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一步一個腳印兒】做事踏實。或說:一步兩腳窩。成語: 腳踏實地。老舍《正紅旗下》:“只有堂堂正正,一步一個腳 印的婦人才能負此重任。”
【第2句】:大道上撿芝麻,小道上灑香水——大處不算小處算
【第3句】:鏡花水月——虛像
【第4句】:賣雞蛋的摔跟斗——沒有一個好的
【第5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諺)指敢于冒險的人,可撈到許多好處;膽小怕事、謹小慎微的人,不敢越軌半步,往往得不到一點好處。 也作撐煞大膽,餓煞小膽。 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吃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第6句】:老鼠掉進鐵桶里——無縫可鉆;無空子可鉆
【第7句】:【衣冠禽獸】“衣冠禽獸”現在常用來指責品德敗壞的官員和壞人。稱其徒有人的外表,行為卻似禽獸。衣冠禽獸來源有兩種說法。一種傳說古代有一種惡鳥、惡獸,名叫“梟”、“獍”,這兩種禽獸出生后均先把生它的母親吃掉,據此就有了“衣冠梟獍”一語,喻指行為卑劣,品質極壞的人。因一禽一獸,后演變為“衣冠禽獸”。另一種認為,“衣冠禽獸”一語源于古代官員的衣飾,原來并無貶義。在我國歷史和戲劇舞臺上,封建官吏服飾上都繡有飛禽走獸,明清兩代文官服上繡禽,武官服上繡獸,且看下表:品級:青樹林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文官:仙鶴錦雞孔雀雪雁白鸝露鶿鴛鴦鵪鶉練雀武官:麒麟獅豹虎熊彪犀牛犀牛海馬從中不難看出,衣冠上的禽獸,越是珍奇,品級越高。后來這些象征、區別官職的“衣冠禽獸”們,只顧當官做老爺,仗勢欺人,魚肉百姓,到頭來卻成了人民切齒痛恨的代名詞。
【第8句】:【 和尚寺對著尼姑庵,沒事也得有事】所處環境容易引起人 懷疑,說閑話,容易產生麻煩。寺、事諧音。韓志君 等《古船·女人和網》:“你想小庚那人小心眼兒,這個飯店又 只有你跟棗花。大栓呀,你聽大嫂一句話:和尚對尼姑庵 兒,沒事兒也得有事兒!”
【第9句】:【隨大流】(慣)指隨著大多數人的意愿說話、辦事。 也作隨大溜。 隨大勢。
【第10句】:【不管兔子怎么叫,該種豆子還得種豆子】釋義:比喻不管別人怎么說,事情還是照樣做。“兔子”又作“野兔”。“豆子”又作“黃豆”。例句:育武拖著長腔不慌不忙地回答:“咱莊稼人有句俗話,不管兔子怎么叫,該種豆子還得種豆子。”
【第11句】:【打狗要看主人面】釋義:借指處罰人要看有關人的情面。例句:可它不是瘋狗是醉狗,況且又是田書記的狗,打狗要看主人面,誰敢下手。
【第12句】:【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諺)剮:舊時凌遲處死,即割肉離骨。作好了身受極刑的準備,就敢于打倒皇帝。指只要豁出一條命,就什么事都敢做。 也作拼著一身剮,敢把皇帝打。 破著一身剮,皇帝也對打。 豁出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
【第13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諺)道:道行,佛家修行的工夫。魔:佛教指破壞修行的惡魔。指道行有一尺高,阻擋修行的魔力就有一丈高。原為佛門用語,是說修行者越進步,前面的阻力越大。比喻人在事業上的成功越大,進取越艱難。 也作“道高一丈,魔高一丈”。
