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禪語人生】我們要不斷完善自己,讓心越來越清凈。消極的想法少一些,積極的想法多一些,讓自己越來越簡單自然,令自己的心更加充滿慈悲與智慧,這樣才能幸福快樂,與本性相應,并獲得圓滿成就。
【第2句】:【禪心佛語】放下不是一個行為,是一種心態。遠離境界不是真正的放下,當面對境界時內心仍舊平靜,才是真正的放下。
【第3句】:太平安樂的世界,是眾生心地善良、厚德重道所感。我們必須在佛法修行中,起勇猛精進心,生慈悲喜舍的善念,才能獲得人生真妙義諦,得到心靈輕安的喜樂,及生命永恒的解脫!
【第4句】:“寺廟”中設會所與中央反“四風”精神背道而馳,為何中央清理整治態度十分堅決但仍有人敢于頂風作案?
【第5句】:【禪心佛語】如果我們也能懂得因緣緣起的真理而受用的話,我們也能像佛陀一般,舍棄這個有漏世間的一切煩惱困苦。
【第6句】:【禪心佛語】其實在人的一生中,最珍貴的東西往往是潛在的東西,最不能估算價值的是無形的價值,最恒定的物質是附著于心靈而積累的感情。
【第7句】:【羅狀元醒世詩其17】寬意寬懷過幾年,人生人死注生前。隨高隨下隨時過,或短或長莫怨牽。家富家貧休嘆息,自無自有總由天。平生衣食隨緣好,才得清閑便是仙。
【第8句】:而非“我像誰”。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方式,而生活也都是自己過的,我們沒有必要刻意地去模仿別人,因為那樣我們會迷失了自己。
【第9句】:【禪心佛語】寬容的愛不但能喚醒陷入迷途的人,而且還能讓他們勇敢地面對人生。只要你心中裝滿了愛,就可以為他人帶來快樂,也能夠讓你自己的生命變得崇高。
【第10句】:【禪心佛語】困陷在諸行(因緣條件)中,黏著快樂、黏著痛苦,會陷在自我見和世俗見中。如果在這兩種方式中輾轉的話,他將永遠成不了一位清楚地知曉世間的人。
【第11句】:千古佳人,荷笠斜陽,最終都不過是紅顏悵老,青山遠歸。真正能在心中美麗永恒的,唯有刻骨的一剎那記憶而已。
【第12句】:【禪心佛語】如來使者當依放下為心靈,依包容為身體,依忍辱為衣服,依精進為空氣。見佛法興出家是湊熱鬧,見佛法衰出家是發心。
【第13句】:【禪心佛語】大道體寬,無易無難,小見狐疑,轉急轉遲,若達大道體寬,廓然同太虛空。
【第14句】:【禪心佛語】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雙忘,乃是真法;忘境猶易,忘心至難;人不敢忘心,恐落空無撈摸處,不知空本無空,唯一真法界耳。
【第15句】:遠離不良情緒:世間沒有永久的不幸真正的強者,善于發現順境中的陰影而從容應對,善于從逆境中找到光亮而不涉悲喜,并能夠時時調整自己前進的方面。
【第16句】:在生活中,一個懂得愛護自己的人,就是要相信自己,愛惜自己,無論是怎樣的生命,都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風景。
【第17句】:【禪心佛語】人生的道路從未有過筆直,都是彎曲的。要經歷無數的挫折,從幼稚到成熟,從失去到得到,從幼到老。
【第18句】:不與父母爭,不和兄妹斗,只愿家庭和睦。做人的道德和為人的品格,是從善待自己的家人開始做起。
【第19句】:忍就像搬石頭壓在草地上一樣,地下的種子卻依然存在,只是一時無法生長出地面而已。
【第20句】: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若能于相離相,于空離空,即是內外不迷。——《壇經·機緣第七》
【第21句】:【禪語人生】只有佛教中的般若智慧才能徹底解決人生面臨的種種問題,使人們得到人生真正的快樂。
【第22句】:【禪心佛語】快樂,不是擁有的多,而是計較的少;樂觀,不是沒煩惱,而是懂得知足;人生無完美,曲折亦風景,看開,想通,就是完美。
【第23句】:【禪心佛語】可以接受一切,可以享受一切,同時,隨時準備放棄已擁有的一切,這就是真正的出離心。
【第24句】:【佛心禪語】身處嘈雜浮躁的世界里,往往會被許多表面現象所迷惑。你必須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靜下心來不斷反省和總結,從而不斷地進步。
