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句】:【生活禪語】沒有缺點的人生,只是一個童話。把自己抬得過高,別人未必仰視你;把自己擺得過低,別人未必尊重你;沒有人是完美的,無須遮掩自己的缺失。做人要能抬頭,更要能低頭。一仰一俯之間,不僅是一個姿勢,更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品質。
【第2句】:【禪心佛語】看碌碌塵世,有那么多撼天動地的事,到最后也不過天地蒼茫中的幾粒微塵,經(jīng)歷過的所有劫難和困頓,當年老時,再回首,不過那么簡單。生死,愛欲,不過零星的瑣事。
【第3句】:【佛學人生感悟經(jīng)典文案】怎樣培兼正確的觀念?佛日:七善法得具梵行,何等為七?一者知法,二者知義,三者知時,四者知足,五者自知,六者知眾,七者知尊卑。——《大般涅槃經(jīng)卷第十五·梵行品第八之一》
【第4句】:【禪心佛語】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日日行善,福雖未至,禍已遠矣;日日行惡,禍雖未至,福已遠矣。為善如春天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作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缺,日有所損。
【第5句】:佛說:知足的心,就是富樂安穩(wěn)的地方。知足的人,雖然睡在地上,也覺得安樂。不知足的人,雖然身處天堂,也不滿意。不知足的人,雖然富有,內(nèi)心卻很貧窮。知足的人,雖然貧窮,內(nèi)心卻很富有。
【第6句】:【禪心佛語】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你前進一步是死,后退一步則亡,你該怎么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我往旁邊去。”天無絕人之路,人生路上遭遇進退兩難的境況時,換個角度思考,也許就會明白:路的旁邊還是路。
【第7句】:忍辱不是縮頭烏龜忍辱也是多余的,根本就沒有辱,你忍的是什么?行菩薩道,就要覺悟、平等、慈悲。受辱生嗔,斤斤計較,那有什么慈悲可言?
【第8句】:【佛家禪語形容人生】幸福不是邂逅的,而是修煉出來的。人生如天空的云朵,總是變幻莫測。等待幸福如同期待晴天,命運由天不由人;尋找幸福如同自備雨傘,晴可乘涼,陰可避雨。修煉一顆淡然的心,就是為自己備下人生的雨傘。淡然,既不畏懼于凄風苦雨,又不動心于名利誘惑。修煉一顆淡然的心,才能固守人生的幸福。
【第9句】:千萬莫說他人短與長,說來說去自招殃;若能閉口深藏舌,便是修身第一方。沒有修行的,就整天煩惱痛苦;有修行的,也不煩惱,也不痛苦,而是看著對方可憐。這是有修行與沒有修行的差別。
【第10句】:鼻有墨點,對鏡惡墨,但揩于鏡,其可得耶?好惡是非,對之前境,不了自心,但尤于境,其可得耶?洗分別之鼻墨,則一鏡圓凈矣,萬境成真矣,執(zhí)石成寶矣,眾生即佛矣:(飛錫法師)
【第11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應該恪盡自己的分,你有什么樣的社會角色,你做好你的本分,不要去計較其他人對我是不是盡分,你先做好自己的。你不做好自己的,你先責怪:你對我怎么怎么樣,那就斗爭堅固,實際上就是惡性循環(huán)。
【第12句】:【佛心禪語】《四十二章經(jīng)》中說:“心若調(diào)適,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行即退矣。其行即退,罪必加矣。但清凈安樂,道不失矣。”
