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滿屋老鼠跑,必定有窟窿】借指事情有漏洞,有問題?!洞?風得意》:“籬笆扎得緊,野狗鉆不進。滿屋老鼠跑,必定有 窟窿。要是沒人吃馬屁,拍馬的也就失業了?!?/p>
【第2句】:【耍花槍】現在指那些巧言花語、光說不練或只會擺花架子的行為。它的由來得從“槍”說起。中國古代軍隊里有一種在長桿上裝上銳利尖頭的武器,叫做槍,屬于十八般兵器之一,是實戰之利器。歷史上槍使得最好的要屬三國的趙云和南宋的岳飛。而花槍并不是一種武器,它是中國傳統戲劇中使用的一種道具之一,槍桿大約有五尺長,槍頭像梭,通常全是木質,槍頭染成銀色,猛一看跟真家伙一樣。在槍頭下面系著紅纓,耍弄的時候借助著纖細的槍桿,槍頭會抖動起來,紅纓亂舞,使人眼花繚亂,故此得名“花槍”。傳統戲曲表演中,經常會有角色舞動花槍,動作嫻熟優美,給人視覺感官上美的享受。有一出京劇名字就叫《對花槍》,京劇老旦新秀袁慧琴演唱該劇,不僅唱功極好,“對花槍”一折武打也十分精彩,深得票友戲迷喜歡。不過,“耍花槍”的動作大多是花拳繡腿的假動作,這些好看不中用的虛招,在真實的打斗中是不管用的。所以,在實際工作中,要踏踏實實,就就業業,不能“?;尅薄?/p>
【第3句】:鐘鼓樓上開案桌——架子不小
【第4句】:【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釋義:滾三滾:煮開鍋三次。形容狗肉香,好吃。也比喻經不起物質誘惑。例句:只要是南國狗肉館子開張的時候,……就禁不住招朋引友,進去大吃一場。有道是:“狗肉滾三滾,神仙站不穩?!薄暗涿薇?,吃狗肉?!边@班窮哥兒總有這個豪興。
【第5句】:樹木就怕軟藤纏,身體就怕不鍛煉。
【第6句】:【生死路上沒老少】見“黃泉路上沒老少”。
【第7句】:鐵軌上的火車——走得正行得直
【第8句】:半道上拔氣門芯——有意為難
【第9句】:【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釋義:比喻人多,必然有智慧出眾的人才。例句:李江國喊:“老虎,說話呀!三個人里頭有諸葛亮,大伙一討論,就把這理弄明白了,說話呀,老虎!”
【第10句】:【屙到人頭上拿尿洗】(慣)比喻欺人太甚。
【第11句】:【 成不了氣候】氣、器諧音,兼指不成器,形成不了氣勢。 謂成不了大事。孫犁《風云初記》:“我看咱們少當家的成不 了氣候?!?/p>
【第12句】:【掙錢不掙錢,先落個肚兒圓】(諺)舊指勞力工或生意人,先不說掙錢多少,只要能吃上飽飯就滿足了。
【第13句】:屬玻璃的——經不起敲打
【第14句】:老鷹不抓兔——吃飽撐的
【第15句】:【正沒窟窿下蛆,來了個賣藕的】(慣)比喻正好給干壞事的人提供了方便。
【第16句】:【宰相家人七品官】(諺)宰相家的奴仆,也相當于七品官。舊指主子顯貴,奴仆也跟著抬高地位。 也作宰相門前七品官。 宰相家奴七品官。
【第17句】:【臭寡婦不如香嫁人】(諺)指丈夫死后,與其和外邊的男人鬼混,還不如名正言順地另嫁為好。
【第18句】:【菜沒鹽無味,話沒理無力】(諺)做菜要是不放鹽,這菜吃起來就沒味道;說話要是不占理,就沒有說服力。指說話要人信服,必須有理有據。
【第19句】:【你有你的關門計,我有我的跳墻法】見“各有各的牢籠計,各有各的跳墻法”。
【第20句】:【接香火】(慣)指有了子孫后代。 也作“接續香煙”。
【第21句】:【肉骨頭敲鼓——葷咚咚】(歇)葷:葷腥,諧“昏”。咚咚:本形容敲鼓的聲音,轉以形容昏沉沉的樣子。形容人昏頭昏腦,十分糊涂。
【第22句】:【眼經不如手經,手經不如常舞弄】(諺)用眼看過,不如用手經過;用手經過,不如反反復復習練。指學習技藝,重在不厭其煩地實踐。
