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贊美松樹的名言
松樹無論一年四季都以筆直的形象樹立在我們跟前,值得我們學習。下面是小編帶來的是有關贊美松樹的名言,希望對你有幫助!
【第1句】:高松出眾木,伴我向天涯。客散初晴候,僧來不語時。——詩人:李商隱《高松》
【第2句】:松樹是生命力極強的樹種之一。它的根系十分發達,能夠深深得扎入土層,吸取土壤中水份和養料,特別耐旱,也能抵御狂風暴雨的襲擊。有時,別的樹被狂風連根拔起,而松樹卻仍然挺立在暴風雨之中,顯示了它不折不撓的精神。
【第3句】:松樹是平凡的,我要高聲贊美它。
【第4句】:月好好獨坐,雙松在前軒。西南微風來,潛入枝葉間。——詩人:白居易《松聲》
【第5句】:手栽兩樹松,聊以當嘉賓。乘春日一溉,生意漸欣欣。——詩人:白居易《寄題盩厔廳前雙松》
【第6句】:百尺森疏倚梵臺,昔人誰見此初栽。故園未有偏堪戀,浮世如閑即合來。天暝豈分蒼翠色,歲寒應識棟梁材。——詩人:崔涂《題凈眾寺古松》
【第7句】:耳煩聞曉角,眼醒見秋山。賴此松檐下,朝回半日閑。——詩人:白居易《松齋偶興》
【第8句】:偶來松樹下,高枕石頭眠。
【第9句】: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蒼然澗底色,云濕煙霏霏。——詩人:白居易《栽松二首》
【第10句】: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詩人:白居易《和元八侍御升平新居四絕句·松樹》
【第11句】:寸寸凌霜長勁條,路人猶笑未干霄。南園桃李雖堪羨,爭奈春殘又寂寥。——詩人:崔涂《澗松》
【第12句】:煙葉蔥蘢蒼麈尾,霜皮剝落紫龍鱗。欲知松老看塵壁,死卻題詩幾許人。——詩人:白居易《題流溝寺古松》
【第13句】:松寂風初定,琴清夜欲闌。偶因群動息,試撥一聲看。——詩人:白居易《松下琴贈客》
【第14句】:終日吟天風,有時天籟止。問渠何旨意,恐落凡人耳。——詩人:顧況《千松嶺》
【第15句】:亭亭山上松,一一生朝陽。森聳上參天,柯條百尺長。——詩人:白居易《和答詩十首·和松樹》
【第16句】:幾年蒼翠在仙家,一旦枝枯類海槎。不如酸澀棠梨樹,卻占高城獨放花。——詩人:李涉《題蘇仙宅枯松》
【第17句】:人生不得為松樹,卻遇秦封作大夫。
【第18句】:畢竟共虛空,何須夸歲月。
【第19句】: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云似我閑。——詩人:皎然《戲題松樹》
【第20句】:移床避日依松竹,解帶當風掛薜蘿。——詩人:白居易《池上即事》
【第21句】:人和樹一樣,做像松樹一樣有內在品質堅強的人,要比在“溫室”中生長的花朵要偉大的多了。因而我們要學習松樹的正直、樸素、堅強的許多內在品質,做一個品德高尚的人。
【第22句】:松樹千年朽,槿花一日歇。
【第23句】:弱質豈自負,移根方爾瞻。細聲聞玉帳,疏翠近珠簾。未見紫煙集,虛蒙清露沾。何當一百丈,欹蓋擁高檐。——詩人:《嚴鄭公階下新松》
【第24句】: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詩人:白居易《澗底松-念寒俊也》
【第25句】:有松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澗深山險人路絕,老死不逢工度之。——詩人:白居易《澗底松——詩人:念寒俊也》
【第26句】:雖過老人宅,不解老人心。何事斜陽里,栽松欲待陰。——詩人:耿湋《觀鄰老栽松》
【第27句】:倚空高檻冷無塵,往事閑徵夢欲分。翠色本宜霜后見,寒聲偏向月中聞。——詩人:韓溉《松》
【第28句】:堂下何所有,十松當我階。亂立無行次,高下亦不齊。高者三丈長,下者十尺低。有如野生物,不知何人栽。——詩人:白居易《庭松》
【第29句】:雖小天然別,難將眾木同。侵僧半窗月,向客滿襟風。枝拂行苔鶴,聲分叫砌蟲。如今未堪看,須是雪霜中。——詩人:杜荀鶴《題唐興寺小松》
【第30句】:自種雙松費幾錢,頓令院落似秋天。能藏此地新晴雨,卻惹空山舊燒煙。枝壓細風過枕上,影籠殘月到窗前。——詩人:曹唐《題子侄書院雙松》
