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人生是一場戲,你來我往皆天意。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
【第2句】:能夠接受他人的指正與批評,不為八風所撼,不為物欲所動,才是真正的大器。要能成就大事,就要一切皆擔當?!?/p>
【第3句】:【圣經文案】331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林前9:27)
【第4句】:【禪語人生】要清凈世間,首先我們每個人要先清凈自心,要用因果來規范心念和行為。
【第5句】:【禪心佛語】夫道者,陶冶萬物,終始無形,寂然不動,大通混冥,深閎廣大不可為外,折毫剖芒不可為內,無環堵之宇,而生有無之間也。
【第6句】:【禪心佛語】結果幾個鐘頭過去了,僅聽見里面嘩啦嘩啦的水聲,卻一直不見活佛出來,大家覺得奇怪,推門一看,活佛一動不動地站在那里,心臟早就停止跳動。
【第7句】:【禪心佛語】再大的業力逢到淸靜的愿力也都消業了。再大的無明遇見覺照也都照破了。
【第8句】:【禪心佛語】高僧緩緩地將手中茶水傾灑于地。婦人看后思悟了許久,似有所悟,隨即叩謝而去。
【第9句】:【禪心佛語】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的,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就會被淘汰,所以,只有不斷地推塵出新,才會有進步和發展。
【第10句】:【禪心佛語】生活里誰傷害了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是否能夠盡快化解自己的憤怒?;蛘咴??;蛘咄??;蛘叱聊?。有辦法就有活法。有佛法就有辦法。
【第11句】:【禪心佛語】若在佛教中觀見而言,很明顯,肯定意在解脫之道,意在通過遠離一切戲論的“空性”,徹底瓦解“戲論”,現見緣起萬法的空性。
【第12句】: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一種感受。每個人都有權追求自己的幸福,前提是,一個人的幸福不能影響另一個人的幸福,更不能凌駕于大家的幸福之上。
【第13句】:凡事都要為眾生著想,如果為自己著想,那么不但真正超然的大事業無法成就,即使是本身的修養亦無法完成。
【第14句】:【佛心禪語】不懂反省的人,永遠看不到自己的缺點;不肯努力的人,永遠發現不了自己長處。——覺醒法師
【第15句】:人生的成功,往往需要在一件事情上堅持5-10年的時間,乃至更長。
【第16句】:無心快語可能引發爭執,無情之詞可能折損生命,適時溫語可能消弭壓力,而關愛之聲可能治愈心靈。
【第17句】:偉大的夢想讓成就隨之成長,渺小的希望讓你永落人群之后。相信自己,就必然會做到,一切都由意識掌控。如果自認高人一等,就一定出類拔萃。
【第18句】:【禪語人生】知足常樂、心存感恩,才會產生幸福感,從而讓內在心靈得到凈化。
【第19句】:【佛心禪語】北魏時,曾在洛陽、嵩山等地傳授禪教。當時對他所傳的禪法褒貶不一,約當魏末入寂于洛濱。據《景德傳燈錄》在民間常稱其為達摩祖師,即禪宗的創始人。
【第20句】:【禪心佛語】沉得住氣,是睿智的彰顯、理智的沉淀、成熟的標志。彎得下腰,是做人低調的謙卑、海納百川的大度。
【第21句】:【禪語人生】周國平《論幸?!罚阂粋€人要獲得實在的幸福,就必須既不太聰明,也不太傻。人們把這種介于聰明和傻之間的狀態叫做生活的智慧。
【第22句】:【佛心禪語】禪宗有一個故事說到,有一天有位僧人向趙州請法而問:「學人迷昧,乞師指示?!?/p>
【第23句】:【禪心佛語】當你的基本生活已經滿足的時候,剩下的金錢就是數目字的游戲。
【第24句】:【禪心佛語】放棄,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人生,在選擇中痛苦,在放棄中前行。不懂放棄,怎攀高峰。
