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八大最壯觀的廟宇殿堂
科普知識是一種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解釋種種科學現象和理論的知識文字。用以普及科學知識為目的。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世界上八大最壯觀的廟宇殿堂,希望有所幫助!
第【第1句】:蒲甘大金塔
蒲甘大金塔位于緬甸,始建于國王阿羅隆多統治時期(1044-1077),是緬甸最為壯大的宗教建筑。同時,它也是緬甸全民的崇拜中心。每當全國最大的節日來臨時,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便會在此集會。
第【第2句】:圣貝斯大教堂
圣貝斯大教堂位于莫斯科紅場邊緣,由伊凡四世于1555-1561授權建造。現在它已經成為了莫斯科的一大景點,每年都吸引著國外游客。關于這個教堂還有一個傳說。據說,在教堂完工后,它的設計師PostnikYakovlev就被暴君伊凡四世派人給弄瞎了。其目的是為了防止他再造出另一個能與這個教堂相騁美的建筑。
第【第3句】:紅蓮寺
這座紅蓮寺位于印度新德里,因其外型像印度國花—睡蓮—而得名。它于1986年建造完成,成為新德里崇拜中心和一個旅游勝地。它曾被多家報紙與雜志報導過。
第【第4句】:圣家教堂
圣家教堂是偉大建筑師安東尼奧·高迪在巴塞羅那最偉大的作品。它于1882年開始修建,預定要修30到80年。建筑大師高迪一直在它的修建過程中扮演著一個重要角色,直到他于1926年離開人世。
第【第5句】:斯瓦米納拉揚神廟
位于亞穆那河畔,占地100公頃。該廟由11,000名工匠耗時五年建造,于2005年11月落成。全部工程耗資20億盧比。整個建筑由赭紅砂石和白色大理石構成。主殿長113米,寬96米,高29米,有9個穹頂和239根裝飾柱。主殿結構坐落于148只全尺寸大象雕像上。殿中有3米高納拉揚鍍金神像一座及2000多座印度教其它神像。主殿四周為二層柱廊環繞,柱廊內刻有印度史詩故事。神廟內綠茵遍地,布滿蓮花狀水池。該廟大量采用高清電影、電動機械及聲光效果等現代技術。游客還可觀看介紹納拉揚的影片和乘小船瀏覽印度文化展。該寺廟被認為是迄今為止印度最大的.神廟。
第【第6句】:穆魯德斯瓦拉神廟
該神廟位于印度卡納塔克邦。這座神像高達37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雕塑,足足花了兩年時間建造。神像位于阿拉伯海海濱。
第【第7句】:費薩爾清真寺
這個位于伊斯蘭堡的清真寺從它于1986年建成起一直到1193年哈桑二世清真寺建成,是全世界最大的清真寺。它是巴基斯坦的國家清真寺,占地5000平方米,其大廳可容納近300,000的信徒,院子和門廊處還可為其增加200,000的容量。
第【第8句】: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位于摩洛哥,由法國建筑師MichelPinseau設計并由法國布依格集團建造,現在是世界上第五大清真寺。其大廳能容納25000信徒,總容客量達105,000人。圖中尖塔高達210米,為世界之最。
