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無住處涅槃,謂即真如出所知障,大悲般若常所輻翼,由斯不住生死涅槃,利樂有情,窮未來際,用而常寂,故名涅槃。(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十
【第2句】: 安逸快樂,雖然是每個人都喜歡的,也是每個人必須節制的??鞓?不可以過度,欲望也不可以放縱。孟子也說:“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边@也是 告誡人民不要耽于安樂,尤其是過分的安樂,沒有節制。
【第3句】:譬如長者唯有一子,其子得病,父母亦病,若子病愈,父母亦愈。菩薩如是,于諸眾生愛之若子,眾生病則菩薩病,眾生病愈,菩薩亦愈?!毒S摩經》卷中,文殊師利問疾品
【第4句】:只有放下,才能得到解脫。困擾我們的往往不是生活,而是欲念。如果能夠以一顆平靜心對待生活中的一切,就能享受一種超然的人生。擁有了平靜之心,也就擁有了一種豁達。
【第5句】:善與惡本是一念之間的事,眾善奉行便成佛。時時心存善念,自然能夠積累福報,這是一個真正的修佛者、真正的出家人所要努力做到的。一個人只有心存善念,才能在修行的道路上有所成就。
【第6句】: 人一生專注一件事,即使不成功,也一定會有所得。人一生 關注的事情太多,即使偶爾成功,也一定得不償失。生命不僅有限, 而且無常,這個世界有你不多,無你不少,將有限的精力浪費在與自 己根本無關的事情上,何苦來哉?
【第7句】:人,可以什么都沒有,但卻不可泯滅愛心。愛心是促使一個人從幼稚走向成熟,從自私走向無私的源頭。具有愛心的人,縱然平凡,也決不庸俗,因為他們懂得:心中時時傾注善良和寬容,就會獲得一生的甜美和幸福。
【第8句】:世間有情,一結斷時,余一切結皆亦隨斷,云何一結?是謂我慢。所以者何?諸所有結,細中粗品,一切皆以我慢為根,從我慢生,我慢所長。如樓觀中心,眾分所依止,中心若墜毀,余分皆墜落。如是我慢結,眾結之所依,我慢結斷時,諸結皆隨滅?!侗臼陆洝肪硪?/p>
【第9句】:真正的修行,未必得在深山古剎,抑或深木禪房,避開車水馬龍,喧嘩紛擾。越是找常處越能體現修行的深度,越是小小處越能窺見境界的高度。
【第10句】:先于教典留心,討明理性,隨起觀行,名為乾慧。次得相似理水,名人信心。次乃發心,名人正位,即與頓悟同一智德。須知頓悟,本多生熏習,故初心不可不于至教厚植種子也。(明)澫益《靈峰宗論》卷四之三
【第11句】: 保持“希望”的人生是有力的,失掉“希望”的人生則通向失敗之 路?!跋M笔侨松牧α?,這是只有人類才被賦予的特權。只有人,才 由其自身產生出面向未來的希望之光,才能創造自己的人生。
【第12句】:二月復三月,一一應時節。柳絲弄春風,梨花白如雪。門門法界門,法法離言說。一《寶峰云庵真凈禪師住金陵報寧文案三》
【第13句】:要感謝被救的人,讓我們有行菩薩道的機會,因為他們示現了“苦空無?!钡娜松?。所以,生活安穩、四肢健全的我們,怎能不好好把握人生,充分發揮生命的良能?