【第25句】:【禪語人生】我時常詫異,雖然每個人都是愛自己甚于愛他人,但他們重視別人的觀點卻甚于重視自己的判斷。
【第26句】:一位名人說過:“人活著就是為了使別人活得更快樂?!庇行┤顺32荒芷降鹊乜创?,因而盡干些損人不利已的事。
【第27句】:【禪心佛語】人因為非常在乎自己喜愛的東西,所以只要能夠順自己的意就很歡喜,可是偏偏世間上的事,不如意的十常八九,于是心中常有怨恨、憤怒的情緒,這些都是嗔。
【第28句】:【禪心佛語】熱戀時,情侶們常感嘆上輩子積了什么德;結婚后,夫妻們常懷疑上輩子造了什么孽。真乃冰火兩重天。
【第29句】:世界很大,風景很美,機會很多。人生很短,不要蜷縮在一小塊陰影里。
【第30句】:【禪心佛語】生命中的許多東西可遇而不可求,刻意強求的得不到,而不曾在意的往往會不期而至。
【第31句】:【禪語人生】修行要心存眾生,志在天下,忘我地去修,去煉,去愛眾生。
【第32句】:【禪語人生】知退者進:能夠檢討反思,就等于有了重新開始的基礎,這就是人的成熟的過程。如果你盼望明天,那必須先腳踏現實;如果你希望輝煌,那么你須腳不停步。
【第33句】:【禪心佛語】當樂境而不能享者,畢竟是薄福之人;當苦境而反覺甘者,方才是真修之士。
【第34句】:要培養一份清凈無染的愛。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會有煩惱。——證嚴法師
【第35句】:佛陀曾說過:“我接受凡世人與我爭論,我不與凡世人爭論?!边@兩句里充分呈現了佛陀的大愛和我們凡世人的愚昧無知。佛陀就像慈母,我們凡世人就像得自閉癥的小孩。
【第36句】:菩提心者,即是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十八不共佛法之根本也?!洞髮毞e經》卷三十六,菩薩藏會
【第37句】:如果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本分,忽略了自己的角色,而去癡心、妄想、羨慕或嫉妒別人,所得到的除了煩惱和人生的負值之外,只有迷失了?!葡壬?/p>
【第38句】:【禪心佛語】嫉妒,會使我們失去內在的雙腿,走在人間路上,沒有支拄,寸步難行。
【第39句】:【禪語人生】學佛修行其實是一件極為平常的事情,平常到什么程度呢,就像吃飯睡覺那樣簡單。
【第40句】:【禪心佛語】懷著虔誠知足的心,乘著健康的身體好好去把握短暫的生命和寶貴的時間,為自己的人生去書寫不一樣的歷史。
【第41句】:【佛心禪語】自由的人,才是快樂的人。你的心有多自由,你就有多快樂。
【第42句】:【禪心佛語】名聞利養不是信仰,其只是紅花旁的綠葉。沒有綠葉的紅花,照樣是紅花,沒有綠葉的紅花,照樣紅花般鮮艷而亮麗。
【第43句】:【禪語人生】有些人,才遇見一下子,就好像認識了很久似的,什么事都想和他說。
【第44句】:人生就是一場懂得,剪一段流年的時光,握著一路相隨的暖,把最平淡的日子梳理成詩意的風景。
【第45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真正懂得因緣所生法,就會很好地珍惜緣起。而當下的這一念心若能充滿智慧,你就會是一個自在的人。
【第46句】:培養好自己的氣質,不要爭面子;爭來的是假的,養來的才是真的。一證嚴法師
【第47句】:【禪語人生】因緣空,空是因緣有,因緣有是假法,因緣就表現有,所以空而不空,不空而空。
【第48句】:【禪語人生】原來,在雪竇禪師心中,自己只是一名云游僧,無欲也無求,掙脫世俗的誘惑,拋卻名利的紛擾,雖默默無聞卻終成正果。
【第49句】:【禪語人生】悟是教育家,不是政治家。他慈悲地教導眾生,從不控制眾生。
【第50句】:【禪心佛語】僧人乃人天導師,三界模范,當以教養心、以律嚴身,以維護黨的尊嚴為前提,以奉獻社會為人生大用。
【第51句】:【禪心佛語】若自己不明了,須參善知識,了卻生死根本。若不見性,即不名善知識。若不如此,縱說得十二部經,亦不免生死輪回,三界受苦,無出期時。
