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文(精選)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文:篇一
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努力,就沒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縱觀千百年的歷史,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勤奮努力而取得的。
比如懸梁刺骨的孫敬。他是一個晉朝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段系在房梁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后又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一個用懸梁來防止自己睡著的名人。
再如西漢的匡衡,家里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他晚上沒有油點燈,但鄰居房里點著燈,所以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一個洞,用洞里傳出的光看書。這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世界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對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工人,店員,郵電員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三十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護,如何做手勢?;貋砗笠矊W著他們的樣子,對這樹林和玉米的反復進行演講。演講的成功終于使林肯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
還有現代的徐悲鴻,他的畫舉世聞名,年輕時他勵志學畫,用他的勤奮努力,為國爭光,不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
從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為,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文:篇二
“我的作品發表了!我的作品發表了!”捧著《中小學書畫》,我高興地跳了起來。是呀,這是我的書法作品首次在雜志上發表,我能不高興嗎?記得一年半前,我因羨慕班上一個同學能寫一手好字,就纏著媽媽讓我學書法,從此我嘗到了練書法的酸甜苦辣。
起初,我練寫的興趣很高,但幾天后就覺得練書法太累,太乏味了。“每天得在家練寫1小時。”這是書法老師給我的`規定。可每次練寫半小時后,我就感到手很酸;一小時下來,手就酸得不得了。而練習的又不是字,只是橫、豎、撇、捺等基本筆畫。老師說,練了基本筆畫后才給寫字,真是太枯燥了!想想以前飯后自己能躺在軟軟的沙發上看小說,或邊嗑著瓜子邊看著自己愛看的電視,更是后悔自己當時練書法的選擇。打退堂鼓吧?面子上下不來,再說媽媽也不會答應,因為書法老師對她說過,我在書法方面是可以培養的。而繼續練吧,實在是……怎么辦?終于,我想出了一個“好辦法”——陽奉陰違。于是,每天到了練字的時間,我就裝模作樣地擺好筆墨紙硯,若媽媽在場,只得練寫;若媽媽不在場,嘿,那可是我的天下——看書、繪畫!沒想到,這法子還真管用,竟蒙了媽媽好幾天??珊镁安婚L,一天,媽媽在整理我的小書房時發現了我的秘密。于是媽媽捧出了書法作品《蘭亭序》,給我講了書圣王羲之“墨池”的故事:“王羲之愛在池邊苦心練字。每次練完字后,他就在池里洗硯刷筆,后來使一池的水變成了黑色,被人們稱之為‘墨池’……”這故事太感人了,我聽得入了迷。“女兒,你每天只練這么點時間,就嫌苦;才練了這么幾天,就想放棄,你覺得應該嗎?”望著媽媽那充滿期望的眼睛,我慚愧地底下了頭。
從此,我堅持刻苦練字。整整一年半時間,不管嚴寒酷暑,我都堅持每天練寫一小時的字。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的書法作品先后在???、市級報紙上發表了,并獲了不少獎。這次,我的書法作品又在雜志——《中小學書法》上發表了,我真是太高興了!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忽然,我又想起了這句名言。是呀,只要我們能朝著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那么我們就有成功的機會。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500字作文
俗話說得好:功夫不負有心人。只要我們學習認真,上帝是不會虧待我們的。但是并非學習習慣差、成績差;逃過學就沒有出息,只要肯下功夫,照樣能取得成功。
