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斯鳩的經典文案
【第1句】: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第2句】: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第3句】:我從未知道過有什么苦惱是不能為一小時的讀書所排遣的。
【第4句】: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第5句】:在東方,人們總是要娶許多妻子,為的是取消她們在我們這樣氣候的國家中對我們所具有的極大勢力。但是在君士坦丁堡,只許有一個妻子的法律卻給婦女以巨大的權力:這樣的情況往往使統治變成軟弱無力。
【第6句】:善意的嘲笑是一種有害于人之良性,有利于才智的講話方式。
【第7句】: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第8句】:財產權是道德之神。
【第9句】:政治是一把磨鈍了的挫刀,他挫著挫著,慢慢地達到它的目的。
【第10句】:魅力決不是取得的東西。要取得魅力,首先得天真。然而人們又怎樣才能做到天真呢?
【第11句】:自由并不意味著人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僅僅意味著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做一切事情的權利。
【第12句】:為了維護共和國的統治而永遠需要的糾粉,對于皇帝的統治來說卻只會有很大的害處,因為這種紛爭只會使統治者易人,卻不能使法律確立起來,不能制止濫用職權的行為。
【第13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第14句】:在必然有身份差別的國家里,就必然有特權的存在。
【第15句】:專制政治的原理就是恐怖。
【第16句】:一切擁有權力的人都有濫用權力為自己謀求私利的傾向;任何專制的國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極力降低國民的心智。
【第17句】:我見過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態度自然,使人們感覺到他們身懷美德,因為他們恪盡天職,毫不勉強,一切表現,如出本能。他們決不至于長篇大論,指出自己稀世的優點,因為他們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第18句】:法和一切存在物的關系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講,法是由事物的本性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也就是事物之間的內在規律。從這種意義上說,廣義的法律指的就是規律。所有存在物都有它們自己的法律。上帝有他的法律,神有他們的法律,動物有它們的法律,人也有自己的法律。
【第19句】:權力應該被用來限制權力。
【第20句】:要想使國家穩固,就應該使兩極盡可能地接近;既不許有豪富,也不許有赤貧。這兩個天然分不開的等級,對于公共幸福同樣是致命的;一個會產生暴政的擁護者,而另一個則會產生暴君。他們之間永遠是在進行著一場公共自由的交易:一個是購買自由,另一個是出賣自由。
【第21句】:一個有才智的人,一般地說是很難與人相處的,他選擇的人是很少的。
【第22句】:人在苦難中才更像一個人。
【第23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24句】: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第25句】: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第26句】:一個共和國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陰謀秘計的時候。這情形發生在人們用金錢腐化了人民的情況下。這時人民變得冷靜了,熱衷于金錢,而不再熱衷于國事了。
【第27句】:一般人贊許的往往是平庸人。對于平庸人,人們很樂于濟助;對于有才智的人,人們以有所剝奪為快。后者成為忌妒的對象,人們對他毫不原諒;可是為了前者利益,人們不惜一切給以支援,他受人們虛榮心的擁護。
【第28句】:在人民完全無權參加政府事務的國家中,人民變成冷血動物,他們迷戀金錢,不再熱衷于國事。人民只會為某位演員而狂熱。他們并不為政府分憂,也不關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著領薪金。
【第29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作些什么。
【第30句】:我們在那些同我們一樣虛榮的人們面前講話,他們虛榮心受折磨的程度恰與我們虛榮心得到滿足的程度相等。
【第31句】:當我們和他人交談時,要特別留意,因為這時正是人家對我們“評價”的.時候。
【第32句】:國家的收入是每個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財產的一部分,以確保他所余財產的安全或快樂地享用這些財產。
【第33句】: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爭,使弱者不亞于強者。
【第34句】:平平庸庸最安全。
【第35句】:人生而平等,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沒有權利假借后天的給予對別人頤指氣使,也沒有理由為后天的際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自己為人。
【第36句】:如果你追蹤機智,結果卻會抓住愚蠢。
【第37句】:有益于身而有害于家的事情,我不干;有益于家而有害于國的事情,我不干。
【第38句】: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往往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第39句】: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第40句】: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
【第41句】: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第42句】: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43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44句】:謙虛的人,快來,讓我擁抱你們!你們使生活溫和動人……你們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慚愧。
【第45句】:顯要人物的特權的光榮恰恰就是平民的恥辱。
【第46句】: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第47句】:如果你僅僅想要幸福,這一點也不難;難的是我們總期望比別人幸福。
【第48句】: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
【第49句】:法律在一般的情況下才永遠是公正的,而在實際運用時又幾乎永遠是不公正的。
【第50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第51句】: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第52句】: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珍貴,實不下于天賦的生命。
【第53句】:獨裁政治權勢者的專制,對于民眾福祉的危險性,比不上民主政治人民的冷漠。
【第54句】: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
【第55句】:社會是人群的集合體,而不是他們各自本身。
【第56句】: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第57句】:真正的自由只能是法律下的自由。
【第58句】:我從來沒有什么連一個小時的閱讀都無法驅散的憂愁。
【第59句】:富人不奢侈,窮人將餓死。
【第60句】:啊!夸獎的話,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
【第61句】: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
【第62句】:光陰使我們獲得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天賦的生命。
【第63句】: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第64句】:后人對他的估價,和對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好或者是壞都會受到命運的任意擺布。任何一個國王如果他為后來占了統治地位的黨派所戰勝,或是他想消除掉留在他身上的偏見的話,那他的名譽總是要遭受捐害的!
