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心佛語】使用雙手的是勞工,使用雙手和頭腦的舵手,使用雙手頭腦與心靈的是藝術家,只有合作雙手頭腦心靈再加上雙腳的才是推銷員。
【第2句】:說話,誰都會,但是做到,就未必人人都能了。但是做事情,重要的偏偏是做,而不是說。人們做不到很多事情,原因就是把太多的時間浪費在說上,去空談,去空想,卻不舍得動一下手。世間的事情都是一樣,做永遠比說強。
【第3句】:人在愛欲中,是永遠沒辦法滿足的;愛欲愈熾,貪念也愈多。通常物質上愈充足的人,精神上愈感到空虛。放眼古今世界,古代人與現代人有著極端的不同。過去的生活因為物質缺乏,日常所需都是以人力操作,所以事事辛勞。
【第4句】:【佛家禪語】不執迷科學,不沉醉哲理,只愿證悟真諦。思佛陀的法教而實修實證,是凈化心靈與啟迪智慧的唯一途徑。
【第5句】:【禪心佛語】人生惟一聰明的方式就是悟道之后游于道中,不能違背道,否則,輕則前功盡棄,重則性命滅亡。何謂道:各行各業的規則就是道。
【第6句】:【禪心佛語】佛是無業人,無因果,但有少法可得,盡是謗佛,憑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見,佛都不許。
【第7句】:【佛說人間八苦很經典的禪機哲語】人生第八苦——五陰過盛苦。說,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假象,就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人常常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第8句】:【禪心佛語】缺是世界的常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應有的態度是知缺、容缺。知缺,就是承認世界的不完美。不滿意,就努力去改變。努力了仍舊無法改變的,就當成生命長路上的鄰居與伙伴。永遠不要消沉抱怨,更不要破罐子破摔。
【第9句】:【禪心佛語】凡事皆在心態,積極的心態激勵正面的行為,通常獲得理想的結果。危機在人的生命道路中是不可避免的。但若把握好時機,逆向而行,往往會是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10句】:【禪心佛語】人既需要獨處、也需要交流,當內心晴空萬里時、不防多做些善事,當內心烏云密布時、不防獨處返觀內省,否則就是生銹的人生。
【第11句】:【佛家經典禪語靜心】風的搖曳,是一道自然的風景,無需牽強;雪的飛舞,是一頁自然的詩詞,無需奢念;心的悸動,是一抹自然的情愫,無需過多地在乎。給自己一個微笑,人生處處是陽光。
【第12句】:【禪心佛語】豁達是一種大度,一種胸襟?;磉_的人都有著寬廣的胸懷,有著海納百川的氣勢。豁達的人不會為小事而斤斤計較,更不會為個人的得失而郁郁寡歡。
【第13句】:【心靈禪語】活這一場,讓我們對人生心存感激,學會把所有的煩惱付與流云,今生來此,也不是找那個鼻青臉腫的糾纏,懂幾分珍惜和感激,做好一份心理準備,修復所有被煩惱損壞的美好。
【第14句】:【禪語人生】有信仰的老人面對生老病死時的心態是格外的釋然而喜悅,因為有著虔誠的靈魂所以有足夠的勇氣接受每一次無常的來臨,微笑著善待每一個輪回中的生命。
【第15句】:培養面對現實的勇氣和毅力,以歡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動輒求神問卜。心若迷時會很苦,苦在自己無法做主。
【第16句】:三、歸依三寶(一)佛陀佛者名覺,既自覺悟,復能覺他?!洞蟀隳鶚劷洝肪硎?,梵行品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独銍澜洝肪砹?/p>
【第17句】:【禪語人生】我不認為人如何付諸行動,都會有同樣的命運;但我相信,除非他們付出行動,否則就會淪落同樣命運。
【第18句】:【圣經文案】8神對摩西說:“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說:“你要對以色列人這樣說:'那自有的打發我到你們這里來。'"(出3:14)
【第19句】:現今社會上的人,往往是佛、道、神不分,其實,佛教并非道教,佛更不是神。佛陀是人格至高升華的圣者,是真實人生的智慧引導者;神則是福報較大的鬼道眾生。
【第20句】:珍惜身邊所有的人,珍惜愛你的人,珍惜你身邊一直陪伴你的人,珍惜每一份緣,珍惜人生路上的每一次相逢。只要用心去體會,人生才會有更多的收獲。
【第21句】:【佛語摘抄精選】水流不常滿,火盛不久燃,日出須臾沒,月滿已復缺,尊榮豪貴者,無常復過是。(《罪業報應經》)
