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中的慢生活散文隨筆
忙碌的生活節奏已經被大多數人所認同,競爭激烈,大家你追我趕,整天以一種快節奏的姿態在奔逐,似乎害怕停留一秒鐘就會被這個快時代所拋棄。我也是奔跑大軍中的.一員,有那么一段時間,整個人總是緊繃著神經,像一個上緊了發條的鬧鐘。為生活,為自己,想要的東西很多,力求事事做到最好。盡管有所收獲,整個人卻身心俱疲。家人抱怨已經好多個周未都沒有出去游玩,孩子抱怨媽媽沒時間陪她讀書,就算陪她時心也長了草,早不知跑哪去了。
反思每天的時間安排,總覺得內心深處缺失了些什么東西,在這個講求速度的社會里一刻不停地向前奔跑時,卻忘了足夠的時間去反思和沉淀,忘了生活的初衷。都不記得有多久沒有享受那種“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悠然,在陽光微微傾斜的慵懶下午,泡一杯香茗,品一碟茶點,讀一本好書。和孩子舒舒服服地看一場電影,陪她去一趟游樂場……
放慢自己的腳步,調整身心狀態,追求一種平衡,給自己適當的空間體味人生,慢慢享受生活帶來的愉悅。
快節奏與慢生活作文
馬云在烏鎮互聯網大會上發言說:“這是一個摧毀你,卻與你無關的時代;這是一個跨界打劫你,你卻無力反擊的時代;這是一個你醒來太慢,干脆就不用醒來的時代;這是一個不是對手比你強,而是你根本連對手是誰都不知道的時代。在這個大跨界的時代,告誡你唯有不斷學習,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今天你還很貧窮,是因為你懷疑一切;如果你什么都不敢嘗試,你將永遠一事無成,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烏鎮互聯網大會上,馬云的的發言是今天早晨?打給我的雞血,每天早晨一睜眼就被手機信息轟炸,然后每天有來自電腦、電視、報紙的大量信息,甚至你坐在地鐵上、公交上,走在街道上、商場里、電梯里,各種信息都會撲面而來,不是誘惑人的商品信息,就是花花世界的八卦,也有很多像馬云這樣的勵志信息。當然,相對那些商品和八卦信息我更喜歡勵志,于是每天都把這些充滿能量的雞血充斥進大腦,血液跟著沸騰幾下,讓自己、讓家人更加努力,因為如馬云所說,這是一個不學習、不努力就會被淘汰的時代。
所幸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所幸我們生活在一個不靠父母靠打拼也能生活時代,所幸我也是一個倍加努力的人,即便成不了弄潮兒,即便不能緊更時代的`步伐,但靠自己的努力也不會被時代遠遠地落下。
可是有時候也會在心底質疑:被時代挾裹著向前涌去的我們要追求的是什么?我們是一個人,一個自然之子,一個被其他動物高級一些的生命而已,生命本真的意義是什么?我們充著雞血,熱情澎湃地狂奔向前,前面真的有作為一個人最需要的幸福么?
瓦爾登湖邊的木房子里,那個淡泊的人是不是也一樣幸福,而且他的幸福幾百年來被世人神往;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世外桃源生活像活神仙,也讓多少人艷羨;一輩子只夠愛一個人,一封信寫出去要等上十天半個月的時代,這中間的焦急、盼望讓愛戀更加詩情畫意、濃情蜜意,這也是我們曾經擁有現在總是回味的生活;父母在不遠游,承歡膝下,孝順高堂的日子也充滿無盡的歡樂。
過去,為了一餐飯,一件衣,一雙鞋,人們會耗用許多的時間和精力。一蔬一餐已經不單純是吃飯了,在這些精耕細作的慢生活中,人的精神得到愉悅,親情得到養護,雖然物質平乏,但人的內心安逸,心態從容,生活清貧中有樂趣。
就拿我們這個三口之家,過去孩子小,經濟也不寬裕,住的房子更是小。那時候十幾平米的房子,一家三口睡覺都感覺擁擠,看個電視都要坐在床上。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各人的幸福感。記得一家人一起圍著小茶幾吃飯,晚上擠在床上三口人坐得端端正正地守著一個小電視看同一個電視節目。兒子到現在還記得他小時候,我們一家天天都急著處理完手上活,早早坐在床上看射雕英雄傳的情形
那時候貧窮但卻溫馨,現在似乎什么都不缺了,偌大的房子,兩個高清大電視,一人一個平板,一人一個手機,但是大家再也擠不到一起看電視了。孩子忙自己的學習,初中忙高中,高中忙大學,大學忙著出國,后邊還會有考博等一系列的問題,愛人整天焦頭爛額,一邊忙得腳不沾地的干事業,一邊還不斷抽時間充電,我也是一邊上班,一邊想著學這個,一會忙著學那個,似乎人人都很充實,人人都很努力,可是閑下來的時候,靜心自問:這真的是我們要的生活么?
