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囊漏貯中】(諺)囊:口袋。貯:儲存。裝糧食的口袋破了,糧食仍漏在糧倉里。指財物流通在內部,不算什么損失。
【第2句】:【蘿卜白菜,各有所愛】釋義:比喻各人有各人的愛好。例句:常言:“蘿卜白菜,各有所愛。”大干世界,盡管人們的喜愛各不相同,但卻很難想象哪一個人會喜歡“失敗”。
【第3句】:【隔著皮兒看不透瓤兒】(諺)瓤(rang):皮或殼里包著的東西。指隔著表層看不透內里。比喻人或事物的內情與本質不容易了解清楚。 也作“隔著皮看不見瓤”。
【第4句】:【杜撰】沒有根據地胡編亂造,稱為“杜撰”。它的來源與姓杜的有關,哪個杜,說法不一,“杜默”、“杜牧”說較多。杜默說。《野客叢話》明確指出:“杜默作詩多不合律,因此言律不合格者稱為杜撰。”杜默,宋代人,喜歡寫詩,但多不合韻律,許多都是他任意編造的。有一次朋友問他作詩方法的根據何在,他竟大言不慚地說:“杜撰。” 意即這些方法都是我杜默編造出來的。后人就把沒有任何根據的胡編亂造叫做“杜撰”了。杜牧說。杜牧可是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人稱“小杜”(杜甫在前,稱老杜),律詩和絕句成就最高,“能于拗折峭健之中,有風華流美之致,氣勢豪宕而又情韻纏綿。(繆鉞語)”但杜牧用典甚多,不少用典與典故不合。《隱居詩話》評道:“杜牧好用故事,有時候為趁韻而不惜撰造不符合事實的故事。”遂稱“杜撰”。倆“杜”相比較,源于杜默的可能性較大,因為“老杜、小杜”都是作詩的高手。
【第5句】:媽媽給我做了條新褲子,沒幾天,膝蓋就磨破了。媽媽說:“你身上是不是長牙了,剛穿幾天啊,新褲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長)
【第6句】:鍋里有,碗里才有。
【第7句】:【皇上家的工,慢慢兒的蹭】(諺)蹭:磨蹭。朝廷派下的活兒,可以慢慢騰騰地做,不必著急。舊指公家的派差,只消極應付就是了。
【第8句】:八只腳的螃蟹——橫行
【第9句】:【軍令重如山/軍令如山倒】軍事命令必須嚴格執行。袁靜 孔厥《新兒女英雄傳》:“軍令重如山啊!不聽指揮,還能打 仗?”
【第10句】:【咬菜根】(慣)比喻過清苦的日子。
【第11句】:我一起床就追著媽媽,為一些小事嘴里一直說個不停。媽媽生氣地說:“好了好了,話多不值錢,湯多不入鹽。少說兩句吧!”(河南·許昌)
【第12句】:【架橋撥火兒】(慣)比喻挑撥雙方的關系,引起事端。
【第13句】:【斗大的字認不上兩石】(慣)斗、石:都是容量單位,10斗等于1石。形容識字很少或不識字。 也作斗大的字不識一升。升:容量單位,10升等于1斗。 斗大的字認不得幾石。
【第14句】: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
【第15句】:【一只碗不晌,兩只碗叮當】(諺)一只碗不會發出聲音,兩只碗碰撞才有響聲。比喻人與人的爭吵以至斗毆,不是單方面的行為,雙方都負有責任。 也作“一只碗敲不響,兩只碗響丁當”。
【第16句】:【落得河水不洗船】謂省事,不添麻煩,相安無事。落、樂 諧音。明代《金瓶梅》:“奴巴不的騰兩間房與他住,只怕別 人。你還問聲大姐姐去。我落得河水不礙船,看大姐姐怎 么說。”
【第17句】:【鴨子的足板兒——一聯兒的】(歇)本指鴨子的腳趾連成一片,轉指人與人關系密切,聯合在一起。