【第52句】:【禪語人生】幸福離不開生活,成就離不開工作。生活中的細節讓別人來做,實則是丟失了幸福,舍棄了生活哪來的幸福,自己的工作讓別人來做,意味著放棄了成功。
【第53句】: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是否能未雨綢繆也是衡量智慧和愚昧的標桿。預測到風險提前規避就不會有風險,這樣比化險為夷更聰明省事。
【第54句】:世,并不是天方夜譚的事情,它是有因果聯系的,而命運的吉兇和未來的禍福,也可以從我們自身找到答案。
【第55句】:得到的總是比想得到的少得多,怎么辦?佛日: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于愛者,無憂亦無怖。一《妙色王求法偶》
【第56句】:若于灌頂師,三時伸禮奉,則為已供養,十方諸如來。(古印度)馬鳴《事師法五十頌》
【第57句】:那種極其困難的環境中,人生樂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況下,人生也絕不會只有痛苦。這就是我悟出的禪機。
【第58句】:智者要想積累財富,只有施舍才能保住,要想井水經常充盈,只有汲取才是門路。(宋末元初)貢噶堅贊《薩迦格言》
【第59句】:你耐不了這痛苦,是因為你原本慈悲。好人,是行走在這個世界永恒的慈悲,也是這個世界最后的溫暖和希望。
【第60句】:世人追求成功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生存先于成功、大于成功——佛祖不會幫助一個連基本的生存問題都沒有解決的人去憑空追求成功。
【第61句】:【禪心佛語】菩提心是一切大乘佛法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根本就沒有進入大乘法門。
【第62句】:【禪心佛語】絕望的那一刻,往往是希望的開始;危機的盡頭,往往就是轉機的來臨;山窮水盡的地方,往往就有柳暗花明。
【第63句】:晨若不起,日無所辦;春若不耕,秋無所望;幼若不學,老無所知。無論他人怎樣不對,也莫動煩惱,涵養久了,心地自明。
【第64句】:非染非不染,非凈非不凈,心性本凈故,由客塵所染。(古印度)彌勒《辨中邊論》卷中
【第65句】:【經典佛語】“那為什幺我看到有些成熟的人,一個個內心充滿了痛苦和煩惱呢?”青澀的果子感到不解。
【第66句】:【禪心佛語】清高的人格,是由于能視富貴榮華如過眼煙云。我們能對物欲減少一分,我們的人格就升高一分;我們對世間的情念減少一分,我們的道念就增強一分。
【第67句】:佛陀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既知有病,就應遵從良醫診斷治療,免除苦患。
【第68句】:修行人的心境,要如“鳥過白云,魚躍水面”般---空中無跡,水面無痕;不為消逝事物而煩惱,心境安然而自在。
【第69句】:【人生感悟】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不夠。人憤怒的那一個瞬間,智商是零,過一分鐘后恢復正常。
【第70句】:【佛心禪語】最難打開的是心門,最難走的路是心路,最難過的橋是心橋,最難調整的是心態。世界上最難干的工程是改造人的內心世界。
【第71句】:不接受謬論,有德,有見識,不貪戀愛欲,那就肯定不會再投胎?!督浖返谇鄻淞?,第八章《仁慈經》
【第72句】:【禪心佛語】和同伴格格不入的人,或許只是因為他聽到的拍子不一樣。何不就讓這人隨著他聽到的樂聲走,管他有無節奏,是否離譜呢。
【第73句】:【佛語悟道】流淌著的水不會經常是滿的,旺盛的火不可能永久燃燒,日出只是片刻就消失了,月滿時其實已經開始月缺了。尊榮豪貴也是變化流動的,不會總是如此。
【第74句】:【佛心禪語】常保自我警惕的心,懂得如何做對的事,人生就不會后悔。
【第75句】:【佛心禪語】五七、欲知世上刀兵劫,但聽屠門夜半聲。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災禍橫生,多看看橫死在你刀下的眾生又有多少?