愛迪生是著名的發明大王,這是家喻戶曉的,但是他小學都沒有讀完:愛迪生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學習成績是倒數第一,同學們嘲笑他,老師瞧不起他,并且,他還被認為是低能兒,只學習了三個月便退學了。他的媽媽當過鄉村教師,便在家中教他學習、認字……六年過去了,因為家中生活困難,十二歲的他不得不在列車上賣報,并且他還在列車上做實驗。有一次,他差點把“實驗室”燒起來了,列車長毒打了他一頓,打得他一只耳朵失聰。雖然他為做實驗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但是他鍥而不舍,始終不放棄這個理想,終于在十六歲時發明了自動定時發報機,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隨后,他又陸續發明了兩千多項發明,這讓他一生的價值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如果這個事例不能打動你的話,那就再給你講一個吧:李白,他是唐朝著名詩人,一生創作成百上千首詩歌,但是他小時候還逃過學:那時,李白整天都在讀一些深奧難懂的文章,如果背不出來,就會被老師打手板。李白覺得讀書難,于是就逃學了。李白獨自來到小溪邊,發現一位老婆婆在磨鐵棒,李白上前問到:“老婆婆,您在干什么呀?”老婆婆看了他一眼,說:“磨針。”李白疑惑不解地問:“那要磨到什么呀?”老婆婆自信的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李白聽了,心想:老婆婆年紀這么大,還決心把鐵棒磨成針,我小小年紀卻怕上學,還不如這位老婆婆。從此以后,李白在也不逃學了,他刻苦學習,以至后來,他寫的詩想象奇特,風格雄奇豪放,成為了浪漫主義詩人的代表,被后人譽為“詩仙”。
愛迪生只上過三個月小學;李白逃學,在世人眼里,他們不是好孩子,但是,他們卻十分有出息,是世人的榜樣。一個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的愛迪生成為了發明大王;一個因為怕讀書而逃學的李白卻被后人譽為“詩仙”,這是為什么呢?是上帝偏愛他們嗎?不是。是他們運氣好嗎?不是。那到底是為什么呢?是他們“后天”的努力;在“后天”下了功夫;在“后天”改掉了壞習慣和不足。因為俗話說得好:功夫不負有心人!
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文
第一篇
有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其實,你如果在某一件事情上下了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縱觀千百年的科學發展史,那些發明家。高科技產品的發明者、創立者,差不多都善于從細小的事物中發現它的特點,再不斷研究,反復進行試驗,最后把一個細小的東西改變成了一個高科技產品。
電燈是生活中的一個常用的照明工具沒但是,這個工具是愛迪生經過1600多次試驗才制作出來的,雖然他把他的房子都炸垮了,把親人也炸傷了,但是他還是什么也不管,繼續工作。他是一個人異常勤奮的人,自從法拉第發明了電機之后,愛迪生就決心制造電燈,為人類帶來光明。愛迪生在認真總結了前人制造電燈的失敗經驗后,制定詳細的試驗計劃,分別在兩個方面進行試驗:一是分類試驗1600多種不同的耐熱的材料;二是改進抽空設備,使燈泡有高度真空度。愛迪生將1600多種耐熱發光材料逐一地試驗下來,唯獨白金絲性能最好,但白金絲價格貴得驚人,必須找到更合適的材料來代替。1879年,幾經試驗,愛迪生最后決定用炭線作燈絲。他把一截棉絲撒滿炭粉,彎成馬蹄形,裝到坩堝里中熱,做成燈絲,放到燈泡中,在用抽氣機抽去燈泡內的空氣,電燈亮了,竟能連續使用45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就這樣,世界上的第一批炭絲白熾燈在1879年問世了。
無獨有偶。古時候的魯班上山去砍柴時,忽然被路旁的一種帶刺的草劃破了手,魯班覺得這種草很神奇,就把它帶回家研究。魯班想: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鋸木頭的時候,總是沒有方便的工具,不如我來發明一樣工具,讓人們方便鋸木頭呢?魯班想了又想,最后決定發明鋸子。他先是把找來的鐵片和木塊,然后再把鐵片煉成跟那種草很相似的尺子,再把這種鐵片的一頭裝上木塊,這樣,魯班的試驗品——鋸子就誕生了。再經過反復的改造,最后,終于制成了鋸子。在以后的日子里,鋸子意志被廣泛應用于各戶人家中。
電燈的發明,鋸子的`誕生,這些都是很平常的東西。但是,善于“打破沙鍋問到底”的人,卻從中有所發現,有所發明,有所創造,有所成就。
在科學史上,這樣的事例還有很多,它說明成功并不神秘,也并不遙遠。只要你見微知著,善于發問并不斷探索,那么,當你在練了若干年后,就會成功,因為“功夫不負有心人”。
第二篇
我的媽媽總是對我說:“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一直伴隨著我的學習和生活,我對這句話也頗有感受:只要你肯下功夫,成功肯定會屬于你。
古時候,有一位書法家就是這樣的。懷素是一位草書大家,他在很小的時候就十分喜愛書法,但又常為無錢買紙而發愁。有一次,他看到寺院內芭蕉樹上的葉子很大,眼前一亮,忽然想到:這芭蕉葉是否可以代替紙張呢?通過試寫,懷素覺得芭蕉葉子也可以用來練習書法。于是,他在寺院周圍種滿了芭蕉樹,但覺得還是不夠用,他又把屋里的木盤、地板都上了漆,在上面寫字。
寫滿了抹,抹干凈了再寫。時間長了,木板都被磨穿了。他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他寫字的毛筆也不知道用壞了多少支,在自己的屋后堆成了一大堆,成了一座“筆冢”。通過長時間的刻苦練習,字寫得非常好,漸漸有了名氣。但他仍然不滿足,向顏真卿等書法名家請教,并觀摩了張旭的真跡。懷素后來終于我國著名的草書大家。
這件事和這句話一直鼓勵我奮斗向前,我堅信:只要你肯下功夫,成功肯定會屬于你的!