【第14句】:【先生】“先生”一詞作為一種稱呼,在我國已經使用了3000多年,其間有若干變化,但總趨勢是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先秦文獻中,“先生”之稱,最早見于《論語》。“先生”的含義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義是“古者稱師日先生”(《初學記》卷十八引《釋名》)。自先秦以來,“先生”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大的稱謂。不僅一般人使用,皇帝對臣下也以“先生”稱之,如漢武帝稱東方朔。不僅尊稱別人,文士們還用作自稱。“先生”成為文人別號中常見之稱,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稱愈用愈廣。清人王應奎在《柳南隨筆》卷一有如下感嘆:“古者師日‘先生’……未嘗混施也。今則不然,同輩而先生之矣,后進而先生之矣,醫卜而先生之矣,商賈而先生之矣,甚則輿臺皂隸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稱之‘書寓長三’是也,亦稱先生而不稱小姐。”實是指責“先生”之稱越用越濫。總之,十多種稱呼謂“先生”:古代老師稱先生,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稱先生,醫生稱先生,管賬的稱賬房先生,文人學士自稱先生,老成之人稱先生,算命、看風水的人稱先生,商賈稱先生,工匠稱先生,現在連婦女稱自己的丈夫也稱先生了。現在,“先生”稱謂發生了很大變化。經常使用先生稱謂的是禮儀之詞“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對知名人士特別是無黨派民主人士稱先生。而老師和醫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詞了。
【第15句】:王大娘在我家聊天,談起本村張家今年的收成特別好時說:“夏天跑,冬天飽;秋天睡,一年累。人家在農忙的時候干得歡啊!”(河南·郟縣)
【第16句】:【哪塊黃土不埋人】見“何處黃土不埋人”。
【第17句】:【老和尚的木魚兒——天生挨揍的貨】(歇)木魚兒:僧尼念經或化緣時敲打的響器,用木頭鏤空制成。貨:本指貨物、東西,轉指人(罵人的話)。指沒有出息,生來就是挨打挨批的人。含責罵意。 也作老和尚的木魚兒——挨敲打的木頭疙瘩。 老和尚的木魚兒——該著挨敲。
【第18句】:【錢為人之膽】見“財是富之苗,錢是人之膽”。
【第19句】:六月里的蛤蜊——死不開口
【第20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釋義:比喻把好的讓給別人,自己去找差的。例句:“讓了甜桃,去尋酸李。奴將你這定盤星兒錯認了。”
【第21句】:輪到第五組做值日,他們互相推脫,一個個溜走了。下午,老師發現后說:“你們比其他組還多兩個人呢,這真是‘龍多不下雨,人多不干活’啊!”(河南·寶豐)
【第22句】:【人抬人高,水抬船高】(諺)人抬舉人,地位自然就升高,就像水漲高了,抬得船身也高一樣。指人要想有大作為,總離不開眾人的扶持與抬舉。 也作人抬人,無價寶;水抬水,萬丈高。 人抬人高,自尊自貴。
【第23句】:王母娘娘走親戚——騰云駕霧
【第24句】:【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諺)分外:格外,特別。仇人相遇,彼此看得格外真切。指仇人之間特別痛恨,一見面誰也不肯放過誰。 也作仇人見仇人,分外眼睛明。 仇人見仇人,眼里起紅云。
【第25句】:破表——沒準兒
【第26句】:半道上拔氣門芯——有意為難
【第27句】:【擔折知柴重】(諺)折(she):折斷。指挑柴的擔子壓斷了,才知道所挑的柴太多太重。比喻人承受過大的壓力,才體會到責任的沉重。
【第28句】:【魚知三日水,水知三日風】(諺)發大水之前,魚有反應;起大風之前,水有反應。指水災、風災的到來,在自然界都能觀察到征兆。
【第29句】:暑假里,我整天和小朋友東奔西跑玩個不停。媽媽多次叫我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我都不想干。有一次,媽媽說:“地是種出來的,事是干出來的,什么時候不勞動也不行。”(江蘇·新沂)
