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恩怨分明。類似的:有恩不報非君 子,有仇不報是小人。老舍《離婚》:“咱小趙是有恩報恩,有 仇報仇,男子漢大丈夫!”
【第2句】:【枕著烙餅挨餓】(慣)比喻放著有利條件不去利用,卻受著窘迫。 也作“頭枕著烙餅挨餓”。
【第3句】:臺上三分鐘,臺下三年功。
【第4句】:【豆腐拌成肉價錢】花費太大,成本太高,不值得。類似 的:蘿卜花了肉價錢。茅盾《子夜》:“好!為了舍不得那四 成爛賬,倒又賠上十倍去,那真是豆腐拌成肉價錢的玩意!” 肥水不流外人田為自己人著想,不讓外人占便宜。海 外張愛玲《沉香屑》:“這回子可趁了心了,自己骨血,一家子 親親熱熱的過活吧,肥水不落外入田。”
【第5句】:【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釋義:不比較不知道差別大。例句:“俗話說,不見高山,不顯平地,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都是過來人,吃過苦,嘗過甜,有了比較呀!”
【第6句】:掏火棍子——越來越短
【第7句】:【各走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各干各的,互不相干。浩然《艷 陽天》:“咱們是井水不把河水犯,后脊梁對著后脊梁,各走 各的路,各投各的店兒!”
【第8句】:【逆子頑妻,無藥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9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釋義:比喻人的個性不同。例句:山有百草,人有百性;就像天底下沒有相同的樹子,也沒有一模一樣的人。
【第10句】:【將嘴騙舌頭】(慣)指用花言巧語去欺騙身邊的人。
【第11句】:【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釋義:家里有賢惠的妻子,丈夫可以避免意外的禍害。例句:自古說“家有賢妻,夫不遭橫禍”,只為夫妻是最親信之人,比不得兄弟朋友,因她朝說暮說,男子心腸雖硬,被她勸阻,也要回心。所以說娶賢妻免禍。
【第12句】:【土居三十載,無有不親人】(諺)在同一塊土地上居住了幾十年的人,沒有不親密的。指共同的勞動生活容易使人們親近和睦。
【第13句】:【衣不壓眾,貌不驚人】見“人不壓眾,貌不驚人”。
【第14句】:【人往高處走,鳥往亮處飛】見“鳥向明處飛,人往高處走”。
【第15句】:花生還沒收完,豆子又炸了一地,奶奶邊拾邊數(shù)落:“能舍千谷,不舍一豆啊!”(河南·寧陵)
【第16句】:【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來一盞茶】(諺)富貴人家來了客人,設(shè)酒宴招待;貧窮人家來了客人,用茶水相迎。指無論貧富貴賤,客人來了都應(yīng)以禮招待,不可怠慢。
【第17句】:【風(fēng)馬牛不相及】“風(fēng)馬牛不相及”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這個詞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常常被人們所引用。那么,它源自哪里呢?其典出自《左傳·僖公四年》:“君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也。”孔穎達疏引服虔日:“牝牡相誘謂之風(fēng)……此言‘風(fēng)馬牛’,謂馬牛風(fēng)逸,牝牡相誘,蓋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此后,后世遂用風(fēng)馬牛不相及,風(fēng)馬牛不相接等來比喻事物之間的毫不相干,沒有關(guān)聯(lián)。 “風(fēng)馬牛不相及”除此解釋之外,還有一種解釋——遠(yuǎn)距說。認(rèn)為風(fēng)為放逸、走失之意。齊楚兩地相距甚遠(yuǎn),所以馬牛不會走失到對方地界。如北京大學(xué)中國文學(xué)史教研室選注的《先秦文學(xué)史參考資料》中說:“‘風(fēng)’與‘放’通,此指兩國相去極遠(yuǎn),絕不相干,雖牛馬放逸,也無從相及。”