【第22句】: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爾有一句名言:“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蘆葦?!弊鳛槿馍淼娜?,并無高低貴賤之分,但由于內心世界的巨大差異,人才有了高貴和平庸之分。
【第23句】:【禪心佛語】從敵人那里你才能學得真正的忍辱,當你面對敵人的行動時,你才能學得真正的內在力量。從此看來,即便是敵人,也是教你心的力量、勇氣和決心的老師。
【第24句】:【禪語人生】這位禪師回答:“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聽了這四句話,這位學僧恍然大悟。
【第25句】:【禪心佛語】第二十八條:牢記每一次教訓不再犯,是智者與愚人的根本區別吃一百個豆還不知豆味兒的人,若不是天才的“味盲”,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受虐狂。
【第26句】:【禪語人生】眾觀人生無明之苦,如微塵沙數,述說不盡,在森羅萬象中,為妄境塵緣所惑,受諸災難病苦,令身心永無安寧之日,欲求根治之道,唯有誠信學佛,親近善智,求示悟無上妙慧,以化消一切迷惑苦厄,達證清凈自在之樂。
【第27句】:存私者入俗,去私者新生,無私者才是慧覺。入世者聰,出世者慧,以出世精神做入世志業者覺。人生悟道,在聰明的臺階上只能仰視,只能在智慧的峰頂才會鳥瞰。
【第28句】:【文案基地經典禪語】人生需要豁達,人生需要包容,少一些糾結,就多一些快樂;少一些煩惱,就多一些幸福。大路寬寬,不要把人生活窄了。
【第29句】:信得即心即佛及,只是空信,須要行證。若無行證,徒信無益,豈有但以信字便為了徹耶?——《憨山老人夢游全集》
【第30句】:【禪語人生】一邊是誠摯的敬畏,一邊是放肆的摧毀。兩岸人文環境的差別,在對待玄奘大師的態度上正可見一斑。
【第31句】:【禪語】人生在世,行路匆匆,任何打擊都不應該成為你墮落的借口,時間會告訴你一切真相。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漸漸清醒了,才明白它是個錯誤;有些東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
【第32句】:【禪心佛語】命運是一種平和的滋養,平和同時也是一種心靈的力量,不浮躁,不悲觀,不荒蕪,不忐忑,看得清痛苦,活得起沉重,轉化內心那些灰暗,或者是妥協,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廓清自己正在做什么。
【第33句】:【禪心佛語】什么東西都不是你的,你只不過是那個暫時保管的人?!拔业摹边@句話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即使生命,也不過是自己暫時使用一下罷了,到了時間,自有人會收走曾經給你的一切。
【第34句】:【禪語人生】無感每日十念共修:【第1句】:端身正意,合掌【第2句】: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如能盡一口氣為一念,念至十口氣最佳?!镜?句】:回向:愿生西方凈土中九品蓮花為父母花開見佛悟無生不退菩薩為伴侶。
【第35句】:【禪心佛語】當心安住在某種寧靜時,你會發現識別快樂的心其實沒有那么挑剔;而當心離開這種清凈時,你又會發現得到快樂的心如此之艱辛。
【第36句】:【禪心佛語】第六句: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老年人安度晚年一定要有閑心,當然干點家務事也好,如果什么事都不做也無聊,但是不要身忙心亂,要身忙心閑。
【第37句】:有幾個熟悉水性的人乘船渡江,浪打翻了船,他們竭盡全力游向岸邊,水性最好的那個人卻怎么也游不快。岸邊的同伴問他怎么啦?那人說:“我腰上纏著千金,太重了!”
【第38句】:一個人的心境,去經歷著生活的磨礪,能夠用最快的時間化解內心的悲苦,秉持一種樂觀的態度,順境不矯情,逆境不頹廢,去認知和了解生命里能夠接納的正面信息,學會適應,學會平常,學會重來。
【第39句】:【禪語文案】這個世上沒有一件工作不辛苦,人生,就是一個修煉的過程,何必用這一顆不平的心,作踐了自己,傷害了歲月。生活中,不妨養成能有,很好;沒有,也沒關系的習慣,便能轉苦為樂?;钪褪且环N修行。
【第40句】:要得直截,不疑佛祖,不疑生死,但常放教方寸虛豁豁地。事來則隨時拔置,如水之定,如鑒之明,好惡妍丑到來,逃一毫不得,信知無心自然境界,不可思議。
【第41句】:善知十八工巧種種技術,并六十二眷屬明論,及內明等,一切凡夫,治內煩惱。亦知世俗治生凡夫,經理資產?!八氖A嚴”卷十
【第42句】:所有偉大的發生,都是始于一個堅定的決心,專注而充滿熱情的愿望,它是一切創造的種子,充滿了能量使得整個宇宙以你選擇的方向運作。要靜下來,問自己:我對生命熱情而專注的愿望是什么呢?