【第14句】:位置很重要,樹葉雖小,放在眼前,能遮泰山。位置決定大?。簶淙~位近,小也成大;泰山位遠,大也變小,以至于不見。
【第15句】: 人活一世,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幫助。我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著一 份助人后的快樂。人與人之間互贈“玫瑰”,為大家的生活都平添了諸多 快樂。這時,我們與其說是手留余香,倒不如說是“心有余樂”。
【第16句】:多聞圣弟子離貪伺,斷貪伺。心不懷諍,見他財物諸生活具,不起貪伺,欲令我得,彼于貪伺,凈除其心。《中阿含經》卷三,業相應品
【第17句】:【生活禪】【第1句】:被人羞辱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镜?句】:面對反對意見聽,并且思考。【第3句】:犯錯年少輕狂未足奇,知錯能改真俊杰?!镜?句】:謠言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糾纏下去?!镜?句】:別人的臉色不必太在意,做自己該做的事。【第6句】:橫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18句】:忿怒不見法,忿怒不知道,能除忿怒者,福喜常隨身?!斗ň浣洝肪硐?,忿怒品
【第19句】: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卻永遠不滅。每個人都有代代傳承的子孫,要留下美的回憶與愛的教育給他們,這就是史跡的慧命常存。
【第20句】:只有你的不羈跋扈,帶著激情澎湃的洶涌,震撼了,我愛你的魂魄;還有你的顧盼生姿,恰到好處地讓我領略了一回,什么才是誘惑的美女;更有你那薄如禪意的絲綢,若即若離般,搖曳著神秘的色彩,縱然你是一個人在獨行,留給我的,卻有一種,情不自禁的驚喜。
【第21句】:【禪語感悟】 人生何處不相逢?人生何處不離別?王菲用空靈的聲音唱道:“有時 候,有時候,我會相信一切有盡頭。相聚離開都有時候,沒有什么會永垂 不朽。”千般的不舍,萬種的無奈,走到盡頭依舊兩手空空,結局還是一 樣來臨。
【第22句】:具參方志,尤須具參方眼?!瓍⒎窖壅?,末世師匠,邪正難分。今自卓立,不論宗、教,但與出生死相應,名利不相應,大菩提相應,眼前活計不相應者,則為正,反此則為邪。(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二
【第23句】:如何以一心調伏亂意?人的頭腦轉動不停,做各種各樣的夢,起各種各樣的擔心,生各種各樣的氣,如果任由思緒紛呈,只能平添煩惱而沒有任何好處。如果將心神專注于一件事上,煩亂的心緒自然沒有了,對身外惱人的人和事也不再敏感,從而能保持寧靜的心態。
【第24句】:佛家說:愛是一盞明燈,可以照亮別人,也能照亮自己。捧一顆愛心上路的人,一生都將生活在愛里。
【第25句】:一個人怎么能相信諸佛凈土,而且煞有其事地以求往生呢?確實,連我自己都覺得不可思議。只能說他們不是人,或者不是正常人。譬如螞蟻才不會對人類城市建設感興趣,討論如何建設城市、如何分配住房的只有人類自己。整天說著凈土往生的人自然只是凈土的一類。
【第26句】:悲苦其實來自內心,我們自認為悲苦,生活才處處籠罩著愁云。如果能意識到自己生命中時時富足,就不會沉浸在哀嘆抱怨之中。
【第27句】:人生如夢一般的短暫、虛幻,但這并不意味著四大皆空,什么都不值得去追求,而是提醒我們把握當下,珍惜擁有,感受幸福。先生與妻子之間、父母與子女之間、兄弟姐妹之間,要彼此包容,與睦相處。短暫的人生路途中不應為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爭吵或發生矛盾,應該在幸福溫暖的家庭里過快樂的日子。