【第18句】:【先生】“先生”一詞作為一種稱呼,在我國已經(jīng)使用了3000多年,其間有若干變化,但總趨勢是使用范圍越來越廣。在先秦文獻中,“先生”之稱,最早見于《論語》。“先生”的含義較多,然其最主要最基本的含義是“古者稱師日先生”(《初學(xué)記》卷十八引《釋名》)。自先秦以來,“先生”是一個使用范圍很大的稱謂。不僅一般人使用,皇帝對臣下也以“先生”稱之,如漢武帝稱東方朔。不僅尊稱別人,文士們還用作自稱。“先生”成為文人別號中常見之稱,如“五柳先生”。唐宋以后,“先生”之稱愈用愈廣。清人王應(yīng)奎在《柳南隨筆》卷一有如下感嘆:“古者師日‘先生’……未嘗混施也。今則不然,同輩而先生之矣,后進而先生之矣,醫(yī)卜而先生之矣,商賈而先生之矣,甚則輿臺皂隸而亦先生之矣。”清代末年,“上海高等妓女,世俗所稱之‘書寓長三’是也,亦稱先生而不稱小姐。”實是指責(zé)“先生”之稱越用越濫。總之,十多種稱呼謂“先生”:古代老師稱先生,知識分子和有一定身份的成年男子稱先生,醫(yī)生稱先生,管賬的稱賬房先生,文人學(xué)士自稱先生,老成之人稱先生,算命、看風(fēng)水的人稱先生,商賈稱先生,工匠稱先生,現(xiàn)在連婦女稱自己的丈夫也稱先生了。現(xiàn)在,“先生”稱謂發(fā)生了很大變化。經(jīng)常使用先生稱謂的是禮儀之詞“女士們,先生們”。還有對知名人士特別是無黨派民主人士稱先生。而老師和醫(yī)生反而很少使用先生一詞了。
【第19句】:【 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說起】二十四史為我國歷代史書的總 匯,借指經(jīng)歷多,說來話長。成語:一言難盡。張恨水《啼笑 因緣》:“這會子叫我介紹一樣給人,真是一部二十四史,不 知從何說起了。”
【第20句】:【樹高千丈,葉落歸根】釋義:長期生活在外,最后總希望回到家鄉(xiāng)。例句:“常言道,樹高干丈,葉落歸根。這小廝怕養(yǎng)不大;若還長大了,少不得尋根問蒂,怕不認(rèn)我做外公么?”
【第21句】:鄰居有個小孩子,什么都好,就是貪吃,而且自己的東西從不給別人吃。他爺爺說他“你吃別人的東西吃出汗來,別人吃你的東西急出汗來”。(江蘇·常州)
【第22句】:一個好朋友的爸爸經(jīng)常虐待他媽媽。他媽媽死后,他爸爸只好又當(dāng)?shù)之?dāng)媽,十分狼狽。我媽媽見了說:“真是龍在不知恩,龍走土也崩啊!”(湖南·東安)
【第23句】:閉眼撕皇歷——瞎扯
【第24句】:【褲帶長,壽命短】(諺)褲帶長:指胖人肚子大。指過于肥胖的人,往往活不長。
【第25句】:獅子張嘴——大開口
【第26句】:【急出來的主意,逼出來的禍】(諺)指人在急迫中容易想出應(yīng)急的辦法,在被逼到走投無路時容易發(fā)生禍端。
【第27句】:地板擦子刷地——拖拖拉拉
【第28句】:【人生唯有別離苦】(諺)指人生在世,最令人痛苦的是生離死別。 也作人生最苦是離別。 人間最苦處,死別共生離。 人生最苦難堪事,莫過死別與生離。
【第29句】:【糠籮里跳到米籮里】(慣)籮:盛糧食的器具。比喻生活環(huán)境一下由壞變好了。
【第30句】:鄰居劉嬸的兒子小強,一玩起來就是一身泥一身土的。你聽,劉嬸又在說他了:“瞧你這孩子,都快玩成土地爺了。”(河北·邯鄲)
【第31句】:【吃回虧,領(lǐng)回教】(諺)指人吃虧上當(dāng),總由于沒有經(jīng)驗,吃一次虧就接受一次教訓(xùn)。
【第32句】:【四兩換半斤】(慣)指占了點兒小便宜。
【第33句】:【失賊遭官】(諺)失賊:失盜,家中被盜。遭官:報案到官府,又遭官府勒索。指舊時官盜雖名分不同,但害民擾民是一樣的。 也作失賊追贓,余財未盡。 失賊經(jīng)官,破財不盡。