【第43句】:【禪語人生】知心不壞是實相法身,知心含萬象是功德法身,知心無心是法性法身,隨根應說是應化法身,知心無形不可得是虛空法身。
【第44句】:【一心向佛的禪語】恒秋:來這世間一場,活一場心態的平和,雖然世界不會因為一個人而改變,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活著的原則和信念非常的樸素,活的起,累的起,苦的起,笑的起,歷經生活的辛苦,還能撐得起。
【第45句】:【禪語人生】想成就大事,那就不要跟別人斤斤計較,把時間消耗在雞飛狗跳的事情上,說到底就是不尊重自己的選擇。
【第46句】:【一日禪語】在人生中,最富有魅力的該只有愛。人生不過一場旅行,你路過我,我路過你,各自修行,各自向前。靜守歲月的芬芳,繞過指間的年輪,情深,花為誰開,緣淺,花為誰敗,冥冥中注定,這一場風花雪月,流離失所。
【第47句】:【禪語人生】在感恩中奉獻自我、回報社會;在包容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在分享中廣結善緣、和諧發展;在結緣中成就自他、共創未來。
【第48句】:【佛心禪語】做了一件完美的事情,不須沾沾自喜;做一件別人辦不到的事情,也不要有優越感。如此就能得到安詳。
【第49句】:【佛心禪語】必需記?。何覀兠恳粋€人,都是希望如何被人欣賞、如何被人重視。甚至會不顧一切的去達到這個目的。可是,沒有人會接受不誠懇的、虛偽的奉承。
【第50句】:【佛門禪語】沒有什么美好可以定格。沒有什么黑暗可以永遠。沒有什么錯誤可以讓歷史低頭。一切過往,都是時間的玩偶。原諒吧,自己的,別人的,歷史的,現在的。
【第51句】:【佛語悟道】與其荒謬地聽信空談,不如用事實去證明真理;與其聽別人說得不明不白,不如自己親自去看去聽以后再做判斷。所以,輕信不如學習,空談不如行動。
【第52句】:【佛家禪語情】淡泊就是對世間事洞明后的淡然,不爭,不辯,不急,不燥,以平常心的心態去面對生活?!暗谐稣嫖?,常中識英奇”。淡泊的人處事低調,得也不喜,失也不悲。淡泊的人,是識盡愁滋味后的不知愁滋味。
【第53句】:當世界上沒有了煩惱,你是否還會微笑?當世界上沒有了困難,你是否還會堅強?當我們心里沒有了目標,你是否還會挑戰自己?
【第54句】:【佛心禪語】做人要善擺脫,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做事要力擔當,不擔當則無處世之事業。眷戀生命,執著人生,但不要忘了它的限度。
【第55句】:【佛心禪語】自性就是放下、放下、放下、、舍掉、舍掉、舍掉、舍掉一切的內在的執著,達到絕對的心理狀態。
【第56句】:【禪心佛語】其實,勇于承認錯誤并沒有人嘲笑你,反而得到別人的尊重。因為每個人都有錯誤,只不過有的人善于掩飾自己的錯誤,有的人勇于承認罷了。
【第57句】:此界釋迦已滅,彌勒未生,賢圣隱伏。眾生奔波苦海,猶失父之兒:若不以極樂愿王為歸,誰為救護?(妙葉禪師)
【第58句】:【生活禪語】每個人的生命都不過是一團相同的泥巴而已,只是被塑造成了不同的表相。相,恐怕是世界上最能影響我們的東西。我們往往執著于我們所認識到的那個“相”,慢慢迷失了自己,迷失于世界,迷失了那無形無相的道。
【第59句】:善念不只是守住清規戒律,更重要的是有一顆善心。再會念經的和尚也只是和尚,唯有放下執著,真正做到修心,悟到佛的真諦,才能真正立地成佛,成全自己。
【第60句】:奉勸一切世人,法性本來空寂,時時反省為要,因果絲毫不爽。每日動念行為,自做還是自受,檢點功過多少,誰也替你不了。
【第61句】:【禪語人生】志界人沒說(沒有說道,怎樣都好),意界人知足,心界人好貪,身界人好斗。沒說的叫做無心人,知足的叫做凈心人,好貪的叫做操心人,好斗的叫做糟心人。糟心人是鬼,操心人是人,凈心人是神,沒心人是佛。
【第62句】:【禪語人生】一個人擁有高學歷確實就擁有了不錯的就業資本,但并不是有了文憑就說明一切,并不是有了文憑就有了能力,一個人前途多大,起決定因素的不是文憑而是能力。
【第63句】:許多人,窮其一生才弄明白,原來在我們追逐物欲,被欲望左右時,往往忽略了生命中最珍貴的東西。人生是個漫長的過程,每處細微都值得好好珍藏。
【第64句】:中國禪宗提倡“即心即佛”,是說心本身就是佛;“非心非佛”表示無心也無佛,這種心境就是佛的心,因此,“非心非佛”的意思其實相同于“即心即佛”。慧勤禪師引僧人進入的境界是萬物皆空,無差別無對立的境界。