【第28句】:人人若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和一切眾生,人間便會散發“透徹之愛”的光芒。
【第29句】:看好路固然重要,但是沒有堅持走下去的信心也不會成功。很多事,就 是在一念之間,所以我們在決定任何事時,要多想深思,抉擇固然是重要 的,可是抉擇后的堅持更是重要的。無論做什么樣的選擇,堅持下去,總會 有所成就的。
【第30句】:【自造前程】 每個人的心都是最善巧的工匠,可以把自己雕刻成佛,也可以把自己 雕刻成魔。
【第31句】: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們去一一打理,與其把時間浪費在對容顏易逝的長吁短嘆上,不如細致地經營生命中每一塊園地,在生命的終點翹首回望,你會看到一路繁花似錦。
【第32句】:人心會隨著年齡、閱歷的增長而越來越復雜,一顆初心很可能在茫茫塵世中逐漸遺失。初心遺失了,我們就感受不到源于內心的幸福了,就會慢慢地變得麻木,最終幸福也會漸行漸遠。因此,只有保持內心的純潔,保持自我的靈性,才能獲得幸福的人生。
【第33句】:有智慧的人從不在大眾面前批評別人,從不在事情正在進行的時候糾正 行為,即使有問題也是事后說,或者事后個別處理。因為用行動去糾正,比 說教強千百倍,他們總是跑在最前面,讓我們跟上他們。
【第34句】:幾回生,幾回死,生死悠悠無定止。自從頓悟了無生,于諸榮辱何憂喜?一《永嘉證道歌》
【第35句】:那些細微的讓人分不清楚的花種,實際上內在有著很大的差別,我們想 種出什么顏色的花,關鍵并不在于你后期是如何努力地澆水和施肥,而是完 全取決于你播撒什么樣子的種子。
【第36句】:今欲昌明因果之事理,及其實行之方法,必先從事于家庭教育。而家庭教育,又須以婦女為主體。蓋世有賢母,方有賢子?!队」獯髱熚拟n續編·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第37句】:心中無外物,就是懂得放棄人世間的一切欲望,做到心無雜念,用心來感受世界,從而達到真正的平靜。
【第38句】:明者有四不用:邪偽之友,佞諂之臣,妖嬖之妻,不孝之子?!斗鹫f孛經抄》卷一
【第39句】:然不達無修無證之體,不名真菩提心;不發菩提心,亦不名真信。(明)澫益《靈峰宗論》卷二之五
【第40句】:最會原諒自己的人,最得不到別人的諒解和佛天的原諒;最肯責備自己的人,最容易得到別人的原諒和佛天的寬恕?!葡壬?/p>
【第41句】:如果視別人如冤家,看他人一無是處,最終自己也將難有大的作為。社會是一個大舞臺,也是一個競技場,人生是場表演,也是段奮斗歷程,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喝彩。
【第42句】:一個女人,太四平八穩了,端正得過分,始終是不可愛的!心中有愛的女人是打開的、放松的、全然的,像花兒一樣的開放。
【第43句】:若頓悟自心本來清凈,元無煩惱,無漏智性本自具足,此心即佛,畢竟無異。依此而修者,是最上乘禪,亦名如來清凈禪,亦名一行三昧,亦名真如三昧。此是一切三昧根本,若能念念修習,自然漸得百千三昧。達摩門下展轉相傳者,是此禪也。(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一
【第44句】:【禪語感悟】 錢財與我們的生活,有分不開的密切關系,有的人一生都在為錢財勞 心傷神,結果沒有一天享受到財富帶給他的快樂,那么他得到的財富就稱 不上是真正的財富。在我們的一生中只有舍棄一些東西,諸如:貪、嗔、 癡……才會得到真正意義上的財富。佛談舍得就是這個道理。
【第45句】:內心善良正直的人,即使看到壞事,也能往好的一面想,為對方的壞找到一個“合理”的理由。
【第46句】:掬一絲暖意,璀璨靈魂,草木閑情,摘花泡茶,四季如詩,聽風吟唱,執一枝素筆,繡一段靈魂深處的遇見,持一顆禪心,以一種別有的姿態行走于喧囂的塵世,在荷的溫婉中靜默,在花的聲音里清喜。