關于廟宇造句
【注音】:miaoyu
【意思】:廟②。
廟宇造句:
【第1句】:一座廟宇聳峙在懸崖之上。
【第2句】:當其在廟宇之中沉思的時候,自我成了一個幻覺;
【第3句】:整個山谷回蕩著廟宇的鐘聲。
【第4句】:圣言告訴我們,我們的肉體其實是神圣靈魂所居住的廟宇,我們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會光耀我們肉體的主宰。
【第5句】:這個充滿魅力的小鎮廟宇眾多,由群山環繞,處在湄公河和南康河的交匯之處。
【第6句】:這座美麗的廟宇地處偏遠,恰恰使它更具吸引力。
【第7句】:他們在一個廟宇里埋葬了兒子的遺物。
【第8句】:一天,我看到一個仆人把他帶到了大袞廟,也就是非利士之神的廟宇。
【第9句】:大廳里,觀光游客對藝術作品驚奇不已:山頂和廟宇的幻想曲;黃金孔雀彩飾尾。
【第10句】:另外,有些古典廟宇還展現了符合黃金分割比的橫線與豎線比例。
【第11句】:此外,這個無比壯觀的建筑物也要為瑪雅的失落負部分責任:樹木被用來制造裝飾廟宇的灰泥。
【第12句】:據圣經記載,具有“大衛和歌利亞”聲譽的大衛王是所羅門王的父親,是所羅門王在耶路撒冷的圣殿山上建造了第一座廟宇。
【第13句】:比如,一匹帶翅膀的馬曾經守護著一座廟宇。
【第14句】:農業生產力提高,人口增長,農村發展為城市,城市變成有著巨大宮殿與廟宇的帝國并繼續積累財富。
【第15句】:那些經過16年的冒險旅程,通過沙坑、洞穴、廟宇、倉庫甚至私人住宅隱藏文物的博物院工作人員已經全部去世了。
【第16句】:我的'世界,將以你的火焰點上他的萬盞不同的明燈,安放在你廟宇的壇前。
【第17句】:韓國各地的火車站、廟宇以及居民樓也紛紛設置了類似的祭壇。
【第18句】:在特殊的日子里,人們會到廟宇去求神拜佛祈求好運和悼念逝去的親人。
【第19句】:在瓦哈爾谷地中,斯賓塞發現了公元前300-100年的皇宮和多層房間構成的廟宇的證據。
【第20句】:所有的那些燈座,上帝的寶位,喇叭,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密封的書籍,都與廟宇有關。
【第21句】:莊嚴的游行隊伍緩緩地走出廟宇。
【第22句】:在古埃及,雙雙對對鑿尖的石頭塔是進入廟宇門口的標志。
【第23句】:但是伊西斯找到了尸體碎片,并把它們重新拼到一起,并且到一個廟宇中祈禱并給尸體綁上亞麻繃帶,他使奧西里斯重新獲得呼吸。
【第24句】:它以神秘的洞穴、熔巖通道、海灘、廟宇、瀑布以及20多座國家公園聞名。
【第25句】:在歐洲,史前部落在山洞里尋求庇護,后來建造越來越大,越來越混響的廟宇及教堂。
【第26句】:有證據表明,這些很多的沿路興建的炮臺、市場和廟宇要比城墻的年代更為古老。
【第27句】:除此之外,你還能看到那些為伊特魯里亞宗教中心——廟宇增光添彩的作品。
佛寺廟宇對聯
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下面我們來看看佛寺廟宇對聯,歡迎閱讀借鑒。
【第1句】:上聯:凈土蓮花,一花一佛一世界;下聯:牟尼珠獻,三摩三藐三菩提
【第2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紅塵苦海出頭行