【第34句】:【窮漢妻,半張犁】(諺)窮漢的妻子,干起活來要頂半張牛拉的犁。 指舊時窮人的妻子要干很重的勞力活,生活負(fù)擔(dān)十分大。
【第35句】:我村有一家總比別人家吃飯晚。鄰居說這家飯是“早上飯往南看,中午飯往西看,晚飯燒好二更半,吃吃刷刷雞叫喚”。(河南·魯山)
【第36句】:樹葉遮屁股——不頂用;不頂事
【第37句】:【孩兒不嫌娘丑】見“兒不嫌母丑”。
【第38句】:【羊肉饅頭沒得吃,空教惹得一身膻】(慣)比喻好處沒得到,還惹下了麻煩。 也作羊肉不曾吃,空惹一身膻。 羊肉沒吃到,先惹一身騷。 羊肉沒吃到,弄得一身臊。
【第39句】:【 插起翅膀也飛不出去】表示不可能走掉。成語:插翅難 飛。明代《二刻拍案驚奇》:“衙門封鎖,插翅也飛不出去。 況且房里兀自關(guān)門閉戶的,打從那里走得出來?”
【第40句】:【兩眼一抹黑】(慣)1比喻新到一個地方,什么人也不認(rèn)識,什么情況也不了解。2指沒文化,不識字。 也作兩眼一麻黑。 兩眼墨黑。 睜眼一抹黑。
【第41句】:拉一根弦的胡琴——單調(diào)
【第42句】:【交華蓋運】(慣)華蓋:古星名。 華蓋運:迷信的人認(rèn)為是不好的運氣。比喻交了厄運。
【第43句】:【戴高帽子】(慣)比喻對人說恭維、吹捧的話。 也作“頂高帽子”。
【第44句】:獨樹難擋風(fēng),獨柴難燒紅。
【第45句】:【老婆們斗牌——一張一張地來】(歇)斗牌:玩紙牌。指做事不急于求成,逐步進行。
【第46句】:【騎馬坐轎,不如扳倒睡覺】(諺)騎馬和坐轎再舒服,也比不上躺倒睡上一覺。指人在疲困的時候,只有睡覺才是唯一有效的解困方法。
【第47句】:【月滿則虧,水滿則溢】釋義:比喻物極必反,盛極必衰。例句:“常言:‘月滿則虧,水滿則溢’,有道是‘登高必跌重’。如今我們赫赫揚揚,已將百載,一日尚或‘樂極生悲’,若應(yīng)了那句‘樹倒猢猻散’的俗語,豈不虛稱了一世詩書舊族了?”
【第48句】:【噙著骨禿露著肉】(慣)骨禿:骨頭。形容說話吞吞吐吐。
【第49句】:【問官答花——驢唇不對馬嘴】(歇)問的是“官”,答的是“花”。比喻答非所問,或把毫不相干的東西胡亂扯在一起。
【第50句】:爸爸很晚才回家,一進門,他就對媽媽說不吃飯了。媽媽笑著說:“老犍不吃草,肚里有元寶。你又在哪兒吃過了?”(山西·陽城)
【第51句】:【等人易得久,嗔人易得丑】(諺)嗔(chen):怒目而視。指等候人不見來時,最容易感到時間過得太慢;對某人憎惡時,總覺得他的面貌長桕特別難看。 也作等人易久,嗔人易丑。 嫌人易丑,等人易久。嫌:厭惡。
【第52句】:【蛤蟆、促織兒,都是一鍬土上人】(諺)促織兒:蟋蟀。像蛤蟆、蟋蟀一樣,都是在同一片土地上活動著的。指地位相同、命運相連的苦命人,理應(yīng)相互關(guān)照。
【第53句】:媽媽給我做了條新褲子,沒幾天,膝蓋就磨破了。媽媽說:“你身上是不是長牙了,剛穿幾天啊,新褲子就破了洞。”(安徽·天長)
【第54句】:【渾身是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慣)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滿身是牙也無法辯解。指遭受冤屈,無法說清楚。 也作渾身有口不能言,遍體排牙說不得。 渾身是口也說不清。
【第55句】:包公斬包勉——不留情;大義滅親;先治其內(nèi)后治其外;正人先正己
【第56句】:【光吃炒豆不炸鍋】(慣)比喻光得好處,不付出代價。
【第57句】:【粉刷的烏鴉——白不久】(歇)比喻偽裝難以持久。 也作“粉刷的烏鴉——白不長”。
【第58句】:【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沒有強者,本領(lǐng)不大的人成了 領(lǐng)導(dǎo)者。類似的:山中無虎狗稱王/山中無鳥,麻雀做王/山 中無鳥獸,螳螂自稱王/山中無大樹,茅草也稱王。海外聶 華苓《失去的金鈴子》:“我就不相信。山中無老虎,猴子稱 大王!準(zhǔn)是個蒙古大夫!”