【第47句】:伎樂放逸,惡習日增?!斗ň浣洝肪硐拢瑥V衍品去惡從就善,避酒知自節,不淫于女色,是為最吉祥?!斗ň浣洝肪硐?,吉祥品
【第48句】:世諦者,即第一義諦。二諦義者,不一亦不二,不常亦不斷,不來亦不去,不生亦不滅?!镀兴_瓔珞本業經》卷下,佛母品
【第49句】: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利他,就也都會得到自利,這便是所謂的“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第50句】:恒唯法師禪語人生學會寬容,讓你的生活少很多煩惱;學會奉獻,請讓你的生活充滿陽光;其實天很藍,陰云總要散;其實海不寬,彼岸也連著此岸;其實夢很淺,萬物皆自然;其實淚也甜,當你心如愿。活著自己的堅持,活著自己的單純,活著自己的如癡如醉,活著自己的美麗夢想。
【第51句】:“直指人心,見性成佛”,如果能在這個問題上,不存任何疑惑,直下承當,然后念茲在茲地保任,人生的問題就解決了。
【第52句】:【天天禪語】孝敬父母,不僅物質奉養,還要服從、尊重,才是既“孝”且“順”。
【第53句】: ?;钍莻ゴ蟮闹钦?,將我們需要的一切蘊藏在日常起居之 中。生活是冷靜的旁觀者,將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盡收眼底。生活是 公正的判官,每天用無形的巨筆勾出我們的真假善惡美丑。生活與我 們一生相伴,是最忠實的伴侶和監督者,我們的一切包括思想和靈魂 的軌跡均被生活實錄。
【第54句】: 面對不幸還有悲憫,面對幸福還有憧憬;面對丑惡還有憤 怒,面對善良還有感動;面對白云還有暢想,面對流水還有柔情,面 對綠葉還能懷春,面對花朵還會沖動……朋友,哪怕你已經年華逝 去,哪怕你已經白發叢生,但你依然不老,你的人生之樹仍舊青蔥, 你還有理由仰望星空放飛豪情。
【第55句】:生活自有其樂趣,并不需要一味依靠物質。將身外的財富看得過于重要,不停地追逐,即使財富到手,也難以達到內心的富足。唯有心靈寧靜,才不眼熱權勢顯赫,不奢望金銀成堆,不乞求聲名鵲起,不羨慕美宅華第,因為所有的眼熱、奢望、乞求和羨慕,都是一相情愿,只會加重生命的負累。
【第56句】:布施,看起來是利人,實際上是利己。持戒,看起來是束縛,實際上是更好的自由。忍辱,看起來是吃虧,實際上是真正的受益。精進,看起來是辛苦,實際上是最終的安樂。禪定,看起來是刻板,實際上是發現內心的活潑。智慧,看起來放下很多,實際上是真正的擁有。
【第57句】:又阿摩羅識有二種:一所緣,即是真如;二本覺,即真如智。能緣即不空如來藏,所緣即空如來藏。《宗鏡錄》卷三十三
【第58句】:供給于惡人,欲益反遭損,如人飼猛獸,無不傷害者?!洞蟪死砣ち_蜜多經》
【第59句】:欲望可以是推動人們向上的力量,也可以成為人們墮落的源頭,所以,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要為欲望所驅使,這樣內心才能更清凈,才能更好地致力于自己所努力的方向和目標。人生路上不為外物所迷惑、所引誘,才能成就自我的追求。
【第60句】: 偶爾會有一種空蕩蕩的感覺,仿佛置身在無垠的蠻荒,一切 都處于靜止凝滯的狀態。生命中總有這樣的瞬間,靈魂出竅,肉身懸 浮,而我卻在另一個地方默默凝望自己。在某種奇跡般的時刻,生命 的真相一覽無余。
【第61句】: 禪語:“手把秧苗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稻,退步 原來是向前?!?/p>
【第62句】:男女性相本來空,妄執隨緣生二相。真性本無男女相。《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四,厭舍品