【第3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紅塵苦海言語愁
【第4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紅塵苦海言語閑
【第5句】:上聯:音可觀乎;下聯:士何大焉
【第6句】:上聯:只有幾文錢,你也求,他也求,給誰是好;下聯:不做半點事,朝也拜,夕也拜,教我為難
【第7句】:上聯:緇門風范即萬法而無欠無缺;下聯:圓通道場彌三際而不增不減
【第8句】:上聯:念處正勤三十七品為其行;下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運其心
【第9句】:上聯:自性清凈法身眾生同具;下聯:離垢妙相莊嚴諸佛獨證
【第10句】:上聯:從真界騰應質凡圣大慈父;下聯:三德圓萬德具天人調御師
【第11句】:上聯:大千世界,彌勒笑來閑放眼;下聯:不二法門,濟顛醉去猛回頭
【第12句】:上聯:夫妻是緣,善緣惡緣,無緣不聚;下聯:兒女是債,討債還債,無債不來
【第13句】:上聯:身凈飯國中九有四生同尊慈父說法靈山會上十方三世共仰能仁
【第14句】:上聯:一粒米中藏世界;下聯:半邊鍋內煮乾坤
【第15句】:上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慈顏常笑世上可笑之人
【第16句】:上聯:善報惡報循環果報,早報晚報如何不報;下聯:名場利場無非戲場,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第17句】:上聯:開權顯實隨機應化;下聯:通玄達妙離幻即真
【第18句】:上聯:我有什么靈,連自己斷肢脫皮,都難治好;下聯:汝又何必敬,請醫生開方用藥,倒是正經
【第19句】:上聯:慈悲喜舍度樊籠出迷津;下聯:信解行證入華藏之玄門
【第20句】:上聯:善報惡報循環果報,早報晚報如何不報;下聯:名場利場無非戰場,上場下場都在當場
【第21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紅塵苦海落筆閑
【第22句】:上聯:夫婦是前緣,善緣惡緣,無緣不合;下聯:兒女原宿債,討債還債,有債方來
【第23句】:上聯:此處既非靈山,畢竟什么世界;下聯:其中如無活佛,何用這樣莊嚴
【第24句】: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下聯:知明月是幾回眠
【第25句】:上聯:大肚包容,了卻人間多少事;下聯: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第26句】:上聯:處生死流驪珠獨耀于滄海;下聯:居涅盤岸桂輪孤朗于中天
【第27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肚皮終不合時宜
【第28句】:上聯:我自有神頭神腦;下聯:你休耍鬼心鬼腸
【第29句】:上聯:一真法界或玄或妙不足以文字求;下聯:大光明藏難思難議豈得以語言說
【第30句】:上聯:事在人為,休言萬般皆是命;下聯: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寬
【第31句】:上聯:青蓮妙像琉璃光印于林端;下聯:碧樹幽棲鐘磬聲聞于嶺外