【第18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蘇州、杭州風景秀麗,自古就很有名氣。而“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一語又是從何而來呢?它源自北宋。早在北宋,汴京的人們就傳唱“蘇杭百事繁度,地上天宮”的民謠,羨慕蘇杭的繁榮富足。而后金滅了北宋,南宋王朝還真遷都杭州,偏安一隅,杭州蘇州更呈現空前的繁榮景象。后來,詩人范成大在他編纂的蘇州地方志《吳郡志》中寫道:“諺日:天上天堂,地下蘇杭。又日:蘇湖熟,天下足。”到了元代,周卿在《蟾宮曲》中又寫道:“春暖花香,歲稔時康,真乃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一詩句比起以往的說法,更精煉,更上口,所以歷久不衰,流傳至今。
【第19句】:喜鵲飛進洞房里——喜上加喜
【第20句】:【屬鴨子的——肉煮爛,嘴也是硬的】(歇)嘴:本指鴨子的嘴,轉指說話。硬:本指堅硬,轉指強硬。 指人心里已經認輸,嘴上還很強硬。常含譏諷或責罵意。
【第21句】:【七月半,八月半,人出大汗天善變】(諺)指農歷的七、八月間,暑氣未退,秋涼開始,人一活動就會大汗淋漓,天氣忽冷忽熱,變化不定。
【第22句】:媽媽看我吃飯太快,總容易噎住,就說:“你又不是去趕考,吃那么快干什么?”(貴州·黎平)
【第23句】:【給人送肉,不如教人養豬】(諺)指教會別人養豬比給人送一塊肉強,因為這能從根本上使人解決吃肉的問題。比喻幫人要從根本上幫。
【第24句】:天快黑了,王伯還想再拉一車糞。王大媽說:“東山日頭一大堆,有多少鴨子趕不到河里去啊?還是明天再拉吧!”(河南·郟縣)
【第25句】:大伯家的小姐姐能說會道,姑姑家的小表弟卻不善表達。奶奶笑著對我說:“你小姐姐說起話來有梗就能添出個葉,有苗就能說出朵花;你小弟可差遠了,他是茶壺里煮餃子,肚子里有貨嘴里卻吐不出。”(黑龍江·哈爾濱)
【第26句】:【蘿卜上扎刀,不是出血筒子】釋義:蘿卜_上扎刀,流不出血來。比喻人一毛不拔,是個吝嗇鬼。例句:到底李鴻云葫蘆里裝的什么藥,一下還摸不準,不要又上了李鴻云的當吧?蘿卜上扎刀,李鴻云也不是什么出血筒子。
【第27句】:觸犯眾怒的,死了都無處可埋。
【第28句】:【舊瓶裝新酒】多指新內容利用舊形式。魯迅《準風月 談》:“近來有一句常談,是‘舊瓶不能裝新酒’。這其實是不 確的。舊瓶可以裝新酒,新瓶也可以裝舊酒。”
【第29句】:【 車到山前必有路】到時候自有辦法克服困難,不必預先 擔憂。類似的:路走到盡頭會轉彎。葉辛《蹉跎歲月》:“事 情總算跑妥了!我早說過,車到山前必有路,總有辦法的。”
【第30句】:【把水攪混了】制造混亂。賈平凹《廢都》:“你說有,她說 沒有,到哪兒尋證人去?一潭水攪混了,誰說得清白?”
【第31句】:【掙錢不掙錢,先落個肚兒圓】(諺)舊指勞力工或生意人,先不說掙錢多少,只要能吃上飽飯就滿足了。
【第32句】:野馬脫韁——橫沖直撞;沒法收回
【第33句】:有一天,我正在寫作業,聽見鄰居家的阿姨對我爺爺說:“注意小花貓,別讓它抓了小雞!”爺爺說:“不怕。雞怕狐貍,貓捕鼠;草怕嚴霜,霜怕日。一物降一物。”(河南·林州)
【第34句】:一天小全睡了懶覺,怕上學遲到,早飯沒吃就走了。他媽媽說:“真是早起逸當,遲起急慌啊!”(江蘇·興化)
【第35句】:【拾進籃子里就是菜】見“搭在籃里便是菜,捉在籃里便是蟹”。
【第36句】:【臉皮薄】(慣)指人容易害羞,不好意思。 也作“臉皮嫩”。
【第37句】:【讓人指后脊梁骨】謂背地里受人責罵,或被議論。類似 的:讓人背后罵娘。高云覽《小城春秋》:“昧心錢賺不得! 一家富貴千家怨,咱不能讓人家指脊梁骨!”
