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誠實守信名言
誠信,自古以來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俗話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不國。下面小編為你分享的是關(guān)于誠信的古代名人名言的.內(nèi)容,希望你會喜歡!
關(guān)于誠信的古代名人名言最新
1)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2)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3)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4)馬先馴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準(zhǔn)南子》
5)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6)小信誠則大信立——韓非子
7)進學(xué)不誠則學(xué)雜,處事不誠則事敗,自謀不誠則欺心而棄己,與人不誠則喪德而增怨。——程顥、程頤《二程集·論學(xué)篇》
8)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
9)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墨翟,戰(zhàn)國思想家
10)內(nèi)外相應(yīng),言行相稱。——韓非,戰(zhàn)國哲學(xué)家、教育家
11)善不由外來兮,名不可以虛作。——屈原,戰(zhàn)國詩人
12)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周,戰(zhàn)國哲學(xué)家
13)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漢朝經(jīng)學(xué)家
14)偽欺不可長,空虛不可久,朽木不可雕,情亡不可久。——韓嬰,漢朝詩論家
15)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暢泉,晉朝隱士
關(guān)于誠信的古代名人名言精選
1)人無忠信,不可立于世。——程頤,宋朝哲學(xué)家
2)多虛不如少實。——陳甫,宋朝哲學(xué)家
3)以實待人,非唯益人,益己尤大。——楊簡,宋朝學(xué)者
4)人背信則名不達——劉向
5)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6)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7)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禮記》
8)禍莫大于無信——傅玄
9)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資治通鑒》
10)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11)誠信者,天下之結(jié)也——《墨子》
12)精誠所至,金石為開——王充
1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14)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15)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關(guān)于誠信的古代名人名言集錦
1)誠召天下客,譽從信中來。
2)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君子履信無不居。——漢·班彪
4)君子養(yǎng)心莫善于誠。——《荀子》
5)唯天下至誠為能化。——《論語》
6)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7)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
8)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后漢書》
9)幫人要幫心,幫心要知心,知心要誠心。
10)精誠(莊子)敦厚周慎。——《后漢書》
11)失信不立。——《左傳·襄公二十二年》
12)一諾千金。——《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13)待物莫如誠,誠真天下行。——宋·邵雍
14)篤誠(春秋左氏傳)敬業(yè)樂群。——禮記
15)養(yǎng)真(陶淵明)君子誠之為貴。——禮記
16)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xué)而》
17)不精不誠,不能動人。——《莊子·魚父》
18)百慮輸一忘,百巧輸一誠。——清·顧圖河
19)誠則明(禮記)一言九鼎。——清·李綠園
20)兄弟敦和睦,朋友篤信誠。——唐·陳子昂
誠實守信名言
1、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為寶。
意思是:不要把金玉當(dāng)成寶物,而忠誠與信用才是寶。
出自《禮記·儒行》。
2、不足于行者,說過;不足于信者,誠言。
意思是:行為不實在的人,說話一定夸夸其談;不誠實守信的人,往往裝成誠懇的樣子來說話。
出自《荀子·大略》
3、誠無不動者,修身則身正,治事則事理。
意思是:沒有真誠所涉及不到的,用真誠提高自己以養(yǎng)就能規(guī)范,從真誠去處理事情就能完美。
出自(宋)楊時《二程粹言·論道篇》。
4、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
意思是:誠是自然規(guī)律,追求誠是做人的規(guī)律。
出自《孟子。離婁上》。
5、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
意思是:說話辦事,信誠在先;欺騙與胡說,那怎么可以呢?