【第32句】:上聯:放大光明敢向無生說妙法;下聯:得真解脫須從華里認如來
【第33句】:上聯:終日解其頤,笑世事紛紜,曾無了局;下聯:終年坦乃腹,看胸懷灑落,卻是上乘
【第34句】: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下聯:恨眾生不肯回頭
【第35句】:上聯:座上菩薩,全是朽木污泥,有何靈驗;下聯:堂中信士,不必焚香化錢,空費精神
【第36句】:上聯:退一步看利海名場奔走出許多魑魅;下聯:在這里聽晨鐘暮鼓打破了無限煩惱
【第37句】:上聯:如露如電如夢幻泡影應如是觀;下聯:無我無人無眾生壽者皆無為法
【第38句】:上聯:笑到幾時方合口;下聯:坐來無日不開懷
【第39句】:上聯:法流東土靈文始于漢帝;下聯:佛生西域祥光現于周朝
【第40句】:上聯:大乘小乘隨根機而演教;下聯:半科滿科逐權實以相曉
【第41句】:上聯:大肚能容天下難容之事;下聯:開顏便笑世間可笑之人
【第42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紅塵苦海出頭閑
【第43句】:上聯:佛法似滄海納眾流而不溢;下聯:經典如尺鏡含萬象而有余
【第44句】:上聯:一覺睡西天,誰知夢里乾坤大;下聯:只身眠凈土,只道其中日月長
【第45句】:上聯:大慈大悲,到處尋聲救苦;下聯:若隱若顯,隨時念彼消愆
【第46句】:上聯:朗萬法之幽邃萬德圓明;下聯:覺大夜之重昏纖塵凈盡
【第47句】:上聯:中天調御越十地以居獨尊;下聯:慧日法王超九界而證妙果
【第48句】:上聯:問觀音為何倒坐;下聯:知明月是自可放
【第49句】:上聯:峰巒或再有飛來,坐山門老等;下聯:泉水已漸生暖意,放笑臉相迎
【第50句】:上聯:一葦渡江,達源溯六祖;下聯:九年面壁,妙理悟三乘
【第51句】:上聯:人世大難開口笑;下聯:生涯秋風落筆香
【第52句】:上聯:莫怪和尚們這般大樣;下聯:請看護法者豈是小人
【第53句】:上聯:多聞正法,以廣目光;下聯:增長善根,而持國土
【第54句】:上聯:此處衙門難行賄;下聯:下邊官府不容情
【第55句】:上聯:凈法界身本無出沒;下聯:大悲愿力示現受生
【第56句】:上聯:無生無滅歷萬劫而不古;下聯:若隱若顯遠百福而常今
【第57句】:上聯:昭昭于心目之間相不可睹;下聯:晃晃于色塵之內理實難分
【第58句】:上聯:處己何妨真面目;下聯:對人總要大肚皮
余秋雨《廟宇》
廟宇
作者:余秋雨
一
自幼能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當然不懂其義,完全是從鄉間老嫗們的口中聽熟的。
柴門之內,她們虔誠端坐,執佛珠一串,朗聲念完《心經》一遍,即用手指撥過佛珠一顆。長長一串佛珠,全都撥完了,才拿起一枚桃木小梗,蘸一蘸朱砂,在黃紙關牒上點上一點。黃紙關牒上印著佛像,四周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圈,要用朱砂點遍這些小圈,真不知需多少時日。夏日午間,蟬聲如潮,老太太們念佛的聲音漸漸含糊,腦袋耷拉下來,猛然驚醒,深覺罪過,于是重新抖擻,再發朗聲。冬日雪朝,四野堅冰,佛珠在凍僵的手指間抖動,衣履又是單薄,只得吐出大聲佛號,呵出口中熱氣,暖暖手指。