【第38句】:【烏白頭,馬生角】(慣)烏鴉白了頭,馬生出角來。比喻事情不可能出現或成功。
【第39句】:【尖擔擔柴——兩頭脫】(歇)尖擔:兩頭尖的扁擔。尖擔兩頭沒有鉤槽,掛在兩頭的東西容易脫落。 指兩頭都落空。
【第40句】:我真羨慕姐姐那高挑挑的個子,就天天鍛煉。爸爸卻給我潑冷水:“你是天生的矮身材,再練也不行,黃鱔哪能扯得跟蛇一樣長呢?”媽媽說:“別聽他瞎說。”(四川·蓬溪)
【第41句】:兩手托刺猬——棘手;扔出去舍不得,托著刺得疼
【第42句】:【多年的大路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慢慢地終于有出 頭之日。多年,也說,千年。《新鳳霞回憶錄》:“她相信多年 的大道走成河,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的道理,母親為人樂觀, 永遠對自己信心百倍。”
【第43句】:【惹虱子頭上撓】(慣)比喻自找麻煩。
【第44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諺)指每個皇帝即位,都要任用一批自己的心腹臣屬。也指每個領導上任,都要任用自己的親信。 也作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主子一個規。規:規矩。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個將軍一個令。
【第45句】:小明的爸爸是法官。一天,他爸爸的一個朋友拿著許多禮品去小明家為別人求情。小明的爸爸說:“禮品你拿走。法律是箭不是弦,法律是鐵不是棉。他犯了罪就應該受到法律制裁。”(廣東·龍門)
【第46句】:【猴兒拿虱子——瞎掰】(歇)拿:捉。掰:用手把物分開或折斷。指胡來,胡說。
【第47句】:草鞋上拴珍珠——不值得
【第48句】:鐘鼓樓上開案桌——架子不小
【第49句】:【蝎子的尾巴——有點毒水也不多】(歇)毒水:本指蝎子身上的毒液,轉指能危害人的行動。指即使有點危害,也有限。
【第50句】:【將門出虎子】釋義:老子有本領,兒女也有本領。例句:岳勝心中高興:真乃將門出虎子,延慶果是位英雄!
【第51句】:【上梁不正下梁歪】借指身份高的人言行不正,下面的人 就會受影響。成語:上行下效。臺灣瓊瑤《船》:“他自己做 的好事!哼,上梁不正下梁歪,也怨不得我賭錢!”
【第52句】:【光說過五關斬六將,不說走麥城】關云長曾過五關、斬六 將,威震一時。但也喪失荊州,敗走麥城。此語表示只夸功 勞,不說缺點。《新鳳霞回憶錄》:“戲班有句話:老是說自己 當年過五關,斬六將,從不說走麥城。你是屬關公的。”
【第53句】:【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還有一個一字之差的反版:“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雖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意思卻截然相反,這是怎么回事呢?看看它的來龍去脈、發展變化就清楚了。 “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源自元代馬致遠《漢宮秋》一折:“教他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無毒不丈夫”在元代用例很多。那么,它是怎樣由“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變成“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的呢?儒家認為,謙謙君子應該“溫良恭儉讓”,應該“己所不欲,先施于人”。而“無毒不丈夫”這一俗語顯然與儒家的君子標準相抵觸。