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變通名言警句
名言,是指一些名人說的、寫的、歷史紀(jì)錄的、經(jīng)過實踐所得出的結(jié)論或建議。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guān)于變通名言警句,歡迎閱讀。
【第1句】:變法之難,在去其舊染矣,而能別擇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嚴(yán)復(fù)詩文選》
【第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3句】: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4句】:治國之有法,猶治病之有方也,病變則方亦變。——康有為《政論集》
【第5句】: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第6句】:法若有弊,不可不變。——《宋史》卷三五一《趙挺之列傳》
【第7句】:事不凝滯,理貴變通。——《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
【第8句】:法在心頭,泥古則失。——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
【第9句】: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切莫輕易答應(yīng)別人,一旦答應(yīng)了別人,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華盛頓
【第10句】:每次改革都會出現(xiàn)一批偏激的狂人。——羅斯福
【第11句】:法無久不變,運無往不復(fù)。——魏源《古微堂外集》
【第12句】: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迅
【第13句】:法與時移,而禁與治變。——《韓非子·心度》
【第14句】:我們有無產(chǎn)階級道德,我們應(yīng)該發(fā)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chǎn)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加里寧
【第15句】: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魏源《古微堂內(nèi)集》
【第16句】: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極其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第17句】: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fēng)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第18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第19句】:只有變通,只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才能適應(yīng)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因為天真的理想主義者縱使執(zhí)著、縱使頑強,卻依然是軟弱的。他們并不明白,在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卻必須接受。只有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丑陋與污濁,被現(xiàn)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依然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石悅
【第20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啟超《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
【第21句】:一個人的價值,應(yīng)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yīng)當(dāng)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第22句】:變或可存,不變則削,全變乃存,小變?nèi)韵鳌!涤袨椤墩摷?/p>
【第23句】:辱,莫大于不知恥。——王通
【第24句】: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呂坤
【第25句】: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列傳》
【第26句】: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第27句】:法令之設(shè),所以隨時制也。——《晉書》
【第28句】: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第29句】: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程顥
【第30句】:變法則民富。——《譚嗣同全集·仁學(xué)二》
【第31句】:變革給人以慰藉,哪怕是變得更壞,就像我坐馬車旅行時發(fā)現(xiàn)的那樣,換個姿勢后即使碰傷了,我也常常覺得舒服。——歐文
【第32句】: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zhì),什么都逃不過他那橫掃的鐮刀。——莎士比亞
【第33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34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35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墨翟
【第36句】: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屠格涅夫
【第37句】: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第38句】: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第39句】: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jīng)過艱難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xiàn)。——塞涅卡
【第40句】: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卡耐基
【第41句】: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第42句】:誰給我一滴水,我便回報他整個大海。——華梅
【第43句】: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馬斯·莫爾
【第44句】: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chǎn)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第45句】:治天譬如居室,弊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司馬光
【第46句】: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第47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48句】:充滿著歡樂與斗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赫胥黎