【第65句】:好習慣有四:準時,正確,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項,光陰會虛度;不具備第二項,錯誤百出;沒有第三項,事情永遠辦不好;丟失第四項,遇上良機,都會白白錯失。
【第66句】:固然我有某些優點,而我自己最重視的優點,卻是我的謙虛。
【第67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么。
【第68句】:有多少美德和缺點是微不足道的。
【第69句】: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第70句】: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第71句】:平等的真精神的含義并不是每個人都當指揮或是都不受指揮,而是我們服從或指揮同我們平等的人們。
【第72句】:變壞的絕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長的人已經腐化之后,他們才會敗壞下去。
孟德斯鳩名言大全
【第1句】: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2句】:變壞的絕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長的人已經腐化之后,他們才會敗壞下去。
【第3句】: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第4句】:至樂蜞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
【第5句】:如果我閱讀得和別人一樣多,我就知道得和別人一樣少。
【第6句】: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第7句】: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第8句】: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第9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么。
【第10句】:如果你追蹤機智,結果卻會抓住愚蠢。
【第11句】: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第12句】:我們活著只為的是去發現美。其他一切都是等待的種種形式。
【第13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第14句】:讀書對于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第15句】:政治是一把磨鈍了的挫刀,他挫著挫著,慢慢地達到它的目的。
【第16句】:一個共和國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陰謀秘計的時候。這情形發生在人們用金錢腐化了人民的情況下。這時人民變得冷靜了,熱衷于金錢,而不再熱衷于國事了。
【第17句】:固然我有某些優點,而我自己最重視的優點,卻是我的謙虛。
【第18句】: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第19句】: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第20句】:人所悲傷的并不是人類的死亡而是他們的誕生。
【第21句】: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第22句】: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第23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24句】:奢侈總是跟隨著淫亂,淫亂總是跟隨著奢侈。
【第25句】:有多少美德和缺點是微不足道的。
【第26句】:啊!夸獎的話,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
【第27句】: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的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可珍貴,實不下于天賦的生命。
【第28句】:大自然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爭,使弱者不亞于強者。
【第29句】: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第30句】:社會是人群的集合體,而不是他們各自本身。
【第31句】:啊!夸獎的話,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麼乏味!
【第32句】:有益于身而有害于家的事情,我不干;有益于家而有害于國的事情,我不干。
【第33句】: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第34句】: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人以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第35句】: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時刻。
孟德斯鳩的經典名言
【第1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什么。
【第2句】:魅力決不是取得的東西。要取得魅力,首先得天真。然而人們又怎樣才能做到天真呢?