【第23句】:【此地無銀三百兩】(慣)民間故事說:有人把銀子埋在地下,怕人發現,就立了個牌子,上面寫著“此地無銀三百兩”;鄰居阿二看見牌子,挖走了銀子,又在牌子背面寫上“隔壁阿二不曾偷”。比喻拙劣的掩飾正好暴露了所要掩蓋的真相。 也作“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阿二不曾偷”。
【第24句】:【 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上唱戲】好人受欺負,壞人得 志。臺灣李敖《為黑吃黑舉一個例》:“相對的,所謂一般的 好人,他們反倒是沒有力量應付失敗,就泄氣了、就丟下武 器跑了。所以,局面最后總是‘好人在家里嘆氣,惡人在臺 上唱戲’?!?/p>
【第25句】:船幫做棺材——漂流了半輩子才成(盛)人
【第26句】:【閉門羹】“閉門羹”指被主人拒之門外,或故意不見,掃興而歸。這是怎么回事呢?這個說法源自唐代馮贄《云仙雜記·迷香洞》:唐代宣城(今屬安徽)名妓史鳳,待客以等差:第一等客,用迷香洞、神雞枕、鎖蓮燈來招待。有一個闊客馮垂,竟將身邊所有的十三萬文,全數給了妓女史風,才夠資格在迷香洞銷魂一宵。第二等客,只用鮫紅被、傳香枕,八分羊款待。再下一等客,史風便拒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使人致語日‘請公夢中來’?!币愿芸途褪蔷芙^會見的意思,天長日久,客人見到羹,就心領神會,主動告辭。《全唐詩》錄有史風《閉門羹》詩:“一豆(燈)聊供游冶郎,去時忙喚鎖倉瑯。入門獨慕相如侶,欲撥瑤琴彈鳳凰?!边@就是“閉門羹”的出典。能人全唐詩,可見史鳳確實才女,只可惜墮入風塵。自此,“閉門羹”便成為拒絕的代名詞。據說,史鳳的“閉門羹”是用豆腐和鴨腸子做原料的,之所以用這些不值一提的原料來做這道菜,就是為了表示主人對客的輕視。不過,大概史鳳也沒有想到,正因為她的拒客方式之奇,一千多年以后的今天,專門來嘗閉門羹的人還真不少。如今,“閉門羹”成了安徽沿江一帶的傳統名菜了。這大概是因為“名人”效應的結果。不過,“閉門羹”的滋味再美,恐怕也是酸溜溜的。
【第27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諺)少壯:年少力強。徒:徒然,白白地。指人在年少力強時不知努力進取,到得年老無為時就悔恨不及了。勸少年要及時努力語。 也作少小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努力,老大徒悲傷。
【第28句】:宣傳車演節目——載歌載舞
【第29句】:【擠油水】(慣)比喻靠施加壓力來得到好處或得到所需要的東西。
【第30句】:【炮彈打麻雀】不值得做小事情。類似的:高射炮打蚊子。 成語:大材小用、小題大作、得不償失。李英儒《野火春風斗 古城》:“現在叫我出出進進送人,這不是鋼材當木材用,起 重機吊搖籃,大炮打麻雀?”
【第31句】:【不登大雅之堂】(慣)不能登上文雅高貴的殿堂。指人或事物粗俗不雅。
【第32句】:【貓養的狗不親】釋義:誰生的孩子誰喜歡。例句:她一點也不害羞地說:“……貓養的狗不親!我坐娘家就要引我們鐵蛋,他雖說九歲,生日遲,和八歲一樣。……”
【第33句】:鉆塔頂上點燈——高明
【第34句】:【 不登大雅之堂】謂粗俗之物,不能與高雅的并列。魯迅 《南腔北調集》:“我們看慣了繪畫史的插圖上,沒有連環圖 畫……便以為那是一種下等物事,不足以登大雅之堂的?!?/p>
【第35句】:【鍋蓋上的米——熬出來了】(歇)熬:本指把米放在鍋里加水煮成糊狀,轉指忍受(苦日子)。指終于度過了艱難的日子。 也作“鍋蓋上的小米——熬了出來”。
【第36句】:【人有良心,狗不吃屎】謂人沒有良心,什么事都做得出。 《民國通俗演義》:“人有良心,狗不吃屎,現在的人,哪里還 有什么信義!”