【第65句】:欲成就大的事業,必須具有豁達的人生觀?;磉_是一種超脫,是自我精神的解放。禪指引我們,努力開拓人生,增進眾生的福報,但卻讓我們看清楚,沒有一樣東西在生命終了時能帶得走,所以要懂得達觀,懂得放下,不要執著。
【第66句】: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第67句】:【禪語人生】學誠法師:佛法告訴我們,想讓別人尊重、信敬自己,就要做一個寬厚、謙遜、正直、善良的人,承擔造福大眾的事,而不是通過反擊、斗爭。世間的手段只能換來一時的、表面的“恭順”,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第68句】:葵花向日是本性,愛國之心人所同。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老虎不走回頭路,兔子不吃窩邊草。老來不講筋骨威,英雄還在少年堆。老牛自知夕陽短,不用揚鞭自奮蹄。
【第69句】:雖然沒有人知道遠方究竟有多遠,但是打開心靈之窗,讓快樂的陽光和月光涌進來,寧靜之心便有了一支永不熄滅的快樂之歌。
【第70句】:【佛家靜心禪語】人非圣賢,孰能無過?過而改之,善莫大焉。關鍵是悔悟??杀氖?,在人生之途上誤入迷途而執迷不悟,或將錯就錯,或一意孤行,結果欲蓋彌彰,走向更深的罪惡。吾日三省乎吾身,是人生完善的哲學,省而悟。
【第71句】:【禪心佛語】科學技術可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求,促進生活水平的提高;佛教則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快樂,遣除內心世界的愚暗。如果沒有佛教,只是一味地追求物質的享受,只會適得其反。
【第72句】:安逸快樂,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也是每個人必須節制的??鞓凡豢梢赃^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縱。孟子也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這也是告誡人民不要耽于安樂,尤其是過分的安樂,沒有節制。
【第73句】:【禪心佛語】說話不要有攻擊性,不要有殺傷力,不夸已能,不揚人惡,自然能化敵為友。個常??磩e人缺點的人,自己本身就不夠好,因為他沒有時間檢討他自己。
【第74句】:一顆真正的佛心可以無處不在,可以淡然無痕。以恬淡和包容的佛心對待萬事萬物,這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修行。佛的超脫、平和、清新雅致,在喧囂的塵世中,為我們帶來一種性靈的體悟,一絲菩提的清涼,一分身心的安慰。
【第75句】:【禪語心燈】一個人能否成功,取決于他的心態。成功人士與失敗之間的差別是:成功人士始終用最積極的思考、最樂觀的精神和最輝煌的經驗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
【第76句】:【心靈禪語】青山不老,為雪白頭。綠水無憂,因風而皺。禪是解脫,不是纏縛。禪是看別人更客觀,更理解,更善意。
【第77句】:再犟你犟不過歲月,再擰你擰不過時光。退一退步,松一松手,或許你會懊悔不迭,就在這一犟一擰之間,你既錯過了許多緣分,也耽擱了許多幸福。
【第78句】:龍樹菩薩曾經在《親友書》中說過:應如水上畫畫一樣,立刻忘掉別人對我們所做的不好的或令我們煩惱的事;要像石頭上刻字一樣,常常牢記別人對自己所做的好事或佛菩薩之功德。
【第79句】:【禪心佛語】事,無法要求『完美』,但至少要能『完成』,才算盡到己責;人,無法要求『萬能』,但至少做到『可能』,就能堪受擔當。
【第80句】:【禪心佛語】處世之道:棄官僚之風,盡為民之責;交有德之友,絕無義之朋;取本份之財,戒無名之酒;懷克己之心,閉是非之口。
【第81句】:【經典佛語】修習禪定每天不少于三次,每次不少于四十分鐘,每天都在訓練自己的專注力,進一步每時都在善護自己的身口意,漸能降伏身口意,才能善用身口意,最終達到身口意對事物不著相,不住空.