產生這樣反叛儒家道德準則的俗語是需要有一定的社會思想文化基礎的,而元代平民社會中便具有這種基礎,因此“無毒不丈夫”這個俗語能夠得以生存并被廣泛使用。后來人們用正統的儒家道德觀念去改造這個俗語,結果是“毒”通過同音替換的方式被曲解為“度”,為了與“度”對偶,“恨”被換作“量”,“恨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訛變為“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但由于“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生命力太強大,影響太深,結果形成了流傳至今的“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意思是道德高尚的人應該有肚量,有志氣有作為的人該狠毒時就要狠毒,像電視連續劇《水滸傳》主題歌唱的那樣“該出手時就出手”。經過改造的“量小非君子,無度不丈夫”境界雖高,使用率卻遠不如“量小非君子,無毒不丈夫”,原因是高處不勝寒。
【第54句】:籬笆上曬菜——掛心
【第55句】:【背后有眼睛/后腦勺長眼】指人的感覺敏銳。茅盾《霜葉 紅似二月花》:“阿巧,你得記住我背后也有眼睛,你得安分 些。”
【第56句】:【棋逢對手,將遇良才】(慣)比喻雙方都是高手,勢均力敵,才智相當。 也作棋逢敵手,將遇良才。 棋逢對手,將遇作家。作家:行家。
【第57句】:【火燒烏龜——肚里痛】(歇)烏龜被火燒著時,外面硬殼沒事,里面疼。指內心感到痛苦。 也作“火燒烏龜——里面疼”。
【第58句】:【趙老送燈臺——一去更不來】(歇)趙老:也說趙巧、趙果,傳說是魯班的徒弟;魯班計劃在大河上修橋,為防龍王干擾,制作兩座燈臺讓趙呆送給龍王,趙呆把其中一座內藏夜明珠、外觀漂亮的燈臺藏在懷里,想私自帶回家,沒想到剮出龍宮,就葬身海濤之中。指人或物有去無回。
【第59句】:兒媳婦的肚皮——裝孫子
【第60句】:【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釋義:吃了人家的宴請,接受了人家的饋贈,說話辦事就不容易堅持原則。例句:方亦鵬就曾屢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應有的警惕,特別是不宜隨便接受他們饋贈。“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真是一點也不假的大實話。
【第61句】:【苦瓜雖苦其一藤,兄弟雖呆只一心】釋義:比喻兄弟之間關系親密,一條心。例句:十絕哥見硬的已不行,聲音放溫和說:“苦瓜雖苦其一藤,兄弟雖呆只一心。手指總是往里屈的。我認了這賬,就要負責,幾天內一定付清。你就說過幾天來借。”
【第62句】:【來得易,去得易】(諺)得來容易,失去也容易。多指財物不是通過正道取得的,往往不知心疼,隨意揮霍浪費。 也作來得容易去得快。 來時容易去時快。
【第63句】:【 一只腳門里,一只腳門外】未完全進門。借指猶豫觀望,或 地位不穩,有兩種可能性。浩然《艷陽天》:“別急,讓我再想 想。退呢,進呢,還是一腳門里,一腳門外呢?”
【第64句】:【青天里一個霹靂】(慣)比喻突然發生了令人震驚的事情。 也作青天打下一個霹靂。 晴天里一聲霹雷。
【第65句】:【從善如登,從惡如崩】(諺)從善:順從善道。從惡:順從惡道。 指做善事就像登山一樣艱難,作惡就像崩塌一樣迅速。指學好難,走邪路易。
【第66句】:【撈稻草】(慣)比喻人在絕境中抓住一線希望作徒勞無益的掙扎。
【第67句】:【瘦狗莫踢,病馬莫騎】(諺)瘦弱的狗不可踢它,有病的馬不可騎它。比喻對于病弱衰老的人,只應當憐憫救助,絕不可歧視凌辱。
【第68句】:【先長的眉毛,比不上后長的胡子】(諺)眉毛是人一生下來就有的,胡須是年長以后才生的;人敬重的是后生胡須的長者,而不是先長眉毛的少年。借指有作為的人,往往是后來者居上。
