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痛苦這東西,天生應該用來藏在心底,悲傷天生是要被努力節制的。受到的傷害和欺騙總得去原諒,滿不在乎的人不是無情的人。最安靜與最孤獨的成長,也是能使人踏實、自信、強大、善良的,大不了,吐吐舌頭而已。
【第2句】:【禪心佛語】人生本來就是掙扎的、痛苦的、幸運的、快樂的、探索的、自得的。因為信,所以循規;因為疑,所以迷失;因為思,所以叛逆;因為悟,所以蹈矩。這就是人生的回歸。
【第3句】:【禪語人生】一些天生的恐懼,所求不得的憤怒,希望落空的悲傷,都只是一種生命能量的自然流動而已,它會來,就一定會走。
【第4句】:【禪心佛語】生活中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不貪就是布施,斷惡就是行善,改過就是懺悔,謙卑就是禮佛,守禮就是持戒,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利人就是利己。
【第5句】:【禪語人生】修禪者主張放棄已有的知識和邏輯,不是不要“知”,而是要追求更高層次的“知”,那是無上智慧,天下一切事理都可以用無上智慧來印證和解釋。
【第6句】:有些人常以外在的形象來分別身份高低,我們學習佛菩薩的慈悲平等心,不可有人我相的分別。人性平等,大家必須以清凈無雜染、坦誠不虛假的直心,發揮“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如此才是真正的佛弟子。
【第7句】:【禪心佛語】那些沒有目標的人都是在為有目標的人實現目標,自己如果沒有獨立的思考方式,就會老是陷入到別人的游戲規則里。
【第8句】:【禪語人生】我們每天都要檢查自己,要牢記《溈山警策文》中的諄諄教導,“舉措看他上流,切莫隨于庸鄙”。
【第9句】:我曾在佛前與你緣定三生,卻可惜路途遙遠與你有緣無分;現只在堂前為汝永世禪燈,不奢求轟轟烈烈,只愿能平淡安存。
【第10句】:【禪心佛語】什么都可以不好,心情不能不好,什么都可以缺乏,自信不能缺乏,什么都可以不要,快樂不能不要,什么都可以忘掉,健身不能忘掉。
【第11句】:執一顆素心,清芬,恬淡。以獨特的姿態,綻放著自己的生命,以自己獨有的方法,追尋著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守著心中的溫暖與美好,蕩起生命之舟,讓內心豐盈,健康,快樂,如此,便是好。
【第12句】:【禪語人生】一般人由于“近視眼”的關系(這種近視不是眼睛的近視,而是認識的近視、智慧的近視),往往認為:干好事,干完就結束了;干壞事,只要沒有受到法律的懲罰,干完也就完了。
【第13句】:好比很多人看到蛇時,下意識就想置它于死地,這是因為怕被蛇咬。然而蛇與它的同類相處時,一向相安無事,為什么遇到人時卻兇性大發呢?原因也是同樣的——怕被人打死啊!
【第14句】:【佛心禪語】在家庭中,父母兄弟姊妹,經常在一起生活,不能與他們和睦相處,將來走入社會時又能與誰真心和睦地相處呢?甚至以信仰支持事業面對所有的人時,不具足睦親的美德,又怎么能和其他人和睦相處呢?
【第15句】:漫長的光陰里,沉淀下來的才是真正的屬于自己。生命里人來人往,過客依舊匆匆。很多事物,物是,人已非。總有一種情意,經得起流年的洗滌,那是歲月見證的真誠,根植于靈魂深處。
【第16句】:【禪心佛語】生活里有時候會感覺心很累,可是確實又列不出一個累心的清單,白白的讓那些飄忽不定的悲觀情緒折磨自己的人生。生活沒有真正的負擔,只是輸給了堵心。記的一句忠告,不要讓那些不著調的壞情緒,壞了人生這場相聚。
【第17句】:生活是一件藝術品,每個人都有自己認為最美的一筆,每個人也都有認為不盡如人意的一筆,關鍵在于您怎樣看待。與其整日被庸人自擾的愁悶所困擾,不如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淡看一切。
【第18句】:【經典佛語】多去理解尊重別人,常懷寬容感激之心,寬容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海納百川才那么廣闊,感激你的朋友,是他們給了你幫助;感激你的敵人,是他們讓你變的堅強。(---懂的寬容感恩)
【第19句】:【禪心佛語】將我心比他心,把自己設身處地當做異類畜生來想,我們就可以體會到,放生的功德是多么地大,批評阻礙放生的罪案是多么地深。
【第20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我相信,上帝在讓我們經受挫折的時候,也一樣賜予了我們堅強,面對挫折,只要有毅力和勇氣,走過荊棘,一定能邂逅鮮花滿地,沐浴陽光的生活。
【第21句】:人生如夢,暮然回首萬事空。用心的守護這這片屬于自己的心情,讓它隨著陽光般的溫馨走在我們的路上,有著多情的陪伴和友情的付出,累積了光明的彩虹線,伴著風采多姿的光芒歷練著自己心中的繁華。
【第22句】:【圣經文案】269耶穌說:“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著我。沒有人能到父那里去。”(約14:6)
【第23句】:如果我們能意識到自己每天攝人食物,實際上是在服毒;本來攝人食物是為了補給生命,實際上卻在戕害生命,我們最想掐死的是誰?