年輕的媳婦正在隔壁紡紗、做飯。婆婆是過來人,從紡車的嗚嗚聲中可以辨出紡紗的進度,從灶火的呼呼聲中可推知用柴的費儉。念佛聲突然中斷,一聲咳嗽,以作儆示,媳婦立即領悟,于是,念佛聲重又平和。媳婦偶爾走過門邊,看一眼婆婆。只等兒子長大成家,有了媳婦,自己也就離了紡車、灶臺,拿起佛珠。
不知幾個月后,廟中有一節典,四村婦人,皆背黃袋,衣衫干凈,向廟中趕去。廟中沸沸揚揚,佛號如雷,香煙如霧。莊嚴佛像下,緇衣和尚手敲木魚,巍然端然。這兒是人的山,人的海,一人之于眾人,如雨入湖,如枝在林,全然失卻了自身。左顧右盼,便生信賴,便知皈依。兩膝發軟,跪向那布包的蒲團。
鄰家有一幫會中人,一日缺錢,闖入我家,抱我而走,充作人質,以便逼索。家人哀求追趕,無濟于事。村間一二叔伯大聲呼叫,只換得他大步逃奔。他抱我躲進了廟會的人群,擠擠挨挨,東張西望。
他從未進過廟宇,從未見過如此擁擠的人群。他的步子不得不放慢,漸漸端詳起四周的奇景。佛號浩蕩而悠揚,調節著他的鼻息,眾人低眉垂目,懈弛了他的對抗。他懷抱我的手勢開始變得舒適,宛若一個攜嬰朝拜的信士。當他擠出廟門,就像成了另一個人,笑咧咧的,走進我家,把我輕輕放回搖籃,揚長而去。我的嘴里,銜著一支土制棒糖。
他再也沒有回來。聽人說,就在幾天之后,他在路上,被先前的仇人砸死。
二
我家近處的廟宇很小,只有兩個和尚,一胖一瘦,還有一個年老的廟祝。瘦和尚是住持,嚴峻冷漠;胖和尚是云游僧人,落腳于此,臉面頗為活絡。
兩個和尚坐在一起念經,由瘦和尚敲木魚,的的篤篤,嗚嗚唉唉。孩子們去了,圍著他們嘻鬧,瘦和尚把眉頭緊蹙,胖和尚則瞟眼過來,牽牽嘴角,算是給孩子們打了招呼。孩子們追逐到殿前院子里了,胖和尚就會緩緩起身,穿過院子走向茅房,回來時在青石水斗里凈凈手,用寬袖擦干,在孩子們面前蹲下身來,摸摸他們的頭發和臉蛋,然后把手伸進深深的口袋,取出幾枚供果,塞在那些小手里。耽擱時間一長,瘦和尚的木魚聲就會變響,胖和尚隨即起身,走回經座。
他們不念經的時候,孩子們敢到胖和尚的禪房里去。胖和尚滿臉笑容,躬身相迎,問孩子們的名字,然后拿起毛筆,握住軟軟的小手掌,把各人的名字一一寫上。他的字寫得極好,比學校的女老師寫的好多了。不忍心洗掉,照著它,一遍遍臨摹。第二天寫字課,老師看見黑糊糊的手掌,笑了:“怎么把手都涂臟了?”還沒說完,竟一步上前,緊緊握住,急問:“誰寫的,這么好?”她知道,這些村莊,幾乎沒有識字的人。說是和尚,老師像被燙著了一般,連忙放手,轉身走開。
放了學,少不了告訴胖和尚,老師稱贊了他的字。胖和尚嘡聲一笑,說:“我們住持寫得才好!”隨即領孩子到后院,指了指菜園南端的'一堵粉墻。那里,滿墻都是烏亮活靈的字,比字帖上的還好。深深嗬了一聲,小步走去,依偎著粉墻仰望。難怪瘦和尚一臉端莊。
一天,兩個和尚仍在念經,孩子們唱起了老師新教的一首歌,像與和尚比賽。歌詞是: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
和尚們念完一段經,站起身來。走向孩子們的,不是胖和尚而是瘦和尚。孩子們驚恐地要逃開,瘦和尚說:“等一等,你們剛才唱的是什么?”孩子們囁嚅地復述了一遍,瘦和尚說:“來,到我的禪房里來。”
瘦和尚的禪房在樓上,孩子們從來沒有上去過,心跳得厲害。這個禪房太整潔了,油亮的藏經箱成排壁立,地板油漆過,一塵不染。瘦和尚走到桌邊舉筆展紙,說:“你們再念一遍。”孩子們邊念,他邊寫,寫完自個兒咿唔一陣,點頭說:“寫得好。是你們老師寫的?”他打開桌上的錫罐,取出一把供果,分給孩子們。比胖和尚平日分的,多得多了。