【第49句】: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張聞天
【第50句】: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第51句】: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歌德
【第52句】: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蕭伯納
【第53句】:事不師古,以克永世。——《李覯集·官人》
【第54句】: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魯迅
【第55句】: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fā)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胡志明
【第56句】: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第57句】: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裴多菲
【第58句】:變通革弊,與時宜之。——《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
【第59句】: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第60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61句】: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第62句】: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來。——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63句】: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第64句】: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黑格爾
【第65句】:當(dāng)前的任務(wù)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yīng)的上層建筑的純鋼。——列寧
【第66句】:知恥近乎勇。——孔丘
【第67句】: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fù)疚。——郭小川
【第68句】: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zhuǎn)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韓非子·心度》
【第69句】: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zhǔn)備。——易卜生
【第70句】: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yīng)。——丁玲
【第71句】: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第72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古。——《商子·更法》
【第73句】:法變而日新。——康有為《政論集》
【第74句】: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鳩
【第75句】:法制數(shù)變,國家之大患。——申涵煜《省心短語》
【第76句】: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六韜·武韜·順啟》
【第77句】:我愿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dān)當(dāng)患難。——貝多芬
【第78句】: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第79句】: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第80句】: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夸美紐斯
【第81句】: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jié)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爾巴特
【第82句】:人的理性粉碎了迷信,而人的感情也將摧毀利己主義。——海涅
變通名言警句80條
【第1句】:變法之難,在去其舊染矣,而能別擇其故所善者葆而存之。——《嚴(yán)復(fù)詩文選》
【第2句】: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孔丘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陶淵明
【第3句】:虛而平淡無味的。——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4句】:治國之有法,猶治病之有方也,病變則方亦變。——康有為《政論集》
【第5句】:自覺心是進步之母,自賤心是墮落之源,故自覺心不可無,自賤心不可有。——鄒韜奮
【第6句】:法若有弊,不可不變。——《宋史》卷三五一《趙挺之列傳》
【第7句】:事不凝滯,理貴變通。——《宋史》卷二五六《趙普列傳》
【第8句】:法在心頭,泥古則失。——王士禎等《師友詩傳錄》
【第9句】:自己不能勝任的事情,切莫輕易答應(yīng)別人,一旦答應(yīng)了別人,就必須實踐自己的諾言。——華盛頓
【第10句】:每次改革都會出現(xiàn)一批偏激的狂人。——羅斯福
【第11句】:法無久不變,運無往不復(fù)。——魏源《古微堂外集》
【第12句】:上人生的旅途罷。前途很遠,也很暗。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魯迅
【第13句】:法與時移,而禁與治變。——《韓非子·心度》
【第14句】:我們有無產(chǎn)階級道德,我們應(yīng)該發(fā)展它,鞏固它,并且以這種無產(chǎn)階級道德教育未來的一代。——加里寧
【第15句】:變古愈盡,便民愈甚。——魏源《古微堂內(nèi)集》
【第16句】:對自己的痛苦敏感,而對別人的痛苦極其麻木不仁,這是人性的可悲的特色之一。——池田大作
【第17句】:人只有獻身于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fēng)險的生命的意義。——愛因斯坦
【第18句】:生當(dāng)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李清照
【第19句】:只有變通,只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才能適應(yīng)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因為天真的理想主義者縱使執(zhí)著、縱使頑強,卻依然是軟弱的。他們并不明白,在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卻必須接受。只有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丑陋與污濁,被現(xiàn)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依然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石悅
