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人少好過年,人多好種田】(諺)過年,人少了可以多享受;種田,人多了自然收效快。指享受時人宜少,干活時人宜多。 也作人少好吃飯,人多好干活。 人多好做活,人少好吃饃。
【第2句】:【一個槽里拴不了倆叫驢】釋義:叫驢:公驢:拴到—塊兒要咬架。比喻兩個強手不能相容,不能共處。例句:俗話說,一個槽里拴不了倆叫驢。哪個得天下的封建帝王不毒不狠?
【第3句】:【水淺藏不住魚】釋義:比喻條件不好,無法躲藏。例句:我們這里就沒有這個條件,除了平原就是丘陵,丘陵雖說也有點用,到底水淺藏不住魚。
【第4句】:十天跑完萬里長城——一日千里
【第5句】:我們村有一家人,去年辦廠,今年辦店,結果借滿了債。人們都說,他們這是爛泥中搬石頭——越搬越往下陷。(江蘇·無錫)
【第6句】: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
【第7句】:【北上、南下】說到“北上、南下”人們自然聯想到當年紅軍北上抗日或解放軍南下解放海南島。為什么不能反過來說呢?這種以北為上、以南為下,對方位的稱謂習慣是怎樣形成的呢?原來,在我國古代的禮儀中以北為尊,尊者為上,其位置為“上位”,也叫“上首”。帝王會見群臣時,坐北朝南,叫做“南面稱王”;臣子們朝見帝王時,則須背南面北,叫“北面稱臣”。例如《易經-說卦傳》日:“圣人南面而聽天下,向明而治。”古代拜師學藝,以及其他一些莊重場合,在行禮時也均按北南方位為尊卑、上下施禮。在建筑上也是以北為上,北屋為上屋。由于在我國古代禮儀中,北為上,南為下,人們在稱渭北、南地理方位時,便借用禮儀中的稱謂習慣,稱北方為上,南方為下,久而久之,約定俗成,遂成了地理方位的稱謂用語了。如地圖上的方位為“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第8句】:【種地在人,長苗在地,收成在天】釋義:指種莊稼離不開入力,苗長得壯不壯,收成好不好,決定于地利和天時。例句:種地在人,長苗在地,收成在天,這地不給長,老天爺不給收成,光人折騰,也難說呀!
【第9句】:【三句不離本行】(諺)指人的言語話題,總離不開已經形成習慣的行話。 也作三句話不離本行。 三句話離不了本行。
【第10句】:【醬油碟子跟著蹄子——拖拖就拖干了】(歇)蹄子:方言,肘子。 肘子的肉較厚,蘸碟子里的醬油,蘸不了多少次就蘸光了。指錢財很快就消耗完了。
【第11句】:【跟在人家屁股后頭轉】沒有主見,或不能自主,隨大流。 端木蕻良《科爾沁旗草原》:“現在咱們什么事就得跟著人家 的屁股后頭轉。人家說一,咱們就不能說是二。”
【第12句】:學習不努力的哥哥今年要參加中招考試,但是,這不,馬上都要考試了,他還在玩電腦。奶奶勸哥哥去讀書,爸爸說奶奶:“這真是皇上不急太監急。”(河南·內鄉)
【第13句】:【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子】(諺)比喻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下,或惡劣的國際環境中,總是強凌弱,大欺小。 也作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青泥。 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小蝦吃稀泥。
【第14句】:【天下老鴰一般黑】(諺)老鴰(gua):烏鴉。多比喻惡類本性相同,無論在什么地方都一樣作惡。 也作天下老鴉一樣黑。 天下烏鴉一般黑。
【第15句】:盧生借枕頭——黃梁一夢
【第16句】:【打著燈籠沒處找】釋義:說明難得,少有。例句:“你再要娶這么一個媳婦兒,……只怕打著燈籠兒也沒處找去。”
【第17句】:【一身槍眼兒】成為射擊的目標、攻擊的對象。成語:眾矢 之的。《小說月報》(1980,2):“說得有道理。我看還不夠, 我知道自己是一身槍眼兒,仇人多。”
【第18句】:鄰家的大伯辦了個養雞場,雞蛋卻舍不得吃一個。村里人議論說:“竹匠用的漏底筐,木匠睡的缺腿床;賣鞋老婆赤腳走,賣鹽老漢喝淡湯。”(河南·鎮平)
【第19句】:【七條腸子,八個肝花】(慣)肝花:肝。形容人多心不齊。
【第20句】:媽媽見大家都吃完了飯,可我還端著個碗在吃,就說:“真是船小難足載啊!”(江蘇·射陽)
【第21句】:【沒有孫猴子的本領,不敢取經】孫悟空隨唐僧去西天取經, 事出明代《西游記》。借指:沒有本領,不敢接受重任。西戎 《一個年輕人》:“你沒有孫猴子的本領就敢取藏經,你看能 說過大家?”
