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詩句和名言
掃去心靈的塵埃,掃去煩惱的堵塞。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清明節的詩句和名言,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節的詩句
1)田舍清明日,家家出火遲。——王建《寒食》
2)旗亭喚酒,付與高陽儔侶。——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3)似楚江暝宿,風燈零亂,少年羈旅。——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4)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5)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顧太清《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
6)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7)寒食時看郭外春,野人無處不傷神。——云表《寒食詩》
8)覺來紅日上窗紗,聽街頭賣杏花。——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9)時聞先朝陵寢,有不忍言者。——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10)窗外數修篁,寒相倚。——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11)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12)燕子重來,往事東流去。——吳文英《點絳唇•時霎清明》
13)斬新衣踏盡,還似去年時。——王建《寒食》
14)旦別河橋楊柳風,夕臥伊川桃李月。——宋之問《寒食還陸渾別業》
15)清明節,雨晴天,得意正當年。——薛昭蘊《喜遷鶯•清明節》
16)丹心終不改,白發為誰新。——胡皓《和宋之問寒食題臨江驛》
17)寂寂柴門村落里,也教插柳記年華。——趙鼎《寒食》
18)更傾寒食淚,欲漲冶城潮。——王安石《壬辰寒食》
19)已放笙歌池院靜。——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
20)塵香明日城南陌。——吳文英《菩薩蠻•落花夜雨辭寒食》
21)一郡官閑唯副使,一年冷節是清明。——王禹偁《清明日獨酌》
22)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23)上苑風煙好,中橋道路平。——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24)丹灶初開火,仙桃正落花。——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5)漢寢唐陵無麥飯,山溪野徑有梨花。——趙鼎《寒食》
26)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27)紅船滿湖歌吹,花外有高樓。——仲殊《訴衷情•寒食》
28)夜深微雨潤堤沙,香風萬家。——王元鼎《醉太平•寒食》
29)算韶華,又因循過了,清明時候。——王雱《倦尋芳慢•露晞向晚》
30)春空云淡禁煙中,冷落那堪客里逢。——朱孟德《西夏寒食遣興》
31)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32)懶更妝梳,自知新來憔悴。——杜安世《鶴沖天•清明天氣》
33)一樽徑籍青苔臥,莫管城頭奏暮笳。——趙鼎《寒食》
34)一箭流光,又趁寒食去。——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35)天笑道,此不由乎我,也不由他。——謝枋得《沁園春•寒食鄆州道中》
36)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37)媼引濃妝女,兒扶爛醉翁。——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38)半晌試開奩,嬌多直自嫌。——納蘭性德《菩薩蠻•闌風伏雨催寒食》
39)柘彈何人發,黃鸝隔故宮。——溫庭筠《清明日》
40)鳴玉慚時輩,垂絲學老翁。——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41)巷陌秋千,猶未清明過。——蘇軾《蝶戀花•雨霰疏疏經潑火》
42)名字因農具,襟懷屬釣蓑。——張镃《寒食》
43)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44)就解佩旗亭,故人相遇。——吳文英《掃花游•西湖寒食》
清明節的名言
【第1句】:清明時節雨紛紛,你起大早往家奔,一不小心就摔了一個大腚墩,祝福你清明節摔倒撿到大元寶,出門見到西施,抱得美人歸。
【第2句】:清明清,人生一世要注重感情,友情、愛情、親情,情傳情;清明心,人間善惡全在心,真心、愛心、誠心,心傳心。清明時節送上短信,愿你心清目明!
【第3句】:清明時節雨紛飛,思念濃濃淚兒飛。煩惱憂愁在放飛,關懷問候在亂飛。祝福話語要放飛,快樂好運到處飛。精彩生活在騰飛,美好未來要起飛。清明節快樂!
【第4句】:清明節,天氣陰了,思念深了,雨滴下了,牽掛多了,腳步快了,節日到了,祝福寫了,真情表了,祝你一生幸福快樂,永遠健康!
【第5句】:朋友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彼此相扶、相承、相伴、相佐。祝福是漫漫人生朋友彼此的關心、關愛、關懷。我們彼此不在身邊,短信送上美好的祝福,愿你清明節快樂!
【第6句】:今天也許你很忙,今天也許你很疲憊,在這個緬懷的季節,別忘了抽出一點時間,去拜祭在天堂的親人,祝你清明節快樂幸福!
【第7句】:有一種感情叫懷念,有一種懷念叫祭奠,有一種祭奠叫文明,有一種文明叫清明!希望每一個朋友都能文明祭奠,過一個更文明的清明節!
