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訛傳訛的成語接龍
順接:以訛傳訛→訛言惑眾→眾口熏天→天之戮民→民不畏死→死聲活氣→氣喘如?!n^馬面→面冷言橫→橫行天下→ 下愚不移→移國動眾→眾所共知→知幾其神→神色自得→得失參半→半三不四→四海困窮→窮日之力→力學篤行→行若無事→ 事預則立→立身行道→道路以目→
逆接:以訛傳訛→忘其所以→心手相忘→一見傾心→合而為一→斷釵重合→魚沉鴻斷→落鴈沉魚→河傾月落→水牛過河→ 情同魚水→一切有情→心口不一→耳目導心→言提其耳→風塵之言→行步如風→正道直行→心閑體正→人面鬼心→笑罵由人→ 解顏而笑→大惑不解→公明正大→
雙飛:以訛傳訛;忘乎所以→訛言謊語;補漏訂訛→言出法隨;閉口無言→出口入耳;旁見側出→口出不遜;錦胸繡口→出言吐氣;深藏簡出→ 言方行圓;至理名言→方寸之地;割據一方→寸鐵在手;積銖累寸→鐵面無情;握鉤伸鐵→面如死灰;春風滿面→如風過耳;開合自如→
庖丁解牛A:以訛傳訛;訛言謊語;傳經送寶;訛言謊語→語笑喧呼;笑筵歌席;喧囂一時;呼之欲出→出人意料;人煙阜盛;意擾心煩;料峭春風→ 風雨不改;雨井煙垣;不分玉石;改過作新→新愁舊憾;愁海無涯;舊時風味;撼天震地→地丑德齊;丑態百出;德容言功;齊眉舉案→
庖丁解牛B:以訛傳訛;補漏訂訛;言教身傳;一差兩訛→訛言惑眾;閉口無言;解疑釋惑;造言惑眾→眾口交贊;讒慝之口;青黃不交;眾口交贊→ 贊聲不絕;忍氣吞聲;獻可替不;恩斷意絕→絕類離群;超群軼類;斑駁陸離;卓逸不群→群而不黨;家生孩兒;獻可替不;羣而不黨→
有關以訛傳訛造句
以訛傳訛造句
【第1句】:這塊石頭原只是塊石敢當,不知為何以訛傳訛,變成了具有神力的.石頭公。
【第2句】:他們以訛傳訛,說得活靈活現,于是普普通通的一股泉水變成救命神泉了。
【第3句】:聽說彗星出現就會引起災害,長久以來以訛傳訛,竟然有人信以為真。
【第4句】:她才訂婚,怎么會以訛傳訛說她已經生了孩子?
【第5句】:報紙以訛傳訛,報導了某位影星自殺的消息,讓該影星啼笑皆非。
【第6句】:我向來要求眼見為真,才不會被以訛傳訛的傳聞所愚弄。
【第7句】:這事關系人家的名節,千萬要慎重處理,不要以訛傳訛。
【第8句】:彗星即將撞地球?這是以訛傳訛的消息,不可深信。
【第9句】:這是三人成虎的事,必須辨明真相,以免以訛傳訛。
【第10句】:近來報紙喧騰一時的影星緋聞事件,原來是以訛傳訛,根本就是誤會一場。
成語以訛傳訛造句
【第1句】:讓我這個目擊者來告訴他們所發生的事情,也免得以訛傳訛。
【第2句】:實名也實名,但以訛傳訛的小道消息最后能發展成什么樣的后果,是可以預料和控制的嗎?
【第3句】:網上的虛假信息易于快速的傳播,一旦登上某個以訛傳訛的網站,其超鏈接將會帶你引向深入,強化其虛假的宣傳。
【第4句】:因此,投資者包括媒體都應該引起警惕,千萬不能以訛傳訛。
【第5句】:但在對“天龍模式”的研究和推廣中存在較大誤解和以訛傳訛。
【第6句】:以訛傳訛造成的悲劇真是太多了。
【第7句】:當中有不少民間道聽涂說的小故事,經歷百年似假還真的口耳相傳,以訛傳訛,演變成一個個眾說紛紜、真假難分的奇聞、傳說。
【第8句】:是次展覽“以訛傳訛-香港版”將會在C&G藝術單位以放映會及研討會的'形式進行。
【第9句】:由于文獻記載不詳,加之過去又沒有人進行深入的實地考察,因而往往存在著以訛傳訛的情況。
【第10句】:最近有消息是關于TA-088主板的PSP不能用神電的證據,但是在消息傳播的過程中卻以訛傳訛造成消息的誤傳。
【第11句】:史家多以曲筆記述方孝孺的“十族”殉難事件,史料中也存在著以訛傳訛的現象。
【第12句】:多年來研究者沒有認真關注楊、包譯本,因而出現以訛傳訛的現象。
【第13句】:每次讀到這個故事,都感到人言的力量,這個故事雖然是比喻不真實的傳言或事物,以訛傳訛后,人們也會信以為真;
【第14句】:她堅持認為,50%的統計數字只是一個流傳已久的瑞士軍刀神話,人人都在以訛傳訛,某些媒體也是信手拈來。
【第15句】:實際上,如今快節奏發展的世界承載了無數的信息,心理學中很多錯誤的概念以訛傳訛,以致被當做正確信息。
【第16句】:雖然你的指斥都沒有根據,都是聽到人家以訛傳訛,可是我那次對你的態度,實在應該受到最嚴厲的責備。
【第17句】:因此,我特意制作了這個網頁,希望以此停止以訛傳訛。
【第18句】:由于意識形態、人為扭曲、以訛傳訛等因素,每個時代講述的內容和回到現實的方法,從不一樣。
【第19句】:問題還不止此,更嚴重的是,所收422名進士名錄中,存在嚴重錯誤,致以訛傳訛,亟須訂正。
【第20句】:它僅僅只是以訛傳訛、穿鑿附會的“形象之蜃”、“自尊之蜃”嗎?
【第21句】:但卻被許多人以訛傳訛,當成一個科學定論來作為立論的根據。
以訛傳訛成語故事
【注音】yǐéchuáné
【成語故事】從前楚國有個獵人,他捕鳥技藝很精湛。一次他捕獲一只美麗的山雞準備到城里去賣,過路的富翁詢問是什么鳥,獵人騙他是鳳凰,于是以2000金賣給富翁。富翁覺得鳳凰應該進獻給楚王,可是山雞在路上死了。消息傳到楚王那里,楚王嘉獎他的忠心。
【典故】世上相傳女媧補天煉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訛傳訛。
宋·俞琰《席上腐談》
【解釋】以:拿,把;訛:謬誤。指把本來就不正確的話又錯誤地傳出去,越傳越錯。
【用法】作謂語、定語、狀語;指錯誤相傳
【近義詞】三人成虎、謬種流傳
【反義詞】衣缽相傳、一脈相承
【示例】這兩件事雖無考,古往今來,以訛傳訛,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這些古跡來以惑愚人。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五十一回
【成語例句】
◎但是阿蘭說:這些事是瞎編的,或者是別人的'事,以訛傳訛傳到了他身上。
◎活動中,傳播道聽途說的假新聞,嘩眾取寵,以訛傳訛,影響惡劣,不負責任的問題。
上一篇:關于胸懷的名人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