【第3句】:為了維護共和國的統治而永遠需要的糾粉,對于皇帝的統治來說卻只會有很大的害處,因為這種紛爭只會使統治者易人,卻不能使法律確立起來,不能制止濫用職權的行為。
【第4句】:專制政治的原理就是恐怖。
【第5句】:權力應該被用來限制權力。
【第6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7句】:一般人贊許的往往是平庸人。對于平庸人,人們很樂于濟助;對于有才智的人,人們以有所剝奪為快。后者成為忌妒的對象,人們對他毫不原諒;可是為了前者利益,人們不惜一切給以支援,他受人們虛榮心的擁護。
【第8句】:我們在那些同我們一樣虛榮的人們面前講話,他們虛榮心受折磨的程度恰與我們虛榮心得到滿足的程度相等。
【第10句】:善意的嘲笑是一種有害于人之良性,有利于才智的講話方式。
【第11句】:在必然有身份差別的國家里,就必然有特權的存在。
【第12句】:在人民完全無權參加政府事務的國家中,人民變成冷血動物,他們迷戀金錢,不再熱衷于國事。人民只會為某位演員而狂熱。他們并不為政府分憂,也不關心政府有何打算,而是悠然地等著領薪金。
【第13句】:財產權是道德之神。
【第14句】:人生而平等,根本沒有高低貴賤之分。我們沒有權利假借后天的給予對別人頤指氣使,也沒有理由為后天的際遇而自怨自艾。在人之上,要視別人為人;在人之下,要視自己為人。
【第15句】:能把自己的生命寄托于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一些;光榮是我們獲得的新生命,其珍貴,實不下于天賦的生命。
【第16句】:平平庸庸最安全。
【第17句】:一個共和國的不幸,就是它不再有陰謀秘計的時候。這情形發生在人們用金錢腐化了人民的情況下。這時人民變得冷靜了,熱衷于金錢,而不再熱衷于國事了。
【第18句】:當我們和他人交談時,要特別留意,因為這時正是人家對我們“評價”的時候。
【第19句】:在東方,人們總是要娶許多妻子,為的是取消她們在我們這樣氣候的.國家中對我們所具有的極大勢力。但是在君士坦丁堡,只許有一個妻子的法律卻給婦女以巨大的權力:這樣的情況往往使統治變成軟弱無力。
【第20句】:能將自己的生命寄托在他人記憶中,生命仿佛就加長了一些。
【第21句】:富人不奢侈,窮人將餓死。
【第22句】:人在苦難中才更像一個人。
【第23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第24句】:固然我有某些優點,而我自己最重視的優點,卻是我的謙虛。
【第25句】:要想使國家穩固,就應該使兩極盡可能地接近;既不許有豪富,也不許有赤貧。這兩個天然分不開的等級,對于公共幸福同樣是致命的;一個會產生暴政的擁護者,而另一個則會產生暴君。他們之間永遠是在進行著一場公共自由的交易:一個是購買自由,另一個是出賣自由。
【第26句】:好習慣有四:準時,正確,恒心,迅速。缺少第一項,光陰會虛度;不具備第二項,錯誤百出;沒有第三項,事情永遠辦不好;丟失第四項,遇上良機,都會白白錯失。
【第27句】:大自然者既然在人間造成不同程度的強弱,也常用破釜沉舟的斗爭,使弱者不亞于強者。
【第28句】: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這是萬古不易的一條經驗。有權力的人往往使用權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
【第29句】:一個有才智的人,一般地說是很難與人相處的,他選擇的人是很少的。
【第30句】:品德,應該高尚些;處世,應該坦率些;舉止,應該禮貌些。
【第31句】:禮貌使有禮貌的人喜悅,也使那些受到人家禮貌相待的人們喜悅。
【第32句】:光陰使我們獲得新生命,其可珍可貴,實不下天賦的生命。
【第33句】:衡量一個人的真正品格,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發覺的時候作些什么。
【第34句】:我從未知道過有什么苦惱是不能為一小時的讀書所排遣的。
【第35句】:自由是做法律所許可的一切事情的權利。
【第36句】:謙虛是不可缺少的品德。
【第37句】:法和一切存在物的關系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講,法是由事物的本性產生出來的必然關系,也就是事物之間的內在規律。從這種意義上說,廣義的法律指的就是規律。所有存在物都有它們自己的法律。上帝有他的法律,神有他們的法律,動物有它們的法律,人也有自己的法律。
【第38句】:愛好讀書,就能把無聊的時刻變成喜悅的時刻。
【第39句】:衡量人的真正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沒有人會發覺的時候做些什么。
【第40句】:一切擁有權力的人都有濫用權力為自己謀求私利的傾向;任何專制的國家的教育目的都是在極力降低國民的心智。
【第41句】:啊!夸獎的話,出于自己口中,那是多么乏味!
【第42句】:后人對他的估價,和對其他一切事物一樣,好或者是壞都會受到命運的任意擺布。任何一個國王如果他為后來占了統治地位的黨派所戰勝,或是他想消除掉留在他身上的偏見的話,那他的名譽總是要遭受捐害的!
