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醉家鄉紅辣椒散文
入秋以來,每次見到家鄉那大片大片的火紅辣椒,我的心都要醉上一回。
在我的家鄉,辣椒是與山藥魔芋齊名的特色產品。老實說,當山藥被贊頌得沸沸揚揚,身價百倍時,我們還要先感謝一下那火紅的辣椒,因為它是最先吸引住外商目光的產品,為山藥的俏麗著實做了一回嫁衣裳!
情醉家鄉的紅辣椒,是因為家鄉人都愛吃辣椒。辣椒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鐵元素,是防御疾病的保健上品,加上團堡鎮是利川的東大門,靠近四川和湖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團堡人都愛吃“辣”。有名言說:“湖南人辣不怕,四川人怕不辣,團堡人怕不辣”。因此,凡是團堡的大人小孩都愛吃本地種的紅辣椒。吃的方式也多種多樣,爆炒、生腌、酸泡、清燉、辣椒粉、辣椒面、最簡易最富特色的是火燒,把辣椒從枝椏上摘下來,丟進紅火里燒炮成虎斑色,用醬油一拌,吃起來好爽口。如果在加上合渣,那才真是絕妙無倫。家鄉人有“合渣拌辣椒,肚子最暢銷”的經典格言。當然我是家鄉人中最算能吃辣椒的角色,每頓飯起碼不能少于18個大紅辣椒,我由此得到“辣椒大王”的專號美封。
情醉家鄉的紅辣椒,是因為家鄉人都愛種辣椒。家鄉二高山多,平均海拔800-1200米,氣溫合適,濕度也恰當,很適合辣椒的生長。因此凡是團堡的農戶,在一般景況下,幾乎是每家都要種3-5分地的辣椒的。1978年以來,實行產業調整,團堡出現了120多個辣椒種植大戶,平均栽種辣椒5畝地以上。2005年,當地通訊員紅雪報道說:“團堡辣椒產量達到3480噸,年增收21多萬元。”家鄉人種辣椒的品種也各樣,有烈性的牛角辣椒、有柔和的菜辣椒、有橢圓的燈籠辣椒,有成簇的朝天椒,這種辣椒最辣,俗稱“七姊妹”。莊稼人種辣椒,不僅有經濟價值,還有觀賞價值,每當進入秋天,辣椒地里火紅火紅的一大片,象卷地的云霞,象跳躍的`焰火……辣椒地成為農村特殊而美麗的風景。
情醉家鄉的紅辣椒,是因為辣椒還具有家鄉人的精神和品格。家鄉的人民具有坦率、熱誠、正直、豪爽、憨厚的德性,這正與辣椒的內涵相通。你看那辣椒,只要你吃,它不論你是官員還是平民,也不分你是美女還是俊男,它都一樣的給你熱情,給你那坦率的辣味。只要你經得住,愛吃多少它都會毫不保留的獻給你。家鄉的人愛吃辣椒,也愛用辣椒的品性來抒發胸中的壯志氣。早在賀龍在川鄂湘鬧革命時期,家鄉人為了追隨賀龍革命,就唱出了“愛吃辣椒不怕辣,愛當紅軍不怕殺,刀子擱到脖頸上,腦殼落地碗大疤”的雄壯歌聲,表達出徹底革命的英雄氣慨。
從這里看出,辣椒精神就是這種直率的性格。不怕邪氣,不迷信鬼神,敢想敢干的一往無前。改革開放以來,家鄉的人民用辣椒精神打破封閉走向山外創業,大刀闊斧的調整產業結構,大力引進科技興農,大興反季節蔬菜······把山村建設得如詩如畫。最近,家鄉的老歌手龍騰云以辣椒為題,新編出山歌傳唱,表達他熱愛改革,改革到底的雄心壯志。歌詞寫道:“要學辣椒年年紅,不學楊柳半月蔥,辣椒越老心越堅,改革到底志氣宏。”
眼下,正是辣椒大紅的季節。我站在村頭那塊10畝辣椒的大田邊,看著那些忙碌采摘辣椒的歡笑男女,看著那一排等待裝運辣椒的大車,我的心再次醉了。
我陶醉在辣椒的火紅中,我陶醉在村民的快樂收獲中。我堅信,家鄉的辣椒將以她赤誠坦率火熱的性格再次大興起來,走向山外的大市場,將團堡辣椒這個“養在深閨人少識”的深山寶貝,與團堡的其他特產一起揚名天下!
