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看破功名利祿的名言名句
功名利祿只能帶給我們短暫的快樂惟有平靜的心靈加上對工作的熱愛才能帶給我們永恒的喜悅。
人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奢侈或節儉是由客觀形勢所決定的。
出身低微的人,不妨礙他的聰明才智,家境貧困的人,不妨礙他有好的德行。
有獨到見解的言論,高尚的人,不愿舍棄,庸俗的人不喜歡,迷惑眾人的書,愚蠢的人喜歡,賢能的`人離它遠去。
一個人胸中沒有學問,就像手中沒有錢。
用什么東西可以解除憂愁,唯有喝杜康美酒。
一個愛學習的人,雖然死了還好像活著,一個不愛學習的人,雖然活著,但可稱之謂沒有靈魂的軀殼。
讀書又有什么罪,一個早晨就成灰塵了。
習慣于魚臭的人,忘掉了蘭草的芳香,沉迷于某一事物的人,會改變原來的本性。
把千金看得如同草芥,不屑一顧,拋掉萬乘之國的大位就如同脫掉一雙草鞋。
人往往有時候為了爭奪名、利,有時驅車去爭,有時驅馬去奪,想方設法,不遺余力。
不管怎樣的事情,都請安靜而愉快地生活吧!這是人生。我們要依然接受人生,勇敢地、大膽地,而且永遠地微笑著。
見到有利的事爭著推讓,聽到正義的事爭著去做,有了不好的行為爭著改正。
人生是短促的,這句話應該促醒每一個人去進行一切他所想做的事。雖然勤勉不能保證一定成功,死亡可能摧折欣欣向榮的事業,但那些功業未遂的人,至少已有參加行伍的光榮,即使他未獲勝,卻也算戰斗過。
不可以接近利劍,不可以親近美人,接近利劍要傷身體,親近美人會損壞名聲。
雖然有巨萬的財富,但穿的衣服,吃的食物卻是粗糙,低劣的。
佛語名句-看破紅塵的經典文案
看破紅塵天地寬。名不貪婪,利不貪婪。真誠清凈悟真禪,平等慈悲,普度人間。
【第1句】: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第2句】:情執是苦惱的原因,放下情執,你才能得到自在。
【第3句】: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第4句】:佛法的修學是:看破幫助放下、放下幫助看破。
【第5句】:在日常生活里面,分別、執著要淡薄,看得淡薄就是看破。
【第6句】:欲為諸佛龍象,先做眾生馬牛。
【第7句】:緣起即滅,緣生已空。得失從緣,心無增減。
【第8句】:愛欲之人,猶如執炬,逆風而行,必有燒手之患。
【第9句】: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第10句】: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11句】:覺悟人生如過客,世間如旅舍,是真正的福報,真正的清涼自在!
【第12句】:人生就象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
【第13句】:見思煩惱是執著;塵沙煩惱是分別;根本無明是妄想。
【第14句】:放下一切,菩提心就現前;放下一切,才能見到事實真相。
【第15句】:原諒別人,就是給自己心中留下空間,以便回旋。
【第16句】: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第17句】:覺悟人生是無常、無我、苦、空,你就會將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第18句】:大乘以“自度度他”為本,“自度度他”以六度為本;佛法講“自度度他”,放下是“自度度他”。
【第19句】:學佛,要從“放下”開始;先放下見思煩惱,再放下塵沙煩惱,最后放下根本無明。
【第20句】:所謂順其自然,并非代表你可以不努力,而是努力之后你有勇氣接受一切的成敗。
【第21句】: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這一切。
【第22句】:看破紅塵天地寬。名不貪婪,利不貪婪。真誠清凈悟真禪,平等慈悲,普度人間。
【第23句】:歷盡劫波始豁然。佛法無邊,向上心歡。念佛醒悟綻芳蓮,放下執著,自在隨緣。
【第24句】: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25句】: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26句】:人在世間,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當行至趣,苦樂之地,身自當之,無有代者。
拓展:
經典佛語禪語文案
【第1句】: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第2句】: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第3句】: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身口意,作諸惡業,無量無邊。若此惡業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第4句】: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如來。
【第5句】: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第6句】: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
【第7句】:一身復現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第8句】:一塵中有塵數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第9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四方易處,妄認四大為自身相,六塵緣影為自心相,譬彼病目,見空中華及第二月。
【第10句】:一切眾生于無生中,妄見生滅,是故說名輪轉生死。
【第11句】:眾生幻心,還依幻滅,諸幻盡滅,覺心不動,依幻說覺,亦名為幻,若說有覺,猶未離幻,說無覺者,亦復如是,是故幻滅,名為不動。
【第12句】: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一切菩薩及末世眾生,依此修行,如是乃能永離諸幻。
【第13句】:欲求如來凈圓覺心,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如來奢摩他行,堅持禁戒,安處徒眾,宴坐靜室,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謂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皆歸于地,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皆歸于水,暖氣歸火,動轉當風,四大各離,今者妄身,當在何處,即知此身,畢竟無體,和合為相,實同幻化,四緣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緣氣,于中積聚,似有緣相,假名為心。
【第14句】:生死涅槃,猶如昨夢。
【第15句】:菩薩不與法縛,不求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不敬持戒,不憎毀禁,不重久習,不輕初學。何以故,一切覺故,譬如眼光曉了前境,其光圓滿,得無憎愛。何以故,光體無二,無憎愛故。
【第16句】:幻身滅故,幻心亦滅,幻心滅故,幻塵亦滅,幻塵滅故,幻滅亦滅,幻滅滅故,非幻不滅,譬如磨鏡,垢盡明現。
【第17句】:聞已應起大慈悲心。觀察眾生。而不舍離。思惟諸法。無有休息。行無上業。不求果報。了知境界。如幻如夢。如影如響。亦如變化。——《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
【第18句】:于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現前。——《大方廣佛華嚴經梵行品》
【第19句】: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第20句】: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第21句】: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第22句】:佛法是不二之法。
【第23句】:一切處所。一切時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第24句】: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須求善知識。指示方見。若自悟者。不假外求。
