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弄堂里買報紙——小道消息
【第2句】:【 兩條腿走路】互相配合,效率高。成語:雙管齊下。夏衍 文章:“我們一向主張兩條腿走路,就是既要大力提倡演現 代戲,又要整理、加工傳統戲和新編歷史劇?!?/p>
【第3句】:【開店容易守店難】(諺)指讓店鋪開業不難,從早到晚守著店鋪支應顧客卻不易。
【第4句】:【一手托兩家】(慣)比喻同時為當事雙方辦事,一次解決兩家的問題。
【第5句】:【窮人有三門富親戚不算窮,富人有三門窮親戚不算富】(諺)窮人家如果有幾家富親戚經常周濟他們,也就算不得真窮;富人家如果有幾家窮親戚經常拖累他們,也就算不得真富。
【第6句】:【八九不離十】釋義:數字的順序是八九緊接著十,比喻相差不多。另外,“十”與“實”諧音,常說明估計或猜測的情況與實際情況很接近。例句:“……咱們對男人心理分析不了,可是對咱們自個兒總能透視個八九不離十……”
【第7句】:我和爸爸一起到地里看莊稼。看見紅薯長得非常茂盛,就纏著爸爸非要吃紅薯。爸爸說:“不行,不行,俗話說‘六月六紅薯只有雞蛋粗’,太小了,過一段時間再吃吧!”(河南·鎮平)
【第8句】: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第9句】:【省了鹽酸了醬,省了柴禾睡涼炕】只圖節省,反而影響質 量。類似的:吃了省錢瓜,得了絞腸痧/買得便宜柴,燒了夾 底鍋。韓志君等《古船·女人和網》:“治瘡別怕剜肉。要是 該花,再多咱也花??汕f別省了鹽,酸了醬;攢下柴禾,睡 涼炕!”
【第10句】:包公鍘陳世美——大快人心;皇親國戚不例外
【第11句】:【一匹馬配兩個鞍子】(慣)鞍子:放于牲口背上馱運東西或供人騎坐的器具。比喻做兩手準備。
【第12句】:硬樹要靠大家砍,難事要靠大家做。
【第13句】:耗子啃皮球——嗑(客)氣
【第14句】:【黃花閨女】人們習慣地把沒有出嫁的女子稱為“黃花閨女”,它源自南北朝時期的宋武帝時代。南北朝劉宋時,宋武帝有位女兒壽陽公主,生得十分美貌。有一天,她在宮里玩累了,便躺臥在宮殿的檐下,當時正逢梅花盛開,一陣風過去,梅花片片飛落,有幾瓣梅花恰巧掉在她的額頭。梅花漬染,留下斑斑花痕,壽陽公主被襯得更加嬌柔嫵媚,宮女們見狀,都忍不住驚呼起來。從此,愛美的壽陽公主就常將梅花貼在前額。壽陽公主這種打扮被人稱為“梅花妝”。但梅花是有季節性的,于是有人想出了法子,設法采集其他黃色的花粉制成粉料,用以化妝。這種粉料,人們便叫它“花黃”或“額花”。梅花妝在宮內普遍采用,不久便流傳到民間?!赌咎m辭》里的花木蘭,從軍返家以后,立即卸下戎裝,“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梅花妝已經普及到了平民百姓,風行南北朝。因為梅花妝的粉料是黃色的,采取這種妝飾的人一般都是少女,而等到她們出嫁以后,就要改變裝束,另作一番打扮。因此,人們便習慣地將未婚女子稱作“黃花閨女”,至今未變。
【第15句】:秋后的螞蚱——蹦罡達不了幾天
【第16句】:窮漢妻,半張犁。
【第17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比喻不冒風險,就不會取得好結果。它源自班超。班超字仲升,扶風平陵(今陜西扶風)人。班家一門名人輩出,尤其是班超兄妹三人,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堪比“三蘇”(蘇軾父子)。班超的哥哥班固,專心治史,完成了一部偉大的歷史巨著《漢書》;班超的妹妹班昭,是歷史上著名的才女與歷史學家。班超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軍事家。成語“投筆從戎”的典故就出自班超。班超投筆從戎后,決心在外交和軍事上建功立業。漢明帝十六年,班超隨郭恂出使西域,為漢匈之間的戰爭尋找盟友和支持者。當時的西域各國多數位于今天我國的新疆地區,小國林立,漢朝與匈奴的勢力犬牙交錯,各國在兩大勢力之間來回搖擺不定。作為使者,班超他們來到鄯善,鄯善國王對他們很尊敬,招待很好。然而突然間又變得很疏遠,不太搭理他們。班超斷定是匈奴的使者到了,國王狐疑不定,才會這樣前熱后冷。于是,他探明了匈奴使者的駐地,秘密召集自己的隨從三十多人,激勵大家說:“我們從故鄉而來,想著能夠完成任務,建功立業,而如今匈奴的使者才來幾天,鄯善王就已經對我們疏遠了,再多等些時日,我們一定會被他送給匈奴人,尸骨被豺狼啃食。如今的局勢危急萬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們只能冒險出擊,半夜火攻突襲匈奴使節,一舉消滅他們,到時候鄯善王一定會害怕被匈奴報復,也會懼怕我們的決心?!庇谑牵挂u成功。第二天會見鄯善國王,將匈奴使者的頭顱出示給他,鄯善王大驚失色,從此成為漢朝在西域的主要支持者。