【第63句】:【不執于相】《金剛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我們執著一個外在的東西不放,那就走到禪的反面了。能離開這個相,就能看到事物的本質,乃非相之相;體驗到非相之相,如來就在目前。如來者:如真理而來,如真理而去。
【第64句】: 反季節蔬菜沒味道,反季節兒童少了童真?,F在的孩子成熟 太早,回憶里會缺失童年的快樂。多數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盡快成 熟,其實他們這么做是錯的,但更大的錯還不僅在父母,而在這個充 滿競爭的時代。令人欣慰的是,在被速度催化的當下,也不乏少數的 清醒者,他們已經開始追求返璞歸真。
【第65句】:總是想,每一個月色來臨的夜晚都可以懷抱著滿心的溫暖,與禪韻對酒當歌,與風月相對而眠。一如流年的煙火,熱烈的燒灼了寂寞的時光,然后,等來年,于荒寂的舊址上又結出一朵花的新顏。
【第66句】:為遣妄執心心所外實有境故,說唯有識,若執唯識真實有者,如執外境,亦是法執。(古印度)護法等《成唯識論》卷二
【第67句】:有誰被人斥責,而不斥責對方,他得到大勝利,為自己與對方。你受到傷害,而你又去傷害別人,只會使痛苦繼續。修行正念呼吸,你將制造一個雙贏局面。-----一行禪師
【第68句】:千劫所積集,供養善逝等,所有諸善行,一瞋皆能壞。(古印度)月稱《入菩薩行論》
【第69句】:生活在凡塵俗世,難免與人磕磕碰碰,難免遭到誤會猜疑。你的一念之差、你的一時之言,也許會被別人加以放大和責難;你的認真、你的真誠,也許會被別人誤解和中傷。如果非得以牙還牙,拼個你死我活,如果非得為自己辯駁澄清,就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那還不如拔除憤怒的毒根,做一個輕松之人。
【第70句】:人生難免會遇到風雨和坎坷,對于生活中的諸多不順,不要心懷不滿、怨氣沖天,也不必耿耿于懷、一蹶不振。是福是禍,都得面對;是好是壞,都會過去。
【第71句】:將昨天、今天、明天的事情都打理妥當,在回想過去時,不阻礙今天前進的腳步:在過好今天時,也要為明天打算,如此才能走好生活之路。
【第72句】:生活就是禪,在匆忙中活出一份超越的智慧,在那平凡中去走出一條人生的軌跡,動也是好,靜也是好,寵辱不驚。拿也好,放也好,去留無意。紛繁的喧鬧中,活出一份內心的寧靜、沉淀,或者是一份安詳,讓命運在平與中運轉。
【第73句】:是三歸依乃是一切無量善法,乃至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之根本也?!秲炂湃浣洝肪砦澹瑑羧龤w品
【第74句】: 說話是生活中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因為太平常,很多人體察不到言 語的重要性。佛家以口業為“患苦之門,禍累之始”?!拔褰涫啤敝?, “五戒”的第四戒為“不妄語”,具體為: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 綺語。
【第75句】:譬如一燈然百千燈,其本一燈無減無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普然三世諸佛智燈,而其心燈無減無盡。譬如以燈人于暗室,百千年暗,悉能破盡,菩薩摩訶薩菩提心燈亦復如是,入于眾生心室之內,百千萬億不可說劫諸業煩惱種種暗蔽障,悉能除盡?!度A嚴經》卷七十八,入法界品
【第76句】:古德諄諄之言只為眾生指月,若順指而極目上視,明月即現于目前,然 而卻有執著于手指,思慮不已,不肯向上而望之輩,于方法論上作目的論, 于是葛藤縛身,寸步難行。有心、無心、言語、寂默,你不于此四句上審思, 即無見性之方向,你若一念審思才起,金剛王寶劍即要砍來,請珍重。
【第77句】:佛家講,上天給我們的所有痛苦都是在消除我們身上的業力,而當我們從來不生病時,卻是在消除身上的福報。因此,當我們身體還健康時,一定要懂得關心自己,愛惜自己,這叫惜福。