【第31句】:它沒有春天里桃樹的爭妍斗艷,也沒有夏天里梧桐那碩大的葉片,更沒有秋天里銀杏樹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冬天里,穿著樸素綠色外套的松樹。
【第32句】:青蒼初得地,華省植來新。尚帶山中色,猶含洞里春。近樓依北戶,隱砌凈游塵。鶴壽應成蓋,龍形未有鱗。——詩人:李正封《貢院樓北新栽小松》
【第33句】:此木韻彌全,秋霄學瑟弦。空知百馀尺,未定幾多年。古甲磨云拆,孤根捉地堅。何當拋一干,作蓋道場前。——詩人:曹松《僧院松》
【第34句】:一陣雨聲歸岳嶠,兩條寒色下瀟湘。客吟晚景停孤棹,僧踏清陰徹上方。——詩人:狄煥《詠南岳徑松》
【第35句】:山中無盡日,寒盡不知年。
【第36句】:松樹是筆直的,不論在多么惡劣的環境下,仍然聳立地生長著。別的樹以旁出虬干為美,它卻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這種內在美要比只在表面上的美和在溫室中嬌生慣養的`名貴樹種要高尚的多。
【第37句】:偃亞長松樹,侵臨小石溪。靜將流水對,高共遠峰齊。翠蓋煙籠密,花幢雪壓低。與僧清影坐,借鶴穩枝棲。——詩人:白居易《題遺愛寺前溪松》
【第38句】:曾于西晉封中散,又向東吳作大夫。濃翠自知千古在,清聲誰道四時無。枝柯偃后龍蛇老,根腳盤來爪距粗。——詩人:廖匡圖《松》
【第39句】:地聳蒼龍勢抱云,天教青共眾材分。孤標百尺雪中見,長嘯一聲風里聞。——詩人:李山甫《松》
【第40句】:松樹是不平凡的,它具有其它樹木所沒有的優良品質,它是樹中的偉丈夫,它是我們民族精神的象征。我要高聲贊美松樹,我愿做一個具有松樹品質的人。
【第41句】:從稚蓬其松,卻百帶嚴蒞。
【第42句】: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幽色幸秀發,疏柯亦昂藏。——詩人:杜甫《四松》
【第43句】:震澤平蕪岸,松江落葉波。在官常夢想,為客始經過。——詩人:白居易《松江亭攜樂觀漁宴宿》
【第44句】:松樹在山上隨處可見,家鄉的山上也有許多的松樹。這些松樹的形態各不相同。而且,松樹的姿態大多直立挺拔。參天聳立,千年古松更是虬枝盤曲,別有一番風采。
【第45句】:郁郁高巖表,森森幽澗陲。鶴棲君子樹,風拂大夫枝。百尺條陰合,千年蓋影披。歲寒終不改,勁節幸君知。——詩人:李嶠《松》
【第46句】: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第47句】:寫得長松意,千尋數尺中。翠陰疑背日,寒色(se)欲生風。真樹孤標在,高人立操同。一枝遙可折,吾欲問生公。——詩人:皎然《詠敡上人座右畫松》
【第48句】:凄凄百卉病,亭亭雙松迥。直上古寺深,橫拂秋殿冷。輕響入龜目,片陰棲鶴頂。山中多好樹,可憐無比并。——詩人:《蕭寺偃松》
【第49句】:緣岸蒙籠出見天,晴沙瀝瀝水濺濺。何處羽人長洗藥,殘花無數逐流泉。——詩人:皎然《赤松》
【第50句】:列植成均里,分行古廟前。陰森非一日,蒼翠自何年。寒影煙霜暗,晨光枝葉妍。近檐陰更靜,臨砌色相鮮。——詩人:李胄《文宣王廟古松》
有關于贊美松樹的文案
【第1句】: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她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第2句】: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柔相濟能屈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副對聯,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第3句】:竹的最大特點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縱向剖開,里面只有橫隔的竹節,其他一無所有。我國有一個成語叫“虛懷若谷”,虛,就是謙虛;懷,是指胸懷;谷即為山谷。整個成語連起來解釋就是謙虛的胸懷像山谷一樣。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謙虛之至。腹中無物就必須從外界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自己,永不滿足。