【第43句】:真正的自由只能是法律下的自由。
【第44句】:我從來沒有什么連一個小時的閱讀都無法驅散的憂愁。
【第45句】: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46句】:支配和統治一切的,在君主政府中是法律的力量,在專制政府中是永遠高舉著的君主的鐵拳,但是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47句】:謙虛的人,快來,讓我擁抱你們!你們使生活溫和動人……你們想不使任何人感到慚愧。
【第48句】:社會是人群的集合體,而不是他們各自本身。
【第49句】:我見過一些人,德行美好,而態度自然,使人們感覺到他們身懷美德,因為他們恪盡天職,毫不勉強,一切表現,如出本能。他們決不至于長篇大論,指出自己稀世的優點,因為他們自己仿佛根本不知道有這回事。
【第50句】:人民的安全就是最高的法律。
【第51句】:變壞的絕不是新生的一代,只有在年長的人已經腐化之后,他們才會敗壞下去。
【第52句】:自由不是無限制的自由,自由是一種能做法律許可的任何事的權力。
【第53句】:法律在一般的情況下才永遠是公正的,而在實際運用時又幾乎永遠是不公正的。
【第54句】:政治是一把磨鈍了的挫刀,他挫著挫著,慢慢地達到它的目的。
【第55句】: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第56句】:法律的制訂是為了懲罰人類的兇惡悖謬,所以法律本身必須最為純潔無垢。
【第57句】: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
【第58句】:自由并不意味著人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自由僅僅意味著在法律許可范圍內做一切事情的權利。
【第59句】:如果你僅僅想要幸福,這一點也不難;難的是我們總期望比別人幸福。
【第60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
【第61句】:顯要人物的特權的光榮恰恰就是平民的恥辱。
【第62句】:如果司法權同行政權合而為一,法官便將握有壓迫者的力量。
【第63句】:國家的收入是每個公民所付出的自己財產的一部分,以確保他所余財產的安全或快樂地享用這些財產。
【第64句】: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
【第65句】: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
【第66句】:一個真正熱愛祖國的人,在各個方面都是一個真正的人。
【第67句】:如果你追蹤機智,結果卻會抓住愚蠢。
【第68句】:獨裁政治權勢者的專制,對于民眾福祉的危險性,比不上民主政治人民的冷漠。
【第69句】:平等的真精神的含義并不是每個人都當指揮或是都不受指揮,而是我們服從或指揮同我們平等的人們。
【第70句】:在民法慈母般的眼神中,每個人就是整個國家。
【第71句】:有益于身而有害于家的事情,我不干;有益于家而有害于國的事情,我不干。
【第72句】:有多少美德和缺點是微不足道的。
【第73句】:喜愛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無聊的時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孟德斯鳩思想研究小論文
孟德斯鳩作為法國18世紀資產階級杰出的思想家之一,對于現代共和主義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以下是小編整理好的孟德斯鳩思想研究小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孟德斯鳩所推崇的共和是全體人民擁有最高權力,以平等、自由、法治作為價值基礎,以三權分立和制衡為架構的代議制民主政體。他的共和思想特別是其中所包含的分權制衡觀點和價值追求,對于當代中國憲政乃至世界各共和國之"共和"的突顯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關鍵詞】:共和;代議制;價值
18世紀,共和主義風靡大西洋兩岸,深刻影響了歐美一代又一代人的思想與生活,它對18世紀影響就如馬克思主義對19世紀影響一樣強烈,隨著社會、經濟與政治的發展,共和主義作為一種思潮,也逐漸經歷了一次由古典共和主義向現代共和主義的轉變。孟德斯鳩作為法國18世紀資產階級杰出的思想家之一,是當時進步的資產階級向腐朽的封建主義英勇進攻的堅強斗士。他對于現代共和主義的形成做出了重大理論貢獻,特別是他的共和思想中所包含的分權制衡觀點和價值追求,對于當代中國憲政乃至世界各共和國之"共和"的突顯有著極其重大的意義。
【第1句】:共和的內涵及基本特征