【第8句】:清明時節,紛紛雨滴,點點思念,絲絲牽掛,縷縷關懷,淡淡憂愁,隱隱傷感,揮別過去,珍視現在,展望未來,無限精彩,送上祈愿,福壽綿綿。
【第9句】:清明到,掃墓節,緬先人,孝子孫,傳統日,不忘懷,齊心做,合家祭;清明到,踏青日,出郊游,一起樂,朋友聚,祝開心,愿快樂!
【第10句】:我送你一杯“清”水,讓你忘卻干渴的苦楚;我送你一盞“明”燈,讓你看清迷茫的前路;我送你一個“節”目,讓你時時開懷的大笑。清明節,我愿你開心,快樂!
【第11句】:清明果給你健康的身體,寒食日送你連綿的好運,玩蹴鞠讓你強健身體,放風箏帶走你的晦氣,祭先祖讓你永遠銘記,祝清明節一切如意!
【第12句】:內官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長安清明》
【第13句】:清明節日小長假,出門賞花,金榜題名到你家;外出踏青,身體無病一身輕;清明小長假,愿君事業一帆風順,財源滾滾發發發。
【第14句】:咱倆這么鐵,節日分你一些:我過元宵節你過重陽節,我過青年節你過兒童節,我過情人節你過光棍節,我過中秋節你過寒食節,我過端午節你過清明節。
【第15句】:輕紅沾雨不勝衣,才回倦眼又迷離。《清明祭詩》
【第16句】:我的思念,風兒載著;我的祝福,云兒傳遞;清明時節,萬物蘇醒,細雨綿綿,春寒料峭;你要用心照顧自己,祝福你:愿你身體健康,快樂永遠!
【第17句】:清明時節情紛紛,想你今日欲斷魂;借問相思有多重,此情堪比海更深。繁華爛漫春意濃,祝福今日也升溫,祝你吉祥如意總光臨,清明假期多開心!
【第18句】:馬上逢寒食,途中屬暮春。《途中寒食》
【第19句】:清明節氣杏花天,詩酒清吟祭華年。折盡長條倚春雨,為君垂淚小窗邊。《清明祭詩》
【第20句】:朋友,清明節到了,愿你為人光明正大,做事光明磊落,心情陽光明媚,身體耳聰目明,才智聰明過人,工作精明強干。祝你的生活如春和景明,十分美好!
【第21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朋友祝福送進心。掃去煩惱,掃去憂愁,掃去一身的霉運;掃來快樂,掃來幸福,掃來一生的朋友最真心。愿你清明依舊開心。
【第22句】:沒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只要心頭沒鬼,不怕走路撞鬼;只有沒有內鬼,不怕背后搞鬼;只要行事不鬼,不怕肚里鬧鬼;清明節,讓你的煩惱統統見鬼!
【第23句】:生活是那美麗的風景,五彩斑斕;快樂是那灑脫的心境,悠閑自在;幸福是那深深的感悟,美好燦爛。清明節到來,祝福我的朋友快樂常在,幸福永在!
【第24句】:好風朧月清明夜,碧砌紅軒刺史家。獨繞回廊行復歇,遙聽弦管暗看花。《清明夜》
【第25句】:清明時節雨紛紛,盎然春天里:一草一木描生機,一花一石繪春意。問候,在春鳥的歌聲里,愿你喜悅聲聲入耳;祝福,在春天的彩卷里,愿你幸福片片入心。
【第26句】:生活是這樣美好,趁著清明時節,把不開心的,拋掉;把不喜歡的,甩掉;把不美好的,刪掉。這個清明節,希望你高昂起頭,繼續你幸福的下一站,記得快樂到永遠。
【第27句】: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清明》
【第28句】:再多的'短信也不能撫平你受傷的心扉。再多的安慰也無法拂去你的淚水,我只想輕輕地對你說:清明節到了!遠方的我永遠在你身邊祝福你、支持你。
【第29句】:我祈求春風,要它帶給你事業的成功,春風得意;我拜托春雨,要它帶給你生活的愜意,愛情甜蜜。它們都答應了,清明節到了,祝愿你事業生活都一清二明!
【第30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最美人間四月天;春草新綠花苞開,桃花一香好運來;朋友真情總常在,身體健康人人愛;紅紅太陽幸福在,快快樂樂曬一曬!清明節快樂!
【第31句】:漫見新柳嬌眼垂,疑君逸影踏風歸。《清明祭詩》
【第32句】:清明時節雨紛紛,思念親友情誼真;清明時節雨濛濛,行善他人福祿深;清明時節雨霏霏,金山銀河長相隨;清明時節雨零零,人生一路好運行。清明節好運!