出自《弟子規(guī)》。
6、非直諒多聞之人,不能得直諒多聞之友。
意思是:不是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人,不能得到正直、信實、知識淵博的朋友。
出自(清)申居鄖《西巖贅語》。
7、海岳尚可傾,口諾終不移。
意思是:大海可以干枯,山岳可以倒塌,許下的諾言始終不可改變。
出自(唐)李白詩《唐詩紀事·卷十八》。
8、華而不實,恥也。
意思是:只開花不結(jié)果實,令人感到羞恥。比喻徒有漂亮的外表,無實際內(nèi)容。
出自《國語·晉語》。
9、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意思是:人的真誠所達到一定程度,能感動天地,使金石為之開裂。又稱“精誠所加,金石為虧”。
出自(漢)王充《論衡·感虛篇》。
10、君子誠以為貴。
意思是:有修養(yǎng)的人把真誠看得非常重要。
出自《禮記·中庸》
12、君子一百,快馬一鞭。
意思是:一句話說定,不再反悔。
出自《景德傳燈錄·卷六·道明禪師》。
13、開心見誠,無所隱伏。
意思是:對人處事要敞開心胸,以誠相見。沒有什么可以躲避隱藏的。
出自《后漢書·馬援列傳》。
14、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
意思是:孔子說:“有益的朋友三種,有害的朋友三種。同正直的人交友,同信實的人交友,同見聞廣博的人交友,便是有益的。同檔媚奉承的人交友,同當(dāng)面恭維背后毀謗的人交友,同夸夸其談的人交友,便是有害的`。”
出自《論語·李氏篇》。
15、立身存篤信,景行勝將金。
意思是:為人處事要老實忠厚講信用,品行高尚勝過有金銀財富。
出自《全唐詩補逸》卷二(王梵志詩)。
16、巧偽不如拙誠。
意思是:精巧的虛偽不如笨拙的真誠。
出自《顏氏家訓(xùn)·名實篇》。
17、去食去兵,不可去信。
意思是:失去糧食,失去兵器,也不能失掉信用。
出自(元)關(guān)漢卿《獨赴單刀會》。
18、人之貴樸的誠篤。
意思是:為人最重要的是樸實、忠厚、真誠。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惠芳》。
19、身不正,不足以服;言不誠,不足以動。
意思是:行為不正的人,不讓人服氣,言語不誠實的人,不必與他在一起共事。
出自(明)徐被稷《恥言》。
20、實言實行實心,無不導(dǎo)人之理。
意思是:說話實在,辦事實在,為人實在,沒有不使人信服的道理。
出自(明)呂坤《呻吟語·誠實》。
21、事實求是。
意思是:依據(jù)事實來探求古書的真義。
出自《漢書·河間獻王傳》。
22、受人之托,終人之事。
意思是。既然接受別人委托,就要把事情辦好。
出自(元)高則試《琵琶記》。
23、修辭立其誠。
意思是: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要注重文化教養(yǎng),做到立身誠實。
出自《周易·乾·文言》。
24、言必信,行必果。
意思是:指說話要恪守信用,做事要果斷、徹底。
出自《論語·子路》。
25、言過其實,不可大用。
意思是:講話輕浮、脫離實際的人,不可重用。
出自《三國志·蜀書·董劉馬陳董呂傳》。
26、以信接人,天下信之;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
意思是:用信來對待別人,天下人都信任你,不用.信來對待別人,就連自己的妻子與孩子都不信任你。
出自(晉)楊泉《物理論》卷一。
27、政者,口百之,身必行之。
意思是。為政的官員們,必須言行一致,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出自《墨子·公孟》。
28、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內(nèi)不以自誣,外不以自欺。
意思是:知道就說知道,不知道就說不知道,對內(nèi)對外言語都要真實,不欺騙任何人。
出自《人生珍言錄》。
29、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意思是: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tǒng)治者)不信任,(國家)就立不住腳了。
出自《論語·顏淵》。
30、忠信謹慎,此德義之基也;虛無詭,此亂道之糧也。
意思是:為人真誠、守信、謹慎,這是德義的根本;夸夸其談,危言聳聽,這是亂道的根由。
出自(漢)王符《潛夫論·務(wù)本》
31、子張問行。子曰:“有忠信,行篤敬,雖蠻0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篤敬,雖州里,行乎哉?”
意思是:子張問如何才能使自己到處行得通。孔子說:“言語忠誠老實,行為忠厚嚴肅,就是到了別的國家也行得通;言語欺詐無信,行為刻薄輕浮,就是在本鄉(xiāng)本土,能行得通嗎?”
出自《論語·衛(wèi)靈公》。
32、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用之,醫(yī)怨而友其人,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意思是:孔子說:“花吉巧語、偽善的容貌、十足的恭順,這種態(tài)度,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nèi)心藏著怨恨,表面上卻同他要好,這種行為,左丘明認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
出自《論語·公冶長》。
誠實守信名言大全
【第1句】: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
【第2句】: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第3句】:沒有誠信,何來尊嚴?
【第4句】: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第5句】:真者,精誠之至也。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第6句】:人以實,雖疏必密;與人以虛,雖戚必疏。
【第7句】:真誠是處世行事的最好方法。
【第8句】:海納百川,以誠為先納天下之才;有容乃大,以信為重領(lǐng)潮流之首。
【第9句】: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
【第10句】:經(jīng)營以信用為資本。
【第11句】:即使開始時,懷有故意的人,只要自己抱有真實和誠實去接觸,就一定能換來好意。
【第12句】:菲勞德說真話是件好事,因為說真話能使心里輕松愉快,也因為說真話是少見的事。
【第13句】:忠誠需要完完全全的真實。
【第14句】:感情有著極大的鼓舞力量,因此,它是一切道德行為的重要前提。
【第15句】:誠信做人八面來風(fēng),虛偽處事四面楚歌。
【第16句】:金錢比起一分純潔的良心來,又算什么呢?