【第37句】:書記把暖瓶碰掉在地上,卻怪公務員放的不是地方。公務員背地里說:“唉!只有丫環的不是,沒有姑娘的不是。”(安徽·利辛)
【第38句】:【地是大家種,路是眾人走】(諺)土地,是大家種的;道路,是大家走的。偏指道路是天下人的道路,不是私有的,人人都有權利行走。
【第39句】:鄰居張嬸來家里還錢,奶奶客氣地推辭了一下,沒想到張嬸把錢揣進懷里就走了。過后,奶奶尷尬地說:“虛意思碰見熱沾皮,客氣話被聽成了圣旨法律,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呀!”(河南·汝陽)
【第40句】:狗面前扔骨頭——投其所好
【第41句】:【輸棋不輸品,贏棋不贏人】(諺)輸了棋,人品卻不可輸;贏了棋,要保持虛心,不可顯得傲氣凌人。指下棋既要講究棋藝,更要講究棋德。
【第42句】:【巫咸雖善祝,不能自祓也;秦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諺)巫咸:古神巫名。祓(fu):古時除災祭祀儀式。秦醫:秦越人,古神醫。彈:針灸。巫咸雖然善于祈禱,卻不能自我免禍;秦醫雖然善于治病,卻不能自我治療。指再有本事的人,也必須有別人的扶持。
【第43句】:【凡事只因忙里錯】(諺)凡事出差錯,總是由于忙亂造成的。指做事務必從容持重,越忙越要謹慎細心。
【第44句】:【順得姑來逆嫂意】兩面作難。相關的:起早了得罪丈夫, 起晚了得罪公婆。成語:左右為難。陸地《瀑布》:“一個人 為大眾辦事,總難免有人說好有人說壞。順得姑來失嫂意, 媳婦是不好當的?!?/p>
【第45句】:【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好處大家得到,出了事一個人 負責。類似的:為別人的豆子,炒爛自己的鍋。王朔《輪 回》:“我的責任?當初誰死皮白賴纏著我要在這批貨上過 道手?炒豆眾人吃,炸鍋一人事。我這個月閑著沒有?”
【第46句】:【拿頭套枷戴】(慣)比喻自投羅網或自找罪受。
【第47句】:【拉幫套】(慣)1比喻在一旁幫腔、幫忙。2比喻妻子的情人。
【第48句】:七十多歲的張爺爺和李奶奶要結婚了。張爺爺對兒女們打趣道:“好兒好閨女,不如半路好夫妻。你們年輕人結婚是金花配銀花,俺這把年紀結婚可是西葫蘆配南瓜喲!”婚后老兩口恩恩愛愛,形影不離。村里人笑說他倆是“老頭不離老婆,秤桿離不開秤砣”。(安徽·蕭縣)
【第49句】:【棋爭一著先】(諺)下棋時爭取領先一步,就會步步主動。比喻做事或與人競爭,要盡量避免被動,先下手為強。
【第50句】:客堂里掛驢皮——啥畫(話)
【第51句】:【好花不向街頭賣】(諺)指只要花好,自有人前來購買,不必跑到街頭去兜售。泛指好貨自會招引眾多的買主,不必張揚推銷。
【第52句】:王嬸的女兒前年出嫁,她退地時,地邊不讓半分;今年她添了小孫子,補地時,卻想叫隊長多讓出一米。隊長批評她說:“你呀,真是一個蘿卜兩頭切,中間還想吃一截,什么好事都要占!”(山西·臨猗)
【第53句】:【螞蟻啃骨頭】(慣)比喻靠一點一點不斷苦干來完成大的任務。
【第54句】:【自己的夢自己圓】釋義:圓:圓夢,指推測吉兇。比喻自己的事自己辦,自己的問題自己解決。一例句:“老王,自己的夢自己圓。你好好想想,你和黨一個心眼么?和老鐵一個心眼么?要說是一個心眼,為啥你離老鐵那么遠,可又離那些不清不白的那么近?”