【第82句】:于諸財物中,信財第一勝;于諸滋味中,實語為第一。于諸壽命中,慧命為最勝,如法善修行,能得快樂報?!秳e譯雜阿含經》卷十二
【第83句】:從來清白無遺禍,自古貪爭有后殃。粗茶淡飯便是福,花天酒地應為災。粗茶淡飯有真味,明窗凈幾居亦安。打虎還得親兄弟,上陣須教父子兵。大道勸人三件事,戒花戒酒莫賭錢。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長短。
【第84句】:#延參法師心經淺釋#同是風雨客,莫笑旁人傻,聰明多辛苦,無我無折磨。佛法中的慈與悲是對生命的一種關懷和利他,并不是渲染生命多么悲情,而是去關懷生命,呵護心態,積極的超越痛苦,把人生活成一場嶄新的生命形式。
【第85句】:在紅塵中,不必要活得那樣累,為了名為了利為了不必要的那些得失而苦惱而沮喪,過一種禪意的,那才是的上品。努力的,在滾滾紅塵中,慢慢修煉成一枝花。
【第86句】:【禪心佛語】大部分的夢多因恐懼而生,尤其生性膽小、焦急、疑慮心重的人,常會因恐懼而夢到被猛獸追逐、惡人迫害的情形。
【第87句】:【禪語人生】只考慮現在的人,和懷有夢想的人,即使做相同的事,意義也完全不一樣。說出你的夢想吧,你的夢想。
【第88句】:唯以般若為導,凈土為歸。若無般若,則成迷信,只是附法外道,煮砂終難作飯。若不以凈土為歸,則于現世,決定難出輪回,再出頭來,不知何年何劫。故愚嘔心瀝血,以此為勸也。(當代)黃念祖《谷響集》
【第89句】:【佛心禪語】做任何事情都要掌握分寸,也就是所謂的“度”。事情做得過了度,往往便會走向反面,好事也就變成了壞事,就會招致不利于自己的結果。
【第90句】:【禪心佛語】凡事不可強出風頭,不要過于引人注目,否則很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沒有人喜歡別人對他指手畫腳,要善于藏而不露,靜待時機。
【第91句】:【禪語人生】我知道有一天我會融化在這陽光底下,但是我希望每一滴水都會灌溉身邊的有情,因此很慶幸我是在快樂的融化,但是我也確定融化的只是我的軀體,而我的靈魂始終守護在信仰的殿堂中。
【第92句】:二十一、凈土為歸十方諸剎土,眾生、菩薩中,所有法、報佛,化身及變化,皆從無量壽,極樂界中出?!度肜阗そ洝肪砭?/p>
【第93句】:【圣經文案】125他被欺壓,在受苦的時候卻不開口;他象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又象羊在剪毛的人手下無聲,他也是這樣不開口。(塞53:7)
【第94句】:【禪語人生】夜賞天河星漢縹緲羅列,晝品春秋炎涼無常輪換。醒了,喝茶去;醉了,喝茶去;惱了,喝茶去;笑了,喝茶去。
【第95句】:有人說:好好愛自己。假如“愛自己”就是全心全意關注自己,那就是把憂愁請進來,把快樂趕出去。愛自己的最好方式只是愛他人,除此別無妙法。
【第96句】:不見太陽霉氣大,不見世面嬌氣大。不看僧面看佛面,不看魚情看水情。不是情長不送禮,不是熟人不招呼。不是有錢能買命,應知無藥可醫貧。不學燈籠千個眼,只學蠟燭一條心。
【第97句】:恒愚法師禪語人生順其自然,是一種心靈的灑脫;人生是一場旅行,我們不能總是生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幻想解決不了任何問題,更重要的是把思想轉化為行動,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到達理想的彼岸。
【第98句】:七老八十,身體老邁,不堪驅使,只念一句佛,說得過去。年紀尚輕,以一句佛為幌子,打著念佛的旗號偷懶,說不過去。
【第99句】:【禪語人生】諸法如夢,亦如幻化。故妄念本寂,塵境本空。諸法皆空之處,靈知不昧,即此空寂靈知之心,是汝本來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