【第24句】: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段情,或濃或淡,不近不遠,卻永遠無法遺忘;每個人心中都有一道傷,或深或淺,若隱若現,卻永遠屬于珍藏。
【第25句】:如果胡里胡涂地隨著過去的福延續現在的緣,生活如意順利而不再造福利人群的因,如此“享福了福”,福報享盡就沒有了,這就是不能惜福。
【第26句】:我們最大的悲哀,是迷茫地走在路上,看不到前面的希望;我們最壞的習慣,是茍安于當下生活,不知道明天的方向。
【第27句】:分別迷惑相,是名依他起;相中所有名,是則為妄計;諸緣法和合,分別于名相,此等皆不生,是則圓成實。《大乘入楞伽經》卷六
【第28句】:人自身的煩惱,比身外的冤家更厲害!因此,應該常常警惕自己,莫讓良知睡著了。良知一旦睡著,則殺、盜、淫、妄等種種罪業都會發生。
【第29句】:【佛心禪語】真正的英雄,并不是能打敗敵人的人,而是能降伏煩惱的行者。打敗敵人,只是一時的戰勝。降伏煩惱,才是永恒的勝利。打敗敵人其實會制造更多的敵人,降伏煩惱等于徹滅一切,也戰勝一切:064。
【第30句】:【心靈禪語】生命中許多的錯失,是因為我們不堅持、不挽留,然后就去自欺欺人的說一切都是命運。殊不知命運再好,都要經歷風雨和黑暗;就算再糟,上天也會為你預留一片陽光,只要你用心尋找,就不會永遠站在陰霾之下。
【第31句】:人是「有情」的眾生,但是有的人情感太熱了,只有五分鐘熱度,不能維持長久;有的人情感太多了,多得讓人受不了。所以有時候淡泊一點的情感,持之以久,甚至愈久愈香。淡泊的情,就是真性情,淡泊的情,就是禪者心。
【第32句】:生命本是一個傳奇,相逢與錯過,追求與生活,堅守與等待,都是一種幸福,那一路珍藏的美好,都化成滿天的璀璨,如繁花清幽,滿目綻放。靈魂深處,靜默著,且炫舞著,獨舞一曲又一曲。
【第33句】:所以我們對待子女,要像揉湯圓一樣,輕輕地揉,不要太用力,使這個湯圓在我們手中,被搓揉得非常圓。這個譬喻,是指要擴大我們的愛心,不要將所有的愛,只放在自己家人身上,過于關愛會形成壓迫感。
【第34句】:【禪語人生】物質財富是身外之物,精神財富是生命的重要內涵。物質財富只有暫時意義,精神財富則具有永久意義。
【第35句】:人生就是這樣,得失無常,凡是路過的,都算風景;能占據記憶的,皆是幸福。等走遠了再回首,我們才發現,挫敗讓人堅強,別離令人珍惜,傷痛使人清醒。你只有從過去中轉身,幸福才會在明天迎接你。
【第36句】:【佛心禪語】真是一頓好跑。跑過幾條山路,追趕的人早已不見蹤影。在一條寂靜的山路邊師父坐下來,招呼前面的徒弟說:“回來歇息片刻。”
【第37句】:眼見色時,不染于色。耳聞聲時,不染于聲。皆解脫也。——《達摩大師悟性論》憶昔當年未悟時,一聲號角一聲悲;如今枕上無閑夢,大小梅花一樣香。——孚上座
【第38句】:【禪語人生】想在艷陽天聽雨聲,在水泥城市中行走熱帶雨林,忙碌麻木的工作中看夕陽聞鳥鳴?該應用豐富細膩的背景元素和設置為您創造視聽上的虛擬世界,不同種類的風鈴,海邊、叢林、細雨、晚霞等任意搭配,身未動而心已遠。
【第39句】:節欲戒嗔,是保身法;收斂安靜,是治家法;隨順自然,是省事法;行善修心,是出世法。守此四法,結局通達。
【第40句】:若夫瑜伽、唯識,乃極數之書也;《華嚴》、《楞嚴》,窮理之經也。數、理俱精,如不透禪宗,乃葉公畫龍耳,豈能興云作電哉?(明)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五,《法派宗派說》
【第41句】:【禪語人生】無論發生了好事或壞事,好事不必得意忘形,壞事不必焦頭爛額,那都是由于因素機緣所促成,不如面對它、接受它。
【第42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要自信。一個獲得成功的人,首先因為他有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為可能,使可能成為現實。不自信,使可能變成不可能,使不可能變成毫無希望。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第43句】:【一日禪文案】世上任何事業的成就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在通往成功目標的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唯有那些始終堅守自己信念的人,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勝利者不一定是跑得最快的那個人,而是最能耐久的人。