散文分享—醉在癡情
花落猶如冷寐夢,冬去夏又來,青色如心語讓人依依裊裊。寂寞夜,月影窗,夜來香浸入鼻翼,傷感了,這種清香,已經安靜很久了,忽然間,心想找個人來陪了。
濃濃字跡,淡淡筆墨,又染了一個季節,想要趕走來襲的寂靜。
一直以來就喜歡一個人靜靜的站在陽臺抽著煙,仰望夜空,聆聽這個安靜的夜。打開手機卻不知道打電話跟誰?于是一遍又一遍的翻著電話薄,當某個不經意的時候想把往事裁剪成一個又一個的片段,慢慢享受它帶來的回味。
幾縷筆墨,飄來的落葉里呈現出一抹抹的輕吟淺嘆。有一種思戀叫無從思戀只有從我筆尖而過,不知道是想結束一個人的生活還是繼續用文字來表達我內心的感慨。
每天都在忙碌中渡過,閉上眼,醒來,又是新的一天,覺得時間過得好快。青春離我越來越遠,沉寂中,你的樣子又映在簾中。雖隔著一個夢,但花開卻在同一個世界。
已經很久沒有人與我相伴了,已經很久沒有人關心我的生活了,已經很久沒有人會想起我了?是我被大家遺忘了還是我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不堪這寂寞的日子,孤獨的魂想乘著風隨你而去,那深溝淺壡的.萬丈紅塵卻如那些流水落花的歲月,總是不經意的想起某人,心里又是一陣疼痛。
就讓我最后寫出對你的不舍,細碎紅塵,道不盡的傷,欣賞今夜圓月,拉長了寂寞的影子。這一刻,寸斷肝腸,清淚依憐,回憶不過如毒藥般蔓延侵入全身。看不透的情,蕩起心中的怨恨。詭異的風,只是逢場作戲,亦真亦假,有誰能預測未來?
偶然的邂逅,只是滄桑了我對誰的思戀?
鄉情醉人散文
在距離村莊最近的公路邊下了車,我一下子就被眼前曾經熟悉得不能再熟悉、卻又在記憶中漸漸淡去的鄉景所傾倒,長途勞累頓時一掃而空。公路距我的村子還有四里多路,我謝絕摩托拉客者的搭訕,決定步行回家。不就幾里地么,邊走邊賞風景,豈非樂事?不為心疼幾塊錢,只為補償久失的鄉情。
水泥小徑兩邊,延伸至廣袤的田野,除了綠油油的麥苗就是金燦燦的菜花。一條條溝縱橫交錯,把那菜地麥田分割得井然有序,如果在高空俯視,該是一幅多么美妙的圖案。太熟悉了,這就是我的家鄉,這就是兒時司空見慣的景象,此時我卻忍不住熱淚盈眶。故鄉,我來了!
濃郁的菜花香,彌漫整條鄉路整個鄉野。我第一次感覺到,油菜花竟是如此動人,它的香味兒醉了游子的心。
在異鄉,我很少見到花開葉落。工廠打拼,早七點晚八點關在車間勞動,過著與世隔絕的日子,幾乎忘了時光流轉,只有在衣服增減中感知著季節交替。若有幸老板恩賜放一天假,外出購物時,見路邊稀零幾簇沒完全凋謝的油菜花,才驚覺春天已去。然后“重播”日復一日地勞作,直至雪花飄落,便輕嘆又是一年。異鄉也有春天,但不屬于我。我在萬物凋零的冬季回歸故里,過完春節復返工廠,連故鄉的春也不是我的。
漂泊多年,這是我第一次在春天回鄉。這個季節,黃鶯結隊粉蝶成雙,野蜂采花忙。那鳥、那蝶、那蜂,便趁著花期恣意輕狂。我本是含蓄之人,也禁不住喜形于色,投入故鄉的臂彎,何須矯情何須掩飾?故鄉啊,游子歸來,請用您博大的胸懷慰藉我切切歸心,請用您渾郁的鄉風洗去我仆仆風塵!
我貪婪、忘形地吮吸青草與菜花的混合香味,驚喜、興奮地欣賞滴水的青綠與耀眼的金黃,哼著自己聽得見的歌,陶醉在濃濃的鄉野。身邊偶有車輛行色匆匆,我視而不見。
這條不寬的鄉路,不知承載了多少你來我往。我的腳步緩慢而輕盈,心情愉快而激動,仿佛回到童年與同學們一起踏青的時光。畢竟年屆不惑,終究不敢學幼童歡呼奔行。我微笑著緩步前行,哼著歌子,思潮洶涌:這里是我的家鄉,是我兒時戲耍的地方——春風十里蕩碧水,青麥萬頃映金花。再生花的妙筆也描不出我澎湃的鄉情。
走過一座小拱橋,橋下水映橋上人,橋上人賞河邊柳,我久久凝望。橋頭草廬旁,白發老翁撒一把稻谷,“啯嚕嚕——啯嚕嚕——”,叫喚游散于田間地頭的家雞。剎時草動菜搖,雞叫聲此起彼伏,像極了十面埋伏的戰場,從周圍茂集的花草間竄出一只只紅的、白的、花色的雞,聚集在老翁身邊啄食,不時抬首對老主人“咕咕”兩聲表示感謝。
雞群活動,不但驚起纏綿的蝶兒與采蜜的蜂兒,還使那幾株早熟的油菜花紛紛飄落。花落肩頭,兩袖芬芳。我輕拾一瓣托于掌心,嗅著縷縷馨香,不禁神思飛揚:如果用這金色的花釀成李白愛喝的酒,璀璨的唐詩中是否會增加一首膾炙人口的篇章?