小學生關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的作文
第一篇
人們常說這樣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它告訴人們,只要勤奮努力,就沒有什么做不成的事。
縱觀千百年的歷史,那些有所成就的人,沒有一個不是通過勤奮努力而取得的。
比如懸梁刺骨的孫敬。他是一個晉朝人,每晚讀書時,他為了不打瞌睡,就用繩子系在自己的頭發上,另一段系在房梁上,每當頭往下垂時,繩子就會將他扯醒,醒后又繼續讀書。就這樣他成了一個用懸梁來防止自己睡著的名人。
再如西漢的匡衡,家里很窮,但他非常喜歡讀書。可是他晚上沒有油點燈,但鄰居房里點著燈,所以匡衡就在墻壁上鑿了一個洞,用洞里傳出的光看書。這就是“鑿壁偷光”的故事。
美國第十六任總統林肯,是聞名世界的大演講家。他的成功就在于他從青少年時代就開始對口才的刻苦練習,并做到了多看,多聽。他年輕時當過農民,伐木工人,店員,郵電員等。為了成為一名律師,他常常徒步三十英里,到一個法院去聽律師們的辯護詞,看他們如何辯護,如何做手勢。回來后也學著他們的樣子,對這樹林和玉米的反復進行演講。演講的成功終于使林肯成為一名雄辯的律師。
還有現代的徐悲鴻,他的畫舉世聞名,年輕時他勵志學畫,用他的勤奮努力,為國爭光,不讓外國人看不起我們中國人。
從這些名人故事中,大家一定懂得了一個道理:只要堅持到底,持之以恒,才能有所作為,正所謂“功夫不負有心人。”
第二篇
“功夫不負有心人”是一句很有名的'俗語它告訴人們,做什么事,只要勤奮,努力地去做,就沒有做不成的事情。
成功之花需要辛勤的汗水來澆灌。從古至今,千百年來,每個成功人士的背后都飽經滄桑,然而他們面對困難迎難而上,鍥而不舍。為了理想奮發進取,取得卓越成功。
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讀書。一天,乘老師不在屋,悄悄溜出門去玩兒,他來到山下小河邊,見一位老婆婆,在石頭上磨一根鐵杵。李白很納悶,上前問老婆婆,她在做什么?老婆婆說她在磨針。李白很吃驚,他想:鐵杵這么粗大,怎么能磨成針呢?老婆婆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李白聽后,想到自己,心中慚愧,轉身跑回了書屋。從此,他牢記“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便發奮讀書,成了唐代的大詩人。
無獨有偶,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伤r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于是就發奮讀起書來。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后,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還有許許多多的事例:
王羲之臨池學書,池水盡黑。
西漢學者匡衡家貧而好學,夜晚無燈,鑿壁偷光,
著名畫家齊白石年逾90,卻每天作畫5幅。
還記得有句話叫“心如所愿,無事不成。”又想起郭沫若曾說過“讀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是啊,只要有這個心愿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只要認真,努力去做了,還有什么事會難倒我們呢?不論你是在追求自己美好理想的歷程中,還是灰心失敗或準備放棄的時刻,都要記住一句話:功夫不負有心人。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