【第18句】:【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此語的意思是路途遙遠才能知道馬的耐力大小,日子長了才能看出人心的好壞。比喻一個人的道德品質,都可以通過時間和事情考驗和證明。此語來源于一個傳說:宋朝時,路遙為南京紳士,富甲一方,為人大度,好善樂施。馬力是開封府尹包拯麾下馬漢的侄子,當時是窮困潦倒的書生。馬力原本趕考順道投靠叔叔馬漢,走到南京時盤纏用盡,身患重病被困客棧。馬力聞得路遙樂于助人遂去求助。到路府后并未說明他與馬漢的關系,路遙熱情接待,為他請醫治病,還騰出房屋讓馬力讀書。路遙賞識馬力的才學,二人義結金蘭。馬力病愈后,路遙贈送二百兩紋銀助他上東京(今開封)趕考,馬力得中,從此二人也失去了聯系。多年后路遙家中失火,家道中落無以為生,只有撇下妻子到開封投靠義弟馬力。一路行乞到達開封,誰知馬力不在家中,家人沒有接待路遙。路遙以為馬力不念舊情,一氣之下拂袖而去。馬力回家聽說后,知是當年恩人來過,一面痛斥家人無禮,一面派家丁日久追趕路遙。日久追上路遙后說明原委,二人化解誤會。后馬力將路遙一家接到開封。于是就有了“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的典故。
【第19句】:【記德不記仇】記住別人對自己的好處,忘掉別人對自己 的傷害。明代《醒世恒言》:“那白氏是個記德不記仇的賢 婦,念著同胞份上,將前情一筆勾卻?!?/p>
【第20句】:【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諺)樹:栽種,培植。指作一年打算的,最好種谷,當年就可收益;作十年打算的,最好栽樹,十年就可成材。
【第21句】:晚上,特別悶熱,我們一家人到院子的葡萄架下乘涼。突然,從南邊天空閃出一道電光,并傳來隆隆的雷聲。媽媽說:“東閃太陽西閃雨,南北閃來擋不住??磥硪笥陜A盆了。”(廣西·賓陽)
【第22句】:兩個分力的尖角越小,合力越大:一個集體團結越緊,攻關力越強。
【第23句】:【人過留名,雁過留聲】(諺)人無論到了哪里,都要盡量留下自己的好名聲,就像大雁經過哪里,都要留下叫聲一樣。指人活一世,應留下好名聲。 也作“人過留名傳后世,雁過留聲待來春”。
【第24句】:【黃貍黑貍,得鼠者雄】(諺)貍:貍貓。不論是黃色的貓還是黑色的貓,哪個能捉住老鼠,哪個就是好貓。比喻用人只求有實際的辦事能力,其他可以不論。 也作黑貓白貓,抓住耗子的就是好貓。 不管白貓黑貓,抓住老鼠就是好貓。
【第25句】:急需的圖章——刻不容緩
【第26句】:懷胎婦女——肚里有貨
【第27句】:【屬黃花魚的——溜邊】(歇)黃花魚:學名黃魚,分大黃魚和小黃魚,在深海過冬,春天向沿岸洄游,產卵后在近海覓食。本指黃花魚喜歡在海邊游動,轉指人靠著邊兒行走,或遇事回避矛盾,躲在一旁。 也作“黃花魚——溜邊兒”。
【第28句】:【人叫人千聲不應,貨叫人點首而來】(諺)點首:點頭。商場中,賣貨人任你千百聲吆喝,也吆喝不來顧客;但只要貨物好,信譽高,顧客就會主動前來。指貨物銷路好,全憑貨真價實有信譽。
【第29句】:【旁觀者清,當局者迷】見“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第30句】:【翻臉不認人】釋義:剛剛還是親人、朋友,立刻就鬧翻成了仇人。例句:過河拆橋,老頭子翻臉不認人,他們替祥子鳴不平。
【第31句】:【送肉上砧板】(慣)砧板:切菜用的木板。比喻自尋死路。
【第32句】:池塘里的蓮藕——心眼多
【第33句】:野花樹長在石崖上——盤根錯節
【第34句】:【村里夫妻,步步相隨】(諺)農家夫妻,一同在家,一同下地,總是廝守在一起。指村里的夫妻沒有別離之苦,終生相伴。
【第35句】:南天門上長大樹——頂天立地
【第36句】:【著意種花花不活,等閑插柳柳成蔭】見“有意栽花花不活,無心插柳柳成蔭”。
【第37句】:花開不謝——四季如春
【第38句】:【樹要尋根】指尋找根源。成語:刨根問底。馬烽西戎 《呂梁英雄傳》:“再說刨樹要尋根哩!小白臉憑誰抖威風? 還不是憑的小隊長?”