有關贊美松樹的作文
【篇一:贊美松樹】
人人都說花美麗,但我卻愛松樹。
秋天,花凋謝了,草枯萎了,許多樹的葉子都落盡了,松樹卻在秋風秋雨中舒展著它的枝葉,它的葉子像一根根深綠色的長針,皮也好像一塊塊膠布交錯著貼在樹干上。一束束針一樣的葉子在秋風中擺動著,好像在說:“我們不怕風。”
寒冷的冬天,鵝毛大雪在空中飛舞,凜冽的寒風吹著哨,猛烈地搖擺著松樹。大片大片的雪花往松樹上壓,它的枝杈上積滿厚厚的雪。風和雪都想征服松樹,但是,松樹以它頑強的毅力和抗寒力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風和雪,等待著春天的到來。
春天來了,濛濛春雨像乳汁一樣哺育著萬物。松樹也在春雨的哺育下開花了。一朵朵黃色的小花長在枝頭,迎著溫暖的春風,笑著、笑著……只要用手一碰樹枝,那黃綠色的花粉就像煙霧一樣落下來,隨著溫暖的春風慢慢地飄去。
我愛松樹,更愛它那種無微不至的獻身精神。松樹的樹干是良好的木材,又可以造紙;松樹的葉子可以提煉揮發油;松樹的脂液可以做松香、松節油;它的枝和根還是很好的燃料,可以用它做成火把,照亮人們前進的路。夏天,它撐開一把大傘,讓人們乘涼……松樹雖然沒有花那樣美麗、芳香,但是為了人類,它即使粉身碎骨也毫無怨言。
我望著遠處的一排松樹,默默地想:我也要做一個什么困難也壓不倒的人,像松樹那樣堅韌不拔、英勇不屈,做一個終生為祖國人民作貢獻的人。
【篇二:贊美松樹】
我家門前也種著許多松樹。有一次,我驚奇地問爸爸:“種這么多松樹有什么用啊?”爸爸告訴我:“松樹的用途可大哪,它的干是一種用途廣的木材,枝葉可以做姍料,葉和根還可以制藥,它的干內還分泌出一種松脂,可以制松香、松節油等。”
聽了爸爸的介紹,我對松樹的感情更加深厚了。每天放學回家,我都忘不了到屋前去看那些松樹。我還經常同奶奶一道給松樹整枝,順帶撿松針、拾松果。夏天,我同伙伴們一起在松林里乘涼、看書、迫逐……松樹成了我們的好朋友。
我對松樹的特征是熟悉的。它的干是那么直,上面包滿厚厚的鱗片,層層枝葉是那么茂密,它的葉子不象芭蕉葉那咨闊,而是一根根、象針似的長條兒,難怪人們都叫它“松針”、“松毛”呢!暮春時節,松枝的末端——那些“松針”、“松毛”中間開出棕黃色的花。漸漸地花謝了,長出了果實。果實掛在松針下,就象一個個小鈴擋,它們開始是黃色的,到了秋天就變成了棕色,時間再長一些,果實就落到地上了。不用說,等到第二年,落有松果的地方又會長出新苗來。
松樹一年四季是長青的。記得去年秋天,天氣已經很涼了,幾陣秋風刮過,楊柳啊、白楊啊,葉子全落光了,只剩下光禿禿的枝條,可憐極了。而松樹不僅葉子沒有掉,反而顯得生機勃勃,青蔥蔥的。我驚喜地問爸爸:“松樹為什么秋天還長得那么青?”爸爸說:“松樹為常青樹。葉子細,揮發的水分很少,所以不管秋天還是冬天,都不掉落。”我知道爸爸的話是有科學道理的。后來,我聽了這樣一個傳說,講得十分有趣:松樹能夠四季常青,是因為當年唐僧取經時,路過山上,為了逃避妖怪的追趕,不小心被松針劃破胳膊,松針上沾了唐僧的血,從此它就長生不老,四季常青了。
我佩服松樹四季常青的生命力,更佩服它斗風傲雪的.精神。去年寒假的一天,我和媽媽上街買了年貨回來,天空刮起了大風,一直到夜晚,風還是在呼呼作響。我心想:這么大的風,松樹可能受不住了吧里等到第二天早晨,我推開門一看,嗬!下了一場大雪,松樹的枝葉上堆積了厚厚的積雪。
我來到樹林邊,只見松樹巍然屹立著,好象才用蔑視的目光送走了狂風,又毫不畏懼地承受積雪的壓力。看到這情景,我情不自禁地朗誦起陳毅元帥的詩: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啊!松樹,你是我多么親密的朋友,你是我多么敬愛的老師。
【篇三:贊美松樹作文】
這世界景物無數,而我獨贊那松樹。
獨自漫步在這被冰雪覆蓋的田野里,安靜,空靈,只留下腳下“吱吱呀呀”的聲音。皚皚白雪侵蝕了整個世界,天與山共色,山與地同舞。滿眼都是白雪,白得那般純粹,那般一塵不染,我的心也不禁隨著蔓延的雪白而沉靜了。“壯闊?”不!“悠遠?”不!我實在找不出一個詞來形容眼前這番景象,只能愈發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功了。走著走著,眼睛也疲倦了,我開始奔跑,開始舞蹈,可是,這人工的生機與活力來的畢竟不夠真切。