【第22句】:【好動扶人手,莫開殺人口】(諺)要勤動扶助人的手,不要出口就傷害人。指為人必須操善心,做善事,言行舉止要有益于人而不害于人。
【第23句】:【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見“火里火里去,水里水里去”。
【第24句】:船上邁步——越走越窄
【第25句】:【投以木桃,報以瓊瑤】釋義:木桃:比木瓜小的一種植物,果實,味酸澀。瓊瑤:美玉。比喻對別人給的好處,以十倍百倍來報答。例句:自古道:“投以木桃,報以瓊瑤。”你小姐既有玉瑤之投,我焉可無木桃之報?
【第26句】:【一登龍門,身價十倍龍門】相傳為大禹所鑿。河水險急, 魚不能上溯,能上溯則為龍。比喻有了某種資格,就提高了 身價。《北京日報》(1982,3,28):“聯想到近來戲曲界一些 拜師收徒的事,這當然是好的。但要真教、真學才好。如果 拜了師,行了禮,什么也沒學到,只圖虛名,又有什么必要 呢?一登龍門,則身價十倍,我們大可不必去羨慕它。”
【第27句】:【伸手不見五指】(慣)形容非常暗黑,什么也看不見。 也作伸手不辨五指。 伸手不見掌。 伸手不見巴掌。
【第28句】:【過河拆橋】“過河拆橋”這一俗語用來比喻達到目的后,拋棄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屬于一種忘恩負義、晶行不端的行為。典出元朝。《元史·徹里帖木兒傳》記載,元順帝至元元年,朝廷首議罷科舉。參政許有壬是科舉出身,因此堅決反對。太師伯顏大怒,第二天在崇天門宣讀罷科舉的詔書時,專門讓許有壬做了聽詔的班首。許有壬害怕招致禍患,于是勉強答應了。治書侍御史普化譏笑他說:“參政可謂過河拆橋者矣。”自此賦予“過河拆橋”新的含義,至今未變。
【第29句】:【雞飛狗跳墻】(慣)比喻秩序混亂或瞎折騰。 也作“雞飛狗上墻”。
【第30句】:【人怕出名豬怕壯】(諺)豬肥壯了,就要上屠場被宰殺;人出了名,就會招來嫉妒,惹來麻煩甚至不測。指名人往往更不易做人,得處處小心。 也作人怕出名豬怕肥。 人怕出名,樹怕冒尖。
【第31句】:【火冒三丈高火】兼指火焰、怒火。形容發怒,發脾氣。 成語:大發雷霆。劉紹棠《鷓鴣天》:“關青梅見他的態度輕 狂傲慢,火冒三丈高,跳起腳來破口大罵。”
【第32句】:【一個銅錢有兩面】指事物有正反兩個方面。海外梁厚甫 《海客隨筆》:“但是一個銅錢是有兩面的,電子游戲機對小 孩子有沒有好處呢?”