【第20句】:法者,天下之公器也;變者,天下之公理也。——梁啟超《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
【第21句】:一個人的價值,應(yīng)該看他貢獻什么,而不應(yīng)當(dāng)看他取得什么。——愛因斯坦
【第22句】:變或可存,不變則削,全變乃存,小變?nèi)韵鳌!涤袨椤墩摷?/p>
【第23句】:辱,莫大于不知恥。——王通
【第24句】:自私自利之心,是立人達人之障。——呂坤
【第25句】:法相因則事易成,事有漸則民不驚。——《宋史》卷三三八《蘇軾列傳》
【第26句】:我從來不把安逸和快樂看作是生活目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chǔ),我叫它豬欄的理想。——愛因斯坦
【第27句】:法令之設(shè),所以隨時制也。——《晉書》
【第28句】:裝飾對于德行也同樣是格格不入的,因為德行是靈魂的力量和生氣。——盧梭
【第29句】: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第30句】:變法則民富。——《譚嗣同全集·仁學(xué)二》
【第31句】:變革給人以慰藉,哪怕是變得更壞,就像我坐馬車旅行時發(fā)現(xiàn)的那樣,換個姿勢后即使碰傷了,我也常常覺得舒服。——歐文
【第32句】:時間會刺破青春表面的彩飾,會在美人的額上掘深溝淺槽;會吃掉稀世之珍!天生麗質(zhì),什么都逃不過他那橫掃的鐮刀。——莎士比亞
【第33句】:0【第3句】: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量去衡量的。——列夫·托爾斯泰
【第34句】: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第35句】:君子不鏡于水,而鏡于人。鏡于水,見面之容,鏡于人,則知吉與兇。——墨翟
【第36句】:先相信你自己,然后別人才會相信你。——屠格涅夫
【第37句】:一切利己的生活,都是非理性的,動物的生活。——列夫·托爾斯泰
【第38句】:不是不能見義,怕的是見義而不勇為。——謝覺哉
【第39句】: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jīng)過艱難卓絕的斗爭之后才能實現(xiàn)。——塞涅卡
【第40句】: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卡耐基
【第41句】:如果道德敗壞了,趣味也必然會墮落。——狄德羅
【第42句】:誰給我一滴水,我便回報他整個大海。——華梅
【第43句】:智者寧可防病于未然,不可治病于已發(fā);寧可勉勵克服痛苦,免得為了痛苦而追求慰藉。——托馬斯·莫爾
【第44句】:共同的'事業(yè),共同的斗爭,可以使人們產(chǎn)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奧斯特洛夫斯基
【第45句】:治天譬如居室,弊則修之,非大壞不更造。——司馬光
【第46句】:治國無法則亂,守法而弗變則悖,悖亂不可以持國。——《呂氏春秋》卷一五《察今》
【第47句】: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第48句】:充滿著歡樂與斗爭精神的人們,永遠帶著歡樂,歡迎雷霆與陽光。——赫胥黎
【第49句】:生活的理想,就是為了理想的生活。——張聞天
【第50句】:人生不是一種享樂,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列夫·托爾斯泰
【第51句】:你若要喜愛你自己的價值,你就得給世界創(chuàng)造價值。——歌德
【第52句】: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蕭伯納
【第53句】:事不師古,以克永世。——《李覯集·官人》
【第54句】:孩子是要別人教的,毛病是要別人醫(yī)的,即使自己是教員或醫(yī)生。但做人處事的法子,卻恐怕要自己斟酌,許多人開來的良方,往往不過是廢紙。——魯迅
【第55句】:革命道德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它是從日常的堅持不懈的斗爭和鍛煉中發(fā)展和鞏固起來的,正如玉石越磨越亮,黃金越煉越純一樣。——胡志明
【第56句】:德行的實現(xiàn)是由行為,不是由文字。——夸美紐斯
【第57句】:我是你的,我的祖國!都是你的,我的這心、這靈魂;假如我不愛你,我的祖國,我能愛哪一個人?——裴多菲
【第58句】:變通革弊,與時宜之。——《晉書》卷四九《阮籍列傳》
【第59句】:沉沉的黑夜都是白天的前奏。——郭小川
【第60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于人。——劉備
【第61句】:陰謀陷害別人的人,自己會首先遭到不幸。——伊索
【第62句】:一個沒有受到獻身的熱情所鼓舞的人,永遠不會做出什么偉大的事情來。——車爾尼雪夫斯基
【第63句】:常求有利別人,不求有利自己。——謝覺哉
【第64句】:理想的人物不僅要在物質(zhì)需要的滿足上,還要在精神旨趣的滿足上得到表現(xiàn)。——黑格爾
【第65句】:當(dāng)前的任務(wù)是,即使在最困難的條件下,也要挖掘礦石,提煉生鐵,鑄造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以及與這一世界觀相適應(yīng)的上層建筑的純鋼。——列寧
【第66句】:知恥近乎勇。——孔丘
【第67句】:愿每次回憶,對生活都不感到負(fù)疚。——郭小川
【第68句】:治民無常,唯治為法。法與時轉(zhuǎn)則治,治與世宜則有功。——《韓非子·心度》
【第69句】:社會猶如一條船,每個人都要有掌舵的準(zhǔn)備。——易卜生
【第70句】:人,只要有一種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艱苦都能忍受,什么環(huán)境也都能適應(yīng)。——丁玲
【第71句】:我深信只有有道德的公民才能向自己的祖國致以可被接受的敬禮。——盧梭
【第72句】:治世不一道,便國不必古。——《商子·更法》
【第73句】:法變而日新。——康有為《政論集》
【第74句】:讓我們把不名譽作為刑罰最重的部分吧!。——孟德斯鳩
【第75句】:法制數(shù)變,國家之大患。——申涵煜《省心短語》
【第76句】:事而不疑,則天運不能移,時變不能遷。——《六韜·武韜·順啟》
【第77句】:我們愛我們的民族,這是我們自信心的源泉。
【第78句】:一個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個力量無邊的人。——巴爾扎克
【第79句】:無私是稀有的道德,因為從它身上是無利可圖的。——布萊希特
【第80句】:對于事實問題的健全的判斷是一切德行的真正基礎(chǔ)。——夸美紐斯
執(zhí)著與變通
生活中的事物不會總是一塵不變的,當(dāng)執(zhí)著“行到水窮處”時,就需要“坐看云起”時的變通;當(dāng)執(zhí)著“山窮水復(fù)疑無路”時,就需要“柳岸花明又一村”的變通。
在學(xué)習(xí)時,我們要學(xué)會該變通時就變通,該執(zhí)著時就執(zhí)著,在執(zhí)著中學(xué)會變通,讓變通來實現(xiàn)執(zhí)著。
正所謂“識時務(wù)者為俊杰”,遙想當(dāng)年韓信,拜將臺封帥,是何等的意氣風(fēng)發(fā),金戈鐵馬,橫掃千軍,與當(dāng)年受胯下之辱的街頭少年簡直不可同日而語,他能夠得到這一切正是因為在眾人盲目相信項羽的時候他看清了局勢,靈活變通,終于成就了劉漢的八百年天下!如果韓信是一個愚昧固守,一味“執(zhí)著”的'人,致死他也只能做一個項營里的小軍官,我們又怎能驚嘆于背水一戰(zhàn)的奇跡,我們又怎能領(lǐng)略到十面埋伏的神話呢?而范增“亞父”,他就是執(zhí)著有余,變通不足,他的智慧為他贏得了“智囊”的美稱,卻不能使他適時變通,后人尊重他的忠誠,但仍不免感到惋惜,憑他的聰明才智,范增完全可以在戰(zhàn)爭時代翻手成云,覆手化雨,然而他執(zhí)著于項氏對他的情誼,明知道項羽不具備稱王的才干,可范增依然為項氏殫精竭慮,嘔心瀝血,可他的結(jié)局呢?鴻門外,空嘆:“豎子不足與謀”,彭城路,一付忠心化為冤魂!