第二天當然又去轉告老師,說和尚稱贊她的歌寫得好。老師立即臉紅,說:“我怎么寫得出來?那是李叔同寫的。”幾天之后,瘦和尚又用毛筆在紙上寫下三個字:李叔同。
學校離小廟不遠,只隔著一條大路,但和尚和老師從來沒有見過面。終于有一天,老師正在小小的操場上與孩子們玩,突然停住,眼睛直盯盯地看著墻外。那里是一個傾倒學校垃圾的瓦礫堆,瘦和尚正在彎腰揀著廢紙。揀了一大堆,用長長的衣服兜著,走到廟門邊,抖進墻上一個洞口,點火焚燒。洞口上有四個暗暗的字跡:敬惜字紙。
孩子們疑惑地仰臉看老師,老師也在發呆。
又有一次,輪到和尚們發呆了。兩個和尚在路邊看到一頭羊被石頭一絆,差點跌進水池。他們惜生護生,立即牽起羊頸上的繩子,栓在路旁一棵小樹上。當時,大路旁已種下兩排小樹,直伸遠方。兩位和尚笑瞇瞇地正待走開,從校門里急急地奔出我們的老師,胸脯起伏著,氣喘吁吁地解開栓在樹上的繩子,對孩子們說:“羊要把小樹掙斷的,快把羊送還給主人!”平下氣息后她又說:“等你們畢業,這樹就遮成了林蔭道。那時正是大熱天,你們陰陰涼涼地走到縣城去考中學。”
兩位和尚在幾步之外,呆呆站著。他們萬沒想到,學校老師竟是如此一位麗人。不敢正視,直耳聽著,眼睛只盯著孩子們看。他們惜生護生,好像并不包括植物,而老師起伏的胸脯中,卻藏著一個綠色的天地。
夜間,整個鄉村一片漆黑,只有小廟禪房的燈和老師宿舍的燈還亮著,遙遙相對。禪房里點的是蠟燭頭,老師點的是玻璃罩煤油燈。村里老人說,他們都在“做課”。
孩子們每夜都抓蟋蟀,連亂墳崗子也不怕。這里已是村邊,村外是無邊無際的荒原。于是,兩道燈光,宛如黑海漁火。
三
吾鄉東去6里許,有一座輝煌大廟,名曰金仙寺。寺門面對寬闊的白洋湖。寺廟前半部在平地上,后半部則沿山而上,路人只見其黃墻聳天,延綿無際,不知其大幾何。進得寺門,立即自覺矮小,連跨過一條門坎也得使勁搬腿。誰也走不完它的殿閣和曲廊,數不盡它的佛像與石階。曾扒窗偷看過它的一個廚房,其鍋之大,幾若圓池。老人說,興盛之時,此寺和尚上千,一睹此鍋,大體可信。記得此寺一個院落,有灑金木雕的全本西游記連環故事,刻工之精,無與倫比。鄉間兒童,隔些時日便躡腳進去,低聲指認,悄聲爭辯,讀完了一部浪漫巨著。也讀完了一門雕刻美學。
金仙寺東側,便是小鎮鳴鶴場。走完狹長的街道,再走完一道長堤,又有一座小廟,土名石湫頭。該地石湫處處,故而得名。石湫頭小廟只是通向一座比金仙寺更為宏大的廟宇的起點。由它向南,翻過五座山頭,即見遠近聞名的五磊寺。
在鄉人心中,金仙寺和五磊寺,無異于神秘天國。那里也該有住持或首領吧,他們會是何等樣的超邁人物?如此浩大的排場,開支來自何處?這些問題,連小廟里的兩位胖瘦和尚也完全不知。一天又一天,只聽山那邊傳來的晨鐘暮鼓,堂皇而又沉著。
大概是從30年代起始罷,兩寺漸漸有了新的動向。山薯出土季節,常見田埂阡陌間,有兩寺和尚挑擔來往。他們把山薯送給有過施舍的人家,說是答謝,實則提醒,請施主趕緊再結善緣。看著汗漬涔涔的和尚,看著沾滿黃泥的山薯,鄉人們終于知道,兩寺的財脈已經枯竭。黃泥山薯確是佳品,濃甜嫩脆,比平地紅薯好得遠了。
年長之后翻閱史料,看到一段記載驚了一跳。我離開座位,佇立南窗遙望家鄉。豈能想到,和尚們挑著山薯走出廟門,五磊寺里住著的,竟然正是——寫歌詞的李叔同!