【第33句】:包米面做元宵——捏不到一塊兒
【第34句】:【偏心眼】(慣)指不公正,偏袒某一方。
【第35句】:【 千人所指,無病而死】被眾多的人反對,即難以生活下去。 相關的:千口唾沫淹死人。李準《黃河東流去》:“古人說過 ‘千人所指,無疾而亡’,別看眼淚是一泡水,流得多了,也能 淹死他們這群龜孫。”
【第36句】:斜角看電影——把人看扁了
【第37句】:【揭開皮看瓤兒】(慣)比喻揭開事物的外表看它的本質。 也作“揭皮看瓤兒”。
【第38句】:【日長無好飯,客長無笑臉】(諺)指客居久了,主人就很難天天熱情相待。
【第39句】:我們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我雖然個子小,但球打得不錯,老師和同學們都夸我。爺爺高興地說:“比賽場上,人不論大小,馬不論高低。”(河南·杞縣)
【第40句】:積木搭高樓——推就倒;一碰就倒
【第41句】:【籬笆破,野狗鉆】(諺)籬笆(l/ba):用竹竿或木條扎起的圍墻。籬笆要是有破洞,野狗就會鉆進來。比喻防范不嚴密,壞人就有可鉆的空子。 也作籬笆破,狗進來。 籬笆勒不緊,野狗鉆進來。
【第42句】:錯把泥胎當真佛——迷心作怪(迷信作怪)
【第43句】:腰里掛算盤——時刻為自己打算
【第44句】:【得了便宜賣乖】得了好處,還說自己不想要。得,也說: 討。袁靜孔厥《新兒女英雄傳》:“真是名利雙收,得了便宜 賣了乖,再也沒有這么美的事了。”
【第45句】:箭穿大雁喉——喊叫不得
【第46句】:【兩個肩膀頂著個腦殼】見“肩膀端著一個腦袋”。
【第47句】:【心有余而力不足】有此心愿,只是力量有限,辦不到。成 語:力不從心。海外陳若曦《向著太平洋彼岸》:“教授死的 死,病的病,剩下的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第48句】:綠豆掉進芝麻里——總覺得自己大
【第49句】:【老太太坐牛車——慢透了】(歇)指做事進度太慢,或動作太遲緩。
【第50句】:【千金難買一句話】(慣)形容人沉默寡言,不輕易說話。
【第51句】:打拳容易走步難。
【第52句】:墨魚肚腸河豚肝——叉黑又毒
【第53句】:【好處安身,苦處用錢】(諺)在稱心如意的地方就安身受用,在遇到困厄的時候就使錢溝通。指到什么境況,就作什么打算。
【第54句】:【左不是,右不是】(慣)指怎么做也不合適,不知怎樣才好。
【第55句】:【樹欲靜而風不息】(諺)樹想安靜下來,可風總是不停息地刮動。比喻情勢的發展不能如人的心愿。 也作“樹欲靜而風不止”。
【第56句】:【一世為官三世累】(諺)勸人做官應廉潔,以免后代受連累。
【第57句】:【離了紅蘿卜,照樣辦酒席】(諺)辦筵席,紅蘿卜是可有可無的一味菜蔬。比喻離開某些無關緊要的人物,事情照樣辦得好。
【第58句】:【取經到了西天】《西游記》敘述唐僧到西天取經的故事。 借指經過艱難,到達目的地。錢鐘書《圍城》:“總算功德圓 滿,取經到了西天,至少以后跟李梅亭、顧爾謙兩位可以敬 而遠之了。”
【第59句】:【一箭射兩只老鴰】一舉辦成兩件事。成語:一舉兩得、一 箭雙雕、一石二鳥。徐光耀《平原烈火》:“把車子扣下,叫他 光桿兒回去。他賠幾回本,以后就不出來了,我們也有車子 騎了。這叫什么?一箭射兩個老鴰。”
【第60句】:【廟里豬頭——有主】(歇)指女子已經有了婆家。也指東西已經有了主人。
【第61句】:【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釋義:劉阿斗:三國蜀后主劉禪,小名阿斗。劉禪不思進取,庸祿無為,雖有諸葛亮等人全力扶助,也未能振興蜀漢。比喻沒有出息,沒有作為的人。例句:皮金狗還想推脫,皮二媽開口了:“狗伢,大伙這是瞧得起你,你別做捧不起的劉阿斗,扶不直的井繩兒,不許作怪了!”
【第62句】:早上,姥姥切蘿卜準備炒菜,我讓她給我切青的那頭兒吃,姥姥說辣。我說那就吃根那部分,那部分甜。姥姥點著我的腦門說:“你這傻孩子,人家吃蘿卜是‘青的辣,白的淡,只吃當間二指半’。”(河南·臨潁)
【第63句】:【懷揣金剛鉆,敢攬破瓷碗】(諺)金剛鉆:用金剛石做的鉆頭,能鉆透瓷器。指有了金剛鉆,才敢承攬補修瓷器活。比喻有某方面的本領,才敢承擔某方面的任務。
【第64句】:老鼠背上生瘡一發不大
【第65句】:【老漁翁釣魚——坐等】(歇)指人消極等待。
【第66句】:【鴉浴風,鵲浴雨,八哥兒洗浴斷風雨】(諺)浴:鳥兒在天空飛翔。 指烏鴉在空中飛翔,是將要起風的征兆;喜鵲在空中飛翔,是天要下雨的征兆;八哥兒在空中飛翔,是無風無雨的征兆。
【第67句】:【打狗欺主】釋義:比喻懲處某人,是針對他的主人或上司的。例句:有些領導觸犯不得,哪怕他的一條狗—打狗欺主哇!