【第59句】:【投師不如訪友,訪友不如交手】(諺)練武的人想要提高武藝,投師領(lǐng)教,不如訪友切磋;訪友切磋,又不如交手實練。指親身實踐提高最快。
【第60句】:【狗眼看人低】(諺)指狗眼看人低矮,這才敢見人就狂吠。借指見識短淺的人總是自高自大,看不起人。 也作“狗眼看人三分低”。
【第61句】:【一壁打鼓,一壁磨旗】(慣)比喻同時做兩手準(zhǔn)備。
【第62句】:【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諺)履:鞋。冠:帽。到瓜田里,不要彎下腰去提鞋,免得人說你偷瓜;到李樹下,不要伸手去整帽,免得人說你摘李。指處在容易引起懷疑的環(huán)境,要盡可能避開嫌疑。
【第63句】:南山豹,北海蛟——狠的狠,兇的兇
【第64句】:【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慣)任何時候都不改變自己的姓名;表示自己光明磊落,無所畏懼,對事情敢于負(fù)責(zé)任。 也作行不改名,坐不改姓。 行不更名,住不改姓。 行不改姓,坐不改名。
【第65句】:【揀了芝麻,丟掉西瓜】見“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第66句】:三伏天的高粱苗——節(jié)節(jié)上升
【第67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慣)路上丟了東西沒人撿,晚上睡覺不用關(guān)門。形容社會治安非常好。 也作路不拾遺,門不夜掩。 夜不閉戶,路不拾遺。
【第68句】: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第69句】:【貓口里挖鰍】(慣)鰍:泥鰍。從貓嘴里把它吃進的泥鰍掏出來。 比喻事情難度大,辦不到。 也作“貓嘴里挖鰍,虎頭上做窠”。
【第70句】:火車輪子——連軸轉(zhuǎn)
【第71句】:過了春的白菜——不吃香
【第72句】:我從小就不喜歡活動,身體虛弱,聽到上體育課,就不提勁兒。有一次在體育課上,才跑了四百米,就差一點兒暈了過去。媽媽知道了,勸我說:“絲不織不成網(wǎng),體不煉不強壯,以后要經(jīng)常活動,加強鍛煉。”(廣東·龍門)
【第73句】:爸爸被選為村上的調(diào)解主任。媽媽對他說:“這干部難當(dāng),有時還受氣挨罵,你不如讓給別人當(dāng),咱不進刺架,不惹刺掛。”(河南·沁陽)
【第74句】:【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形容人慢性子。張賢亮《靈與 肉》:“我們清清她爹可是個老實巴交的受苦人(干活的),三 腳踢不出一個屁來,狼趕到屁股后頭都不著急。”
【第75句】:【勤生財,儉治家】(諺)勤苦就能創(chuàng)收,這是生財之道;儉省就會有積蓄,這是治家之方。指勤與儉是生財治家的法寶,兩者不可缺一。
【第76句】:姐妹倆回娘家——殊途同歸
【第77句】:狗急了——要跳墻
【第78句】:星期天,我和媽媽一塊兒上街買菜。賣菜的大爺多找了媽媽一角錢,媽媽推讓不肯收。大爺笑容滿面地說:“真是能叫桶掉井里,不叫井掉桶里。”(河南·內(nèi)鄉(xiāng))
【第79句】:【水深見長人】(諺)長(chang)人:身材高大的人。比喻在關(guān)鍵時刻才能顯現(xiàn)出英雄本色。
【第80句】:【霸王的弓——越拉越硬】(歇)霸王:指楚霸王項羽。傳說楚霸王項羽身材高大,力能舉鼎,用的弓又重又硬。比喻人的態(tài)度越來越強橫。