【第44句】:【佛性是寶藏】遺失身外財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遺失了內心的寶藏卻還無知覺;人人本有清凈純真的佛性,只因煩惱無明而庶廠了珍貴的寶藏。
【第45句】:【禪心佛語】人生一回,誰的一生也不會是一帆風順,沒有一點曲折,誰也不可能永久生活在春暖花開的季節,經歷春夏秋冬的輪回,體驗世態炎涼的變換,幾乎是每個人都逃不過的,既然無法逃避,那就坦然的面對,從容地接受。
【第46句】:福報才是人間最穩定的財富所謂流水不腐,即讓自己所“擁有”的產生價值,才能讓我們從“擁有”的有限向“用有”的無限轉化。
【第47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真正的安靜,來自于內心。一顆躁動的心,無論幽居于深山,還是隱沒在古剎,都無法安靜下來。你的心不應是招搖的枝柯,而是靜默的根系,深藏在地下,不為塵世的一切所蠱惑,只追求自身內心的安靜和光明。
【第48句】:【禪語人生】用自己的判斷和智慧去認識較高等的世界,你就會越來越熟悉高等的生活、高等的想法和高等的力量,你會一天比一天偉大,任何心中所想,內在力量都會幫你達成。
【第49句】:【禪心佛語】你不勇敢,沒人替你堅強。沒有傘擋雨的孩子必須努力奔跑。寧愿跑起來被拌倒無數次,也不愿趴在地上等人來扶。
【第50句】:【禪心佛語】儉樸是一種美德,可是儉樸過分就是吝嗇小器,成為斤斤計較的守財奴,反而傷害了與人交往的雅趣;處事謙讓是一種高尚的行為,可是如果謙讓過分就顯得卑躬屈膝,謹小慎微不夠大方得體,反而會多出一些巧詐的心思。
【第51句】: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所以,每一天都應該輕裝上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感受到生活的快樂和愜意。
【第52句】:【圣經文案】152萬軍之耶和華說:我要差遣我的使者在我前面預備道路。你們所尋求的主,必忽然進入他的殿;立約的使者,就是你們所仰慕的,快要來到。(瑪3:1)
【第53句】:【禪語人生】因緣果報都不是固定不變的,都不是靜止的,都不是注定的。因緣果報都是隨生命主體的作用而變化。
【第54句】:【禪心佛語】萬般隨緣過,一切隨緣了。只見活人論是非,不見死人道丑好。世人都為不忙之事忙碌,只要三寸氣在,名利爭執不休,殊不知無常期到,請問能帶走多少?皇帝一死,江山也丟,萬般將不去唯有業隨身。
【第55句】:觀輪回苦這輪回是無始的。為無明蒙蔽、為渴愛束縛的諸有情的輪回的起點是不可知的。南傳《相應部·因緣品·淚水經》
【第56句】:對于現代社會來說,變化頻仍,豐富多彩。能不能在各種變化和誘惑中保持平靜的心態,能不能受物質和美色影響的。堅定不移去努力,甘于寂寞,保持清靜圓滿心態不停追求。這就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
【第57句】:【禪語靜心的文案】當你對自己的生命有了覺察,便能深刻明白一念之間天堂地獄的真正深意。很多時候,我們往往因少了那一念,便陷入煩惱痛苦的深淵,生出很多禍患。說起來僅僅是一念,但就是這看似簡單的一念,卻極不簡單。
【第58句】:【心靈禪語】人的一生,與其不斷追求自己的欲望而無法滿足,不如先沉淀自己,看清內心深處真正的需求。只要愿意打開封閉的心,去體會、去擁抱當下的擁有,你眼前的幸福會是那么的真實,你也會感到無比的富有。
【第59句】:【禪心佛語】目光遠大:當財運亨通時要想到貧窮,這很容易做到。聰明人為冬天準備。一定要多交朋友。維護好朋友同事之間的關系,總有一天你會看重現在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第60句】:【禪心佛語】當然,善還包括感恩、包容。同時,善舉不僅僅是富人的事,不是有錢人才需要行善,平頭老百姓只是管好自己的言行,不做壞事就得了。善是一股風,在我們心靈蕩漾,善行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在我們的一念之間。
【第61句】:【佛心禪語】最舒適的不是酒店,是家;最難聽的不是臟話,是無言;最寬廣的不是大海,是心胸;最美好的不是未來,而是今天。