【第76句】:【禪心佛語】輕信道聽途說,就像一只傻狗,別人隨便扔了一塊石頭就急忙跑去撿。
【第77句】:不要悲觀地認為自己很不幸,其實比你更不幸的人還很多;不要樂觀地認為自己很偉大,其實你只是滄海之一粟。
【第78句】:【禪語人生】想得開一點,好也不可能永遠地好,壞也不能永遠地壞,都會變。主要是自己的心,想明白了想開了,這就是聰明,這就是智慧,這就是解脫。
【第79句】:【佛心禪語】“圓”的世界:圓的世界就是一切如日月的世界,如虛空的世界,如因果的世界,如自性的世界。
【第80句】:【禪心佛語】所有的相遇,最終都會別離,只是告別的方式不同而已。這當中,沒有可惜,沒有不幸,只因這世界所有的故事,從緣起,從緣滅。
【第81句】:【禪心佛語】當逆境不幸降臨到自己頭上時,抱怨不是辦法,忍受也非上策,畏縮不前更是有害而無利,唯一的出路是泰然處之,知難而上,矢志不移。
【第82句】:【佛心禪語】最佳的報復不是仇恨,而是打心底發出的冷淡,干嘛花力氣去恨一個不相干的人。
【第83句】:【禪語人生】真正的領導不在于誰能領導多少君子,而在于誰能駕馭多少小人。
【第84句】:【禪語人生】無二之性,即是佛性。一切即一,一即一切。一切法,不離自性。
【第85句】:生而有利安,伴軟和為安,命盡為福安,眾惡不犯安?!斗ň浣洝肪硐?,象喻品
【第86句】:向外馳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队」夥◣熚拟n-復馬契西書三》
【第87句】:【佛心禪語】最大的漏,就是欲漏。若是有了欲念,好像常被土匪打劫,財寶被搶去;好像木材內生蟲子,沒有用處;又好像在美食中,放了糞便一樣,令人作嘔三日。
【第88句】:【經典佛語】凜閑居以體獨,卜動念以知幾,謹威儀以定命,敦大倫以凝道,備百行以考德,遷善改過以作圣。(劉忠介《人譜》六條)
【第89句】:【禪語人生】小惡不斷—殊不知,這種一時能騙他人耳目的犯行,養成習慣后,總會在意想的時候浮出表面,而在無意識中,鑄成恐怖的惡行。
【第90句】:【禪語人生】只有把自己的人生理順了,目標確定了,我們才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地活在當下,才會真正地得到幸福和自在。
【第91句】:【佛語摘抄精選】父母恩深重,恩憐無歇時,起坐心相逐,近遙意與隨。母年一百歲,常憂八十兒;欲知恩愛斷,命盡始分離。(《佛說父母恩重難報經》)
【第92句】:佛法、禪以直面人生的態度,要求我們在生存中安身立命,在生活中明心見性,在生死的流浪中了生脫死。
【第93句】:【禪心佛語】很多事先天注定,那是“命”;但你可以可以決定怎么面對,那是“運”。
【第94句】:愛,是兩個人在經歷了生活的瑣碎之后,在生活的煉獄中歷練之后,一起走到白發蒼蒼時依然手牽手,用心傳遞出的不離不棄的情懷。
【第95句】:如果有來生,要做一棵樹,站成永恒,沒有悲歡的姿勢。一半在土里安詳,一半在風里飛揚,一半灑落陰涼,一半沐浴陽光,非常沉默非常驕傲,從不依靠從不尋找。
【第96句】:【禪心佛語】賦予我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均等;評判我們的人生,不是別人的眼睛。書寫我們的歷史,只有我們自己;踩出人生的腳印,也是我們自身。
【第97句】:【禪心佛語】當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果報。
【第98句】:【禪心佛語】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
【第99句】:有的人以靜掩飾靈魂的空虛,有的人以靜敘述困惑和茫然,有的人以靜表達內心的憤怒和憂傷。
上一篇:座右銘的文案適合當個性文案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