孟德斯鳩認為,共和是一種政體,他將政體分為共和政體、君主政體、專制政體三種類型,共和政體是其中一類。"共和體制就是全體人民或部分人民擁有最高權力的體制。"當最高權力為全體人民所掌握時,就是民主政治;當最高權力集中在一部分人手中時,就是貴族政治。他所設想民主政治的是一種代議制民主,認為為建立投票權而制定的法律是民主政治下的基本法。"在民主政體下的選舉法應該如何規范、由誰規范,對于誰,就什么事情進行投票都必須予以闡明。"代議制度對于民主政治而言十分必要,因為人民雖然享有最高權力,但卻無法出色地完成所有的事情,這樣就需要把那些無法出色完成的事情,由其選舉出的代理者去完成。他所設想的這種代議制民主有以下幾個基本點:第一,議會中公民的數目固定化十分重要,他將議會中公民的數目從未固定不變過作為羅馬最終覆滅的重大原因;第二,人民有能力選舉委托人,"人民所了解的這些情況足以使他們有能力選舉一位法官……",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人民才更有資格、更有便利條件選舉出適合的人選,"如果有人對于人民這種鑒別功績的天然能力心存疑慮的話,只要去探詢一番雅典人和羅馬人的一系列接連不斷的令人嘆為觀止的選擇,就足以使人信服,我們絕不能將這些選擇歸結為偶然。";第三,絕大多數公民有選舉權卻無被選舉權,它往往與等級劃分相聯系。他認為,人民具有相當的能力聽取他人交代事務管理的情況,他們自己卻并不適合處理有關事務。在這里,精英政治的觀念體現得十分明顯;第四,采用合適的選舉方式十分重要,他推崇在民主政治中用抽簽的方式進行選舉,在貴族政治中運用選擇的方式進行選舉。在投票的方式上,他反對秘密投票,而主張公開選舉,認為公開選舉應該被視為民主政治的一項基本法律,公開選舉可以防止選舉縱。而對貴族政治而言,"參議院中實行的是貴族政治,在貴族團體中則是民主政治",人民與貴族團體"充其量也就像君主政體中的臣民與君主的關系"。"貴族政治越是走近民主政治,便越趨于完備;越走近君主政治,則越背經離道。"可見,孟德斯鳩所推崇的共和事實上指的一種代議制民主政體,在這種政體下,全體人民擁有最高權力,由人民選舉出處于高等級的公民代表他們行使權力,這種共和體制是他理想中的政體。
【第2句】:共和價值要件
"現在世界上有150多個國家,已有102個國家稱為共和國,而且是不同時期,不同的要求而達到的共同取向……任何概念都很難成為世界共同認可的稱號,唯有共和兩字具有凝聚力。"為何"共和"一詞具有如此重大的吸引力?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共和"具備人們所向往的各種價值要件,而這些價值,正是世世代代的人們之追求。孟德斯鳩的《論法的精神》一書中,對共和的價值要件進行了較為詳盡的分析。在他眼里,平等、自由、法治是共和具備必備的價值要件。
(一)平等
民主政治的原則是品德,在開篇的說明中,孟德斯鳩就稱"我所謂的品德,在共和國的范疇里就是指對祖國的熱愛,換言之,就是熱愛平等。"可見,平等乃孟德斯鳩的共和之第一位的價值,他認為,"在民主政治下,熱愛共和國就是熱愛民主政治,熱愛民主政治就是熱愛平等。"他的平等觀包含以下幾個層次:
1.平等需要儉樸作為支撐。熱愛民主政治就是熱愛儉樸。平等意味著每個人都應該有同樣的幸福和利益,都應該享受同樣的快樂和希望。而這種平等,如果沒有普遍的節儉意識,將無法實現。熱愛簡樸的品性要求人限制對自身利益的追求,限制占有欲,能夠為國家的利益犧牲自己。人們創造了財富產生權利的同時,卻不會只想著為自己謀取利益,這樣就可以限制不平等。因此,在共和國里,奢侈越少,它就越完善。奢侈之風一旦在共和國里風行起來,人們意識就會隨即轉向個人利益,從而損害平等。
2.平等需要法律的保障。"在共和國里,為了讓人們熱愛平等與儉樸,就應該將其規定于法律之中。這是一條千真萬確的準則","在沒有法律保護的地方,不平等就會乘虛而入"。法律中需要建立各種具體的`制度來保障平等的實現,比如婦女的嫁妝,贈與、繼承等,都要制定相應的法律來保障平等,而不能讓財富過于集中,比如要禁止一個人繼承兩個人的遺產。
3.絕對的平等不符合平等精神。"盡管在民主政治之下,真正的平等是國家的靈魂所在。然而,要建立真正的平等并非易事,因此,絕對的平等不一定總是合適的。"雖然平等是一種追求,但根據現實來看,絕對的平等是不可能的,平等總是對不平等的一種抽象和概括,"民主政體應該避免兩種極端,即不平等的精神和極端平等的精神……后者會使民主政體走向獨裁專制主義,就如同一個獨裁的專制主義統治往往以征服而壽終正寢一樣。"極度平等往往是民主政治原則腐化的原因,在極端平等思想的促使下,每個人都要與他們所推舉的領導他們的人平起平坐。這樣,就沒有了秩序,也不再有品德的存在,從而導致共和國走向滅亡。
(二)自由