【第25句】:若見一切法。心不染著。是為無念。
【第26句】:若真修道人,不見世間過。
【第27句】: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
【第28句】:菩提自性。本來清凈。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第29句】: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獵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
【第30句】: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佛語經典文案看破紅塵
佛曰:將生命結束在愛人面前,瞬間的痛苦,永恒的幸福,無法抵擋的誘惑。
【第1句】:佛說:世間萬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萬物。
【第2句】: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第3句】:佛說:皮囊好惡,原是無常。
【第4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第5句】: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6句】:佛說:讓我普渡蕓蕓眾生。
【第7句】:佛說:在順境中修行,永遠不能成佛。
【第8句】:佛曰:吾法念無念念。行無行行。言無言言。修無修修。會者近爾。迷者遠乎。言語道斷。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須臾。
【第9句】:佛曰:前世五百次回眸,換今生匆匆一瞥。
【第10句】:佛說:廣結眾緣,就是不要去傷害任何一個人。
【第11句】:佛說: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蘊熾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離難,難離身,一切災殃化為塵。
【第12句】:佛曰——不可說,不可說
【第13句】:佛說: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錯誤的東西。
【第14句】:佛說:前生500次回眸才換得今生的擦肩而過,我愿用千萬次回眸,換得今生與你相遇!
【第15句】: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問曰——“如何能靜?如何能常?”
【第16句】:佛說: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
【第17句】:佛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佛曰——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第18句】:佛說:人有108劫你才幾劫?
【第19句】:佛說:不寬恕眾生,不原諒眾生,是苦了你自己。
【第20句】: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21句】:佛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第22句】:佛說:忘記并不等于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于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第23句】:佛說:萬物于鏡中空相,終諸相無相。
【第24句】: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第25句】:佛曰——前世五百年的回眸才換得今世的擦肩而過。
【第26句】: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第27句】:佛曰:心在俗世中,不動不傷。人曰:心在俗世外,不動即亡。
【第28句】:佛說:你隨時要認命,因為你是人。
【第29句】:佛曰——種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第30句】:佛說:道是修行,魔是心魔。
【第31句】: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第32句】:佛說: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第33句】:佛說:輪回中,心若一動,便已千年。既然我再也無法感受到心動的感覺,我的心已平靜有如目水,不如斬斷情絲,阪依我佛。
【第34句】:佛說: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第35句】:佛曰:凈心守志??蓵恋?。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第36句】: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37句】:佛曰——何期自性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第38句】: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39句】:佛說: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第40句】:佛曰——剎那便是永恒。
【第41句】:佛說:每個人所見所遇到的都早有安排,一切都是緣。緣起緣滅,緣聚緣散,一切都是天意。
【第42句】:佛說:人應該學會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第43句】:佛說: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注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第44句】:佛說:好好的管教你自己,不要管別人。
【第45句】: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第46句】:佛曰:“不放不住,方可久持心念”,如此的放不下,實在有違做人之道。
【第47句】:佛說: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第48句】:佛說:與其說是別人讓你痛苦,不如說自己的修養不夠。
【第49句】:佛曰——將生命結束在愛人面前,瞬間的痛苦,永恒的幸福,無法抵擋的誘惑
【第50句】:佛曰——人無善惡,善惡存乎爾心。
【第51句】:佛說: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無味之中。
【第52句】:佛說: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產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觀點產生了過去、未來,產生了好、壞、順、逆,人一直活在企盼與欲望中。當小我消失變成無我時,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
【第53句】: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無須精心去處世。
【第54句】:佛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己,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面對這一切。
【第55句】: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第56句】:佛說: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換今生一次的擦肩。
【第57句】:佛說:千燈萬盞,不如心燈一盞。
【第58句】:佛說:萬發緣生,皆系緣分!偶然的相遇,驀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為了眼光交會的剎那。
【第59句】:佛說:握緊拳頭,你的手里是空的;伸開手掌,你擁有全世界。
【第60句】: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61句】:佛說:萬法緣生,皆系緣分!