【第25句】:【佛心禪語】※你把自己放在最高處時,實際上你在最低處;你把自己放在最低處時,實際上你在最高處。
【第26句】:【佛心禪語】總有一天,我會像束光一樣,沖開桎梏,散發屬于自己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第27句】:【禪心佛語】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月本圓缺,周而復始。風吹葉落,風也無過,葉也無錯。說什么難釋懷,只是這心的軌跡里,多了些無用的滄桑。
【第28句】:【禪心佛語】妻也空,子也空,黃泉路上不相逢。權也空,名也空,轉眼荒郊土一封。田也空,屋也空,換了多少主人翁。愛也空,恨也空,人生陌路不相逢。
【第29句】:一個人一生要成為怎樣的人,成就多大的事業,這主要決定于我們的心有多寬廣,氣度有多大。
【第30句】:【禪心佛語】如果能夠常以“尊愛眾生”的觀念來待人處世,就會因而廣結很多人緣,化解許多紛爭,給人許多希望,增添許多歡喜。
【第31句】:【禪心佛語】凡夫迷于緣起性空,佛菩薩具有般若智慧故能了達,般若人生就是緣起性空的人生。
【第32句】:【禪心佛語】人生的苦樂,不在于遇到多少事,而在于心里裝著多少事。清空心里的陰霾,心凈才能心靜,心靜才能自在、自安。
【第33句】:【禪語人生】只因自我存在,所以才會迷茫、才會孤獨、才會貧窮、才會與萬物格格不入,一旦拋棄自我才回到真正的家園,心花才會怒放。
【第34句】:【禪心佛語】其實來亦何哀,去亦何苦。到最后,只是一片云煙。如同光明遇上黑暗,心頭煩惱與清涼,只在一念之間來回轉變。煩惱現前,心頭霧霾籠罩,不見光明。坐忘云物外,得失山水間。
【第35句】:能力決定了你能做什么,動機決定了你要做什么,態度決定了你會做成什么樣。總說還有時間的人,口頭禪早晚會換成―來不及了。流過淚的眼睛更明亮,滴過血的心靈更堅強。走好選擇的道路。
【第36句】:對人敞開心扉,真誠相處,以一顆慈悲心對待每一個熟悉或陌生的人。表情柔和,言語親切,眼神寬厚,敞開心扉,盡量多幫助別人。
【第37句】:【禪心佛語】世界是屬于青年人的,理所當然,禪文化的發揚光大也是屬于青年人的。這個世界的希望是青年人,佛教的希望同樣是青年人。
【第38句】:【禪語人生】這是非常瀟灑自在的,不像一般世俗的凡夫,蝸牛角上去爭奪蠅頭微利,整個世界青山綠水都是我的家。
【第39句】:【禪語人生】在社會生活中,父母、子女之間的關系是做人必須要面對的家庭關系,沒有經過培訓的人,在一個家庭中彼此不思慮自己的職責,動不動就責備對方,久而久之就會導致父母、子女不和。
【第40句】:【禪語人生】小我講利,先利再益,煩惱不斷。大我講義,先義后利,快樂回家。愛自己不是愛你的小我,而是聯結回歸你的自性本我,清靜、慈悲、光明,愛就是你的本性。
【第41句】:【禪語人生】我們一定要坦然地面對困難,人從一出生就開始接受挑戰,一輩子都是在適應各種環境,人類就是在適應了生存的環境以后,生命才得以延續下來,一定要以精進勇猛心克服種種困難。
【第42句】:【禪心佛語】二品如水。君子之交淡如水。不熱烈,不張揚,默默相伴,若即若離亦不棄。
【第43句】:【禪語人生】在人與人之間有爭端發生的時候,無論爭執的程度如何不同,一定是互爭的兩個都不好。如果只有一邊不好,爭論便無法燃起。火柴,是無法在鏡子那般光滑的表面擦出火來的。
【第44句】:抱著功利主義的思想去學佛法,動機不正,因地不真,虛偽的因,必得幻滅的果。——耕云先生
【第45句】:【圣經文案】13因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這血賜給你們,可以在壇上為你們的生命贖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贖罪。(利17:11)
【第46句】:一個大富翁,死時竟和乞丐一樣,想一想,心中如何都不能滿足。不論如何清高,在死亡面前,人人都要低頭。
【第47句】:一個人的慣性就是一個人的特質所在,也即障礙所在。順則凡,逆則仙,順著習氣走的就是凡夫,凡夫皆有定數。能逆而行之的才是佛,佛是已覺悟的人,命由自己決定。
【第48句】:有時候,需要換個角度思考;有時候,需要換個位置觀察;有時候,需要換個環境體驗;有時候,需要換個心情面對,點滴經歷都是修行的緣起........