【第55句】:【干杯】在宴會上,“干杯”之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杯不干,罰酒三杯。孰料,在國人面前如此普及的“干杯”一詞,卻是個外來語。據說“干杯”一詞起源于十六世紀的愛爾蘭,原意為“烤面包”。當時的愛爾蘭飲酒者常有這樣的習慣,將一片烤面包放入一杯威士忌酒或啤酒中,以改善酒味和消除酒的不純性。直到十八世紀,“干杯”才有今天的含義,并且發展成為祝酒頌詞。
【第56句】:【鳥向明處飛,人往高處走】(諺)鳥總是朝著明亮的地方飛,人總是朝著優越的方向奔。指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環境。 也作鳥占高枝,人往上走。 人往高處走,鳥往亮處飛。
【第57句】:公共廁所丟炸彈——激起公糞(憤)
【第58句】:【 躲一棒槌,挨一榔頭】未能避免傷害?;蛘f:躲了一槍,挨 了一刀。清代《三俠五義》:“俺剛脫了他的賊船,誰知卻又 來到你這賊店,這才是躲一棒槌,挨一榔頭呢!”
【第59句】:佛殿里的羅漢——肚子泥(一肚子疑)
【第60句】:坐上勒勒車攆兔子——有耐心就行
【第61句】:【頑妻逆子,無法可治】見“蠻妻拗子,無法可治”。
【第62句】:鱷魚上岸——來者不善
【第63句】:【 只管耕耘,不問收獲】只是努力工作,無過高要求。中杰 英《在地震的廢墟上》:“只問耕耘,不問收獲,無論什么樣的 災難降臨也不罷手,像一個苦行僧那樣虔誠?!?/p>
【第64句】:【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釋義:池:指城壕。泉:地下水。城壕一丈深,城墻就有一丈高;城壕挖得見泉水,城墻就顯得碰著天。例句:務令數年之間,池深及泉,凡遇陰雨,城內之水盡令人海濠中,雖旱不干,方為長計。古諺云:“池深一丈,城高一丈;池深及泉,城高觸天。”
【第65句】:【一個鼻孔出氣】(慣)形容立場一致,臭味相投。 也作一個鼻子眼兒里出氣。 一鼻孔出氣。 一個鼻孔喘氣。
【第66句】:【拉住狀元喊姐夫】釋義:比喻攀附權貴。例句:只要他認為是用得著的人,即是“拉住狀元喊姐夫”,也決不怕人笑他攀高結貴。
【第67句】:【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釋義:比喻沒有多少好處可圖。例句:如今新社會,有錢人家過日子,是寸步難行。今后的生意,恐怕也是老鼠尾巴熬湯,油水不大,沒有什么大事頭了。
【第68句】:我整天鬧著買筆,今天買兩枝,明天買三枝,后天站在文具店柜臺前又不想走。奶奶知道了,笑著說:“你買這么多筆當火腿腸吃??!”(山西·晉城)
【第69句】:背后掛鏡子——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己
【第70句】:【又想吃,又怕燙】想得到好處,又有顧慮。類似的:又想 吃油糕,又怕膩了嘴。成語:瞻前顧后、畏首畏尾。老舍《四 世同堂》:“哼,瞧瞧咱們吧,咱們是又想吃,又怕燙。像咱們 這樣兒的,一輩子也發不了。”
【第71句】:【棋力酒量】(諺)指下棋比的是智力,智力不高,棋就下不贏;飲酒比的是酒量,酒量欠缺的人,多飲一杯就會醉倒。
【第72句】:【吃了人家的嘴軟,拿了人家的手短】釋義:吃了人家的宴請,接受了人家的饋贈,說話辦事就不容易堅持原則。例句:方亦鵬就曾屢次善意地提醒邢耀宋,要他保持應有的警惕,特別是不宜隨便接受他們饋贈?!俺匀思业淖燔?,拿人家的手短?!闭媸且稽c也不假的大實話。
【第73句】:太平洋搬家——翻江倒海
【第74句】:包米秸子當笛兒吹——沒眼兒
【第75句】:徐庶進曹營——言不發
【第76句】:變形的鋼板——難校正
【第77句】:【中彩】“中彩”現在多指買彩票中獎。彩票業在我國屬于造福于民的福利事業,為福利事業籌資,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由國家獨立經辦。“中彩”一詞源自古代的賭博游戲。古代有一種競賭游戲,用木頭做成五個與現代骰子不同的骰子,它們不是六個面的正方體,而是長柱體。四個側面有彩畫,兩面畫著雉(即野雞),另兩面畫著牛。頂的一面是黑色,底的一面是白色。游戲時,五個骰子一起擲,如果擲出去的五個骰子畫面一樣,比如都是牛,就叫中彩,就贏錢。 “彩”有大有小,全黑的最大,如果擲出了全黑,就叫中頭彩,自然贏的錢最多。