【第62句】:佛說:放下紅塵之事得人間大道!好淬煉舍利子得正菩提!渾忘世間一切煩惱。風聲,雨聲,一世的相思。涅磐,頓悟,一世的禪鋒。
【第63句】: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第64句】:佛說:這世間,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諸多煩惱,煩惱無以排遣故有心結,人就陷入”無明“狀態中,從而造下種種惑業。
【第65句】:佛說:不要浪費你的生命在你一定會后悔的地方上。
【第66句】:佛說:菩提本非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
【第67句】:佛說:凡事都是有定數的,不能強求。
【第68句】:佛曰——“尋根?!眴栐弧昂沃^之根?”
【第69句】:佛說:你永遠要感謝給你逆境的眾生。
【第70句】:佛說:“一切有為法,盡是因緣合和,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第71句】: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
【第72句】:佛曰——為何不必?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第73句】:佛曰:以物物物,則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則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實,名物不實,是以物無物也。
【第74句】:佛曰:人在荊棘中,不動不刺。人曰:人在蓮臺上,不動即佛。
【第75句】:佛說:百態之世原是苦海,看破紅塵方為上岸。
【第76句】:佛說:萬物皆無常,有生必有滅,不執著于生滅,心便能安靜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悅。人因企求永遠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
【第77句】:佛曰——“尋找自我?!眴栐弧笆篱g為何多苦惱?”
【第78句】:佛曰:如人鍛鐵。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學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凈矣。
【第79句】:佛言——人隨情欲,求於聲名,聲名顯著,身已故矣,貪世常名,而不學道,枉功勞形。譬如燒香,雖人聞香,香之燼矣,危身之火,而在其后。
【第80句】:佛說:修行是點滴的工夫。
佛語經典文案55句
所以問題不在于一個人是否能永葆青春,永遠健康幸福,而在于他在老年所具備的種種常見的不利條件下,如何來渡過他那永恒的生命。
【第1句】: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第2句】: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
【第3句】:佛身者即法身也,從無量功德智慧生,從戒定慧解脫知見生。
【第4句】:暗藍色的高空中閃耀著一顆白亮耀眼如鉆石的星星啟明星。
【第5句】:世人言忍,忍字最難,非大智慧,斷然不能。
【第6句】:離妄想顛倒無真如佛性。離貪嗔邪見,無菩提涅盤。
【第7句】:與外不染色聲等,與內不起妄念心,得如是者名為證;得證之時不得作證想,名無證;得無證時,亦不得作無證想,是名無無證。(無證無無證,是名畢竟證。)
【第8句】:源乎源乎,千山勢到(山獄,按:’山’在上,’獄’在下)邊止,萬派聲歸海上消。
【第9句】:佛觀一碗水,四萬八千蟲。一花一世界,一葉一春秋。靜一刻易,靜一生難啊!