同樣的時代,同樣身為才干。韓信是開國功臣,位尊齊王;范增卻落得個被主猜疑,病死歸路的下場。一成一敗,都是與變通有著莫大的關(guān)系。無論什么時候,只有善于變通的人才能的到更好的生存和發(fā)展。
變通使執(zhí)著更具成效:鄧小平為實現(xiàn)祖國統(tǒng)一,最后提出“一國兩制”的方針,使香港、澳門順利回到祖國的懷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臺灣也會回歸,實現(xiàn)祖國的最終的統(tǒng)一。
如果愛迪生實驗了九百多次放棄了電燈的發(fā)明,那么人類歷史還要在燭光中摸索;如果開普勒計算了近十年,驗近了十個假設(shè)的錯誤后放棄了,那么人們也許還要晚半個世紀(jì)看破星星的秘語。是執(zhí)著造就了他們的成功。然而如果伽利略不能打破常規(guī),及時變通,就不會發(fā)現(xiàn)單擺定律;如果戴維不能突破常規(guī),靈活轉(zhuǎn)變,就不會發(fā)現(xiàn)堿金屬。是變通讓他們成功。
執(zhí)著是《孫子兵法》“以不變應(yīng)萬變”的冷靜,變通是《易經(jīng)》“窮則變,變則通”的智慧。
朋友,讓我們以執(zhí)著為桅,以變通為帆,滿載著理想與抱負(fù)向成功的彼岸航行。
關(guān)于選擇變通的優(yōu)秀作文
小草在頑石的壓迫下,沒有與之對抗,于是成就了自己的盎然生機;蝴蝶在雄鷹的的炫耀下,沒有與之爭強,于是成就了自己的靈動多姿;星辰在日月的光華中,沒有與之爭美,于是成就了自己的粲然星光!變通,是我們走向成功的不二法寶。
選擇變通,我們就多了一份選擇;選擇變通,我們就擁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孔子曾贊美過水,認(rèn)為其為至圣之物,就在于水的`變通。看她柔弱靈巧的身姿,遇石則回,遇險則繞,終于匯集入海,成就了水的精神。變通,是水的法寶。選擇變通,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特點。
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的離愁別緒似乎還在心間,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繁華煙景好似還在眼前。柳永,在科舉的染缸中幾度沉浮,在功名利祿的追求中被弄得焦頭爛額,于是柳永積極選擇變通,在吟詩誦詞之中找到了合適的位置,于是就有了無數(shù)空前絕后的詩句流傳千古。選擇了變通,柳永從一個失敗的科舉應(yīng)試者成為一代詩詞大家。試問,若無變通,若柳永繼續(xù)沉迷于科舉的光華下,怎么會有如此空靈美幻的詩詞問世?選擇變通,我們才能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
魯迅曾到日本留學(xué),求學(xué)醫(yī)術(shù),然當(dāng)他體會了國人的愚昧無知之后,做出了偉大的舉動——棄醫(yī)從文!魯迅以筆為武器,與御用文人作斗爭。“心事浩蕩連千宇,于無聲處聽驚雷”,他展現(xiàn)出了革命家的風(fēng)范。“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他升華了中華民族的靈魂。魯迅在棄醫(yī)從文的變通中改變了自己的前進的方向。試問,若無變通,若魯迅繼續(xù)苦讀經(jīng)書,中國怎會出現(xiàn)振聾發(fā)聵的吼叫?選擇變通,我們才能成就事業(yè)的輝煌。在日本“迷茫迷亂”為核心思想的文學(xué)界,宮崎駿本也選擇了這個方向,但事業(yè)的失敗使他清醒,于是積極變通,宮崎駿在都市中塑造出了清純簡單的世界觀,于是宮崎駿成為了一個傳奇,被稱為國寶級藝術(shù)家。試問,若無變通,若宮崎駿繼續(xù)在迷亂文學(xué)的重?fù)?dān)下摸爬滾打,又怎會成就他事業(yè)的輝煌?選擇變通,當(dāng)前行的路已無法可走,當(dāng)前行的風(fēng)景已讓我們失望,當(dāng)前行的腳步為艱險所絆。選擇變通,若我們以變通的心態(tài)面對生活,我們必能觸到屬于自己的成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