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信仰不能超越信仰的范圍,不能把一切事物用宗教情感賦予宗教意義,不能把一切事物都加以信仰化的解釋,沒有理智的信仰,必然走向癡迷狂妄,最終墮入邪道。
【第2句】:執(zhí)事以盡心為有功。待客以至誠為供養(yǎng)。(唐)百丈懷海禪師《示叢林要則》
【第3句】:【禪心佛語】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第4句】:不兩舌:不隨便批評別人,不搬弄是非。若是種下挑撥離間的惡因,自己的親情難免亦有離異之果報,子女不聽話、周圍的眷屬時常爭斗?!皟缮唷辈粌H害人也害己。
【第5句】:忖己德行,全缺應供:有些人飽食終日、無所事事。想想看,工作的人如此辛苦,但這些游手好閑的人,卻無謂地消耗體力,空過人生,不積德也不造福,豈不覺得慚愧?
【第6句】:【禪心佛語】顧客永遠是對的這句話不一定對,顧客是需要幫助和教育的。
【第7句】:【禪心佛語】你不尊重我,我尊重你,你還不尊重我,我依舊尊重你,你再不尊重我,我就廢了你。
【第8句】:臉龐因為笑容而美麗,生命因為希望而精彩,若說笑容是對他人的布施,那么希望則是對自己的仁慈。
【第9句】:【佛心禪語】布施可以種一收十,持戒可以三業(yè)清凈,忍辱可以自他得益,精進可以無事不成,禪定可以身心安住,智慧可以洞察秋毫。
【第10句】:【佛心禪語】般若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是名般若智。_《壇經(jīng)》
【第11句】:【禪語人生】無常面前,不分老少,人人都是平等的。讓自己的心胸像天空一樣廣闊,像大海一樣寬容,像大山一樣穩(wěn)定。
【第12句】:【禪心佛語】第一、少年時當取其學,舍其不當有;第二、青年時當取其志,舍其不當事;第三、壯年時當取其行,舍其不當樂;第四、老年時當取其實,舍其不當執(zhí)。
【第13句】:草地不會偶然長出豆苗,池塘不會偶然開出蓮花,眾生不會偶然念出佛號。只要念出一聲佛,他就是被彌陀發(fā)現(xiàn)了,也是被彌陀救到了,往生凈土只是早晚的事。
【第14句】:采花著日中,能存幾時鮮?放心自恣意,命過復何言!《佛說尸迦羅越經(jīng)》
【第15句】:良田:農(nóng)人的豐收,必先付出相當?shù)拇鷥r,要有好的谷種,并且勤耕田地,諸事俱備,方得如期豐收。
【第16句】:一切諸佛,于信于毀二種眾生,大悲普觀,平等無異?!度A嚴經(jīng)》卷四十六,佛不思議法品
【第17句】:【禪心佛語】人生有三句話不可說,一是非親見親聞不可說;二是非善意之言不可說;三是無意義之言不可說。人不能為說話而說話,不能為活著而活著。
【第18句】:【禪心佛語】公眾的視野中,靈隱寺向來展示出“財大氣粗”的一面。但在經(jīng)濟發(fā)達、人員往來稠密的地區(qū),相比于經(jīng)濟利益,宗教形象的純潔和清凈才是更需要重視的。
【第19句】:紅塵一路,只愿如蓮,不為誰開,不為誰落,任世事歸入風塵,守著自己的一寸光陰,在云山水墨間,低眉,行走,水一般的穿越紅塵,引得清風自來。
【第20句】:【禪心佛語】佛是眾生藥,病生病除,藥亦無用。?。ú∽诸^里面一個差)藥除佛魔俱掃。始于此大事因緣有少分相應。
【第21句】:一個人的修養(yǎng)如何衡量?應是存誠于內(nèi),而形之于外。待人接物、言談舉止。一切行動都充分表現(xiàn)內(nèi)在的修養(yǎng)。
【第22句】:【禪心佛語】好的愛情,戰(zhàn)得勝時間,抵得住流年,經(jīng)得起離別,受得住想念。
【第23句】:不耗費資源,不毀壞環(huán)境,只愿拯救地球。過度的貪婪與無限的欲望,是毀滅地球與導致自然災害的惡因。
【第24句】:【禪心佛語】七五、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于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第25句】:【佛心禪語】把自己看輕,絕非輕易所能做到。它是光明磊落的心靈折射,它是無私的心靈反映,它是正直、坦誠的心靈流露。