【第33句】:清明時節,讓我輕輕送上清清的春風,為你吹散心中的憂傷;讓我輕輕送上暖暖的問候,為你堅定心中的信念。溫馨生活,關愛親友,清明節快樂!
【第34句】:又是清明時節,也許你正沉浸在對逝去的親人朋友的追憶中,但是請不要淡忘那些活著的人。思念也許是一種幸福,遠方的你過得好嗎?朋友,我想你了……
【第35句】:撩亂春風惹杏花,斷送清芬到天涯。《清明祭詩》
【第36句】:清明時節踏青忙,賞花觀景心歡暢;小草青青空氣爽,桃花灼灼柳絲長,溪水潺潺魚兒游,鳥聲嘰嘰風箏揚,享受空閑須盡歡,最是一年好時光!
【第37句】:清明雨是我的淚水,清明的風箏是我的思念;就讓風箏飛向天堂,它會帶著我的思念溫暖你的靈魂;就讓雨水回歸故土,它會帶著我的祝福滋潤你的心田!
清明節的詩句和翻譯
中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以下是小編分享的清明節的詩句和翻譯,歡迎大家閱讀!
《清明》作者是宋代文學家黃庭堅。其全文詩句如下: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折桂令·客窗清明》作者為元朝文學家喬吉。其古詩全文如下:
風風雨雨梨花,窄索簾櫳,巧小窗紗。甚情緒燈前,客懷枕畔,心事天涯。三千丈清愁鬢發,五十年春夢繁華。驀見人家,楊柳分煙,扶上檐牙。
【翻譯】
緊窄的窗戶,小巧的窗紗,拓露出一方視野的空間。窗外飄打過多少陣風雨,而梨花還是那樣的耀眼。不須說客燈前黯然的心緒,孤枕畔旅居的傷感,我的思念總是飛向很遠很遠。
太多的清愁催出了三千丈的白發垂肩,再久的繁華不過是春夢一現。忽然間,我發現居民家飄出一縷縷輕煙,從楊柳樹兩邊升起,漸漸爬上了高聳的屋檐。
《清明呈館中諸公》作者為元朝文學家高啟。其古詩全文如下:
新煙著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卞侯墓下迷芳草,盧女門前映落花。
喜得故人同待詔,擬沽春酒醉京華。
《臨江仙·清明前一日種海棠》作者為清朝文學家顧太清。其古詩全文如下:
萬點猩紅將吐萼,嫣然回出凡塵。移來古寺種朱門。明朝寒食了,又是一年春。
細干柔條才數尺,千尋起自微因。綠云蔽日樹輸囷。成陰結子后,記取種花人。
《湘春夜月·近清明》作者為宋朝詩人黃孝邁。其古詩全文如下: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
空尊夜泣,青山不語,殘照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者次第、算人間沒個并刀,剪斷心上愁痕。
【翻譯】
臨近清明時分,枝頭上翠鳥的叫聲凄婉動人。可惜這一片清歌,都付與寂寞的黃昏。想要對柳花低述衷曲,又怕柳花輕薄,不懂得人的傷春之心。我獨自漂泊在南國楚鄉,滿懷柔情別恨,有誰能給我一點兒溫存?