【第49句】:【佛心禪語】問禪師:“成功對于我們普通人來說是否很遙遠?”禪師:“并非如此。成功對于每個人其實都只需要兩步。”“哪兩步呢?”禪師:“一步開始,一步堅持,就會功到自然成。”
【第50句】:【佛心禪語】——以佛陀的無比智慧也仍然要堅持長久的禪修練習,防止定力不進則退,我們這些凡人又有什么資格自以為可以不拘泥于形式而修行呢?
【第51句】:【禪語人生】只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的人和世界的人;必須有了真的聲音,才能和世界的人同在世界上生活。
【第52句】:【禪心佛語】是龍盤著,是虎臥著,人有失落失意的時候,你好生養著,在精神上不能墮落。
【第53句】:是的,過于執著,是一種執著。而一味加求放下執著,也是一種執著。這就象是冥想、禪修時,一味追求空的思想,空的心,空的狀態一樣。追求空也成了執著。
【第54句】:【禪心佛語】古人云“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我們應當盡量少走“亡羊補牢”的痛苦之路,時刻將小事記掛于心,小心謹慎,則人生才會一帆風順。
【第55句】:古人說:“圣人無夢”,是形容圣人并不把夢當一回事,精神不執著于夢境,不理會夢中事,每天睡醒之后就面對現實的生活。
【第56句】:【禪心佛語】所謂“特困戶”,其實共有兩種——因缺錢而特困、因缺覺而特困。末將不才,兩款都是。
【第57句】:【禪心佛語】若見性即是佛,不見性即是眾生。若離眾生性,別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處?即眾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無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無佛可得,佛外無性可得。
【第58句】:"禪理"禪師問:你覺得是一粒金子好,還是一堆爛泥好呢?求道者答,當然是金子啊!禪師笑曰,假如你是一顆種子呢?其實,換個心境,或許你會得到解脫!
【第59句】:【禪心佛語】工匠們向皇帝要了很多顏色的顏料,又要了很多的整修工具;而和尚一組只要了一些抹布和水桶等清潔的工具。
【第60句】:【得其環中,以應無窮】得其環中,以應無窮。(位子·齊物淪》)☆以自我為中心,這樣才能應付無窮無盡的事。這就是說我們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做自己擅長的事才容易成功。
【第61句】:【禪心佛語】天下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在這些因緣或機遇中,正是給予我們磨煉、修行的好機緣。
【第62句】:【佛心禪語】學僧莫名其妙不知如何回答。了堂禪師道:“這一訣你千萬要記住,就是你若到別處去參學,不可向人說從我這里聽了五位訣的說法。”
【第63句】:法法圓融,心心虛寂。大包無外,文彩已彰,細入無間,眼莫能觀,所以道:萬法是心光,諸緣唯性曉;本無迷悟人,只要今日了。——《圓悟佛果禪師文案》
【第64句】:要把眾人的幸福提起,把自我的成就放下。佛陀的慈悲心與智慧心是所有信徒應該學習的,只有這樣,才能時刻把世人的幸福掛在心上,而拋卻自我的觀念。
【第65句】:【禪語人生】這位小徒弟看到他的師兄們,每天早晚都分別到大師的房中請求參禪開示,師父給他們公案,用來拴住心猿意馬,于是也請求師父指點。
【第66句】:芭蕉葉上無愁雨,自是多情聽斷腸。心中的愛與恨,喜與悲,只是心對世界的投影。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做連江點點萍。世界如此,行者護心。
【第67句】:將全部的能量集中于當下,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為昨天的事犯愁,也不為將來的事煩憂。
【第68句】:病亦不生,藥亦不存,方為健康人。疑問也沒有,答案也不需,方是無惑人。諸位,若欲身之健康心之無惑,各自努力!