突然,我眼前一亮,不遠處,那是一棵,不,是一片松樹林。在這寒冷的天氣里傲然挺立著,就像一支列隊整齊,作風嚴謹的國防戰士。我忍不住加快了腳步。
對,這就是松樹,極其普通的一種樹,普通到能夠適應各種環境,能夠落地便生根,但是它也注定是一種不普通的樹,筆直的干,茂密的葉,還有那凌寒向上的心。它沒有夏天里梧桐那碩大的葉片,更沒有秋天銀杏樹的一身金色的外衣,它只是始終穿著那樸素的綠色外套,靜待風雪來臨。它那針一樣的葉子,一簇簇向外伸長著,每一根都尖銳有力,它那筆直的樹干,絕不以旁出虬干為奇,而以正直、樸素、堅強為美。這種美要比只在表面上婀娜的美和在溫室中嬌生慣養的名貴樹種要高尚得多。
其實,松樹的樹冠并不繁茂,樹干也十分粗疏。如果按照通常的審美標準,松樹絕不是美麗的,當然也不會是樹中的佼佼者。然而他的樸素,挺拔,堅強,生機勃勃,郁郁蔥蔥,卻證明了他是樹中的好男兒。它堅強不屈,不畏風霜,四季永駐的精神,怎能讓我們想不到守衛我們國家,枕戈待旦的解放軍戰士?怎么會讓我們想不到那無數為共產主義事業的犧牲者?這樸實無華的松樹,這不屈不撓的松樹,儼然象征了中華民族永不泯滅的堅強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質。
凜冽的寒風中,那片松樹林成為了這世間最耀眼的風景線……
我贊美松樹。
【篇四:贊美松樹】
說到松樹,我們難免會想起在寒冬時它那挺拔的身資,它留給我們的太多太多了。
松樹,沒有花的芳香;松樹,沒有白樺苗條的身材;松樹,它更沒有果樹又香又甜的果實。但在懸崖峭壁的石縫里,別的樹木難以扎根安身,惟有它能傲然屹立;在北風呼嘯的隆冬,冰封大地的北國,百花凋零,草木枯萎,惟有它還生機勃勃。
松樹不象梅花。有多少詩人來贊美梅花啊,可松樹沒有;又有多少被梅花的淡淡芳香所迷醉,可松樹也沒有。但她不因為這個而停止不前。為了汲取更豐富的營養,它把根伸到土層五米以下,為了在寒冬時減少水分蒸發,它把葉子變成了一根根小針。松樹啊,松樹,你何不把這份力用到開出更美麗的花或結出更香甜的果實上去呢?瞧,干旱的土壤上松樹長得更加郁郁蔥蔥;暴風雨襲來,樹木被連根拔起,可只有松樹安然無恙。
松樹正是以它那傲然屹立的姿態,憤然向上的精神,被人們視為楷模。七十年代,我國成功解決了松針葉的利用問題。松樹可能萬萬想不到,自己的松針能被我們所利用。但它知道后,又馬上把自己的松針獻出來,為人類造福。
松樹,它不怕狂風,不畏洪水,不怯干旱;松樹,它舍己為人,甘于奉獻。
愿祖國大地處處撒下松子,愿神州之上盡是松樹的錚錚傲骨!
有關贊美松樹的段落
【第1句】:松樹,使人想起志士;芭蕉,使人想起美人;高大的槐樹,使人想起了將軍;而修竹呢她使人想起了隱者。竹輕盈細巧、四季常青,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更不盛氣凌人,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竹不開花,清淡高雅,一塵不染,她不圖華麗,不求虛名的自然天性為世人所傾倒。清代詩人鄭燮這樣贊美道:“一節復一節,千校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竹子心無雜念,甘于孤寂,她不求聞達于莽林,不慕熱鬧于山嶺,千百年過去了,卻終成這瀚海般的大氣候。
【第2句】:置身萬傾碧波的竹海,只見蒼翠挺拔的老竹,如同甲胄裹身的武士,而彎彎新竹,卻又象柔情似水的少女;舉目望去,那成方成陣的竹林,就象一隊隊,一排排跨馬飛戈的兵團,而當漫步兩旁茂竹夾道,竹葉輕輕拂面,又顯得萬般溫柔,寧靜和幽雅。剛柔相濟能屈能伸,這又是竹的'另一品性。“莫嫌雪壓低頭,紅日歸時,即沖霄漢;莫道土埋節短,青尖露后,立刺蒼穹。”這副對聯,道出了竹子的博大胸懷與豁達開朗的性格。
【第3句】:竹的最大特點是“腹中空空”。把竹子縱向剖開,里面只有橫隔的竹節,其他一無所有。我國有一個成語叫“虛懷若谷”,虛,就是謙虛;懷,是指胸懷;谷即為山谷。整個成語連起來解釋就是謙虛的胸懷像山谷一樣。而竹的“腹中空空”正好形象地表明了它謙虛之至。腹中無物就必須從外界不斷地汲取營養,不斷地充實自己,永不滿足。
上一篇:人生貴在堅持座右銘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