【第39句】:我遇到一個生字去問叔叔,叔叔說:“我可連一天圣人的罵也沒挨過,只認識扁擔那么長個‘一’字?!保ò不铡だ粒?/p>
【第40句】:【路路通】(慣)哪一條路都暢通。 比喻什么事情都能辦成。
【第41句】:飛機上做夢——天知道;天曉得
【第42句】:我憑著聰明的腦袋瓜,上課很少記筆記。有一節語文課,老師講了一個很重要的內容,當時我記得清清楚楚,可不久就忘了。老師批評我說:“再淡的墨水也勝過最好的記憶,今后你要學會記筆記?!保ńK·海安)
【第43句】:【 得理不讓人/占理不饒人】雖然在理,但做得過分。池莉 《來_來往往》:“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饒人?!?和尚打傘,無法無天和尚無頭發,打傘遮住天。發、法諧 音,謂胡作非為。和尚,也說:禿子、光頭。張濤之《中華人 民共和國演義》:“十年‘文革’浩劫當中‘和尚打傘,無發 (法)無天’的慘痛教訓太深刻了,飽受其害的中國人民呼喚 著民主和法制?!?/p>
【第44句】:爺爺早已退休了。前不久,不知怎么,單位把他的檔案弄丟了,要爺爺重新填寫履歷表。爺爺說:“我今年七十多歲了,還填什么表,真是‘重上搖籃倒做周(生日)’?!保ò不铡o為)
【第45句】:【家將敗,出妖怪】(諺)指家庭將要衰敗時,往往會出現離奇古怪的事。也指國家將耍衰敗時,往往會出現非常怪異的人事現象。
【第46句】:媽媽見我把字寫得都擠在了一起,說:“快開電風扇,不然它們會出痱子的?!保ê幽稀ば锣l)
【第47句】:【草怕嚴霜霜怕日】釋義:指一物降一物。例句:馬鳳蘭說:“草怕嚴霜霜怕日,惡人自有惡人磨;這一回,有人整他了,他就要垮臺了?!?/p>
【第48句】:【冷鍋里冒熱氣】事情來得突然,出乎預料。類似的:冷鍋 里爆熱豆/冷灰里爆出熱栗子。王蒙《失態的季節》:“但是 最后費可犁冷鍋里冒熱氣,或者說又大冒起傻氣來了。”
【第49句】:【圣誕老人】圣誕節期間,在英、美等國,不少大百貨商店、超市專門派人裝扮成圣誕老人,向顧客,尤其是孩子們分發糖果和禮品,這一風俗現在已傳到中國,商店或超市也有了圣誕老人的形象。那么,圣誕老人是怎么回事呢?相傳,圣誕老人是羅馬帝國東部小亞細亞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內)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圣尼古拉主教生前樂善好施,曾暗地里贈送金子給一個農夫的三個待嫁的女兒做嫁妝,將其中一袋金子從煙囪口扔進去,恰好掉在壁爐上的一只長筒襪子中。于是,現在每逢圣誕夜,必有不少天真的孩子把襪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爐旁,期待圣誕老人送來禮品。圣誕老人的形象非常可愛。他是個留著銀白胡須、和藹可親的老人。頭戴紅色尖帽,身穿白皮袖邊,白皮領子的大紅袍,腰間扎一條寬布帶。傳說圣誕老人住在北極。在圣誕夜,圣誕老人架著八只鹿拉著滿載禮品的雪橇,從北方雪原來到各家,由屋頂的煙囪下來,經過壁爐到房間內,把糖果、玩具等禮品裝進孩子們早已吊在壁爐旁或床頭上的襪子里。所以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第50句】:【雞蛋碰不過石頭】釋義:比喻弱者斗不過強者。例句:劉冬生擺擺手,勸道:“大伯,使不得,使不得,雞蛋碰不過石頭,胳膊扭不過大腿,還是避開為上策?!?/p>
【第51句】:【裝大瓣兒】蒜諷刺人擺架子,裝樣子。韓志君等《籬笆· 女人和狗》:“那喜鵲算個啥東西?跑到我面前來裝大瓣兒 蒜?!?/p>
【第52句】:小尼姑看嫁妝——今世無緣
【第53句】:【扳倒龍床,跌了太子】(慣)龍床:皇帝的寶座。指犯了大罪。也指豁出一切,起來造反。
【第54句】:每個星期天,不管爺爺有多忙,妹妹都要纏著去公園,去時自然要帶上我了。爺爺說:“真是貓打翻,狗造化啊!”(浙江·蘭溪)