一家人幾乎很少有時間聚一起聊聊天,安心的吃頓不受打擾的飯。一次孩子回來說:你們怎么樣怎么樣,當然是叮嚀我和他爸爸。我感慨的說:咱們家現在沒有“我們”這一說,你是你,我是我,你爸是你爸。雖然是開玩笑,但確實是實情,大家忙得幾乎沒有交集,一起旅游、吃飯、訪友、娛樂的日子越來越少了。
快節奏與慢生活,有時候真的不知道更需要哪一個!?
鄉音中的慢生活高三作文
濃重的鄉音,勾勒出鄉村的慢生活。
鄉村的附近有一個熱鬧的集市,不過更有特色的還是那些人家的小作坊。
每天早上,伴隨著雞鳴聲,太陽光撩撥出云層,天就漸漸亮起來了。那時,人們就陸續起來,我能隱約聽見各家各戶從昨晚泡黃豆的水中拿出豆子的聲音,悉悉索索的聲音,順便將黃豆淡雅的'香氣誘引出來,緊接著一陣陣“咔吱咔吱”的器械聲傳來,各戶人家都到自家的磨坊去磨這些豆子或者谷粒。那“咔吱咔吱”的聲音總是伴隨著人們的清晨。
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天清晨的生活隨著“悉悉索索”與“咔吱咔吱”的聲音而晃過。
最忙碌的生活,最熱鬧的聲音在集市的各個地點中都能反映。
“賣小菜啦!新鮮小菜”“磨剪刀,修雜物!”“上好的豆腐啊!”叫賣聲此起彼伏,集中很小,走一圈也就十分鐘,卻堆聚著大量人口。
集市的入口,是一條小巷子,這是坐滿了上了年紀的爺爺奶奶,他們大都以賣青菜為生。
我去那里,可以聽見……
老人用特有的沙啞的聲音叫賣著,也大聲地與之討價還價,聲音中隱約透出一絲絲滄桑。
集市的中間是賣肉的,除了叫賣聲,還有用力的剁刀聲。中年的壯實男子用他渾厚的嗓子叫賣著,推銷著自己的商品,可能是肺活量大,他們總能將聲音拖很長,叫很大,每叫完一次都揮霍出手中的刀,朝底下的肉一剁,呯呯一聲。而屠夫的婆娘滿臉堆笑的一邊遞給買主,一邊說著“下次再來”。
集市的深處,傳來一陣陣的是金屬的摩擦聲,哐當哐當或是輕脆的聲音。
不同地點,傳來不同的聲音,反映了鄉村中人們生活最忙碌的時刻。
愜意舒適的下午,整個村子中只有茶余飯后的八卦和老年人們打牌的聲音。
“哎,你知道隔壁老李家的女兒在城里啊買了一套房啊!”這位王阿婆也是看著我長大的,她的聲音有些尖,講起話來也是鬼鬼祟祟的,我經常聽見她用一種刻薄的語調跟人講話。
“那就好,城里買了房,總算安下家了,老李就享福啰,挺好啊”劉阿婆說,她的慈祥嗓音給我一種莫名的溫暖。
“哎呀!還不知怎……”王阿婆又用那種語氣跟人八卦著。
除了八卦的聲音之外,還有那打牌聲。老年人們喜歡湊成一桌,旁邊圍著一群人,“哎,好牌”“手氣真爛”助興掃興的聲音不停傳來,也有那“刷刷刷”的洗牌聲。
鄉村的生活圖景,離不開濃重的鄉音,人們的慢生活也是在鄉音中展現。
鄉音中的開化情高中作文
這片土地毫無疑問地填充了我幼時的盒子世界,隨著太陽的升起落下我的視線學會了追逐遠方。流浪在冷漠的空氣中,才知道自己最為渴望的僅僅只是鄉人的幾聲招呼,醇厚的鄉音,像是百年的女兒紅,絲縷盡是芬芳。