【第13句】:【禪心佛語】較真未必真明智,糊涂一點好處多,假裝糊涂的妙處,女人不要太聰明,藏起鋒芒,謙瑾一點沒有錯,真相固然重要,但不是時時都要弄清。
【第14句】:不應于一法、一事一身、一國土、一眾生,見于如來,應遍一切處,見于如來。佛子,譬如虛空,遍至一切色、非色處,非至非不至,何以故?虛空無身故,如來身亦如是,遍一切處,遍一切眾生,遍一切法,遍一切國土,非至非不至。何以故?如來身無身故,為眾生故,示現(xiàn)其身。《華嚴經(jīng)》卷五十,如來出現(xiàn)品
【第15句】:【佛心禪語】【大意】權利和財勢,以不接近這些的人為清白,接近而不受污染就更為清白;權謀術數(shù),以不知道才算高明,知道而不使用就更為高明了。
【第16句】:【禪心佛語】所有回不去的良辰美景,都是舉世無雙的好時光。命運是一條顛沛流離的河,而他們跌跌撞撞,都被磨平了棱角,成為河里滑不溜手的鵝卵石,只有彼此知道,知道對方有過那樣鮮衣怒馬的好年華。而亦只有彼此知道,他們曾經(jīng)互相擁有過。
【第17句】:【禪心佛語】情緒起來的時候,不是你有情緒,而是情緒擁有你。不是你控制情緒,而是情緒控制你。不能體察自己的情緒,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最終影響的不止是心的問題,甚至會影響身體健康。
【第18句】:【禪心佛語】借用官方的這句號召,并不是跟風,也不是比附,這的的確確是漢傳佛教未來發(fā)展的基本遠見,是教界有待達成的基本共識。缺乏這個遠見和共識,接踵而來的或許就是潛在危機的現(xiàn)實爆發(fā)。
【第19句】:萬境時時現(xiàn)前,不容我等思量。但能精勤用功,了知萬境之實相,順逆何堪惑我擾我?何謂一了一切了?且于一句話頭上明了,什么是無?!話頭不了,仍被有無惑,被生死惑。
【第20句】:【佛心禪語】自己內(nèi)心正念的力量不足時,依靠善友和好的環(huán)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杜絕不良影視,不去聲色場所,平常多與善友結伴而行,等等。凡夫的特點是“心隨境轉”,故要以清凈、莊嚴之境來充實、改善內(nèi)心,并非直接與煩惱相斗,這是修行的極大善巧。
【第21句】:【禪語人生】有愛情,便全心對待,沒有愛情,也一個人愜意。學會一個人生活,不論身邊是否有人疼愛。做好自己該做的,有愛或無愛,都安然對待。緣份到了,伸手便去抓住,緣份未到,就去為自己營造一個溫馨的小世界。愛情,本就是件寧缺勿濫的事,急不得,急不得。
【第22句】:猶如“伊”字三點,若并則不成“伊”,縱亦不成;如摩酰首羅面上三目,乃得成“伊”,三點若別亦不得成。我亦如是,解脫之法亦非涅槃,如來之身亦非涅槃,摩訶般若亦非涅槃。三法各異亦非涅槃。我今安住如是三法,為眾生故,名人涅槃,如世‘伊”字。南本《涅槃經(jīng)》卷二,哀嘆品
【第23句】:【禪心佛語】很多人不開心、不幸福,也是因為沒有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有攀比心的痛苦;對比自己弱的人欺負,有瞧不起看不慣的痛苦。作為一個人,要想獲得幸福快樂,那就要對比自己能力強的人恭敬支持,對比自己能力差的人要關心培養(yǎng)。
【第24句】:【禪語人生】修持布施要送財平等。修持持戒要表里如一。修持忍辱要接受苦難。修持精進要面對現(xiàn)實。修持禪定要把握當下。修持智慧要放下執(zhí)著。