不想讓老翁發現我如癡如醉的傻樣,又舍不得菜花的芬芳。兒時見慣了見煩了聞麻木了的菜花,久違之后才發覺,它散發的是家鄉的.味道,它分明有著母親親切的體香。游子歸來,我真的醉了,醉倒在一片鄉色鄉味間,醉倒在這片鄉土上。
不知不覺行了大半路程,遙見前方浮起一大片淡紅的“云朵”,那是我村去年剛培植的櫻花園,一層層一團團初綻的櫻花連成一片粉紅花海,蔚為壯觀。櫻花的淡紅與菜花的金黃、麥苗的碧油組合成這個春天最賞心悅目的色彩,令人不由詩意橫生。近了,我隱約看到園中水榭亭臺,那條全村賴以生存的母親河畔,有幾人在凝神垂釣。我緩緩行來,不敢高聲語,恐驚釣魚人,又忍不住想打聲招呼,用我久違的鄉音:“老鄉,魚兒可多?”還是忍住了,怕破壞這份美麗的寧靜。明天我也想拿起一支竹竿,垂釣家鄉的魚。
誰家卷毛小黃狗兒,肉球般“滾來”,繞在我腳邊友好地輕吠,難道它聞出了我身上的鄉味兒,而對我表示歡迎?我知道,快到家了。
情醉流年散文欣賞
自趙薇導演的《致我們終將失去的青春》在全國公映,隨之而來的是各種各樣的評論,無論是好評還是差評,我想看過的人都會記起屬于自己的那段青春,或粲然淚下,或索然無味。但不得不說,那一段時光的確很珍貴。依然記得那似水的流年,我們曾為理想而奮斗;如箭的光陰,我們曾為愛情而瘋狂;一瞬的歲月,我們曾為堅持而付出。坐在電影院的座椅上,看著偌大的熒幕上演著對青春的紀念,一句句似曾相識的話語,一張張曾幾相逢的畫面勾起對曾經有過的青春的懷念。
記得有這樣一段對《致我們即將失去的青春》的影評:是的,青春終將散場,現實比電影更加骨感,有著更多的失望甚至絕望,曾經的愛情、夢想、信仰可能無法實現,但不妨為心保留一塊溫柔的地方,心懷溫暖,直面現實。正如這段影評所說的那樣,我們這曇花一現的青春,最終將要凋謝,但它如何凋謝掌握在我們手中,或驚艷,或黯淡,但最好的結果是:當我們暮然回首時,青春無悔。當我們在現實的風浪中搖曳不定時,我們會想起在那時為理想而奮斗的我們,在那時為了愛情而舍棄的我們,希望在想到這些時,我們會迎著風浪,臉上帶著未干的淚水,坦然面對生活,微笑迎接挫折。那一時的輝煌成為我們終生的紀念,煙花璀璨過后剩下夜空,只有我們曾記得那一瞬的`燦爛。時光攜帶著風沙席卷而過,帶走了戀戀不舍的青春,留下了歲月的吻痕。當我們的棱角被時光打磨圓潤,當我們的熱血被時光抽走溫度,當我們遺忘了當初的夢想,當我們成為生活的奴隸,當我們成熟,當我們老去,當我們記憶模糊,我們仍然會記得那些年我們曾有的年華。
青春走了,剩下對逝去的無奈,曲終人散,留下對記憶的留戀。譜一首贊歌,送給被時光帶走的青春,載著這青春的火車,向前駛去,而我們只能站在原地目送著他離開,而火車帶走的不止是青春,還有愛情,友情,夢想,誓言……時間終將被時間所替代,留下的只是離別的悲傷。放蕩不羈之后隨之替代的成熟穩重,不再有青春的無所顧忌,只剩下對生活的戰戰兢兢,再不見青春流年,只希望驀然回首時仍會記得那些年我們曾有過的青春和那時光留下的唯美!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