【第78句】:人在履行職責中得到幸福。就像一個人馱著東西,可心頭很舒暢。人要是沒有它,不盡什么職責,就等于駕駛空車一樣,是白白浪費?!◣?/p>
【第79句】:一者念佛,二者念法,三者念僧,四者念戒,五者念施,六者念天。修此六念,則法增長,無有損耗?!堕L阿含經》卷二,《游行經》
【第80句】: 吸煙是一種習慣,微博也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成為無法克服的固習, 就是一種麻煩。
【第81句】:不知道風向哪個方向吹,但心堅定則水靜,氣清,神寧,心按上了家,悄悄地與月亮告別,輕輕地與太陽擁抱。云水禪心,感風吟月,聽一曲,放大音量,再次徘徊渡口,縱身一躍,紅塵萬丈,菩提燈,指尖的繾綣宣告那個曾經的希望永遠在另一頭。
【第82句】:【唯美古韻】坐望于季節的末端,畫一卷滄海桑田,聽一曲萬水千山。吟一闋思念無邊,夢幾回淺笑迷離間。一縷菩提,一缽梵音,待禪意參透,紅塵一笑,淡漠如煙。
【第83句】:諸法無作用,亦無有體性,是故彼一切,各各不相知。譬如河中水,湍流競奔逝,各各不相知,諸法亦如是?!度A嚴經》卷十三,菩薩問明品
【第84句】: 能夠正視自己的人,會虛懷若谷,謙虛謹慎,從而才有更嚴格的要求與更 高的追求,人生才能達到新的高度。
【第85句】:世界上存在著眾多不同的宗教,唯有慈悲和空性雙運的見地,才是我所追求的解脫大道。
【第86句】:如拔堅木,先以手動,后則易出。菩薩定慧亦復如是,先以定動,后以智拔?!洞蟀隳鶚劷洝肪砣?,獅子吼菩薩品
【第87句】:譬如有人咽喉閉塞,則能斷命。如是,善男子:一切諸見,唯有我見斯能斷于智慧命根。《大乘寶云經》卷九
【第88句】:人生如夢,這場夢不論是美夢、噩夢,我們都是這場夢的主人,可以選擇在美夢里不迷失,陷入噩夢時保有醒覺的能力。一海濤法師
【第89句】:隨所作法,起殊勝愿,無不成就,而于其中無有作者,乃至無有少法所得,皆歸于空?!洞髮毞e經》卷四,無邊莊嚴會
【第90句】:吹噓自己,蔑視他人,因驕傲反顯渺小?!督浖返谇鄻淞?,第七章《無種姓者經》
【第91句】:令舍其前,亦當舍后,復舍中間,使無處所,乃度生死眾患之難。《佛說黑爪梵志經》
【第92句】:【天天禪語】當今時代最需要的不是物質富裕,而是精神充實。因為有了愛心,才會有真正的與諧;因為有了智慧,才會有真正的文明。
【第93句】: 建議今后招錄公務員首先考察其“孝”和“廉”。不能孝親 何以忠國,失廉則易生貪。
【第94句】:相由心生,這是一句佛語。每個人的心是一塊田,種善因,故得善果種惡因,故得惡果。而相由心生,笑容就是心靈的一面明鏡,真實地映射內心所種的因。心是一塊田,種什么,得什么,心若不自由,走到哪里都是囚籠。心若無歸宿,走到哪里都是流浪。
【第95句】:天上太陽再燦爛,陽光再普照,如果土壤里缺乏種子,也不可能發芽,更不可能開花結果一般。我們應當從孝順父母、提升道德修養、保護環境與關愛生命做起,才會得到佛菩薩的庇護,才能獲得十相自在的神圣力量。
【第96句】: 人生不可或缺的三張網:知識網、人脈網 和朋友網。知識網靠學習來織,人脈網靠社交來 織,朋友網靠做人來織。三張網貫穿人的一生, 就輕重緩急而言,年輕時要有一張拿得出手的知 識網,事業上要有一張左右逢源的人脈網,退休 后要有一張靠得住的朋友網。
【第97句】:人見歡喜者,前生見人歡喜故;人見不歡喜者,前生見人不歡悅故。《佛說輪轉五道罪福報應經》
【第98句】:落紅有情,囈語有聲,你是我的過客,我是你的倩影,不為相守,只為和詩。不為纏綿,只為遇見,不為情事,只為佛語。不為曖昧,只為回味。
【第99句】:疑于人者,人亦疑之。忘于物者,物亦忘之。(宋)山堂禪師(《禪林寶訓》)
上一篇:公眾號素材大全座右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