【第26句】:一個人若失去信心,就無法產(chǎn)生毅力、勇氣。如何才能獲得別人的信賴?我們應該降伏疑心,建立自我的信心。
【第27句】:有客開青眼,無人問落花。暖風熏細草,涼月照晴沙。客久翻疑夢,朋來不憶家。琴書猶未整,獨坐送殘霞?!钯棥丢氉?/p>
【第28句】:【禪心佛語】受了受了,一受就了。受罪了罪,受苦了苦。沒孽不挨罵,沒罪不挨打。逆事來了,是給你送德來的,不但忍受,還要感激他。
【第29句】:【禪心佛語】地以靈為貴,站以高為貴,坐以平為貴,恩以報為貴,工以巧為貴。
【第30句】:瓶、衣、車乘等,名言所分別,色相雖可說,體性無所有。世間眾色法,但相無有余,唯依相立名,是名無實事?!洞蟪嗣車澜?jīng)》卷下,阿賴耶微密品
【第31句】:【禪心佛語】經(jīng)常罵人的人,憤怒一定是充滿他的內(nèi)心的。所以,當我們對他人說好話的時候,首先喜悅的是我們自己。當我們發(fā)脾氣的時候,首先受到損害的也是我們自己。
【第32句】:【禪心佛語】了解一個人的善,看他對困者、弱者的態(tài)度;了解一個人的心胸,看他如何對待自己看不順眼的人;了解一個人的能力,看他解決了多少難事,辦了多少實事。
【第33句】:【禪心佛語】世間只有兩種(東西),給我們最大的痛苦,第一個就是錯覺,第二個就是假設。
【第34句】:我們應該珍惜時光,活在當下,而不要因一些小事擾亂了內(nèi)心的寧靜,以至于心浮氣躁,郁氣滿腔;所以,我們不妨學點佛學智慧,學點不生氣的智慧。
【第35句】:若畏未來世,則名有智眼,若與此相違,是為大愚癡?!墩钐幗?jīng)》卷五十六
【第36句】:【禪語人生】要把修行同生活結合起來,修身體健康,修家庭平安,修工作順利,但一切的前提都是為了眾生,只要是為眾生,修什么都能得到,一切為自己,求什么也求不到。
【第37句】:一切眾生.從無始來,迷己為物,失于本心,為物所轉,故于是中,觀大觀小。若能轉物,即同如來,身心圓明,不動道場,于一毛端,遍能含受十方國土?!独銍澜?jīng)》卷二
【第38句】:【佛心禪語】不洗澡,再擦香水也不會香的。名聲、尊貴是來自品德和真才實學—有德自然香。
【第39句】:【禪語人生】一知半解,適足以歪曲真理。無知無解,則根本不懂得真理。
【第40句】:而菩薩入一切處山林川野,皆使一切眾生發(fā)菩提心。是菩薩若不發(fā)教化眾生心者,犯輕垢罪?!惰缶W(wǎng)經(jīng)》卷下
【第41句】:通常人只在眾目昭彰下會注意自己的形象。真正的君子則是內(nèi)外合一,表里一致,無須臾片刻違仁損德。
【第42句】:【禪心佛語】蟬是一個苦心孤詣的布道者。它居住在樹的高處,林的深處,看得到月缺月圓,感受得到風來雨去。
【第43句】:【佛心禪語】做下屬,上司隨意指責你看你不順眼,你的福報比他差距太大,失了平衡。
【第44句】:要拾回“人性本善”的清凈心性,折服剛強、頑劣的眾生心,唯有以佛教智慧的教育及人事的錘煉,才能真正除惡存善,成為人格完美之人。
【第45句】:【佛心禪語】不是不知道要做什么,而是知道,卻仍然沒有做。很多人的悲劇就在于此。
【第46句】:【禪心佛語】痛苦和煩惱,矛盾和糾紛多半是比出來的,實際上萬事萬物,原本各有千秋,各有好環(huán),沒有必要去比較,何必分個高低。
【第47句】:【佛心禪語】自我覺知的超脫并非逃避現(xiàn)實,而是一種更為健全的處理方式。
【第48句】:生死在片刻間,成功在片刻間,失敗同樣也在片刻間。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當下一念不放過。
【第49句】:【禪語人生】五官刺激,不是真正的享受,‘內(nèi)在安詳’,才是下手之處。
【第50句】:【禪語人生】我的心,是一座小城,沒有雜亂,沒有喧嚷,只有一團薄霧,一陣微風,裝著童年的純真。
【第51句】:【禪心佛語】請您用慈悲心和溫和的態(tài)度,把您的不滿與委屈說出來,別人就容易接受。
【第52句】:【圣經(jīng)文案】358原來基督的愛激勵我們。因我們想一人既替眾人死,眾人就都死了。(林后5:14)