【第81句】:堵住籠子抓雞——穩(wěn)拿
【第82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指青春期少女的一種心態(tài),希望自 己永遠(yuǎn)年輕。類似的:年年小姐十八歲。王朔《編輯部的故 事》:“哪怕你真想照著那廣告里說的‘今年三十明年十八’ 出來,哥心里也有個準(zhǔn)譜。”
【第83句】:【不種百頃地,難打萬石糧】(諺)頃:百畝為一頃。指種的地廣,打的糧才會多。也泛指下的本大,得到的收益就豐厚。
【第84句】:【在一棵樹上吊死】(慣)形容人心眼兒死,不知變通。 也作在一根樹枝上吊死。 一棵樹上吊死。
【第85句】:大年初一看日歷——日子長著哩
【第86句】:【過年娶新媳婦兒——雙喜臨門】(歇)指兩件喜事同時到來。
【第87句】:北風(fēng)刮蒺藜——又風(fēng)又刺(又諷又刺)
【第88句】:好心遭雷打——蠆桿
【第89句】:【海枯石爛不變心】感情專一,永不變心,多指愛情。尤鳳 偉《中國一九五七》:“只要兩人真誠相愛,海枯石爛不變心, 終會有一個圓滿的結(jié)局的。”
【第90句】:【 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指情況總會有變化,不要把事情看得太死。 類似的:天不轉(zhuǎn)地轉(zhuǎn)/石頭不轉(zhuǎn)磨轉(zhuǎn)/水不彎河彎。趙樹理 《李家莊的變遷》:“不要緊,咱慢慢說!山不轉(zhuǎn)路轉(zhuǎn),沒有說 不倒的事!”
【第91句】:【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指沒有骨氣,沒有本領(lǐng),遇事不會 處理。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你呀,我就怕你是一個 沒骨頭的傘,支撐不開,將來閃得我沒下場,倒不如趁早拉 倒呢!”
【第92句】:螃蟹滿地爬——到處橫行
【第93句】:【肚臍上長茵子——心花兒都開了】(歇)茵子:茵陳蒿,別稱茵陳,多年生草本,秋季開黃花。指開心,高興。
【第94句】:【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諺)知府:州府的最高行政長官。雪花銀:成色純正的白銀。當(dāng)上三年清廉的知府,就可得到十萬兩雪花白銀。指舊時無官不貪。
【第95句】:勺筒敲了底——兩頭進水
【第96句】:【谷雨三朝看牡丹】釋義:谷雨:節(jié)氣名,在每年陽歷四月十九、二十或二十一。三朝:三天。牡丹在谷雨開花,谷雨以后三日正是觀賞牡丹的好時機。例句:牡丹花,俗稱“谷雨花”,以其在谷雨節(jié)開也。諺云:“谷雨三朝看牡丹。”
【第97句】:【三分像人,七分像鬼】(慣)1形容相貌丑陋、兇惡。2指被折磨得不成樣子。3形容人形象太差。 也作三分不像人,七分不像鬼。 三分不像人,七分倒像鬼。 三分人,七分鬼。
【第98句】:【不怕明處槍和棍,只怕陰陽兩面刀】(諺)指面對面的較量并不可怕,只要在明處就好招架;最怕的是陰一套陽一套,搞陰謀詭計,使人難以防范。
【第99句】:【茶為花博士,酒是色媒人】(諺)博士:古時指茶坊、酒坊的侍應(yīng),此處指從中介紹的角色。花、色:喻女性、女色。舊指男女同桌品茶飲酒,往往容易撮合成色情的勾當(dāng)。 也作“風(fēng)流茶說合,酒是色媒人”。 風(fēng)流:此指男女間的色情。
上一篇:座右銘文案睿智犀利!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