【第10句】:疾苦在身,宜善攝心,不為外境所搖,中心亦不起念。
【第11句】:從外入者不是家珍,從內發者,方謂真慧。
【第12句】:看來我上岸以后一被人發現在地上躺著,就有專差報告了皇帝,所以他早就知道了這事,于是開會決定把我用前面敘述的方式綁縛起來(這是在夜間我睡著時干的),又決定送給我充足的酒肉,并備一架機器把我運到京城。
【第13句】:好的書籍是最貴重的珍寶。
【第14句】:你什么時候放下,什么時候就沒有煩惱。
【第15句】:書籍便是這種改造靈魂的工具。人類所需要的,是富有啟發性的養料。而閱讀,則正是這種養料。
【第16句】:當落日沉沒……銀灰色的暮露籠罩著草原的時候,你就會看見無數點紅火光,那是牧民們在燒銅壺準備晚餐。…………夜的草原是這么寧靜而安詳,只有漫流的溪水聲引起你對這大自然的退思。
【第17句】: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第18句】: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第19句】:你可以擁有愛,但不要執著,因為分離是必然的。
【第20句】:一進大門我就看到了一片樹林郁郁,有的顏色深綠??雌饋硐駥⑹總円粯油α⒃诼愤?,有的'顏色淺綠,看起來像孩子們一樣沒有長大,有的顏色黃黃的,看起來馬上要枯萎了。
【第21句】: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第22句】:住相布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
【第23句】:這時梯子已經架好,幾個人爬了上來。猴子見狀,發現自己幾乎被四面包圍,而三條腿又跑不快,只好把我放在屋脊的一片瓦上,自顧逃命。我在瓦上坐了一刻;這里離地面有三百碼。我時時都覺得會被風刮下來,或者是自己頭昏目眩,從屋脊一直滾到屋檐。但是,給我的保姆跑腿的一個誠實可靠的小伙子這時爬了上來,他把我裝到他的馬褲褲袋里,安全地帶下了地。
【第24句】: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第25句】:秋天,樹葉仿佛是一個會跳舞的精靈,從樹上翩翩飛舞而下。
【第26句】:欲速是讀書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綿密不間斷,不在不速也。
【第27句】:夏夜,天上綴滿了閃閃發光的星星,像細碎的流沙鋪成的銀河斜躺在青色的天宇上。大地已經沉睡了。除了微風輕輕的、陣陣的吹著,除了偶然一聲兩聲狗的吠叫,冷落的街道是寂靜無聲的。
【第28句】:大悲無淚,大悟無言,大笑無聲。
【第29句】:未生前本來面目,死了燒了什么處相見。
【第30句】:讀書是學習,摘抄是整理,寫作是創造。
【第31句】:有錢也苦,沒錢也苦;閑也苦,忙也苦,世間有哪個人不苦呢?越不能忍耐,越會覺得痛苦,何不把苦當磨練?
【第32句】:婉轉顯赫懦弱虔誠狼藉慎重潦倒奢侈純樸頻繁隱瞞拘禁
【第33句】:海邊的月夜是美麗幽靜的,耳畔只能聽到“嘩嘩”的海浪聲;微風輕拂臉面,使人感到輕松愉快。
【第34句】:佛說:汝以色空相傾相奪于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
【第35句】:死亡教會人一切,如同考試之后公布的結果——雖然恍然大悟,但為時晚矣!
【第36句】:但于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第37句】:當我們第一遍讀一本好書的時候,我們仿佛覺得找到了一個朋友;當我們再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第38句】:進了大門,沿著臺階往上走,臺階的兩旁都是佛像。這些佛像千姿百態,形神各異:有的盤著雙腿,正在念經;有的在用手摳耳朵;還有的看著地面,好像在尋找什么東西……我們往上走了一會兒,看見了一尊巨大的臥佛石像,佛像至少有幾十噸重,佛像前面擺了香案,供游客們燒香。
【第39句】:喜歡讀書,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第40句】:來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觀此,未免心冷。
【第41句】: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第42句】:認識自己,降伏自己,改變自己,才能改變別人。
【第43句】:要了解一個人,只需要看他的出發點與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第44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第45句】: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于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第46句】:未生前本來面目,死了燒了什么處相見。
【第47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第48句】:明明白白無生死,去去來來不斷常;是是非非如昨夢,真真實實快承當。
【第49句】:唐樂宮以它那新穎、獨特的建筑藝術,吸引著每一位來古都西安游覽的客人。在宮前,游人們贊嘆不絕地觀看那翹起的飛檐。它們有的像將要騰空飛起的雄鷹;有的像頑皮的小猴子,驕傲地翹起了美麗的尾巴:有的像奮起的金蛇,把頭伸向藍天。
【第50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第51句】:秋天天高云淡,神清氣爽,正是登千佛山的好時機。沿青石板山路拾級而上,小路兩側的樹木有紅的、有黃的、有綠的,一叢叢、一簇簇,五彩繽紛,絢爛奪目。一陣涼爽的秋風吹過,不時有樹葉從空中翩然落下,象一個個翻飛的蝴蝶,落在我們身上,落在蜿蜒的山路上,讓人都不忍心踩踏這些美麗的樹葉。
【第52句】:機場真大啊!橢圓形的飛機跑道旁有一片空曠的草坪,正中央有一座華麗的航空指揮臺。
【第53句】:念佛人心清凈,凈心念佛凈心聽;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無非心凈定。
【第54句】:學佛是對自己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給別人看的。
【第55句】:一片石即一座佛,一座佛又即一片石,無非是一片心。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