城曲》唐代:王維
原文: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譯文:清晨的微雨濕潤了渭城地面的灰塵,空氣清新,旅舍更加青翠。真誠地奉勸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
【第5句】:《贈汪倫》唐代:李白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譯文:李白乘舟將要遠行離去,忽聽岸上傳來踏歌之聲。即使桃花潭水深至千尺,也比不上汪倫送我之情。
【第4句】: 千古送別名言
千變萬化為“言情”
——古代送別詩淺析
在我國古典詩歌的百花園中,有一朵光彩照人、不可小視的奇葩,這就是以別離為題材的詩歌,簡稱送別詩。古來送別詩究竟有多少?上海辭書出版社的《唐詩鑒賞辭典》中稱:“不計其數。”僅《唐詩三百首》中,送別詩就有三十首,約占全書的十分之一。寫此類詩的,不僅有岑參、溫庭筠等名家,還有王維、李白、杜甫等大家。南宋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指出:“唐人好詩,多是征戌、遷謫、行旅,別離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事實不正是如此嗎?很多送別詩膾炙人口,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其中有些名句,至今廣為流傳,被廣泛運用。最突出的如“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等。
送別詩抒寫離情別緒,是分離時迸發的情感火花。要把這種情感火花表達出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詩人袁枚對此深有體會:“凡作詩,寫景易,言情難。何也?景從外來,目之所觸,留心便得;情從心出,非有一種芬芳悱惻之懷,便不能哀感頑艷。”此段話把情和景截然分開說得不確,但就“言情難”而言,還是有道理的。那么,送別詩是采用什么手法來“言情”,從而能“感動激發人意”的呢?本文試就此題,擷要淺析。
托物寓情,形象生動。就是采用托物或比物的手法來表達某種情誼或情懷。情誼是一種無形的東西,要把無形的東西變成形象的東西,就需要施展多種藝術手段,包括托物寓情在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此句以水深比情深,形象性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名家贊道: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用比物手法,變無形的情誼為生動的形象,空靈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此外,比較有名的托物寓情的詩句還有:“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渭城曲》)這是托勸酒表達對友人的情誼。“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這是借托玉壺、冰心比擬詩人的操守和品格,以告慰親友。這比通常的帶口信報平安,泛泛的自我表白,要形象深刻多了。
寄情于景,情景交融。好多送別詩,表面上看猶如一幅幅秀美的風景畫,沒有什么情啊誼的。但仔細一品味,便可以從中體驗到一股濃濃的、深沉的情愫。典型的句子,莫過于劉長卿的《送靈澈上人》:“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荷笙帶夕陽,青山獨歸遠。”這首詩寫的是詩人送靈澈返竹林寺,雖不長,卻句句如畫。雖然字面上找不出一個情字,但從畫面中仍可感受到詩人的情意。首先,全詩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摯的情誼。如“青山獨歸遠”這句,“青山”點出寺在山林,“獨歸遠”則顯示出詩人佇立目送、依依不舍之情。其次,這首詩勾勒的是一種閑淡的意境。這種意境又是和詩人當時官場失意、萌生歸意的心情吻合的,或者說是當時詩人心情的寫照。由此可以說,此詩看似無情卻勝有情。
運用富含哲理的至理名言,直抒胸臆。送別詩運用種種手法言情,并不排除在詩中選用恰當的語言,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關鍵是這種語言是否真切,是否具有“芬芳悱惻之懷”。很多人都熟悉《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幾句詩:“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試想,如果缺乏如此四句詩,特別是前兩句,這首詩能長期廣愛青睞嗎?同樣,如果沒有“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這樣的佳句,《別董大二首》(其一)能流傳至今嗎?當然這些名句并非孤立的,它同是一首詩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或者說是一個亮點。總之,把借景抒情等手法與選用至理名言直訴胸臆有機結合起來,便大大有助于從感性和理性兩個層面上來深化詩意,從而把情言響、言高、言深。
【第5句】: 有關送別的詩句
岑參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1]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雨霖鈴》柳永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沈沈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踏莎行》歐陽修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陳亮【水調歌頭】送章德茂大卿師虜不見南師久,謾說北群空.當場只手,畢竟還我萬夫雄.自笑堂堂漢使,得似洋洋河水,依舊只流東.且復穹廬拜,會向篙街行.堯之都,舜之壤,禹之封,于中應有,一個半個恥臣戎.萬里腥膻如許,千古英靈安在,磅礴幾時通 胡運何須問,赫日自當中.張元干【賀新郎】送胡邦衡待制赴新州夢繞神州路,悵—秋風連營畫角,故宮離黍.底事昆侖傾砥柱,九地黃流亂注 聚—萬落千村狐兔.天意從來高難問,況—人情易老悲難訴.更南浦,送君去.涼生岸柳催殘暑.耿斜河,疏星淡月,斷云微度.萬里江山知何處 回首對床夜語.雁不到,書成誰與 目盡青天懷今古.肯—兒曹恩怨相爾汝.舉大白,聽金縷 辛棄疾【木蘭花慢】 席上呈張仲固帥興元漢中開漢業,問此地,是耶非 想劍指三秦,君王得意,一戰東歸.追亡事,今不見,但—山川滿目淚沾衣.落日胡塵位斷,西風塞馬空肥. 一編書是帝王師,小試去征西.更—草草離筵,匆匆去路,愁滿旌旗.君思我,回首處,正—江涵秋影雁初飛.安得車輪四角,不堪帶減腰圍.左思《詠史》八首詠史郁郁澗底松,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勢使之然,由來非一朝.金張籍舊業,七葉珥漢貂.馮公豈不偉,白首不見招 【登幽州臺歌】陳子昂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登金陵鳳凰臺】李白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憶秦娥】李白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秦樓月,年年柳色,灞陵傷別.樂游原上清秋節,咸陽古道音塵絕.音塵絕,西風殘照,漢家陵闕.王安石【桂枝香】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姜夔【永遇樂】次稼軒北固樓詞韻云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 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繡熊虎.前身諸葛,來游此地,數語便酬三顧.樓外冥冥,江皋隱隱,認得征西路.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長淮金鼓.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 王維《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溫庭筠 【更漏子】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云殘,夜長衾枕寒.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蘇軾 【水龍吟】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家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縈損柔腸,困酣妖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里,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 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章楶 【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閑趁游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繡床旋滿,香球無數,才圓卻碎.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游蕩,有盈盈淚。
【第6句】: 關于送別的古詩句
送別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其他詩人的:
挑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高適
嗟君此別意如何,
駐馬銜杯問謫居。
巫峽啼猿數行淚,
衡陽歸雁幾封書。
青楓江上秋帆遠,
白帝城邊古木疏。
圣代即今多雨露,
暫時分手莫躊躇。
送人東游
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
浩然離故關。
高風漢陽渡,
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
天涯孤棹還。
何當重相見,
樽酒慰離顏。
楊萬里:暮熱游荷池上〔選一首〕
細草搖關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