【第69句】:墮俗生世苦,命速如電光。老病死時至,對來無豪強。無親可恃怙,無處可隱藏。天福尚有盡,人命豈久長?《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
【第70句】:【禪心佛語】法句經云:莫輕小善,以為無福,水滴雖微,漸盈大器,小善不積,無以成圣。莫輕小惡,以為無罪,小惡所積,足以滅身。行善積德,因果不滅。
【第71句】:知足常樂,內心平靜,胸懷豁達,氣如百川。就會體驗到一種真愛,一種平凡,一種幸福,一種感覺,一份禪意。讓生命如詩如畫,清純如珠,內涵豐盈,濃郁芳香。
【第72句】:【禪語人生】學佛的修養,是要每個人都能保持平等心,以平等心看人生,修養到看見任何人都起歡喜心,用佛心看人,人人都是佛。
【第73句】:【心靈禪語】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第74句】:人的愛好,在生死關頭總會拯救他。因為漫長的時光是無法打發的,這些愛好,可以與時間為敵。雪小禪《瘦金體》
【第75句】:要學會維持你的快樂,不斷地感恩,不斷地將臉朝向有光的地方。時間長了,你自然學會了和喜悅相處的訣竅。希望你一站出來,就讓人能從你身上看到生命的光彩。——畢淑敏
【第76句】:【善于處下】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老子·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為百川河流所匯注,就是因為它善于處下,所以才能成為百川之王。
【第77句】:【禪心佛語】生活是一段故事,咸的是鹽,酸的是醋,不要拒絕生活,回首就是天涯。你在哪里?你在天涯,我在哪里?我在天涯。
【第78句】:在生理上,我們要照顧身體的健康,適度地注重營養的調攝,但以知足適量為原則,不要被口腹之欲所役使。
【第79句】:【禪心佛語】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80句】:【禪語人生】有和就有安樂,就有幸福,一個家庭和睦,這個家庭就幸福美滿,一個單位和諧,這個單位就穩定發展,一個國家和諧,這個民族就強大昌盛,整個宇宙和諧,就會充滿和平、安樂、祥和。
【第81句】:【美句共賞】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第82句】:【禪心佛語】如果真有來世,我愿即刻化做輕煙隨風飄去,將今生的遺憾化為來世的緣;將串串淚珠化做芬芳的雨露,熔化冰封的心扉;留一枚永遠的種子,期望來生,重生一片完美的情緣。
【第83句】:【禪語人生】修大乘法要入門道,這個門道你弄不清楚,你跑到山上自己住十年二十年,你都不可能開悟,因為門路錯誤。
【第84句】:曰:“如何是妙玄無私句?”師日:“寶殿無人不侍立,不種梧桐免鳳來。”——《大陽警玄禪師》
【第85句】:【佛心禪語】五、當你是對的時候,你并不需要說什么;在你理虧的時候,不論你說什么也沒用。如果你是對的一方,你沒必要發脾氣;如果你是錯的那一方,你沒資格去發脾氣。——覺醒法師
【第86句】:【禪心佛語】豐功偉績始于公,一事無成皆因私。大公興國,大私誤國。家不和鄰欺,國不和外欺。
【第87句】:【禪心佛語】根據佛教的說法,人之所以能夠長壽,要歸因于他過去的功德。就算你不是佛教徒,也請想想那些年紀輕輕就夭折的人,并慶幸自己能夠享有長長的一輩子。
【第88句】:【禪心佛語】珊禪師十分為難,派人在寺中的上千僧眾中尋找了個遍,可是找了一上午,也沒有找到這個人。
【第89句】:【佛心禪語】多做正確的思考,自然不妄下斷言,所謂:「多看則不偏,多聽則不邪。」
【第90句】:【禪心佛語】如果修法時昏沉掉舉稍微少一點,就沾沾自喜;昏沉掉舉一旦熾盛,就又開始心生煩惱。這充分說明你可能還沒有掌握善巧方便,這樣的修行恐怕很難有成功的時刻。
【第91句】:【禪心佛語】即使真正陷入人生的逆境,只要置個人得失于不顧,視榮辱毀譽如浮云,就能做到無私無畏,勇敢抗爭,從而戰勝困難,走出逆境。
【第92句】:【佛心禪語】禪定與般若是一體的,只定無慧,易生邪定。只慧無定,會增長邪見,此慧非般若智慧,只能稱為干慧。
【第93句】:我們只會鸚鵡學舌,彌陀只要我們鸚鵡學舌。鸚鵡學舌,即得往生,這才是我們學得來的。
【第94句】:讓生活在粗茶淡飯中詩意,透過指間的光陰,淡看流年煙火,細品歲月靜好,心中的風景,才是人生不改的山水
【第95句】:如有大經卷,量等三千界,在于一塵內,一切塵亦然。有一聰慧人,凈眼悉明見,破塵出經卷,普饒益眾生。佛智亦如是,遍在眾生心,妄想之所纏,不覺亦不知。《華嚴經》卷五十一,如來出現品
【第96句】:【禪心佛語】度量,如海涵春育。持身,如玉潔冰清。襟懷,如光風霽月。氣概,如喬岳泰山。
【第97句】:不要埋怨別人讓你失望了,怪你自己期望太多。人生是一場戲,你來我往皆天意。少氣多閑,身忙心閑。真正做到這八個字不容易,關鍵是個“閑”字。
【第98句】:佛家禪語:修行不僅僅僅要有誠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時刻如是,平時不好講那么多話,舌尖頂上顎,有口小時咽下,那是甘露水。
【第99句】:所有隨風而逝的都屬于昨天的,所有歷經風雨留下來的才是面向未來的。——瑪格麗特·米切爾《飄》
上一篇:大魚號賬號文案大全座右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