【第62句】:【佛心禪語】現今社會中,遇事有退讓一步的態度方為高明,因為讓一步就等于為日后進一步做準備,待人接物以抱寬厚的心境為快樂,因為給人家方便也就是為自己以后留下方便之門。
【第63句】:【禪心佛語】人因為非常在乎自己喜愛的東西,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很歡喜,可是偏偏世間上的事,不如意的十常八九,于是心中常有怨恨、憤怒的情緒,這些都是嗔。
【第64句】:人身難得,佛法難聞,唯勤修法身慧命,始能上報四重恩——佛恩、親恩、師恩及眾生恩,下濟三途苦——地獄、畜生、餓鬼之苦。
【第65句】:【禪語心燈】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66句】:【禪語人生】學佛不是我要比誰更有智慧,而是我有太多無明煩惱要去除,學佛不是要發現外在有一個神,而是發現自己的自心本性,學佛不是茫目追隨,而是要了解到生命的價值在于慈悲,而慈悲是無分毫傷害的心,一種利他的心。
【第67句】:任何事都有一定的收獲。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要怎么收獲,必先怎么播種,世間沒有不勞而獲的道理。即使中獎了,發財夢實現了,自己太得意了,沒有福氣消受也不行,樂極能生悲!
【第68句】:空有三者:一無性空,性非有故;二異性空,與妄所執自性異故;三自性空,二空所顯為自性故。(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八
【第69句】:【禪心佛語】當心靈趨于平靜時,精神便是永恒。把欲望降到最低點,把理性升華到最高點,就會感受到:平安是福,清新是祿,寡欲是壽。微笑不用成本,但能創造財富。贊美不用花錢,但能產生力量。分享不用費用,但能倍增快樂。
【第70句】:【禪語人生】我們這一生當中能夠遇到念佛法門,實在是非常非常地幸運。正是《阿彌陀經》上所說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
【第71句】:我們時常要審視我們的思想與言語、行為,永遠正直快樂地行事,一個善良正直的人,即使行厄運時,都會有貴人出現幫忙,因為你平時累積的功德,已成為一種潛移默化的力量,影響著你周圍的人。
【第72句】:箏一曲云水禪心,讓絲絲禪意融進生命,在心底安靜的生長。心的安靜猶如坐在花樹下聽風,就連呼吸也是染了香氣的,沉靜的妙處體現在平和與相知,僅憑只言片語便可領會其心,那是開在兩個人心間超越靈犀之外的花朵。
【第73句】:人之所以過得不快樂不幸福,原因主要基于三個習慣,如果你習慣這些習慣,請拋棄:習慣放大別人的幸福。習慣放大自己的痛苦。習慣拿自己的痛苦與別人的幸福比、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比。
【第74句】:【佛家看透生死的禪語】生活是什么,生活就是春夏秋冬,去經歷它,去適應它,然后用好它,一個好心態一定會有個好生活、好命運,讓自己內心溫暖、豁達,生活就是一種好態度。
【第75句】:心無心而物物明,物有心而心不堪。不堪心中污心田,心田皎皎沒人參。沒人參,東作南,青青妙色出于藍。見即便見見取好,不見莫怨老瞿曇。——《快活歌》
【第76句】:【禪語人生】在運動會上,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雖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樣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梁。
【第77句】:學問不如人,能力不如人,錢財、地位、健康、長相。一切不如人,又有什么關系呢?這些都是假的,假的東西不如人,并無損失,反而正好可以念佛。凡夫稍有所長,便引以自恃,執假為真,若由此失去念佛,則所失太大。
【第78句】:我們眾生也叫做“有情”,但這是迷中之情——知性被埋沒了,是迷中的有情者。執迷的情與愛,所帶來的除了痛苦,還是痛苦;會使人失去良知良能,造業害人。
【第79句】:【禪心佛語】釣魚,逸事也,尚持生殺之柄;弈棋,清興也,且動戰爭之心。可見喜事不如省事之為適,多能不如無能之全真。