【第55句】:爸爸的一位朋友終年在家養雞,搞科學種田,幾位親戚勸他進城去做生意,說那比養雞、種田要合算多了??赡俏皇迨鍏s不這樣想,他說:“打魚的不離船邊,找柴的不離山邊,我這個莊稼漢怎能離開田邊?”(江蘇·海安)
【第56句】:屬玻璃的——經不起敲打
【第57句】:【天無絕人之路】謂總有辦法可想。朱自清《背影》:“事已 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p>
【第58句】:【把心放在肚子里】(慣)指心里踏實,沒有牽掛和憂慮。 也作“把心擱在肚里”。
【第59句】:大炮打麻雀——小題大做;不惜代價
【第60句】:【唱高調】(慣)比喻說不切實際、實現不了或根本不打箅去實踐的漂亮話。
【第61句】:活人拜泥胎——不傻也不呆
【第62句】:【才高八斗,學富五車】(慣)才:文才。八斗:六朝謝靈運曾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植)獨占八斗。見《南史·謝靈運傳》。五車:五車書,形容書很多。指人富于文才,學識淵博。 也作“學富五車,才高八斗”。
【第63句】:【臘月生的孩子——凍手凍腳】(歇)凍:諧“動”。指動作不規矩(多指性騷擾)。
【第64句】:觀音的肚子一慈悲心腸
【第65句】:【打是疼,罵是愛】(諺)指對后代或部下嚴格管教才是真正的關心和愛護。也指夫妻之間的沖突常常是愛的表示。
【第66句】:【成大事者不拘小節】(諺)小節:生活中的小事。指能成就大事業的人,不拘泥于生活上的細枝末節。
【第67句】:【求人不如求己】主要靠自己,不能依賴別人。成語:自力 更生。清代《紅樓夢》:“俗語說的好:求人不如求己。說不 得姐姐擔個不是,暫且把老太太查不著的金銀家伙,偷著運 出一箱子來,暫押千數兩銀子,支騰過去。”
【第68句】:【做生意】“做生意”指商業經營,俗稱“做買賣”。為什么把“做買賣”說成“做生意”呢? “做生意”最早見于南朝劉宋時期《世說新語·言語》引用的一個故事:以前孫吳(指孫權聽建立的東吳政權)時曾有人把鳥翼用剪刀剪下,扇起風來力不減,如同圓扇一樣。但當時沒有“生意”,直到晉滅吳以后,才得到大家的使用。這里“生意”一詞是說物品能夠引起人們發生興趣,才會被人去買。后世遂將經商做買賣之事稱為“做生意”,意思是引入感興趣之后買賣方才具有生機?!毒┍就ㄋ仔≌f·錯斬崔寧》有“先前讀書,后來看看不濟,即去改業做生意”之語。此乃把做買賣稱為“做生意”的首次記載。也是做生意的源頭。
【第69句】:寒蟬抱枯枝——日暮途窮
【第70句】:【各打五十大板】對爭訟雙方,各打五十大板,給予相同的 懲罰。貌似公正,其實不分是非。張潔《沉重的翅膀》:“部 里的事,最近上頭有人說話了,他和田守誠各打五十大板?!?/p>
【第71句】:【親兄弟,明算賬】(諺)指即使是同胞兄弟,互相之間也要算清賬目。也泛指關系再親密的人之間,在錢財上也必須有透明度。 也作親兄弟,勤算賬。 親姐妹,明算賬。
【第72句】:【皇帝不使病人】(諺)皇帝也不派遣有病的人去公干。指病人休養治療,是任何人不得干涉的。
【第73句】:【比死人多出一口氣】(慣)形容人無能,不起作用。 也作比死人多半口氣。 比石頭人多一口氣。
【第74句】:農貿市場上的爛冬瓜——隨行就市
【第75句】:風馬牛——不相及
【第76句】:【春雷第一聲】一年中最早的雷聲。指初次爆發,創舉。 梁斌《紅旗譜》:“他像埋在土里過日子,今天一提起春蘭的 事,他的心再也在土里埋不住了。像二月里第一聲春雷,轟 隆隆地敲擊著他的胸膛。”
【第77句】:【生娘小于邊,養娘大于天】(諺)生娘:生身的母親。邊:事物的邊沿。指養娘要比生娘恩情重得多。
【第78句】:【豆腐店做一朝,不及肉店一刀】(諺)一朝:一天。豆腐店賣上一天豆腐,不如肉店賣一刀肉值錢。指行業不同,所得到的收益差距很大。
【第79句】:【 閉上眼睛也能做到】極言容易做到。西戎《年輕的一輩》: “你倒愛聽閨女說,眼不好又不是繡花,這點點活兒,閉上眼 窩也能干了!”