【第25句】:【佛心禪語】放下應從修持布施、奉獻愛心做起。布施能放下對物質的貪執(zhí);奉獻愛心能放下自私。布施分為三種:一、財物布施;二、無畏布施;三、法教布施。
【第26句】:生活,很多時候,就是一種體諒,一種理解。人生的路上,如果懂得體諒,懂得寬容,日子就會很溫馨,也會很安寧。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就是源于我們不能體諒,過分在意了自己的主張,互不理解,互不相讓,傷了彼此的心靈。
【第27句】:被人誤解的時候能微微的一笑,這是一種素養(yǎng);受委屈的時候能坦然的一笑,這是一種大度;吃虧的時候能開心的一笑,這是一種豁達;無奈的時候能達觀的一笑,這是一種境界;危難的時候能泰然一笑,這是一種大氣;被輕蔑的時候能平靜的一笑,這是一種自信;失戀的時候能輕輕的一笑,這是一種灑脫。
【第28句】:【禪心佛語】當你不再需要通過別人的認可來證明自己的時候,你就真的強大了,請記得守住內(nèi)心的淡定與寧靜,才能在茫茫的人生旅程中欣賞到美麗的風景。
【第29句】:若欲成就一切智智,應決定求真善知識。善男子,求善知識勿生疲懈,見善知識勿生厭足,于善知識所有教誨皆應隨順,于善知識善巧方便勿見過失。《華嚴經(jīng)》卷六十二,入法界品
【第30句】:【禪語人生】眾觀人生無明之苦,如微塵沙數(shù),述說不盡,在森羅萬象中,為妄境塵緣所惑,受諸災難病苦,令身心永無安寧之日,欲求根治之道,唯有誠信學佛,親近善智,求示悟無上妙慧,以化消一切迷惑苦厄,達證清凈自在之樂。
【第31句】:人很容易遇到一些失敗或障礙,于是悲觀失望,或在嚴酷的現(xiàn)實面前失掉活下去的勇氣;或恨怨他人,結果落得唉聲嘆氣、牢騷滿腹。其實,身處逆境而不丟掉希望的人,肯定會打開一條活路,在內(nèi)心里也會體會到真正的人生歡樂。
【第32句】:【禪心佛語】歲月穿行,世事無憑,人活得應該是一場緣。有些交錯的悲歡,你也可以理解為煩惱的糾纏,但這一切注定都是擦肩,所有的故事都會歸類為歷史的云煙,就讓人生這一場路過,活一場清澈,活一場不悲不怨,流水落花。
【第33句】:【禪心佛語】佛教微博精選:人生不僅要學會承受,也要學會釋懷。生活是開水,不論冷熱,只要適合的溫度,生活是口味,不論酸甜苦辣,只要適合的口感,就是最好。
【第34句】:【經(jīng)典佛語】超越聲(贊美、誹謗)色(美丑),即是半個圣人,凡夫最在意的就是外界反饋的聲色境界,而圣人是學會了用心感受聲色背后的無聲無色的境界.
【第35句】:所謂堪忍,就是不要有瞋恨心;心無瞋恨,身心就得清凈。心中如有一分瞋念,表現(xiàn)出來的態(tài)度自然也會帶有瞋怒,這樣所做的一切功德也就消失了。
【第36句】:【禪心佛語】守住寧靜,讓一切歸于心境,不因喜歡而執(zhí)著,不因虛幻而煩憂。守住寧靜,讓一切融于慈悲,不因傷害而遠離,不因得失而分別;惟有內(nèi)心的平靜,伴隨你一生的旅途;惟有內(nèi)心的平等,滋養(yǎng)你相續(xù)的菩提;追逐的快樂,會靜靜地開花結果;摒棄掉浮躁,能給重壓的心靈松綁,不要在虛妄中丟失了自我。
【第37句】:靜坐光陰深處,看春意漸濃,看花開滿枝,看新綠搖翠,風含情,水含笑,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采一朵白云的悠閑,攜一縷柳韻的溫婉,攬一份詩意入懷,靜聽風,枕花眠。花閑,人靜,水碧,風清,禪房花木深,云水空禪心。
【第38句】:【佛家禪語人生】有的人本來很幸福,看起來卻很煩惱;有的人本來該煩惱,看起來卻很幸福。這是因為,活得清醒的人,看得太真切,一較真兒,生活中便煩惱遍地;而活得糊涂的人,計較得少,雖然活得簡單粗糙,卻因此覓得了人生的大境界。其實每個人都是幸福的,只是你的幸福常常在別人眼里。