【第69句】:【抓著葫蘆當瓢打】釋義:比喻不弄清是非曲直,責罰錯了對象。例句:人家周王村霍家寨的人都在那里,怎么是我帶頭起哄?冤有頭,債有主,我抓著葫蘆當瓢打,昧了良心瞎了眼!
【第70句】:【拳打南山猛虎,腳踢北海蛟龍】(慣)形容本領過硬,勇猛非凡。
【第71句】:【往臉上抹黑】(慣)比喻丑化人,使其名譽受損。 也作朝臉上抹黑。 給臉上抹黑。
【第72句】:【 沒理攪三分】不講理,耍賴。成語:胡攪蠻纏、無理取鬧。 攪,也說:占。趙樹理《鍛煉鍛煉》:“誰給提意見,馬上跟誰 鬧,沒理占三分,吵得天塌了。”
【第73句】:【主人翁】“主人翁”一詞現在的含義是指當家作主的人。據載,漢朝有個叫董偃的人,他母親是個珠寶販子,常年出入館陶公主家做生意。館陶公主是漢武帝劉徹的姑母兼岳母。董偃十三歲隨其到館陶公主家賣珠寶,館陶公主見這小孩長得白皮嫩肉,人見人愛,就喜歡上他了,把他留下來做養子,請人教他騎馬射箭,讀書算術,音樂書法等。館陶公主五十歲那年死了丈夫,董偃十八歲。日久生情,兩個年齡懸殊的養母子,終于發生了“不倫之戀”,非法同居了。館陶公主不是一般的有錢,小情人一天花銷只要不超過一百斤金子、一百萬錢、一千匹帛的上限,就不必上報,任由他去。如此金錢鋪路,上流社會的酒席上總少不了帥哥董偃的身影,許多公卿名人都樂于和他交往,全城都尊稱他為“董君”。后來,連漢武帝劉徹也知道了這事,有一天他找借口去看望姑姑館陶公主,其實是想看看這個“新姑父”到底長得什么樣,所以一進門,就單刀直人地對館陶公主說:“我想看看主人翁呢!”這就是“主人翁”最早的出處,這個詞算是漢武帝的一大發明。館陶公主一聽皇上稱董偃為“主人翁”,不知是諷刺還是玩笑,嚇得直冒冷汗,渾身像扎了鋼針一樣不自在。急忙向劉徹磕頭請罪:“臣妾做事不成體統,辜負了皇上的好意,罪該萬死,請皇上治罪吧!”劉徹笑道:“姑媽不必如此,且請主人翁出來說話。”館陶公主急忙把董偃領出來與皇上見面,嚇得他戰戰就就,跪著不敢出聲。還是公主代他說道:“館陶公主庖人偃,冒死拜謁。” 漢武帝親手將他扶起來,不僅沒有責怪,還賜他衣冠,而且又一次親熱地稱他為“主人翁”,特許他和館陶公主一起陪自己飲酒。連天子都叫董偃“主人翁”,還有誰再敢輕視。大才子東方朔就敢.他對皇上說:“董偃應該砍頭,理由有三:一是以家臣的身份私通主人;二是不婚而居敗壞風氣;三是蠱惑陛下沉迷聲色犬馬,這樣的人是國之大賊,死有余辜!”這番話說得劉徹心服口服,賞了東方朔三十兩黃金。從此,劉徹就慢慢冷落了董偃,董偃老擔心劉徹會找岔子殺了他,不到三十歲就抑郁而死。如此猥瑣的“主人翁”,怎么脫胎換骨轉義成為光明磊落的褒義詞,這要歸功于梁啟超先生,是他于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在《教告留學生諸君》一書中首先使貶義轉換成褒義,開頭即稱“中國將來主人翁留學生諸君閣下。”可謂對留學生期許甚高,寄望甚切。
【第74句】:【 三拳打不出一個悶屁來】人太老實,不會說話。成語:寡 言少語。臺灣瓊瑤《幾度夕陽紅》:“他那個太太呀,和他正 相反.三拳打不出一個悶屁來,問一句,答一句,別別扭扭, 不過很漂亮。”
【第75句】:收音機里放電影——看不見
【第76句】:【鷺鷥不吃鷺鷥肉】釋義:同類不相傷。例句:“悟空,且休爭競。我們既進來就出去,顯得沒有方情。常言道:‘鷺鷥不吃鷺鷥肉’。他師既不在,攪亂他做什?”
【第77句】:干草碰上火——下子烘(哄)起來了
【第78句】:【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釋義:至察:過于苛察瑣細。徒:同類,同伙。水過于清了,水中不會有魚;人太苛察了,就沒有人與他交往。例句:我這個人就很嚴肅,毛主席批評我,“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
【第79句】:【 沒罪找枷扛】自找麻煩,自找苦吃。或說:沒事找罪受。 老舍《二馬》:“這是上外國嗎?沒事找罪受嗎?”