壓土機囂張的吼叫,把一切反動勢力碾碎,塵土是白蝶隨春光飄零的嘆息。漫步走過的鄉間小路也崇拜起城市城市的現代化。看著忙碌紛擾的人群,第一次意識到開化這個小鎮也在不緊不慢地趕著列車。所幸的是高樓的分割劃不斷人與人之間的溫情,交通的提速甩不掉傳統血液中的厚重。
于是,我靜下心來,攜著太陽的幾抹柔情四處轉轉兜兜。
田間的綠意蔥蘢中點綴著辛勤勞動的農夫,山頭上也可看見幾處稻草人身上跳躍的小精靈,路旁早已被野草野花占據了。常能遇到歸家的農人,或提著鋤頭,或蹬著吱呀吱呀的三輪,或挑著一擔干柴,拎著幾株青菜,清一色的古銅膚色加洗的起球的白色汗衫加地攤上不超過五元一雙的土黃色拖鞋,一張嘴總是到地道道的方言,互相樂呵地打招呼。"太陽都沒下去,怎么就歸家吃飯哩,你家里人會不高興的,”一位老漢張口便是這樣直白,拿人家開玩笑,自個兒提著鋤頭小河洗腳了。“哎呦喂,你個老頭子這么慌著回家做啥子哩,懶得要死,這地里的草可比這莊稼還要高了",仍是不停的噴著農藥,頭也不抬的回敬道。那綠草秧子似乎也在這晚風中笑呢。前邊便是個上坡了,瞧著蹬三輪的咬著牙好不辛苦地爬上了一半兒,又退了下來。無奈的他伸手抹了一把汗,粗喘著氣兒正準備下地推車子。一個挑著擔子的老人家,張口沖著他喊:"老徐吶,你騎著,我幫你推他。”話的尾巴還在空氣中自在的舞蹈,他便利索的丟下擔子趕上去幫忙了。回家的人從一片片田中匯聚到小路上,像一條條小川小河總是會流入大海大洋。空氣中有著汗水的味道,也浮動著一句句調侃,真的是鄉音濃濃啊。
暮色愈來愈重,墨色的天空中漸顯出一籠水淡淡的彎月,可那日頭也仍是厚臉皮的賴著。鳥兒也啼叫著飛向山林,小路上也漸漸的熱鬧了起來。三三兩兩散步的人總是會集在橋上,或倚著橋欄,或撿個干凈地兒就坐,或干脆坐在橋欄上,雙腿蕩呀蕩的。互相閑聊著,勞作了一天的他們從來不缺談資。聊一聊田里他正在睡覺的莊稼,扯一扯今天的天氣明天的天氣,也有的拿自己的孩子講事,臉上盡是享受的愜意。河水也被這濃濃的鄉音鄉情給逗樂了,又重新溫柔地對魚兒蝦米講:在橋上有許許多多的可愛的人,他們如何如何······白發的老奶奶搖著蒲扇,也親呢地逗著穿這肚兜的小屁孩,用一口濃重的口音說著嫦娥奔月,牛郎織女的故事,也會很正經的教訓下貪玩的小孩,也許她并不認識他。橋頭的.古樹下還為了一群年輕的姑娘,她們穿得五顏六色的,像極了雨后絢爛的彩虹。她們操著一口并不熟悉的鄉音,談著學校中的點滴趣事,扯點子明星八卦,也不忘互相開點玩笑。歡聲笑語隨著天空的燈愈點愈多而漸漸的淺淡了下去,天空的舞會在最靜謐的時候開始了。
我只是隨性地逛逛,也是隨性的取了滄海之中的兩朵水花來分享。終于明白我對于遠方的熱情也僅是因為我對這土地這調子太過于熟悉。曾經很不喜歡開化這個詞,沒有那種情致,但讀久了就發現血液中的質樸率性與她的感覺竟是那般的像相。小鎮規模越來越現代化,但我仍是可以自豪地說我們從未把那種厚重純樸之情放下。
開化真真的是個令我溫暖的好地方,這鄉音釀的女兒紅,我愿意醉上一輩子,不,還有我的下輩子,下下輩子。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