【第39句】:【禪心佛語】每個人都是個體,永遠離不開現(xiàn)實這個主體,佛也是一樣。這就是個體與主體的因果,該滅的滅,該生的生,因滅得生。又何必苛求此事?本身無因也無果。人在燈亮,人死燈滅。不要過于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那只是在做無用功。
【第40句】:人生如酒,飽含著酸甜苦辣;人生如歌,吟唱著悲喜交加;人生如戲,每個人都演繹不同的角色;人生如線,總有解不開的小疙瘩;人生如藤,總結著幾個苦澀的瓜;人生如路,怎能沒有一段坑坑洼洼呢;人生如茶,不會苦一輩子,但會苦一陣子;人生如夢,驀然回首,才發(fā)現(xiàn)人活著是一種心情。
【第41句】:【禪語人生】只為自己著想不會大,能替別人著想不會小。今悟:只為自己做事不會寬,能替別人做事不會狹。只為自己做人不會誠,能替別人做人不會偽。只為自己做學不會厚,能替別人做學不會薄。為自己,小天地;為眾人,大器局。
【第42句】:做人、做事、做生意,都要時刻懷著一顆大慈悲心。不只是為自己,更是為他人、為社會奉獻些什么,這是一種大愛。任何復仇的心在大愛的慈悲照耀下也會平息,迷途的靈魂也會被喚醒。
【第43句】:一旦你意識到,任何不快樂的時光都是浪費的時光,你會快樂的活更久。人生是一段旅程,走過的路,就是你編織的生活,我們無法預知以后的路途,我們能把握的就是現(xiàn)在的自己,珍惜身邊的一切,走好自己的路,不要在生命里給自己留下遺憾的風景。
【第44句】:修行的道路,就是要充分相信自己,其他一切放下,不必于日用平常行事外,別有用功,別有修行。這就是不用功的用功,也就是禪師們所說的不修之修。
【第45句】:在生活當中,學會與別人分享幸福、快樂,自己就會得到雙倍甚至更多的幸福快樂!學會與人和睦相處,與人為善,給人帶來快樂和微笑,只有這樣,我們才會真正地感受到快樂與幸福!當你看到別人臉上洋溢的笑容時,你會體會到,其實與別人分享幸福比自己占有幸福更幸福!
【第46句】:【生活禪】【第1句】:被人羞辱翻臉不如翻身,生氣不如爭氣。面對反對意見聽,并且思考。犯錯年少輕狂未足奇,知錯能改真俊杰。謠言不能置之不理,也不能糾纏下去。別人的臉色不必太在意,做自己該做的事。橫財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第47句】:【禪心佛語】如果你能每天吶喊二十一遍「我用不著為這一點小事而煩惱」,你會發(fā)現(xiàn),你心里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試試看,很管用的。【第10句】: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
【第48句】:【佛系禪語】恒路法師:開口不說他人非,閉目心中生蓮花。能吃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癡人。愛占便宜的人,贏了微利,卻失了大貴。再好的東西,你也不可能長久擁有,不必計一時回贈,莫如常懷憐憫之情,常施援助之愛,得到人心,他物不缺。別以為成敗無因,今天的苦果,是昨天的伏筆;當下的付出,才是明日的花開。
【第49句】:【佛心禪語】《普賢觀經(jīng)》“一切業(yè)障海,皆從妄想生。”發(fā)善愿者,勿吝財而中止,勿畏譏而自疑,勿牽于私欲而斷,勿因事大而畏難,勿因善小而忽略,勿以事冗而推諉,凡遇一切善事,皆歡喜行持,無顧慮,無希求。雖不計功德,而所得功德,實無限量。一念之善,一文之細,皆不虛棄,有無量勝果。
下一篇:返回列表