【第80句】:【賣鹽的做雕鑾匠——咸人兒】(歇)雕鑾匠:為門窗雕花或雕刻圖畫的藝人。成:諧“閑”。指閑著不做事或無事可做的人。
【第81句】:【紅皮蘿卜白心子】釋義:比喻假裝進步,表里不一。例句:誰他媽的要紅皮蘿卜白心子,可別怪我二光不講交情。
【第82句】:住在我家前邊的兩戶本家大嬸常為些瑣事爭吵,可沒兩天就又好到一塊兒了。我媽媽常笑她倆是“狗臉親家公”。她們打趣說:“打不斷的親,罵不斷的鄰。”(江蘇·海安)
【第83句】:天上飛的雁——當不了盤中菜
【第84句】:【找門路】(慣)比喻尋找能夠達到個人目的的途徑。
【第85句】:【打破砂鍋問到底】流傳在民間的這句俗語,用來形容十分認真的態度,一心要把事情弄個明白。 “打破砂鍋問到底”源自生活中的自然象。砂鍋即用含沙的泥燒制成的鍋,多為人們用作熬制中藥或冬季煨燙火鍋的器具。這種鍋稍不小心極易破碎,據說,藥熬好后;從火上取下來不能馬七往木頭制品上放,一放就裂,而且一裂就會裂到底。實際上是打破砂鍋“紋”到底,變成了漏鍋。因為裂紋的“紋”同“問”諧音,后來就變成了“問到底”了。
【第86句】:船上失火——有底
【第87句】:【腳下自有千條道,何必要走獨木橋】表示有很多辦法、道路 可供選擇。電影《紅色娘子軍》:“看來這椰林寨,地,不是安 全可靠之地;人,并非合作共事之人;成大業,腳下自有千條 道,我何必要走南府這獨木橋。”
【第88句】:【蛤蟆掛鈴鐺——鬧得歡】(歇)形容得意忘形。含譏諷意味。
【第89句】:鄰居李叔叔來找爸爸聊天。李叔叔說:“聽說李虎的兒子考了三年,終于考上大學了。”爸爸說:“是啊,沒有熏不黑的煙囪嘛!”(湖北·襄陽)
【第90句】:【千里相送,歸于一別】(諺)送客到千里遠,最終也還是要分手的。 指送行只表情意,不必遠送。勸止送行者的常語。 也作千里送君,終須一別。 送君千里,終須一別。
【第91句】:【有志者事竟成】(諺)竟:終究。 有志氣的人,事業終究會獲得成功。指事業的成功,全在于人的立志,和能否始終不渝,堅持到底。
【第92句】:喜鵲回窩鳳還巢——安居樂業
【第93句】:【包子有肉不在褶上】釋義:褶:指包子頂部折皺的面皮。比喻錢財或優點不露在表面。例句:掌柜的,你別瞧我們穿的破,包子有肉不在褶上,招好主顧,財神爺來了。
【第94句】:【一會兒風,一會兒雨】(一會兒陰,一會兒陽)釋義:比喻情況或人的態度變化無常,無法捉摸。例句:你們爺倆一會兒風,一會兒雨,把我弄得五迷轉向,也摸不準你們準脈窩了。他這個人真是猜不透:一會兒陰,一會兒陽,多可怕呀,千萬得小心他一點兒…——
【第95句】:【靠山】“靠山”比喻可以依靠的人或集體。這個詞出自詩仙李白之口。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寵信胡人三鎮節度使安祿山,競要提升他為宰相。右相楊國忠知道后,便向皇上進諫不要重用野心勃勃的安祿山。玄宗于是就不讓張洎擬定提升安祿山的詔書了。張洎和安祿山是好朋友,就把這事告訴了安祿山,從此,安祿山和楊國忠成了死對頭。后來處死楊國忠的罪狀之一就是逼反安祿山。一次,張洎與在京任職的大詩人李白談起了與安祿山交往的事。李白直言不諱地說:“我看胡兒有謀反之心,他的野心很大,到時會連累你的,你萬萬不可靠山(指安祿山)!還是靠近皇上吧!”張洎聽了好友李白的勸告,疏遠了安祿山。不久,安祿山果然起兵反唐,一度占領了長安,趕跑了皇帝,動搖了唐朝的根基,自此,唐朝由盛轉衰。 “安史之亂”平定后,張洎深有感觸地說:“幸虧我沒有靠山啊!”“靠山”一詞,從此流傳下來。這個“靠山”來路不正,所以現在用起來多含貶義。
【第96句】:【巴豆未開花,黃連先結子】釋義:巴豆:植物名,果實含毒性蛋白,陰干后可入藥,但有大毒,宜慎用。黃連:植物名,中藥學以其根狀莖入藥,性寒,味苦,功能瀉火解毒。巴豆花還沒開,黃連卻已結子。指黃連早熟,可解巴豆之毒。例句:巴豆未開花,黃連先結子。黃連能治巴豆毒也。
【第97句】:【牛大自有破牛法】(諺)比喻問題再復雜,事情再難辦,也自有對付和解決的辦法。
【第98句】:【 插起翅膀也飛不出去】表示不可能走掉。成語:插翅難 飛。明代《二刻拍案驚奇》:“衙門封鎖,插翅也飛不出去。 況且房里兀自關門閉戶的,打從那里走得出來?”
【第99句】:兄弟和氣金不換,妯娌和氣家不散。
上一篇:網紅空間的座右銘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