【第30句】:佛爺臉上刮金子——刻薄;細索求:淺薄
【第31句】:【柴多入灶塞死火】(諺)灶里有柴才能燒火做飯,但如果灶膛里塞入的柴太多,就會把火塞滅。比喻用人過濫,反會把事情辦糟。
【第32句】:吃著黃連唱著歌——以苦為樂
【第33句】:【獵人進山只見禽獸,藥農進山只見藥草】釋義:干什么事情精力就集中在什么事情上。例句:“這叫獵人進山只見禽獸,藥農進山只見藥草。你當時一心只想著強攻南山口,和敵人殺個痛快。同志啊!打仗可要有勇有謀。”
【第34句】:安眠藥吃過量——不覺醒
【第35句】:【草活一秋,人活一世】(諺)草只活一季,人只活一世。人的生命實際上和草一樣,短暫而脆弱。指人應該珍惜生命,不可虛度。 也作“人生一世,草長一秋”。
【第36句】:打官司的上堂——各執一詞
【第37句】:【沒肚皮攬泄藥】(慣)攬:拉到自己身上來。餓得肚子都癟了,還要用泄藥。比喻多此一舉。
【第38句】:茶館里的買賣——滴水不漏;點滴不漏
【第39句】:【舌頭比刀子厲害】(慣)指人嘴厲害,說話不讓人。
【第40句】:【土幫土成墻,人幫人成王】人們團結起來就有力量。周立 波《暴風驟雨》:“趙主任告訴我們說:‘土幫土成墻,窮幫窮 成王。’咱們團體抱得緊,啥也不怕呀。”
【第41句】:大刀砍虱子一不上算;不合算
【第42句】:【天有陰晴,地有旱澇】情況在不斷變化,有好有壞。劉紹 棠《漁火》:“天有陰晴,地有旱澇,也該我們時來運轉,你走 背字兒了。”
【第43句】:【 上刀山,下火海】指進入危險的境地。類似的:上刀山, 下油鍋。成語:赴湯蹈火。臺灣白先勇《孽子》:“那怕上刀 山下油鍋,也嚇不住我王小玉。”
【第44句】:【睡著的人好喊,裝睡的人難叫】(諺)真正睡著的人一喊就醒,假裝睡著的人再喊也不應。比喻在教與學方面,真正不懂的人好教,有意拒絕的人難以施教。
【第45句】:【綁雞的繩子,捆不住大象】(諺)比喻用制伏弱小者的方法,根本無法制伏強大的對手。
【第46句】:【泥牛入海——永無消息】(歇)本為佛教語,比喻接受大道教化之后便忘卻小我。后指人一去不復還,沒有音信。也指東西沒有下落。 也作泥牛入海——一無消息。 泥牛入海——毫無消息。 泥牛入海——音訊全無。
【第47句】:【船大了,才會沖起浪】(諺)指大船才能在水中沖起浪,小船沒有這沖激力。比喻事情不大,就不會掀起風波,引起議論。
【第48句】:【有錢三尺壽,窮命活不夠】(諺)三尺壽:形容壽命不長。指富人過著奢侈淫逸的生活,想多活偏短命;窮人過著勞苦節儉的生活,無享受偏命長。
【第49句】:【栽葫蘆傍墻,養女兒似娘】(諺)葫蘆藤爬著墻生長;女兒伴著娘成長,意趣、性格、生活方式都與娘相似。指女兒的品行受著母親的直接影響。
【第50句】:【樹老根多,人老話多】釋義:樹老了樹根多,人老了說話噦唆。例句:你可不要嫌恩翁爺爺的嘴太碎。樹老根多,人老話多,更何況像恩翁爺爺常說的,花蕾般的娥瑪是他身邊唯一的親人呢!
【第51句】:【放著他的,擱著我的】(慣)指把當時的情況放下不說,以后再看結果。
【第52句】:【不是諸葛亮,就是劉伯溫】釋義:諸葛亮:字孔明,三國時蜀漢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三國演義》把他描寫成足智多謀、能掐會算、未卜先知的人物。劉伯溫:劉基,字伯溫,明初政治家、文學家,《英烈傳》小說把他描寫成一個神機妙算、未卜先知的人物,朱元璋稱帝,把他比為諸葛亮。形容人能掐會算,未卜先知。例句:哎呀!小彭嘞小彭,你不是諸葛亮就是劉伯溫,你怎么曉得我要軸承呢?
【第53句】:【知冷知熱是夫妻】(諺)指生活上相互照顧,相互體貼,是夫妻間的情分。
【第54句】:烏鴉當向導——把人帶到死尸堆
【第55句】:口袋里抓兔子——穩拿
【第56句】:【駿馬跟前,小馬打蹄難;老鷹跟前,鳥兒唱歌難】釋義:比喻在威嚴的大人物面前不容小人物自由隨便行動。例句:拉莫,“駿馬跟前,小馬打蹄難;老鷹跟前,鳥兒唱歌難。”你趕快出來投降,我不殺你!