【第68句】:【不吃苦中苦,難得驚人藝】(諺)讓人感到驚奇的技藝,是從常人忍受不了的艱苦中打熬出來的。指要想技藝出眾,必須吃苦下死功夫。
【第69句】:【千年紙墨會說話】釋義:紙墨:指文據契約。指文據契約時間再長也能作為憑證。例句:他一想,“不成,賬上還欠支了四斗米,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得寫個文約落住一筆。”又一想:“空口無憑,有字據為證,你不識字,千年紙墨會說話,還可以請旁人給念念聽聽。”
【第70句】:【寧跟聰明人吵架,不跟糊涂人說話】指對方不明理,說了沒 有用。電視劇:“大家都像你這樣怎么辦?寧跟聰明人吵 架,不跟糊涂人說話。沒法跟你說。”
【第71句】:石頭落水——越往下越厲害
【第72句】:不到黃河心不甘——死心塌地
【第73句】:【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慣)形容防守非常嚴密。
【第74句】:【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只要有青山,就能長出樹木。 意為保住根本就好辦。類似的:留下葫蘆子,哪怕沒水瓢? 張賢亮《河的子孫》:“好漢不吃眼前虧,你越編得大越好,反 正脫過了挨打就行了。留得青山在,還怕沒柴燒?”
【第75句】:【 人非圣賢,誰能無過】人難免有過錯,不必灰心。浩然《艷 陽天》:“年輕人,沒經過事,少鍛煉呀。人非圣賢,誰能無過 呢?”
【第76句】:【小蠻腰】“小蠻腰”形容女子婀娜多姿的身姿,小蠻腰更是不少女子夢寐以求的身材。特別是現在女子以瘦為美,風行減肥,不減出個楊柳細腰決不罷休。在漢語中“蠻”常用來形容粗野強悍,為什么非要用小蠻腰來比喻纖細的腰身呢?這得從唐代大詩人白居易說起。白居易性好樂舞,家中養了很多樂妓。他擔任刑部侍郎時,按律法規定只能蓄養女姬三人,可他家卻養了上百個寵姬。他曾寫詩說:“菱角執笙簧,谷兒抹琵琶。紅綃信手舞,紫綃隨意歌。”這里提到的四個人物都是他的家姬,這些家姬精通舞蹈,善于表演,整日吹拉彈唱。白居易沉浸此中,其樂融融。由于他精通此道,妙筆生花,才有“大珠小珠落玉盤”的佳句。據《本事詩》記載:白居易的家姬中還有兩個重要角色,即樊素和小蠻。樊素擅長唱歌,小蠻善于舞蹈,白居易對這兩人非常寵愛。他曾寫詩說:“櫻桃樊素口,楊柳小蠻腰。”用鮮紅可滴的櫻桃比喻樊素小口,以飄搖多姿的楊柳比喻小蠻的腰肢,多么形象生動。小蠻纖細柔美的腰肢躍然紙上,如現眼前。柔弱纖細如同楊柳的小蠻腰,成了女性纖柔婉轉曲線美的代名詞,為以后的詩作提供了范例。如宋詞有句云:“望斷橋斜陽,蠻腰競舞,蘇小墻頭。” 明代小說《金瓶梅》中也有詩說:“蠻腰細舞章臺柳,素口輕歌上苑春。”小蠻腰深受無數女子的愛慕,這個詞語也便成了備受女孩青睞的詞了。
【第77句】:鯨魚的鼻子一眼朝上
【第78句】:【一肥遮百丑】(諺)指人的身體肥實就能遮掩生理上的其他缺點。 也借指有財有勢的人,憑著財勢就可掩蓋自身行為的種種劣跡。
【第79句】:【茶不思,飯不想】釋義:形容十分思念,不想飲食。例句:我如今未曾讀書。心意還丟他不下,坐不寧,寢不寧,茶不思,飯不想,梳洗無心,神思恍惚。
【第80句】:金鑄的鞋模——好樣子
【第81句】:【畫鬼容易畫人難】原指作畫,泛指藝術作品要真實反映 情況不容易。或說:畫鬼魅易,畫狗馬難。清代《閑情偶 寄》:“昔人云:畫鬼魅易,畫狗馬難。以鬼魅無形,畫之不 似,難于稽考。狗馬為人所習見,一筆稍乖,是人得以指 摘。”