空空的酒杯仿佛在為我哭泣,青山無語宛如在為我傷心,一縷殘陽斜照著院門。在華麗的樓前,只有那一池悠悠的湘水,倒映著悠悠輕蕩的湘云。無聊的白日是那樣漫長,夢境卻短得可憐。請問蒼天,到底什么時候才能和戀人見面?這情景真令人心酸。就算整個人間,也沒有任何一個并州的刀剪,可以把我心中的千愁萬緒剪斷。
《壬戌清明作》作者為清朝文學家屈大均。其古詩全文如下:
朝作輕寒暮作陰,愁中不覺已春深。
落花有淚因風雨,啼鳥無情自古今。
故國江山徒夢寐,中華人物又銷沉。
龍蛇四海歸無所,寒食年年愴客心。
《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作者為宋朝詩人吳文英。其古詩全文如下:
羞紅顰淺恨,晚風未落,片繡點重茵。舊堤分燕尾,桂棹輕鷗,寶勒倚殘云。千絲怨碧,漸路入、仙塢迷津。腸漫回,隔花時見,背面楚腰身。
逡巡。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還始覺、留情緣眼,寬帶因春。明朝事與孤煙冷,做滿湖、風雨愁人。山黛暝,塵波澹綠無痕。
【翻譯】
嬌美的紅花仿佛是美人含羞的笑臉,嫩綠的葉片點綴在她的鬢邊,仿佛輕蹙黛眉,微微含恨。我怨恨晚風為什么不把花兒全部都吹落下來,這樣飄落的花瓣就像彩繡點綴著厚厚的`綠茵般的草地。那蘇堤與白堤交叉像燕尾以分,湖面上桂木槳的舟船像輕輕浮蕩的水鷗,我騎著勒韁的寶馬就像倚在黃昏的殘云邊上。千絲萬縷的綠柳絲輕輕飄拂令人傷神,水中的輕舟沿著柳徑漸漸進入一個花絲環抱如屏的仙境,令人回腸蕩氣。我在岸上緊緊跟隨著畫船。為她美貌風情而消魂。隔著花朵柳絲,我不時地看見她那背面含羞的苗條婀娜的細腰身。
我遲疑不決,好不容易才尋找到你的家門,又恰好遇到你不在家,只好滿心悵惘地留言題門。后來終于可以得嘗所愿,我脫下雙鞋子進入你的閨中,那種歡愛的情景真是令人沉醉。以后我便時時刻刻地計算著下次幽會的日期,雖然有時也沒有一個定準。不久我慢慢地發現,情思繚繞全是因為你那多情的眼神,衣帶漸寬是因為感傷春天。到明天早晨,往事和孤煙一樣清冷,滿潮的凄風苦雨實在令人倍感憂愁。山色更加幽暗昏暝,水波淡淡,凌波仙子杳然無跡。
《清明日對酒》作者為宋朝詩人高翥。其古詩全文如下:
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
紙灰飛作白蝴蝶,淚血染成紅杜鵑。
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
人生有酒須當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翻譯】
清明這一天,南山北山到處都是忙于上墳祭掃的人群。焚燒的紙灰像白色的蝴蝶到處飛舞,凄慘地哭泣,如同杜鵑鳥哀啼時要吐出血來一般。黃昏時,靜寂的墳場一片荒涼,獨有狐貍躺在墳上睡覺,夜晚,上墳歸來的兒女們在燈前歡聲笑語。因此,人活著時有酒就應當飲,有福就應該享。人死之后,兒女們到墳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過陰間呢。
《蘇堤清明即事》作者為宋朝詩人吳惟信。其古詩全文如下:
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
【翻譯】
春光明媚、和風徐徐的西子湖畔,游人如織。到了傍晚,踏青游湖人們已散,笙歌已歇,但西湖卻萬樹流鶯,鳴聲婉轉,春色依舊。把佳節清明的西湖,描繪得確如人間天堂,美不勝收。
《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作者為唐朝詩人歐陽修。其古詩全文如下: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翻譯】
清明節與上巳節的時候,西湖風光很好。滿眼都是一片繁華景象。誰家的車馬在搶道爭先?一輛有著紅色輪子和金色花朵的車子,為了超前,繞從道旁的柳樹行中奔馳而過。游人在日暮時分相隨歸去。醒的醒,醉的醉,相互招呼,喧嘩不已。從西湖彎斜的堤岸一直到城頭,沿途都是開放的鮮花。
愛國的詩句和名言
引導語: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工人階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動來帶動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下文是愛國的詩句以及一些名言,歡迎大家閱讀!