【第80句】:大眾、團體的力量是強大的,也是難以抗拒的。古人說“畏大人”,是說要敬畏大眾,大眾得罪不起。人是團體的動物,離了團體,難以生存。若沒有歸屬團體,雖住在鬧市,也如獨自一人在深洞中。
【第81句】:【經典佛語】“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防微杜漸,方可有備無患。日常生活如此,與人交往如此,工作亦如此,它總是我們好好活著的不二法門。
【第82句】:【禪心佛語】年復一年,“宗教搭臺,經濟唱戲”的弊端早已上通高層,下至民間,在佛門內外得到越來越多的認識。而習近平主席“信仰外交”的方略轉向,也意味著治理“宗教經濟”、“信仰買賣”歪風之路終將開啟。
【第83句】:【禪語人生】新世代里頭,有些對物質進步不滿意的,會轉而追求精神生活。我覺得這樣很好。無論如何,要意識到這個世界是由好的和壞的東西組成的,我們怎么看待現實,有一大部分是由我們的精神造成的。
【第84句】:【禪心佛語】人不一定信佛,但一定要有佛性,佛性,即“自覺”,和“覺他”的德行。佛性,最講一個“善”字;禪境,最講一個“淡”字。
【第85句】:【禪語人生】文中提到:“中韓兩國毗鄰而居。百金買屋,千金買鄰,好鄰居金不換。回顧歷史,中韓友好佳話俯拾即是。
【第86句】:【佛心禪語】鼎州禪師一邊撿一邊說道:“樹葉不光是落在地面上,它也落在我們心地上,我是在撿我心地上的落葉,這終有撿完的時候。”
【第87句】:陽光穿透陰霾,只有飛沙知道;荒漠亙古不醒,只有風兒知道;我們晝夜前行,只有自己知道。沒有陽光的日子,荒漠一樣寬廣;沒有風兒的日子,烏云就在逗留觀望;沒有喝彩的日子,我們在平淡的生活中沉默并堅強。
【第88句】:【禪語人生】只有心里有陽光的人,才能感受到現實的陽光,如果連自己都常苦著臉,那生活如何美好?生活始終是一面鏡子,照到的是我們的影像,當我們哭泣時,生活在哭泣,當我們微笑時,生活也在微笑。
【第89句】:心智成熟的人不拒絕別人的批評,但也絕不盲從。害怕別人批評,拒絕別人批評,或聽到批評就失去主見的人,顯然心理脆弱。
【第90句】:不斷不常,不來不去,不在中間,及其內外,不生不滅,性相如如,常住不遷,名之日道。——《壇經·宣詔第九》
【第91句】:我們應該具備充分的信心,拿出勇氣降伏憂愁、欲念;得時不貪著、失時無掛礙,就能打開煩惱之縛,心靈自在輕安。
【第92句】:【凈化心靈禪語】學誠法師:人生是有很多時候不遂人意,但這些都是會過去的,不要黏在上面而解脫不得。看得開并不是逃避問題,而是站在更高的一層境界上思考人生,讓自己的生命獲得真正的尊嚴和價值。
【第93句】:佛不是在臉上,而是在心中。形似佛,不是佛;心有佛,方為佛。參禪要求內心的清凈與空靈,容不得半點的私心和雜念。
【第94句】:【禪語人生】修心很重要,如果心能篤行道德、監督嘴巴說好話、眼帶關懷、耳聽委屈,傾力遵守這四凈,將會得到好福報。
【第95句】:【佛心禪語】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總是要求別人做到,凡事換位思考,學著理解。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只要內心不亂,外界就很難改變你什么。不去艷羨他人,不要輸掉自己。
【第96句】:【圣經文案】200于是耶穌對門徒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舍己,背起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16:24)
【第97句】:【佛心禪語】愛情是零度的冰,友情是零度的水,也許我們是最好的冰水混合物。走到一起后,升溫,化為友情的水;降溫,結成愛情的冰。不冷不熱間,就是愛情與友情的曖昧。
【第98句】:人本是自然之子,但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一方面不斷進化,以文化區別于動物;同時也被社會所異化,表現出許多非自然的屬性,尤其是在商業社會中,這種異化尤為明顯。
【第99句】:那些慈悲、善惡不是佛教最后的追求,這些品質卻與對覺悟的追求密切相關。“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一個人道德修養的必備,也就是說我們生活在社會中,不可能不犯錯誤,其關鍵是知道錯了,要記得改正,切莫一錯再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