【第17句】: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
【第18句】:丈夫一言許人,千金不易。
【第19句】:我寧愿以誠摯獲得一百名敵人的攻擊,也不愿以偽善獲得十個朋友的贊揚。
【第20句】:把誠信帶在身邊,你的笑容燦爛每一天。
【第21句】:虛偽永遠不能憑借它生長在權(quán)力中而變成真實。
【第22句】:世界未有比真誠人更為可貴的。
【第23句】: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xué)萬學(xué)學(xué)做真人。
【第24句】:承諾重于泰山,信譽高于生命。
【第25句】:語言猶如枝葉,行為猶如果實。
【第26句】:禍莫大于無信。
【第27句】:人不能象走獸那樣活著,應(yīng)該追求知識和美德。
【第28句】: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
【第29句】:虛偽的真誠,比魔鬼更可怕。
【第30句】:誠實自幼養(yǎng)習(xí)慣,定能養(yǎng)到成自然;守信從小練內(nèi)功,一直練到夕陽紅。
【第31句】:世間好看事盡有,好聽話極多,惟求一真字難得。
【第32句】:您必須保持誠實人的立場,這時常是冒險的人需要的勇氣。
【第33句】: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第34句】:失去信用而賺的`錢應(yīng)結(jié)算在損失里。
【第35句】:創(chuàng)業(yè)不像讀書,一天可以過好多年,創(chuàng)業(yè)必須一步一個腳印走。
【第36句】:家事、國事、天下事,誠實無小事;黨心、民心、百姓心,守信贏人心。
【第37句】:以誠感人者,人亦誠而應(yīng)。
【第38句】:信用是成功的伙伴。
【第39句】: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意誠而后心正。
【第40句】:良心是我們每個人心壯舉的崗哨,它在那里值勤站崗,監(jiān)視著我們別做出違法的事情來。它是安插在自我的中心堡壘中的暗探。
【第41句】: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
【第42句】:善氣迎人,親如弟兄;惡氣迎人,害于戈兵。
【第43句】:誠,乃信之本;無誠,何以言信?誠而有信,方為人生。
【第44句】:具有才能的人總是善良的,坦白的,爽直的,決不矜持。
【第45句】:今天付出誠意,明天收獲信譽。
【第46句】:一兩重的真誠,等于一噸重的聰明。
【第47句】:一次失信的債務(wù),需一生去償還。
【第48句】:人生的旅途漫長,不能因失信而變得短暫。
【第49句】:誠實是最好的政策。
【第50句】: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
【第51句】:誠信的人,走遍天下有朋友;虛偽的人,踏破鐵鞋無知己。
【第52句】:思量惡事,化為地獄;思量善事,化為天堂。
【第53句】: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
【第54句】:失足,你可能馬上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第55句】:誠信是人最美麗的外套,是心靈最圣潔的鮮花。
【第56句】:一切的美德都包含在自我信賴里。
【第57句】:做老實人,說老實話,干老實事,就是實事求是。
【第58句】:誠信是你價格不菲的鞋子,踏遍千山萬水,質(zhì)量也應(yīng)永恒不變。
【第59句】:信不足,安有信。
【第60句】:不須犯一口說,不須著一意念,只憑真真誠誠行將去,久則自有不言之信,默成之孚。
誠實守信名言精選
【第1句】:信用難得易失。費10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會由于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第2句】:言無常信,行無常貞,惟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荀子
【第3句】:信猶五行之土,無定位,無成名,而水金木無不待是以生者。——朱熹
【第4句】:只有種下誠信的苗,才能結(jié)出誠信的.果。
【第5句】:誠信是一種美德,會讓你更加完美。
【第6句】:守諾言就象保衛(wèi)你的榮譽一樣。——(法)巴爾扎克
【第7句】:誠信是人生之本。
【第8句】:誠信創(chuàng)造財富。
【第9句】:誠實守信,快樂人生。
【第10句】:誠信者,受人愛戴尊敬也。
【第11句】:誠實是人生的命脈,是一切價值的根基。
【第12句】:失足,你可以馬上恢復(fù)站立;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美)富蘭克林
【第13句】: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chǎn)物。——(美)馬克。吐溫
【第14句】:給心靈一片凈土,給誠信一片天地,人生的道路讓我們與誠信同行。
【第15句】:誠信是友誼的必備條件。
【第16句】:誠實的人必須對自己守信,他的最后靠山就是真誠。
【第17句】: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孔子
【第18句】:若有人兮天一方,忠為衣兮信為裳。——盧照齡
【第19句】:誠實是人生永遠最美好的品格。——高爾基
【第20句】:一個人嚴守諾言,比守衛(wèi)他的財產(chǎn)更重要。——(法)莫里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