愛國的詩句篇1: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出塞》)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唐·王翰《涼州詞》)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貞。(唐·柳宗元《韋道安》)
一寸丹心為報國,兩行清淚為思親。(明·于謙《立春日感懷》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清·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林則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宋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
楚雖三戶能抗秦,豈有堂堂中國空無人--宋陸游《金錯刀行》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陸沉--宋鄭思肖《二礪》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戰國楚屈原《離騷》
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三國曹操《蒿里行》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唐李紳《憫農》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唐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春望》
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唐,聶夷中《詠田家》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里人--唐陳陶《隴西行》
月兒彎彎照九州,幾家歡樂幾家愁--宋楊萬里《竹枝詞》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臣殘陽--宋李綱《病牛》
但愿蒼生俱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明于謙《詠煤炭》
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清·譚嗣同《獄中題壁》
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
死去無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示兒(陸游)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文天祥)
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宋·李清照《烏江》)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滿江紅——岳飛
歸來報明主,恢復舊神州。——岳飛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陸游)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訴衷情(陸游)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書憤(陸游)
千年史冊恥無名,一片丹心報天子。《金錯刀行》陸游
出世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陸游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陸游
“夜視太白收光芒,報國欲死無戰場。”(陸游《隴頭水》)
位卑未敢忘憂國,事定猶須待闔棺。(宋·陸游《病起書懷》)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宋·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了卻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破陣子(辛棄疾)
“可憐報國無路,空白一分頭。”楊濟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戰國策》)
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三國·曹操《步出夏門行》)
棄燕雀之小志,慕鴻鵠以高翔。(南朝·丘遲《與陳伯之書》)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唐·李百藥《元景安傳》)
愛國名言名句篇2:
【第1句】: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王進喜
【第2句】:想從我手中搶走火炬,除非從我尸體上爬過去。——金晶
【第3句】: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國事家事天下是事事關心。——顧憲成
【第4句】:國耳忘家,公耳忘私。——班固
【第5句】:我不應把我的作品全歸功于自己的智慧,還應歸功于我以外向我提供素材的成千成萬的'事情和人物。——歌德
【第6句】:每一個黨員干部,都應當與人民同甘苦、共命運。這樣,我們黨才有威信,國家才有希望。——孔繁森
【第7句】: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揚子江》
【第8句】:國家是大家的,愛國是每個人的本分。——陶行知
【第9句】:歸來報命日,恢復我神州——吉鴻昌《無題》
【第10句】:工人階級要用自己的模范行動來帶動全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馬恒昌
【第11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第12句】:我死國生,我死猶榮,身雖死精神長生,成功成仁,實現大同。——趙博生
【第13句】: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愛著我的祖國和人民。
【第14句】: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富強,我要獻出全部學識智慧。——錢偉長
【第15句】:瞞人之事弗為,害人之心弗存,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
【第16句】:團結起來,振興中華!——中國女排
【第17句】: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和自力更生精神,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力量。
【第18句】:我所謂共和國里的美德,是指愛祖國、也就是愛平等而言。這并不是一種道德上的美德,也不是一種基-督教的美德,而是政治上的美德。——孟德斯鳩
【第19句】:如果一個人沒國家民族觀念,即使富有,也實在令人惋惜。——李嘉誠
【第20句】: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與進步,中國人來到了太空。——楊利偉
【第21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第22句】:人有人格,報有報格,國有國格,三格不存,人將非人,報將非報,國將不國。——史量才
【第23句】:錦城雖樂,不如回故鄉;樂園雖好,非久留之地。歸去來兮。——華羅庚
【第24句】:我們是國家的主人,應該處處為國家著想。——雷鋒
【第25句】:我正增加百倍的勇氣和信心,奮勵自勵,為我們偉大祖國與偉大人民繼續奮斗。——鄒韜奮
【第26句】:我們中華民族有同自己的敵人血戰到底的氣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光復舊物的決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27句】:現階段,愛國主義主要表現為獻身于建設和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獻身于促進祖國統一的事業。
【第28句】:幾日隨風北海游,回從揚子大江頭。
【第29句】: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劉伯堅
【第30句】:愿以我血獻后土,換得神州永太平。——車耀先
與清明節的詩句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日子,下面是與清明節詩句,請參考!
清明節詩句
【第1句】:禁煙不到粵人國,上冢亦攜龐老家。——趙鼎《寒食》
【第2句】: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第3句】:江淮度寒食,京洛縫春衣。——王維《送綦毋潛落第還鄉》
【第4句】: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第5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
【第6句】: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
【第7句】:野棠花落,又匆匆過,清明時節。——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第8句】:流水麹塵,艷陽醅酒,畫舸游情如霧。——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第9句】: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第10句】:總不解、將春系住。——吳文英《西子妝慢·湖上清明薄游》
【第11句】:舊游人不見,惆悵洛城東。——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第12句】: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第13句】:鳥啼官路靜,花發毀垣空。——張繼《清明日自西午橋至瓜巖村有懷》
【第14句】:題門惆悵,墮履牽縈,數幽期難準。——吳文英《渡江云三犯·西湖清明》
【第15句】: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寒食上冢》
【第16句】: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陣子·春景》
【第17句】: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楊萬里《寒食上冢》
【第18句】:燕歸花謝,早因循、又過清明。——納蘭性德《紅窗月·燕歸花謝》
【第19句】:桑柘外秋千女兒,髻雙鴉斜插花枝。——盧摯《蟾宮曲·寒食新野道中》
【第20句】: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王安石《壬辰寒食》
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習俗除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寒食節要寒食禁火,為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煉身體。清明節,民間忌使針,忌洗衣,大部分地區婦女忌行路。傍晚以前,要在大門前灑一條灰線,據說可以阻止鬼魂進宅。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離死別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最初目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景象,正是郊游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習慣。
植樹
清明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植樹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意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