【第82句】:【累死沒人買棺材】做事白忙,無人感謝。孫犁《風云初 記》:“你這孩子,就不想想,你就是忠心保國,累死在谷子地 里,田大瞎子也不會給你買口柳木棺材的。”
【第83句】:我跟爸爸去集上買年貨,問爸爸是不是每年年前東西都比平常貴。爸爸說:“是啊,常言說一到老年根,黃土貴三分。”(江蘇·高郵)
【第84句】:【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頭】矮檐下直不起腰,謂屈服于環 鏡。在人,也說:人到。成語:寄人籬下、仰人鼻息。明代 《水滸》:“好漢!休說這話!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 矮檐下,怎敢不低頭!只是小心便好。”
【第85句】:【不圖打魚,只圖混水】(慣)不為捕魚,只想把水攪混。比喻不圖得到多少好處,只為把事情攪亂。
【第86句】:艄公不努力,耽誤一船人。
【第87句】:【福從此起,禍從此起】(諺)福是從這兒起的,禍也是從這兒起。指福與禍從來都是相倚相伏的。
【第88句】:【瘦豬哼哼,肥豬也哼哼】借指處境好的差的都不滿意。賈 平凹《廢都》:“而我和他在這些地方說不攏,他總罵我是瘦 豬吭吭,肥豬也吭吭。”
【第89句】:釣魚釣風頭,東風釣西,西風釣東。
【第90句】:【姜是老的辣】釋義:姜:生姜,味辣。姜越老味越辣。比喻人越老經驗越豐富,辦事越老練。例句:他常說:“姜是老的辣。松柏是老的硬,人老吃成鹽多,骨頭比年輕人棒。”
【第91句】:板凳上已經坐滿了人,可我偏偏要往中間擠。爸爸說:“你真是一個芝麻里還要卡個豆。”(河南·唐河)
【第92句】:【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諺)指早餐要講究營養、注重質量,午飯要吃飽一些,晚飯少吃為好。
【第93句】:【鼻子里插大蔥——裝象】(歇)象:諧“相”。指裝模作樣,欺騙人。 也作“鼻子插蔥——充象”。
【第94句】:奶奶聽說我小學畢業就不準備再上學了,就不高興地說:“你這個小東西,回家撐門嫌長,杠門嫌短,有什么用?給我上學去!”(江蘇·靖江)
【第95句】:【金鑰匙】在外交場合,常見中國官員在訪問外國某一城市時,被當地市長贈與一把該市的“金鑰匙”,這是怎么回事呢?贈送“金鑰匙”,是歐洲各國由來已久的傳統風俗,它表示國家或城市對外賓的敬意,也是一種隆重的歡迎儀式。古代的歐洲城堡都有城墻和城門,都要用鑰匙啟鎖。因而這種具有實用意義的鑰匙,在人們心目中代表一種開放或通向禁區的權力,還是高貴飾物和官階的標志。例如,掌管英王加冕典禮的英國掌禮大臣的官徽就是一把鑰匙。由于鑰匙的特殊意義,在歐洲逐漸產生了這樣一種禮節:由一個城市的最高主管官員,將鑰匙贈送給某位外賓,以此作為尊敬和歡迎的表示以及高度信任和融洽無間的友誼象征。直到現在,城垣和城門早已不復存在,但仍然保持著贈送金鑰匙的傳統禮節。
【第96句】:長尾巴的蝎子——滿肚子毒水
【第97句】:【大難不死,必有大福】(諺)指身遭大難而能保住性命,以后必定有享受不完的大福氣。 也作大難不死,必有后祿。祿:福祿。 大難不死,必有厚福。厚福:豐厚的福分。 大難過去有大福。
【第98句】:【刀切豆腐——兩面光】見“快刀切豆腐——兩面光”。
【第99句】:牛拉磨子——走不出圈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