【第53句】:禪宗追求大悲無淚,大笑無聲,悲與笑都是人的主觀情緒,從出生到離世都將與人相伴相隨,這是無法擺脫的。人生無常,無常則苦。
【第54句】:【禪語人生】因為沒有,從不擔心失去;因為想要,才會患得患失。其實,世界上沒有什么真正屬于你,我們也不過是個匆匆的過客,赤條條的來,一無所有的離開。
【第55句】:【禪心佛語】懂得喝酒的人,找到感覺;懂得知足的人,找到快樂;懂得放下的人,找到自由;懂得珍惜的人,找到幸福;懂得關懷的人,找到朋友。
【第56句】:【禪心佛語】從孩提的時代開始,就要學會怎么和別人相處,怎么互助合作。小爭執(zhí)和小沖突雖然沒有辦法避免,但是,重要的是養(yǎng)成即往不咎、不記恨在心的習慣。
【第57句】:佛教談因果福報,但并非有錢才能造福;若能時時體念佛心、觀照自己,并以一分親切的愛心去關懷別人,這分愛心便是造福的種子。
【第58句】:【禪語人生】心里光明的人看別人也是光明的;如果心里陰暗,看別人也是陰暗的。一個人應該時時保持內(nèi)心光明,不要讓任何邪惡念頭萌發(fā),防微杜漸使自己的品質更加高尚。
【第59句】:【禪心佛語】逆境可以歷練人的意志,也可以消減人的意志。你若接受它,試著去改變它,它會歷練你;你若逃避它、抱怨它,它會消耗你。
【第60句】:讀誦圣典雖然不多,可是遵照教法奉行,摒棄貪欲、憎恨和愚昧,具有正確的智慧,心里沒有掛礙,不貪戀今生和來世,便是啟發(fā)心智的實行者?!斗鹜拥母裱浴?/p>
【第61句】:【禪心佛語】佛說: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nèi)心,你放不下。
【第62句】:有相靜慮雖至究竟,然彼等中,無真對治能斷生死之本。故為斷除生死之本,尚須無相瑜伽。(明)宗喀巴《密宗道次第論》
【第63句】:聞思修慧實智慧者,則是度老病死海堅牢船也,亦是無明黑暗大明燈也,一切痛苦之良藥也,伐煩惱樹者之利斧也。是故汝等,當以聞思修慧而自增益?!斗疬z教經(jīng)》
【第64句】:【禪心佛語】想到說到而不去做到、是務虛而不務實,對自己又有何益呢?自古成事者做到才是根本。
【第65句】:【禪心佛語】和大怨必有馀怨,安可以為善。”,不論什么時候,只要有爭執(zhí),哪怕是表面調和了,也勢必會埋下不和的種子,這樣的實例在我們的人生經(jīng)歷中屢見不鮮。
【第66句】:【禪心佛語】外面的盜賊,每個人都能見到而且很容易鎮(zhèn)壓,但是內(nèi)在心中的盜賊,是沒辦法看見的,或可說是很難看得到與鎮(zhèn)壓的。
【第67句】:【禪心佛語】你的心情好了,你就微笑了,我的心情好了,我就快樂了;他的心情好了,他就唱歌了。大家的心情好了,世界就祥和了。
【第68句】:【挫折與磨煉】受到挫折,也要感謝天意的磨煉,人間的是非要當做教育自我的師長。
【第69句】:【佛語悟道】人活在世上要有極大的誠信,崇高德行的可貴勝過黃金。如果所到之處都能夠得到別人的接納和配合,就能夠肯定地知道自己沒有做過愧對別人的事情。
【第70句】:【禪心佛語】大公無私為圣人,公而忘私為賢人,先公后私為善人,先人后已為良人。
【第71句】:【禪心佛語】解釋永遠都是多余,理解你的人不需要,不理解你的人沒必要。
【第72句】:【禪心佛語】既觀世音又觀自在,在觀世音中觀自在,在無我的奉獻中現(xiàn)證涅槃,以無盡的慈心悲愿,救度眾生,予人自在,己也自在,是為真自在。
【第73句】:要保持人原有的質樸、純真的自然屬性,就需要養(yǎng)一顆自然之心。整日工于心計、追逐名利,如何養(yǎng)身,如何養(yǎng)心?要回歸自然,首先要在心態(tài)上回到自然中去。
【第74句】:佛口所生子:經(jīng)云:“佛口所生子”——佛常說法凈化人心,成就眾生慧命,是謂:佛從口生“法”子。
【第75句】:【四大原則】無論做什么,都要學會運用了解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順應自然這四大原則,因為我們周圍的人、事、物都屬于大自然的組成部分。
【第76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能夠為我們所承認的偉大目標去奮斗,而不是一個狂熱的、自私的肉體在不斷地抱怨為什么這個世界不使自己愉快的話,那么這才是一種真正的樂趣。