【第80句】:馬脖子上的銅鈴——叮當響
【第81句】:懶婆娘的裹腳布——又長又臭
【第82句】:【閻王爺貼告示——鬼話連篇】(歇)鬼話:本指鬼說的話,轉指不真實或沒道理的話。指說的全是謊話,胡說八道。含責罵意。 也作閻王出告示——鬼話連篇。 閻羅王出告示——凈是鬼話。
【第83句】:一天中午,小亮吃完飯,倒在床上就睡著了。小亮媽低聲說:“真是鸕鶿吃飽不下水啊!”(四川·酉陽)
【第84句】:【閉塞眼睛捉麻雀】釋義:盲目行動或自己欺騙自己。例句:他深深地理解:熟悉情況,掌握材料,是人民解放事業,是我們共產黨的一切事業成功的基礎之一?!伴]塞眼睛捉麻雀”,結果往往家雀捉不到,還要碰破頭。
【第85句】:【把死人說活】(慣)形容人特別能說會道。 也作把死人說活,把活人說死。 把木頭人說活。
【第86句】:【大意失荊州】釋義:荊州:今湖北江陵,三國時是蜀國軍事、政治重鎮。關羽鎮守荊州因設防不嚴而被孫權襲取。比喻疏忽大意會造成損失。例句:“四嶺山的地位可不同尋常,對我們來說,是生死攸關的大事,我{門可不能大意失荊州呀!”
【第87句】:【搭起戲臺賣螃蟹——買賣不大,架子倒不小】(歇)譏諷人本事不大,派頭卻不小。 也作“賣螃蟹的搭戲臺——架子大”。
【第88句】:【心去意難留】心已不在此,難以回心轉意。清代《儒林外 史》:“親家,我仔細想來,我這小女要殉節的真切,倒也由著 他行罷。自古心去意難留?!?/p>
【第89句】:赤腳戴禮帽——顧上不顧下
【第90句】:【屬牛皮紙糊的鼓面子——經不住敲打】見“水豆腐——不經打”。
【第91句】:【人憑良心豬憑肉】(諺)人是憑著良心來得到人們的敬重,豬是憑著肉香來得到人們的喜愛。指人做事憑良心,是立身的根本。
【第92句】:【力氣是奴才,使了還回來】(諺)指力氣隨用隨生,要盡量使用,不必怕出力。 也作力氣是奴才,使了再回來。 力氣是奴才,去了又有來。
【第93句】:磚穿里起火——穿煙(謠言)
【第94句】:【冬至餛飩夏至面】釋義:冬至日吃餛飩,夏至日吃面。是民間一種風俗。例句:冬至日,百官呈遞賀表。民間不為節,惟食餛飩而已。與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師諺日:“冬至餛飩夏至面?!?/p>
【第95句】:鏡花水月——虛像
【第96句】:自行車爬坡——推一步走一步
【第97句】:【有錢的王八大三輩】(諺)王八:烏龜,罵人語。舊指卑劣的小人只要有了錢,在鄉鄰的眼中就被抬高三輩,受世俗的恭維。
【第98句】:乍出水的芙蓉——塵不染
【第99句】:【公婆愛長孫,爹媽疼小兒】(諺)公婆:此處指祖父、祖母。長孫:孫子里最大的。指祖輩愛的是孫子里最年長的,父輩疼的是兒子里最年幼的。 也作“公疼頭孫,爺疼晚崽”。
上一篇:哲理文案經典文案心情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