【第78句】:【金女銀男,不如生鐵老伴】(諺)值金值銀的兒女,也比不上生鐵般的老伴。指人到老年,貴在有老伴彼此體貼照料。
【第79句】:老人吃油條——全靠磨勁
【第80句】:小池塘里撒漁網——網打盡
【第81句】:【千文許要,一文許還】(諺)做買賣,賣主允許要價千文,買主可以還價一文。指買賣場中,漫天要價和就地還錢是平常事。
【第82句】:快刀斬亂麻——干脆利落
【第83句】:眼鏡蛇打噴嚏——滿嘴放毒
【第84句】:【人要實心,火要空心】見“火心要虛,人心要實”。
【第85句】:【衣裳】“衣裳”指一年四季能穿的所有衣服,都叫衣裳。最初的衣裳應該是樹葉與獸皮連在一起的“圍裙”。后來傳說黃帝創上衣下裳,即是上下連在一起的服飾,故后人稱上衣為“衣”,下衣為“裳”。到有文字記載時,我國的服裝樣式早已形成。如殷商時期上衣下裳連在一起的“深衣式”服裝。到春秋戰國時,這種上衣下裳開始變化,女子的“裳”(裙)已比男子的“裳”長了一些,就是說這一時期男女還都穿裙子。《詩經》中多次提到有“麻”(衣領)的新式服裝,以及“袍”(一種行軍者日以當衣,夜以做被的長式衣服)、“裼”、“裘”等兒童褓衣和皮衣??梢?,當時人們的衣著已十分可觀了。
【第86句】:熟透的癤子一不攻自破
【第87句】:【守著搖錢樹喝西北風】極好條件不會利用,不會生財。類 似的:守著大河無水澆,守著青山無柴燒。王蒙《湖光》:“可 過去咱們腦筋怎么那么死呢?專拉硬屎,守著搖錢樹喝西 北風,這不是,還來了個‘破四舊’,把祖宗留下來的佛像古 墳也給砸了?!?/p>
【第88句】:【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人賠】釋義:比喻有了成績歸自己,出了差錯怪別人。例句:他覺得,作為一級黨的領導,遇有這種情況,必須給下邊承擔責任,下邊同志,往后才敢大膽工作。不能炒下豆子自己吃,打破砂鍋讓人賠。
【第89句】:【城頭上跑馬——遠兜遠轉】(歇)城頭:城墻的頂部。本指沿著城頭兜圈子,轉喻人說話拐彎抹角或辦事不干脆利索。
【第90句】:【裹腳布圍脖子——臭一圈兒】(歇)裹腳布:舊時女子纏足用的布條。臭:本指氣味難聞,轉指壞的(名聲)。形容人名聲不好,讓周圍一帶的人都厭惡。
【第91句】:方字比萬字——差一點;多一點
【第92句】:【勿謂尺五,后且不補】(諺)不要認為裂縫只有一尺五寸,要是任其發展下去,就會無法彌補。比喻微小的問題不及時解決,釀成大禍就后悔不及。
【第93句】:秀才房里——盡是書(輸)
【第94句】:【畫虎畫皮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諺)畫出虎的皮毛容易,要把虎的風骨畫出很難;認識人的外貌容易,要看清人的內心很難。指世間最難的事莫過于識透人心。 也作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 畫虎難畫骨,知人難知心。
【第95句】:【人哭天沒淚】(慣)指陷入困境,無人同情、幫助。
【第96句】:【事不經過不知難】說起來容易,辦起來難。沒有親身經 歷,體會不到難處?!睹駠ㄋ籽萘x》:“俗語有云:事非經過 不知難,蘧伯玉年至五十,才覺知非。”
【第97句】:【天堂有路你不去,地府無門闖進來】(慣)地府:迷信的人稱人死后靈魂居住的地方。指自己找死。 也作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自找尋。 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闖進來。
【第98句】:【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釋義:比喻人總是追求進步,向往幸福。例句:在這個地方,何苦呢?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你要講點實在,心里想的是做不到的。
【第99句】:【沒有主心骨兒】(慣)比喻沒有主見。 女:容貌丑陋的女子。美女進了家門,丑女就會嫉妒。指丑惡假對美善真永遠是不相容的。 也作美女入室,惡女仇之。 美女入市,惡女之仇。
上一篇:視友網經典摘錄說到心坎的的文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