孟德斯鳩作為資產階級的啟蒙思想家,自由是他永恒的追求。在他看來,自由是人們能夠做應該做的事,而不是被迫做不應該做的事。而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則是由法律規定的。"自由是做一切法律所允許做的權利。然而,如果一個公民能夠做法律所禁止做的事情的話,那么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為其他人同樣有這個權利。"可見,他眼中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他的自由觀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自由存在的條件。孟德斯鳩認為政治自由只有在溫和的政體里存在。但是,它并不總是存在于政治上溫和的國家里,而是只有那里的國家的權力不被濫用時才存在。他最經典的名句"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走向濫用權力,這是一條千古不變的經驗。有權力的人直到把權用到極限方可休止。"就是講的權力會對自由造成侵害。而防止權力對自由的侵害的良方,則是要用權力來制約權力,三權分立。事實上,孟德斯鳩所認為的真正的自由,只有在英國式的三權分立和制衡的情況下才存在,那種國家才是"把政治自由作為直系目標的國家"。
2.自由要有法律的保障。政治自由是公民依法獲得安全和心境的平安狀態,要實現和保證公民的政治自由,從它同政治體制的關系上來說,就是要實現分權,即有一定的政治條件;從它同公民的關系上來說,就是要有良好的法律來保障,比如要有良好的刑法、依照犯罪的性質來量刑。而不能以異端、大逆、褻瀆君主、文字等為名隨意剝奪公民的自由。
3.自由與賦稅相輔相成。在孟德斯鳩看來,在大多數共和國都可以增加賦稅,因為在共和國里,國民所享受的自由較多,公民認為是為他們自己而交稅,因此愿意納稅。但同時,也不能征過重的賦稅,"過分的賦稅所帶來的則是奴役,引起賦稅的減少"。總之,在自由與賦稅的關系上,"國民所享受的自由越多,征收的賦稅就越重;國民所受的壓迫越重,就越要減輕賦稅。"
(三)法治
對法的追求貫穿于《論法的精神》一書始終,在孟德斯鳩眼中,沒有法,世界將無法生存。法律在共和國的治理和鞏固中舉足輕重,只有存在法治,才能夠保國。對于共和政體而言,不論是選舉,還是民事方面、刑事方面,都需要法的規制。不但應該有法,法還必須與政體的原則相適應;不但要有良法,法還要得到有效的實施。沒有法,就沒有自由、平等,共和國就不能存在。
【第3句】:共和國的存在方式
"由于共和國的性質所決定,共和國的領土應該狹小;反之,它就無法長久生存。"孟德斯鳩認為,共和國版圖要小,這樣才可能保持節儉和平等,并使公共福利更好地被感知,更為貼近每個公民。但他同時意識到,"如果一個共和國版圖狹小,則會亡于外力",這樣,就需要各共和國聯合起來,組成邦聯,由幾個小型國邦聯合而成一個更大的國家,并且愿意成為這個國家的成員。"聯邦共和國由小共和國組成,在聯邦內每個成員國都享有優越的政治權利;在對外關系中,由于聯合起來的共同力量,聯邦共和國擁有大君主國所有的優越性。"
【第4句】:孟德斯鳩共和思想的評價及啟示
孟德斯鳩作為一位啟蒙思想家,所提出的共和思想在當時無疑具有十分重大的進步性,他對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的追求,與現在人們所提倡的憲政相契合。當然,他的思想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平等、自由都與等級相聯系,他所主張的共和,形式上權力屬于全體人民,但大多數人不具有被選舉權,而仍舊只能是少數人的統治,不可能有真正的平等。他的小共和國理論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小國寡民的思想只能被遺棄在歷史的廢墟里。但是他所提出的以代議制、分權制衡為政體存在基礎,以自由、平等、法治、民主為價值基礎的共和國,對于我們今天的人們來說,仍然是不變的追求。
參考文獻
[1]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孫立堅等譯,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2]曾紀茂.《共和主義的民主》,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05年.
[3]戴激濤.《古典共和的憲政解讀》,武漢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
[4]周明圣.《西方古典共和主義的歷史流變》,北京行政學院學報,2006年4月.
[5]田豐.《孟德斯鳩自由思想述評》,《湖北行政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
[6]王彩波.《孟德斯鳩憲政思想析論》,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7]徐祥民、陳冬.《法治--孟德斯鳩政體思想的基本精神》,《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6期.
上一篇:民族獨立名言的句子-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