【第57句】:【三句不離本行】(諺)指人的言語話題,總離不開已經形成習慣的行話。 也作三句話不離本行。 三句話離不了本行。
【第58句】:貓兒抓老鼠——本能;祖傳秘方
【第59句】:【扁擔長的“一”字都認不得】(慣)指人不識字。
【第60句】:【 爭破被兒沒得蓋】自己人相爭沒有好處,內訌對大家都 不利。明代《金瓶梅》:“爭破臥單沒的蓋,狗咬尿泡空喜歡! 如今做濕親家還好,到明日休要做了干親家才難。”
【第61句】:【驢跟馬跑折了腿】謂比不上,勉強追趕沒有益處。海外 張愛玲《茉莉香片》:“你那個英文——算了吧!蹺腳驢子跟 馬跑,跑折了腿,也是空的!”
【第62句】:【說得到,做得到/說到做到,】不放空炮不說空話,有能力做 到。臺灣林海音《春風》:“你是闊小姐,說得到,做得到,在 我可就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呢!”
【第63句】:吃辣椒喝白干——里外發燒
【第64句】:扯鈴扯到半空中——空響(想)
【第65句】:【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堅】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第66句】:【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慣)指遇到不公平的事,出手相助弱者或有理的一方。 也作路見不平,拔劍相助。 路見不平,拔刀相向。 路見不平,拔拳相助。
【第67句】:【兩邊倒】(慣)指沒有主見,對兩邊的意見都隨聲附和。
【第68句】:【千里為官,為的吃穿】(諺)為官:當官。離家千里去當官,不過是為了吃飯穿衣。舊指遠離家門做官為宦,無非是圖謀生計。 也作千里去做官,為的吃和穿。 千里做官,只為吃穿。 千里居官為吃穿。
【第69句】:耗子鉆書柜——皎文嚼字
【第70句】:就要期末考試了,我才急著復習功課。媽媽說:“你手里總拿著短把鐮,一點兒不作長遠打算!”(山西·新絳)
【第71句】:烏鴉扮孔雀——不倫不類
【第72句】:【 藝多不壓身壓身】指成為負擔。技能多沒有壞處。壓, 也說:礙。姚雪垠《李自成》:“藝多不壓身。日后你們要是 不愿跟著老子打江山,可以到南京去跑馬賣解,餓不了肚 皮。”
【第73句】:啄木鳥——嘴硬心軟
【第74句】:【八十歲學吹鼓手】(慣)吹鼓手:舊式婚喪禮儀中吹奏樂器的人。 指年紀大了還去學某種技藝。
【第75句】:【 山中方十日,世上已千年】山中,指神仙所居之處;世上, 指人間。這本是一種神話傳說,但它的想象符合時間是相 對的這一科學思想。現多用來指與世隔絕,閉塞。張賢亮 《男人的一半是女人》:“說不定下山以后,山下就成了另外 一個世界了。唉,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呀!”
【第76句】:【吃在臉上,穿在身上】(諺)吃得好,就會紅光滿面;穿得好,就會精神煥發。指人的外表如何是吃穿好壞的結果。
【第77句】:【弄花一年,看花十日】(諺)指養花護花,得用全年工夫,等花盛開時供人觀賞,只不過十來天。泛指凡美好的事物,為之付出的代價總是高昂的。
【第78句】:【 幾十年如一日】一貫如此,沒有變化。臺灣朱秀娟《女強 人》:“想想看,十多年如一日,哪件事我不聽你的。”
【第79句】:【把別人的棺材拾到家里哭】沒事替別人操心,自找麻煩。 明代《西游記》:“八戒近前道:你是怎的起哩?專把別人棺 材抬到自家家里哭!不要煩惱!他傷的是他的子民,與你 何干!”