李叔同,留學日本首演《茶花女》,揭開中國話劇史。又以音樂繪畫,刷新故國視聽。英姿翩翩,文采風流,從者如云,才名四播。現代中國文化,正待從他腳下走出婉約清麗一途。突然晴天霹靂,一代俊彥轉眼變為苦行佛陀。嬌妻幼子,棄之不見,琴弦俱斷,彩色盡傾,只換得芒鞋破缽、黃卷青燈。李叔同失落了,飄然走出一位弘一法師,千古佛門又一傳人。
我們唱著他的歌,與和尚比賽,而他自己卻成了和尚。
他在掙脫,他在躲避。他已耗散多時,突然間不耐煩囂。他不再苦惱于藝術與功利的重重抵牾,縱身一躍,去冥求性靈的完好。
松濤陣陣,山雨淋淋,這里已沒有一個現代的顫音。法師自杭州出家,歷十余年,由凈土而皈南山律宗,在五磊寺受菩薩戒,發愿弘揚律宗,創建道場。
五磊寺住持棲蓮,金仙寺住持亦幻積極響應。一所“南山律學院”正醞釀建起。法師只提倡議,不管實務。兩寺住持,只得到上海募錢。上海名士得知法師倡議,慨然解囊,兩寺住持隨即辦置化緣簿,請法師寫序。
法師一見簿冊,突然大怒,嚴責兩寺住持“藉名斂財”。但無財何從建院?法師也是進退維谷。重去招惹早已訣別了的世界,是他所忌諱。于是律學院停辦,法師不久也云游別處,留下尷尬的廟宇兩座。
或許可說,法師出家,是新文化在中國的尷尬;法師發怒,是佛教在新時代的尷尬。我由此想到小廟與學校間相對的燈光。兩道燈光間,法師的袈裟如云如霧,飄蕩隱約。
四
金仙寺旁,土木工程正忙。和尚們念經完畢,或挑山薯回來,成群結隊傻傻地觀看。
那是一位叫吳錦堂的華僑在重建家鄉。吳氏不知何許人也,據傳,乃近鄉一普通農孩,長大流落上海,被雇于一家日本餐廳,如此這般,到了日本,竟日漸發達,成高官巨賈。然后傾其資產,投于桑梓。金仙寺面臨的白洋湖,由他筑岸建堤,光潔堅致,氣勢恢宏。沿湖民房,悉數重造,皆若層層別墅。由東到西,長幾里許,竟成了一個世外桃源。更為甚者,還在北面東山頭,耗巨資興建一所學校,曰錦堂師范。占地之大,建房之多,令鄉間財神咋舌。不久他便去世,金仙寺西側,筑豪華墓道,成一名勝,供人憑吊。
墓體為白石,正如湖岸為白石,長堤為白石,蕩蕩展開,白得晃眼。圈圈白光圍住了金仙寺,金仙寺依舊黃墻高聳,藤葛纏繞,暮鴉回翔。
和尚們洗滌打水,也享用著平臻臻的洋灰河埠。葛麻芒鞋,踏在上面,總覺得過于挺滑,不大自在。不知弘一法師可曾在這條長堤上漫步,估量他不會喜歡。他逃避著現代,而現代卻莽莽撞撞,闖到了廟門跟前。
天長日久,無人修葺,吳錦堂的種種建筑,也漸漸污損,與四周蕭索的村落悄悄扯平。唯有你到浙江的所所中學,遇到幾名老教師,一問之下,常答曰出身錦堂師范。我在京滬兩地,遇到一些浙籍知名學者,敘完同鄉之誼,總能發現,竟也是錦堂師范的人才。
抗日戰爭時期,曾有幾名日本兵,為吳錦堂墓站崗。鄉民疑惑了,不再對他感恩戴德。他的墳墓,一度成了曬谷場。
數月前在報上讀得一條新聞:全國青少年珠算比賽,前面一批名次竟然全部屬于浙江一座小鎮。記者用惶惑不解的筆調寫道,神童薈萃一處,實是奇跡。這座小鎮,便是金仙寺旁側的鳴鶴場,吳錦堂修建世外桃源的所在。
我是理解的,自豪地一笑。耳邊響起嘩嘩的珠算聲,如白洋湖的夜潮。
聽說兩大寺廟又在重新修復,款項甚巨。工棚里,應有錦堂師范的畢業生,指揮著算盤的交響樂。
【余秋雨】
余秋雨,1946年8月23日生于浙江省余姚縣,現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中國著名文化學者,理論家、文化史學家、散文家。
1966年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1980年陸續出版了《戲劇理論史稿》《中國戲劇文化史述》《戲劇審美心理學》。1985年成為中國大陸最年輕的文科教授。1986年被授予上海十大學術精英。1987年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的榮譽稱號。
2011年被授予甘肅聯合大學榮譽教授。
2010年起擔任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上一篇:冰心贊美兒童的名言-經典名人名言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