【第77句】:我們要想改變外在的事物,那幾乎是不可能的。要改變的是我們自己,是我們自己的心念。
【第78句】:三、愿要大:發(fā)大愿利益一切,慈悲濟世;不僅要上求佛道,更需下化眾生,作大福德。
【第79句】:煩惱名眾生,悟解名菩提,亦不一不異,只隔其迷悟耳。迷時有世間可出,悟時無世間可出,平等法中,不見凡夫異于圣人?!渡偈伊T》
【第80句】:【圣經(jīng)文案】95教養(yǎng)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箴22:6)
【第81句】:多數(shù)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總以為天下唯我獨尊,唯有我能力最強。人應該相信自己,但是不可執(zhí)著。
【第82句】:我等倘有得罪他人之處,即須發(fā)大慚愧,生大恐懼。發(fā)露陳謝,懺悔前愆。萬不可顧惜體面,隱忍不言,自誑自欺。(民國)弘一《改過經(jīng)驗談》
【第83句】:【禪心佛語】所有的病患,醫(yī)生最難治,所有的眾生,自以為是的人最難渡。
【第84句】:【禪心佛語】生命的現(xiàn)象很有趣,當你努力追求快樂時,總是得到痛苦;當你不再追求時,真正的快樂反而會不請自來。
【第85句】:值得深思的一段話:我們忙的目的往往是享受生活,回報父母,滿足家庭,扶助孩子。忙的結果往往是:辜負了生活,遠離了父母,冷落了家庭,疏離了孩子。
【第86句】:傳家二字耕與讀,防家二宇盜與奸,傾家二字淫與賭,守家二字勤與儉。
【第87句】:【禪心佛語】如果讓自己的心平靜如無波之湖,我們就能以明朗清澈的心情來照見這個無邊的復雜的世界,在一切優(yōu)美、敗壞、清明、污濁之中找到智慧。
【第88句】:【禪語人生】心是人的主宰,具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我們應該隨時隨地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
【第89句】:一定要身體、工作、行動皆一致,這才是和。所以說“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
【第90句】:【最有禪意的文案】生命的字典,不要有“難”字;面對困難,要堅定信心努力克服。
【第91句】:【禪語人生】永遠都不為自己選擇的道路而后悔,不管是十年前,還是現(xiàn)在。因為唯一能做的,只是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第92句】:【禪語人生】我們總是習慣去傷害離自己最近的人們。因為我們的能力也只限于傷害那些身邊的人。所以,謝謝你能夠這樣的忍耐我。
【第93句】:【禪心佛語】但求世間人無恙;哪怕架上藥生蟲。成敗一知己;生死兩婦人。鼠因斷糧絕跡去;犬為家貧放膽眠。
【第94句】:事有急之不白者,緩之或自明,毋急躁以速其戾。人有操之不從者,縱之或自化,毋苛刻以益其頑。
【第95句】:我們唯一能抓住的實際的東西其實也是虛空的,實有其實是虛空的另一種表現(xiàn)。
【第96句】:同樣是過一輩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氣力,才能滿足需求;而欲望淡泊的人,少欲少煩惱,便能安穩(wěn)地終此一生。
【第97句】:以智慧明鑒自心,以禪定安樂自心。以精進堅固自心,以忍辱滌蕩自心。以持戒清凈自心,以布施解脫自心。
【第98句】:【佛心禪語】※心的變化,是最高超的魔術師的表演,看起來那么神奇奧妙,任誰也辨認不出來。當我們真正明白了,才知道其實沒有什么復雜的,都是它變的。
【第99句】:諸法實相者,心行言語斷,無生亦無滅,寂滅如涅槃。自知不隨他,寂滅無戲論,無異無分別,是則名實相。(古印度)龍樹《中論·觀法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