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隱和杜牧)。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處
唐?杜甫《春望》
原文
見“白頭搔更短,深欲不勝簪”。
注釋
破:破壞。春:春天。深:形容草木茂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
賞析
這兩句詩的意思是:國家已被戰(zhàn)爭破壞,只有山河還依然存在;春天的城市里,草木茂盛,景色一片陰森暗淡。“城春草木深”,城市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如今卻草木茂盛,形容荒涼殘破沒有人煙。這兩句詩常用來形容屢遭戰(zhàn)亂騷擾的城市,殘破而荒蕪。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唐代詩人,漢族,河南鞏縣(今鄭州鞏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自號少陵野老,是我國盛唐時期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為國為民,人稱:詩圣,世界文化名人,與李白并稱“大李杜”(“小李杜”是指李商隱和杜牧)。杜甫祖籍襄陽(今湖北襄樊市),遠祖為晉代功名顯赫的杜預,乃祖為初唐詩人杜審言,杜甫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因此后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其詩多涉筆社會動蕩、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詩被譽為“詩史”。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詩藝精湛,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杜甫一生寫詩一千四百多首,其中很多是傳頌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別”,并有《杜工部集》傳世;其中“三吏”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關吏》,“三別”為《新婚別》《無家別》和《垂老別》。杜甫的詩篇流傳數(shù)量是唐詩里最多最廣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詩人,對后世影響深遠。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意思》古詩詞素材
上一篇:寫給設計師的標語集合10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