【第80句】:【按牛頭吃不得草】強制無效。明代《石點頭》:“眾友不知 文子一諾無辭,一發不忿,畢竟按牛頭吃不得草,無可奈 何。”
【第81句】:【得了三分顏色就要開染坊】(慣)染坊:給織物、衣服等染色的作坊。比喻別人給了點兒好臉色,就得意忘形起來。也比喻別人給了點好處,就得寸進尺或產生非分之想。
【第82句】:【掉入五里霧中】見“墮入五里霧中”。
【第83句】:【放鷹就不怕鷹展翅】(諺)人既敢放鷹,就不怕鷹展翅高飛。借指人既有膽識做,就有把握控制事態發展的全局,不怕亂套。
【第84句】:【大廈千間,不過身眠七尺】(諺)高大的房屋縱然有成百上千間,一個人睡眠也不過只需七尺的地面。 指人在世問,物質的享用應當知足知止,多貪多占毫無意義。
【第85句】:【砍不倒大樹,弄不多柴禾】釋義:比喻做事不花大氣力,不能獲得更多的成果。例句:他們見姚士杰和郭世富兩家大戶都叫不到會場,只靠每年往出周借幾斗糧的小莊稼戶兒,去做什么呢?砍不倒大樹,弄不多柴禾!細枝碎草,抵得什么?
【第86句】:【蟬曳殘聲過別枝】蟬飛走時伴著叫聲。比喻急忙離開, 或另有高就。海外梁厚甫《海客隨筆》:“哪怕是每星期只有 幾塊錢之差,找到了就投函,被接納了就蟬曳殘聲過別枝。”
【第87句】:【上西天】(慣)西天:佛教徒指極樂世界。 也作“升西天”。
【第88句】:【上有皇天,下有后土】意即天地共鑒,天地作證,行為光明 磊落。類似的:天地為憑,日月為鑒。姚雪垠《李自成》:“上 有皇天,下有后土,我李自成倘若對這個案子不一秉至公, 天地不容!”
【第89句】:【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金錢可以鼓勵人冒險。香港金庸《笑傲 江湖》:“重賞之下,必有勇夫……誰去背回尸首,賞三十兩銀子。”
【第90句】:一天晚飯后,沒長頭發的凱凱來我家玩,我跟在他身后不停地取笑他。正在刷鍋的媽媽瞪了我一眼說:“說人前,笑人后,咕咚一聲跪到人家臉前頭。孩子,人生像一把蒺藜,誰都不知道能不能順利地捋到頭,可千萬不要笑話別人啊!”(河南·孟州)
【第91句】:【人哭天沒淚】(慣)指陷入困境,無人同情、幫助。
【第92句】:【長江后浪催前浪,一代新人換舊人】(諺)就像長江的水后浪催促著前浪不斷向前一樣,一代一代的新人茁壯成長,接替著上一代人向前發展。指歷史就在這一代接一代的交替中向前推進。 也作長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趕舊人。 長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
【第93句】:【壁笆上掛團魚——四腳無撈】(歇)壁笆:籬笆墻。本指無法用爪取物,轉喻陷入困境,無法施展手腳。
【第94句】:【黃柏汁里泡過的——苦不堪言】(歇)苦:本指味苦,轉指痛苦。指生活苦得不能用言語形容。
【第95句】:大嬸借我家半碗米,還時卻端來一碗米。奶奶笑著說:“借一驢,還一馬,下次來自己挖。”(河南·內鄉)
【第96句】:活魚兒口里的水——有進有出
【第97句】:【馬無夜草不肥,人無外財不富】(諺)夜草:夜里給牲口喂的草料。 外財:也叫橫財,不是通過正當渠道得來的錢財。馬沒有夜草就不會上膘,人不得外財就不能暴富。 指人的暴富,往往都是發了橫財的。 也作馬不吃野草不肥,人不得外財不發。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野草不肥。
【第98句】:【賭近盜,奸近殺】賭錢輸了,容易淪為盜賊;男女通奸,遭 到報復,容易出人命。或說:奸出人命賭出賊。明代《醒世 恒言》:“賭近盜兮奸近殺,古人說話不曾差。奸賭兩般都不 染,太平無事做人家。”
【第99句】:【朝朝寒食,夜夜元宵】(慣)寒食:寒食節。天天像過節一樣。形容生活奢華。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